新华社长篇社论:遏制中国成共同战略 美日重架“安保宣言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6:56:57
<P>【新华网】</P>
<P>新华网综合报道:日报披露,美日拟将遏制中国军力纳入两国共同安全战略。
    日本《读卖新闻》14日报道:日美将重新制定日美安保联合宣言。日本政府13日确定了下述方针:根据形势的变化,需要重新认识“日美安保联合宣言”,要基于“9·11”事件之后的形势,制定新的联合宣言。



2004年11月7日,日本自卫队举行阅兵式纪念防卫厅·自卫队成立50周年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以总指挥身份出席该纪念仪式
    日本《朝日新闻》14日发表文章说,日美拟将遏制中国军力纳入两国共同安全战略。为应付中国近几年不断增强的军事实力,日美两国政府开始研究将包括外交手段在内的遏制中国的政策纳入两国共同的安全保障战略。虽然目前日美两国还没有将中国定位为“军事威胁”,但他们认为今后中国有可能成为威胁,希望借此促使中国放弃进一步增强军事实力和向与日美为敌的战略倾斜的念头。在关于驻日美军调整的协商会议上,日美双方已经基于上述设想,进行了相关调整。预计,遏制中国的政策将与国际反恐政策一起,成为驻日美军调整的一个基本理念。待本月20日布什的第二个任期正式开始之后,日美两国将召开由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参加的“2+2”会议(日美安全保障协商委员会),将上述内容作为日美“共同战略目标”公布。目前双方正在积极筹备,争取在2月举行会议。通过协商,日美两国达成了共识,认为如何构筑对华关系是“21世纪亚太地区外交和安全领域的最大课题”。</P>
<P>



2004年11月7日,日本自卫队举行阅兵式纪念防卫厅·自卫队成立50周年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以总指挥身份出席该纪念仪式
    另外,据说双方一致同意:让中国以同国际社会合作的形式维持经济发展,并敦促其在经济、政治、安全保障领域发挥建设性作用;不要将中国看作不安定因素,要使中国和日美在地区和世界拥有更多的共同利益。而另一方面,美国对中国军事实力的增强深感担忧。据说在协商中,美国谈到了中国具体的武器系统,并阐述了它们对美军作战行动的影响。虽然目前美国还没有将中国看成“军事威胁”,但他们认为,今后中国的军力继续增强的话,恐怕会形成威胁。因此,美国谋求包括使用外交手段,促使中国改变政策。现在的做法与冷战时期的基本战略 — “遏制”(用军事威胁防止发生纠纷)不同,现在的新做法是“促使其放弃”。具体地说,美国考虑到台海危机有可能发展成为美中之间的军事纷争,准备向中国做工作,以促使其放弃增强海空军力的念头。美国还表示,作为对付中国的手段,要提高西太平洋上的美军作战能力。</P>
<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8 4:48:10编辑过]
<P>【新华网】</P>
<P>新华网综合报道:日报披露,美日拟将遏制中国军力纳入两国共同安全战略。
    日本《读卖新闻》14日报道:日美将重新制定日美安保联合宣言。日本政府13日确定了下述方针:根据形势的变化,需要重新认识“日美安保联合宣言”,要基于“9·11”事件之后的形势,制定新的联合宣言。



2004年11月7日,日本自卫队举行阅兵式纪念防卫厅·自卫队成立50周年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以总指挥身份出席该纪念仪式
    日本《朝日新闻》14日发表文章说,日美拟将遏制中国军力纳入两国共同安全战略。为应付中国近几年不断增强的军事实力,日美两国政府开始研究将包括外交手段在内的遏制中国的政策纳入两国共同的安全保障战略。虽然目前日美两国还没有将中国定位为“军事威胁”,但他们认为今后中国有可能成为威胁,希望借此促使中国放弃进一步增强军事实力和向与日美为敌的战略倾斜的念头。在关于驻日美军调整的协商会议上,日美双方已经基于上述设想,进行了相关调整。预计,遏制中国的政策将与国际反恐政策一起,成为驻日美军调整的一个基本理念。待本月20日布什的第二个任期正式开始之后,日美两国将召开由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参加的“2+2”会议(日美安全保障协商委员会),将上述内容作为日美“共同战略目标”公布。目前双方正在积极筹备,争取在2月举行会议。通过协商,日美两国达成了共识,认为如何构筑对华关系是“21世纪亚太地区外交和安全领域的最大课题”。</P>
<P>



2004年11月7日,日本自卫队举行阅兵式纪念防卫厅·自卫队成立50周年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以总指挥身份出席该纪念仪式
    另外,据说双方一致同意:让中国以同国际社会合作的形式维持经济发展,并敦促其在经济、政治、安全保障领域发挥建设性作用;不要将中国看作不安定因素,要使中国和日美在地区和世界拥有更多的共同利益。而另一方面,美国对中国军事实力的增强深感担忧。据说在协商中,美国谈到了中国具体的武器系统,并阐述了它们对美军作战行动的影响。虽然目前美国还没有将中国看成“军事威胁”,但他们认为,今后中国的军力继续增强的话,恐怕会形成威胁。因此,美国谋求包括使用外交手段,促使中国改变政策。现在的做法与冷战时期的基本战略 — “遏制”(用军事威胁防止发生纠纷)不同,现在的新做法是“促使其放弃”。具体地说,美国考虑到台海危机有可能发展成为美中之间的军事纷争,准备向中国做工作,以促使其放弃增强海空军力的念头。美国还表示,作为对付中国的手段,要提高西太平洋上的美军作战能力。</P>
<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8 4:48:10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8 4:50:03编辑过]
美日导弹防御部署全面展开 中国加紧进行反制



中国公路机动战略导弹

    近期,美国开始正式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俄罗斯反应强烈,俄总统普京亲自宣布将发展一种新型核武器。但据外电报道,中国相对而言“保持缄默”,原因何在?答案是:中国认为该系统的技术尚不成熟,目前不足以让中国作出强硬反应;中国正在采取步骤,来降低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可能对中国造成的影响。
   
增强导弹生存能力

    进攻性武器总是先于防御性武器。就在美国大力构筑导弹防御系统的同时,有关国家正在加快新型导弹的研发,增强突破美国“天网”的能力。中国也努力使自己的导弹力量现代化,据美国《华盛顿季刊》报道,中国战略力量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现代化,重点提高洲际弹道导弹的生存能力:
    一是机动性。由固定发射改为机动发射,是许多国家提高导弹生存能力的共同做法。为使洲际弹道导弹力量不被敌方瞄准,中国正努力把部署在洞中和发射井中的洲际弹道导弹转为铁路机动导弹。这种做法利用的是中国辽阔的疆土。两种新型铁路机动洲际弹道导弹DF-31(4300海里)和DF-41(6500海里)今后10年投入部署时其生存能力将有极大提高。
    二是稳定性和精确性。中国现有洲际弹道导弹使用的是液体燃料,而液体燃料极易挥发,因此使用起来非常危险,而且还有很强的腐蚀性。新型DF-31和DF-41导弹将使用固体燃料,这种燃料安全得多,而且也消除了在临发射前装燃料的需要。同时,中国正在改进其指挥与控制系统,其结果将使进行报复的命令更有可能顺利发送和接收。中国还与俄罗斯达成协议,分享其空间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中国正在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显著提高精确性。
    三是增加数量。美国国防部估计,2005年中国能够打击美国的洲际弹道导弹武库可能会增加三分之一,2010年可能会增加两倍,到2020年中国将拥有规模相当可观的洲际弹道导弹。导弹数目增加确实提高了中国报复力量的生存能力。届时即使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达到90%的高拦截率,剩余的洲际弹道导弹数目也足以让中国拥有确保实施报复的能力。
研制多弹头导弹 <P>    提高导弹突防能力的另一种最好手段是发展多弹头导弹。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中国“东风21”号导弹是一种能够携带多弹头的中程导弹,并且已经试验成功。这表明,旨在抗衡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中国核军事力量,正在朝现代化方向快速迈进。报道称,中国实现导弹多弹头化,是因为布什政府正在美国本土和东亚地区加紧建立导弹防御系统,而拥有能突破美国导弹系统的多弹头导弹,将会保持和增加对美国的遏制能力。中国对美国的导弹遏制有两种手段,一是将美国本土纳入射程之内的洲际导弹,二是在台湾海峡发生战事时能牵制美军干预的中程导弹。“东风-21”采用的显然是后者。 <P>    美国《华盛顿时报》报道,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一直在发展多弹头导弹发射系统,并已取得了成功,用于替代老化的中远程导弹力量。报道称,为保持自己的战略威慑,中国正采取措施提高自己击败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能力,其中的重要措施就是使其洲际弹道导弹具有发射多弹头的能力。而中国开发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系统,增加洲际弹道导弹部署数量,美国将面临来自中国的核压力。 <P>    发展卫星拦截技术 <P>    另一方面,中国也在发展针对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太空武器。俄罗斯《独立报》报道称,中国通过自己的力量掀开美国反导弹盾牌的前景并非毫无指望,中国的行动方针具有不对称回击性质。中国没有陷入大规模对抗,而是集中精力制造一些武器和系统,使解放军能够对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少数关键部件进行重点打击,例如通信枢纽、信息渠道、美国太空反导弹控制系统。据称,中国也许已经拥有带激光技术的反卫星武器,中国在准备制造被称作“寄生星”的武器。“寄生星”飞上太空后,与敌人的卫星对接,干扰敌人卫星的工作或消灭它们。今后几年,中国计划向太空发射大约30颗卫星。同时,中国某些导弹技术相当高超。例如,中国已能够让洲际导弹弹头采取骗人的战术,躲避敌人的导弹。中国采取完全现实的政策,要让美国人明白: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巨额开支会白白浪费。 <P>    美国“亨利·斯廷森安全研究中心”的一篇分析报告指出,中国可能即将开始研制反卫星系统,中国可能已经获得了可以用于开发反卫星系统的各种技术,正在研制能够摧毁卫星的激光和导弹,以挫败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  
</P>



     
美导弹防御示意图

   
美国NMD部署全面展开

    11月18日至23日,美军举行了首次导弹防御系统演习,这是为年底前正式部署导弹防御系统而举行的准备活动,标志着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工作已全面展开。美方再次表示,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不针对中国和俄罗斯,主要是应对“流氓”国家的导弹威胁,但分析人士指出,这个系统将不可避免地损害中国的导弹战略。
   
部署工作全面展开

    根据美国国防部导弹防御局透露,美军举行的首次导弹防御系统演习,由美国北方司令部、战略司令部和太平洋总部共同组织实施,演练的主要内容有:导弹防御系统操作人员全面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技术业务及操作;导弹防御系统的内部运作特别是内部各个系统之间的联络能力;检查导弹防御系统的通信、指挥控制与维护程序是否正常;检验拦截器系统的工作能力等。
    此次演习是对导弹防御系统的实战性能的检验,目前是为今年年底前正式形成部署和实战能力作最后的准备。根据计划,从11月中旬至12月底,美国分别在阿拉斯加格利里堡和加州的范登堡空军基地部署6枚和2枚拦截导弹,这将是美国部署的第一批反导系统导弹。接下来的计划是:12月份举行两年来首次弹道导弹拦截试验;到2005年年底拦截弹数量预计将达到28枚;到2007年前,部署18艘装载有可拦截和摧毁中程导弹的新型拦截弹的“宙斯盾”战舰,目前美军已经在朝鲜海域附近部署了2艘这样的战舰。与此同时,美国已经提议在欧洲某个地点建设导弹拦截基地,以便将反导系统的防范范围扩大到可以应付来自中东地区的导弹攻击。
损害中国的核战略 <P>    对于正在部署的导弹防御系统,美国口口声声不针对中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由于俄罗斯拥有庞大的战略导弹系统,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可能对俄罗斯影响不大,但对中国的影响却是明显的。美国“亨利·斯廷森安全研究中心”发表的题为《中国和导弹防御》的报告指出,美国导弹防御计划影响了中国的核战略,促使中国重新考察如何应对美国的核威胁。 <P>    这份报告分析称,自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以来,中国政府庄严宣布,任何时候或在任何情况下,中国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这一“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则意味着中国采取了承认自己将“承受”第一次核打击的策略,也就是说,中国的核力量只能在中国遭到攻击的情况下才用来进行报复。这就是中国奉行的“最低限度的核威慑”的战略。所谓“最低限度的核威慑”,是指如果中国遭到核攻击,中国同样能以核导弹进行反击,并给对方造成无法承受的损害。但是如果美国完成了导弹防御系统,中国的核导弹在飞行途中就会遭到阻击,中国的核威慑战略也就面临失效的可能。如果中国大陆为统一台湾而动用武力,而且为阻挠美国军事介入,导弹是一个重要的杀手锏,如果美国建起了导弹防御网,中国核导弹的威胁也就不起作用了。由于中国目前拥有的战略导弹数量不是太多,所以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可能会使中国的全部核威慑丧失作用。 <P>    报告还认为,除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外,目前美国正在推进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而这种系统也可能会抵消中国的核威慑。虽然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已经宣布的目标是防御射程不到3500(公里的导弹袭击,但是一些人认为,较高层次的系统,譬如美日两国正在联合开发的、基于海洋的、在导弹飞行过程中实施防御的计划(SDI)从理论上讲可能会保卫一个大得多的地区,因而可以被用来为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提供“补充”。问题在于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是否会促使北京改变其核理论。由于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中国担忧最低限度的核威慑不会为中国提供充分的安全,有关修改理论的选择方案包括转向有限的核威慑,其中中国将能够起码在理论上应对所有层次的攻击。  <P>    打破地区力量平衡 <P>    该研究报告认为,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和战区导弹防御将打破地区力量的平衡,对中国形成安全压力。美国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可能被用来破坏中国使大陆与台湾重新统一的努力,因为一旦台湾海峡爆发军事冲突,一个有效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可能会使美国更加可能进行干预。同时,美国会不会把台湾拉入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对于台海局势来讲,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在技术上意义并不大,用导弹防御系统对付射向台湾的短程弹道导弹,是不会有效的,但其政治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加入导弹防御系统,可能会使台湾融入到一个以美国为首的联合指挥系统之中,其结果相当于建立一个事实上的军事联盟,这会大大刺激“台独”野心。因此,对于台湾参与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中国看作是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和干涉中国内政的事件,坚决予以反对。 <P>    加快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表明,布什在第二任期内将继续致力于实现“绝对的安全”,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因此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是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和先发制人战略的军事保障。中国密切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美国何时在亚洲建立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这个系统会不会改变该地区的力量关系。根据美国的计划,战区导弹系统将要求日本、澳大利亚和韩国等亚太地区美国的一些盟邦加入,形成以美国为领导和指挥中心的新的军事结构,它就像一块“磁石”,使得美国及其盟国的关系更加密切,以对抗网络外部的国家。这是一条现代的马其诺防线。因此,中国把美国所领导的东亚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计划看作是一项表达方式比较含蓄的“遏制政策”,这种政策旨在阻止中国的崛起。</P>




日本自卫队
  
   
日本《新防卫大纲》瞄准中国

    日本媒体11月18日报道,关于未来10年日本防卫政策的《新防卫大纲》已拟订完毕,计划本月底交给日本政府内阁批准通过。报道称,《新防卫大纲》可以用三个“首次”来概括:首次提出建立“正规军队”,首次提及台湾局势,首次明确表示美日反导系统针对中国。此文件的出台,表明日本的防卫政策已经发生重大变化。




日本自卫队演习

   
企图建立正规军队

    日本《新防卫大纲》是日本军事大国野心的大暴露,该大纲首次提到自卫队应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加强国家武装力量职能,赋予其可能进行先发制人打击的权利,推动自卫队转型,使其成为正规化的国家武装力量。
    但是,新大纲没有详细说明如何建立“正规军队”,不过日本政府已有了具体的设想。执政的日本自民党11月17日抛出了一份所谓的《宪法修正草案》,要求日本放弃“自卫队”名称,正式恢复通常的“军队”称谓(暂定“自卫军”)。草案认为自卫队可以参加包括行使武力的“国际贡献”活动,允许其参与日本境外的战事,而且不仅仅是防御性军事行动。
    为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二战后日本制订了和平宪法,其中第9款规定“日本永远放弃战争权力”。但是,近些年来,日本大力发展军事力量,并以各种借口参与国际军事行动,事实上已经冲破了宪法限制。正因如此,日本自民党认为将自卫队改成军队是“名正言顺”的。日本此举引起周边国家的担心,韩国《中央日报》18日抨击称,日本企图把自卫队变为军队,目的是想成为军事大国,而日本自卫队性质的变化将使亚太地区的形势恶化。
首次提及台海局势 <P>    对中国来说,日本《新防卫大纲》中最引人关注的一点是,首次提到了台海局势及中国可能给日本带来的威胁,并对中国军事实力的增长表现出过度敏感。在谈到日本安保环境时,《新防卫大纲》称“南沙群岛等领土问题以及台海两岸关系”等问题将对日本构成威胁,并十分主观地做出“中国可能对日发动攻击”的想定与评估。 <P>    与《新防卫大纲》关注台海局势相关联,日本《产经新闻》15日还独家报道了日本防卫厅的一份“绝密报告”,这份报告专门对台海局势进行了分析评估,并呈报给小泉阅示。报告称,台湾海峡双方的军事力量到2009年将出现逆转,中国大陆军事力量届时可能优于台湾,并可能对日本的安全产生影响,日本对此必须保持高度警戒。在制空权方面,台湾拥有“幻影”战机和F-16战机大约200架,中国大陆则会拥有苏-27与苏-30战机大约200架,中国将确保空中优势。在陆军战力方面,中国大陆陆军大约有170万人,台湾只有20万人,中国大陆借助导弹可以有效地实施登陆作战。在制海权方面,中国大陆已从俄罗斯引进2艘搭载超音速反舰导弹的现代级驱逐舰和4艘基洛级潜艇,加上原有的潜艇,就算台湾从美国购买宙斯盾舰,中国大陆的战力也将优于台湾。报告称,一旦台海爆发冲突,中国大陆将会在10个小时内以5波导弹对台湾实施毁灭性攻击,台湾将很难反制大陆的导弹袭击。 <P>    反导系统针对中国 <P>    在《新防卫大纲》中,日本还特别强调要维持驻日美军的威慑力,提出日本必须放宽《武器出口三原则》,为日美联合发展导弹防御系统扫除障碍。大纲认为,一旦台海发生冲突,如果没有导弹防御系统,将很难对中国形成钳制。这也是日本第一次将其建立反导系统与台海局势挂钩,以前日本一直强调美日反导系统是针对朝鲜的。 <P>    分析人士指出,美日建立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将使两国的军事关系更加密切,一旦台海爆发军事冲突、美国决定干预,日本也很容易卷入其中。对此,美国的一些军事专家指出,东京在获取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方面的真实意图,恰恰是一旦台湾海峡爆发危机,能够进行干预;而日本之所以想要保护台湾,是因为想提升日本在东亚的军事和政治地位。因此,日本装备着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宙斯盾舰只,有朝一日可能会部署在台海地区,以保护台北免遭导弹袭击。同时,日本积极参与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还会进一步刺激日本的军事大国野心。</P>
“中国龙”称雄太平洋? 美日恶意攻击我军潜艇
    据香港《信报》11月9日文章报道,美国一些学者针对未来台海冲突着意撰文,特别指出“中国在海底封锁台湾,并非‘武力攻台’,而是以潜艇封锁台湾,进而截断台湾的对外交通。”“而美国海军虽然有能力突破中国潜艇的封锁,但要‘瘫痪’50艘-60艘包围台湾的中国潜艇,并非易事。特别是中国海军对台海地形一清二楚,而美军穷于应付中东局势,将会在台海很难有所作为和全力以赴。”而在早些时候,香港《亚州时报在线》10月28日的文章也披露:美日一直对大陆的潜艇数量、性能及行踪极其关注。另据报道,美国军事科学院国家安全研究会主任、原陆军上校威廉·泰勒在2004年初的《国际安全》季刊撰文指出:“(中国)这些潜艇能将特别行动小组部署到位,能瞄准航母,锁定其他目标,加上中国的核能力,就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威胁。”一时间,包括美国、日本和台湾当局在内的“热心人”对中国的潜艇给予了“热情关注”。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在不损害他国利益,完全是为了捍卫本国主权和领土的前提下发展适当的军力,特别是在未来海洋权益日益重要的前提下,任何一个国家发展自己的海上力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特别是发展中的中国,更需要有一支强大的潜艇部队力量。那么,为什么中国再正常不过的举动却引起了美日的“无限遐想”?



“洛杉矶”号核动力攻击潜艇

    10月28日,香港《亚洲时报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龙潜在水下》的文章,对10年来中国加强海军力量,特别是重点发展潜艇做了详尽报道。该文指出:根据美国和台湾情报机构的估计,目前中国大约拥有70艘潜艇,而且正在建造并从俄罗斯购买更多的潜艇。早在8月2日,《香港商报》就曾发表报道,称美国在日本横滨专门设有一个中国潜艇研究机构,该机构的主要任务就是,关注大陆的潜艇数量、性能及行踪。通过各种情报整合后,将大陆潜艇的信息提供给美日台共享。另据报道,目前,美国联合日本和台湾当局已经形成了对中国潜艇的海、天、空、无线电侦察四大体系,且呈互为补充之势。而在由香港媒介提出的文章报道称,包括美国、日本和台湾许多军事分析家都认为中国潜艇会在地区冲突中对航线构成威胁。美国五角大楼5月份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海军正在从一支沿海防御力量转变为一支开展“海上积极防御”的力量。同时,日本也一直极力配合美国的“中国潜艇威胁论”之说,称日本已对中国的军事努力保持警惕,因为中国潜艇正越来越多地出没在日本沿海。并煞有其事地称“中国甚至已经对位于东京以南1700公里处的冲鸟岛附近海域进行了能源考察”。



美军舰发射标准SM-2导弹
    美国与日本相继在全球媒体大谈中国潜艇对本属于中国的主权海域进行例行军事活动制造谣言,掀起又一轮的中国军事力量威胁论,抨击中国在地区破坏军事平衡。其用意极其险恶。其意有四:一是担心中国军事力量,特别是海上作战力量的崛起,将会对未来的美国全球战略,特别是环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利益构成严重威胁。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加紧了全球战略调整部署,开始将目光投向这一地区,并把该地区作为重要的战略重心。由于太平洋地区独特的战略位置,对于美国全球战略利益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控制了太平洋地区,不论是对俄、还是对中,都可以进行有效的控制。特别是中国海上力量的迅速发展,在美国人眼中无疑是最大的威慑。如前不久美国国内再度沉渣泛起,对中国军售问题横加指责,特别是中国本是参与欧盟进行经济领域合作的使用“伽利略”定位卫星问题进行干预,放言要攻击“伽利略”卫星。二是配合新一轮美国总统大选造舆论。早在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开始前,美国媒体就披露了这份新党纲草案的主要内容。人们发现,这份党纲草案对中美关系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共和党仍像4年前一样攻击中国,并且在台湾问题上措辞更加强硬。也有分析人士指出,这又是一份与往届美国政府同样调门的鹰派文件。特别是党纲中增加了“反对台海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的表述,加上在台海问题上的其他强硬声明,都使得它与布什4年前“不惜一切代价协防台湾”的说法如出一辙。虽然这次总统大选,出奇地没有打“中国牌”,但以美国已经习惯了称霸的国际局面而言,维持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控制他国与其争夺的资本,是美国历任总统、国会及各战略军事部门的敏感话题,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再度提出“中国潜艇威胁说”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第三是继续深化发展美日同盟,最终以两岸军事平衡、强化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平衡为借口,适时地介入台湾问题作战略铺衬。四是制造紧张空气,通过军事平衡让台湾多买美国武器。早在今年3月初,华盛顿智囊机构“安全政策中心”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为吓阻美军介入台海问题,解放军正积极强化水下核潜艇的战斗力。”美国以往只是制造“中国威胁论”,此次他们却将焦点对准备了中国的军队及科技含量极高的战略武器,可以说是“中国战略武器威胁论”。这不仅可以蒙骗许多对军事知识了解并不深入的人,获得更大的政治利益,而且可以刺激台湾当局,逼迫台湾当局拿出更多纳税人的钱从美国购买大批高精尖武器,进而满足美国军火商贪婪的胃口。



日本“金刚”级宙斯盾驱逐舰
    而对日本来说,大肆渲染中国潜艇带来的军事威胁,也有其深层次的原因。早在今年9月中旬,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的军事咨询机构“安全保障与防卫力量恳谈会”在一份汇报框架中认为,中国国防费用不断增加,国防政策不透明,已经成为日本周边地区的军事威胁,因此日本必须适时扩大防线。而值得人们注意的是在此前,日本政府一直是以为俄、朝为日本最大的威胁。从没有在有关文件中写入过中国的威胁。所以当日本抛出“中国潜艇威胁论”后,有分析认为,日本渲染中国的军事威胁,实际是为自己的进一步扩充军备找借口。同时,也为日本修改“禁止武器出口三原则”,允许日本研究所开发出的武器和技术出口到其他国家找理由。另有消息报道,日本防卫厅计划在未来四年内对全部4艘“宙斯盾”驱逐舰进行改装,以全面提升战斗力。而日本防卫厅人士透露,新改进的“标准-3”导弹一旦配备在“宙斯盾”舰上,日本上空将形成一张双层防护网。一些日本媒体也指出,对4艘“宙斯盾”进行改装,意味着“日本舰队将能击败任何周围邻国”。



日本“亲潮”级常规潜艇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常规潜艇之一
    事实上,日本近些年来,不断加强对俄、中、朝三国的监视、侦察,甚至几乎动用了一切手段,建立起严密的立体监视和情报搜集网。一般情况下,日本的潜艇总是在重要海峡,护卫舰在沿海,驱逐舰和反潜机在日本沿海及两条海上航线周围进行巡逻,监视周边三国舰队在海上的活动。有专家指出,日本不遗余力地发展海上力量,在“宙斯盾”舰上做文章,同它对周围国家大搞窃听、监视活动一样,目的只有一个:即控制西太平洋水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大国。也是在日本政府和媒体的影响下,很多日本人认为,周围的邻国“都对日本构成了严重威胁”,于是,不断扩充军事力量就变成了日本政府“无可厚非的事情”。
路人皆知.
对于中国发展潜艇,对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平衡构成严重威胁一说,美日的做法纯粹是恶人先告状。据美国军事专家估计,在亚洲-太平洋海区,有包括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拥有潜艇。而在水下的潜艇多达700余艘。而据不久前日本军事分析专家估计,仅在朝鲜周边海域活动的潜艇至少有三四十艘,其中尤以美、日最多。此外,有媒体披露,目前美军在亚太地区部署了10艘弹道导弹核潜艇,27艘攻击型核潜艇。去年美国海军“环太平洋演习”的司令官马克&amp;#8226;爱德华少将称,由于太平洋地区各国拥有的潜艇数量众多,且其中有196艘不是美国的盟国,所以,美国及其盟国必须针对它们进行训练,了解其性能特点,找到对付它们的办法。



中国“汉”级攻击潜艇
    2003年5月,美国海军的两洋作战舰队直接向海军作战部长呈报了一份专项报告,称美国必须强化反潜战力,尤其是必须增加其在近海或沿海地区执行反潜任务的能力。这份题为《重振反潜作战能力》的机密报告主张美国海军以更多的经费加强侦察搜寻设施,改善武器装备,以“快速摧毁具有相当规模的常规动力潜艇部队”。之后,美国海军于今年4月,将4艘弹道导弹核潜艇改装成攻击核潜艇,将装备新型巡航导弹并使其能搭载特种部队,并已将其中的3艘“洛杉矶”攻击核潜艇部署到位于西太平洋的关岛。军事专家指出,这些潜艇主要是针对朝鲜半岛和台湾海峡的。按美军设想,一旦台湾海峡或朝鲜半岛发生突发事件,其攻击核潜艇从关岛基地出发,两天内便可潜航到周边海域。此举已充分表明,美军将不再隐藏于大洋深处,而是在有国家近岸海域出没或作战。因此,有军事专家指出,美军才是太平洋地区海上的最大威胁。同样,日本的潜艇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更是世界瞩目,战斗力极强。虽然由于受政治因素影响,日本目前还不能发展核潜艇,但其常规潜艇的研制水平和作战能力绝对称得上世界第一。从数量上看,日本海上自卫队始终保持一支总数16艘的潜艇部队,日海上自卫队常年维持一支由16艘潜艇组成的潜艇部队。应当说,这一数量算不上多,在世界排名第五,但质量上绝对称得上世界首屈一指。且基本上按每年退役一艘旧艇,服役一艘新艇的方式进行新旧潜艇的更新换代。另有消息报道,到2004年,日本自卫队的“亲潮”级潜艇将达到7艘,“夕潮”级将减至3艘。2007年,日本将再造4艘“春潮”级。而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报道,日本目前正在加紧进行利用超导技术和燃料电池技术,提高常规动力潜艇的续航空能力的研究和试验。届时,日海上自卫队的“三剑客”的剑锋会更利,日潜艇部队的总体作战能力将进一步提高,而对“周边事态”的干预力度将可能大大增强。
掩住自己的强大不说,反而时刻在找别人的问题。如去年12月,“中国潜艇”一时间成了日本媒体和军方谈论的热门话题。日媒体称中国“明”级潜艇在日本近海出没。一种说法是中国潜艇进入日本附近海域,意在监视日美联合军演。另外一种说则说中国在向日本“示威”。“日本国际论坛”研究部部长神保谦说:“中国是要表明能将潜艇部署到多远,并展示中国军队一直在稳步提升(潜艇)技术。他还说,中国潜艇在“极其靠近”日本的海域大摇大摆地在水面上航行,分明是在向日本‘示威’。”对于中国潜艇的动向,日本甚至世界媒体都高度关注。日本防卫厅刚发布完消息,日本主要报纸、电台、电视台就纷纷予以报道,大谈“中国潜艇威胁”,美联社、路透社等也在重视中国潜艇的活动目的。而一些军事专家则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此事,如加拿大《汉和情报中心》评论员认为,中国潜艇在日本附近海域上浮后才被发现,表明中国海军新型潜艇的隐蔽性能有所提高。事实证明,中国潜艇的活动均属于正确训练,连美军太平洋海军司令部都认为,中国海军此举并无不妥之处。目前,美日极其关注中国潜艇,显然是敏感过了头。在日本人的眼里,大海暗藏杀机,只有完全控制了周围的每一滴海水,他们才可以放心地过日子。而美海军人士称,以目前中国海军的力量还构不成对美军的威胁。而美国的另一位国际问题专家也直言不讳地说,日本对中国潜艇极度敏感,深层次因素还在于自己的海洋观,担心自己的大洋被别人夺去。日本作为一个岛国,重视周边安全是可以理解的,“但日本显然过于敏感”。把邻国都看成是威胁。在这个基础上,日本过度发展海上力量,反过来又对邻国构成威胁。事实上,近些年来,日本政府屡屡打着“朝鲜威胁”、“台海威胁”、“东南亚威胁”的帽子,变本加厉地发展自己的防卫力量。如2004年9月30日,日本防卫厅制定了未来日本防卫力量的发展计划,日本政府将在此基础上,制定新的防卫大纲,扬言也要“先发制人”。至此,日本多年隐藏的狐狸尾巴终于露了出来。



中国海军“基洛”级潜艇
    与此同时,一些军事专家指出,随着世界各国潜艇在朝鲜周边水域的角逐不断升级,目前东北亚水下的主要航道比冷战高潮时还要拥挤。对于潜艇的活动,只要不侵入另一国的领海范围,国际法上并没有太多的限制。再加上潜艇活动高度隐蔽、机动性强,在这个拥挤不堪的水下世界里发生一些摩擦,甚至是“擦枪走火”事件,也都不足为怪。如美、俄、日等国的潜艇常常在朝鲜周边海域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在这种激烈的竞争角逐中,一些潜艇往往会做出一些动作,有可能出现意外情况,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而像美、日这样过分地“热心”关注中国潜艇活动情况显然是别有用心,“醉翁之意不在酒”。目前,世界上有40多个国家的海军拥有潜艇,但同时拥有常规潜艇、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的国家只有美、俄、英、法、中五个国家;而拥有近百艘潜艇的国家只有3个,即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应当说,中国的确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潜艇大国。然而,虽然中国拥有如此数量与质量均具一定优势的潜艇,但中国在世界大家庭中,一直奉行的是世界和平、和睦相处的主张。中国潜艇的存在,不仅是中国军事武装力量的强大象征,更重要的是对外来入侵者是一个极大的威慑。可以说,中国的潜艇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领海主权的卫海“神蛟”。
现代战争中潜艇的突防力令人关注 <P>    据美国国家战略研究所发表的未来安全战略报告中指出,美国未来几十年面临海上的威胁主要是来自潜艇。报告说,尽管美国拥有世界一流的反潜技术,但随着潜艇技术的发展,“敌国”潜艇很容易避开或突破美军的防线,在近距离上发起攻击,进而对美军构成致命打击。实战经验也表明,即使一个国家海军的整体力量相对薄弱,潜艇仍然可以发挥威力。 <P>    潜艇突防有很多优势,一是选择有利的作战地域。有专家分析,如果潜艇要突破对方的封锁,就应该把潜艇布设到最不容易封锁、能就近获得港口支持、进出海域能获得己方空军保护的海域中作战。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也曾说,在中国大陆沿海,从黄海到东海,缺少出入大洋的通道。只有南海海域和东海海域以东巴士海峡一带水深宽阔,扼印度洋和太平洋交通要道,无疑是最理想的潜艇活动地点,也是潜艇突破岛链封锁、走向大洋的最佳地点。二是直接突破岛链和进行攻势作战。长期以来,常规潜艇和核潜艇在突防作战中的作用一直争论不休。但一个不容争议的现实是,潜艇凭借自身的实力,完全有条件进行对大型舰队进行攻势作战。现代潜艇隐蔽性能好、作战半径大、突然威力大、独立作战能力强,已经成为航母的克星。据美国国防部《AD867847》报告透露的情况来看,潜艇与航母交换率为3-5:1,即损失3艘-5艘潜艇即可击沉1艘航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潜艇击沉的航母为17艘,占40.5%,20世纪中期,在地中海的一次多国联合演习中,埃及常规动力潜艇成功地突破了美国航母编队的直接警戒,抵近到航母很近的距离上实施了潜望侦察照相,而美国航母及其警戒兵力竟一无所知。20世纪80年代中期,原苏联的一艘攻击型潜艇在日本海长时间对美军“小鹰”号航母进行跟踪,因抵近距离太近,而造成潜艇与航母相撞,直到原苏潜艇被打捞出水面美军才发现了对方。经论证,在实战中,只要有一艘潜艇战斗群突破航母编队的直接警戒而占位攻击,即可达到将航母击成重伤的目标。另有消息报道,类似德国209级和俄制“基洛”级这样的潜艇,如果能获得更为先进的鱼雷和潜射反舰导弹,以其相对较小的体积,将会比核潜艇更适合在西太平洋沿岸浅水水域作战,这也正好解释德国209、212型和俄罗斯“基洛”级常规潜艇为何成为从韩国到印度尼西亚这样众多西太平洋地区沿岸国家海军的喜好类型。简单地说,核潜艇更适合作为突破岛链、解除对大陆封锁的武器,而常规潜艇则更适合作为封锁近海岛屿的利器。 <P>    早在冷战期间,为了对付苏联潜艇的威胁,美国采取全球跟踪系统对苏联潜艇进行侦察和监视。形成了从沿白令海峡外的阿留申群岛南下到千岛群岛,经过日本群岛延伸到琉球群岛末端,再经巴士海峡向南一直延伸到新几内亚的“反潜链条”。冷战结束后,这条“反潜链”非但没有随着苏联的解体而瓦解,相反却逐步在继续加强,特别是千岛群岛至琉球群岛一线的反潜力量比冷战期间还大大加强。这段反潜监视区域也正是我国北海舰队、东海舰队的进出太平洋的门户。</P>
为了加紧对中国潜艇的监测控制,美国可以说是动用了一切手段。如加大海上侦察力度。即当我潜艇部队进行大规模军事活动的时候,在中国海域附近总会出现美国间谍船的身影。目前,美国海军拥有25艘专门从事间谍活动的“间谍船”,它们已经将全球海岸线附近10米至600米浅海和600米至4000米深海重要的洋底和洋流的数据资料一网打尽。特别是对中国的潜艇活动更是“热心有加”。对中国的任何一次军事行动,都会像幽灵一样如影随形。对此,连台湾当局都公开称,多次发现美国海军的海洋测量船、导弹观察船等船只在台海周边出没。1999年3月,我军在东南沿海举行大规模三军联合演习期间,美海军“邦克山”号导弹巡洋舰曾专程赴我导弹着点附近海域活动,利用其舰载的“宙斯盾”导弹监测系统对我导弹发射情况进行监控;2001年8月,中国成功试射“东风-31”远程战略导弹,而在此之前数日,美军“观察岛”号导弹观测船早已潜伏在中国黄海水域,窥视中国的导弹发射。在空中侦察方面,美军侦察机近年来一直对我沿海进行航空侦察,搜集我潜艇情报。2001年发生的中美撞机事件就是美国的EP-3侦察机在中国东南沿海进行侦察时发生的。在太空,美国目前至少有50余颗各类卫星在空中担负直接或间接的侦察任务。其侦察卫星每天都从中国大陆及沿海的上空飞越,我国几个重要的潜艇基地,更是侦察卫星经常光顾的地方。间谍卫星获取的情报,相当一部分直接传送到美国设在日本和台湾的情报基地进行快速处理,以便对中国潜艇的动向作出及时研判。台湾当局更是以大陆潜艇对其构成严重威胁为借口,公开向美国急购P-3C反潜机。同时,台军每年都至少搞一次反潜战演习,如在历届“汉光”演习中,反潜战更是必不可少的演练项目。日本海上自卫队也在津轻海峡、对马海峡等重要海上航道部署有沿岸、水下和水上的监视部队和监视船,用于监视过往的大型船只和可疑动向。 <P>    然而,虽然美日台紧盯中国潜艇,但中国潜艇根据我国领海面积宽广,海域和海底地形条件复杂的特点,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经常让“追随者”摸不着头绪。如1996年“台海危机”期间,美国间谍卫星发现数艘中国核动力潜艇全部离港,却无法跟踪,于是,美军急令靠近台海的航母编队后撤200海里;2003年11月,美国间谍卫星发现一艘被认为已很“古旧”的中国潜艇驶离基地。获此情报的日本海上自卫队出动2架P-3C反潜巡逻机在多处海域投下声纳,却侦察不到中国潜艇。</P>
美国已初步完成对中国和俄罗斯的战略监控
     



   
美军东亚动作

    除日韩等传统盟友外,目前美国已在包括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在内的中亚9国建立了13个“浮萍”,初步完成对中国和俄罗斯的战略监控。而美式装备也已经覆盖了沿韩国、日本、台湾、菲律宾、新加坡直至印度、吉尔吉斯斯坦的广大地区。苏联红军的奠基者托洛茨基曾经有一句名言:“也许你对战争不感兴趣,但战争却对你兴趣甚浓。”随手翻开人类历史的书卷,就能轻而易举地对这句话加以验证。在有详细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中,大约有3230多年处于战争状态。至于剩下那些年的和平,谁又能说得清楚,究竟有多少年是在阴谋酝酿战争中度过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夜,面对阴云笼罩的蠢蠢欲动的列强,有人说“欧洲的灯就要熄灭了”。进入21世纪的时候,好不容易摆脱金融危机的东亚,不得不重新习惯硝烟的味道。在疑虑与猜疑之中,古老的历史逻辑又开始以新的方式重新上演。而美国无疑是这出戏的导演和主角。今年下半年以来,关于台湾计划向美国定购价值约6千亿新台币的武器装备,以及环太平洋、印度洋各国频繁举行军事演习的新闻让人不寒而栗。   
    “浮萍”包围中国上世纪快结束的时候,美国说,冷战以后,全球最容易引发冲突的八个热点中,东亚独占其四。美国还说,在这个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经济合作的程度日益深化,但该地区却缺乏类似北约、欧洲安全合作组织那样的地区安全协调机制……其中孕育的潜台词不言自明,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和“世界领导”,当然要对该地区的和平与安全负责。美国的行动逻辑说来也简单。政治上,就是通过制订《新日美安保条约》,把美日双边关系直接升级到了政治同盟的高度,明着应对朝鲜野心,暗中提防中国崛起以及俄罗斯发展的“不确定性”。军事上的步骤则更细了。冷战结束前后,美军就明确了“前沿部署”战略,意思就是军事部署要离冲突地点尽可能近,以保证美国可以在第一时间介入。近年来,美军在全世界重新部署,战略意图并未改变,反而更强调快速反应,形式灵活,威慑有力。用以支持这一战略的首先就是遍布东亚地区的美国军事基地群。用拉姆斯菲尔德的话说,叫做“浮萍”。从朝鲜半岛到台湾一线,二战以来就是美军部署的重点,今年美国的确从韩国撤出了部分军队,不过驻日美军却不减反增,目前仅驻日美军基地就有32个,这构成了美国在东亚的战略指挥中心。东南亚地区,美军曾一度撤出,但现在重新成为“浮萍”的重点,美国正努力以新加坡为中心,向南中国海和印度洋辐射。至于中亚地区,“9·11”以后的全球反恐实现了美国过去50年可望而不可及的梦。目前美国已在包括阿富汗、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在内的中亚9国建立了13个“浮萍”,初步完成对该地区两大国——中国和俄罗斯的战略监控。另一个重要的步骤是要求盟友及友好国家分担更多的责任,不再仅仅局限于后勤支援和补给,而是在某些情况下,要他们能独当一面。最明显的就是美国对日本、韩国、台湾以及东南亚国家的政治和军事提携。鼓励日本突破和平宪法和自卫体制,更多走出国门,转变为真正意义的军队;向台湾提供大量先进武器,并定期进行人员培训、指导其军演;要韩国逐渐向“独立防卫”目标过渡。在“9·11”之后,美国以反恐为名,已经同多个东南亚国家开展了多种军事合作。而美国的角色则向领导和协调偏重了许多。
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这些威力巨大的攻击性武器,以前很少、有些甚至从未常驻东亚,他们的定居,使得驻日美军从先前防卫性明显转向了进攻性。除了这些基本上是面向长远的调整之外,美国导弹防御计划也在远东有条不紊地实施。最新型的爱国者导弹已经进驻韩国和日本,“宙斯盾”战舰也开始在日本海、西太平洋部署,未来还可能延伸至中国台湾。日本的军事力量也绝对不容忽视。事实上,日本自卫队早已突破了“防卫”的限度。需要指出的是,日本重新武装的进度刻意与美国军事需要保持了一致。日本武器质量在国际军品界可谓有口皆碑,如陆军的90式坦克服役十多年来,仍然被视为坦克中的精品。日本基本上是一支被美式装备武装的军队,目前空海军的主力机种如F-15J、P-3、E-767等等都是美国产品,虽然目前正逐步摆脱美国影响开始自行设计建造,但仍然有很强的美国影子,如空军的F-2脱胎于美国的F-16,“金刚级”战舰师从美国的“阿里·伯克”级驱逐舰,自行建造的潜艇“三剑客” — “亲潮”、“夕潮”、“春潮”级上许多设备也是美国设计或美国产品。韩国的情况与日本类似,但较日本而言对美国的依赖更强。目前主力战机为F-16,值得一提的是,韩国近期自行设计建造的宙斯盾级战舰“李舜臣”号也已经下水,许多方面也是照抄了“伯克”级。至于台湾,由于美国“台海维持现状”的政策,过去美国一般指出售给台湾防御性武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冷战后美国对台售武的步伐日益加强,从F-16战机、“诺斯克”驱逐舰,到爱国者导弹、AIM-120先进中距空对空导弹、E-2T预警机,未来还可能涉及潜艇、武装直升机、铺路爪远程雷达等军备,台湾的进攻能力将因此大大增强。
美军欧洲动作<P>    “俄式”突破封锁如何描述现在的俄罗斯呢?苏联解体、俄罗斯转型一度严重打击了俄罗斯民族自豪感,这场风暴的创伤直到今天依然令俄罗斯心有余悸。由于经济持续萎靡,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开始大规模削减军队员额和武器装备以减少支出。但即使这样,俄罗斯军队装备、保养和训练水平仍然大受影响,曾经让俄罗斯引以自豪的军事力量出现重大滑坡。“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意外沉没以及第一次车臣战争的艰辛就是明显的标志。俄罗斯庞大武器库中,可堪使用的装备不足一半。直至普京第二任期之前,每年大批现役装备报废的同时,俄军却无力更新装备。许多在研的武器装备,也大多陷于停滞状态。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冷战多年的对抗为苏联积累了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人才,也出现了许多为世界所惊叹的军工产品。尽管已经大不如前,但即使不考虑核武器,俄罗斯现有的常规军事力量依然令人生畏。前苏联军事工业的精品,诸如苏-25、苏-27、米格-29、米格-31战斗机,图-160“海盗旗”战略轰炸机、A-50U预警机,T-80坦克,各种战术导弹,基洛夫级导弹巡洋舰,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台风级、奥斯卡级核潜艇等等仍然具有强大的威慑力。其中一些装备也是独联体其他国家的当家装备。而且,正是由于这样的积累,使得军事工业成为俄罗斯艰难跋涉过程中,除能源产业之外,少有的亮点。俄罗斯军工产品,以其高性价比硬是在世界,尤其是亚洲挤占了一席之地。印度和中国目前是俄制武器的最大买家,像苏-27、苏-30及其后续升级,基洛级常规潜艇、S-300防空导弹都是两国所爱。在出售武器方面,俄罗斯对印度几乎是有求必应,甚至把核潜艇租借给印度使用。在印度的军事工业中,俄罗斯的身影足够清晰。由于工业基础薄弱,印度在军品开发制造方面遇到了诸多困难,但至今仍然在不屈不挠地实施,比如说LCA战斗机、“阿琼”主战坦克等等,不过也获得巨大的成功,如“德里”级导弹驱逐舰等。除此之外,印度还是亚洲唯一拥有航空母舰的国家。除了中、印、朝鲜等传统客户之外,俄罗斯许多武器装备也打入东南亚市场,比如说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最近就购买了俄罗斯的苏式战斗机和导弹艇等等。其实,更应该注意的还是俄罗斯自身,随着俄罗斯国内政局趋于稳定、经济逐渐好转,俄罗斯从普京第二任期开始,已经着手重振俄罗斯军队的雄风。不久以前,俄罗斯恢复鲨鱼级导弹核潜艇在全球战略值班就是一个动向。除此之外,俄罗斯军事科研也开始出现明显复苏迹象,比如说两年前加入现役的“猎豹”、“北风之神”核潜艇,以及正在实施的第五代战机计划等等。</P><P>    美军东南亚动作</P><P>    “海空”军备争霸过去50年的冷战格局中,东南亚许多国家都生活在美国的羽翼之下,本国的军备维持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冷战后,随着美国在全球收缩部署,这些国家国防能力的缺陷就愈发明显了。但是,除了新加坡、泰国之外,许多东南亚国家经济状况并不乐观,这大大拖累了其国防建设。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让这些国家在国防投入上就更是捉襟见肘。6年后的今天,金融危机的后遗症已经基本消除,一些国家也终于可以启动早就列入计划的整军方案,从而使东南亚进入了一个军事发展的高潮。虽然这些国家无法同那些综合国力较强的相比,不过他们也在试图紧跟世界军事变革的潮流,力争不掉队。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局部战争,展示了现代军事科技的发展方向,凸现了制空、制海权的重要,这也成为这些国家整军的目标。新加坡是东南亚唯一拥有预警机和空中加油机的国家,主力机种为较新的F-16D,不过仍在考虑引进美制F-15T,这显然是迫于战略压力的考虑。这种压力有一部分就是邻国马来西亚刚刚从俄罗斯引进的苏-30。马来西亚本是美制装备的老客户,很早就拥有F-5E、F/A-18D战斗机,不过由于金融危机中美国对马来西亚横加指责,马来西亚遂把装备更新方向转向俄罗斯,引进了俄制米格-29N和苏-30。至于印尼,或许是出于军事装备多样化的考虑,才于最近宣布尝试性地引进4架试用。东亚这一动向,也吸引了世界上诸多军工大国目光。法国、瑞典、英国、以色列、中国无不参与其中,试图从中分一勺羹。这在客观上导致东亚武器装备的多样化。最近有消息证实,泰国有意购买瑞典的“鹰师”作为其下一代主力机种,而泰国的装甲车、护卫舰则来自中国,巴基斯坦也委托中国研制的FC-1型战斗机。此外,法国、以色列装备也在多个国家服役,并参与后续军备购买的竞争。上述种种,最经常采取的方式就是把有限的经费投入海空军的改造上,也可谓好钢用在刀刃上吧。所有的证据显示,文明越悠久、越发达,与战争的关系就越密切。对于这一人类自身的悲剧,黑格尔曾悲观地说:“世界各国的人民和政府从研究历史中学到的唯一东西,就是他们从研究历史中一无所得。”另一位历史学家则说,近代史的最大悲剧是没能在国际关系中以公理代替强权,因而使得国际间的争端继续以相互残杀的方式来解决。但愿,东亚目前的平静不再是“战争与和平产下的又一个怪胎”。
</P>
美日台组成准反潜联盟共同对付解放军



美军P-3反潜机
   
    针对解放军潜艇优势及“大力发展潜艇作战能力的趋势”,美日台三方及时互通掌控的中国大陆潜艇活动信息,俨然一个“准反潜联盟”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记者钱彦琮报道 鉴于“冷战”的战略惯性和现实安全利益需要,美日之间的军事合作与情报共享、美台之间的情报互通早已不是新闻。但最近时期,随着美国亚太战略利益的不断抬升,日本染指台海意图的进一步明晰以及“台独”势力的气焰甚嚣
    尘上,美、日、台三方 “合流”渐渐公开化,情报合作机制得到强化,在东亚和西太平洋弧形岛链地带联手打造信息“铁幕”。
台湾:美国对付大陆的第一道防线 <P>    据台媒体称,美国经由台湾,从太空的军事卫星到空中的P-3反潜直升机、陆地上的监听站、水下的潜水艇到海床上的监听电缆,全方位搭建对大陆的情报搜集体系,台湾已经成为“美国对付大陆的第一道防线”。而近年来,台湾尤其倚仗美国加强对大陆政治、军事情报的搜集,一旦台海局势紧张以及我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美国的间谍船、侦察飞机总会现身中国海域,今年6月,美军太平洋舰队中情报侦测力量几乎倾巢出动,对我东南沿海军事演习实施监控。而台湾新任“国安局长”薛石民此前也曾证言,台美间情报管道畅通,台美间针对如何合作应对台海军事情势,存在着“标准作业程序”。除了向台倒手情报外,美国还不遗余力帮助台湾提升情报搜集、处理的能力。据悉,台“国安局”和美国合作在台湾阳明山设置的对大陆监听系统自成立后已经过多次改良,其截收和处理能力已达原来的10倍。此外,台军还希望在美国的帮助下筹建多座远、中程雷达站,借此提升台海军的整体监控能力。 <P>    日台私下眉来眼去 <P>    日台之间私底下的情报合作同样从未间断。最为突出的事件是,1995年与1996年的台海危机期间,日本游说美国向台湾派遣航空母舰,向中国大陆施加压力,并与美国联手,积极向台湾提供大陆军事演习情报。而上半年备受台媒体关注的“国安”密账——“明德项目”,也使台日情报合作内幕频频曝光,令台湾当局相当尴尬。 <P>    而据台军事分析家认为,鉴于解放军与日俱增的军力,而台军购案却迟迟难以过关,军备水平如此消涨,不仅台湾政界,军界也倾向于与临近的日本和美国军方加强合作,结成联盟,这一点正中日本下怀。就日本自身而言,由于近年来军力的迅速膨胀,加上受1998年“朝鲜试射导弹”事件的刺激,日本也急于加强间谍卫星系统和国内情报体系建设。据报道,日本防卫厅2005财政年度预算案当中,一个重点是发展信息情报基础设施,金额为2479亿日元。根据防卫厅预算案的内容,这些资金将被用于强化情报收集和分析能力,以及发展指挥、控制和通讯系统。  <P>    以美国为绝对主导 <P>    对于美国、日本、台湾三方而言,联手打造半月形信息“强链”,重在于监控东亚和台海风云,掌控大陆新式装备的主要性能指标,把握大陆军事动向,其间,最有价值的情报是中国潜艇活动和导弹的部署、试验。1996年台海“导弹危机”期间,美国就曾向台湾提供相关卫星图片,帮助台湾研究中国大陆导弹部队动态;2001年8月,大陆成功试射“东风-31”战略导弹,而在此之前数日,美军“观察岛”号就已潜伏在黄海水域,监视中国导弹发射。同时,获取中国潜艇活动情况也是美、日、台情报搜集的重点,为此,美国在间谍船上专门装备了先进的水下窃听传感器,同时,针对解放军潜艇优势及“大力发展潜艇作战能力的趋势”,美、日、台及时互通掌控的中国潜艇活动信息,俨然一个“准反潜联盟”。 <P>    美、日、台情报互享,共同织造西太平洋强势“谍网”必然为该地区的安全形势与国际关系增添新的变数。值得注意的是,台湾近年来情报搜集能力的显著提高,日本方面并不满足于情报必须依赖于美国卫星提供的模式,在很多关键和核心领域开始发展自己单独的情报系统,以往主要依靠美国侦测并转手情报的情况有所改变。 <P>    尽管如此,近阶段内美国在西太平洋依旧拥有最强大的信息优势,台美日的这种信息共享是以美国为绝对主导的。(国际先驱导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