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思维”泛滥:仇恨扩散,扭曲社会认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0:23:46
“标签思维”泛滥:仇恨扩散,扭曲社会认知

2012年07月27日  来源:山东商报 






路边救人的保时捷少女被贴上最美富二代标签


  一些看似周期性“重现”的事件和人物,其实是人们用标签进行归类的结果,这种简单的定性,造成了当事者的伤害。
  就像90后群体频遭“标签化”诟病,被封“非主流”、“脑残”、“无责任感”一样,其实他们的爱心也有目共睹。
  类似“最美铁警救卧轨者被截腿”、“小伙撑伞骑车送醉酒伤者回家”、“最美富二代”等从来就没稀缺过。
  所以,面对一些别有用意的放大,每一个社会人都应该擦亮眼睛,用自己的体验防止入套。


[/td]

  而这,作为一个“去标签化”的认知方式,必须要具备。
  记者 肖明君
  1
  标签怎么来的?
  为什么一提到拆迁,人们就会联想到强制、侵权?为什么一说城管,人们就觉得离暴力、欺压不远?原因很简单,这些都是“标签化”惹的麻烦。
  敏感的身份:
  泛标签化的过程
  就是一个简单类推
  自从“我爸是李刚”成为一句雷语后,就奠定了它在江湖上“不朽”的地位。
  似乎,用这句话来菲薄一些略显纨绔的“官二代”,再恰切不过了。人们乐于让那些公子哥儿式的人物和“李刚”爸爸有撇不清的干系。
  于是,药家鑫曾被指背后有人,而到了“17岁少女拒绝官二代求爱被烧伤毁容”事件出现后,“官二代”对于人们敏感神经的刺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官二代”,无论如何,已经被钉在了竖立在舌尖上的耻辱柱上,难以翻身。
  其实,何止“官二代”,“富二代”、“高富帅”,在获此封号后,都有了特定的内涵:开车撞人、集体飙车、萝卜招聘……
  个别人的不良行为经过刻意宣传和传播,便形成了“富二代”和“官二代”的“标准照”,新晋人群“高富帅”也面临同样命运。
  这就是“标签”,而一旦有人符合此身份,人们很容易先入为主的进行归类,不怕误伤。
  而这,就被称为“泛标签化”。类推,是人们的一种思维方式,泛标签化的过程,就是一个类推的过程。
  人们在这个推理过程中,享受着自以为是的盖棺论定,实现了嬉笑怒骂的正义出击。而有些人对此,显然要委屈一些。
  7月9日,河北昌黎站有人卧轨自杀,一名铁警为救人也被带进去,卧轨人当时死亡,而救人警察两条腿却被火车轧掉。
  这位“最美铁警”李博亚只有20岁,是郑州铁路警察高等专科学校的一名大一学生,典型的“90后”。
  可以说,是为“90后”群体拿掉了顶在头上的“鸟巢”、“不思进取”、“自我”等多顶帽子。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朱力认为:“标签化常常与在社会中容易引起集体亢奋的身份敏感群体有关。只要涉及具有敏感身份人的报道,公众与网民就会产生大量的联想:特权、腐败、不法致富、权钱交易、不公平、不公正……这种标签化其实是一种不加认真调查研究、探明事件真相的简单归因,是认知问题上的懒惰做法。”
  2
  谁强化了标签?
  不过,把“标签化”的板子打在人们的身上显然也有失公允。那么还有什么因素会导致或强化标签化认定呢?一是媒体,二是信息管理失调。
  歪说的暗示:标签,其实就是被强化了的偏见
  一件事情,总喜欢歪着说,那么就会对听者产生暗示:这种人都是这样的。
  心理学家认为,认识,尤其是偏见的养成,其实就是一种类似于此的外在信息对个体的不断强化造成的。是信息选择的非对称性失调。
  以农民工为例,在城市里,对这一群体的歧视长期地存在着。人们的印象中,这个群体整体文化素质低、工作环境差、流动性大……对于各方面条件优越的城市户口人群而言,对农民工的偏见,是“天然优越感”作祟。
  但是可怕的是,这里面还有人为因素的推动。



http://www.chinanews.com/sh/2012/07-27/4061783.shtml

“标签思维”泛滥:仇恨扩散,扭曲社会认知

2012年07月27日  来源:山东商报 






路边救人的保时捷少女被贴上最美富二代标签


  一些看似周期性“重现”的事件和人物,其实是人们用标签进行归类的结果,这种简单的定性,造成了当事者的伤害。
  就像90后群体频遭“标签化”诟病,被封“非主流”、“脑残”、“无责任感”一样,其实他们的爱心也有目共睹。
  类似“最美铁警救卧轨者被截腿”、“小伙撑伞骑车送醉酒伤者回家”、“最美富二代”等从来就没稀缺过。
  所以,面对一些别有用意的放大,每一个社会人都应该擦亮眼睛,用自己的体验防止入套。


[/td]

  而这,作为一个“去标签化”的认知方式,必须要具备。
  记者 肖明君
  1
  标签怎么来的?
  为什么一提到拆迁,人们就会联想到强制、侵权?为什么一说城管,人们就觉得离暴力、欺压不远?原因很简单,这些都是“标签化”惹的麻烦。
  敏感的身份:
  泛标签化的过程
  就是一个简单类推
  自从“我爸是李刚”成为一句雷语后,就奠定了它在江湖上“不朽”的地位。
  似乎,用这句话来菲薄一些略显纨绔的“官二代”,再恰切不过了。人们乐于让那些公子哥儿式的人物和“李刚”爸爸有撇不清的干系。
  于是,药家鑫曾被指背后有人,而到了“17岁少女拒绝官二代求爱被烧伤毁容”事件出现后,“官二代”对于人们敏感神经的刺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官二代”,无论如何,已经被钉在了竖立在舌尖上的耻辱柱上,难以翻身。
  其实,何止“官二代”,“富二代”、“高富帅”,在获此封号后,都有了特定的内涵:开车撞人、集体飙车、萝卜招聘……
  个别人的不良行为经过刻意宣传和传播,便形成了“富二代”和“官二代”的“标准照”,新晋人群“高富帅”也面临同样命运。
  这就是“标签”,而一旦有人符合此身份,人们很容易先入为主的进行归类,不怕误伤。
  而这,就被称为“泛标签化”。类推,是人们的一种思维方式,泛标签化的过程,就是一个类推的过程。
  人们在这个推理过程中,享受着自以为是的盖棺论定,实现了嬉笑怒骂的正义出击。而有些人对此,显然要委屈一些。
  7月9日,河北昌黎站有人卧轨自杀,一名铁警为救人也被带进去,卧轨人当时死亡,而救人警察两条腿却被火车轧掉。
  这位“最美铁警”李博亚只有20岁,是郑州铁路警察高等专科学校的一名大一学生,典型的“90后”。
  可以说,是为“90后”群体拿掉了顶在头上的“鸟巢”、“不思进取”、“自我”等多顶帽子。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朱力认为:“标签化常常与在社会中容易引起集体亢奋的身份敏感群体有关。只要涉及具有敏感身份人的报道,公众与网民就会产生大量的联想:特权、腐败、不法致富、权钱交易、不公平、不公正……这种标签化其实是一种不加认真调查研究、探明事件真相的简单归因,是认知问题上的懒惰做法。”
  2
  谁强化了标签?
  不过,把“标签化”的板子打在人们的身上显然也有失公允。那么还有什么因素会导致或强化标签化认定呢?一是媒体,二是信息管理失调。
  歪说的暗示:标签,其实就是被强化了的偏见
  一件事情,总喜欢歪着说,那么就会对听者产生暗示:这种人都是这样的。
  心理学家认为,认识,尤其是偏见的养成,其实就是一种类似于此的外在信息对个体的不断强化造成的。是信息选择的非对称性失调。
  以农民工为例,在城市里,对这一群体的歧视长期地存在着。人们的印象中,这个群体整体文化素质低、工作环境差、流动性大……对于各方面条件优越的城市户口人群而言,对农民工的偏见,是“天然优越感”作祟。
  但是可怕的是,这里面还有人为因素的推动。



http://www.chinanews.com/sh/2012/07-27/4061783.shtml

    19次参加听证会支持过各种涨价的胡丽天被网友讽为“听证专业户”,后经证实她只是一位热心市民

  “打工仔”这个词常见于媒体的标题中,而这个词的背后往往是有关抢劫、偷盗、诈骗等行为的后缀。久而久之,这个群体的形象就被抹黑了。
  无论你再怎么呼吁可怜这个群体、公平对待这个群体,都无助于挽回这个群体的形象。
  而实际情况呢?新生代农民工的进城其实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他们大多数虽然从事着父辈的行当,但是文化水平明显提高、追求整洁时髦、信仰自由恋爱、对网络等新生事物接触多。
  而且他们的从业范围在从建筑、餐饮行业向电子机械、物流、通讯、小型零售拓展,而跟他们一起工作的,很有可能是一些大学毕业生。

[/td]

  因此,无论从生活品位,还是从就业层次,农民工在改变,但是留存于头脑中的偏见却异常顽固的存在着。
  对这种偏见的形成,媒体口径中对打工人群信息的选择性报道,以及对其身份的过度强调,难辞其咎。
  3
  标签有什么危害?
  将一种偶发行为,贴上富人与穷人的标签,很容易演化成一个显示社会分裂的公共事件。标签化不仅不会使问题得到解决,反而会形成错误判断,导致不满情绪郁积。
  话题性升级: 仇恨扩散,扭曲了社会认知
  “白领”肯定都是小资?“富豪”就一定不仁?“官员”注定要腐败?
  无疑,答案是否定的。有评论认为:从符号互动论的角度看,一旦被贴上了某种标签,一个群体往往会被构造出标签所包含的行为规范,并以个别事例不断“应验”。
  这种先入为主的认知,显然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和盲目性,挫伤了很多人的本心。
  成都一位名为胡丽天的老人,有19次被选中成为听证代表,支持过各种涨价。很多网友称其“听证专业户”并大加挞伐。
  戏剧性的是,随后的报道表明,胡丽天只是一位热心市民。听证中她有支持有反对,并非“群众演员”。
  可以说,这种泛标签化扭曲了社会的认知,虽然,胡丽天老人从被标签化到拆掉标签,只短短几天。但不实言论的发酵,造成了“老不信”的惯性,这比事件本身还要命。
  还是拿“富二代”来说,其实,这个人群只是家庭境遇的字面概念,但个别人物、事件引发的“话题炒作”却很容易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不过,去年“保时捷少女路边救人”事件进入了公众视野。一桩普通的救人事件顿时成为引领对“富二代”重新认识的道德公案。
  这个时候人们在反思,面对这样一群年轻人,对其进行评价是不是应该秉持更为谨慎、客观的态度。
  虽然虚假在事实面前总是没有说服力,但长期被“标签化”的过程,对人的伤害,对舆论环境的修复,对媒体公信力的建立,都是不利的。
  当下,国内公众焦虑重重,很容易出现以情绪代替理性,甚至凭感觉代替法理的现象。
  《京华时报》评论认为:“随意将一起案件贴上作恶标签,是在人为制造隔阂,扭曲社会心态,任仇恨扩散,遮蔽了事件的本原与意义,那会是对社会的更大伤害。”
  拿有钱有权人来说,受害者也不少:陈光标被质疑,任志强被谩骂,吉林四平市副市长高京燕因比较漂亮,升职快,而被质疑靠潜规则上位……
  有评论称:不否认有人在攫取财富过程中有灰暗地带,但如此简单地把财富与道德体系直线化关联,只能表明整体社会心理的不太成熟。
  如何去除标签?
  《环球》杂志调查了青年人对自我的标签认识。调查选项分普通青年、文艺青年和愤怒青年。
  出人意料的是,在接受调查的两万多名网友中,超六成认为自己是“普通青年”。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萨支山认为,“普通青年”其实也“不普通”。
  在他看来,大多数人将自己归纳为普通青年,实际上是在拒绝武断地为自己贴标签。人们愿意说自己是普通青年,是由于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文青”和“愤青”。
  可见,对于标签这种东西,当事者有着本能的抗拒。
  其实,一个人的贫富、贵贱和品行不存在正相关,无论“保时捷少女”,还是“救人的陈贤妹”,其行为都是对道义框架的适应,“任何过分恶解和过分正解都是简单化思维导致的社会正义自戕”。
  去除“标签化”,对公民个人当然有所要求,但体制的因素同样不可忽略。
  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人们对于政府、司法公正的焦虑,才催生了“官二代”等一系列标签。一定程度的透明、监督,会让一切“标签”得以消解。
  总之,良性互动是消除误解的不二法门。就像现在人们“把强拆等同于拆迁”一样,这需要“公益性”尺度进一步加大,程序正义得到延展,而后拆迁才能去妖魔化,给人们一个“真解”。

愤怒青年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19次参加听证会支持过各种涨价的胡丽天被网友讽为“听证专业户”,后经证实她只是一位热心市民
=============================================================
热心的去支持各种涨价,这是一种怎样的国际主义精神病啊!
所以我诞生了。
捐个妹给你?
这文章算不算公知文啊
怪你们记者呗。。揣着明白装什么糊涂。。还敢要社会反思。。反思你一脸。。呸。。
捐个妹给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