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一个军武宅看MUV-LUV世界的反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6:02:31
一个军武宅来看Muv-luv世界的反思
高仔/kau76901

一般来讲,作为一个军武宅来说,我平常是很低调的。我的信条是少说话、多看书、作研
究———尽管到目前为止,少数的成果是写了几篇没什麼营养的文章和赚不了钱的翻译作
业。

但是看到K岛与PTT上几篇讨论新番动画的文章后,我不禁感到非常汗颜。何时我们军武宅
成了坚持己见与偏执狂的代名词?曾几何时,本应是两群相当知识丰富的人们,却陷入了
指责另外一方谁是谁非的口水战,却仍自认清高?诉说著有严重偏差的知识,甚至要以此
来教育另一方?

毕竟作为一个有在收看新番、也对Muv-Luv的世界观有些皮毛了解;同时对於古往今来的
各种军史进行研究,并期待能够持续推广冷门旁偏知识的军武宅,我认为该是时候,出来
厘清一些可能遭到了广泛误解的概念。

◆常见的迷思:核弹有可能会被诱爆吗?

核爆炸是一种非常严苛的人为条件下才有可能引发的临界效应,除非让核武的引信因到达
目标地而自行照原始设计引爆,否则在大部份的状况下,将核飞弹本身击落是不会引起核
爆炸的———当然啦,当若是在终端落下阶段进行拦截,弹头的碎片与高浓渡的放射性物
质还是会继续挟带著强大的加速度落下,并造成与之相应的一定程度质量性伤害。但是由
於已经不会造成核爆,所以其造成的损害基本上是可以忽视的程度。

◆投入核武真的比传统武器便宜好用吗?

核武本身是一种制造昂贵、维持昂贵、而且有使用期间限制的武器。为什麼大家会说生化
武器是穷人的核子弹,是因为穷人真的不可能玩得起核子弹。核武所需的武器级钸需要在
专门的反应炉进行同位素提炼,耗费庞大的能源与费用与时间将之制成弹头之后,并在极
端控制外部环境的条件下将弹头封存,即使如此,核弹头若不使用也通常会在10~15年内
左右过期而成为哑弹、维护条件不好的自然状况下则是放置3~5年就会过期。

本来全世界都很担心苏联解体后,其库存的22000枚核弹头是否有外流的可能,但是这麼
多年下来,却是什麼事情也没发生。除了要感谢美国政府、俄国政府当局合作努力围堵核
武外流的可能性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苏联解体后许多核武设施基本上由於缺乏维持费用,
於是直接断电停止了维护操作。当许多可疑人士还在凑钱打算搞来一两颗核弹时,这些封
存的核武也就都自动过期失去实用意义了。

虽然说一枚百万吨当量级的核弹,还是比几万人的陆军要便宜,但一枚核武的制造与维护
价格仍然是非常昂贵的。即使小当量的战术核(比如千吨单位的核炮弹或核地雷)所需的
钸元素较少而压低了造价,但是在维护方面的问题仍然会是对前线部队而言相当地困扰。

因此,考虑到效果对费用这一点的话,使用核武进行饱和攻击是相当不切实际的作法。使
用需要液态氮冰箱封存的娇贵弹头配备到前线,然后一次发射几千几万发战术核,其中却
有半数以上将会遭到拦截,无法引起核爆而令宝贵提炼的武器级钸变成脏弹掉在不畏放射
线的BETA群中,而剩下那些成功达阵的核武能造成的损害也是令人怀疑的程度。

◆拦截率与核武攻击的机会成本问题

其实在现实世界,自从冷战结束后,随著各大国之间裁减核武的数量与冷冻下一世代火箭
载具的开发,而同时美国又著手开始投入NMD(国家飞弹防御系统)的研制时,就曾经引
起军事界的一阵话题:倘若核武的总量减少、而被拦截的可能性提升;则是否有可能在不
久后的近未来,出现打破了核威慑理论下,大国不与大国直接对决的这种默契呢?

当然NMD目前还是一套尚未整合完毕、包括大量杂多现有装备组合而成的粗糙体系。NMD包
括有已经被腰斩的以747为载台的YAL雷射拦截机、勃克级神盾驱逐舰搭载的标准三型(
SM-3)防空飞弹、陆基的爱国者三型(PAC3)与未来会逐步淘汰掉爱国者的战区防空飞弹(THAAD)。

鉴於能进行上升段拦截的相关计画如YAL都已经被取消或停止了,在近地轨道执行中段拦
截的东西大概都在SDI星战计画的范围内,事实上现存NMD系统能作到的事情也就是和BETA
差不多的程度:在目标地上空,进行最终落下阶段的动能硬杀拦截。

BETA的光线级与重光线级虽然充能慢,但因为享有命中率100%的BUFF,所以在面对ICBM这
种高价昂贵的投射工具时实在是非常的吃香。现实世界的PAC3实战中的命中率大约是
20~40%前后(不含误击),THAAD期望达到的命中率是两弹一杀的50%以上,与这种很明显
是开挂的程度是无法相比的。在这种环境下就已经不是「多发射几颗就能有一定的机率突
防」,而是一个很简单的加减乘除问题:在目标区周边,估算可能的光线级数目后、发射
大於这个数量以上的核武,就能保证命中目标。

举例来说、在弹著点40km半径以内,倘若有15只光线级存在,那麼要进行核打击的门槛值
就是15+N发的问题。但是这麼做,就算成功直击目标,又有多少实质的意义呢?请继续耐
著性子看下去。

◆低空投放核武的突穿攻击是可行的吗?

1950~60年代西方国家曾经开始流行起一个理论。比起发展高空轰炸机、在低空进行贴地
巡航攻击的轰炸机,要更能够躲避敌国的防空网,深入其腹地投下自由落体核弹进行核打
击。

其中性能表现最佳、也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便是变态绅士国度打造的TSR.2低空超音速侦
查攻击机。其设计构想是,在高高度以2马赫速度飞往目标区,然后在进入高威胁圈范围
之后,将飞行高度降低到200英呎左右,以0.9马赫的高速进行超低空巡航,以避开敌国的
防空武器执行核子攻击或是战略侦查任务。纵使作为一架1960年代的飞机、但是它却拥有
著足以傲视1990年代新锐机种的超音速巡航能力,无论是航电设备或是飞行性能都是一时
之选。

然而这个计画随后由於不断的费用膨涨、政治上的困难与工党的樽节政策,而遭到了腰斩
。假设这一类超音速极低空攻击机发展成功、并且在1970年代赶上人类对抗BETA的生死存
亡之战、那麼它能使得核武投放的效率因此提高吗?

其实使用超低空投放核武的方式,固然比起高角度回归地表的ICBM或是SRBM要具备更理想
的对BETA生存性,但所谓的生存性也仅仅是缩短了可能被拦截的距离而已。随著核武载机
穿越BETA占领线开始,它们不论飞得再低,地球曲面始终会使它们最终暴露在某一批光线
级的射线下,终究只是时间问题。现实世界中,超低空投放自由落体核武终究是ICBM技术
尚不成熟下的一种发展方向,在ICBM与SRBM发达后便很快使这种战术消失了,而在
Muv-luv的世界里,也还是得考虑到宝贵的飞行员一去不回与最终拦截点的问题。

另一方面、使用无人的巡航飞弹来投放核武又效果如何呢?首先要谈论这个话题我们必须
要搞清楚,巡航飞弹的工作原理与基本性能上的一些限制———巡航飞弹之所以可以贴地
飞行,主要的原因在於应用了地貌摄影追踪与GPS全球卫星导航这两项技术的结果。换言
之、巡航飞弹并不是追踪著地形高低起伏低飞,而是按照预先输入进电脑里的地貌地形资
料飞行。

由於低高度飞行时遭遇到的空气密度大,阻力也大,因此在这种环境下进行高速飞行将会
导致燃料的消耗过快,同时电脑也来不及进行地形交叉比对的工作;因此普遍来说,为了
兼顾航程与命中率,多数的巡航飞弹都是以500~800km/h的次音速飞行进行低空巡航。

但是、巡航飞弹光凭地貌追踪是无法辨识目标的。若要让它击中目标,则必须让寻标头有
一个清楚确定目标物的机会,於是巡航飞弹在最终抵达目标前将急爬升至500~1000m高度
,然后居高临下以影像比对原本输入的目标区资料,一口气加速朝地面撞下去———嗯,
这种时候我们只好期待那附近的光线级都恰巧正在装填下一发了。结果要用巡航飞弹进行攻击的话,数量的饱和还是唯一的命中保证条件。

另一方面,可以贴海飞行又能做变态的三次元乱数回避机动的超音速冲压反舰飞弹,又跟
巡航飞弹的条件不太一样,海面毕竟大体上是平的,只要不是风浪特别大到会把飞弹卷走
的程度,那基本上要怎麼做回避机动都有很大的空间。同时不需要追踪地貌地形也使得反
舰飞弹没有必要限制它的极速,这个条件与在陆上操作巡航飞弹是有截然不同的。

而且就算是射程长达四、五百公里,且能以三马赫速度低空飞行的苏联制反舰飞弹,在现
实世界操作时也始终一直面临著教人头痛的问题:飞弹飞这麼低,射程又这麼长…那飞弹
究竟是要怎麼锁定目标啊?苏联在冷战时期的对策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让飞弹本身使用
惯性导引+终端制导拉高索敌的两种飞行模式,换言之超音速反舰飞弹最终还是得拉高高
度作索敌与锁定的动作。二是派出一大批的Tu-95/142海巡侦察机,让它们半自杀性的冲
向目标为飞弹标定美军军舰的位置。三则是使用苏联打上太空的海洋监测卫星系统,用侦
测海面波动的科幻方式来为飞弹作视距外标定,但这项技术至今据信都还没有发展成功。

◆核武造成的破坏力从何而来?

核武能造成的破坏基本上主要分为三种主要的能量传递方式:

1.热幅射。核武的爆炸将在直击点(Ground Zero)附近一定距离半径范围以内,造成瞬
间足以加热到摄氏数千万度程度的高温,而这种高温足以令大部份物质气化或被融掉。

2.冲击波。核爆超过一半的能量将被地表吸收,形成类似「海啸」般,将空气压缩推挤出
去而产生的强烈暴风,以及在地面上传递的震波。冲击波将使大多数地表上未特意加强过
的建筑物都被推倒,同时地质也会被巨大的能量传递给「震松」,而形成一定半径范围以
内地表的泥沼化。

3.电磁脉冲(EMP)。强力的电磁波将使得相当广范围内的通讯与电子零件都受到干扰,
甚至可能会直接将无保护的回路烧坏。

基於官方设定中对於BETA的生态解说,我们得知了BETA作为一种人造的碳基生化工程机械
,它们体内并没有生殖器官与消化、呼吸器官等地球上生物应具备的致命弱点,取而代之
的是能耐受极大范围气压变化的强固外壳;同时事实上等於是用肉作成的这些机器人,因
为体内没有电子零件,所也不会被电磁脉冲所影响。

换言之,核武的杀伤力中范围传播最广的电磁波与冲击波,这两项基本上是不会对BETA造
成什麼特别严重的损害。只有在直击范围内形成的热幅射杀伤圈里,几千万甚至上亿度的
热线可以将BETA直接炸到气化掉不成问题;在稍微外圈一点的范围,我们大概会看到突击
级被核暴风掀飞起来滚了几圈的模样———但大致上也不算什麼致命伤。换言之,人类在
使用核武对抗BETA时,几乎跟在宇宙中使用核武的困境是一模一样的:由於构成核武最大
威力所在的冲击波无力化了,於是核武的杀伤半径就急速衰减了。

当然,假设将核弹的引爆方式作成指向性的,使热幅射的扩散成为面的集中而非放射线的
全周扩散,那麼相信这是可以大幅地提升热幅射的杀伤范围与距离,并增强对抗BETA的致
命机率。因此可以推测指向性核地雷之类的武器,会是很理想的对BETA装备。

因为只有热幅射能构成有效的杀伤,因此百万吨当量级的核武以BETA为目标时将只剩下半
径5~8km的歼灭效果,同时这个效果是一次性的。哪怕是放大到亿吨当量单位的沙皇巨弹
,假使参考那颗五千万吨的试爆弹直接x2倍当量考虑,由於是全方位的放射状能量扩散,
那麼大如沙皇弹的对BETA杀伤半径大概也只有40~60km的程度,半径200km范围内的BETA会
被剩余的能量与冲击波搞乱队形一阵子,也许有些小型种可能会受到致命量的热幅射而被
烤焦,但对大型种来说不构成太严重的致命伤。核武可以一口气摧毁相当数量的BETA、但是因为BETA基本上不害怕幅射线与冲击波,也没有伤亡导致士气崩溃的困扰,所以只要后
续梯队数量足够,它们还是可以立刻补上阵位持续发动攻击。

鉴於热幅射可以有效的摧毁BETA,但是无法阻止它们继续增援的一次性杀伤特质,以这点
来说、小当量战术核武的实战意义将大於大当量的战略核武,因为它能容易投射比较多发
,成本上也比较可以接受。

同时在一定点著弹10发战术核炮弹,老实讲跟1发著弹的效果是不会差太多的。一次大战
后期是人类发展出近代炮兵战术的革新期,其中最重要的教训就是,所谓的炮击永远只有
第一波打在敌人头上的那一阵弹著、才是最有效的。比起密集对一定点作Over Kill的浪
费弹药,更合理的作法是将炮击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攻击模式:短时间内一齐发扬最大火
力的效力射、与维持长时间压制力的持续射。

但倘若要维持长时间的火力压制,举例来说每30分钟进行一次战术核打击的话,那麼前线
需要的就不是2发或20发的核炮弹———而是如刚才所说的,15xN2次+N1发的计算公式,
因为你每一次运用核弹突防都要承受一次被光线级拦截的投射门槛。换言之、倘若要运用
核打击进行有效的密接支援,则需求的弹药量会随时间成正比而以非常惊人的倍比级数增
长。

更糟糕的坏消息是,虽然上述的冲击波与核脉冲EMP对BETA无效,但却是对人类与人类驾
驶操纵的各种武器载具,以及地球的环境,是有效的。

◆使用核武造成的军事层面影响

我不是要扯什麼放射线之类的蠢话,核爆所能造成的放射线残留与核电厂的外泄相较之下
实在是小得可怜(虽然核武放射线残留的问题一样会足以致人於死,但毕竟快慢程度有差
,也不致於像石棺屋顶上暴露五分钟你就烤焦的程度);而是要讨论电磁波、暴风与土壤
液化的问题。考虑到军用载具上满载著昂贵的电子仪器,而也不是全部的载具都有空间与
价值来实施对EMP保护的加工,因此要投入核武攻击以前,势必要一定在一定半径内进行
疏散与撤退。人类在核武著弹前势必要停止作战行动撤出杀伤区、但BETA没有这方面的问
题,它们在核武落地前、落地时、落地后都还是会保持继续前进而不受影响。从这点来说
,核武器干扰人类军队自己的程度,或许还多过於阻滞BETA的效果。

随后,核暴风将摧毁所有地表上的基础建设,破坏铁路、公路、电力网与水道网,并使得
土质松软化成为沼泽地。也许土地液化是能对BETA造成一些小小的困扰并拖延它们进军的
好处,但是站在长期的立场来说,人类要反攻被密集核打击过的地区也就成为了成本高昂
而不划算的选项了。补给线路与据点都被摧毁、可供进军与补给的联络通路被摧毁、而要
将地质回填修复并重建基础建设,实在是反攻时不可想像的恶梦般头大问题。虽然BETA占
领下一样会拆毁人类的建筑物、都市房舍等以回收资源,但起码它们会把地形整平,基本
上反攻回去也不是什麼大问题。

冷战时代苏联军曾考虑过要让坦克车在核打击下作战,而建造了拥有四条履带的坦克车
Obj.279———难不成为了对重度核打击区域展开反攻,所以人类需要把所有的运输车辆
、火炮、战车也都比照苏联标准作成四条履带的吗?因此,投入核武攻击纵然能争取一时
的战术优势,但在战略大局的角度上来看,也等於永久放弃了该防区或是反攻的可能性,
或是大幅加重了反攻的后勤负担。

附带一提,苏联军也试作过在坦克上加装助推火箭与喷射引擎,以尝试让战车克服泥浆的
作法。但这些很炫的改装到最后也都没起什麼作用,助推火箭可以让坦克有了阿斯拉加速
器去参加世界战车锦标赛,而喷射引擎坦克后来变成拿来扑灭化学火灾用的超级吹风机。

◆使用核武造成的大战略与政治层面影响

在Muv-luv的世界观中,人类能有效控制的地域已经急速衰减,北美的加拿大毁灭、而欧亚大陆的沦陷亦使得几个重要的谷仓地带、油矿资源地带均已经丧失。即使地球上的人口
衰减到只剩十几亿人,但是物资层面的压力依然巨大。在这种环境下,不论是使用核武进
行攻击前的火力准备或是防御战时的密接支援,所将带来的损害都是相当致命的。

举例来说、已经成为欧洲最后桥头堡的英国如果在水际滩头直接运用核武来对抗BETA,那
就算守住了一时,南英格兰也将因为核幅射而导致短期间内势必要疏散居民形成没有生产
力的无人地带,而疏散的过程中亦加重了其他地域的人口压力与治安混乱。

而运用核武反攻,方才我们已经提到了纯军事面考虑,使用核武进行轰炸将会导致进击时
补给线的压力问题。同时也不能忽略掉,政治上应该是没有人会希望反攻回自己的国土时
,国土已经被炸成了液化又有幅射的废土的场面吧?纵使这些国家已经成为了寄人篱下的
流亡政府,但是某些人主张的完全无视这些流亡国家的声音,迳自发动核武攻击的后果,
其结果恐怕是将使人类更快因为内哄而自取灭亡。

当然,倘若是使用小当量的迷你战术核武,例如威力仅有20吨当量级的大卫克罗核子无后
座力炮,来对BETA进行视距内直射接战的攻击,那相信是不会造成太多政治或军事面上的
困扰吧。虽然说大卫克罗的设计目标主要也是以制造小范围的幅射污染区以拖延苏联军的
进攻,这方面的原始功能无法期待对BETA同样有效,但是直击时产生的威力应该也是足以
摧毁几十公尺范围以内的BETA集群不成问题,同样的这种迷你战术核恐怕也就只能一次摧
毁若干只的BETA个体,而无法期待能产生决定性的效果。

其实只要投入的弹药基量大到某个程度以上,那麼不论传统武器或核武,乃至於轨道上投
落的质量炸弹,大概都会产生破坏基础建设、地质的变化、导致日后反攻困难等后遗症问
题。不过因为核武很容易造成在局部投入超大质量的Over Kill效果,而其造成的后遗症
也特别明显严重,因此而有必要特别挑出来说明。

◆战术机与战车孰优孰劣?

基本上这是一个功课做的不够多的人才会脱口而出的假议题。理由很简单,战车与战术机
都很重要,而且它们同时并肩战斗,看不出来有谁取代过谁的问题。有玩过战略版<暁遥
かなり>的玩家都应该可以理解,战车的火力阵地与战术机张开的防线,都是缺一不可的
存在。相对於仅有6+12共计18发120mm炮弹的战术机而言,拥有40发炮弹的坦克,其强大
的重火力与持续力实在是宝贵的存在。

撇开游戏不谈,稍微聊聊Muv-luv世界观里的坦克好了,由於120mm炮的翼稳脱壳穿甲弹还
是有足够的威力击穿突击级正面,同时要对付要塞级以外的大部份BETA也都能起到有效的
伤害,而榴弹与箭型弹也依然可以杀伤大范围的小型种;因此可以说战车仍然是陆上的王
者,这点相信是不会有太多疑问的。

然而、战车部队面对的困境便在於它极其差劲的SA(状况意识),於是使得战车倘若缺乏
随车步兵与装甲车或战术机的伴随支援下,却极有可能遭到士兵级或战车级等小型种的
BETA接近而惨遭生吞活剥。有搭乘过战车或是玩过比较Hard Core派战车模拟游戏的人都
应该晓得,战车不开舱盖时那绝望性的视野实在是不太可能看到正面以外的其它方向有什
麼东西存在。因此,配备36mm速射炮的战术机便成为了掩护战车的重要辅助战力。

另一方面,在所有人类配备的各种陆战载具之中(包括战术机在内),其实出乎意料之外
的,仍然是战车拥有总体而言最佳的防护性与承受攻击的能力。早在第二与第三世代的战
术机开始配备反雷射涂层以前,主力战车就已经进行了对抗光线级的装甲改造作业,目前
还在服役的主力战车群都已经普遍配备了反雷射涂层与散热装甲,也跟战术机一样有配备
初期锁定照射警告装置。但残酷的现实是,面对光线级以G元素作为反应源、输出以百万MW为单位计算的强大雷射
火力,主力战车的装甲优势也不过是让它们被打穿的照射时间多延长了另外3秒左右的程
度———即使这个成绩已经是比大多数配备反雷射涂层的战术机好上一倍,但还是不够长
,仍然对於增加乘员生还率或是战场生存性没什麼太大帮助。

同时面对时速170km/h的突击级大群冲锋,即使战车部队在此一状况下大概是不必担心被
光线级攻击的问题,但是要谈平安撤退,那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最后一点就是,根据喀山与明斯克两次巢穴的攻略经验都显示出,BETA巢穴的构造内部是
呈现垂直分怖,最大会形成地上700m、地下深达2000m以上的「蚁穴与纵坑」的巨大高低
落差,这个非地球自然形成的奇异环境对於一度压制了巢穴外部、并派遣突入部队进去的
苏联军机械化部队而言造成了莫大的震撼与困境。在喀山战役中使用步兵尝试垂降进入巢
穴深处的尝试不必说,下场是灾难性的。

在这种特殊环境下,战车不要说是作战,甚至连运动都形成了严重的困难;而明斯克巢穴
攻略战时虽然尝试开始投入苏联制的第一世代战术机MiG-21,但最后却因为后续缺乏预备
部队与补给,而战术机部队在巢穴内部也欠缺炮兵和战车的火力支援,最后在地道战中几
乎覆灭,只剩少数幸存部队带著情报脱逃出来。

很显然的、战术机作为巢穴战中唯一可以充份发挥战力的兵器,带有著它不可取代的存在
价值;而在地表战斗时,也由於它进可攻、退可守的弹性而成为了重要的奇兵队。然而、
由於战车具备更丰富的载弹量与强大火力,同时战车的造价与人员培训成本,也都低於战
术机的需求,战车仍然是人类对抗BETA的战线中,陆军的中坚骨干成员。

◆既然不能取代战车,那战术机的角色定位是什麼呢?

从战术机的英文缩写(Tactical Surface Fighter, TSF)与它们使用的机体型号就可以
很明显的看出来了。基本上战术机从1970年代以后取代了我们这个世界的战斗机———差
不多就像是这样的感觉。话又说回来,TSF是怎麼取代战斗机的?要谈这个话题,我们得
从一开始说起…可别抱怨我喜欢讲古啊,我本来的专长就是讲古嘛。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人类首次开始大规模地将航空武力使用在军事用途上,并且在这
场战争中,大致上依序诞生了几下几种类型的军用机。

负责探知敌军动向与兵力分怖、并支援友军炮兵观测弹著、协助输送指挥官来往各地的侦
查机。
搭载大量炸弹、对敌军设施与地面部队展开攻击的轰炸机。
负责拦截、击落上述两种飞机的战斗机。

当然,在那之后随著发动机出力的提升、机体制造技术的提升、电子技术的提升等条件,
而陆续出现了运输机、攻击机、预警机等新的机体类别。但大体上可以说,后来新出现的
机体分类,若追寻其演化的始祖终究还是会回到上述三种类别里,而军用飞机主要的任务
,从诞生之时就相当明确,时至今日未曾改变:支援炮兵、令自身成为空中的炮兵、并阻
止敌人运用空中的炮兵。

在Muv-luv的世界中,人类於喀什战役中,首度遭遇到了光线种,其号称40km以内100%的
命中率,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击落了大量的飞机,而使人类丧失了空优。在这段时日中,中
苏联军所遭遇到的处境大概是有损失多麼惨重呢?我们也许可以从现实世界中稍后发生的
赎罪日战争来作一个比较。

1973年10月6日,埃及为了夺回苏伊士运河与西奈半岛,朝以色列发动了战略性奇袭。鉴
於在先前几次中东战争里以色列空军与装甲部队展现的神威,埃及军方这一次作足准备,
透过苏联顾问团进口了大批的SA-6防空飞弹与ZSU-23-4防空自走炮。

面对以色列以主力战车为核心的防卫部队,埃及陆军使用配备了RPG-7火箭与AT-3反坦克飞弹的机械化步兵加以反制,迷信全装甲主义的以色列战车部队由於欠缺随伴步兵的支援
保护,莽撞地向埃及步兵发动反击,而在开战后三天以内就被击破了超过400辆以上的坦
克。面对此一劣势,以色列不得不拿出他们的王牌,也就是空军部队来展开反击。

开战前夕、以色列空军配备有561架的战斗、攻击与侦查机,并以世界第一流的训练水平
而自豪。然而,尝试飞往苏伊士运河上空支援的以色列空军却遭到了前所未有、多达36个
防空飞弹营或自走野战防空营的旺盛火力热烈招待。以色列空军在开战初期的损害率高达
3架/200架次,这是一个高到不可能接受的损失率,因为这意味著他们在每一天的对埃及
空袭行动中将会折损15架军机,并且其中将会有一半的飞行员阵亡。

这样的损耗持续了一个星期之后,以色列空军已经被击坠了102架飞机并损失了超过一半
的飞行员,空军主要一线战力中的三分之一已经报销,而剩下来另外三分之二的飞机也由
於过高强度的激烈出击耗损,而陆续出现故障与不得不杀肉拆机补机的情形。

在这个紧要关头,美国人於10月14日起伸出援手,发动了对以色列的紧急支援计画五分钱
行动。以色列空军获得了美国支援的86架战机与12架运输机增援,以及大量的零件与飞弹
,乃至新型的电子设备,使得以色列空军得以恢复元气,并且迅速破解埃及防空网的雷达
扫瞄波段与攻击模式。补充了先前惨重损失的战力,以色列在接下来一个星期发动反攻,
又将战线推回了苏伊士运河周边。

对於看惯了近代空中战争,特别是两次伊拉克战争与阿富汗战争的我们来讲,1970年代的
这场赎罪日战争已经是距离我们有点不小鸿沟的存在吧?但是,相对於实力差距悬殊的单
方面屠杀而言,这场在不到三个星期之内拼掉了以色列100余架、埃及侧200架以上,双方
报销了超过2700辆以上坦克、装甲车的战争,才更像是一场真正的高强度战争应有的本来
面貌。

这样讲吧,以一场合理的高强度空战来说,倘若两个实力相当的人类国家交手,那麼在开
战后将会出现的战况,最有可能成真的结果将是这两个国家在第一个星期里把各自手头上
的空军战力拼掉了三至五成左右,上百架的飞机作了铝片。之后双方将会温存手中的空军
战力,时间可能是几星期甚至几个月,这段期间只维持低强度的小打小闹,留待残存战力
整编完成后,才再度出动空军展开高强度的航空战。以阿战争、印巴战争、两伊战争的过
程都证明了这一点。

而Muv-luv的世界不同之处在於,在喀什战斗的中苏联军并没有获得五分钱计画之类的国
际援助,而他们展开的战斗规模甚至要比这场号称库斯克会战结束以来世界最大规模的陆
战要大上数倍,而人类的空军在初次面对光线种时,不同於平均命中率5%的萨姆飞弹,损
害率大概也不只3架/200架次,而是会翻上好几倍高的损失率,就算到100架/200架次恐怕
也不会是什麼太令人吃惊的结果。更糟的是,在被击落上千架飞机而急需进行体制与指挥
系统的再整编与休养时,BETA也同样地在继续生产更多的单位、扩建更大的巢穴———

哪怕是富如美国,也不可能承受得住这种天外数字的消耗战。赎罪日战争的战训发生后,
五角大厦曾经以此推算倘若华约在国境线上配备的部队都是与埃及军这种水准相似的程度
,则北约诸国的空军共计约4500架的战力将会在第三次世界大战开打后9~12天内消耗殆尽
,而要补上这批耗损掉的军机,就算不考虑飞行员的训练速度,也至少需要四个月的时间
,更别谈训练合格的一名飞行员至少需要2年时间。二次大战当时的战机是一架重量2吨至
5吨前后,造价五万美金左右的活塞式螺旋桨飞机;1970年代的战斗机却是10至20吨前后
,造价百万美金起跳的昂贵喷射飞机;更不必说2012年的现代,战斗机已经膨涨到了30吨重、造价千万至亿美金起跳的怪兽等级。就算考虑进通货膨胀的因素,现代武器比过去贵
还是不争的事实。

要用二次大战的那种量产几万架的方式,来不计成本地生产现代的战斗机,在实务上是根
本不可能的结论。就算真的能做到,飞行员的训练成本也将会高到无法忍受的程度。

於是,在人类面对BETA的战争中,空优武力便暂时地退出了战场———之所以说是暂时地
,是因为人类在摸清楚BETA的习性后,大部份空军的传统装备还是能够找到自己的新定位
而继续服役下去。

举例来说,轰炸机、运输机、侦察机、预警机等单位,在Muv-luv的世界里并没有消失。
轰炸机如B-52和Tu-95等机体在有光线级威胁的环境下,可以担任巡航飞弹母机在战场外
围负责长距离的火力支援、与分摊饱和攻击的一部份火力输出;待光线级被消灭后,它们
也会挂载炸弹出击执行传统式的地毯式轰炸任务。运输机则在全球联合作战的趋势下,因
庞大载运量的需求而越益大型化,甚至是需要用背负式货舱的方法来加强其运用弹性,最
终苏联军的An-225梦想式、An-124鲁斯兰式这两款重型运输机取代了其它中小型的运输机
,被量产成为人类世界的共通运输机。高空高速的战略侦察机如SR-71在1970年代仍短暂
地活跃了一阵子,直到相当於BETA们的高射炮的重光线级出现———在1980年代之后,侦
察机就已经普遍的UAV化,成为战场上的消耗品存在了。

然而,在这之中,仅有战斗机陷入了一种非常尴尬的地位。战斗机的天职是消灭敌对的飞
行器而不是对地打击,但是BETA不但没有会飞的东西可以供战斗机去消灭,而且战斗机就
算挂几颗炸弹兼职去做战斗轰炸机,也有很大的可能性会撞山或是被光线级打下来。

於是战斗机就像是20世纪初遭遇到壕沟战与机关枪的骑兵,或著是面对航空兵的海军一样
,不得不展开必然的转型。结果便是,战斗机「降落」到了地表上,成为介乎空中与地面
单位之间的边际存在了。战斗机落到地上成为战术机,并不代表它们要跟坦克车抢饭碗吃
,相对的,战术机还是跟它们的老祖宗一样,为了能够使友军自由地运用空中炮兵、压制
敌人使我方得到空优运用的主动权,於是战术机便肩负著跳进BETA群梯队深处,消灭光线
级与重光线级的突击工作。换言之、战术机改为肩负起了战斗攻击机的「野鼬」角色。

所谓「野鼬」便是指为了突破敌军的高强度防空火网,而由一批改装过、具备优越电子战
性能与灵活性的战斗攻击机先行杀入敌阵,冒著敌军的猛烈火力一一找出锁定自己的敌军
防空阵地所在,并以反幅射飞弹或集束炸弹将其一一扑灭,为后续的友军攻击机与轰炸机
开路的先遣部队。

因为战车若不歼灭第一波的突击级,则它们根本没有机会看到后续梯队的光线级加以攻击
的可能性,反过来说战术机却能够直接无视掉突击级的梯队,「跳」过大批BETA直接进入
后方著陆,接近光线级与重光线级的阵地后将之扑灭。在完成了任务的同时,战术机也就
随之获得了飞行的自由,於是它们又可以起飞回到一线阵地,协助战车扑灭BETA的前沿单
位。

随著科技进步,包括反雷射涂层与重金属云烟雾(AL弹)的实用化,战术机本身也具备承
受一定程度光线级照射的能力,尽管这所谓的承受大概只有2~3秒程度而且是一次性的效
果,但是在熟练的驾驶员操纵下,这差不多已经刚好是战术机执行一次跳跃、直接落到光
线级阵地里的暴露时间。同样的科技也有被运用在战车上,但战车就算有5~6秒的挣扎时
间,这段时间也还是不够让他们接近光线级的阵地或是及时开炮还击。

就算是遭遇到无法安全跳过的光线级密集战区,有能力挨近前线战斗的战术机本身也会成
为最佳的侦查载具。比起与BETA的交战,战术机更有价值的地方在於它们在交战同时标定
了BETA活动前线与密度之情报价值,它们挨近甚至深入前线的战斗,等於是为友军炮兵争
取到了更佳的射击诸元情报。只要依照战术机的支援请求投放火炮,基本上毫无疑问地就
能达到最高效率的歼敌。

也许会有人认为,为什麼同样的侦查工作不能交给UAV或UGV、甚至是人造卫星进行呢?其
实相同的问题美军在越战时也问过,但当时得出的结论实在是不太理想:无人载具得到的
资讯太丰富了、结果反而失去了军事上的实用价值。

为什麼太丰富反而没有价值呢?侦察机、人造卫星是机器,它们所拍摄下来的影象本身对
於机器没有任何的意义。这些资讯只有在上传回司令部、透过分析人员的判读后,才会成
为有意义的军事情报。但是过量资讯回传的结果是使得司令部遭到了情报之海的淹没,分
析员数量不足以解析所有的情报,结果当解析完毕的情报传达至前线时,这些情报早已丧
失了时效性。在越南丛林中,季节性豪雨也会使地形发生改变,但是部队作战时往往过於
依赖卫星或战略侦查机空照制成的地形图,结果就发生了各式各样的惨剧。

反之,倘若负责进行侦查的是人,不论是战术机、战车或是特种步兵,只要是受过相关专
业训练的军人,他们就会懂得过滤无效资讯,只对司令部回传必要的少数情报,甚至是直
接作出对策的建议———例如「赛文河据点B附近发现敌大批集群由东方接近中,请求炮
兵支援,依以下座标实施效力射」,这样一句通讯的内容,甚至使得情报直接可以跳过了
分析与传达的阶段,直接转换为对炮兵部队的射击口令了。

战术机与BETA保持接触来让后方获得有效情报、并且能柔软弹性地视状况来切换战车支援
或是光线级扑灭的两种不同角色,最后再加上巢穴攻略战中,不可或缺的三次元立体机动
能力;以上的要素使得战术机成为了Muv-luv世界中,人类对抗BETA的战斗中不可或缺的
要角。一个军武宅来看Muv-luv世界的反思
高仔/kau76901

一般来讲,作为一个军武宅来说,我平常是很低调的。我的信条是少说话、多看书、作研
究———尽管到目前为止,少数的成果是写了几篇没什麼营养的文章和赚不了钱的翻译作
业。

但是看到K岛与PTT上几篇讨论新番动画的文章后,我不禁感到非常汗颜。何时我们军武宅
成了坚持己见与偏执狂的代名词?曾几何时,本应是两群相当知识丰富的人们,却陷入了
指责另外一方谁是谁非的口水战,却仍自认清高?诉说著有严重偏差的知识,甚至要以此
来教育另一方?

毕竟作为一个有在收看新番、也对Muv-Luv的世界观有些皮毛了解;同时对於古往今来的
各种军史进行研究,并期待能够持续推广冷门旁偏知识的军武宅,我认为该是时候,出来
厘清一些可能遭到了广泛误解的概念。

◆常见的迷思:核弹有可能会被诱爆吗?

核爆炸是一种非常严苛的人为条件下才有可能引发的临界效应,除非让核武的引信因到达
目标地而自行照原始设计引爆,否则在大部份的状况下,将核飞弹本身击落是不会引起核
爆炸的———当然啦,当若是在终端落下阶段进行拦截,弹头的碎片与高浓渡的放射性物
质还是会继续挟带著强大的加速度落下,并造成与之相应的一定程度质量性伤害。但是由
於已经不会造成核爆,所以其造成的损害基本上是可以忽视的程度。

◆投入核武真的比传统武器便宜好用吗?

核武本身是一种制造昂贵、维持昂贵、而且有使用期间限制的武器。为什麼大家会说生化
武器是穷人的核子弹,是因为穷人真的不可能玩得起核子弹。核武所需的武器级钸需要在
专门的反应炉进行同位素提炼,耗费庞大的能源与费用与时间将之制成弹头之后,并在极
端控制外部环境的条件下将弹头封存,即使如此,核弹头若不使用也通常会在10~15年内
左右过期而成为哑弹、维护条件不好的自然状况下则是放置3~5年就会过期。

本来全世界都很担心苏联解体后,其库存的22000枚核弹头是否有外流的可能,但是这麼
多年下来,却是什麼事情也没发生。除了要感谢美国政府、俄国政府当局合作努力围堵核
武外流的可能性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苏联解体后许多核武设施基本上由於缺乏维持费用,
於是直接断电停止了维护操作。当许多可疑人士还在凑钱打算搞来一两颗核弹时,这些封
存的核武也就都自动过期失去实用意义了。

虽然说一枚百万吨当量级的核弹,还是比几万人的陆军要便宜,但一枚核武的制造与维护
价格仍然是非常昂贵的。即使小当量的战术核(比如千吨单位的核炮弹或核地雷)所需的
钸元素较少而压低了造价,但是在维护方面的问题仍然会是对前线部队而言相当地困扰。

因此,考虑到效果对费用这一点的话,使用核武进行饱和攻击是相当不切实际的作法。使
用需要液态氮冰箱封存的娇贵弹头配备到前线,然后一次发射几千几万发战术核,其中却
有半数以上将会遭到拦截,无法引起核爆而令宝贵提炼的武器级钸变成脏弹掉在不畏放射
线的BETA群中,而剩下那些成功达阵的核武能造成的损害也是令人怀疑的程度。

◆拦截率与核武攻击的机会成本问题

其实在现实世界,自从冷战结束后,随著各大国之间裁减核武的数量与冷冻下一世代火箭
载具的开发,而同时美国又著手开始投入NMD(国家飞弹防御系统)的研制时,就曾经引
起军事界的一阵话题:倘若核武的总量减少、而被拦截的可能性提升;则是否有可能在不
久后的近未来,出现打破了核威慑理论下,大国不与大国直接对决的这种默契呢?

当然NMD目前还是一套尚未整合完毕、包括大量杂多现有装备组合而成的粗糙体系。NMD包
括有已经被腰斩的以747为载台的YAL雷射拦截机、勃克级神盾驱逐舰搭载的标准三型(
SM-3)防空飞弹、陆基的爱国者三型(PAC3)与未来会逐步淘汰掉爱国者的战区防空飞弹(THAAD)。

鉴於能进行上升段拦截的相关计画如YAL都已经被取消或停止了,在近地轨道执行中段拦
截的东西大概都在SDI星战计画的范围内,事实上现存NMD系统能作到的事情也就是和BETA
差不多的程度:在目标地上空,进行最终落下阶段的动能硬杀拦截。

BETA的光线级与重光线级虽然充能慢,但因为享有命中率100%的BUFF,所以在面对ICBM这
种高价昂贵的投射工具时实在是非常的吃香。现实世界的PAC3实战中的命中率大约是
20~40%前后(不含误击),THAAD期望达到的命中率是两弹一杀的50%以上,与这种很明显
是开挂的程度是无法相比的。在这种环境下就已经不是「多发射几颗就能有一定的机率突
防」,而是一个很简单的加减乘除问题:在目标区周边,估算可能的光线级数目后、发射
大於这个数量以上的核武,就能保证命中目标。

举例来说、在弹著点40km半径以内,倘若有15只光线级存在,那麼要进行核打击的门槛值
就是15+N发的问题。但是这麼做,就算成功直击目标,又有多少实质的意义呢?请继续耐
著性子看下去。

◆低空投放核武的突穿攻击是可行的吗?

1950~60年代西方国家曾经开始流行起一个理论。比起发展高空轰炸机、在低空进行贴地
巡航攻击的轰炸机,要更能够躲避敌国的防空网,深入其腹地投下自由落体核弹进行核打
击。

其中性能表现最佳、也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便是变态绅士国度打造的TSR.2低空超音速侦
查攻击机。其设计构想是,在高高度以2马赫速度飞往目标区,然后在进入高威胁圈范围
之后,将飞行高度降低到200英呎左右,以0.9马赫的高速进行超低空巡航,以避开敌国的
防空武器执行核子攻击或是战略侦查任务。纵使作为一架1960年代的飞机、但是它却拥有
著足以傲视1990年代新锐机种的超音速巡航能力,无论是航电设备或是飞行性能都是一时
之选。

然而这个计画随后由於不断的费用膨涨、政治上的困难与工党的樽节政策,而遭到了腰斩
。假设这一类超音速极低空攻击机发展成功、并且在1970年代赶上人类对抗BETA的生死存
亡之战、那麼它能使得核武投放的效率因此提高吗?

其实使用超低空投放核武的方式,固然比起高角度回归地表的ICBM或是SRBM要具备更理想
的对BETA生存性,但所谓的生存性也仅仅是缩短了可能被拦截的距离而已。随著核武载机
穿越BETA占领线开始,它们不论飞得再低,地球曲面始终会使它们最终暴露在某一批光线
级的射线下,终究只是时间问题。现实世界中,超低空投放自由落体核武终究是ICBM技术
尚不成熟下的一种发展方向,在ICBM与SRBM发达后便很快使这种战术消失了,而在
Muv-luv的世界里,也还是得考虑到宝贵的飞行员一去不回与最终拦截点的问题。

另一方面、使用无人的巡航飞弹来投放核武又效果如何呢?首先要谈论这个话题我们必须
要搞清楚,巡航飞弹的工作原理与基本性能上的一些限制———巡航飞弹之所以可以贴地
飞行,主要的原因在於应用了地貌摄影追踪与GPS全球卫星导航这两项技术的结果。换言
之、巡航飞弹并不是追踪著地形高低起伏低飞,而是按照预先输入进电脑里的地貌地形资
料飞行。

由於低高度飞行时遭遇到的空气密度大,阻力也大,因此在这种环境下进行高速飞行将会
导致燃料的消耗过快,同时电脑也来不及进行地形交叉比对的工作;因此普遍来说,为了
兼顾航程与命中率,多数的巡航飞弹都是以500~800km/h的次音速飞行进行低空巡航。

但是、巡航飞弹光凭地貌追踪是无法辨识目标的。若要让它击中目标,则必须让寻标头有
一个清楚确定目标物的机会,於是巡航飞弹在最终抵达目标前将急爬升至500~1000m高度
,然后居高临下以影像比对原本输入的目标区资料,一口气加速朝地面撞下去———嗯,
这种时候我们只好期待那附近的光线级都恰巧正在装填下一发了。结果要用巡航飞弹进行攻击的话,数量的饱和还是唯一的命中保证条件。

另一方面,可以贴海飞行又能做变态的三次元乱数回避机动的超音速冲压反舰飞弹,又跟
巡航飞弹的条件不太一样,海面毕竟大体上是平的,只要不是风浪特别大到会把飞弹卷走
的程度,那基本上要怎麼做回避机动都有很大的空间。同时不需要追踪地貌地形也使得反
舰飞弹没有必要限制它的极速,这个条件与在陆上操作巡航飞弹是有截然不同的。

而且就算是射程长达四、五百公里,且能以三马赫速度低空飞行的苏联制反舰飞弹,在现
实世界操作时也始终一直面临著教人头痛的问题:飞弹飞这麼低,射程又这麼长…那飞弹
究竟是要怎麼锁定目标啊?苏联在冷战时期的对策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让飞弹本身使用
惯性导引+终端制导拉高索敌的两种飞行模式,换言之超音速反舰飞弹最终还是得拉高高
度作索敌与锁定的动作。二是派出一大批的Tu-95/142海巡侦察机,让它们半自杀性的冲
向目标为飞弹标定美军军舰的位置。三则是使用苏联打上太空的海洋监测卫星系统,用侦
测海面波动的科幻方式来为飞弹作视距外标定,但这项技术至今据信都还没有发展成功。

◆核武造成的破坏力从何而来?

核武能造成的破坏基本上主要分为三种主要的能量传递方式:

1.热幅射。核武的爆炸将在直击点(Ground Zero)附近一定距离半径范围以内,造成瞬
间足以加热到摄氏数千万度程度的高温,而这种高温足以令大部份物质气化或被融掉。

2.冲击波。核爆超过一半的能量将被地表吸收,形成类似「海啸」般,将空气压缩推挤出
去而产生的强烈暴风,以及在地面上传递的震波。冲击波将使大多数地表上未特意加强过
的建筑物都被推倒,同时地质也会被巨大的能量传递给「震松」,而形成一定半径范围以
内地表的泥沼化。

3.电磁脉冲(EMP)。强力的电磁波将使得相当广范围内的通讯与电子零件都受到干扰,
甚至可能会直接将无保护的回路烧坏。

基於官方设定中对於BETA的生态解说,我们得知了BETA作为一种人造的碳基生化工程机械
,它们体内并没有生殖器官与消化、呼吸器官等地球上生物应具备的致命弱点,取而代之
的是能耐受极大范围气压变化的强固外壳;同时事实上等於是用肉作成的这些机器人,因
为体内没有电子零件,所也不会被电磁脉冲所影响。

换言之,核武的杀伤力中范围传播最广的电磁波与冲击波,这两项基本上是不会对BETA造
成什麼特别严重的损害。只有在直击范围内形成的热幅射杀伤圈里,几千万甚至上亿度的
热线可以将BETA直接炸到气化掉不成问题;在稍微外圈一点的范围,我们大概会看到突击
级被核暴风掀飞起来滚了几圈的模样———但大致上也不算什麼致命伤。换言之,人类在
使用核武对抗BETA时,几乎跟在宇宙中使用核武的困境是一模一样的:由於构成核武最大
威力所在的冲击波无力化了,於是核武的杀伤半径就急速衰减了。

当然,假设将核弹的引爆方式作成指向性的,使热幅射的扩散成为面的集中而非放射线的
全周扩散,那麼相信这是可以大幅地提升热幅射的杀伤范围与距离,并增强对抗BETA的致
命机率。因此可以推测指向性核地雷之类的武器,会是很理想的对BETA装备。

因为只有热幅射能构成有效的杀伤,因此百万吨当量级的核武以BETA为目标时将只剩下半
径5~8km的歼灭效果,同时这个效果是一次性的。哪怕是放大到亿吨当量单位的沙皇巨弹
,假使参考那颗五千万吨的试爆弹直接x2倍当量考虑,由於是全方位的放射状能量扩散,
那麼大如沙皇弹的对BETA杀伤半径大概也只有40~60km的程度,半径200km范围内的BETA会
被剩余的能量与冲击波搞乱队形一阵子,也许有些小型种可能会受到致命量的热幅射而被
烤焦,但对大型种来说不构成太严重的致命伤。核武可以一口气摧毁相当数量的BETA、但是因为BETA基本上不害怕幅射线与冲击波,也没有伤亡导致士气崩溃的困扰,所以只要后
续梯队数量足够,它们还是可以立刻补上阵位持续发动攻击。

鉴於热幅射可以有效的摧毁BETA,但是无法阻止它们继续增援的一次性杀伤特质,以这点
来说、小当量战术核武的实战意义将大於大当量的战略核武,因为它能容易投射比较多发
,成本上也比较可以接受。

同时在一定点著弹10发战术核炮弹,老实讲跟1发著弹的效果是不会差太多的。一次大战
后期是人类发展出近代炮兵战术的革新期,其中最重要的教训就是,所谓的炮击永远只有
第一波打在敌人头上的那一阵弹著、才是最有效的。比起密集对一定点作Over Kill的浪
费弹药,更合理的作法是将炮击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攻击模式:短时间内一齐发扬最大火
力的效力射、与维持长时间压制力的持续射。

但倘若要维持长时间的火力压制,举例来说每30分钟进行一次战术核打击的话,那麼前线
需要的就不是2发或20发的核炮弹———而是如刚才所说的,15xN2次+N1发的计算公式,
因为你每一次运用核弹突防都要承受一次被光线级拦截的投射门槛。换言之、倘若要运用
核打击进行有效的密接支援,则需求的弹药量会随时间成正比而以非常惊人的倍比级数增
长。

更糟糕的坏消息是,虽然上述的冲击波与核脉冲EMP对BETA无效,但却是对人类与人类驾
驶操纵的各种武器载具,以及地球的环境,是有效的。

◆使用核武造成的军事层面影响

我不是要扯什麼放射线之类的蠢话,核爆所能造成的放射线残留与核电厂的外泄相较之下
实在是小得可怜(虽然核武放射线残留的问题一样会足以致人於死,但毕竟快慢程度有差
,也不致於像石棺屋顶上暴露五分钟你就烤焦的程度);而是要讨论电磁波、暴风与土壤
液化的问题。考虑到军用载具上满载著昂贵的电子仪器,而也不是全部的载具都有空间与
价值来实施对EMP保护的加工,因此要投入核武攻击以前,势必要一定在一定半径内进行
疏散与撤退。人类在核武著弹前势必要停止作战行动撤出杀伤区、但BETA没有这方面的问
题,它们在核武落地前、落地时、落地后都还是会保持继续前进而不受影响。从这点来说
,核武器干扰人类军队自己的程度,或许还多过於阻滞BETA的效果。

随后,核暴风将摧毁所有地表上的基础建设,破坏铁路、公路、电力网与水道网,并使得
土质松软化成为沼泽地。也许土地液化是能对BETA造成一些小小的困扰并拖延它们进军的
好处,但是站在长期的立场来说,人类要反攻被密集核打击过的地区也就成为了成本高昂
而不划算的选项了。补给线路与据点都被摧毁、可供进军与补给的联络通路被摧毁、而要
将地质回填修复并重建基础建设,实在是反攻时不可想像的恶梦般头大问题。虽然BETA占
领下一样会拆毁人类的建筑物、都市房舍等以回收资源,但起码它们会把地形整平,基本
上反攻回去也不是什麼大问题。

冷战时代苏联军曾考虑过要让坦克车在核打击下作战,而建造了拥有四条履带的坦克车
Obj.279———难不成为了对重度核打击区域展开反攻,所以人类需要把所有的运输车辆
、火炮、战车也都比照苏联标准作成四条履带的吗?因此,投入核武攻击纵然能争取一时
的战术优势,但在战略大局的角度上来看,也等於永久放弃了该防区或是反攻的可能性,
或是大幅加重了反攻的后勤负担。

附带一提,苏联军也试作过在坦克上加装助推火箭与喷射引擎,以尝试让战车克服泥浆的
作法。但这些很炫的改装到最后也都没起什麼作用,助推火箭可以让坦克有了阿斯拉加速
器去参加世界战车锦标赛,而喷射引擎坦克后来变成拿来扑灭化学火灾用的超级吹风机。

◆使用核武造成的大战略与政治层面影响

在Muv-luv的世界观中,人类能有效控制的地域已经急速衰减,北美的加拿大毁灭、而欧亚大陆的沦陷亦使得几个重要的谷仓地带、油矿资源地带均已经丧失。即使地球上的人口
衰减到只剩十几亿人,但是物资层面的压力依然巨大。在这种环境下,不论是使用核武进
行攻击前的火力准备或是防御战时的密接支援,所将带来的损害都是相当致命的。

举例来说、已经成为欧洲最后桥头堡的英国如果在水际滩头直接运用核武来对抗BETA,那
就算守住了一时,南英格兰也将因为核幅射而导致短期间内势必要疏散居民形成没有生产
力的无人地带,而疏散的过程中亦加重了其他地域的人口压力与治安混乱。

而运用核武反攻,方才我们已经提到了纯军事面考虑,使用核武进行轰炸将会导致进击时
补给线的压力问题。同时也不能忽略掉,政治上应该是没有人会希望反攻回自己的国土时
,国土已经被炸成了液化又有幅射的废土的场面吧?纵使这些国家已经成为了寄人篱下的
流亡政府,但是某些人主张的完全无视这些流亡国家的声音,迳自发动核武攻击的后果,
其结果恐怕是将使人类更快因为内哄而自取灭亡。

当然,倘若是使用小当量的迷你战术核武,例如威力仅有20吨当量级的大卫克罗核子无后
座力炮,来对BETA进行视距内直射接战的攻击,那相信是不会造成太多政治或军事面上的
困扰吧。虽然说大卫克罗的设计目标主要也是以制造小范围的幅射污染区以拖延苏联军的
进攻,这方面的原始功能无法期待对BETA同样有效,但是直击时产生的威力应该也是足以
摧毁几十公尺范围以内的BETA集群不成问题,同样的这种迷你战术核恐怕也就只能一次摧
毁若干只的BETA个体,而无法期待能产生决定性的效果。

其实只要投入的弹药基量大到某个程度以上,那麼不论传统武器或核武,乃至於轨道上投
落的质量炸弹,大概都会产生破坏基础建设、地质的变化、导致日后反攻困难等后遗症问
题。不过因为核武很容易造成在局部投入超大质量的Over Kill效果,而其造成的后遗症
也特别明显严重,因此而有必要特别挑出来说明。

◆战术机与战车孰优孰劣?

基本上这是一个功课做的不够多的人才会脱口而出的假议题。理由很简单,战车与战术机
都很重要,而且它们同时并肩战斗,看不出来有谁取代过谁的问题。有玩过战略版<暁遥
かなり>的玩家都应该可以理解,战车的火力阵地与战术机张开的防线,都是缺一不可的
存在。相对於仅有6+12共计18发120mm炮弹的战术机而言,拥有40发炮弹的坦克,其强大
的重火力与持续力实在是宝贵的存在。

撇开游戏不谈,稍微聊聊Muv-luv世界观里的坦克好了,由於120mm炮的翼稳脱壳穿甲弹还
是有足够的威力击穿突击级正面,同时要对付要塞级以外的大部份BETA也都能起到有效的
伤害,而榴弹与箭型弹也依然可以杀伤大范围的小型种;因此可以说战车仍然是陆上的王
者,这点相信是不会有太多疑问的。

然而、战车部队面对的困境便在於它极其差劲的SA(状况意识),於是使得战车倘若缺乏
随车步兵与装甲车或战术机的伴随支援下,却极有可能遭到士兵级或战车级等小型种的
BETA接近而惨遭生吞活剥。有搭乘过战车或是玩过比较Hard Core派战车模拟游戏的人都
应该晓得,战车不开舱盖时那绝望性的视野实在是不太可能看到正面以外的其它方向有什
麼东西存在。因此,配备36mm速射炮的战术机便成为了掩护战车的重要辅助战力。

另一方面,在所有人类配备的各种陆战载具之中(包括战术机在内),其实出乎意料之外
的,仍然是战车拥有总体而言最佳的防护性与承受攻击的能力。早在第二与第三世代的战
术机开始配备反雷射涂层以前,主力战车就已经进行了对抗光线级的装甲改造作业,目前
还在服役的主力战车群都已经普遍配备了反雷射涂层与散热装甲,也跟战术机一样有配备
初期锁定照射警告装置。但残酷的现实是,面对光线级以G元素作为反应源、输出以百万MW为单位计算的强大雷射
火力,主力战车的装甲优势也不过是让它们被打穿的照射时间多延长了另外3秒左右的程
度———即使这个成绩已经是比大多数配备反雷射涂层的战术机好上一倍,但还是不够长
,仍然对於增加乘员生还率或是战场生存性没什麼太大帮助。

同时面对时速170km/h的突击级大群冲锋,即使战车部队在此一状况下大概是不必担心被
光线级攻击的问题,但是要谈平安撤退,那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最后一点就是,根据喀山与明斯克两次巢穴的攻略经验都显示出,BETA巢穴的构造内部是
呈现垂直分怖,最大会形成地上700m、地下深达2000m以上的「蚁穴与纵坑」的巨大高低
落差,这个非地球自然形成的奇异环境对於一度压制了巢穴外部、并派遣突入部队进去的
苏联军机械化部队而言造成了莫大的震撼与困境。在喀山战役中使用步兵尝试垂降进入巢
穴深处的尝试不必说,下场是灾难性的。

在这种特殊环境下,战车不要说是作战,甚至连运动都形成了严重的困难;而明斯克巢穴
攻略战时虽然尝试开始投入苏联制的第一世代战术机MiG-21,但最后却因为后续缺乏预备
部队与补给,而战术机部队在巢穴内部也欠缺炮兵和战车的火力支援,最后在地道战中几
乎覆灭,只剩少数幸存部队带著情报脱逃出来。

很显然的、战术机作为巢穴战中唯一可以充份发挥战力的兵器,带有著它不可取代的存在
价值;而在地表战斗时,也由於它进可攻、退可守的弹性而成为了重要的奇兵队。然而、
由於战车具备更丰富的载弹量与强大火力,同时战车的造价与人员培训成本,也都低於战
术机的需求,战车仍然是人类对抗BETA的战线中,陆军的中坚骨干成员。

◆既然不能取代战车,那战术机的角色定位是什麼呢?

从战术机的英文缩写(Tactical Surface Fighter, TSF)与它们使用的机体型号就可以
很明显的看出来了。基本上战术机从1970年代以后取代了我们这个世界的战斗机———差
不多就像是这样的感觉。话又说回来,TSF是怎麼取代战斗机的?要谈这个话题,我们得
从一开始说起…可别抱怨我喜欢讲古啊,我本来的专长就是讲古嘛。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人类首次开始大规模地将航空武力使用在军事用途上,并且在这
场战争中,大致上依序诞生了几下几种类型的军用机。

负责探知敌军动向与兵力分怖、并支援友军炮兵观测弹著、协助输送指挥官来往各地的侦
查机。
搭载大量炸弹、对敌军设施与地面部队展开攻击的轰炸机。
负责拦截、击落上述两种飞机的战斗机。

当然,在那之后随著发动机出力的提升、机体制造技术的提升、电子技术的提升等条件,
而陆续出现了运输机、攻击机、预警机等新的机体类别。但大体上可以说,后来新出现的
机体分类,若追寻其演化的始祖终究还是会回到上述三种类别里,而军用飞机主要的任务
,从诞生之时就相当明确,时至今日未曾改变:支援炮兵、令自身成为空中的炮兵、并阻
止敌人运用空中的炮兵。

在Muv-luv的世界中,人类於喀什战役中,首度遭遇到了光线种,其号称40km以内100%的
命中率,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击落了大量的飞机,而使人类丧失了空优。在这段时日中,中
苏联军所遭遇到的处境大概是有损失多麼惨重呢?我们也许可以从现实世界中稍后发生的
赎罪日战争来作一个比较。

1973年10月6日,埃及为了夺回苏伊士运河与西奈半岛,朝以色列发动了战略性奇袭。鉴
於在先前几次中东战争里以色列空军与装甲部队展现的神威,埃及军方这一次作足准备,
透过苏联顾问团进口了大批的SA-6防空飞弹与ZSU-23-4防空自走炮。

面对以色列以主力战车为核心的防卫部队,埃及陆军使用配备了RPG-7火箭与AT-3反坦克飞弹的机械化步兵加以反制,迷信全装甲主义的以色列战车部队由於欠缺随伴步兵的支援
保护,莽撞地向埃及步兵发动反击,而在开战后三天以内就被击破了超过400辆以上的坦
克。面对此一劣势,以色列不得不拿出他们的王牌,也就是空军部队来展开反击。

开战前夕、以色列空军配备有561架的战斗、攻击与侦查机,并以世界第一流的训练水平
而自豪。然而,尝试飞往苏伊士运河上空支援的以色列空军却遭到了前所未有、多达36个
防空飞弹营或自走野战防空营的旺盛火力热烈招待。以色列空军在开战初期的损害率高达
3架/200架次,这是一个高到不可能接受的损失率,因为这意味著他们在每一天的对埃及
空袭行动中将会折损15架军机,并且其中将会有一半的飞行员阵亡。

这样的损耗持续了一个星期之后,以色列空军已经被击坠了102架飞机并损失了超过一半
的飞行员,空军主要一线战力中的三分之一已经报销,而剩下来另外三分之二的飞机也由
於过高强度的激烈出击耗损,而陆续出现故障与不得不杀肉拆机补机的情形。

在这个紧要关头,美国人於10月14日起伸出援手,发动了对以色列的紧急支援计画五分钱
行动。以色列空军获得了美国支援的86架战机与12架运输机增援,以及大量的零件与飞弹
,乃至新型的电子设备,使得以色列空军得以恢复元气,并且迅速破解埃及防空网的雷达
扫瞄波段与攻击模式。补充了先前惨重损失的战力,以色列在接下来一个星期发动反攻,
又将战线推回了苏伊士运河周边。

对於看惯了近代空中战争,特别是两次伊拉克战争与阿富汗战争的我们来讲,1970年代的
这场赎罪日战争已经是距离我们有点不小鸿沟的存在吧?但是,相对於实力差距悬殊的单
方面屠杀而言,这场在不到三个星期之内拼掉了以色列100余架、埃及侧200架以上,双方
报销了超过2700辆以上坦克、装甲车的战争,才更像是一场真正的高强度战争应有的本来
面貌。

这样讲吧,以一场合理的高强度空战来说,倘若两个实力相当的人类国家交手,那麼在开
战后将会出现的战况,最有可能成真的结果将是这两个国家在第一个星期里把各自手头上
的空军战力拼掉了三至五成左右,上百架的飞机作了铝片。之后双方将会温存手中的空军
战力,时间可能是几星期甚至几个月,这段期间只维持低强度的小打小闹,留待残存战力
整编完成后,才再度出动空军展开高强度的航空战。以阿战争、印巴战争、两伊战争的过
程都证明了这一点。

而Muv-luv的世界不同之处在於,在喀什战斗的中苏联军并没有获得五分钱计画之类的国
际援助,而他们展开的战斗规模甚至要比这场号称库斯克会战结束以来世界最大规模的陆
战要大上数倍,而人类的空军在初次面对光线种时,不同於平均命中率5%的萨姆飞弹,损
害率大概也不只3架/200架次,而是会翻上好几倍高的损失率,就算到100架/200架次恐怕
也不会是什麼太令人吃惊的结果。更糟的是,在被击落上千架飞机而急需进行体制与指挥
系统的再整编与休养时,BETA也同样地在继续生产更多的单位、扩建更大的巢穴———

哪怕是富如美国,也不可能承受得住这种天外数字的消耗战。赎罪日战争的战训发生后,
五角大厦曾经以此推算倘若华约在国境线上配备的部队都是与埃及军这种水准相似的程度
,则北约诸国的空军共计约4500架的战力将会在第三次世界大战开打后9~12天内消耗殆尽
,而要补上这批耗损掉的军机,就算不考虑飞行员的训练速度,也至少需要四个月的时间
,更别谈训练合格的一名飞行员至少需要2年时间。二次大战当时的战机是一架重量2吨至
5吨前后,造价五万美金左右的活塞式螺旋桨飞机;1970年代的战斗机却是10至20吨前后
,造价百万美金起跳的昂贵喷射飞机;更不必说2012年的现代,战斗机已经膨涨到了30吨重、造价千万至亿美金起跳的怪兽等级。就算考虑进通货膨胀的因素,现代武器比过去贵
还是不争的事实。

要用二次大战的那种量产几万架的方式,来不计成本地生产现代的战斗机,在实务上是根
本不可能的结论。就算真的能做到,飞行员的训练成本也将会高到无法忍受的程度。

於是,在人类面对BETA的战争中,空优武力便暂时地退出了战场———之所以说是暂时地
,是因为人类在摸清楚BETA的习性后,大部份空军的传统装备还是能够找到自己的新定位
而继续服役下去。

举例来说,轰炸机、运输机、侦察机、预警机等单位,在Muv-luv的世界里并没有消失。
轰炸机如B-52和Tu-95等机体在有光线级威胁的环境下,可以担任巡航飞弹母机在战场外
围负责长距离的火力支援、与分摊饱和攻击的一部份火力输出;待光线级被消灭后,它们
也会挂载炸弹出击执行传统式的地毯式轰炸任务。运输机则在全球联合作战的趋势下,因
庞大载运量的需求而越益大型化,甚至是需要用背负式货舱的方法来加强其运用弹性,最
终苏联军的An-225梦想式、An-124鲁斯兰式这两款重型运输机取代了其它中小型的运输机
,被量产成为人类世界的共通运输机。高空高速的战略侦察机如SR-71在1970年代仍短暂
地活跃了一阵子,直到相当於BETA们的高射炮的重光线级出现———在1980年代之后,侦
察机就已经普遍的UAV化,成为战场上的消耗品存在了。

然而,在这之中,仅有战斗机陷入了一种非常尴尬的地位。战斗机的天职是消灭敌对的飞
行器而不是对地打击,但是BETA不但没有会飞的东西可以供战斗机去消灭,而且战斗机就
算挂几颗炸弹兼职去做战斗轰炸机,也有很大的可能性会撞山或是被光线级打下来。

於是战斗机就像是20世纪初遭遇到壕沟战与机关枪的骑兵,或著是面对航空兵的海军一样
,不得不展开必然的转型。结果便是,战斗机「降落」到了地表上,成为介乎空中与地面
单位之间的边际存在了。战斗机落到地上成为战术机,并不代表它们要跟坦克车抢饭碗吃
,相对的,战术机还是跟它们的老祖宗一样,为了能够使友军自由地运用空中炮兵、压制
敌人使我方得到空优运用的主动权,於是战术机便肩负著跳进BETA群梯队深处,消灭光线
级与重光线级的突击工作。换言之、战术机改为肩负起了战斗攻击机的「野鼬」角色。

所谓「野鼬」便是指为了突破敌军的高强度防空火网,而由一批改装过、具备优越电子战
性能与灵活性的战斗攻击机先行杀入敌阵,冒著敌军的猛烈火力一一找出锁定自己的敌军
防空阵地所在,并以反幅射飞弹或集束炸弹将其一一扑灭,为后续的友军攻击机与轰炸机
开路的先遣部队。

因为战车若不歼灭第一波的突击级,则它们根本没有机会看到后续梯队的光线级加以攻击
的可能性,反过来说战术机却能够直接无视掉突击级的梯队,「跳」过大批BETA直接进入
后方著陆,接近光线级与重光线级的阵地后将之扑灭。在完成了任务的同时,战术机也就
随之获得了飞行的自由,於是它们又可以起飞回到一线阵地,协助战车扑灭BETA的前沿单
位。

随著科技进步,包括反雷射涂层与重金属云烟雾(AL弹)的实用化,战术机本身也具备承
受一定程度光线级照射的能力,尽管这所谓的承受大概只有2~3秒程度而且是一次性的效
果,但是在熟练的驾驶员操纵下,这差不多已经刚好是战术机执行一次跳跃、直接落到光
线级阵地里的暴露时间。同样的科技也有被运用在战车上,但战车就算有5~6秒的挣扎时
间,这段时间也还是不够让他们接近光线级的阵地或是及时开炮还击。

就算是遭遇到无法安全跳过的光线级密集战区,有能力挨近前线战斗的战术机本身也会成
为最佳的侦查载具。比起与BETA的交战,战术机更有价值的地方在於它们在交战同时标定
了BETA活动前线与密度之情报价值,它们挨近甚至深入前线的战斗,等於是为友军炮兵争
取到了更佳的射击诸元情报。只要依照战术机的支援请求投放火炮,基本上毫无疑问地就
能达到最高效率的歼敌。

也许会有人认为,为什麼同样的侦查工作不能交给UAV或UGV、甚至是人造卫星进行呢?其
实相同的问题美军在越战时也问过,但当时得出的结论实在是不太理想:无人载具得到的
资讯太丰富了、结果反而失去了军事上的实用价值。

为什麼太丰富反而没有价值呢?侦察机、人造卫星是机器,它们所拍摄下来的影象本身对
於机器没有任何的意义。这些资讯只有在上传回司令部、透过分析人员的判读后,才会成
为有意义的军事情报。但是过量资讯回传的结果是使得司令部遭到了情报之海的淹没,分
析员数量不足以解析所有的情报,结果当解析完毕的情报传达至前线时,这些情报早已丧
失了时效性。在越南丛林中,季节性豪雨也会使地形发生改变,但是部队作战时往往过於
依赖卫星或战略侦查机空照制成的地形图,结果就发生了各式各样的惨剧。

反之,倘若负责进行侦查的是人,不论是战术机、战车或是特种步兵,只要是受过相关专
业训练的军人,他们就会懂得过滤无效资讯,只对司令部回传必要的少数情报,甚至是直
接作出对策的建议———例如「赛文河据点B附近发现敌大批集群由东方接近中,请求炮
兵支援,依以下座标实施效力射」,这样一句通讯的内容,甚至使得情报直接可以跳过了
分析与传达的阶段,直接转换为对炮兵部队的射击口令了。

战术机与BETA保持接触来让后方获得有效情报、并且能柔软弹性地视状况来切换战车支援
或是光线级扑灭的两种不同角色,最后再加上巢穴攻略战中,不可或缺的三次元立体机动
能力;以上的要素使得战术机成为了Muv-luv世界中,人类对抗BETA的战斗中不可或缺的
要角。
终于过审核了,文章写的不错,内容没啥大问题
话说这篇作者用词习惯怎么是港台那边的?
人民政委 发表于 2012-7-22 20:09
终于过审核了,文章写的不错,内容没啥大问题
话说这篇作者用词习惯怎么是港台那边的?
就看个开头,不过前面提到的“K岛与PTT”是台湾的论坛,作者就是WW吧。
这篇文大概只是在论述这个世界中种种存在的合理性吧,原来我也很喜欢讨论在现实的框架下如何对付BETA,但是慢慢地就失去了对于这种讨论的热情,因为回到这部剧的初衷上来考虑的话,我觉得面对如此BUG的敌人……不是超级系而且木有神展开实在是太丧心病狂了!为什么不能相互理解呢-O-
政委批示:此文甚好,望广大88区同志学好,用好,以批评的态度观赏MUV-LUV,更好的改造自己的世界观淫参观
Lunatica 发表于 2012-7-22 20:44
这篇文大概只是在论述这个世界中种种存在的合理性吧,原来我也很喜欢讨论在现实的框架下如何对付BETA,但是 ...
这篇文章主要是对付不认真看设定的小白中最具代表性和数量最多的核弹洗地党
通完游戏以后就会明白这是一个关于爱与勇气的故事


爪机又抽风≥﹏≤

爪机又抽风≥﹏≤
Lunatica 发表于 2012-7-22 21:46
就是因为没玩过游戏只是读过一些设定才会发出如此感叹啊
又是设定党啊……貌似我也是……
这篇文章主要是对付不认真看设定的小白中最具代表性和数量最多的核弹洗地党
通完游戏以后就会明白这是一 ...
就是因为没玩过游戏而只是读过一些皮毛设定跟基本历史才会发出如此感叹啊,视野被引导到更宏观的世界中去了,所以才很难发现微小之处想要表达的东西吧
有时候不是成本问题了,而是是否能达到目的。

性价比的前提是 性能达标,不达标的话,性价比再高也是扯蛋。
看完了,非常多的常识性错误...
好长啊
zhzq1 发表于 2012-7-23 01:12
看完了,非常多的常识性错误...
非常多的常识性错误+1.....
作者真能扯。。。
zhzq1 发表于 2012-7-23 01:12
看完了,非常多的常识性错误...
请来科普一下吧!看完我对MUV-LUV有了新的认识
太长了,看这类番就要关闭思考回路。
庚霧江 发表于 2012-7-23 07:44
太长了,看这类番就要关闭思考回路。
同意。你不接受剧情设定的话就没必要追了。
这篇文一直没看完,常识错误先不论,至少比某些架空YY强多了
不喜欢机设不喜欢世界观的路过
这就是个卖肉的游戏改编动画,军事、政治甚至是世界观都是装饰,拘泥于这种装饰无助于消遣或成长
这么长最后都不知道在反思啥,反正我觉得就没找对地方。
人形机和真·军宅之间从来都是人形本位主义对简单粗暴学派,这种对立已经是多少年的传统了。。。。就像多炮塔神教和无炮塔异端的对立一样不可消除
不过对于muv来说在互喷的大部分都是一粉胜十黑人士和被第二集吓到了的伪·军宅
基於官方设定中对於BETA的生态解说,我们得知了BETA作为一种人造的碳基生化工程机械
,它们体内并没有生殖器官与消化、呼吸器官等地球上生物应具备的致命弱点


这货不是很喜欢吃妹子么
windrarara 发表于 2012-7-23 10:13
这货不是很喜欢吃妹子么
只要是碳基生物都吃。
FESTBS 发表于 2012-7-23 09:43
这么长最后都不知道在反思啥,反正我觉得就没找对地方。
人形机和真·军宅之间从来都是人形本位主义对简单 ...
后面还有,我没转完
◆为什麽战术机需要高达18公尺长?

Well,最直觉的解释就是因为照抄现实世界战斗机的性能诸元,所以现实世界战斗机长18m重30吨时,战术机也理所当然的是这个尺寸大…嗯,不管怎麽说,这个回答都有点太偷懒了,虽然这应该是最接近事实的答案。

较为合理的逻辑是,因为这个尺寸是能有效对付大部份BETA的理想大小。战术机的始祖是在月面战争时,美国NASA所投入的动力装甲「Hardyman」为起源。这些高度约3~4公尺丶基本上是给太空人直接套上外骨骼的武器在月球上同BETA战斗了数年时间,但结果仍然是无法挽回颓势。

很显然的,人类在月球上无法取的优势的理由很简单,因为人类能发射上太空的武器重量受到了科技发展的严重限制。50吨重的主力战车如百夫长或M48要对抗当时的BETA是绰绰有馀的,但是要把坦克车改装并且发射上太空就又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就算运用弹道飞弹或质量炸弹来轰炸月球表面,但在缺乏有效手段征服巢穴的情况下,轨道轰炸仅能治得了一时,而无法彻底逆转月球被BETA逐步蚕食征服的事实。

Hardyman已经是人类的陆战队在月表上所能运用的最重型装备,但它能携带的火力实在是不足以面对战车级与要击级这种尺码的怪兽大举来袭的场面。

基本上人类近代武器载具发展的历史上,总是不脱一个简单的基本逻辑,那就是「Bigger is better」。於一次世界大战时登场的早期战斗机是重量只有百来公斤的木头与帆布拼装成的纸飞机,很快地到了二次大战变成重量两丶三吨,以杜拉铝制成的应力蒙皮拼起来的飞机,随後到了二十一世纪的现在,成为了重量三十吨丶以钛合金丶复合材料打造的喷射机。

现代属於单发轻型战斗机的F-16,拿回去二次大战的话其体积与吨位都相当於双引擎中型轰炸机的尺寸;而双引擎的重型战斗机如F-15和F-22,时光倒流回二次大战时也都相当於四引擎的重轰炸机如B-17的尺寸了。

不仅是飞机的进化是循此路线丶坦克与军舰的发展史也基本是按照这个定律在进行的。二次大战初期各国都还在流行2~3吨的迷你战车丶与10吨前後的轻战车搭配的组合,但很快地大家就发现这些轻量级的战车无法打穿敌人的战车,也无法帮助步兵摧毁防护坚强的碉堡,於是很快地,这些轻战车不是从前线消失丶就是改装上大口径火炮成为自走炮或驱逐战车来应急。

苏联在二次大战开战前期,是拥有超过一万辆坦克的战车大国,但苏联所拥有的坦克大多都是较轻型且重量只有10~15吨尺寸的T-26丶BT等轻坦克;结果在经历德苏开战初期的惨重损失教训後,苏联很快地将生产的重心由10吨级的轻战车切换至30吨量级的中战车T-34丶与45吨级的重战车KV这两个系统上。

大量登场的苏联中战车丶重战车给德国人带来了真正的震撼教育,意识到手中15吨量级的三号战车与25吨量级的四号战车对T-34与KV构成不了威胁的事实後,德军开始加快脚步研制更优越的中战车与重战车,来与苏联进行对抗。其结果便是40吨的五号中战车豹式丶与55吨的六号重战车虎式。

很显然的丶只要在基础科技处於同一个时代水平的前提下,那麽同样用途的武器肯定是越大的载台越能配备够大的炮丶够强的引擎丶够多的装甲与更多的附加设备。在这种趋势下,二次大战最後几年世界各国陆续放弃了轻战车的生产或研制,德国人废弃了二号战车与其发展型的二号L型鲁克斯;苏联则放弃了水陆两用车系的T-70与高速战车BT的後续开发,英国人的巡航战车也抛弃了过往的轻装高速理念,走向重巡航战车百夫长的装甲至上。可以说丶中战车与重战车的发达,消灭了战场上轻型坦克的生存空间。

世界主要列强中仅剩下美国还在持续开发轻战车。其主要的理由也很简单:美国於二次大战期间生产的轻战车,如M3/M5斯图亚特,及其後继型号霞飞,都是拥有相当於它国中战车的装甲与火力的规格外产物。因此美国并没有很明确地感受到,轻战车在战场上的地位已经被更大型的中战车丶与更小型的轮车侦查载具所劫夺的趋势。

然而,在越战之後甚至就连美式的轻战车发展都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继M24霞飞之後,冷战时代美国的新一代轻战车是M551薛里登,但是它的铝合金车体在面对越共配备的RPG时成为了致命的缺陷,同时不可靠的152mm主炮与低妥善率的炮射飞弹,更进一步降低了它的实用程度。

为了接替先天不良的M551,弥补美军快速空运投射地面战力出现的空缺,看起来投入资源研制新型轻战车成为了必须的选项───但是,很快地美军就放弃了M551的後继型号:M8AGS轻战车计画方案。

其理由显而易见。面对已经普遍装备120mm主炮与复合装甲的第三世代主力战车,配备105mm低压滑膛炮丶重量被限制在20吨丶装甲基本上跟没有差不多的轻型战车;这种东西在主力战车横行丶步兵人手一支反坦克火箭炮的现代战场,还有多少生存的空间呢?20吨跟60吨的东西比起来,能塞得下的装备实在是差太多了,即使将不同量级的单位放在同一个领域相比并不公平丶但战场上本来就不讲公平这回事。

同样受到了这种以大吃小的压缩之苦的,还有另一个苦主,那就是冷战时代的苏联坦克。苏联由於地形恶劣与缺乏基础建设之故,他们在运用重坦克上存在着许多先天不足与後天失调的恶劣经验,这种经验使得苏联军方下意识地抗拒任何尺寸大於50吨量级的重型战车。苏联最後放弃了重坦克的研制,而决定专心发展30~40吨量级的T-55丶T-64丶T-72这一个家族的中战车,中战车理论上拥有更佳的机动性丶更便宜的造价与更低的维护成本。

严格来说苏联式的这种思考并不算错误,但残酷的现实在六日战争与赎罪日战争中,狠狠地煽了苏联的军事顾问几下巴掌。特别是在赎罪日战争中的泪谷会战里,以色列军以180辆50吨重的英国制百夫长坦克丶对抗叙利亚军的1400辆大约30~40吨重的T-55丶T-62等苏援战车,这场战斗的结果是丶虽然以色列在戈兰高地配备的战车队蒙受了几乎全灭的损害───但是,叙利亚陆军的全部的装甲战力则如同字面意义上的,在泪谷全军覆灭而留下了数以千计的坦克残骸,堪称钢铁的坟场。

在将近一比十的悬殊交换比之下,这已经不是什麽猴型或是廉价型可以解释的问题,而是苏联战车很显然地由於在吨位上差了他们的欧美对手将近一倍;即使火力可以对等丶但防护能力却是绝对不可能平起平坐的。在几次中东战事的教训下,世界各国列强的第三世代主力战车都日趋走向类似的发展途径:配备复合装甲或外挂式反应装甲,火力以120mm炮为基本要求,防护力以正面能对抗120mmL44炮的APFSDS为目标看齐,并且配备1500匹马力的发动机以保证在重装甲的同时维持起码的机动性。这些条件都齐备之後,现代主力战车也就自然地往增肥之路上不可回头的走去,而来到了60吨重的领域里。

海军的话,也许会有人认为战列舰的消失不正是Bigger is Better的反证吗?但与此相反的是,在二次大战之中通常排水量只有1000吨~2000吨上下的驱逐舰,很快地在战後五十年内进化成了现在万吨上下丶名为驱逐舰实则与二次大战的重巡差不多大艘的巨舰。

飞机的尺寸增加也逼迫航空母舰得把自己的尺寸放大,为了要装得下20~30吨重丶18公尺长的巨型喷射舰载机,航空母舰由二次大战的三至五万吨,很快膨涨到今日的核动力十万吨排水级的超级航舰。现代的超级航舰根本就已经无视巴拿马运河的尺寸了,所以每当要进行太平洋至大西洋的两洋调动时,美国海军都得绕南美洲走麦哲伦海峡的危险航路。

战列舰虽然从水面上消失丶但这只不过是将它们的角色移交给另外一群发展迅速的载台上:核动力潜舰。从美国海军的命名可以很明显的发觉,搭载核弹道飞弹的潜水舰继承了过往战列舰级的命名而同样采用州级制,它们的吨位也从二次大战的千吨不到膨涨成为了数万吨的水下战列舰,不仅威胁着敌国的海军舰队丶更以舰上的飞弹威吓着敌国数以千万计的百姓人命。

扯了这麽远,回到战术机的话题上吧。综上所述丶当一种武器没起什麽作用时,大体上军方可以有两个因应的选项:一是放弃它另循它路丶二是把它改良放大。基於Hardyman这一类装甲步兵,在人类对抗BETA的战斗中有不可取代性的地位,那如果要让它变的有用,合理的思维,就是把它放大。恰好丶这种思维赶上了空军内部思考战斗机转型问题丶而担心起在人类灭亡之前自己就会被裁员转业的战斗机飞行员与技术人员的苦恼,於是两种思想一并结合,便诞生了一种大型丶可飞行丶配备充实火力的装甲步兵───战术机了。

◆话虽如此丶但战术机的造价肯定很昂贵吧?昂贵的话还有实用性吗?

昂贵与否基本上并不是绝对性的问题丶而是相对性的问题。举例来说吧丶在冷战时代面对高科技的苏联防空网时,我们会觉得投资建造一架2亿美金的高科技轰炸机是非常合理的投资丶但在只需要打打恐怖份子炸炸第三世界国家的低强度冲突,那麽使用高龄60岁的老奶奶古董轰炸机大概效果也是差不了多少的。在後者的环境下,使用高技术的兵器自然会是相对昂贵;但当你的敌人强大到不可战胜时,那什麽奇怪的妖魔鬼怪兵器都会因此诞生出来。

随意举一个例子来说吧,在二次大战期间,原本是用来支援步兵的无炮塔战斗车辆「突击炮」,由於省却了复杂的炮塔回旋机构而搭载固定的大口径火炮,因此大幅度的节约了成本,又能使得传统缺乏机动性的火炮能跟上机动部队的快速行军,支援机械化步兵实施近距离的重火力支援射击。

然而丶由於大口径火炮不只是能摧毁敌军要塞或杀伤步兵,而也同样对抗战车有效,因此在大战中後期,战况较为吃紧的德丶苏两军莫不开始大量生产这种无炮塔的突击炮车型。当然突击炮欠缺回旋炮塔的弱点使得它一但侧翼暴露就会蒙受致命的打击而无力还手丶但低矮车身与廉价的优点,倘若只限定使用在防御战的话,足以抵消各种劣势而绰绰有馀。

战後,也有许多国家依照突击炮的模式,制造或设计了类似概念的无炮塔低底盘战斗车辆,其中最佳的例子,就是永久中立国的瑞典,由於其国防政策是本土防卫而不考虑侵略它国,因此采用了Strv.103无炮塔战车丶通称S坦克,堪称是冷战时代最具代表性与特色的无炮塔战车。

然而即使是瑞典陆军,也在21世纪初放弃了S战车,改为引进德制的豹二型战车接替S战车的工作。很显然的是,无炮塔战车廉价低矮的优势,随着科技进步而逐步变成了无足轻重的要素;更重要的是,战场上其它兵科的与时俱进,也使得无炮塔战车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受到了压缩。

首先是无炮塔战车虽然低矮,但缺乏炮塔的特徵使它能欠缺崚线射击(躲在山丘曲面後方,依托地形掩护射击)的弹性,为了弥补缺乏炮塔的问题,於是无炮塔战车不得不使用昂贵丶复杂丶易故障的油压悬吊装置来调整车身高度,如此一来便等於抵消了廉价低成本的优势。有炮塔的战车要达到崚线射击,所需的难度并不如无炮塔车辆这样高。另一方面丶现代化反战车飞弹的发达,也使得S战车传统的「埋伏在一点等待敌军自投罗网」的战术,受到了步兵与步兵战斗车所配备的反坦克飞弹所挑战,形成了大家共抢一个饭碗的不利局面。

在廉价的步兵也可以担负起S战车的角色之後,继续使用无炮塔设计也就成为了不必要的坚持;即使豹二式战车的造价确实是比S战车贵上两倍左右丶但是考虑到战力的消长与角色置换的问题,则瑞典军换装豹二战车又是必然的抉择。

…那我讲上面那个故事到底是跟Muv-luv或是战术机有什麽关系呢?基本我想表达的概念就是,当战场的环境改变时,就算是放弃一种较低成本的装备丶使用一种较高成本的新装备,这种情况也并非不可能的。战术机的发展是奠基在「空军战斗机丶战斗攻击机丧失了自己原先所扮演的角色」丶「战车无法独自胜任对BETA战」丶「步兵的火力不足以掩护战车」这三个要素上,而最终形成的一个综合解。

换言之丶战术机并非取代任何一种现存的兵器,而是适时地填补上了人类部队战力中存在的缺口。也许战术机是昂贵丶复杂丶不经打的娇贵玩具,但是只要战场上有存在对於这种兵器的需求,那麽进入量产程序後,任何昂贵的武器在大批量生产下都能够压低成本。

在现实世界的军队中,采用一项武器也并不是一切都依照成本来思考的。与成本同样会被放在一个高度上考虑到的,是这种武器所扮演的角色是否具备不可取代性。

即使一架运输直升机的造价高达1200万美金,是三倍於主力战车与六倍於步兵战斗车丶10倍於装甲运兵车的程度,但考虑到运输直升机具备战场上跨地形运动的弹性,则采购运输直升机和采购装甲运兵车这两件事,乃是毫无冲突可以同时进行的两个选项。因为我们看不出来,就算装甲运兵车一样可以运输士兵而且成本更便宜,但是它有什麽办法可以飞上天,跟直升机一样跨越地形的障碍,更甚至是有资格谈取代直升机了。

与运输直升机一样,战术机也具备它的不可取代性作为卖点。战车与配备了反坦克飞弹的步兵一样都能对抗BETA丶舰炮与多管火箭的支援射击也比所有战术机的火力更猛烈;但是只有战术机能够在光线级存在的高危险区进行敌後运动的反光线级S&D作业,也只有战术机能够在巢穴攻防战时发挥完全的战斗力。

…纵使如此,战术机的战力还是建立在多兵科联合此一不变的根本大前题上。倘若缺乏战车的持续火力丶炮兵的打击丶宇宙军的轨道轰炸丶後勤支援的不绝这几项要素,那也是不可能发挥完整的实力。可以说战术机作为一个巨大的军事体系里的齿轮,虽然少了它不会让这部机器停止运作,但是有了它会使整个体系运作地更加顺畅───差不多就是这样的感觉吧。


◆Muv-luv世界中的其他陆战兵器:直升机丶炮兵与步兵

基本上动画中虽然有浅浅带过,但是很多人可能因为作画崩坏的关系而很乾脆地无视掉了这些传统兵器的存在吧。大体上来说,由於直升机与战术机同样具备在雷射级威胁下进行NOE贴地飞行的生存性丶炮兵具备足以穿透低强度光线级防区的强大投射火力丶步兵则因为普遍配备了火箭筒丶无後座力炮与肩射飞弹,具备击倒大部份中小型种BETA的火力;基本上丶这些现实世界的传统武器仍然是对抗外星侵略者的重要存在。

首先我们来看看直升机,在这里我们先集中讨论用於作战的攻击直升机(AH)丶或是携带了武装兼差来打酱油的通用直升机(UH)与观测直升机(OH),暂时不讨论在後方低威胁区作业的运输直升机(CH)。

近代武装直升机一般而言,其主要的攻击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拉高高度丶俯冲丶扫射丶脱离的俯冲攻击型;另一种则是停留在树梢高度,执行水平悬停攻击的伏击型。前者以越战期间发展出来的AH-1眼镜蛇攻击直升机丶以及Mi-24雌鹿多用途直升机为代表型丶後者以1980年代发展出来,配备了高价电子装备与地狱火飞弹的AH-64阿帕契与其改良型64D长弓阿帕契为代表。

原则上这两种攻击模式在现代战场上各有优劣。伏击模式具备高生存率与突袭震撼的匿踪优势,但是限定只能使用红外线与雷达导引飞弹发动攻击的此一战术,使得采取伏击型攻击模式的直升机只能精确地逐一点人头干掉目标。俯冲攻击模式则有长时间暴露在敌方对空火网的危险,但是却能够令无导引武器进行大面积的纵状长条扫射,最适合用来解决密集挤在一条道路上呈纵队进击的大批敌军。

然而丶光线种的存在使得Muv-Luv世界中的武装直升机除了低空树稍伏击之外,别无其它选择。很理所当然的,采用俯冲攻击模式的攻击直升机很快就在这个世界里灭绝了,要不然就是改装成可以进行树稍伏击的改良款式。也因为这个原因丶至今大部份在Muv-luv官方设定或二创作品中,登场的武装直升机都是最初就以树稍攻击为目的开发的AH-64D长弓阿帕契。

以长弓阿帕契来说,虽说配备了旋翼顶雷达的索敌优势使得它在战场上能够独立接敌作战,且不同於那些跑不掉的战车,也有足够的速度优势(360km/h)能够保障它们拥有对BETA接战或撤退的自由选择权。然而丶被限定只能以树稍攻击模式猎杀BETA的长弓阿帕契也因此被严重限制住了其火力与续战力的发扬程度。

长弓阿帕契直升机的翅膀两翼下共有四个派龙挂架(对军事外行的人不妨想像成丶阿帕契直升机有四个装备槽可以带四样装备),一个派龙架可以带上16发70mm火箭弹丶或是4发地狱火导引飞弹。换句话说丶在携带火箭时阿帕契可以最大搭载72发弹药,但在携带飞弹时却只能携带16发弹药,就算我们忽略地狱火飞弹的弹头部太小所能造成的杀伤力十分有限之事实,纯粹计算为可以一击一杀地解决掉16只BETA,这之间的火力持续性差距是不言而喻的。基本上现实世界的阿帕契为了任务弹性都会采取两种各挂一半的混装搭载,也就是36发火箭配8发飞弹的组合,但在Muv-luv世界里考虑到直升机应该很少有拉高高度用火箭执行俯冲扫射的机会,所以纯飞弹的搭载模式才是主流。除此之外丶阿帕契直升机也配备有1200发弹药的30mm单装机关炮,这对小型种的BETA或是突击级的後方都能造成有效杀伤。

相对於配备有40~50发主炮的主力战车,或是配备18发主炮弹药但却同时拥有2~4门以上36mm机关炮并用有6000发起跳的弹药丶而且能在前线使用空降货柜迅速装弹补给的战术机而言,武装直升机的续战力低丶无法靠驾驶员自己手动完成补充油弹的作业丶必须要往返於後方基地与前线间奔波的特性,使得它们不可能担负起长时间掩护地面部队的保母角色。武装直升机仅能够在战场上瞬间发挥威猛的对BETA火力丶但可能在2分钟的齐射接战後,一待飞弹打空就得立刻返航到野战机场补给了。对於一架造价1450万美金丶相当於四倍於主力战车水准的宝贵武装直升机,要将它们投入到低空突防猎杀光线级的任务也无疑是得不偿失的行动。

没有配备雷达射控装备的通用直升机则可能会在观测直升机的指挥导引下,将飞弹打空之後在前线继续保持低飞游荡,担负救援伤患与被击落之战术机丶直升机驾驶生还者的任务。但大体上来说,它们所能发挥的火力仍然是瞬发性的丶就算能搭载机降步兵输送往前线降落,但机降步兵所能携行的火力面对BETA,实在是不怎麽有希望的绝望对比。

最後就是丶在巢穴战当中武装直升机虽然与战术机同样具备立体机动的能力,但由於巢穴内部不规则的造型恐怕并不是处处都适合让直升机飞行,同时武装直升机也同所有定翼机一样会有失速的问题,因此要用无法克服旋翼脆弱问题的武装直升机攻略巢穴,无疑像是把直升机开进隧道里飞行一样相当自杀性的举动。

在Muv-luv的世界中,由於享有投射重火力至视距外,在雷射级威胁不到的地球曲面掩护下射击的能力,炮兵依然稳坐战场之神的地位。从官方设定与作品中,日本军方有配备MLRS多管火箭炮与75式自走炮来看,我们应该可以合理推想,世界各国也都普遍继续装备着传统的多管火箭炮丶自走炮乃至於传统牵引式火炮来对抗BETA。

基本上现代炮兵的主要武器,大体上可以区分成四种类型。

1.射程百公里左右的短距离战术飞弹。(例如ATACMS或着伊斯坎达尔)
2.射程30~40公里远丶有导引或无导引的多管火箭。
3.射程20~30公里左右丶搭载於车辆上的轮型或履带型自走火炮。
4.射程20~30公里左右丶依赖拖车牵引丶移动到炮阵地里展开放列的牵引火炮。

为不了解军事的人解释一下,所谓的多管火箭炮,就是像盐水蜂炮那样一口气点燃大量冲天炮洒向敌人以达成同时饱和攻击效果的武器;另一方面,自走炮或牵引炮,则是以一管大炮向敌军持续不断的长时间投射炮弹的武器。而战术飞弹,可以想像成缩小尺寸版本的迷你弹道飞弹…但即使如此,它的尺寸还是比火箭要大多了。

在此所列出的所有炮兵攻击手段,无一例外都是透过高仰角的弹道攻击,以达到跨越地形打击敌人的曲射效果。这也理所当然地意味着丶所有的炮兵火力打击,其抛射出来的弹头都将会是光线级与重光线级拦截的对象。

在这种条件下,能够在短时间内喷射出强大火力丶拥有强力瞬发攻击效能的多管火箭炮自然是成为了Muv-luv世界里各国广泛配备的主力炮兵武装。但是丶多管火箭炮的充填速度缓慢,备弹量也较自走炮要低下的缺点也将会严重限制着在快节奏的对BETA防卫战中,火箭炮能够发挥的机会。

以美军制式的M270MLRS多管火箭炮来说,搭载标准的227mm火箭弹时,一车可以搭载两个LPC火箭弹货柜,一个LPC货柜里能搭载6枚火箭,因此一车携带的总弹药量是12发。

一辆MLRS将在一分钟以内以5秒一发的速度连射12发火箭弹,相对於光线级一只能够进行拦截的回数是每分钟5.5次(12秒一次充能),我们可以乐观的相信MLRS一辆的火力可以饱和2.5头的光线级防御效能。每一发227mm火箭弹都可以扑灭一个足球场尺寸里的目标,12发火箭恰好够让MLRS扑灭一平方公里内的所有目标。

然後───在那之後呢?一辆MLRS配备有两辆M985弹药补给车,一车会携带8具LPC火箭货柜,两车就是共计16具货柜96发备用弹药,足以进行8次的齐射攻击。然而MLRS装填两个火箭货柜进行弹药补给的动作,需要8分钟的时间(恰巧与卫士们初上战场的生存时间是一样的…不妨把它脑补成人类每一次用炮兵进行掩护饱和射击的波次间隔吧)。由於使用模组化系统,这已经是人类世界所知最快的多管火箭系统再装填速度,我们可以将它想像成火箭炮装填速度的最低下限。

考虑到MLRS使用的227m火箭拥有45公里的射程,这意味着它们必须贴近前线到这个距离以内才能发动攻击。面对时速170km/h的突击级,MLRS每齐射一次的8分钟空档里,就意味着前线已经被拉近了10km的距离。在接下来被突击级踩过去之前,MLRS只能够再进行4回的齐射,这甚至是连一半的弹药基数都还还来不及打完。

理所当然地,为了迟滞BETA的进军速度,光靠多管火箭是不行的,於是拥有比较持续性火力的自走炮就派上用场了。现代化的155mm自走炮比起旧式传统火炮已经有相当多的进步,以德制Pzh2000自走炮来说,它拥有3秒钟连射一发的速射性能,一分钟足以喷出20发155mm炮弹,而车内的60发弹药足以让它毫无顾忌地连续速射长达3分钟的密集火力覆盖时间。纵使每一发155mm炮弹的威力都是远逊於227mm火箭炮,但是相信先进自走炮一辆投射的火力便可以饱和4头光线级的防御效能,因此它们确实是有存在於战场上的必要。

然而自走炮在把自己的弹药打空之後,也还是一样需要装弹的。我们可以假设这个世界的自走炮不像我们一样得用人力填弹,而能够采取同MLRS一样的模组化货柜填弹法(例如瑞典155mm班德卡农的12发一入的弹匣式半自动装填设计),但那再快大概都还是不脱八分钟空档的危机。考虑到长时间的火力持续性,果然还是只要有弹药堆栈丶续战时间就等於无限长的牵引式火炮要来得更加可靠吧。

但是不论自走炮或牵引式火炮,基本上若不使用火箭增程弹或底缘灌气弹,那大概都顶多只有20公里上下的实用射程。就算使用了先进的增程弹,顶多也只能再延伸射程至30公里远───看天候与地形跟风向而定。这意味着它们比起多管火箭炮要更靠近前线,而它们所处的位置也更危险。基本上,当前线的战车部队防线被突破後,这些自走炮或牵引炮单位的兵员都差不多应该放弃镇地并且搭乘直升机撤退了,这搞不好也是Muv-luv世界里直升机最大的活跃空间所在。

在更多的时候丶由於防线被突破的速度超乎预想而缺乏应变计画,导致整个撤退到下一防线的作战演变为溃逃的军事灾难,演变成有如1940年的法国陆军那样,恐怕也是时常出现的景况。

对於发射器单价2000万美金丶含两辆弹药车与弹药在内共计价值达4500万美金一组的MLRS来讲,白白地无谓损失在这种撤退战途中也实在是太令人心痛了。这种价格高昂的装备除了美军自己财大气粗而配备了1000辆丶西德陆军要面对苏联的钢铁洪流而配备了250辆以外丶冷战时代其它有配备的国家差不多也都只能采购100辆不到的数量而已。

在这种场合下,更合理应用MLRS的方法可能是将它当作一种快速怖雷载具,当光线级威胁使得空中怖雷的作法不再可行时,MLRS可以发射大量的227mmAT-2对战车地雷洒怖弹,一发火箭能够洒下28发足以摧毁中小型种的反坦克地雷丶齐射12发一轮就是336颗地雷,以此方式在BETA接近前争取时间在防线前方迅速怖下浓密的地雷原。而当BETA群开始接近战区时,MLRS便上飞机丶火车或输送船撤出战场,留下火炮部队与炮台阵地担任对BETA的主要支援火力,最後再以直升机撤出这些炮兵以免它们被突击级的海啸所吞噬。

至於抱怨为何动画中没有看到地雷原的观众们,请不妨想像成BETA们已经踩过了那片地雷原,消耗了一定的数量後才出现在战车与战术机的防线面前的感觉吧。

至於ATACMS之类射程百公里的战术飞弹,虽然是可以靠长射程提高MLRS的生存性没错,但是同时也因为飞弹的体积太大而压缩了它一次能投射的弹药数量。使用LPC火箭货柜一次只能搭载一发战术飞弹,每分钟只能发射2枚ATACMS就得进行8分钟的再装填;如此一来,便至少需要3辆以上的MLRS才能有效饱和一头光线级的拦截火力───这种投资成本实在是太不合算,想想使用轰炸机作为巡航飞弹母机,可能会比使用陆上载具发射战术飞弹要合理得多了。

另外一方面,在Muv-luv的世界中最常遭到忽略丶但也是最劳苦功高的兵种莫过於步兵了。不论是在早期的月面战争,或是在战术机出现以前的巢穴攻略战之中,步兵都担负着脆弱但不可取代的重要角色,由於二次大战末期以来,火箭炮丶无後座力炮与反战车飞弹科技的发达,步兵也取得了足以携带这些「口袋大炮」的火力,因此在面对BETA的战争中,特别是在战线後方供战术机丶武装直升机补给的野战机场与补给基地中,这些携带反装甲武器的步兵也依然是构成最後一道防线的主要成员。

虽然面对着小型的士兵级与斗士级,以突击步枪或是重机枪的小口径轻兵器是可以造成有效损害的,而当面对要击级与战车级时,就必须依赖反装甲武器对付它们。而更要命的在於高速丶重装甲的突击级───基本上不先考虑怎麽把这东西拦下来的话,那谈任何的步兵对BETA战术也基本都是空谈罢了。

在主力战车丶战术机丶地雷原与炮兵的铺天盖地火力下,第一波的突击级陆续倒下;而面对随後接近的中小型种混成编队,步兵与他们所搭乘的装甲车开始用飞弹与机关枪,想办法掩护并减轻战车的主炮弹药消耗速度。

这些步兵在对抗BETA的同时,由於他们具备比战车更全面的视野与侦查能力,因此也成为了炮兵对前线提供精确火力支援的最佳观测与战果评估者;可以说只要步兵还在保持与BETA们交战,在他们全灭以前,炮兵就能够发挥最大效果的弹药对战果交换率。

然而,步兵的脆弱并非靠着携带重武器或是搭乘在机械化的车辆丶空骑化的直升机上就可以改变的。同时步兵并不只是在肉体上脆弱丶心理上也同样有着脆弱的问题。

脆弱的步兵存在於战线各处的事实,成为限制住战术核武或其它大杀伤武器使用的最重大要素,小当量战术核武所能造成的破坏半径有限,但幅射的对人杀伤范围却极大;以120mm的20吨当量级战术核M28大卫克罗核子炮弹来说,就算步兵配备了核子火箭炮之後可以一发干掉大型种的BETA不成问题,但是在着弹地点方圆150公尺内所有的人类都会当场死亡丶500公尺以内则是会保证日後会幅射剂量过高而死亡。使用百万吨当量的战略核武,其造成的影响范围更是不在话下。

虽然战术核武造成的幅射在36~48小时内就会减低至无害的程度,但是在战斗中却意味着使用战术核武将会在战场上造成大片步兵或轻型载具不可通过的真空区,而造成了防线的空隙。同时如果要把步兵丶後勤辎重兵丶地勤兵丶牵引炮兵等肉身兵种从战场上除去而完全机械化,或是全面配戴NBC防御装备,那恐怕也是人类後勤负担不起的奢侈,同时配戴防护装备也将会大幅降低士兵们的士气,并降低其行动效率与加快体力消耗。

步兵的脆弱也使他们在容易在付出惨重伤亡之际,会因为眼前的恐怖景象而溃逃丶丧失战斗力,其面对的精神压力与主力战车或战术机的乘员而言是完全不同等级的水准。即使如此,这些步兵仍然低调且不显眼地,在对抗BETA的战争中扮演着无所不在的角色。

◆为什麽不能使用战术机一样的黑科技来改良现有的武器使用呢?

这是一个讨论各种有科幻武器时,在所有地方都会有人问出来的老掉牙问题。举例来说丶为什麽不将钢弹配备的光束步枪装备在六一式战车与战斗机上?为什麽EVA的绝对领域不能装在N2爆雷飞弹上?为什麽银河帝国不循飘浮机车的经验量产更大型的飘浮战车而得使用AT-AT?为什麽…(下略)

大体上这一类问题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结果,通常都是有人抛出一句「认真就输了」,而使大家放弃了思考作告终。但倘若我们用军事技术发展史的眼光来衡量,却又通常能够找出这些科幻作品中的脉络逻辑是否合理,而那些提出反论或解决方法的对策又是否合理。

简而言之,若要检视这些声称可以替代战术机的点子是否实用,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当时所有的需求,列出来一项项添上去,最後再来检视其扮演的角色,看看结果是不是实用的。

第一个检验的对象是武装直升机。这也是很理所当然的,由於Muv-luv世界里武装直升机与战术机同样具备NOE低空匍匐飞行的能力,也具备足以击倒大多数BETA的重火力,大家很理所当然地会联想到把直升机加强来取代战术机的这种思路。

那麽战术机在Muv-luv的世界中具备哪些方面的军事用途呢?大体上来说我们可以将之简单的区分为四项要素:
A.可以避开突击级(20m)并在这个高度进行低空巡航以迂回BETA主力丶渗入後方猎杀光线级的机动性。
B.能够伴随战车丶步兵部队与BETA长时间展开消耗战的持续作战能力。
C.短期间内丶拥有不需要後勤人员支持,只要有货柜供应就能继续补给战斗下去的野战补保优势。
D.进入HIVE内部展开地道战的立体机动与通道战能力。

由於武装直升机已经具备了要素A,因此接下来要思考的就是如何满足B丶C丶D的要求了。针对B的问题,倘若要增加载弹量与燃料续航力丶则最理想的手段就是将直升机放大,而直升机的放大就必将伴随着发动机出力功率丶酬载量的全面升级。C的问题则是引进机械手臂,藉此来实现同战术机相似的武装/油槽模组快速野战更换机能。D的话则进一步强化武装直升机的装甲,并在巢穴战中切换成变型後可以着陆进行通道战的陆战模式…嗯,等等,好像哪里不太对劲?

啊,这看起来就像是战术…不行,这个是禁句。又很像是山斯卡尔帝国的…好像有版权问题所以算了。

总而言之这个长了手脚丶可以自己为自己装上补给货柜丶拥有100发大火力反坦克飞弹的武库容积酬载丶搭配两具推力合计45000kg的普惠制涡喷引擎丶能进行20公尺高度超音速巡航丶可以完全满足甚至超越以上四项条件的新型直升机,就决定命名为超级攻击直升机SAH了…

下一个检验的对象则是主力战车。同样套用ABCD四原则逐一检验的原则,那我们就会发现,主力战车具备B的特性,但是却缺乏除此之外的所有要素。

首先要克服的便是如何绕开突击级的此一死活问题。大多数战车最後的下场不是被突击级踩平就是被小型种淹没,所以让战车飞起来无疑是相当值得思考的点子。那首先我们可以站在1960年代俄国人已经小有成就的此一基础上,来进行飞行战车的研发计画…

(请参考以下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rNkV6kVPos

嗯,啊…果然要凭火箭或喷射引擎让四五十吨重的坦克,像二三十吨重的战斗机或战术机那样飞起来是有点勉强了。或许是接地面积太大导致摩擦力增加而无法升空吧?那就试着减少接地面积,但这样感觉好像会增加接地压导致坦克变潜艇…那试着加大翼面积变成滑翔坦克…在那之前谁要来牵引坦克到天上去啊。而且感觉滑翔坦克在光线级的威胁下也并不是现实的点子。

对了,何必让整台战车飞起来呢。战车的炮塔只有十至二十吨重量,与大多数战斗机与战术机的吨位相仿,配备够给力的发动机应该是足够飞起来没问题的。没错,就让炮塔进行VTOL就可以了!从车体上起飞丶越过突击级头上来到战线後方进行空对地射击…咦,什麽?你说这个很像马O拉战车?

这样思考到最後,与其让战车或是战车的一部份飞起来,搞不好发展可以把自己埋进土里的钻地坦克会是比较现实的想法。等待突击级的海啸通过之後,在敌阵後方冲出地面,再对後方的小型种与光线级大肆虐杀───但这样一来谁要负责去扛战线维持的倒楣任务,就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总之不管这麽多。我们假定战车拥有堪比XG-70出力的超电磁托卡马克核融合设备可以提供无限大的能源,而且也把自己的重量减轻了,因此要飞要飘要三次元立体机动都不会是什麽问题。非常好,这样A的问题就解决了。C的问题的话我们给坦克加上跟战术机一样的手臂…不许说这个长得像斗狼!绝对是原创的,大丈夫丶萌大奶!於是C的问题也获得了克服,野战油弹补给自行解决!

最後一项D是巢穴战地形带来的适应性问题。那我们让这种坦克平时用履带在地上前进丶遭遇到垂直高低差过大的地形时用飘的丶碰上没办法放平车身的崎岖地貌时则伸出机械脚,成为多脚战车来跨越障碍物…这就决定命名为先进主力战车(AMBT)啦!

呃,这感觉看起来就像是机O警察里登场的X-10多脚战车嘛。说真的丶配备了比战术机更大出力的发动机丶拥有更多对手脚与两组以上并用的传动系统,这样的东西会比战术机要便宜或是更有战斗力实在是很难想像的事情。而且减轻重量这件事本身也等於是把战车本身具备的优势B,也就是载弹量带来的续战优势给自废武功了。在物理之壁的限制下,这世界上没有减少重量却能增加酬载的黑科技。

结果当我们把所有需求都一股脑的塞进去,作出来的「超级直升机」只不过是多了螺旋桨组件与可变形着陆脚构造的另一种战术机。而「先进主力战车」,任谁都看得出来这东西只会更加昂贵复杂,而且还模糊掉了自己本身扛战线主力的本职工作成为一种到处兼差打酱油的暧昧存在。

这就像是「驱逐战车」丶「突击炮」丶「自走反坦克炮」这几种基本上是一模一样的东西,但单纯基於兵种本位主义而作出来的换汤不换药的玩意儿。

在二次大战之前,由於装甲师的成立与坦克部队的地位水涨船高,可以带着大炮往前线跑的坦克车令德国炮兵丶步兵部队的存在地位都受到了挑战。炮兵部队於是开发了运用坦克车的底盘改装过来丶不搭载炮塔的无炮塔自走炮「突击炮」,来将炮兵送到最前线支援步兵以争取战斗的机会。

步兵部队由於他们经常得清扫战场上残馀的敌方败军,而这些败军之中还夹杂着不少坦克与装甲车,以肉身或是普通的小口径反战车牵引炮对抗这些敌军坦克无疑是自杀行为,但大口径的反战车炮又很难用人力推动。於是就出现了将大口径火炮安装到老式战车或掳获战车的底盘上,没有炮塔的无炮塔反战车炮运输车「自走反坦克炮」,来帮助步兵排除障碍。

…装甲部队也在战况开始吃紧之後,发觉到了无炮塔战车价格低廉丶车身低矮丶火炮给力的优势,於是开始向炮兵与步兵伸手索要这些突击炮与自走反坦克炮的指挥权。在索要不成之後,装甲兵索性也开始投入资源来研制自己的无炮塔战车,而称之为「驱逐战车」…就算名称不同,可是功能相似的这些车辆用的可是同一批纳税人的血汗钱啊。

可以说,那些主张「把坦克或直升机的性能加强丶就可以完全取代战术机!」的人们,只不过是因为一时兴起而丝毫没有认真考虑到为自己的发言进行验证,同时在武器研发的思路上犯下了根本性的错误───也就是混淆了「武器在战场上扮演的角色」与「武器的强度」这两件事於一身的盲点。

现实世界的军事史上,类似这种脉络的笑话其实意外地还不少。

美国拍过一部军事喜剧片,片名叫<The Pentagon Wars>,虽然中译翻的很烂叫什麽烈火突击队的,但我还是喜欢它原本的片名:五角大厦之战。电影里主要讲述的是美军开发M2布莱德雷步兵战斗车,在长达近20年的开发案过程中,这一路上所发生的各种跌跌撞撞与冤枉路的故事。

所谓步兵战斗车(Infantry Fighting Vehicle, IFV)最初是起源於苏联军在1960年代起配备的BMP-1步兵战斗车所带起的潮流。配备了73mm主炮与反坦克飞弹的这种新战车,不但具备搭载一个班步兵的输送能力丶同时还拥有兼差击毁主力战车的反坦克能力,同样是在1960年代起开始采用的美制装甲运兵车M-113,其火力与性能与BMP相比都逊色许多。

这种新型装备的出现令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感到了十分震撼,而随即开始模仿苏联经验进行相似的武器开发作业。

然而丶与愿意牺牲士兵的舒适性与车体防护能力以交换酬载空间的俄国人思维不同,在新型运兵车辆的开发计画过程中,越来越多军方各处的牛鬼蛇神都参了一脚进来,对新车的开发说三道四。装甲兵出身的将官希望新车能搭载更多的反坦克飞弹丶骑兵出身的将官希望新车能够拥有侦查和对空对地两用的机关炮丶伞兵出身的将官希望新车能够轻到足以空运和水陆两栖…

於是丶为了搭载更多的飞弹,开发小组拿掉了士兵的座位。
於是丶为了能够侦查和对空对地,开发小组加装了一大堆昂贵的电子仪器。
於是丶为了能够降低重量,开发小组用了一打即燃的铝合金来打造车体。

到最後,一个原本应该是「运输并保护士兵到战场前线丶支援掩护其作战」这麽一个单纯目的之新型运兵车开发计画,最终演变成了一辆载不了士兵的运兵车丶火力逊於主力战车的轻战车丶挡不了火箭炮的铁棺材丶价格可逼主力战车的步兵战斗车。

当然现实世界的M2步兵战斗车是没有电影里演的那麽不堪,可这个历经漫长开发计画生成的产物,直到今天也仍然因为它高昂的造价而困扰着美军。由於M2步兵战斗车的搭载量只有M113的一半(6人对12人),若想用M2完全取代M113,则需要两倍於M113数量的M2───这种成本实在是负担不起,所以美军不得不让老旧的M113继续服役下去,到後来转而使用廉价的悍马车丶LAV八轮甲车来弥补M2生产数量不足的问题。

走出电影世界,现实的今天也仍然有这一类现在进行式的笑话,比方说JSF联合打击战斗机计画。

1980年代诞生的F-16无疑是美国有史以来最畅销且优秀的杰作机之一。虽然是单引擎的轻型战斗机,但因为良好的气动效力设计,令它得到了优越的缠斗性能丶惊异的低油耗丶长大的航程丶异常地多的载弹量等不像是轻型战斗机有的优势。很快地,由於性能上的馀裕,F-16陆续开始推出了多款改版,包括加装更先进的电子设备丶更强的引擎丶带来更长续航力的适型机背油箱丶从一开始的制空任务逐渐演化出对地攻击型与反舰攻击型,简直是成为了无所不能的万能战斗拦截攻击侦查机。

受到F-16的成功所激励,美国於1992年开始推动接替F-16的下一世代新型多用途战机。提出这个方案的美国陆战队要求这种新型机应该要能够具备以下的基本要求:

#适於野战维护丶补给。
#能够进行垂直起降(VTOL)或短场起降(STOL)。
#要有够大的载弹量。
#一定程度足以保护自己的空战性能。

但在1993年,美国空军插队进来,希望与陆战队共享这个多用途战机开发计画的成果。基於空军有丰富的机体开发协作经验,陆战队也欣然同意了这样的安排,於是成立了联合先进打击研发计画(JAST),而空军也跟着投入了自己对这款未来战机的需求。

#要有匿踪隐形能力。
#要有优越的视距外与视距内空战性能。
#使用精准导引武器对地攻击的能力。
#能够进行超音速巡航的高速性能。

很快的这个消息也传入了美国海军的耳朵里。在五角大厦安排下,基於节约预算与三军共用战机的後勤考量,海军也放弃了原先进行中的A-12先进舰上攻击机与NF-22舰上型猛禽的开发案,跟着加入了这项计画,於是在1996年成立了联合打击战斗机(Joint Strike Fighter, JSF)的开发计画。美国海军也理所当然地提出了自己对未来战机的希望:

#航空母舰上起降操作的舰载能力。
#为了承受降落时的冲击丶机体必须十分坚固。
#搭载反舰飞弹执行对舰任务的能力。

简而言之,陆战队希望开发的是一款可以用来取代AV-8海猎鹰的新型垂直起降战斗机;空军希望开发的是用来接替F-16丶A-10等战斗机与攻击机的万能机;海军则希望开发的是足以取代F-14与F-18和A-6的舰载泛用机。

接下来,英丶法丶德丶日丶义丶加丶澳丶荷丶丹丶土丶挪等世界各个国家也都陆续闻风而至,而对这个计画展开了联合投资与预购订单,全世界各国总共下达了2,400架的预购量,可谓是未飞先轰动的畅销程度───

───但是丶背负了各方所有期待的JSF,实在是承担了过於沉重的使命。「机动性」与「载弹量」「续航力(燃油量)」乃是完全背道而驰的两个极端属性,而「匿踪性」跟「易於维护保养」更是相去甚远的两个光谱极端,要同时拥有对空对地对海的性能,也就意味着要同时把对空对地对海用的复杂侦测仪器设备全部都塞到同一架机体上…这并非不可能做到,只要这架飞机够大丶拥有够强力的引擎,但这也就意味着更多丶更多丶更多的钱。

经过了近20年时间的开发,当第一批初期量产型的F-35开始少量试作生产的2008年,整个开发计画已经消耗了3500亿美金以上的天文数字花费。这个数字相当於阿波罗计画的投资开发金额250亿美金的10倍以上,就算考虑进1970年代的通货膨涨率,大约也是超过阿波罗计画三倍以上(1300亿对3500亿左右)的巨额支出。

而F-35的机体单价,也从最初大家乐观估计的5000万美金一架,上升到了现今的1亿2000万美金一架的程度。因为价格的膨涨导致许多原本打着如意算盘的国家,因为买不起而陆续退出了JSF计画,而其中最悲情的无疑是原本打算建造航空母舰来配合JSF机体的英国,如今却面临着可能会造了航空母舰但却没有飞机可以装进去的窘状。

大家都开始急着想要快点看到成果,於是在检讨会议中决定删去一些不必要的性能来节约成本───这时候空军便指出「JSF计画中丶消耗最多费用的是陆战队的垂直起降型F-35B。只要删除F-35B型的开发计画丶就能节约预算了!」

这对於当初一开始提出JSF开发案构想的陆战队,不晓得究竟是什麽五味杂陈的心情呢。也许这个现在进行式中的故事最後会逆转而成为大团圆收场,但就算它最後彻底搞砸了,那倒也不失为21世纪初人类军事史上一页曲折的喜剧。

鉴於这些教训,个人认为如果要从比较务实的角度来谈「取代战术机的计画方案」,则理想的作法,就是把A丶B丶C丶D四项角色彻底地分离,以专用机取代多用途机,进行分工合作的多兵种联合战斗以节约单项武器的开发丶生产成本。

以A的低空渗透攻击来说,应该是可以交给改良过後的武装直升机担任没错,而载弹量也当然可以合理地增加。但是长出手脚丶降落到地面上战斗这些都属於过度强求的多馀要求了。

在B方面,主力战车既不需要飞丶也不需要长出手脚,它们只需要继续做好自己的本份就行了。使用更新式的自动装填系统,以提高瞬间接战的能力;与此相对的则需要加强载弹量,特别是主炮弹药库的尺码以配合自动装填系统的速射能力。

在C方面,最理想的选项就是运用动力外骨骼的步兵,在前线成立野战机场来协助直升机丶主力战车进行快速的油弹补给。只要弹药库与油箱都彻底模组化配置丶那麽这些外骨骼步兵的地勤将可以大幅缩短火力空隙,甚至是连先前提过的火炮八分钟空档,也可以透过外骨骼地勤的劳动增进改善效率。

最後一项的D方面,我们实在是别无选择,战术机或是多脚战车之类的新型载具是攻略HIVE时必须花费的投资。但因为少了A的低空渗透攻击需求,我们可以使用Cost Down版,例如说不装备喷射引擎的廉价版战术机,当成一种放大版的外骨骼步兵用来侵入HIVE深处(为何需要这麽大只而不缩小,请参见我对18m高之问题的文章)。在补给方面的问题,则可能会投入专门用於补给的廉价战术机,背负补给物资与钢缆,在纵坑构造里建立可以自由出入洞口的急造电梯构造,协助这些廉价战术机往HIVE纵坑更深处侵入,终至接近到足以摧毁巢心反应炉的距离。

当然,在这种发想下,战术机也不会再叫战术机了,就算一样长成人形,但随着它所扮演角色的改变,也可能会从TSF而变成Mobile Infantry(机动步兵)之类的称呼。

任何一种武器,不论其性能或造价的绝对值大小,终究它都只是整个巨大的军事体系中的一个小角色。若是没有正视这个事实丶忽略了它所扮演的角色,而沦落为追求性能的无意义争执,则最後不论性能多麽优越───拥有战斗机的速度却没有足够载弹量的轰炸机丶是不及格的。就算会飞会跳丶没有维持战线能力的战车丶也是不及格的。能够发射一堆飞弹消灭敌军和张开力场防护罩的航空母舰丶既然这样你还需要舰载机干嘛?当然还是不及格的。

总而言之,我的结论是,为何不运用战术机所具备的技术优势去改良既存武器这个问题,其主要的理由是缺乏实质的应用价值,从扮演角色上来看也不过是徒增重叠性而没有起到根本解决问题的徵结核心。但是丶战术机理应可以被以更有效率丶更有明确目的之方式去使用,这点却是毫无疑问的。

人民政委 发表于 2012-7-23 13:08
后面还有,我没转完


后面上午我就看过了,就你贴的这正好

那麽战术机在Muv-luv的世界中具备哪些方面的军事用途呢?大体上来说我们可以将之简单的区分为四项要素:
A.可以避开突击级(20m)并在这个高度进行低空巡航以迂回BETA主力丶渗入後方猎杀光线级的机动性。
B.能够伴随战车丶步兵部队与BETA长时间展开消耗战的持续作战能力。
C.短期间内丶拥有不需要後勤人员支持,只要有货柜供应就能继续补给战斗下去的野战补保优势。
D.进入HIVE内部展开地道战的立体机动与通道战能力。

由於武装直升机已经具备了要素A,因此接下来要思考的就是如何满足B丶C丶D的要求了。针对B的问题,倘若要增加载弹量与燃料续航力丶则最理想的手段就是将直升机放大,而直升机的放大就必将伴随着发动机出力功率丶酬载量的全面升级。C的问题则是引进机械手臂,藉此来实现同战术机相似的武装/油槽模组快速野战更换机能。D的话则进一步强化武装直升机的装甲,并在巢穴战中切换成变型後可以着陆进行通道战的陆战模式…嗯,等等,好像哪里不太对劲?



=========然后我就吓死了===============
把武直往人形机改,一边说兵种本位主义一边用人形本位主义去做一般兵器...或者这么说,毛子造裤子的思维,到底准备干啥啊
空想点简单的:
B只要装个JU等级的辅助推进器(装两个怕是就像V22那样了),武直推重比的增长会有多少?恐怕足够额外带很多武备和燃料了吧
C后勤支持也不需要集成到武直上,装在后勤车辆上不会死。
D更是不需要,集成起来麻烦就继续用人形机好了
武直那种东西,黑科技增强一下加强野战战力就好了...比人形机容易生产很多

PS1:嘛,我就说说这文写的瞎走题,绕的太多,这倒不怪原设不细致,毕竟不像高达在设定上就擦了30年屁股
PS2:最后作者终于回题了,回归简单粗暴学派,真不容易。

=================
PS3:知道战术机备弹是多少不?我在贴吧看过几个数字,感觉不靠谱,求点设定
人民政委 发表于 2012-7-23 13:08
后面还有,我没转完


后面上午我就看过了,就你贴的这正好

那麽战术机在Muv-luv的世界中具备哪些方面的军事用途呢?大体上来说我们可以将之简单的区分为四项要素:
A.可以避开突击级(20m)并在这个高度进行低空巡航以迂回BETA主力丶渗入後方猎杀光线级的机动性。
B.能够伴随战车丶步兵部队与BETA长时间展开消耗战的持续作战能力。
C.短期间内丶拥有不需要後勤人员支持,只要有货柜供应就能继续补给战斗下去的野战补保优势。
D.进入HIVE内部展开地道战的立体机动与通道战能力。

由於武装直升机已经具备了要素A,因此接下来要思考的就是如何满足B丶C丶D的要求了。针对B的问题,倘若要增加载弹量与燃料续航力丶则最理想的手段就是将直升机放大,而直升机的放大就必将伴随着发动机出力功率丶酬载量的全面升级。C的问题则是引进机械手臂,藉此来实现同战术机相似的武装/油槽模组快速野战更换机能。D的话则进一步强化武装直升机的装甲,并在巢穴战中切换成变型後可以着陆进行通道战的陆战模式…嗯,等等,好像哪里不太对劲?



=========然后我就吓死了===============
把武直往人形机改,一边说兵种本位主义一边用人形本位主义去做一般兵器...或者这么说,毛子造裤子的思维,到底准备干啥啊
空想点简单的:
B只要装个JU等级的辅助推进器(装两个怕是就像V22那样了),武直推重比的增长会有多少?恐怕足够额外带很多武备和燃料了吧
C后勤支持也不需要集成到武直上,装在后勤车辆上不会死。
D更是不需要,集成起来麻烦就继续用人形机好了
武直那种东西,黑科技增强一下加强野战战力就好了...比人形机容易生产很多

PS1:嘛,我就说说这文写的瞎走题,绕的太多,这倒不怪原设不细致,毕竟不像高达在设定上就擦了30年屁股
PS2:最后作者终于回题了,回归简单粗暴学派,真不容易。

=================
PS3:知道战术机备弹是多少不?我在贴吧看过几个数字,感觉不靠谱,求点设定
FESTBS 发表于 2012-7-23 13:29
后面上午我就看过了,就你贴的这正好

那麽战术机在Muv-luv的世界中具备哪些方面的军事用途呢?大体上 ...
作者的思路确实偏了,其实那个位面很多黑科技,比如电子肌肉,脑波辅助操控还有各种材料技术都是能应用在常规兵器升级上的,不过那边的坦克武直只是外形上和本位面差不多罢了,官方也没说他们完全和现在一样,考虑到无壳弹都已经普及了,坦克武直没改装过也不可能。
坦克武直没必要往战术机那个方向魔改,战术机能满足自己打光线种钻地道的任务就行了,而且一些特定情况,比如弹药打光或者坦克级爬了一身或者BETA靠着数量硬推到跟前,战术机用冷兵器都是可以解决的(日本和苏联都有王牌靠着长刀电锯杀出来),坦克和武直在这方面就差一些了,作者的意思貌似就是让坦克和武直去适应这种特定情况~~~其实反应装甲和外挂榴霰弹都可以打一下,但毕竟是一次性的手段,还是比不上小刀和电锯
备弹问题不同武器也不一样http://www9.atwiki.jp/alternative/pages/275.html
龙腾网看到的?
又见到第四次中东战争的谈论了......坐等陆军版块的斑竹前来。
人民政委 发表于 2012-7-23 14:28
作者的思路确实偏了,其实那个位面很多黑科技,比如电子肌肉,脑波辅助操控还有各种材料技术都是能应用在 ...
嘛,坦克那些就是说原设缺细节嘛,其实都不是那么纠结的事情。。
这文解释18M的时候第一句简直瞎说,然后扯了一堆坦克军舰重量问题,这走题的....算了不吐这文的槽了

资料好,谢过{:hao:}
话说备弹量很低啊(36mm 1400-2000,120才10发?),都选了这么小的口径了,这样一般机体的火力配置不比现位面有的AH64好啊,补给成问题。
36mm无壳弹的话不会比AH64的30mm重吧,设定上来说是空间不够?不像载重不够的样子


还有个问题就是为嘛设定上要用这么短的120mm打APCBC..
枪的即视感吊爆了..{:wu:}
FESTBS 发表于 2012-7-23 15:26
嘛,坦克那些就是说原设缺细节嘛,其实都不是那么纠结的事情。。
这文解释18M的时候第一句简直瞎说,然后 ...
刚才没说清楚,无壳弹是单兵武器用的, 重火力都还是传统弹药
不光有突击炮,也有导弹发射器,只不过中美苏的部队都是合成化程度比较高的,所以除了这几样以外才没给战术机发展太多的专用武装,而比较依赖战术机作战的欧洲有模块化的MK57支援炮,可选择220mm、105mm和57mm三个口径
挂载也是有任务弹性的,不知火最多能带24发120mm,美军会把战术机上的战术小刀拆下来挂上弹夹,人形在这方面的灵活性也发挥的不错
APCBC是打重光线级和要塞级关节用的,平时用的还是以HE和榴霰弹为主,榴霰弹用的最多
人民政委 发表于 2012-7-23 15:54
刚才没说清楚,无壳弹是单兵武器用的, 重火力都还是传统弹药
不光有突击炮,也有导弹发射器,只不过中美 ...
酱紫...无壳弹没大口径的啊.

说备弹不足是相对这么大的机体,看到设定能用220和120发/min的57炮就说明TSF重量其实很大(重量是没原设的吧?从来没见人提过数字)
220炮弹的重量一发差不多当10发120了,要有点备弹的话相对的120根本不该只有10-20发。
又或者用MK57的支援机就不带其他武器,载重全给备弹了?日文看基本不懂,看不出设定的啥

36和120全都是装弹匣里面的话倒是个麻烦

那样短的管子打APCBC初速堪忧.....
FESTBS 发表于 2012-7-23 16:23
酱紫...无壳弹没大口径的啊.

说备弹不足是相对这么大的机体,看到设定能用220和120发/min的57炮就说明 ...
弹药口径一大的话弹匣确实占了不少地方和空间。看欧洲战线的漫画,里面欧洲佬集中一批扛着MK57的F-5在后方当传统炮兵用,估计220mm就是这么个用法,这样直接能获得英吉利海峡上舰队投送的补给,弹药量也不是问题
主要是对BETA战弹药消耗太厉害了,参考动画第二话里面的空降补给,弹药供应不上的话TSF的白刃战能力就可以发挥作用了
120MM打APCBC的威力对付重光线级和要塞级是够用了
人民政委 发表于 2012-7-23 16:48
弹药口径一大的话弹匣确实占了不少地方和空间。看欧洲战线的漫画,里面欧洲佬集中一批扛着MK57的F-5在后方 ...
英鬼都是土豪吗...给跪了
嘛嘛...说不定以后有链炮新机的时候低速APCBC就成黑历史了,低速滑膛炮打啥AP嘛,还要做尾翼,蛋痛不...
FESTBS 发表于 2012-7-23 17:14
英鬼都是土豪吗...给跪了
嘛嘛...说不定以后有链炮新机的时候低速APCBC就成黑历史了,低速滑膛炮 ...
欧洲因为损失太大资源有限,只能把战术机部队当成主力,所以战术机客串的角色要多一些,而且英吉利海峡消耗作战主要是依托舰队展开,打一段时间以后上船就跑,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机械化部队的反应速度就比不上战术机了
讲东德的那个小说里80年代机动性相对较差的一代机打突击级的时候120mm穿甲弹用的不少,到2001年的TE里面的二代机和三代机120mm基本用的都是榴霰弹了
人民政委 发表于 2012-7-23 17:30
欧洲因为损失太大资源有限,只能把战术机部队当成主力,所以战术机客串的角色要多一些,而且英吉利海峡消 ...
:L虽然很违和,,好吧姑且说得通
120mm口径的秒速不超过2公里的炮弹能造成致命伤害,秒速几十公里的冲击波居然造成不了伤害.谁能告诉我 这什么原理?
mortal410 发表于 2012-7-23 19:01
120mm口径的秒速不超过2公里的炮弹能造成致命伤害,秒速几十公里的冲击波居然造成不了伤害.谁能告诉我 这什 ...
这篇文章因为涉及面太广而毛病一堆
BETA没有普通动物的内脏结构,冲击波对BETA能造成伤害,但要打个折扣,对普通动物的足以致死的内出血等情况对BETA是无效的,除非断手断脚或者整个弄碎或大出血,否则BETA还能继续战斗
西北和东南 发表于 2012-7-23 15:19
又见到第四次中东战争的谈论了......坐等陆军版块的斑竹前来。
别,让红外看见红外绝对会把作者撕了的,这会出人命的~~
为了作者的小命,咱还是捂一下嘴吧~~
ACE隶属PLA 发表于 2012-7-23 19:53
别,让红外看见红外绝对会把作者撕了的,这会出人命的~~
为了作者的小命,咱还是捂一下嘴吧~~{:1 ...
对WW的宅不能要求太高
太长了,看着眼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