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送儿子去美国读大学》出续篇,作者儿子写《我要去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4:04:52
标题:我要去美国读大学
链接:http://cn.nytimes.com/article/education/2012/07/17/cc17dongyifu/
内容:
我老爸刚为纽约时报中文网写了一篇文章:《我要送儿子去美国读大学》。我就是文章中提到的那个儿子。

文章我读了一遍,感觉惊异。已经开始丢三忘四的老爸,絮叨起我同学的事情,记忆准确,如数家珍,其中 有的同学出国的事情,我好像只在吃饭的时候提过一句。看来真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啊。

不管怎样,我把这篇文章转给了文中提到过的已经在国外读高中的几位同学。其中一位同学(我中考那年的崇文区状元)回信给我,说经过一年的国外学习,她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原来只想着能上一所排名靠前的大学”,“现在想的是要努力做自己想做的事”。

对她观念发生的变化,我一点都不奇怪。这就像我在美国读书的那段时间(2006-2007年,小学六年级)发生了许多变化一样。但是,在美国的时候,对将来要在哪里读大学的问题,我并没有确定的想法。尽管我的“忘年之友”、几位来自北大、清华等中国名校的哈佛博士生不止一次地劝我,“一定要出来读大学”,并告诉我说“出来之后才知道大学的时间浪费太多了”……但是,我对当时看来还很遥远的问题根本没有什么概念。

那时,我主要忙于应付美国学校的功课。都说美国的学校课业负担轻,功课不紧张。但这要看从哪个角度讲。数学课,一学年下来也没有几次作业,确实不具太高挑战性。但是,我在的学校有一个作业天天都有,那就是读书笔记。这个作业要天天写,老师每周都要检查。

开始的时候,我以为可以用国内语文课上的“读后感”模板来应付读书笔记,也就是一般先把书中内容梗概写一下,再写几句心得便可。哪知道,老师的“朱笔御批”(书法直逼英文狂草,极难辨认)总是问题一大堆。这些问题对我而言,简直“太伤自尊了”。我实在弄不懂,他的那些问题和我读过的书有什么关系。大概在头几十篇读书笔记中,老师几乎在每一篇批语中,都写着“我需要你的reaction”,“你的thought呢”,“你的idea是什么”,“给我你的viewpoint”……你的,你的,你的;我的,我的,我的。书读到这个份上,才知道看别人的书,为的是生产自己的想法。

我老爸在和批改我读书笔记的老师面谈时(类似中国家长会,但谈学生情况都是一对一面谈),曾委婉地请老师对我读书笔记的用词、句式和语法等“多加指点”。老爸事后说,老师对他说的一番话,让他觉得“不好意思”(我理解那其实就是无地自容的意思哈)。老师对老爸说,不要担心一夫的英语(语法),书看多了,错误自然就少了;不会说话的人少,不会思想的人多……

这些话让我明白了,我每天的作业,其实就是在教我思考,启发我思考,“逼迫”我思考。为了完成这种要有自己的reaction、thought、idea和viewpoint的作业,我不得不看更多的书,上网找更多的资料。慢慢地,“朱笔御批”中的内容变成了“商榷”和探讨,而有时则干脆是我的名字后面加上两个英文单词:“Great job(非常好)”。天天读书“写作”的结果,就是我在插班的第一个学期末,不仅在数学和科学,而且在戏剧等全部八门功课上,都得到了A。

那种每天都需要你用创意去完成作业的生活在回国之后中断了。先是我发现在美国我一天登陆无数次、几乎所有学生都离不开的维基百科网上不了。这个严酷的事实,令我无法想象,如果没有维基百科,我将怎样面对今后的作业。我曾听老爸在和别人聊天时说,回国后不长时间,他遇到了一个已经当了部长的北大校友,问他,该怎么向一个孩子解释这个国家为什么要封锁维基百科网?

大概就是在这次谈话过后不久,维基解封了。这件事,肯定与我老爸的牢骚没什么关系。但是,我也敢肯定,那个与负责此事有关的“校友”,在决定解封维基时,不会投反对票。谢谢您啦,那位伯伯!

维基解封了。但我发现维基也用不着了。因为我每天的作业都是有“标答”的,根本不用劳维基的大驾。我的作业中,也让你看“四大名著”,但这些阅读,与其说是让你从阅读中发现什么,创造什么,还不如说是为了让你记住某些“别人”希望“教化”你的几点结论性教条。对这样的阅读,我从来也不勉强,宁可在此失分。

在主动“失分”方面,还有更生猛的同学。进入初中三年级,中考的压力日增。老师出了个作文题目:“初三”。我的一个同学(就是老爸文章中说被新泽西一所中学录取的那位),“勇敢地”以此为题描述了他在大年“初三”那天的快乐生活。当然,在老师进行讲评的时候,他可没从他这个另类创意中得到什么快乐。

我们的考题中,也有看似需要“创意”的题目。一次,高一政治考试中,一个题目需要“谈谈你的看法”。在试卷讲评时,老师“爱怜”地对在这个题目上汪洋恣肆却没得分的同学说:“孩子,你真的以为要你谈什么看法呀?!”在同学们心领神会的暗笑中,这些将来几乎肯定都会进入中国重点大学的“精英”,自然而然地给“标答”和“自己的看法”找到了各自的位置。

来看这道题目:“请对比西奥多·罗斯福与伍德罗·威尔逊的外交政策”。再看这个:“请分析18世纪80年代的政治、经济和外交危机是怎样影响美国1787宪法中的条款的”。这两个题目,是我准备AP(Advanced Placement)美国历史科目考试时需要思考的几百个类似题目中的两个。这种题目,在教科书中是无法找到“标答”的,仅罗列史实也是不行的。

我知道,如果要回答“对比毛泽东与邓小平的外交政策”的问题,尤其是要对政策和人物作出“谈谈你的看法”的评价时,那是需要一定资格的。但是,试想,一个从中学时代起,就要对国家的外交政策不断发表看法的人,和一个进入外交部门才知道外交为何物的人,在对世界大势和国家利益的判断上,哪一个更有可能把握得恰当一些?

需要创意的思考,在国内学校属非主流。为SAT备考,为AP备考,我都是利用高一和高二期间免修英语课的时间。即便如此,你也必须时刻警惕着,不能让那些激荡你大脑的问题闯入“标答”的地盘。在学校,我们的“研究性学习”项目还只有2个必修的学分。而类似(引自剑桥大学国际考试局的)SDP(Skills Development Programme)等培养批判性思维、激发创意的课程,在我们学校也只是被列为选修课,而在其他学校,类似这样的课程,可能都没有被列入选修课表。好在当我和几位同学参加完在田纳西大学举行的DI(Destination Imagination)全球总决赛后,我知道了一个地方的非主流,在另外的地方可能就是主流。

上次出国前,一个“海归”姐姐对我说:“千万别以为到了美国就自然会说英语。”这句话,我记住了。同样,我知道,到美国读大学,也并不一定就会用好美国的教育资源。我老爸把我送出国门,修行当在我个人啦。

作者董一夫是北京四中学生,即将升入高三年级。

另转载一篇文章,供批判用:
标题:韩国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首次取得综合第一名 尹晳万记者
链接:http://chinese.joins.com/gb/article.do?method=detail&art_id=88978
内容:
“若想把两个苹果分给四人吃,要怎么办?”

“把苹果切成两半,再切成四块,这样大家开心地分着吃就行了呗。”

2001年春天,刘贞在(音,42岁,首尔龙山区)听幼儿园老师说四岁的儿子对图形和数字很感兴趣,于是开始了“妈妈式”数学教育。在家里亲自将苹果分成两半演示给儿子看,儿子自己就领会了“除”的意思。即使不非要在笔记本上写出来教加减法,让孩子在生活中像玩儿一样自然而然地理解数学。可能是因为与妈妈快乐地一边玩儿一边学习,儿子像海绵一样,快速地吸收着乘除法等内容。

五岁时买来像童话等有意思地数学相关书籍,与孩子一起读,一起讨论,孩子渐渐地自己学会思考和说话。刘某说:“怕孩子失去兴趣,所以一次也没有请过家教”,“只是让孩子像玩儿一样自然地对数学产生兴趣”。儿子对数学有着极大的兴趣,从小学起就开始自学。上二年级后,在无人教的情况下自己看初中数学书,解答问题。随着不断在各种数学竞赛中获奖,儿子的梦想渐渐地变成了想成为数学家。用两年的时间读完了初中,于今年三月就读于首尔科学高中。

这就是在第53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获得个人组第二名的金东律(音,15岁,男,首尔科学高一)的故事。此次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于7月4~16日在阿根廷马德普拉塔(Mar del Plata)举行,韩国在比赛中获得了有史以来第一次综合第一的好成绩。综合分数为209分(满分252分),与第二名中国(195分)和第三名美国(194分)拉开了不小距离,与第17位的日本(121分)相差足有88分。 以金东律为代表的金东孝(音,首尔科学高中三年级)、文韩蔚(音,世宗科学高中二年级)、朴成真(音,首尔科学高中二年级)、朴泰焕(音,首尔科学高中三年级)、张宰阮(音,首尔科学高中三年级)等六名学生全部获得金牌,综合分数规定为六名学生分数总和。

代表团中年纪最小的金东律在首场比赛中取得了40分(满分42分),夺得了个人部分的第二名,倍受关注。金某在总共6个问题(每个问题满分7分)中有5个取得了满分,但在求函数值的第四道题中惋惜地被扣了两分。带领代表团的团长宋庸镇(仁荷大学数学科教授)说“事实上他做出的是完美答案,只是在验算时违背了需写出引用函数方程式的计算过程的规定,结果被减了分”。但是宋团长说:“取得了满分的新加坡学生此次第四次参加比赛,取得第一名”,“金东律同学虽然年纪小,但是第一次参赛就取得了第二名,明年更值得期待”。金东律的班主任、首尔科学高中教师李成作(音)说:“虽然年纪很小,但却表现出超出该年龄的稳重和认真”,“带着数学家之梦的金东律同学把学习数学当成一种乐趣而不只是学习,所以学得很好”。
标题:我要去美国读大学
链接:http://cn.nytimes.com/article/education/2012/07/17/cc17dongyifu/
内容:
我老爸刚为纽约时报中文网写了一篇文章:《我要送儿子去美国读大学》。我就是文章中提到的那个儿子。

文章我读了一遍,感觉惊异。已经开始丢三忘四的老爸,絮叨起我同学的事情,记忆准确,如数家珍,其中 有的同学出国的事情,我好像只在吃饭的时候提过一句。看来真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啊。

不管怎样,我把这篇文章转给了文中提到过的已经在国外读高中的几位同学。其中一位同学(我中考那年的崇文区状元)回信给我,说经过一年的国外学习,她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原来只想着能上一所排名靠前的大学”,“现在想的是要努力做自己想做的事”。

对她观念发生的变化,我一点都不奇怪。这就像我在美国读书的那段时间(2006-2007年,小学六年级)发生了许多变化一样。但是,在美国的时候,对将来要在哪里读大学的问题,我并没有确定的想法。尽管我的“忘年之友”、几位来自北大、清华等中国名校的哈佛博士生不止一次地劝我,“一定要出来读大学”,并告诉我说“出来之后才知道大学的时间浪费太多了”……但是,我对当时看来还很遥远的问题根本没有什么概念。

那时,我主要忙于应付美国学校的功课。都说美国的学校课业负担轻,功课不紧张。但这要看从哪个角度讲。数学课,一学年下来也没有几次作业,确实不具太高挑战性。但是,我在的学校有一个作业天天都有,那就是读书笔记。这个作业要天天写,老师每周都要检查。

开始的时候,我以为可以用国内语文课上的“读后感”模板来应付读书笔记,也就是一般先把书中内容梗概写一下,再写几句心得便可。哪知道,老师的“朱笔御批”(书法直逼英文狂草,极难辨认)总是问题一大堆。这些问题对我而言,简直“太伤自尊了”。我实在弄不懂,他的那些问题和我读过的书有什么关系。大概在头几十篇读书笔记中,老师几乎在每一篇批语中,都写着“我需要你的reaction”,“你的thought呢”,“你的idea是什么”,“给我你的viewpoint”……你的,你的,你的;我的,我的,我的。书读到这个份上,才知道看别人的书,为的是生产自己的想法。

我老爸在和批改我读书笔记的老师面谈时(类似中国家长会,但谈学生情况都是一对一面谈),曾委婉地请老师对我读书笔记的用词、句式和语法等“多加指点”。老爸事后说,老师对他说的一番话,让他觉得“不好意思”(我理解那其实就是无地自容的意思哈)。老师对老爸说,不要担心一夫的英语(语法),书看多了,错误自然就少了;不会说话的人少,不会思想的人多……

这些话让我明白了,我每天的作业,其实就是在教我思考,启发我思考,“逼迫”我思考。为了完成这种要有自己的reaction、thought、idea和viewpoint的作业,我不得不看更多的书,上网找更多的资料。慢慢地,“朱笔御批”中的内容变成了“商榷”和探讨,而有时则干脆是我的名字后面加上两个英文单词:“Great job(非常好)”。天天读书“写作”的结果,就是我在插班的第一个学期末,不仅在数学和科学,而且在戏剧等全部八门功课上,都得到了A。

那种每天都需要你用创意去完成作业的生活在回国之后中断了。先是我发现在美国我一天登陆无数次、几乎所有学生都离不开的维基百科网上不了。这个严酷的事实,令我无法想象,如果没有维基百科,我将怎样面对今后的作业。我曾听老爸在和别人聊天时说,回国后不长时间,他遇到了一个已经当了部长的北大校友,问他,该怎么向一个孩子解释这个国家为什么要封锁维基百科网?

大概就是在这次谈话过后不久,维基解封了。这件事,肯定与我老爸的牢骚没什么关系。但是,我也敢肯定,那个与负责此事有关的“校友”,在决定解封维基时,不会投反对票。谢谢您啦,那位伯伯!

维基解封了。但我发现维基也用不着了。因为我每天的作业都是有“标答”的,根本不用劳维基的大驾。我的作业中,也让你看“四大名著”,但这些阅读,与其说是让你从阅读中发现什么,创造什么,还不如说是为了让你记住某些“别人”希望“教化”你的几点结论性教条。对这样的阅读,我从来也不勉强,宁可在此失分。

在主动“失分”方面,还有更生猛的同学。进入初中三年级,中考的压力日增。老师出了个作文题目:“初三”。我的一个同学(就是老爸文章中说被新泽西一所中学录取的那位),“勇敢地”以此为题描述了他在大年“初三”那天的快乐生活。当然,在老师进行讲评的时候,他可没从他这个另类创意中得到什么快乐。

我们的考题中,也有看似需要“创意”的题目。一次,高一政治考试中,一个题目需要“谈谈你的看法”。在试卷讲评时,老师“爱怜”地对在这个题目上汪洋恣肆却没得分的同学说:“孩子,你真的以为要你谈什么看法呀?!”在同学们心领神会的暗笑中,这些将来几乎肯定都会进入中国重点大学的“精英”,自然而然地给“标答”和“自己的看法”找到了各自的位置。

来看这道题目:“请对比西奥多·罗斯福与伍德罗·威尔逊的外交政策”。再看这个:“请分析18世纪80年代的政治、经济和外交危机是怎样影响美国1787宪法中的条款的”。这两个题目,是我准备AP(Advanced Placement)美国历史科目考试时需要思考的几百个类似题目中的两个。这种题目,在教科书中是无法找到“标答”的,仅罗列史实也是不行的。

我知道,如果要回答“对比毛泽东与邓小平的外交政策”的问题,尤其是要对政策和人物作出“谈谈你的看法”的评价时,那是需要一定资格的。但是,试想,一个从中学时代起,就要对国家的外交政策不断发表看法的人,和一个进入外交部门才知道外交为何物的人,在对世界大势和国家利益的判断上,哪一个更有可能把握得恰当一些?

需要创意的思考,在国内学校属非主流。为SAT备考,为AP备考,我都是利用高一和高二期间免修英语课的时间。即便如此,你也必须时刻警惕着,不能让那些激荡你大脑的问题闯入“标答”的地盘。在学校,我们的“研究性学习”项目还只有2个必修的学分。而类似(引自剑桥大学国际考试局的)SDP(Skills Development Programme)等培养批判性思维、激发创意的课程,在我们学校也只是被列为选修课,而在其他学校,类似这样的课程,可能都没有被列入选修课表。好在当我和几位同学参加完在田纳西大学举行的DI(Destination Imagination)全球总决赛后,我知道了一个地方的非主流,在另外的地方可能就是主流。

上次出国前,一个“海归”姐姐对我说:“千万别以为到了美国就自然会说英语。”这句话,我记住了。同样,我知道,到美国读大学,也并不一定就会用好美国的教育资源。我老爸把我送出国门,修行当在我个人啦。

作者董一夫是北京四中学生,即将升入高三年级。

另转载一篇文章,供批判用:
标题:韩国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首次取得综合第一名 尹晳万记者
链接:http://chinese.joins.com/gb/article.do?method=detail&art_id=88978
内容:
“若想把两个苹果分给四人吃,要怎么办?”

“把苹果切成两半,再切成四块,这样大家开心地分着吃就行了呗。”

2001年春天,刘贞在(音,42岁,首尔龙山区)听幼儿园老师说四岁的儿子对图形和数字很感兴趣,于是开始了“妈妈式”数学教育。在家里亲自将苹果分成两半演示给儿子看,儿子自己就领会了“除”的意思。即使不非要在笔记本上写出来教加减法,让孩子在生活中像玩儿一样自然而然地理解数学。可能是因为与妈妈快乐地一边玩儿一边学习,儿子像海绵一样,快速地吸收着乘除法等内容。

五岁时买来像童话等有意思地数学相关书籍,与孩子一起读,一起讨论,孩子渐渐地自己学会思考和说话。刘某说:“怕孩子失去兴趣,所以一次也没有请过家教”,“只是让孩子像玩儿一样自然地对数学产生兴趣”。儿子对数学有着极大的兴趣,从小学起就开始自学。上二年级后,在无人教的情况下自己看初中数学书,解答问题。随着不断在各种数学竞赛中获奖,儿子的梦想渐渐地变成了想成为数学家。用两年的时间读完了初中,于今年三月就读于首尔科学高中。

这就是在第53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获得个人组第二名的金东律(音,15岁,男,首尔科学高一)的故事。此次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于7月4~16日在阿根廷马德普拉塔(Mar del Plata)举行,韩国在比赛中获得了有史以来第一次综合第一的好成绩。综合分数为209分(满分252分),与第二名中国(195分)和第三名美国(194分)拉开了不小距离,与第17位的日本(121分)相差足有88分。 以金东律为代表的金东孝(音,首尔科学高中三年级)、文韩蔚(音,世宗科学高中二年级)、朴成真(音,首尔科学高中二年级)、朴泰焕(音,首尔科学高中三年级)、张宰阮(音,首尔科学高中三年级)等六名学生全部获得金牌,综合分数规定为六名学生分数总和。

代表团中年纪最小的金东律在首场比赛中取得了40分(满分42分),夺得了个人部分的第二名,倍受关注。金某在总共6个问题(每个问题满分7分)中有5个取得了满分,但在求函数值的第四道题中惋惜地被扣了两分。带领代表团的团长宋庸镇(仁荷大学数学科教授)说“事实上他做出的是完美答案,只是在验算时违背了需写出引用函数方程式的计算过程的规定,结果被减了分”。但是宋团长说:“取得了满分的新加坡学生此次第四次参加比赛,取得第一名”,“金东律同学虽然年纪小,但是第一次参赛就取得了第二名,明年更值得期待”。金东律的班主任、首尔科学高中教师李成作(音)说:“虽然年纪很小,但却表现出超出该年龄的稳重和认真”,“带着数学家之梦的金东律同学把学习数学当成一种乐趣而不只是学习,所以学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