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问“出身”与假硕士受聘高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5:36:41
李克杰


<P>

   
                       
                        12月29日的《中国青年报》刊载了两条有关教育的新闻,很有意思,颇耐人寻味:

  一条消息是,上海一些企业在招聘研究生时出现了新去向,不仅要看研究生学历和毕业院校,而且还要看“本科出身”,本科毕业学校也成为录用研究生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gt;&gt;&gt;

  另一条消息是,仅有高中学历的甘肃人夏忠俊,仅凭从街头买来的一纸“硕士”文凭,在宁波的一所高校授课一年多,还当上了该校教育教研室的主任,被鄞州区检察院处理过。然而,事隔两年以后,这个夏忠俊又一次故伎重演,以“东京大学留学生”的假毕业证书,在湖州某外国语学院一个日语班上担任班主任长达3个月,最后因频频诈骗自己的学生被拆穿,锒铛入狱……&gt;&gt;&gt;

  尽管看上去这两条新闻风马牛不相及,但笔者认为新闻的背后却体现了共同的东西,暴露出共同的问题。笔者之所以称这两则新闻耐人寻味,主要在于,经历了较长的重学历、唯文凭时期,我们的企业和社会在招录人才和对待人才上终于开始回归理性了,更加务实了。而恰恰是我们的某些高校,作为实行学历教育、颁发学历文凭的主阵地,却仍然抱残守缺地坚守着重学历、唯文凭的旧观念不放,以至于闹出假硕士频频受聘于高校的笑话来。

  一些企业招聘研究生问“本科出身”并不涉嫌歧视,也不是企业凭空捏造出来的“怪招”,更不是为了作秀,而是从它们的亲身经历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比如一位著名外企人力资源部总监就坦言,前几年他们也从上海一些名校招聘过一些研究生,但试用以后感觉,研究生和这些学校的本科生有着明显的差异,多3年的学习经历并没有弥补这些研究生在综合素质上的欠缺,比如英语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这位总监认为,本科4年的学习对一个人的素质尤为重要。

  其实,我国高等教育的某些现状也不同程度地在印证着这位企业人力总监的论断。此前有报道称,一些地方的普通高校(主要是那些二三流高校)实际上已经把自己变成了学生的“考研基地”。学校本身基础条件差,既没有雄厚的物质条件,也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更缺乏优良的教学和学术环境,学生进入高校就埋头准备考研,导致本科阶段知识结构不完整。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即所谓“新硕士不如老本科,新博士不如老硕士”,就是这种现象的生动刻画。

  正是由于一些用人单位充分注意到了这种差别,才想出了招聘研究生问“本科出身”的办法。笔者认为,这种新动向是整个社会用人观念的一个重要转变,用人单位正逐步由“唯文凭”向综合评估转变,由对人才素质的逻辑判断变为经验判断,初步摆脱了“文凭至上”的用人观念,这是向能力标准靠近的一个好预兆,是值得欣喜的。

  然而,相比之下,我们的一些高校却还不是那么清醒,现代“方鸿渐”的出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一个从地摊上买来的“硕士”文凭就能挤身于高校教师队伍,滥竽充数一年多,还当上了业务研究部门的负责人,一个来路不明的东京大学留学生毕业证书就能成为外国语学院教师,当上日语专业班的班主任,若不是因为诈骗暴露马脚,还不知道要在教师队伍里混迹多久呢。这充分反映了一些高校存在着严重的只图虚名、不求真务实的浮夸作风,不是脚踏实地地培养名人,而是只想投机取巧傍名人。假如相关高校也能问问假硕士的“本科出身”,结果会怎样呢?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不是“批发”文凭的场所,因此,尽管学校拥有向毕业生发放文凭的权力,但它不能把着眼点和注意力放在文凭上,而应放在真才实学的提高上。作为高校出现重文凭、轻能力的倾向,完全是理念上的偏差和失误。试想,这样的办学理念,如此不良校风,怎能在社会上赢得好名声呢?它的毕业生会受到用人单位的信任和欢迎吗?长此以往,“硕士生不如本科生,博士生不如硕士生”就会一语成谶了。

  总之,用人单位招聘研究生问“出身”既是用人观念的进步,也击中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软肋,在不断扩大研究生招生数量的同时,如何改变选拔方式和如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确实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而假硕士受聘于高校的现实,也标志着某些高校自身的落后观念还没有真正转变,高校自身的文凭迷信,也必然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看来,要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首先要转变教育者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来源:人民网李克杰


<P>

   
                       
                        12月29日的《中国青年报》刊载了两条有关教育的新闻,很有意思,颇耐人寻味:

  一条消息是,上海一些企业在招聘研究生时出现了新去向,不仅要看研究生学历和毕业院校,而且还要看“本科出身”,本科毕业学校也成为录用研究生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gt;&gt;&gt;

  另一条消息是,仅有高中学历的甘肃人夏忠俊,仅凭从街头买来的一纸“硕士”文凭,在宁波的一所高校授课一年多,还当上了该校教育教研室的主任,被鄞州区检察院处理过。然而,事隔两年以后,这个夏忠俊又一次故伎重演,以“东京大学留学生”的假毕业证书,在湖州某外国语学院一个日语班上担任班主任长达3个月,最后因频频诈骗自己的学生被拆穿,锒铛入狱……&gt;&gt;&gt;

  尽管看上去这两条新闻风马牛不相及,但笔者认为新闻的背后却体现了共同的东西,暴露出共同的问题。笔者之所以称这两则新闻耐人寻味,主要在于,经历了较长的重学历、唯文凭时期,我们的企业和社会在招录人才和对待人才上终于开始回归理性了,更加务实了。而恰恰是我们的某些高校,作为实行学历教育、颁发学历文凭的主阵地,却仍然抱残守缺地坚守着重学历、唯文凭的旧观念不放,以至于闹出假硕士频频受聘于高校的笑话来。

  一些企业招聘研究生问“本科出身”并不涉嫌歧视,也不是企业凭空捏造出来的“怪招”,更不是为了作秀,而是从它们的亲身经历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比如一位著名外企人力资源部总监就坦言,前几年他们也从上海一些名校招聘过一些研究生,但试用以后感觉,研究生和这些学校的本科生有着明显的差异,多3年的学习经历并没有弥补这些研究生在综合素质上的欠缺,比如英语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这位总监认为,本科4年的学习对一个人的素质尤为重要。

  其实,我国高等教育的某些现状也不同程度地在印证着这位企业人力总监的论断。此前有报道称,一些地方的普通高校(主要是那些二三流高校)实际上已经把自己变成了学生的“考研基地”。学校本身基础条件差,既没有雄厚的物质条件,也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更缺乏优良的教学和学术环境,学生进入高校就埋头准备考研,导致本科阶段知识结构不完整。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即所谓“新硕士不如老本科,新博士不如老硕士”,就是这种现象的生动刻画。

  正是由于一些用人单位充分注意到了这种差别,才想出了招聘研究生问“本科出身”的办法。笔者认为,这种新动向是整个社会用人观念的一个重要转变,用人单位正逐步由“唯文凭”向综合评估转变,由对人才素质的逻辑判断变为经验判断,初步摆脱了“文凭至上”的用人观念,这是向能力标准靠近的一个好预兆,是值得欣喜的。

  然而,相比之下,我们的一些高校却还不是那么清醒,现代“方鸿渐”的出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一个从地摊上买来的“硕士”文凭就能挤身于高校教师队伍,滥竽充数一年多,还当上了业务研究部门的负责人,一个来路不明的东京大学留学生毕业证书就能成为外国语学院教师,当上日语专业班的班主任,若不是因为诈骗暴露马脚,还不知道要在教师队伍里混迹多久呢。这充分反映了一些高校存在着严重的只图虚名、不求真务实的浮夸作风,不是脚踏实地地培养名人,而是只想投机取巧傍名人。假如相关高校也能问问假硕士的“本科出身”,结果会怎样呢?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不是“批发”文凭的场所,因此,尽管学校拥有向毕业生发放文凭的权力,但它不能把着眼点和注意力放在文凭上,而应放在真才实学的提高上。作为高校出现重文凭、轻能力的倾向,完全是理念上的偏差和失误。试想,这样的办学理念,如此不良校风,怎能在社会上赢得好名声呢?它的毕业生会受到用人单位的信任和欢迎吗?长此以往,“硕士生不如本科生,博士生不如硕士生”就会一语成谶了。

  总之,用人单位招聘研究生问“出身”既是用人观念的进步,也击中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软肋,在不断扩大研究生招生数量的同时,如何改变选拔方式和如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确实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而假硕士受聘于高校的现实,也标志着某些高校自身的落后观念还没有真正转变,高校自身的文凭迷信,也必然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看来,要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首先要转变教育者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