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议天价五分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3:17:42
审议天价五分钟

● 黄慧敏

中国早点

京语轩

nghuimin@sph.com.sg

  1850万元(人民币,下同,约370万新元)可以拍三部像《小孩不笨》这样的小成本制作电影,应该足以翻新一个小城镇的火车站,但中国的铁道部却将它投到仅五分钟的形象宣传片中。

  当然,这个宣传片“背景”不简单,请的是国际知名导演张艺谋当顾问,而且影片任务重大,要向出席2010年世界高速铁路大会、来自世界各地的业者和官员展示中国的铁道历史和成就。

  可是再重要的任务,短短五分钟就要1850万元,相当于每秒烧掉6万1600元,任哪个纳税人都会感到难以下咽。该短片的账目一曝光,舆论骂声一片不难想象。

  中国审计署上周发布各政府部门2011年度财政审计报告时,除了指铁道部并未按规定为宣传片制作公开招标外,更批评宣传片未达预期效果。

  好奇地上网搜出宣传片,结果不到两分钟眼皮就开始感到沉重。一列列火车划过辽阔的草原、车站窗前人影窜动、空中白云飞速掠过……唯美镜头不能说全无,但除了不同型号的火车反复进出站外,实在没有其他内容可言。要不是节奏强劲的背景音乐,还真可能睡着。

  据一些网民说,类似水平的宣传片,十几万制作费就已足够。有者因此挖苦张导说他自砸招牌,收了天价却拍出伪劣宣传片;有的则暗示铁道部没有公开招标肯定是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当然张导已否认宣传片由他操刀,他只是出主意,未参与拍摄,更已要求不署名。由此看来,那1850万元也并未全入他口袋,但确切收费,张导的助理没说清,只说是符合张导“这个级别的费用”。

  其实收费是否离谱,那属市场问题,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对错无从说起。至于宣传片的质量、有没有公开招标也都是次要的。难道张导亲自出马,拍出举世无双的宣传片,这1850万元就花得应该?如看准某一导演的才华,并能借其名气宣传,那不公开招标,直接聘用又有何不可?

  最关键的问题应该是铁道部花这笔钱是否经得起正义的考验,成效的结算。这也正是评估任何政府部门的两把尺,是官员在接下管理国民税务的任务时,潜在的“聘雇条件”。

  正义黑白分明,如果资金平白无故地在行政过程中被私吞,那断然要遭讨伐。至于成效,虽然未必总是能摆在眼前验证的实质改变,但执政者最起码也要能说出个所以然。值与不值,需与不需,应是决策前的必要评估。

  就铁道部的例子,就不知当局有否问过自己,区区一部宣传片是否真有必要请来国际导演操刀?如为打造世界级铁路的形象,是不是把钱投到改善列车设施更实在?

  近期,因神舟九号升空,关于中国航天工程投资“值不值得”的议论也不少。有位读者日前来信斥责说人们不该总是用“小商人的眼光”看世界,老在计算回报成效,那样的视野很狭隘。

  但当花的是纳税人的钱时,斤斤计较不能少。公众质询不可怕,只要花费经过深思熟虑,能给个交代,公道自在人心。

  我愿意乐观相信,大部分官员初带乌纱帽时确实真心为民,可是一路上难免有人不小心把正义和成效这两把尺给遗失、遗忘了。中国审计署的年度报告,正是通过揭露问题,努力提醒同僚重拾审判之尺。

  可是当关系凌驾于制度之上、排场气势压倒实质内容、抽油水成了领月薪般“正常”时,审计署的小小提醒只怕是杯水车薪。当制度的操作以致人的心态都已“习惯”了一些恶习,大环境不变,官员的决策中还要出现更多1850万元的天价五分钟。

http://www.zaobao.com/zg/zg120705_003.shtml审议天价五分钟

● 黄慧敏

中国早点

京语轩

nghuimin@sph.com.sg

  1850万元(人民币,下同,约370万新元)可以拍三部像《小孩不笨》这样的小成本制作电影,应该足以翻新一个小城镇的火车站,但中国的铁道部却将它投到仅五分钟的形象宣传片中。

  当然,这个宣传片“背景”不简单,请的是国际知名导演张艺谋当顾问,而且影片任务重大,要向出席2010年世界高速铁路大会、来自世界各地的业者和官员展示中国的铁道历史和成就。

  可是再重要的任务,短短五分钟就要1850万元,相当于每秒烧掉6万1600元,任哪个纳税人都会感到难以下咽。该短片的账目一曝光,舆论骂声一片不难想象。

  中国审计署上周发布各政府部门2011年度财政审计报告时,除了指铁道部并未按规定为宣传片制作公开招标外,更批评宣传片未达预期效果。

  好奇地上网搜出宣传片,结果不到两分钟眼皮就开始感到沉重。一列列火车划过辽阔的草原、车站窗前人影窜动、空中白云飞速掠过……唯美镜头不能说全无,但除了不同型号的火车反复进出站外,实在没有其他内容可言。要不是节奏强劲的背景音乐,还真可能睡着。

  据一些网民说,类似水平的宣传片,十几万制作费就已足够。有者因此挖苦张导说他自砸招牌,收了天价却拍出伪劣宣传片;有的则暗示铁道部没有公开招标肯定是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当然张导已否认宣传片由他操刀,他只是出主意,未参与拍摄,更已要求不署名。由此看来,那1850万元也并未全入他口袋,但确切收费,张导的助理没说清,只说是符合张导“这个级别的费用”。

  其实收费是否离谱,那属市场问题,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对错无从说起。至于宣传片的质量、有没有公开招标也都是次要的。难道张导亲自出马,拍出举世无双的宣传片,这1850万元就花得应该?如看准某一导演的才华,并能借其名气宣传,那不公开招标,直接聘用又有何不可?

  最关键的问题应该是铁道部花这笔钱是否经得起正义的考验,成效的结算。这也正是评估任何政府部门的两把尺,是官员在接下管理国民税务的任务时,潜在的“聘雇条件”。

  正义黑白分明,如果资金平白无故地在行政过程中被私吞,那断然要遭讨伐。至于成效,虽然未必总是能摆在眼前验证的实质改变,但执政者最起码也要能说出个所以然。值与不值,需与不需,应是决策前的必要评估。

  就铁道部的例子,就不知当局有否问过自己,区区一部宣传片是否真有必要请来国际导演操刀?如为打造世界级铁路的形象,是不是把钱投到改善列车设施更实在?

  近期,因神舟九号升空,关于中国航天工程投资“值不值得”的议论也不少。有位读者日前来信斥责说人们不该总是用“小商人的眼光”看世界,老在计算回报成效,那样的视野很狭隘。

  但当花的是纳税人的钱时,斤斤计较不能少。公众质询不可怕,只要花费经过深思熟虑,能给个交代,公道自在人心。

  我愿意乐观相信,大部分官员初带乌纱帽时确实真心为民,可是一路上难免有人不小心把正义和成效这两把尺给遗失、遗忘了。中国审计署的年度报告,正是通过揭露问题,努力提醒同僚重拾审判之尺。

  可是当关系凌驾于制度之上、排场气势压倒实质内容、抽油水成了领月薪般“正常”时,审计署的小小提醒只怕是杯水车薪。当制度的操作以致人的心态都已“习惯”了一些恶习,大环境不变,官员的决策中还要出现更多1850万元的天价五分钟。

http://www.zaobao.com/zg/zg120705_003.shtml
我不喜欢张一谋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