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九安返神州 神十筹备升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9:28:53
中国昨天顺利迎接神舟九号飞船和三名航天员着陆,并已放眼下一个航天目标——神舟十号,计划再送女航天员上天。

  本月16日从酒泉发射的中国神九飞船在太空航行13天后,昨早10时03分成功在内蒙古中部草原降落。三名航天员景海鹏、刘旺与刘洋健康出舱。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昨午在记者会上就以“结果圆满、过程完美、成果丰硕”评价此次神九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的任务。在13天的太空旅程中,两架飞行器成功进行了自动和手动两次对接,航天员也完成了一系列科学和技术试验。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陈善广就透露,当局已展开下一阶段的筹备工作,并准备好为神舟十号选拔和训练新航天员。他说:“在下一次的飞行当中,可能还会有女航天员上天。”

  神九当初挑选航天员时,就因造就了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而引起不少人关注。

  神九是于昨早约9时启动返回地球的程序,多家媒体全程报道。电视直播画面中,高速重返大气层的神九返回舱在空中划出了一道白光。着陆时,虽然降落伞提供了缓冲,但返回舱的外壳因和大气层剧烈摩擦已焦黑一片,触地时更一度冒出火花、侧翻。

  在地面等候多时的工作人员迅速拉起警戒线,打开舱门钻入查看,并为航天员递送饮料,补充水分。
不过由于在太空失重环境里生活多日,需要重新适应地球的重力,所以在返回舱着陆近一个小时后,电视画面才终于出现三名航天员的身影。景海鹏、刘旺、刘洋依序在医保人员的搀扶下动作缓慢地钻出舱门,而且立刻就被扶到椅子上坐下休息。

  三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不停挥舞着双手向工作人员致意。刘洋更是感性地说:“天宫是我们在太空的家,很温馨很舒适”。

  神九和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里程碑,而三名航天员过去两周在太空生活的一点一滴几乎都已成了电视台每天必备的新闻。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以及中央政治局常委贺国强与周永康昨天也都亲临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神舟九号返航。

  温家宝在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贺电时说,神舟九号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取得的新成就,对增强中国综合国力、振奋民族精神、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全体航天人建立的丰功伟绩将彪炳史册,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因此在王兆耀看来,中国政府过去20年投入390亿元人民币(约78亿新元)发展载人航天工程是绝对值得的。他指出,中国航天技术研究至今已取得900余项国家级发明专利和科技进步成果,不但加强了中国航天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能力,也带动了相关的科学研究。

  不过他也强调,中国绝无意要赶超任何国家,或和谁竞争,只是想通过航天发展满足中国国内各方面的需求。根据一些研究报告,载人航天的投入产出比可高达1对10,甚至1对12,对拉动经济有显著效用。

  不过部分舆论质疑,在还有逾1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下的中国,航天发展不过是面子工程,是场“表演”。但王兆耀就呼吁公众正视这场“表演”背后的技术成就。他说:“整个飞行过程,所有的重要事件,都是按照我们的预定计划进行的。很多人说我们在表演。的确,这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堪称是过程完美。”
http://www.zaobao.com/zg/zg120630_001_1.shtml中国昨天顺利迎接神舟九号飞船和三名航天员着陆,并已放眼下一个航天目标——神舟十号,计划再送女航天员上天。

  本月16日从酒泉发射的中国神九飞船在太空航行13天后,昨早10时03分成功在内蒙古中部草原降落。三名航天员景海鹏、刘旺与刘洋健康出舱。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昨午在记者会上就以“结果圆满、过程完美、成果丰硕”评价此次神九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的任务。在13天的太空旅程中,两架飞行器成功进行了自动和手动两次对接,航天员也完成了一系列科学和技术试验。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陈善广就透露,当局已展开下一阶段的筹备工作,并准备好为神舟十号选拔和训练新航天员。他说:“在下一次的飞行当中,可能还会有女航天员上天。”

  神九当初挑选航天员时,就因造就了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而引起不少人关注。

  神九是于昨早约9时启动返回地球的程序,多家媒体全程报道。电视直播画面中,高速重返大气层的神九返回舱在空中划出了一道白光。着陆时,虽然降落伞提供了缓冲,但返回舱的外壳因和大气层剧烈摩擦已焦黑一片,触地时更一度冒出火花、侧翻。

  在地面等候多时的工作人员迅速拉起警戒线,打开舱门钻入查看,并为航天员递送饮料,补充水分。
不过由于在太空失重环境里生活多日,需要重新适应地球的重力,所以在返回舱着陆近一个小时后,电视画面才终于出现三名航天员的身影。景海鹏、刘旺、刘洋依序在医保人员的搀扶下动作缓慢地钻出舱门,而且立刻就被扶到椅子上坐下休息。

  三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不停挥舞着双手向工作人员致意。刘洋更是感性地说:“天宫是我们在太空的家,很温馨很舒适”。

  神九和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里程碑,而三名航天员过去两周在太空生活的一点一滴几乎都已成了电视台每天必备的新闻。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以及中央政治局常委贺国强与周永康昨天也都亲临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神舟九号返航。

  温家宝在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贺电时说,神舟九号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取得的新成就,对增强中国综合国力、振奋民族精神、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全体航天人建立的丰功伟绩将彪炳史册,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因此在王兆耀看来,中国政府过去20年投入390亿元人民币(约78亿新元)发展载人航天工程是绝对值得的。他指出,中国航天技术研究至今已取得900余项国家级发明专利和科技进步成果,不但加强了中国航天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能力,也带动了相关的科学研究。

  不过他也强调,中国绝无意要赶超任何国家,或和谁竞争,只是想通过航天发展满足中国国内各方面的需求。根据一些研究报告,载人航天的投入产出比可高达1对10,甚至1对12,对拉动经济有显著效用。

  不过部分舆论质疑,在还有逾1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下的中国,航天发展不过是面子工程,是场“表演”。但王兆耀就呼吁公众正视这场“表演”背后的技术成就。他说:“整个飞行过程,所有的重要事件,都是按照我们的预定计划进行的。很多人说我们在表演。的确,这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堪称是过程完美。”
http://www.zaobao.com/zg/zg120630_001_1.shtml
发现有的境外媒体缺少科学素养,不知道反推火箭是什么,还“一度冒出火花”。《关键时刻》更搞笑,把整流罩当不明飞行物了,说“四个亮点”
我有一个问题:当初介绍神舟系列时,说神舟比较苏联飞船的一个特点是有轨道舱,
也就是推进舱回收舱前面的那一截,是可以利用做在轨条件下研究的。
为什么不能在每次与天宫对接,分离回收时把轨道舱留在天宫上,上去一次留一节,
越留越多,使天宫越来越大?该舱好像没有太阳电池,没有电池就不好办。
这次决口没提轨道舱干嘛去了,兔子有阴谋
造汽 发表于 2012-6-30 09:16
我有一个问题:当初介绍神舟系列时,说神舟比较苏联飞船的一个特点是有轨道舱,
也就是推进舱回收舱前面的 ...
那天宫一号做机动变轨时需要更多的燃料了。
这次决口没提轨道舱干嘛去了,兔子有阴谋
烧毁了哦,亲*^o^*
神八和神九的轨道舱均有对接机构的,又不是木头做的不值钱玩意。
maoxuangen 发表于 2012-6-30 09:48
那天宫一号做机动变轨时需要更多的燃料了。
下一步天宫总是要越来越大的。
电发动机咋样啦。
把轨道舱留在天宫,就需要在返回舱和轨道舱之间设计对接装置,以备下次来的飞船对接。
目前这两者之间只做返回前的“一次性”分离。
造汽 发表于 2012-6-30 09:16
我有一个问题:当初介绍神舟系列时,说神舟比较苏联飞船的一个特点是有轨道舱,
也就是推进舱回收舱前面的 ...
应该现在还是对接机构的试验阶段,天宫1号2号都是试验用的,寿命设计两年左右。

一节一节接上去就需要轨道舱和返回舱之间需要的是真正太空对接机构,耗费不小。现在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将来的空间站母体一定是预留多种接口,比如用机械臂捕捉对接,费用要少很多了吧。都是个人外行想法。
我有一个问题:当初介绍神舟系列时,说神舟比较苏联飞船的一个特点是有轨道舱,也就是推进舱回收舱前面的 ...
我也是这样想的
lvchunyou 发表于 2012-6-30 10:46
应该现在还是对接机构的试验阶段,天宫1号2号都是试验用的,寿命设计两年左右。

一节一节接上去就需要 ...
问一个问题,想进步这种无人货运飞船,能不能在空间站也无人的情况下把货物
转运到空间站而不靠人力搬运?(有些气体的转移我认为肯定是自动的从飞船输送到
空间站的)。目前神舟都是可回收的,无人货运飞船不必回收了。


现在自动化水平,遥控遥测遥信和实时数据传输(如科研的数据,甚至天地同步研究,云计算等)
研究模型的发展和设备的小型化,甚至借助在地上的虚拟航天员的操作,
对于天上实验室的用人需要和设备需要(重量,体积,能耗)应该都是降低的,空间站可以做得更小巧,上人的时间和频率都可以限制到必要的程度
所以中国的空间站不必搞得很大,后发应该有优势。

现在自动化水平,遥控遥测遥信和实时数据传输(如科研的数据,甚至天地同步研究,云计算等)
研究模型的发展和设备的小型化,甚至借助在地上的虚拟航天员的操作,
对于天上实验室的用人需要和设备需要(重量,体积,能耗)应该都是降低的,空间站可以做得更小巧,上人的时间和频率都可以限制到必要的程度
所以中国的空间站不必搞得很大,后发应该有优势。
造汽 发表于 2012-6-30 10:52
问一个问题,想进步这种无人货运飞船,能不能在空间站也无人的情况下把货物
转运到空间站而不靠人力搬运 ...
从设计的角度看,我认为无论补充散装货物和燃料液体等无需人参与搬运都不是难题。

只要母体足够大,接口足够多,以后单发送个燃料电池组直接更换(无人参与)也是可能的。从现在完成的技术和测控水平,以后的事就是钱的问题了。多少钱办多少事,大钱办大事。
触地时更一度冒出火花、侧翻。
....................................看来没整明白啥是反冲火箭啊
nsa2000 发表于 2012-6-30 11:06
触地时更一度冒出火花、侧翻。
....................................看来没整明白啥是反冲火箭啊
现在很多孩子没看过十万个为什么。
造汽 发表于 2012-6-30 10:56
现在自动化水平,遥控遥测遥信和实时数据传输(如科研的数据,甚至天地同步研究,云计算等)
研究模型的发 ...
这个后发优势现在就体现的淋漓尽致了,毛子和MD只能酸不喇鸡瞪眼看着TB花一毛钱干了他们一块钱才能干的事儿。从容优雅,一步一步看着他们在前面跑不动了。谁让你花钱不仔细呢?毛子没干航天飞机才能挺到今天还能上去人,要是干了航天飞机估计不到89年早就咽气了。
lvchunyou 发表于 2012-6-30 11:09
这个后发优势现在就体现的淋漓尽致了,毛子和MD只能酸不喇鸡瞪眼看着TB花一毛钱干了他们一块钱才能干的事 ...
前人的经验教训,付出的代价,甚至付出的生命的代价,我们还是要感谢的。

另外人类高端技术的努力是不应该被BS的,所以我不嘲讽其它小国的航天努力,
因为我们自己是这种居高临下的嘲讽的受害者,我们也是顶着这种嘲讽取得了现在
的成就。
造汽 发表于 2012-6-30 11:08
现在很多孩子没看过十万个为什么。
这反冲火箭从神一开始就有介绍了,返回那么多次,都没整明白啊。:D
烧毁了哦,亲*^o^*
烧毁的是推进舱
造汽 发表于 2012-6-30 11:11
前人的经验教训,付出的代价,甚至付出的生命的代价,我们还是要感谢的。

另外人类高端技术的努力是不 ...
那是当然,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无论是否包含政治和军事因素,所作出的牺牲都是值得敬佩的。但真正能完成这些工作的只能是大国或大国牵头的国家集团。

后来者能够看到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不犯技术和决策的错误,可长可久,一步一个脚印才是正道。好高骛远不但达不成目的,反倒损害项目的进度。比较一下印度的探月卫星和TB的嫦娥2号,差在哪里?入轨精度是火箭问题,测控水平更是复杂问题。印度好不容易把卫星送到了月球轨道,燃料已经快折腾没了,结果没完成任务就栽到月亮上面去了,钱基本白花了。嫦娥2号不但完成了预想的任务,还在月球轨道玩儿了几次弹跳,奔了拉格朗日点,现在据说向深空去了。一个卫星完成几倍的任务。这钱就省老鼻子了。天宫一号也要学嫦娥,两年变4年,以后上去的飞船插完了一号插二号,插完二号再插一号。这个玩儿法令人遐想。
nsa2000 发表于 2012-6-30 11:14
这反冲火箭从神一开始就有介绍了,返回那么多次,都没整明白啊。
都去玩游戏了,其实游戏也可以寓教于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