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纪行之(二)伊雷木湖、大桥、可可托海大峡谷、喀纳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19:44:43


前面写的《新疆记行(一)》更多是个人的回乡经历,有沿途见闻,也有回忆,所以文字很琐碎。图片绝大多数都是车上所拍,没法讲究,但我又很喜欢这些图片所反映的当时的实际情况,无法割爱。从本帖开始能较正常拍照了,也更像个旅游者,所以单开一帖,专发那些新疆景点的图片。由于我这次回去的路线都在北疆转悠,所以标题改成《北疆记行》。我打算分四个部分发贴,综合贴,如纪行一,旅游攻略图片贴,即本帖,乌鲁木齐的城市专贴,还有乘车回南方路上见闻的专贴。希望能完成任务。

所拍图片用的相机是D80+1870头。图片没技术,有内容。部分图片仍然是在车上所拍,效果不论,比如去喀纳斯的路上所拍。只要对驴友有借鉴意义的,我尽量贴上,总之服务于内容。本文之姊妹篇。
http://lt.cjdby.net/thread-1406110-1-1.html

前面写的《新疆记行(一)》更多是个人的回乡经历,有沿途见闻,也有回忆,所以文字很琐碎。图片绝大多数都是车上所拍,没法讲究,但我又很喜欢这些图片所反映的当时的实际情况,无法割爱。从本帖开始能较正常拍照了,也更像个旅游者,所以单开一帖,专发那些新疆景点的图片。由于我这次回去的路线都在北疆转悠,所以标题改成《北疆记行》。我打算分四个部分发贴,综合贴,如纪行一,旅游攻略图片贴,即本帖,乌鲁木齐的城市专贴,还有乘车回南方路上见闻的专贴。希望能完成任务。

所拍图片用的相机是D80+1870头。图片没技术,有内容。部分图片仍然是在车上所拍,效果不论,比如去喀纳斯的路上所拍。只要对驴友有借鉴意义的,我尽量贴上,总之服务于内容。本文之姊妹篇。
http://lt.cjdby.net/thread-1406110-1-1.html


前面说过,我出生在云母矿,即阿尔泰山深处的某个山洼里的矿上。那地方大人说骑马一天就到中蒙苏的边境。到铁卖克乡和可可托海镇,对于那时的我而言,完全是进城的感觉,充满了期待和向往。我平时在山里放自家的小羊群,也帮着看马,或帮大人做点家务。也经常跟着那些孩子野跑,骑光背马淘气,或者拿弓搭箭,满山追射牛羊、野兔和鹰雀,套老鼠,掏鸟蛋,上屋顶,跑很远的山沟里摘野果子吃。与哈萨克小巴郎骂战,有时候也打两架,不过我小时体弱,打架参加较少,而作为了解真相的围观群众居多。等等这些。

父母比较忙,觉得我这样没人管不行,就送我到了当时山里的简易小学。我简直开心死了,因为觉得上学是件非常神气的事。十几二十个同学在两个教室上课,这就是三个班了。我们一般都是在一排长长的木板上读书写字,那就是课桌。只有三张正经的课桌,是奖给成绩好的学生用的,并不固定,要看每个时段的考试成绩。尽管我经常被老师批评很笨,而且至今认为他的评价准确,但也荣幸坐过这个座位,而且是和我的好朋友,即老师的儿子杨红宇一起享受这种待遇的。我会和其他同学没事就坐在教室的窗台上大声背诵课文,有意在经过的大人孩子们面前显摆。学校只有一个老师,叫杨宗荣,下巴有着和毛主席一样的痣,位置、大小和色泽完全一样。他形体微胖,个头似乎不很高,模样就让人肃然起敬。他轮流给我们三个年级上课,严肃而不死板,经常带我们打篮球,春游,组织我们在草地上唱歌跳舞等等。他还能讲令人非常神往的童话故事。他是我这辈子最为崇敬的人之一。

山里的风光是壮美的,有着众多的牛羊与马群。哈萨克人按季节转场,春天到我们山下,住在溪水边。秋天临近,就搬走了。我们经常去哈萨的帐篷做客,带去西红柿、土豆和一些其他物品,换取他们的奶疙瘩。这其实是一种相当原始的以货易货的贸易,但于我们这些小伙伴却十分热衷。哈萨克妇女似乎也喜欢我们这些小孩,总是热情招待我们,让我们喝那种实在无法下咽的酸奶,说是对我们好。这玩意如果放上糖,就是今天十分流行的酸奶。但那时候白糖在这里十分金贵,哈萨也不会轻易使用,我们大抵也只能喝原汁原味的酸奶了。

前面说过,我出生在云母矿,即阿尔泰山深处的某个山洼里的矿上。那地方大人说骑马一天就到中蒙苏的边境。到铁卖克乡和可可托海镇,对于那时的我而言,完全是进城的感觉,充满了期待和向往。我平时在山里放自家的小羊群,也帮着看马,或帮大人做点家务。也经常跟着那些孩子野跑,骑光背马淘气,或者拿弓搭箭,满山追射牛羊、野兔和鹰雀,套老鼠,掏鸟蛋,上屋顶,跑很远的山沟里摘野果子吃。与哈萨克小巴郎骂战,有时候也打两架,不过我小时体弱,打架参加较少,而作为了解真相的围观群众居多。等等这些。

父母比较忙,觉得我这样没人管不行,就送我到了当时山里的简易小学。我简直开心死了,因为觉得上学是件非常神气的事。十几二十个同学在两个教室上课,这就是三个班了。我们一般都是在一排长长的木板上读书写字,那就是课桌。只有三张正经的课桌,是奖给成绩好的学生用的,并不固定,要看每个时段的考试成绩。尽管我经常被老师批评很笨,而且至今认为他的评价准确,但也荣幸坐过这个座位,而且是和我的好朋友,即老师的儿子杨红宇一起享受这种待遇的。我会和其他同学没事就坐在教室的窗台上大声背诵课文,有意在经过的大人孩子们面前显摆。学校只有一个老师,叫杨宗荣,下巴有着和毛主席一样的痣,位置、大小和色泽完全一样。他形体微胖,个头似乎不很高,模样就让人肃然起敬。他轮流给我们三个年级上课,严肃而不死板,经常带我们打篮球,春游,组织我们在草地上唱歌跳舞等等。他还能讲令人非常神往的童话故事。他是我这辈子最为崇敬的人之一。

山里的风光是壮美的,有着众多的牛羊与马群。哈萨克人按季节转场,春天到我们山下,住在溪水边。秋天临近,就搬走了。我们经常去哈萨的帐篷做客,带去西红柿、土豆和一些其他物品,换取他们的奶疙瘩。这其实是一种相当原始的以货易货的贸易,但于我们这些小伙伴却十分热衷。哈萨克妇女似乎也喜欢我们这些小孩,总是热情招待我们,让我们喝那种实在无法下咽的酸奶,说是对我们好。这玩意如果放上糖,就是今天十分流行的酸奶。但那时候白糖在这里十分金贵,哈萨也不会轻易使用,我们大抵也只能喝原汁原味的酸奶了。


但是,这终究不是正规的学校。老师也颇被人批评,虽然我从不觉得他水平不够。然后我被送到可可托海镇上学。从雄伟的五矿山上下来,我经过了铁卖克乡,惊奇地注视这山边一湾碧蓝狭长的水面,这就是传说中的“海子口”,即今之所谓“伊雷木湖”了。那时,我觉得它是那么大,那么宽,比我是大多了,这就是我想象中的海。而其名字也恰好叫做海子。其实海子口只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地震陷落形成的积水盆,面积二十余平方公里,两条额尔齐斯河的支流从东西方向注入湖内。湖的西南方有个缺口,就是地震形成的豁口,那里有发电机组,以前主要供可可托海和富蕴地区用电,现在据说已经并入了国家电网。

我在可镇上小学未满一个学期,这大概应算是我上过的第一个正规学校。学校就在海子口边不远的地方,额尔齐斯河从附近流入湖内。我那时是寄住在父母的朋友,郑玉明叔叔家里。他在我印象中高大壮实,但皮肤却出奇的白皙,这在新疆是比较少见的好肤色。冬天他带着皮帽,着大衣,很像威风凛凛的军人,但态度很温和,也不怎么管我。他家有种地,就在额尔齐斯河边,有豆角、青瓜、白菜、西红柿、辣椒,还有大豆,但我记得人们也有叫毛豆的,不知何故。也许真是毛豆罢。

郑叔叔的两个儿子都在上学,大的好像有十来岁了,一副少年老成的样子。小的比我似乎大两岁。因为我是客,他们有时候也欺负我。我和小哥一起睡,他就让我睡在炕头低的一头,很别扭,结果被阿姨骂了。不过总的来说,我们相处融洽,没有嫌猜。我们一起在地里干活,一起去额河边上打鱼,或者去街上淘气。大哥会骑自行车,看他骑车上街的神气样子,我十分仰慕。他在镇上中学看公审大会,回来绘声绘色说给我们听,但我进不去。我非常不高兴,跑到镇上的木桥前,抬头看着蓝天白云,幻想着自己快快长大后的样子。秋天到了,我们放学后就去收豆子瓜果,摘了很多,然后连皮带毛煮了好大一锅,什么都有,放开吃。我很喜欢吃这种大锅饭,因为平常的生活还是比较艰苦的,能吃到很多煮熟的新鲜豆子于我是难得的享受。

我在可镇上学的经历有印象的不多,似乎不是很佳。总之我觉得自己像个野蛮人,突然进入了一个文明社会,什么都不懂,什么也不熟悉,动辄出错,似乎同学们都在拿眼瞧着我。在偌大的校园里,那么多学生,而自己却孤单弱小,也没有什么亲近的朋友。我会紧张滴倾听学校的电铃,然后进教室规矩地听讲,摆好书本。我那时觉得这电铃很神奇,总是在旁边注视和研究它的构造,几年后我在南方终于自己动作制作了一把,虽然效果不佳。

校园里能看到更多女同学,让我很愉快,可见我的好色之心,自小就有。这里终于不只是山上那个叫秀梅、英英和惠惠的与我同龄的女孩子(其中秀梅最漂亮)了,她们还是土,本质上和我一样,但城里的女孩子,哼哼。。。。。我们班有四十来个同学,有个叫李荣荣的女生,是学习委员,成绩自然好,活泼大方,没事就哼着歌曲,我印象最深的歌曲是《让我们荡起双桨》,未必是她唱的,想是别的女生也经常唱罢。她扎个小辫,我那时觉得她特别漂亮,总是悄悄看她。还有个男同学,不记得名字了,瘦高,剔着平头,成绩差,好像是个什么“长”的儿子,无比顽劣,大家都讨厌他。但他却有自己的小帮派,也总是能折腾一些事情让大家注意他。比如他会在教室里拿出一盒火柴,拔出一根插在盒上当引线,然后点燃,看着火苗渐渐燃向盒内,他会大笑着念道,“导火索在哧哧地燃烧。。。。。”,我记得这是黄继光还是什么电影里的句子,他在模拟那位英雄呢。同学们,包括那些女孩子们会紧张的注视着火柴突然全部被引燃,然后尖叫起来。这位英雄才满足地把火柴盒扔掉。他自然被老师叫过去痛骂一顿,但死性不改。。。。我有点怀念这个烂仔。

但是,这终究不是正规的学校。老师也颇被人批评,虽然我从不觉得他水平不够。然后我被送到可可托海镇上学。从雄伟的五矿山上下来,我经过了铁卖克乡,惊奇地注视这山边一湾碧蓝狭长的水面,这就是传说中的“海子口”,即今之所谓“伊雷木湖”了。那时,我觉得它是那么大,那么宽,比我是大多了,这就是我想象中的海。而其名字也恰好叫做海子。其实海子口只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地震陷落形成的积水盆,面积二十余平方公里,两条额尔齐斯河的支流从东西方向注入湖内。湖的西南方有个缺口,就是地震形成的豁口,那里有发电机组,以前主要供可可托海和富蕴地区用电,现在据说已经并入了国家电网。

我在可镇上小学未满一个学期,这大概应算是我上过的第一个正规学校。学校就在海子口边不远的地方,额尔齐斯河从附近流入湖内。我那时是寄住在父母的朋友,郑玉明叔叔家里。他在我印象中高大壮实,但皮肤却出奇的白皙,这在新疆是比较少见的好肤色。冬天他带着皮帽,着大衣,很像威风凛凛的军人,但态度很温和,也不怎么管我。他家有种地,就在额尔齐斯河边,有豆角、青瓜、白菜、西红柿、辣椒,还有大豆,但我记得人们也有叫毛豆的,不知何故。也许真是毛豆罢。

郑叔叔的两个儿子都在上学,大的好像有十来岁了,一副少年老成的样子。小的比我似乎大两岁。因为我是客,他们有时候也欺负我。我和小哥一起睡,他就让我睡在炕头低的一头,很别扭,结果被阿姨骂了。不过总的来说,我们相处融洽,没有嫌猜。我们一起在地里干活,一起去额河边上打鱼,或者去街上淘气。大哥会骑自行车,看他骑车上街的神气样子,我十分仰慕。他在镇上中学看公审大会,回来绘声绘色说给我们听,但我进不去。我非常不高兴,跑到镇上的木桥前,抬头看着蓝天白云,幻想着自己快快长大后的样子。秋天到了,我们放学后就去收豆子瓜果,摘了很多,然后连皮带毛煮了好大一锅,什么都有,放开吃。我很喜欢吃这种大锅饭,因为平常的生活还是比较艰苦的,能吃到很多煮熟的新鲜豆子于我是难得的享受。

我在可镇上学的经历有印象的不多,似乎不是很佳。总之我觉得自己像个野蛮人,突然进入了一个文明社会,什么都不懂,什么也不熟悉,动辄出错,似乎同学们都在拿眼瞧着我。在偌大的校园里,那么多学生,而自己却孤单弱小,也没有什么亲近的朋友。我会紧张滴倾听学校的电铃,然后进教室规矩地听讲,摆好书本。我那时觉得这电铃很神奇,总是在旁边注视和研究它的构造,几年后我在南方终于自己动作制作了一把,虽然效果不佳。

校园里能看到更多女同学,让我很愉快,可见我的好色之心,自小就有。这里终于不只是山上那个叫秀梅、英英和惠惠的与我同龄的女孩子(其中秀梅最漂亮)了,她们还是土,本质上和我一样,但城里的女孩子,哼哼。。。。。我们班有四十来个同学,有个叫李荣荣的女生,是学习委员,成绩自然好,活泼大方,没事就哼着歌曲,我印象最深的歌曲是《让我们荡起双桨》,未必是她唱的,想是别的女生也经常唱罢。她扎个小辫,我那时觉得她特别漂亮,总是悄悄看她。还有个男同学,不记得名字了,瘦高,剔着平头,成绩差,好像是个什么“长”的儿子,无比顽劣,大家都讨厌他。但他却有自己的小帮派,也总是能折腾一些事情让大家注意他。比如他会在教室里拿出一盒火柴,拔出一根插在盒上当引线,然后点燃,看着火苗渐渐燃向盒内,他会大笑着念道,“导火索在哧哧地燃烧。。。。。”,我记得这是黄继光还是什么电影里的句子,他在模拟那位英雄呢。同学们,包括那些女孩子们会紧张的注视着火柴突然全部被引燃,然后尖叫起来。这位英雄才满足地把火柴盒扔掉。他自然被老师叫过去痛骂一顿,但死性不改。。。。我有点怀念这个烂仔。


晚上回来补充图片和文字

我成绩还过得去,但学习生活总体比较单调,远没有在山上时的自由自在,活泼有趣。也有一些班上的活动,但我基本是一个看客,那多半源于自卑和害羞。老师对我也没有特别关注似得,只记得有个女老师,戴着眼镜,波浪发,喜欢戴一种领巾,很好看的样子,在老师中较为独特。她曾经给过我鼓励,她和我谈地理,讲地球是圆形的等等,这让我对地理课有了憧憬。以后我对地理始终兴趣不减,成绩也一直很好,受她影响蛮大。还有就是校长,他是个温和高大的汉族人,他也似乎和我谈过话。说什么,统忘记了。但他和另一个似乎是少数民族校长不睦的传言,我也听说了。同学们似乎基本都是镇上矿工、干部和知识分子的子女,他们很少和我交谈。只记得李荣荣她们说过,有阵她们坐船出海子口,在湖上飘荡,多么洒脱自在,我那时是多么羡慕她们。若干年后,我在南方中学的作文本里把这段经历演绎了一下,写成文章,被老师专门叫去谈话,说很不错,但太散云云。

更多的课外活动,我还是和郑家兄弟和外面结识的小伙伴去玩的。比如在镇上额河的木桥上看运输队卡车,供干部和领导乘坐的绿色小吉普。或者我们一起去麦地摘麦穗放火上烧着吃。随后是收麦子,或在高高的麦垛下挖洞,然后藏进去。麦垛一个个增加,整个麦场都是,结果酿出祸端,有个小孩好像把麦垛引燃了。整个麦场冲起几十米高的火焰,一个接一个燃烧,有女人在滚地哭喊,男人和周围的人拼命接水救火,而救火车的呼啸昼夜不息。那烈焰的灼人和高大,让我至今记忆深刻。

父亲没待我这个学期上完,就在冬天的一个下午把我接走了。那时,我跟着他,背着书包,牵着他当天买的一直胖胖的小狗,去狼沟住地,即我父母在开矿的山沟里。狼沟其实离可可托海镇不远,经过铁卖克,翻过两三个山头就到了,总之走了一下午,天黑的时候到那里。狼沟已然被大雪完全覆盖,里面只有两个住户,我父母和黄叔夫妇。黄叔那时候年轻,经常在住房附近的小树桩练臂力。我就缩在深山里天天看书,自习,有时候也去他们开矿的矿洞里去看看,撬两块不成用的黑宝石和绿宝石回来玩玩。我会经常看着外面雪地上兔子奔走的足迹发呆,或者凝视着苍茫起伏的雪山,山沟里的白桦树和快要掉干净树叶的树杈,晚上听狼在远处嚎叫和寒风的呼啸,幻想着外面的世界。我的弟弟也被接过来了,好像是他先到吧。父母为什么接我们过去呢,因为他们多年以来就闹不和,母亲想回南方,尤其是觉得南方的教育更好,想送我们回去。他们达成了妥协,这就是我回南方的动因。一两个月后,春节十分,母亲带着我和弟弟走出狼沟,到可镇,然后转道富蕴,乘坐可以颠死人的北疆西线客车到乌市,然后在乌市上火车,经过四五天拥挤痛苦的煎熬,我们回到了南方的老家。

晚上回来补充图片和文字

我成绩还过得去,但学习生活总体比较单调,远没有在山上时的自由自在,活泼有趣。也有一些班上的活动,但我基本是一个看客,那多半源于自卑和害羞。老师对我也没有特别关注似得,只记得有个女老师,戴着眼镜,波浪发,喜欢戴一种领巾,很好看的样子,在老师中较为独特。她曾经给过我鼓励,她和我谈地理,讲地球是圆形的等等,这让我对地理课有了憧憬。以后我对地理始终兴趣不减,成绩也一直很好,受她影响蛮大。还有就是校长,他是个温和高大的汉族人,他也似乎和我谈过话。说什么,统忘记了。但他和另一个似乎是少数民族校长不睦的传言,我也听说了。同学们似乎基本都是镇上矿工、干部和知识分子的子女,他们很少和我交谈。只记得李荣荣她们说过,有阵她们坐船出海子口,在湖上飘荡,多么洒脱自在,我那时是多么羡慕她们。若干年后,我在南方中学的作文本里把这段经历演绎了一下,写成文章,被老师专门叫去谈话,说很不错,但太散云云。

更多的课外活动,我还是和郑家兄弟和外面结识的小伙伴去玩的。比如在镇上额河的木桥上看运输队卡车,供干部和领导乘坐的绿色小吉普。或者我们一起去麦地摘麦穗放火上烧着吃。随后是收麦子,或在高高的麦垛下挖洞,然后藏进去。麦垛一个个增加,整个麦场都是,结果酿出祸端,有个小孩好像把麦垛引燃了。整个麦场冲起几十米高的火焰,一个接一个燃烧,有女人在滚地哭喊,男人和周围的人拼命接水救火,而救火车的呼啸昼夜不息。那烈焰的灼人和高大,让我至今记忆深刻。

父亲没待我这个学期上完,就在冬天的一个下午把我接走了。那时,我跟着他,背着书包,牵着他当天买的一直胖胖的小狗,去狼沟住地,即我父母在开矿的山沟里。狼沟其实离可可托海镇不远,经过铁卖克,翻过两三个山头就到了,总之走了一下午,天黑的时候到那里。狼沟已然被大雪完全覆盖,里面只有两个住户,我父母和黄叔夫妇。黄叔那时候年轻,经常在住房附近的小树桩练臂力。我就缩在深山里天天看书,自习,有时候也去他们开矿的矿洞里去看看,撬两块不成用的黑宝石和绿宝石回来玩玩。我会经常看着外面雪地上兔子奔走的足迹发呆,或者凝视着苍茫起伏的雪山,山沟里的白桦树和快要掉干净树叶的树杈,晚上听狼在远处嚎叫和寒风的呼啸,幻想着外面的世界。我的弟弟也被接过来了,好像是他先到吧。父母为什么接我们过去呢,因为他们多年以来就闹不和,母亲想回南方,尤其是觉得南方的教育更好,想送我们回去。他们达成了妥协,这就是我回南方的动因。一两个月后,春节十分,母亲带着我和弟弟走出狼沟,到可镇,然后转道富蕴,乘坐可以颠死人的北疆西线客车到乌市,然后在乌市上火车,经过四五天拥挤痛苦的煎熬,我们回到了南方的老家。
那好吧~在第4贴等楼主更新内容
那好吧~我来坐实际上的板凳.
吃着小柴胡冲剂坐地板。。

xucong900313 发表于 2012-6-26 22:09
吃着小柴胡冲剂坐地板。。


在山上特别注意保重身体,有时间常来坐坐

上面谈的都是海子口、可可托海镇与铁卖克的往事,其实这三者都挨在一个地方,距离不过三五公里,所以风物和生活环境也非常相似。我小时在这一带住了一个学期。这次回来,我没有时间去可镇拍多少照片,所以拿铁卖克附近的图片填上,大家见到这些图也就能想见可镇周围的情景。接下来我该说说大桥了。

我这里所谓的“大桥”并非桥梁之桥,而是地理概念之谓。稍微详细一点的新疆地图都有标注。大桥是铁卖克乡下的一个地方,我不知道算什么行政单位,应该是村吧,就在铁卖克乡西北方向约二十公里的地方。我从云母矿下来的时候坐的是卡车。先是从山窝里上盘山公路,然后上到五矿山顶,过库卫,前后经过四十公里的山路,终于到达到这个叫大桥的地方。

大桥在山间的一个开阔地带,下面是奔腾的额尔齐斯河水,又在河上修建了这座木桥。从大桥到铁卖克一线,基本都一条狭长的山谷。山谷里有额河支流,因此种植了麦子和蔬菜。以前有很多人住在桥的两边,这里有商店。采矿、伐木、放羊的人们往往要从大桥经过。我记得我到那里时休息了一会,有人在吃中午,但我没得吃。却有一个熟人,不记得是谁,给了我一包杏干,让我吃得很嗨皮,从此与杏干有了不解之缘。我在大桥上看桥下的水,觉得桥真高。现在想来未必,因为我发现幼年对事的记忆往往清晰,而对物体的尺寸感受与真实情况却差距很大。

我这次回新疆之前,就曾对黄叔说,希望能回云母矿一次,即我出生的那深山沟里。但母亲和黄叔均说,云母矿的矿产早就采完,那里的人早都撤到山下,住到大桥、铁卖克或别的地方了。云母矿既无人烟,道路也基本无法通车。或者我们就骑马进去吧,黄叔说,也难找这样的向导和马匹啊。这消息让我非常失望,作为替代方案,我提出去大桥看看,黄叔总算同意了。前面提到北疆的小城镇摩托车非常普及,王启福也有一台。于是我在当天和王的儿子王强、我弟弟一起骑车到海子口上游的五队转悠了一圈,拍几张照。第二天一早,我骑车带着弟弟就向大桥进发。

和我以前的记忆不同,这次铁卖克去大桥的路非常好,全程铺了柏油,没有坑洼的地方,就是有点窄,会车要小心。我和弟弟骑摩托车走在上面非常的舒服。我还在想着95年和王军兄弟去大桥的经历。当时王军开大货车去那里拉矿石,他年轻好玩,我们就跟上,离开铁卖克到一个叫蘑菇庄的地方,发现路边因为刚下雨不久,深深的草丛里到处是白色的蘑菇。我们大喜过望,拿出车上的水桶,就一通狂采。开始,什么不管大小都采,后来那种开伞了的都不要了,只捡那种骨朵的蘑菇。满满一桶,晚上拿到黄叔家,和羊肉炖了一锅,鲜美极了。但那是十多年前的五月下旬,现在是六月中了,天气转为干热,我忆想中的蘑菇没有看到,也许要等到雨后才能发现吧。但大桥倒是半个小时就到了,路边经过了几个小庄子。

我没有对大桥的雄伟抱有期望,因此见到并非当年的那座极普通的水泥桥,没那么幻灭,而桥下的水反给了我惊喜,似乎比当年更大更宽一些。当年好像也没有这么湍急、清澈。在大桥边,只有希拉几所平顶房,大约十来户。有商店,但没开门,虽然我们到那里时也不过九点。路上可以不断见到骑摩托车的哈萨克人,羊群在两边山坡上吃草,但数量似乎不是很多,而是很散。我和弟一路过去自然不免总是停下拍照,要把这一切的细节都拍下带回南方。在大桥也自然不会闲着我们的相机。但是他对这里没有我这样的感情,因为他回南方时还太小,对新疆他基本完全没有记忆。他之坚持这次由我陪他来这里,也就是想找找他自己的印记与回忆,我想是这样吧。

xucong900313 发表于 2012-6-26 22:09
吃着小柴胡冲剂坐地板。。


在山上特别注意保重身体,有时间常来坐坐

上面谈的都是海子口、可可托海镇与铁卖克的往事,其实这三者都挨在一个地方,距离不过三五公里,所以风物和生活环境也非常相似。我小时在这一带住了一个学期。这次回来,我没有时间去可镇拍多少照片,所以拿铁卖克附近的图片填上,大家见到这些图也就能想见可镇周围的情景。接下来我该说说大桥了。

我这里所谓的“大桥”并非桥梁之桥,而是地理概念之谓。稍微详细一点的新疆地图都有标注。大桥是铁卖克乡下的一个地方,我不知道算什么行政单位,应该是村吧,就在铁卖克乡西北方向约二十公里的地方。我从云母矿下来的时候坐的是卡车。先是从山窝里上盘山公路,然后上到五矿山顶,过库卫,前后经过四十公里的山路,终于到达到这个叫大桥的地方。

大桥在山间的一个开阔地带,下面是奔腾的额尔齐斯河水,又在河上修建了这座木桥。从大桥到铁卖克一线,基本都一条狭长的山谷。山谷里有额河支流,因此种植了麦子和蔬菜。以前有很多人住在桥的两边,这里有商店。采矿、伐木、放羊的人们往往要从大桥经过。我记得我到那里时休息了一会,有人在吃中午,但我没得吃。却有一个熟人,不记得是谁,给了我一包杏干,让我吃得很嗨皮,从此与杏干有了不解之缘。我在大桥上看桥下的水,觉得桥真高。现在想来未必,因为我发现幼年对事的记忆往往清晰,而对物体的尺寸感受与真实情况却差距很大。

我这次回新疆之前,就曾对黄叔说,希望能回云母矿一次,即我出生的那深山沟里。但母亲和黄叔均说,云母矿的矿产早就采完,那里的人早都撤到山下,住到大桥、铁卖克或别的地方了。云母矿既无人烟,道路也基本无法通车。或者我们就骑马进去吧,黄叔说,也难找这样的向导和马匹啊。这消息让我非常失望,作为替代方案,我提出去大桥看看,黄叔总算同意了。前面提到北疆的小城镇摩托车非常普及,王启福也有一台。于是我在当天和王的儿子王强、我弟弟一起骑车到海子口上游的五队转悠了一圈,拍几张照。第二天一早,我骑车带着弟弟就向大桥进发。

和我以前的记忆不同,这次铁卖克去大桥的路非常好,全程铺了柏油,没有坑洼的地方,就是有点窄,会车要小心。我和弟弟骑摩托车走在上面非常的舒服。我还在想着95年和王军兄弟去大桥的经历。当时王军开大货车去那里拉矿石,他年轻好玩,我们就跟上,离开铁卖克到一个叫蘑菇庄的地方,发现路边因为刚下雨不久,深深的草丛里到处是白色的蘑菇。我们大喜过望,拿出车上的水桶,就一通狂采。开始,什么不管大小都采,后来那种开伞了的都不要了,只捡那种骨朵的蘑菇。满满一桶,晚上拿到黄叔家,和羊肉炖了一锅,鲜美极了。但那是十多年前的五月下旬,现在是六月中了,天气转为干热,我忆想中的蘑菇没有看到,也许要等到雨后才能发现吧。但大桥倒是半个小时就到了,路边经过了几个小庄子。

我没有对大桥的雄伟抱有期望,因此见到并非当年的那座极普通的水泥桥,没那么幻灭,而桥下的水反给了我惊喜,似乎比当年更大更宽一些。当年好像也没有这么湍急、清澈。在大桥边,只有希拉几所平顶房,大约十来户。有商店,但没开门,虽然我们到那里时也不过九点。路上可以不断见到骑摩托车的哈萨克人,羊群在两边山坡上吃草,但数量似乎不是很多,而是很散。我和弟一路过去自然不免总是停下拍照,要把这一切的细节都拍下带回南方。在大桥也自然不会闲着我们的相机。但是他对这里没有我这样的感情,因为他回南方时还太小,对新疆他基本完全没有记忆。他之坚持这次由我陪他来这里,也就是想找找他自己的印记与回忆,我想是这样吧。
2012-6-26 23:01 上传


梦姑 发表于 2012-6-26 23:03
在北疆最遗憾的是没去成伊犁河谷!

喀纳斯风光


摸摸梦姑。拍的真漂亮,我也有类似视角的喀纳斯图片。伊犁河谷确实很美,很安静,我在96年秋去过,可惜那时没相机,只在赛里木湖边留了个影,冻得惨兮兮滴。

现在聊一下可可托海大峡谷。这次回新疆前,黄叔就建议我们去一趟可可托海大峡谷,即当地人所称的“东沟”。我在可镇的时候也一直听说东沟景物很美,但无缘进去过。黄叔和他来疆的亲戚前阵已经去看过了,而且认为其景色之美胜过喀纳斯。喀纳斯我没去过,而东沟我也没去过,所以心里感觉疑惑——有那么好么?

弟弟的事还在办,不过需要等结果。利用这个空档,黄叔认识一个哈萨妇女的哥,于是他带着我和弟弟坐了她的五菱面包车到了可镇,然后送到可镇国家地质公园和博物馆门前,那就是东沟的大门了。我在来前曾在网上搜索过这博物馆的图片,但只看到那个三角形的建筑物,其他的没有。有意思的是,黄叔坚持要我们在该雕塑前拍照留影,说既然来了,就留个影。我到底没有这个趣味,只给雕塑随便拍了一张完事,就进博物馆看展览。

博物馆本身没有门票的,这让我很满意。馆内是在可可托海一带采矿、勘探等发现的一些古化石,和矿石标本。我对化石没有研究,对矿石小时虽说看过不少,但也没有理论认识。于是把每个标本都拍下来。馆内灯光自然不理想,我几乎都用了高ISO,也用所谓的大光圈。尽量少开闪,因为怕电池不够接下来的拍摄。这里我开始对D80有所不满,因为高感确实太弱了,而18-70的最大可用光圈也不够用。不过,凑活罢,反正我以风景为主,这些就当美中不足好了。
梦姑 发表于 2012-6-26 23:03
在北疆最遗憾的是没去成伊犁河谷!

喀纳斯风光


摸摸梦姑。拍的真漂亮,我也有类似视角的喀纳斯图片。伊犁河谷确实很美,很安静,我在96年秋去过,可惜那时没相机,只在赛里木湖边留了个影,冻得惨兮兮滴。

现在聊一下可可托海大峡谷。这次回新疆前,黄叔就建议我们去一趟可可托海大峡谷,即当地人所称的“东沟”。我在可镇的时候也一直听说东沟景物很美,但无缘进去过。黄叔和他来疆的亲戚前阵已经去看过了,而且认为其景色之美胜过喀纳斯。喀纳斯我没去过,而东沟我也没去过,所以心里感觉疑惑——有那么好么?

弟弟的事还在办,不过需要等结果。利用这个空档,黄叔认识一个哈萨妇女的哥,于是他带着我和弟弟坐了她的五菱面包车到了可镇,然后送到可镇国家地质公园和博物馆门前,那就是东沟的大门了。我在来前曾在网上搜索过这博物馆的图片,但只看到那个三角形的建筑物,其他的没有。有意思的是,黄叔坚持要我们在该雕塑前拍照留影,说既然来了,就留个影。我到底没有这个趣味,只给雕塑随便拍了一张完事,就进博物馆看展览。

博物馆本身没有门票的,这让我很满意。馆内是在可可托海一带采矿、勘探等发现的一些古化石,和矿石标本。我对化石没有研究,对矿石小时虽说看过不少,但也没有理论认识。于是把每个标本都拍下来。馆内灯光自然不理想,我几乎都用了高ISO,也用所谓的大光圈。尽量少开闪,因为怕电池不够接下来的拍摄。这里我开始对D80有所不满,因为高感确实太弱了,而18-70的最大可用光圈也不够用。不过,凑活罢,反正我以风景为主,这些就当美中不足好了。
去伊犁说了几次都没成行挺可惜的!喀纳斯陪人都上了3次,有次上观鱼台在山下穿2件衣服,上山气候忽变飘了点雪花,也是冻得够呛!{:soso_e101:}
很美的风光
在山上特别注意保重身体,有时间常来坐坐

谢谢~文字很赞很优美~看你的文章是种享受
看来有机会还是值得一去的
不过现在为了西藏
一切都要让道~
荣幸地分享楼主的回忆.
真是"图文并茂".
赞!
回去找到当年的老相好没?
xucong900313 发表于 2012-6-27 01:01
谢谢~文字很赞很优美~看你的文章是种享受
谢谢鼓励,也希望能看到你在西藏的图文:handshake

lilicook 发表于 2012-6-27 14:53
回去找到当年的老相好没?


我直到大学毕业都没谈过恋爱,没有所谓老相好。若说新疆的一些老同学,则一个也没见着,大家太分散了,我每一地都行走匆忙。还有杜甫那句“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说的也好,或许相见不如怀念。

看完博物馆,该进东沟了,这个所谓的国家地质公园。门票还是要收的,九十来块。想想当年朋友提议进去玩却没能成行,肉痛。然后坐旅游区间车,这里有很多哈萨克族的工作人员,驾驶员也很多哈萨,我猜这东沟应该住了不少哈萨克人。不过,当时朋友就说过,这东沟里哈萨多。如今沟里开辟成景区,他们的生活必然受到影响,给他们提供工作机会也是应该的。景区的路全部是水泥,很窄,会车困难。这个分析后来得到逐步证实,因为在景区内我看到了一些哈萨克清洁工,有一些妇女,还见到另一个哈萨克小伙子在路上卖力地扫地。我当时专门为他拍了几张图片,并且请他过目,他很开心看到自己在相机里的形象。

黄叔在车上兴致勃勃地说,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吧,骑马走过这里,当时是与另外几个人一起进去找矿的。当时这里没有路,只有羊肠小道,骑马要一整天才能走到峡谷的另一头,那里有草场与温泉。哈萨沿草场扎帐篷而居。那么温泉的现状呢?回答说,对不起,这个传说中的温泉现在基本都被哈萨占据了。我听当年的朋友说,在这个温泉泡澡确实是很舒服的,你可以想见冬天四面大雪皑皑,而中间石头罅隙里,几块清池,温暖如春,人在里面泡着,都不想出来。或者夏天,池边绿草如茵,人在池里躺着,那是什么情景。。。。。

不过我现在眼见的峡谷,固然高耸,但却没有大片的草地,因为峡谷确实比较窄,中间有几处空草地上还有很多松林。也确实扎了一些帐篷,特别是一个地方,帐篷居然有二三十顶之多,都是素白干净,和一般的哈萨帐篷不同。同车有旅客说,那大概是出租给游客当旅馆用的。我觉得他说的应该没错。我特别想拍这些帐篷,但司机车速太快,也根本没有停车的意思,只好作罢。但在回程的时候,我到底和另一个哈萨克青年司机说了下,他通情达理地停下,让我们一干人拍了个够。
lilicook 发表于 2012-6-27 14:53
回去找到当年的老相好没?


我直到大学毕业都没谈过恋爱,没有所谓老相好。若说新疆的一些老同学,则一个也没见着,大家太分散了,我每一地都行走匆忙。还有杜甫那句“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说的也好,或许相见不如怀念。

看完博物馆,该进东沟了,这个所谓的国家地质公园。门票还是要收的,九十来块。想想当年朋友提议进去玩却没能成行,肉痛。然后坐旅游区间车,这里有很多哈萨克族的工作人员,驾驶员也很多哈萨,我猜这东沟应该住了不少哈萨克人。不过,当时朋友就说过,这东沟里哈萨多。如今沟里开辟成景区,他们的生活必然受到影响,给他们提供工作机会也是应该的。景区的路全部是水泥,很窄,会车困难。这个分析后来得到逐步证实,因为在景区内我看到了一些哈萨克清洁工,有一些妇女,还见到另一个哈萨克小伙子在路上卖力地扫地。我当时专门为他拍了几张图片,并且请他过目,他很开心看到自己在相机里的形象。

黄叔在车上兴致勃勃地说,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吧,骑马走过这里,当时是与另外几个人一起进去找矿的。当时这里没有路,只有羊肠小道,骑马要一整天才能走到峡谷的另一头,那里有草场与温泉。哈萨沿草场扎帐篷而居。那么温泉的现状呢?回答说,对不起,这个传说中的温泉现在基本都被哈萨占据了。我听当年的朋友说,在这个温泉泡澡确实是很舒服的,你可以想见冬天四面大雪皑皑,而中间石头罅隙里,几块清池,温暖如春,人在里面泡着,都不想出来。或者夏天,池边绿草如茵,人在池里躺着,那是什么情景。。。。。

不过我现在眼见的峡谷,固然高耸,但却没有大片的草地,因为峡谷确实比较窄,中间有几处空草地上还有很多松林。也确实扎了一些帐篷,特别是一个地方,帐篷居然有二三十顶之多,都是素白干净,和一般的哈萨帐篷不同。同车有旅客说,那大概是出租给游客当旅馆用的。我觉得他说的应该没错。我特别想拍这些帐篷,但司机车速太快,也根本没有停车的意思,只好作罢。但在回程的时候,我到底和另一个哈萨克青年司机说了下,他通情达理地停下,让我们一干人拍了个够。
青虹 发表于 2012-6-27 15:53
我直到大学毕业都没谈过恋爱,没有所谓老相好。若说新疆的一些老同学,则一个也没见着,大家太分散了,我 ...
俺觉得吧~目前的PP没有体现出楼主的水平哈{:3_97:}

东边日出西边雨 发表于 2012-6-27 16:25
俺觉得吧~目前的PP没有体现出楼主的水平哈


那是GDH技术和器材今非昔比,瞧不上俺滴图片了[:a8:]


开始我和弟还在一起,慢慢就走散了。大家关注的东西不同,节奏不同,这是难免的,也挺好。我喜欢在水边活动,走的很慢,而他追逐传说中的瀑布,一通疾走,到前面去了。

看着峡谷里奔放的水流,湍急、欢快,就想这水十几年前当也是这样,再过几十、几百几千年,也许还是这样吧,只要我们不去改变它。但额河另一个支流,就是昨天去的大桥一线是不可能了,因为有消息说那里正在逐段搞梯级水电开发。昨天晚上我还拍到施工的车辆和工地了。真是无法可想,这不是我所期待的。我想我们在慢慢失去很多美好的东西,这些都是社会进步的代价,这个道理我懂。但是,美好的东西为什么就留不住?这却是不容易回答的。有些是时间的自然过滤,无法强求,比如人的生老病死等等。但另一些呢,建筑、道路、树林和山岭、草原,及熟识的生活方式等等,如这水流一样,时间长了以后,也改变了。想起几年前看过的电影,布拉德皮特主演的《大河之恋》,那个弟弟那么充满生机与活力,和那河流的缘分,哥哥惆怅怀念的一生,而那河流还是那么沉静、恣肆地流淌。这些都是我那会的瞎想,无所谓明白不明白,反正无聊。

约定的两个小时很快就到了,我给弟打电话,没信号,想是峡谷深处缺乏移动发射塔的缘故。我回到黄叔的休息地,闲聊着等弟回来。看那些三三两两的游客,显然不多,与当地政府海报宣传的5A景区看来还有点距离。我其实欢迎可镇政府的举措,因为可镇是靠矿业发展起家,而一个地区不可能永远靠挖资源生活。这里曾有一个著名的三号矿坑,盛产稀土,黄叔说此坑对国家偿还苏联的债务有重大贡献。我看过这个坑,是很大,但没有想象的那么壮观。弟弟一会联系上了,他回到集合地。半个小时后,我们出了峡谷。
东边日出西边雨 发表于 2012-6-27 16:25
俺觉得吧~目前的PP没有体现出楼主的水平哈


那是GDH技术和器材今非昔比,瞧不上俺滴图片了[:a8:]


开始我和弟还在一起,慢慢就走散了。大家关注的东西不同,节奏不同,这是难免的,也挺好。我喜欢在水边活动,走的很慢,而他追逐传说中的瀑布,一通疾走,到前面去了。

看着峡谷里奔放的水流,湍急、欢快,就想这水十几年前当也是这样,再过几十、几百几千年,也许还是这样吧,只要我们不去改变它。但额河另一个支流,就是昨天去的大桥一线是不可能了,因为有消息说那里正在逐段搞梯级水电开发。昨天晚上我还拍到施工的车辆和工地了。真是无法可想,这不是我所期待的。我想我们在慢慢失去很多美好的东西,这些都是社会进步的代价,这个道理我懂。但是,美好的东西为什么就留不住?这却是不容易回答的。有些是时间的自然过滤,无法强求,比如人的生老病死等等。但另一些呢,建筑、道路、树林和山岭、草原,及熟识的生活方式等等,如这水流一样,时间长了以后,也改变了。想起几年前看过的电影,布拉德皮特主演的《大河之恋》,那个弟弟那么充满生机与活力,和那河流的缘分,哥哥惆怅怀念的一生,而那河流还是那么沉静、恣肆地流淌。这些都是我那会的瞎想,无所谓明白不明白,反正无聊。

约定的两个小时很快就到了,我给弟打电话,没信号,想是峡谷深处缺乏移动发射塔的缘故。我回到黄叔的休息地,闲聊着等弟回来。看那些三三两两的游客,显然不多,与当地政府海报宣传的5A景区看来还有点距离。我其实欢迎可镇政府的举措,因为可镇是靠矿业发展起家,而一个地区不可能永远靠挖资源生活。这里曾有一个著名的三号矿坑,盛产稀土,黄叔说此坑对国家偿还苏联的债务有重大贡献。我看过这个坑,是很大,但没有想象的那么壮观。弟弟一会联系上了,他回到集合地。半个小时后,我们出了峡谷。
daimondchanwai 发表于 2012-6-27 11:34
荣幸地分享楼主的回忆.
真是"图文并茂".
赞!
谢谢支持,有空来坐:handshake
现在说说伊雷木湖、大桥与可可托海大峡谷的旅游攻略。

这三个景点本质上联署在一起,相距不过十几公里,可以当一个景点来玩,看自己的兴趣与时间。作为自驾或散客的驴友,可以从乌鲁木齐出发,乘班车直接走库尔班通古特沙漠的中间线公路,直接到达富蕴县,耗时约5小时(商务快巴)或8小时(普通班车)。从富蕴县客运站乘坐班车或小快巴车到可可托海镇,约1-1.5小时。在可镇,你可以乘坐当地的小块巴(价格约十元)去铁卖克乡(约3-5公里),伊雷木湖就在离乡政府不远处,十几分钟步行就可以走到。湖的风景非常漂亮,三面环山,有水电站。如果租船可以在湖上荡舟。伊雷木湖四季皆是风景,春夏秋不必说,冬季湖上结冰,雪原一片,去湖上扫雪取冰或钓鱼,也很可观。

大桥村在铁卖克乡西北方向二十公里处,有区间班车,据说每天一趟,车次很少。一般可以租当地摩托车进去,沿途风景不错,尤其是到了大桥后,沿溪水上溯,可以看到很多山间牧场,夏季有很多哈萨帐篷,景色很美,有色友和驴友进去玩过。

可可托海大峡谷,又名额尔齐斯大峡谷,景色如前所发图片。水量比较充足,比大桥那一段的额河支流来的更大,但落差较小。去该峡谷,要从可镇打小快巴往东北方向大门处出发,有水泥公路。进去约五公里可见“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与“地质博物馆”的雕塑,这就是大门了。博物馆不要门票,可以进去看看。十分钟看完,然后去售票处买票,票价我记得是95元,有点坑爹,不过还算好,人家说是5A景区。然后凭票坐旅游区间车,约二十分钟到神钟山停靠点,下车步行游览峡谷。再进去大约6、7公里有瀑布和温泉,你自己考虑下时间是否充裕,决定自己的游览内容。峡谷风景很漂亮,值得一看,尽管票价较贵,但我还是推荐一下。

从乌鲁木齐市到富蕴,从富蕴到可可托海镇,到铁卖克,乃至到大桥,公路都非常好,全程柏油路面,保修完好,只有宽窄之别,普通家轿没有任何困难。你也可以从乌鲁木齐出发走西线,即经过石河子、奎屯、克拉玛依、福海、北屯,然后到富蕴。不过这么走有点浪费时间,除非你直接从乌市直达布尔津,看喀纳斯湖,然后从布尔津直取富蕴县,再去可镇。回乌市的话,就从富蕴客运站乘快巴或班车走沙漠中线回乌市。

在北疆这个季节,光照强烈,气候干旱,要注意防晒和补充水分。换洗衣服两三套就够,因为出汗后蒸发快,身上汗水较少,很少粘糊的感觉,衣服当夜洗好拧干后,挂起来凉吹,第二天早晨就可以穿了。去喀纳斯湖的话,要记得带一件长袖外套,因为上面气候变化较大,可能下雨很冷。至于玩单反的色友,建议带个渐变灰镜,因为光线太强,有个渐变灰可以让画面显得有点层次,至少蓝天可以表现得淋漓尽致。我这次没带渐变灰就是遗憾。北疆的空气质量很好,当然乌市稍差,但也比内地好很多。
照片为什么灰呢?尼康相机不应该呀。

超级霉菌 发表于 2012-6-28 12:15
照片为什么灰呢?尼康相机不应该呀。


光线太强,过曝啊,后期我又不想下狠手调太暗,不然与真实场景差别就大了。白平衡也有影响,我一般用自动+1,后期很少动它,不想搞那种脱离真实的蓝。压缩损失画质也是一个因素,我基本不加锐。
超级霉菌 发表于 2012-6-28 12:15
照片为什么灰呢?尼康相机不应该呀。


光线太强,过曝啊,后期我又不想下狠手调太暗,不然与真实场景差别就大了。白平衡也有影响,我一般用自动+1,后期很少动它,不想搞那种脱离真实的蓝。压缩损失画质也是一个因素,我基本不加锐。
等着看火焰山呢。


黄叔说,伊雷木湖和可可托海大峡谷的风景比喀纳斯好看多了。我对此理解为,这是他对家乡美景的一种偏爱,这是我在喀纳斯实地看过以后的体会。按照原来的设想,第二天一早我和弟坐上了去布尔津的快巴。北屯本来有直达布尔津的班车,价格也不贵,但它的发车时间有点晚,我记得要到十点多了,而我们必须在当天就赶到布尔津和喀纳斯,晚上还要在去乌鲁木齐。这种随时可出发的老式桑塔纳快巴正适合我们的需要。

北屯到布尔津不远,道路平坦整洁,车速起码能保持到80码。我们在八点多左右出发,十点前就到了布尔津客运站。我们进去问布尔津县到喀纳斯的距离和时间,被告知有班车,票价35元一人,发车是十点半以后了,路上行程要三个多小时。下午返程的时间是四点。这么说,我们在喀纳斯的时间只有两个小时。有点犹豫。有的士过来招揽生意,我问他们价钱,回答要80元每人,还是那种黑色的桑塔纳。我和弟觉得贵,索性想就在喀纳斯住下吧。就这样,我们决定坐班车去喀纳斯。中间还有禾木和贾登峪景点,我们看路线不完全相同,就想先去喀纳斯,如果时间允许再去禾木。其实我对禾木的兴趣要大于看湖,但弟弟则相反。我想这次主要是陪他回新疆,就优先考虑喀纳斯湖吧,反正也不差。

十点半,班车出发,车上人很满。看装扮和随身行李,明显都是游客,和我们在富蕴一带车上看到基本都是当地居民的风格完全不同了。我心里嘀咕,这喀纳斯景区的门票和收费不会低了。我们先出县,然后进入一片类似于戈壁的荒原,往北而去。一个小时后,进入了一个盘山道,前面是一个平坦的类似盆地的小地方,有一些人家,这就是地图上的冲乎尔乡,宁静、祥和,绿色也较多。下到了乡村附近,车在一个院子里停下,大家放风。我就看院里卖野生动物皮和石头的摊子前观看拍照。有警察过来检查,完了继续走。十几分钟后,车出了盆地,开始上盘山道。这段路有点险,但是路面质量很好。为了给自驾的驴友提供一点直观的信息,我在晃荡厉害的车里拿出相机拍了一组在盘山道上的照片。大家看照片就很清楚这段路是怎么个情况了。总的来说路本身不错,只要技术过的去,来这里自驾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黄叔说,伊雷木湖和可可托海大峡谷的风景比喀纳斯好看多了。我对此理解为,这是他对家乡美景的一种偏爱,这是我在喀纳斯实地看过以后的体会。按照原来的设想,第二天一早我和弟坐上了去布尔津的快巴。北屯本来有直达布尔津的班车,价格也不贵,但它的发车时间有点晚,我记得要到十点多了,而我们必须在当天就赶到布尔津和喀纳斯,晚上还要在去乌鲁木齐。这种随时可出发的老式桑塔纳快巴正适合我们的需要。

北屯到布尔津不远,道路平坦整洁,车速起码能保持到80码。我们在八点多左右出发,十点前就到了布尔津客运站。我们进去问布尔津县到喀纳斯的距离和时间,被告知有班车,票价35元一人,发车是十点半以后了,路上行程要三个多小时。下午返程的时间是四点。这么说,我们在喀纳斯的时间只有两个小时。有点犹豫。有的士过来招揽生意,我问他们价钱,回答要80元每人,还是那种黑色的桑塔纳。我和弟觉得贵,索性想就在喀纳斯住下吧。就这样,我们决定坐班车去喀纳斯。中间还有禾木和贾登峪景点,我们看路线不完全相同,就想先去喀纳斯,如果时间允许再去禾木。其实我对禾木的兴趣要大于看湖,但弟弟则相反。我想这次主要是陪他回新疆,就优先考虑喀纳斯湖吧,反正也不差。

十点半,班车出发,车上人很满。看装扮和随身行李,明显都是游客,和我们在富蕴一带车上看到基本都是当地居民的风格完全不同了。我心里嘀咕,这喀纳斯景区的门票和收费不会低了。我们先出县,然后进入一片类似于戈壁的荒原,往北而去。一个小时后,进入了一个盘山道,前面是一个平坦的类似盆地的小地方,有一些人家,这就是地图上的冲乎尔乡,宁静、祥和,绿色也较多。下到了乡村附近,车在一个院子里停下,大家放风。我就看院里卖野生动物皮和石头的摊子前观看拍照。有警察过来检查,完了继续走。十几分钟后,车出了盆地,开始上盘山道。这段路有点险,但是路面质量很好。为了给自驾的驴友提供一点直观的信息,我在晃荡厉害的车里拿出相机拍了一组在盘山道上的照片。大家看照片就很清楚这段路是怎么个情况了。总的来说路本身不错,只要技术过的去,来这里自驾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上了盘山道,眼前豁然开朗,满山的牛羊悠闲的吃草,帐篷到处都是,远山苍翠,塔松从山坡上一列列排到山谷。蓝天很高,白云很低,和着重叠起伏的绿色的山峦,野花在路边盛开,红、黄、蓝、紫等等,真是太漂亮了。我想起了那个比喻“上帝的后花园”,我想形容这里还是很贴切的。很多在车上睡着的人们也醒了,嗡嗡地议论起来,也有开始拍照的。又遇到个检查站,有哈萨克族警官上车和司机交谈。然后我们继续往前走。我希望这里就已经是喀纳斯湖区了,但不是。从上盘山道到喀纳斯湖,至少还有一个小时的路程。我们就在这花园般的山间上下,兴致勃勃地看着松林、花草和溪谷山涧。有云层飘过,然后降下了雨,我们的车下到了谷底,车窗外雨很大。我担心再进去还是不好的天气。事实也正是如此,我们到喀纳斯景区后,基本就没怎么晴多久,天空或降雨或阴沉,太阳只露脸了半个小时。不过这对于我已经足够,在这阳光出来的一小段时间内,我拍了很多照片。班车上有车载导游影音系统,每到一处,都会播放相应的图片、视频,介绍这个地方的景点。我们知道了月亮湾、神仙湾和卧龙湾。可惜,车都不停,我们只能在车里慢慢欣赏窗外的景色。我初看到喀纳斯湖的水,也惊讶它的色彩那那么的多样,至于它的多变,还是在观鱼台上体会到的。

车终于到了喀纳斯湖景区大门附近。我们四下看了看,景区大门就在山谷里,四面也不算很高,当然也不低。我们就去窗口买门票,说是票价159元,区间车费80元,合计239元。我想这个票价不低了,和内地如黄山、张家界在一个档次。应该说,喀纳斯景区的美完全够得上这个档次,但我想这么偏远的地区,这个价格还是缺乏竞争力的。关键是,我们还要坐区间车去看喀纳斯湖主体。那就要上观鱼台,我们即坐区间车观鱼台的换乘点。我们也可以从换乘点徒步走上观鱼台,还可顺便看看两边图瓦蒙古人的集聚区木房子。但我们考虑时间不够,还是决定花30元每人坐车上观鱼台。我想如果徒步至少要两个小时,那就真来不及了。就这样,我们到了观鱼台山的半山腰停车坪,再沿着木质阶梯上山。

在观鱼台,你基本可以看到喀纳斯湖的主体和喀纳斯周边的雪山和冰川。这湖远远不是照片上所显示的一个小月亮状的小湖。我们走了几步,就感觉到风大,然后雨点打下来。赶紧换上冲锋衣,弟也换上了准备好的防水衣服。在这里,我最高兴还不是看到了湖,这个湖的照片实在太常见了,虽然真湖比图片壮观氤氲多了。我最高兴者,还是山的俊秀青葱与满地的野花。这是我小时在云母矿山上司空见惯的景致。野花,是我幼时最感动的身边物事。比如在六月,母亲会带我们去山上挖野牡丹根,晒干了当药材之用。叔爷爷的药材公司就是收购这个野牡丹根的。我记得有一年夏天,我们家里挖野牡丹根就挣了二百元,那简直是一笔巨款啊。挖野牡丹根的时候,有时候会从草皮和树下挖出虫草来。这个我也亲眼见过的。那时候我们矿上的人就在挖牡丹根的同时也挖虫草。野牡丹开遍山野,我们也就满山挖掘。这是不环保的,但那时候人也少,对牡丹根和虫草的需求也不大,一般虫草都是挖了自用,所以破坏有限。但现在不同了,虫草价格太高,暴利引发对山地的严重破坏,于是在大桥就把路封掉,不准进山乱挖了。这虽然必要,但也给我带来了障碍,我回不了云母矿了。

我这次之回新疆,一大半的心思就是回云母矿看小时住过的地方,为此还把时间调到了六月,正是山里野花如野牡丹花盛开的时节。我在伊雷木湖周边注意看了,但没有那种花草。我还想什么时候骑马进去呢。不成想在喀纳斯湖边看到了我小时常见的这些山花,特别是那个我小时叫“向阳花”的橙红色的花瓣的一种花。这真叫我惊喜莫名,就在路边不停地拍它。但因为风大,光线又不够亮,总是拍不好,然后我就走到花丛里去拍。结果被旁边一个哈萨克工作人员叫出来。他批评我对他的制止置若罔闻。我笑道,如果你知道我有三十年没见到这花了,就理解我对它的感情。他很好奇的问,这怎么说。我简单介绍这次是回新疆的经历,他表示理解了。并告诉我这花叫什么莲,并允许我在不踩坏别的花草的情况,可以任意拍照。我很感谢他的理解,也对景区对花草的这种保护措施表示理解和支持。因为,这些花草本是野生在深山里,而我们的到来本就破坏了他们的生活环境,能让它们尽量保持一种原生态的生存状态,也是我心里希望的。

下了观鱼台,继续拍那些花草和山峦、草坡。看看时间,知道来不及赶四点的班车回去了,索性继续玩一会,大不了坐的士或住在景区。弟已经在问景区的住宿费了,不过有两个哈萨过来说,我们可以住他家的帐篷,60元一晚。听着不贵,我有点心动。但是,想到他们的卫生习惯,我觉得还是算了。其实,对于喀纳斯,来了,看过了,尤其是那野花盛开的山坡,已经让我这次回新疆的心愿得到大部分的满足,庶几可以抵偿我在大桥桥头而不得进云母矿的遗憾。我想,云母矿的景色不会比这里更美,它已经荒芜,我去除了看到倒塌老房子的遗迹,兔鼠辈在废墟里进出,再就是满山的野花和蚂蚱的鸣唱。还有就是悠悠的白云和蓝天,和这里并无不同。虽然地方是无法替代的,但环境毕竟是相似的。我觉得心里已经有了点释然。甚至对于住在喀纳斯这么美丽的景区,也没那么大热情了。

弟和我心思相近,于是我们换乘区间车回到了大门,找出租的的士司机。他过来谈好价格,还是八十元每人。我们没有异议,上车离开了湖区。在快到冲乎尔乡附近的时候,我请司机停车,拍了一组帐篷和牛羊的图片——终于不用隔着车窗拍照了,我心情很好。同车还有个来自广东的小伙子,也拿出单反一顿狂拍。司机继续狂踩油门直奔布尔津。那车速在这种盘山道上都经常不下80码,如果是直路,就更在100以上了。我总觉得不妥,不过我没有说什么。那广东小伙一边吹牛,一边和司机扯弯道不减速的话题。司机认真回答说,他对这里的路况非常熟悉,转弯的时候带点油,可以让他的车有足够的能量拐过去。我觉得我们应该对他的技术表示放心。

上了盘山道,眼前豁然开朗,满山的牛羊悠闲的吃草,帐篷到处都是,远山苍翠,塔松从山坡上一列列排到山谷。蓝天很高,白云很低,和着重叠起伏的绿色的山峦,野花在路边盛开,红、黄、蓝、紫等等,真是太漂亮了。我想起了那个比喻“上帝的后花园”,我想形容这里还是很贴切的。很多在车上睡着的人们也醒了,嗡嗡地议论起来,也有开始拍照的。又遇到个检查站,有哈萨克族警官上车和司机交谈。然后我们继续往前走。我希望这里就已经是喀纳斯湖区了,但不是。从上盘山道到喀纳斯湖,至少还有一个小时的路程。我们就在这花园般的山间上下,兴致勃勃地看着松林、花草和溪谷山涧。有云层飘过,然后降下了雨,我们的车下到了谷底,车窗外雨很大。我担心再进去还是不好的天气。事实也正是如此,我们到喀纳斯景区后,基本就没怎么晴多久,天空或降雨或阴沉,太阳只露脸了半个小时。不过这对于我已经足够,在这阳光出来的一小段时间内,我拍了很多照片。班车上有车载导游影音系统,每到一处,都会播放相应的图片、视频,介绍这个地方的景点。我们知道了月亮湾、神仙湾和卧龙湾。可惜,车都不停,我们只能在车里慢慢欣赏窗外的景色。我初看到喀纳斯湖的水,也惊讶它的色彩那那么的多样,至于它的多变,还是在观鱼台上体会到的。

车终于到了喀纳斯湖景区大门附近。我们四下看了看,景区大门就在山谷里,四面也不算很高,当然也不低。我们就去窗口买门票,说是票价159元,区间车费80元,合计239元。我想这个票价不低了,和内地如黄山、张家界在一个档次。应该说,喀纳斯景区的美完全够得上这个档次,但我想这么偏远的地区,这个价格还是缺乏竞争力的。关键是,我们还要坐区间车去看喀纳斯湖主体。那就要上观鱼台,我们即坐区间车观鱼台的换乘点。我们也可以从换乘点徒步走上观鱼台,还可顺便看看两边图瓦蒙古人的集聚区木房子。但我们考虑时间不够,还是决定花30元每人坐车上观鱼台。我想如果徒步至少要两个小时,那就真来不及了。就这样,我们到了观鱼台山的半山腰停车坪,再沿着木质阶梯上山。

在观鱼台,你基本可以看到喀纳斯湖的主体和喀纳斯周边的雪山和冰川。这湖远远不是照片上所显示的一个小月亮状的小湖。我们走了几步,就感觉到风大,然后雨点打下来。赶紧换上冲锋衣,弟也换上了准备好的防水衣服。在这里,我最高兴还不是看到了湖,这个湖的照片实在太常见了,虽然真湖比图片壮观氤氲多了。我最高兴者,还是山的俊秀青葱与满地的野花。这是我小时在云母矿山上司空见惯的景致。野花,是我幼时最感动的身边物事。比如在六月,母亲会带我们去山上挖野牡丹根,晒干了当药材之用。叔爷爷的药材公司就是收购这个野牡丹根的。我记得有一年夏天,我们家里挖野牡丹根就挣了二百元,那简直是一笔巨款啊。挖野牡丹根的时候,有时候会从草皮和树下挖出虫草来。这个我也亲眼见过的。那时候我们矿上的人就在挖牡丹根的同时也挖虫草。野牡丹开遍山野,我们也就满山挖掘。这是不环保的,但那时候人也少,对牡丹根和虫草的需求也不大,一般虫草都是挖了自用,所以破坏有限。但现在不同了,虫草价格太高,暴利引发对山地的严重破坏,于是在大桥就把路封掉,不准进山乱挖了。这虽然必要,但也给我带来了障碍,我回不了云母矿了。

我这次之回新疆,一大半的心思就是回云母矿看小时住过的地方,为此还把时间调到了六月,正是山里野花如野牡丹花盛开的时节。我在伊雷木湖周边注意看了,但没有那种花草。我还想什么时候骑马进去呢。不成想在喀纳斯湖边看到了我小时常见的这些山花,特别是那个我小时叫“向阳花”的橙红色的花瓣的一种花。这真叫我惊喜莫名,就在路边不停地拍它。但因为风大,光线又不够亮,总是拍不好,然后我就走到花丛里去拍。结果被旁边一个哈萨克工作人员叫出来。他批评我对他的制止置若罔闻。我笑道,如果你知道我有三十年没见到这花了,就理解我对它的感情。他很好奇的问,这怎么说。我简单介绍这次是回新疆的经历,他表示理解了。并告诉我这花叫什么莲,并允许我在不踩坏别的花草的情况,可以任意拍照。我很感谢他的理解,也对景区对花草的这种保护措施表示理解和支持。因为,这些花草本是野生在深山里,而我们的到来本就破坏了他们的生活环境,能让它们尽量保持一种原生态的生存状态,也是我心里希望的。

下了观鱼台,继续拍那些花草和山峦、草坡。看看时间,知道来不及赶四点的班车回去了,索性继续玩一会,大不了坐的士或住在景区。弟已经在问景区的住宿费了,不过有两个哈萨过来说,我们可以住他家的帐篷,60元一晚。听着不贵,我有点心动。但是,想到他们的卫生习惯,我觉得还是算了。其实,对于喀纳斯,来了,看过了,尤其是那野花盛开的山坡,已经让我这次回新疆的心愿得到大部分的满足,庶几可以抵偿我在大桥桥头而不得进云母矿的遗憾。我想,云母矿的景色不会比这里更美,它已经荒芜,我去除了看到倒塌老房子的遗迹,兔鼠辈在废墟里进出,再就是满山的野花和蚂蚱的鸣唱。还有就是悠悠的白云和蓝天,和这里并无不同。虽然地方是无法替代的,但环境毕竟是相似的。我觉得心里已经有了点释然。甚至对于住在喀纳斯这么美丽的景区,也没那么大热情了。

弟和我心思相近,于是我们换乘区间车回到了大门,找出租的的士司机。他过来谈好价格,还是八十元每人。我们没有异议,上车离开了湖区。在快到冲乎尔乡附近的时候,我请司机停车,拍了一组帐篷和牛羊的图片——终于不用隔着车窗拍照了,我心情很好。同车还有个来自广东的小伙子,也拿出单反一顿狂拍。司机继续狂踩油门直奔布尔津。那车速在这种盘山道上都经常不下80码,如果是直路,就更在100以上了。我总觉得不妥,不过我没有说什么。那广东小伙一边吹牛,一边和司机扯弯道不减速的话题。司机认真回答说,他对这里的路况非常熟悉,转弯的时候带点油,可以让他的车有足够的能量拐过去。我觉得我们应该对他的技术表示放心。
大峡谷那几张很有德味啊!要是可以带上三角架和滤镜,静静拍一下日出和日落应该会很美,可是除非自己扎营,单纯旅游那是没那个可能了。
2012-6-28 23:33 上传

真有塞上江南的感觉

超级霉菌 发表于 2012-6-28 13:04
等着看火焰山呢。


别急,过一两天贴出来。
晚上我们睡的很好,第二天一早,我和弟到了人民公园那里等车。与我早先的预计相左,人民公园完全没有卖早餐的店铺和小摊,只有一个卖熟玉米的。我和弟遂一人抱一根玉米大啃,就当早餐。八点半多了,我们的旅游包车总算来了,其实是个中巴。为什么它会迟到呢?因为它去接散客了,散客们都住在不同的宾馆,它得一一上门去接。我们有点后悔为什么不让它也来接接我们,而让我们连早餐都来不及吃。不过,算了,还不算太迟,那就出发吧。但我们又有点失望了,因为它还要赶去妖魔山下仓房沟路去接另一波散客,卖糕的。终于到了九点半以后,我们的包车把所有的客人接到,然后导游确定可以正式出发去吐鲁番了。导游是个小伙子,叫李磊,二十多岁。后来我们听他说他家在北疆某个地方,家里有几十亩地。他说话爽快,自信,和一些饶舌的导游有所不同。他嗓音有点喑哑,大概是每天讲解的缘故。听说,他每天要去吐鲁番四五次,确实够辛苦的。

我们先到了达坂城一带,小李介绍了达坂城的姑娘为什么不漂亮的缘故。我记得以前在新疆时,人们解释说,这是因为达坂城当地人喜欢近亲结婚,于是人种退化了。但小李有新的补充,他说这是因为当地人的经济主要是种植和游牧,人们天天暴露在干热空气中,天天风吹日晒,皮肤又红又黑,好不起来。还有,当地人主要还是回族,信伊斯兰教的原因导致他们通婚的范围比较小,人种改良缓慢。不过,如果按这个理解,达坂城从开始就不可能有多少漂亮的美女,因为这些原因从开始就存在,那么传说中的达坂城姑娘的美,就真正只能存在传说中了。

我还注意到在达坂城一带有很长一溜的火车桥墩,如我后来在河西走廊和兰州一带看到的那样。这是什么什么铁路呢,小李说根据他掌握的信息,乌鲁木齐和北京之间将建一条高铁。已经动工了,但因为前年的动车事件,这个项目暂时搁浅,但肯定还会接起来搞下去。这消息让我高兴,因为我觉得如果北京和乌市连高铁,必然经过兰州,而兰州和西安必然也要通动车。这样,我就可以从长沙乘动车到乌市了,时间可以缩短很多,也许只要一天一夜就到乌市了。那该是怎样的方便和令人神往的前景。

还有风车,达坂城一带有早已著名的风力发电机组。我以前经过这里时,已经看到了很多,现在规模更大了,可谓四面都是,随便数数,就有数百架之多。不仅如此,从达坂城继续往前到出峡谷,还有大规模的风电群。据说已经是亚洲最大了,华能集团投的资。在离达坂城不远的路边,有个风电博物馆,我们在那里放水看风电机。风确实挺大,也没有到我担心的把帽子吹走的程度。然后再沿着高速继续前行,过峡谷,见到了导游介绍的另一处风电群,不过人们远没有那个兴致了。我注意看了下,规模也很大,只是比达坂城那一带稍小一点。

然后我们被拉到了旅行社合作的玉器、羊毛毡的加工厂。我们看了玉器的加工机器和羊毛毡的现场编制。东西的价格都不便宜,我相信没几个游客会真正愿意购买。我有时候在想,旅行社和它们的合作,究竟能带来多少实际利益呢?我挺好奇,但没有数据可供支持,也不好妄下结论。总之,我对旅行社的这种路线安排还是不算太反感,只要不强迫我买东西,耽误太多时间。我们毕竟长了一点见识。

半小时后,我们到了这段路的第一个景点,即WZ人古村落,其实就是一个考古古迹,没有人实际居住的。一个小堡垒一样的大房子,里面有一些小房间,把古代WZ人的真实生活氛围、用具、习惯用实物呈设、雕塑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的房子,没有一定的真正兴趣和知识基础,也就瞄一眼走了。然后再往前几分钟,车到了第二景点,交河故城。这是真正的古城。我很可惜来前没有对这个古城做一些专门了解,因为我见过的古迹,像这样保存完整,能够呈现出足够古代气息的遗址并不多见。除了一首诗,“黄昏饮马傍交河”。在这首唐诗里,我可以直观地了解,交河在西域。但也仅此而已。
超级霉菌 发表于 2012-6-28 13:04
等着看火焰山呢。


别急,过一两天贴出来。
晚上我们睡的很好,第二天一早,我和弟到了人民公园那里等车。与我早先的预计相左,人民公园完全没有卖早餐的店铺和小摊,只有一个卖熟玉米的。我和弟遂一人抱一根玉米大啃,就当早餐。八点半多了,我们的旅游包车总算来了,其实是个中巴。为什么它会迟到呢?因为它去接散客了,散客们都住在不同的宾馆,它得一一上门去接。我们有点后悔为什么不让它也来接接我们,而让我们连早餐都来不及吃。不过,算了,还不算太迟,那就出发吧。但我们又有点失望了,因为它还要赶去妖魔山下仓房沟路去接另一波散客,卖糕的。终于到了九点半以后,我们的包车把所有的客人接到,然后导游确定可以正式出发去吐鲁番了。导游是个小伙子,叫李磊,二十多岁。后来我们听他说他家在北疆某个地方,家里有几十亩地。他说话爽快,自信,和一些饶舌的导游有所不同。他嗓音有点喑哑,大概是每天讲解的缘故。听说,他每天要去吐鲁番四五次,确实够辛苦的。

我们先到了达坂城一带,小李介绍了达坂城的姑娘为什么不漂亮的缘故。我记得以前在新疆时,人们解释说,这是因为达坂城当地人喜欢近亲结婚,于是人种退化了。但小李有新的补充,他说这是因为当地人的经济主要是种植和游牧,人们天天暴露在干热空气中,天天风吹日晒,皮肤又红又黑,好不起来。还有,当地人主要还是回族,信伊斯兰教的原因导致他们通婚的范围比较小,人种改良缓慢。不过,如果按这个理解,达坂城从开始就不可能有多少漂亮的美女,因为这些原因从开始就存在,那么传说中的达坂城姑娘的美,就真正只能存在传说中了。

我还注意到在达坂城一带有很长一溜的火车桥墩,如我后来在河西走廊和兰州一带看到的那样。这是什么什么铁路呢,小李说根据他掌握的信息,乌鲁木齐和北京之间将建一条高铁。已经动工了,但因为前年的动车事件,这个项目暂时搁浅,但肯定还会接起来搞下去。这消息让我高兴,因为我觉得如果北京和乌市连高铁,必然经过兰州,而兰州和西安必然也要通动车。这样,我就可以从长沙乘动车到乌市了,时间可以缩短很多,也许只要一天一夜就到乌市了。那该是怎样的方便和令人神往的前景。

还有风车,达坂城一带有早已著名的风力发电机组。我以前经过这里时,已经看到了很多,现在规模更大了,可谓四面都是,随便数数,就有数百架之多。不仅如此,从达坂城继续往前到出峡谷,还有大规模的风电群。据说已经是亚洲最大了,华能集团投的资。在离达坂城不远的路边,有个风电博物馆,我们在那里放水看风电机。风确实挺大,也没有到我担心的把帽子吹走的程度。然后再沿着高速继续前行,过峡谷,见到了导游介绍的另一处风电群,不过人们远没有那个兴致了。我注意看了下,规模也很大,只是比达坂城那一带稍小一点。

然后我们被拉到了旅行社合作的玉器、羊毛毡的加工厂。我们看了玉器的加工机器和羊毛毡的现场编制。东西的价格都不便宜,我相信没几个游客会真正愿意购买。我有时候在想,旅行社和它们的合作,究竟能带来多少实际利益呢?我挺好奇,但没有数据可供支持,也不好妄下结论。总之,我对旅行社的这种路线安排还是不算太反感,只要不强迫我买东西,耽误太多时间。我们毕竟长了一点见识。

半小时后,我们到了这段路的第一个景点,即WZ人古村落,其实就是一个考古古迹,没有人实际居住的。一个小堡垒一样的大房子,里面有一些小房间,把古代WZ人的真实生活氛围、用具、习惯用实物呈设、雕塑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的房子,没有一定的真正兴趣和知识基础,也就瞄一眼走了。然后再往前几分钟,车到了第二景点,交河故城。这是真正的古城。我很可惜来前没有对这个古城做一些专门了解,因为我见过的古迹,像这样保存完整,能够呈现出足够古代气息的遗址并不多见。除了一首诗,“黄昏饮马傍交河”。在这首唐诗里,我可以直观地了解,交河在西域。但也仅此而已。

道之最 发表于 2012-6-28 23:33
拍的很好美,火焰山、葡萄沟、交河故城 呢?


快了,其实葡萄沟真没啥看头,其他都不过尔尔。交河故城很不错,但又不大懂考古,有点浪费了这么好的一个景点。

我们到达交河故城的时候,正是大中午十二点多,太阳热辣辣地照射下来,没有任何遮拦,把人的皮肤晒得生痛。我和弟都戴了帽子,还是感觉空气中光线明亮得睁不开眼。这样的环境下照相实在不是很理想,光线太硬,明暗对比强烈,相机的宽容度无法胜任。但既然来了,不拍一些图片回去,实在说不过去。只好随便拍拍,聊胜于无吧。我是这么想,知识有限,但可以拍下照片,回头补课。我记得小李在车上问,有谁来吐鲁番的时候,最想看交河故城?我说我是,但我却对它既然一无所知,见到它后又被它尘封的厚重和壮观所吸引。这让我惭愧,好似唐突了一位绝代佳人。交河古城的保护措施很简单,就是在城里划出游步道,游客只能在砖头或木板砌好的路上行走,而不允许真的到城墙、房屋和那些残垣断壁里去。因为你的脚下不仅是历史,而且是即将消失的历史印记。我理解这样的措施,一如古代彩色壁画的屋内禁止开闪光灯照相一样。自然,一如在任何一个地方的景点一样,总有一些人违反这些规定跑到城里留影照相。
道之最 发表于 2012-6-28 23:33
拍的很好美,火焰山、葡萄沟、交河故城 呢?


快了,其实葡萄沟真没啥看头,其他都不过尔尔。交河故城很不错,但又不大懂考古,有点浪费了这么好的一个景点。

我们到达交河故城的时候,正是大中午十二点多,太阳热辣辣地照射下来,没有任何遮拦,把人的皮肤晒得生痛。我和弟都戴了帽子,还是感觉空气中光线明亮得睁不开眼。这样的环境下照相实在不是很理想,光线太硬,明暗对比强烈,相机的宽容度无法胜任。但既然来了,不拍一些图片回去,实在说不过去。只好随便拍拍,聊胜于无吧。我是这么想,知识有限,但可以拍下照片,回头补课。我记得小李在车上问,有谁来吐鲁番的时候,最想看交河故城?我说我是,但我却对它既然一无所知,见到它后又被它尘封的厚重和壮观所吸引。这让我惭愧,好似唐突了一位绝代佳人。交河古城的保护措施很简单,就是在城里划出游步道,游客只能在砖头或木板砌好的路上行走,而不允许真的到城墙、房屋和那些残垣断壁里去。因为你的脚下不仅是历史,而且是即将消失的历史印记。我理解这样的措施,一如古代彩色壁画的屋内禁止开闪光灯照相一样。自然,一如在任何一个地方的景点一样,总有一些人违反这些规定跑到城里留影照相。
2012-6-29 17:30 上传


道之最 发表于 2012-6-29 17:31
呵呵 ,


然后我们去看坎儿井的实物和解剖图,看到那些正在挖井劳作的雕塑,大体知道了坎儿井挖掘的艰难。介绍说,坎儿井的挖井维人常年蹲在那里挖井,寿命都是不高的,因此他死后的葬礼也很隆重。这样的水利工程,经几百年的经营,现在虽然已经被更先进的技术和工程代替了,但这种与自然的永恒抗争的精神却是值得记取的。然后是去苏公塔,就是一个伊斯兰做礼拜和宗教教育的地方。我对这个地方很早就听说过,96年夏天在吐鲁番的时候,就有同学说这里不好玩。今天作为一个景点专门接待了下我们,看了下确实没大意思。但在礼拜堂里有一个外国萝莉让我觉得有趣。堂里比较暗,我从强烈光照的外面进去,没注意到她坐在那里。当我走到她附近准备给堂里拍两张图片时,她让了让,我看到她明亮的眼睛,带点蓝绿色。她拿着一台佳能相机,看形状可能是G系,但我委实没有见过。所以本器材党又多看了一眼。她调皮起来,把相机举过头顶,笑着往后盲拍。我心里一动,抬手就给他卡了一张。但是太暗了,又想给她一张,她大概觉得不好意思,站起来走开了。那身材真好,虽然感觉发育还不是很完全。我也就罢了。
道之最 发表于 2012-6-29 17:31
呵呵 ,


然后我们去看坎儿井的实物和解剖图,看到那些正在挖井劳作的雕塑,大体知道了坎儿井挖掘的艰难。介绍说,坎儿井的挖井维人常年蹲在那里挖井,寿命都是不高的,因此他死后的葬礼也很隆重。这样的水利工程,经几百年的经营,现在虽然已经被更先进的技术和工程代替了,但这种与自然的永恒抗争的精神却是值得记取的。然后是去苏公塔,就是一个伊斯兰做礼拜和宗教教育的地方。我对这个地方很早就听说过,96年夏天在吐鲁番的时候,就有同学说这里不好玩。今天作为一个景点专门接待了下我们,看了下确实没大意思。但在礼拜堂里有一个外国萝莉让我觉得有趣。堂里比较暗,我从强烈光照的外面进去,没注意到她坐在那里。当我走到她附近准备给堂里拍两张图片时,她让了让,我看到她明亮的眼睛,带点蓝绿色。她拿着一台佳能相机,看形状可能是G系,但我委实没有见过。所以本器材党又多看了一眼。她调皮起来,把相机举过头顶,笑着往后盲拍。我心里一动,抬手就给他卡了一张。但是太暗了,又想给她一张,她大概觉得不好意思,站起来走开了。那身材真好,虽然感觉发育还不是很完全。我也就罢了。


中午,我们在吐鲁番的某个饭店吃饭。我们的导游在大家从乌市出发后不久,就问我们可否愿意选一个去火焰山大峡谷看景点的收费项目,包括西游记拍摄地和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我和弟想,在外面看火焰山虽然也可以,但当年《西游记》拍摄的地方我们却看不成了。我们觉得还是应该去这个峡谷逛逛。我还记得96年我和母亲坐在小卡车上去鲁克钦乡下看到的那峡谷,深邃、粗犷雄伟壮观。这个火焰山大峡谷又是怎样的壮丽呢?我心里不仅产生了一点期待。我们全车的人几乎都增加了这个收费景点项目,但有一对夫妇就不愿意去。鉴此,他们也就不能和我们一桌吃饭,因为加钱的项目意味着午餐也更丰盛一些。于是吃饭时,他们自己在一个小桌上吃饭,我们则围在两个大桌上吃饭,每桌八人。饭菜自然是清真,但只在一道汤里有几个鸡架子,其他任何菜里都没有肉。味道也很一般,这是我没想到的。不过,想想这个400元费用包含那么多景点项目,也就没啥奇怪了。。。。。

饭后略事休息,我们去了火焰山,就在吐鲁番的东面四十多公里的地方。其实这一带我96年都来过,完全没有新鲜感。不同的是,现在在山下的平地里建了个地宫,塑了一些西游记的人物妖怪的雕塑。自然不外乎唐僧师徒四人和牛魔王、铁扇公主。很多人在雕塑下摆拍,我也就随便拍了几张,走进地宫看看。其实就是个地下商铺、休息厅和浮雕的展示。小李导游评价说,这是他看过的最恶心的景点。平心而论,作为景点,这里的确毫无意趣,但作为一个房舍,还是应该给与肯定,因为这里面很凉爽。想象一下,如果把房屋和展厅放在地面,看看那热浪袭人的感受。。。。。地宫中有一个露天的天井,摆放了一个巨大温度计,就是金箍棒的造型。据说,这个温度计已经上了吉尼斯记录。看上面的显示,吐鲁番今天气温已经到了46度。好家伙,但小李说,今天还是很凉快的啦,想想七八月份最高气温五六十几度的时候。。。。

然后我们去真正的火焰山。也就是进峡谷,经过当年玄奘法师走过的驿站,我们终于来到了《西游记》那个著名的标志性景点了,我看了下,觉得并不雄伟,其实就是一个沙包而已。颜色黄中偏红,但不是很红。旁边也是山沟,再没有庞大的山脉走向。天边远处有连绵的山形,山上有白色雪线,那是天山。但和火焰山毫无关联啊。我这才知道火焰山真的太小了。而在火焰山沙包下面的沟壑边,就是著名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按资料,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始凿南北朝后期,经历了唐、五代、宋、元长达7个世纪的漫长岁月,这里一直是高昌地区的佛教中心。回鹘高昌是石窟群最繁华的时期。公元13世纪末,高昌王室东迁甘肃永昌,加之伊斯兰教传入吐鲁番后,教渐衰,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随之衰落,在异教冲突中遭到毁坏,壁画人物的眼睛全部被挖掉。加上,本世纪初,屡遭俄、德、英、日等列强的盗劫破坏,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更是雪上加霜,面目全非。虽遭严重破坏,但劫余的佛座华丽精致,残余的壁画内容丰富,颜色鲜艳夺目.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仍不失为一座规模宏大的文化艺术宝库.。但是,我们去看了几个打开的洞窟,确实看到了一些壁画的遗迹,有的带金粉和彩色,但不多。其他的几波游客的导游在解释,这里应该是我国摩尼教存在的最早证据。摩尼教,就是《倚天屠龙记》里的明教。

我对这些有点兴趣,因为最近我在读点佛经和庄子,回头将对他们的异同进行对比。我对佛经里面的一些故事和观点产生了一些思考。固然我们不应该拘泥佛经中玄漫的神化故事,但从那些丰富的比喻,深邃、繁难的观点,及因语言表述和历史局限所导致的理解困难中,还是可以找到释尊的一些原始思想,这些思想不仅在遥远的古代,就算是今天,仍然是有价值的。两千多年以来,那么多的国王士子、贩夫走卒,都读过或聆听过佛经的教诲,为什么人们的贪欲仍然没有消退,甚至更加昌盛了?如果世间事本就如此,那么释尊的教诲又有何意义呢?如果注定了世间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证道成佛,那么这种理论对于普通人又有何用?玄奘法师万里迢迢到西域求法,他的最终目的究竟是为什么?他凭什么相信这些佛经能让众生获得解脱?他取回的佛经是否就是真经呢?这些在我当年读《西游记》,又看了83版的电视剧后就一直疑惑。但那时年纪太小,无暇深入思考这个问题。但现在,这个问题不但生根,而且快长成参天大树了。我还想,我这些天在新疆的行走,所见所闻感受到新疆的广阔与艰苦的自然环境,不仅奇异它居然能保存这几多丰富多样的景观、气候,还有无数人类活动的痕迹,甚至还保有当时世界最深刻的思想。我对这种现象感到惊讶和兴奋,我希望从这些事实和思想的材料里,领悟到一些问题的答案。

我们从洞窟里出来,觉得这洞里确实是修行的好地方,遮风挡雨挡阳光。一辈子在里面诵经打坐,也许是可能的,如果不考虑到吃饭喝水穿衣如厕这类具体问题。我们到底还是走出了火焰山大峡谷,虽然我真不觉得这个峡谷和“大”字有什么关系,感觉就是一个小土沟,和我印象中的鲁克钦云蒸霞蔚的大峡谷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导游还介绍附近有吐鲁番最原生态的葡萄地,不过我也看不出来。

中午,我们在吐鲁番的某个饭店吃饭。我们的导游在大家从乌市出发后不久,就问我们可否愿意选一个去火焰山大峡谷看景点的收费项目,包括西游记拍摄地和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我和弟想,在外面看火焰山虽然也可以,但当年《西游记》拍摄的地方我们却看不成了。我们觉得还是应该去这个峡谷逛逛。我还记得96年我和母亲坐在小卡车上去鲁克钦乡下看到的那峡谷,深邃、粗犷雄伟壮观。这个火焰山大峡谷又是怎样的壮丽呢?我心里不仅产生了一点期待。我们全车的人几乎都增加了这个收费景点项目,但有一对夫妇就不愿意去。鉴此,他们也就不能和我们一桌吃饭,因为加钱的项目意味着午餐也更丰盛一些。于是吃饭时,他们自己在一个小桌上吃饭,我们则围在两个大桌上吃饭,每桌八人。饭菜自然是清真,但只在一道汤里有几个鸡架子,其他任何菜里都没有肉。味道也很一般,这是我没想到的。不过,想想这个400元费用包含那么多景点项目,也就没啥奇怪了。。。。。

饭后略事休息,我们去了火焰山,就在吐鲁番的东面四十多公里的地方。其实这一带我96年都来过,完全没有新鲜感。不同的是,现在在山下的平地里建了个地宫,塑了一些西游记的人物妖怪的雕塑。自然不外乎唐僧师徒四人和牛魔王、铁扇公主。很多人在雕塑下摆拍,我也就随便拍了几张,走进地宫看看。其实就是个地下商铺、休息厅和浮雕的展示。小李导游评价说,这是他看过的最恶心的景点。平心而论,作为景点,这里的确毫无意趣,但作为一个房舍,还是应该给与肯定,因为这里面很凉爽。想象一下,如果把房屋和展厅放在地面,看看那热浪袭人的感受。。。。。地宫中有一个露天的天井,摆放了一个巨大温度计,就是金箍棒的造型。据说,这个温度计已经上了吉尼斯记录。看上面的显示,吐鲁番今天气温已经到了46度。好家伙,但小李说,今天还是很凉快的啦,想想七八月份最高气温五六十几度的时候。。。。

然后我们去真正的火焰山。也就是进峡谷,经过当年玄奘法师走过的驿站,我们终于来到了《西游记》那个著名的标志性景点了,我看了下,觉得并不雄伟,其实就是一个沙包而已。颜色黄中偏红,但不是很红。旁边也是山沟,再没有庞大的山脉走向。天边远处有连绵的山形,山上有白色雪线,那是天山。但和火焰山毫无关联啊。我这才知道火焰山真的太小了。而在火焰山沙包下面的沟壑边,就是著名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按资料,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始凿南北朝后期,经历了唐、五代、宋、元长达7个世纪的漫长岁月,这里一直是高昌地区的佛教中心。回鹘高昌是石窟群最繁华的时期。公元13世纪末,高昌王室东迁甘肃永昌,加之伊斯兰教传入吐鲁番后,教渐衰,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随之衰落,在异教冲突中遭到毁坏,壁画人物的眼睛全部被挖掉。加上,本世纪初,屡遭俄、德、英、日等列强的盗劫破坏,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更是雪上加霜,面目全非。虽遭严重破坏,但劫余的佛座华丽精致,残余的壁画内容丰富,颜色鲜艳夺目.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仍不失为一座规模宏大的文化艺术宝库.。但是,我们去看了几个打开的洞窟,确实看到了一些壁画的遗迹,有的带金粉和彩色,但不多。其他的几波游客的导游在解释,这里应该是我国摩尼教存在的最早证据。摩尼教,就是《倚天屠龙记》里的明教。

我对这些有点兴趣,因为最近我在读点佛经和庄子,回头将对他们的异同进行对比。我对佛经里面的一些故事和观点产生了一些思考。固然我们不应该拘泥佛经中玄漫的神化故事,但从那些丰富的比喻,深邃、繁难的观点,及因语言表述和历史局限所导致的理解困难中,还是可以找到释尊的一些原始思想,这些思想不仅在遥远的古代,就算是今天,仍然是有价值的。两千多年以来,那么多的国王士子、贩夫走卒,都读过或聆听过佛经的教诲,为什么人们的贪欲仍然没有消退,甚至更加昌盛了?如果世间事本就如此,那么释尊的教诲又有何意义呢?如果注定了世间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证道成佛,那么这种理论对于普通人又有何用?玄奘法师万里迢迢到西域求法,他的最终目的究竟是为什么?他凭什么相信这些佛经能让众生获得解脱?他取回的佛经是否就是真经呢?这些在我当年读《西游记》,又看了83版的电视剧后就一直疑惑。但那时年纪太小,无暇深入思考这个问题。但现在,这个问题不但生根,而且快长成参天大树了。我还想,我这些天在新疆的行走,所见所闻感受到新疆的广阔与艰苦的自然环境,不仅奇异它居然能保存这几多丰富多样的景观、气候,还有无数人类活动的痕迹,甚至还保有当时世界最深刻的思想。我对这种现象感到惊讶和兴奋,我希望从这些事实和思想的材料里,领悟到一些问题的答案。

我们从洞窟里出来,觉得这洞里确实是修行的好地方,遮风挡雨挡阳光。一辈子在里面诵经打坐,也许是可能的,如果不考虑到吃饭喝水穿衣如厕这类具体问题。我们到底还是走出了火焰山大峡谷,虽然我真不觉得这个峡谷和“大”字有什么关系,感觉就是一个小土沟,和我印象中的鲁克钦云蒸霞蔚的大峡谷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导游还介绍附近有吐鲁番最原生态的葡萄地,不过我也看不出来。
感谢大布鲁给本帖授精。。。这几天忙,现在又补充了几段文字。
火焰山是石头山吧,要是沙土的话早移动了?
有石有沙,再远一点就是天山,纯粹是石头山了。


然后去我们此行最后一站,葡萄沟。我以前以为葡萄沟应该是在一个深深的山沟里,但到了跟前却感觉不是这样。就是一种普通的农庄,种了很多葡萄,葡萄架到处都是,藤子四处蔓延。葡萄现在还小,自然吃不上了。我们先进了旅行社安排的一WZ人里。到达这家人之前,导游先介绍了几个维人的基本礼节,比如,男人先进们,先吃东西,先上炕,女人要在男人后面再进再吃。还有,洗手以后不要甩水,不吉利等等。还教了大家几句常见的礼貌问候语。比如“亚克西摸骰子”表示你好等等。

我们就进了这个维人家里。一个年轻姑娘在门口躬身问候,并告诉大家注意洗手后不要甩手,不然好运就甩走了。然后请大家上在葡萄架下的座位入座,吃哈密瓜和西瓜。大家基本按导游交代遵守如仪。然后WZ姑娘跳了两支舞蹈。这些都是应景的节目,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大家就这么看着。我觉得这WZ姑娘似乎对我们不是很热情,也难怪,每天她要接待多少类似的游客呢?她这里其实就是这沟里的一个接待点而已。倒是她的哥哥,一个稍胖的WZ青年说话很风趣,他汉语流利,笑眯眯的,是当地的翻译。吃完瓜果,哥哥介绍了他们的产品,说白了,这里也是一个葡萄干的销售点。不过,由于这是在原产地,比外面的东西到底可靠一点,我们还是买了一些,尽管价格比较贵。这里,WZ青年教了我们一个知识,市面上卖的那种金黄闪亮的葡萄干,其实是被硫磺熏过的,不能吃。还有药剂催干的葡萄干,也是有害身体的。药剂催干的葡萄干,泡水里水会变绿,而自然晾干的就不会,这就一目了然了。这个我此前倒是知道的,不过对那个葡萄干熏硫磺的奥秘还是第一次听说。

然后我们继续在葡萄沟里转转,看了阿凡提的故居和巴依老爷的豪宅。没啥看头,大家出来。下午七点多,所有景点就此看完了,导游通知大家上车回乌鲁木齐。

然后去我们此行最后一站,葡萄沟。我以前以为葡萄沟应该是在一个深深的山沟里,但到了跟前却感觉不是这样。就是一种普通的农庄,种了很多葡萄,葡萄架到处都是,藤子四处蔓延。葡萄现在还小,自然吃不上了。我们先进了旅行社安排的一WZ人里。到达这家人之前,导游先介绍了几个维人的基本礼节,比如,男人先进们,先吃东西,先上炕,女人要在男人后面再进再吃。还有,洗手以后不要甩水,不吉利等等。还教了大家几句常见的礼貌问候语。比如“亚克西摸骰子”表示你好等等。

我们就进了这个维人家里。一个年轻姑娘在门口躬身问候,并告诉大家注意洗手后不要甩手,不然好运就甩走了。然后请大家上在葡萄架下的座位入座,吃哈密瓜和西瓜。大家基本按导游交代遵守如仪。然后WZ姑娘跳了两支舞蹈。这些都是应景的节目,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大家就这么看着。我觉得这WZ姑娘似乎对我们不是很热情,也难怪,每天她要接待多少类似的游客呢?她这里其实就是这沟里的一个接待点而已。倒是她的哥哥,一个稍胖的WZ青年说话很风趣,他汉语流利,笑眯眯的,是当地的翻译。吃完瓜果,哥哥介绍了他们的产品,说白了,这里也是一个葡萄干的销售点。不过,由于这是在原产地,比外面的东西到底可靠一点,我们还是买了一些,尽管价格比较贵。这里,WZ青年教了我们一个知识,市面上卖的那种金黄闪亮的葡萄干,其实是被硫磺熏过的,不能吃。还有药剂催干的葡萄干,也是有害身体的。药剂催干的葡萄干,泡水里水会变绿,而自然晾干的就不会,这就一目了然了。这个我此前倒是知道的,不过对那个葡萄干熏硫磺的奥秘还是第一次听说。

然后我们继续在葡萄沟里转转,看了阿凡提的故居和巴依老爷的豪宅。没啥看头,大家出来。下午七点多,所有景点就此看完了,导游通知大家上车回乌鲁木齐。
重温旧梦........
荒城
狂风
斜阳如血
草蹄牧归
刀郎的忧伤
阿苇滩啼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