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中学去年70人考取北大、清华,吸引了周边以及北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9:48:00
  河北衡水中学去年70人考取北大、清华,吸引了周边以及北京尖子生;军事化备考、题海战术备受争议

  “今日疯狂,明日辉煌”这句口号写在衡水中学高三教室里。

  作为“衡水模式”的标杆,去年,这所学校向北大清华输送70人,并占据河北省高考前200名中的一半。数年来,衡中保持着优异的高考成绩。在其带领下,衡水各中学的高考成绩也突出于河北其他地市。

  作为高考制度下的蛋,衡中的秘诀在哪,高强度训练适应考试,是否扼杀学生创造力,是否践踏教育本身——“衡水模式”被舆论关注和解析。

  6月5日,临近中午,衡水中学高三430班,教室里偶有翻书声,学生们低头学习。

  教室墙上挂着红色条幅,“血狼精神,与我同在”,这是班级“信条”。后面墙的黑板上,写着“今日疯狂,明日辉煌”。

  几年来,河北这所“超级中学”,一直与“北大”、“清华”、“状元”、“奇迹”等词汇联系在一起。

  去年高考,衡水中学考取清华、北大70人,占两所学校在河北招生人数的一半左右。

  再之前,从2008年至2011年,衡水中学考入清华、北大278人。

  如今,“衡水现象”备受瞩目,衡水中学不仅在当地招生,还吸引周边地市的大量“尖子生”。一位来自石家庄的学生说,他们班上,有20来个外地同学;还有学生说,他们班上还有从北京来的。

  “衡水”辉煌

  衡水中学每年有大量学生考上名校;10年来,到“衡中”学习的外地官员、师生约17万人

  5月27日,李梓华(化名)坐了5个多小时火车,从唐山到衡水中学,路途辗转。

  李梓华是初三中学,以她的成绩,能考上当地重点高中。但去年,当地高中没有一个学生达到清华的录取线。

  李梓华想上清华,所以到衡水中学,咨询是否能来读高中。

  衡水中学位于衡水市区东南部,周围与平房相伴。其破旧的大门和斑驳的墙壁,很难看出这里有多么特别。

  但是,贴满清华北大学生照片的校园围墙,绵延近百米;校门口,还有两幅巨大的高考成绩宣传展板。

  2011年的高考,该校的成绩近乎疯狂:除包揽河北省文理科第一名,还有7人、6人分别进入省文理科前10名。在省前200名中,衡水中学的学生占了近一半。

  有人开玩笑说,在这个开车半小时就能穿越的小地级市,没有几个熟人上清华北大都不好意思出门。

  衡水中学宣传处主任张永说,在河北,衡水高考成绩已远超过其他地区了。这跟衡水经济在河北省的排名非常不相称。

  因为衡水高考成绩突出,一个全国性的高中校长论坛决定在衡水中学举行。校长张文茂一再要求减少参会人数,原因是“衡水市区的宾馆住不下”。

  去年衡水中学承办会议,即使宾馆都被包下来,还是有不少与会者需要到几十公里以外的县城住宿,很不方便。

  张永笑称,衡水中学为衡水的宾馆作出了很大贡献。10年来,单单是来衡水中学参观学习的外地官员、师生就有17万人,他们一住就是几天,这是笔不小的收入。

  “做题潜力挖到极致”

  有老师称,衡中学生,连等待打饭的时间都要被利用做题

  “他们到底有什么绝招?一句话,衡水中学把学生做题的潜力挖掘到极致了。”邢台的一名高中教师,这样评价“衡中经验”。

  衡水中学,每天13节课,6节正课,由老师上课讲解;7节自习课,大部分时间用来做题。上述邢台的高中老师说,他听学生讲,“衡中的学生,连等待打饭的时间都要被利用上做题”。

  “用各种各样的方式重复。”一名曾在衡水中学教语文的老师说。

  除学科自习外,其他自习课,老师不允许进教室。在学科自习上,老师也不允许统一讲解。对学生单一辅导时,老师的声音放到最低,不能影响其他人。

  上述语文老师介绍,到高二结束,基本学完高中课程,高三全年都在复习。复习有三轮,各有重点。同时会做大量模拟考题。

  因高考成绩优异,衡中的高三习题被传得很神秘。衡水中学不用市面上现成的习题,宣传处主任张永介绍,衡中的习题都是经过老师精心挑选的。“原来做5套题才能达到的效果,现在做一套就行了。”

  对于题量,曾经有个说法:如果一套题70%的学生答完了,那就是不合格的,因为这说明很多学生的时间被浪费了。

  来自石家庄的一名学生家长起初并不赞成让儿子大量做题,但是同事女儿的经历让她改变了想法。这个女孩在石家庄上学,成绩不错,平时做题不多。去年高考时因很多题型没见过,一下子蒙了,结果只考了三本。“做得多了,才能不慌”。

  “每天反省很必要”

  学校的氛围让学生觉得,“不好好学习,对不起同学”

  因为奥赛获奖,衡水中学高三学生李秋宇已被保送清华大学。这些天,他没离开学校,他成了“老师”,负责辅导高二奥赛练习。

  李秋宇喜欢“有规律的生活”:早上5:30起床,然后跑早操。

  衡水中学高二学生王奕文也喜欢跑操,认为喊口号,“很提神”。

  她说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并不难,听到铃声就会醒,这是“条件反射”。然后十分钟洗漱,开始跑步。

  跑步前,有大概5分钟的集结时间。这个时间她和同学们都会带着学习资料,“背一个单词都是收获”。“从这一天开始,就要把思维带到学习上来。”

  之后是语文和英语的早读时间。王奕文说,大声朗读,会帮助提神。

  由此,全天13节课开始,直到晚上10点半。有学生说,学校的氛围让他觉得,“不好好学习,对不起同学”。

  这样的作息时间,在衡水的各所高中,基本是通用的。

  在衡水中学高二年级的教学楼,大厅墙上有三句话:我来衡中做什么,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今天做得怎么样。这被称为每日“三思”。

  衡水中学宣传处主任张永说,对于高一高二的学生,“每天的反省很有必要”。

  “天下第一操”

  学生跑操“有一股子压倒一切的气势”

  高一到高三,衡水中学的学生们,吃、住都在校园,每两周放假过一次周末。

  在不放假的周末,学生们要和平时一样学习。

  据介绍,在衡水市,另有一些高中,一个月放一次周末假。

  “跑操”,是衡水中学的一个符号,相关视频在网上流传后,被称为“天下第一操”。

  跑操的时候,每个班学生组成一个方阵,绕操场跑圈。队伍紧凑,间距一致,步伐一致,速度一致。除了喊“一二三四”,还喊着“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等口号。

  张永说,不做广播体操,是因学生多,场地不够,学生又要锻炼身体,只能跑跑步。结果,现在其他学校都在学“跑操”。

  前任校长李金池说,北京海淀的高中校长团曾到该校参观。听说大课间不做广播操而是跑操,非要亲眼看一看。

  “看着看着,几位校长忽然掉下了眼泪”。李金池说,对方称是激动的,“你们学生有一股子压倒一切的气势”。

  老师开会“偷偷阅卷”

  “五一”、“十一”以及周末,衡水的老师基本不能休息;亦有老师称“感觉很幸福”

  王亚玉是去年河北省的理科高考状元,她说其实我没什么特别,在衡水中学,真正值得关注的是那些老师。

  衡水中学的老师,每月工资三四千元,超过当地公务员。老师们说,这份薪水建立在近乎公务员两倍工作时间之上。

  备课很重要。因学生大部分时间是自习,每门课每天一节正课40分钟,老师们需要在极短时间内讲清楚必讲内容。

  从学生早读开始,任课老师就要进入工作状态。如果是班主任,工作时间还要提前,有的要陪学生跑早操。

  每天下午5点半下班,之后至晚上9点半,是老师们的弹性工作时间。

  除了备课,老师们要出很多习题,并判卷。为了了解习题的深浅,老师要把习题都做一遍。

  “经常看到老师在学校开大会时,偷偷在下面阅卷。”一名语文老师说。

  除高考、暑假和春节,在“五一”、“十一”以及周末,老师们基本不能休息。一位女老师对自己婚礼上情形记忆犹新:丈夫的同事都来了,留给自己同事的座位都空着。“红包到了,人来不了,因为实在走不开。”

  信金焕在衡中任教18年,去年刚被评为特级教师。她说一评上特教,马上收到了北京朝阳区的邀请函,承诺解决全家北京户口,提供住房,安排丈夫工作和孩子就读。

  她拒绝了邀请。她说自己不到40岁就评上特级教师“是学校看得起”,而且“在这里感觉很幸福”。

  衡水中学副校长王建勇说,学校计划进行“最美婆婆”评选,表扬那些支持儿媳妇工作的婆婆们。

  践踏教育成就高考?

  “衡水”军事化备考亦引发争议;专家称,只要高考不改,衡水模式就会存在

  “衡水现象”,吸引了周边地市的大量“尖子生”前来就读,甚至还有北京的学生。

  记者了解到,北京在高考自主命题前,有很多北京学生来衡水中学读书,如今仍有个别北京学生。

  据介绍,河北其他地方的一些校长和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一边向衡水学习,一边向省里写信举报。他们认为,衡水跨区域招生,影响教育均衡。

  河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正处级调研员李强,专注高中教育研究10多年了。他说他理解其他地市的苦衷:“尖子”走了,升学率受影响。

  李强介绍,2003年以来,河北省教育厅出台过限制措施,不过这些规定其实“底气不足”。“我们考虑的是,规范一下秩序,大家不要乱来。”

  李强说,他也私下“敲打”那些“告状的”学校:你们那的孩子都跑了,他们背井离乡到别的地方求学,付出了更多的成本,这是你们的罪过。

  在学生们往衡水跑的同时,“衡水模式”也备受争议。批评的声音认为,军事化的备考,题海战术,让学生麻木,扼杀创造力。

  上述邢台的高中老师认为,“衡中的教学模式严重践踏了中国的高中教育”,但让他矛盾的是,在目前的考试模式下,“谁不学衡中,谁就将被彻底淘汰”。

  衡中的教学模式逐渐在衡水其他学校推广开来。

  该模式下,一所学校的高考奇迹,演变为整个衡水所有中学的高考佳绩。

  在衡水市,衡水二中以及冀州、武邑、枣强等县级中学,每年也都有约5人考入清华、北大。

  李强认为,衡水现象与衡水的“盐碱地文化”有关。衡水什么自然资源都没有,只有盐碱地,“考学是唯一一条出路”。

  李强说,衡水人很能吃苦,“我都感觉老师很苦,但是他们内心很愉悦,这是衡水高考好的基础条件”。

  李强说,上世纪90年代时,他去衡水一个县级中学调研,看到学生们的学习劲头,差点掉泪。

  县委书记给这所中学送了块匾,上书“人才的摇篮”。但李强并不认同:你别说培养的是人才,充其量只是一个大学生的加工厂。

  李强认为,目前高考只顾及了人才培养的某一方面,标准是分数,而高中教育中,训练越多,错误越少,扣分就越少。“衡水现象”最大的特征就是,“对高考这个目标的管理特别有效”。

  河北省教育厅一名工作人员认为,衡水适应了目前的高考制度,只要高考不改,这个模式就会存在。

  但在李强看来,现在衡水的情况已发生变化。他说当地也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且在调整办学方式。

  ■ 衡中口号

  衡水中学,随处可见标语口号。它们分布在校园路上,教学楼大厅里的倒计时牌上,学生宿舍,甚至学校印刷的笔记本上也有。班级墙上的标语有,“血狼精神,与我同在”,“今日疯狂,明日辉煌”。

  在高二年级教学楼,大厅墙上有三句话:“我来衡中做什么,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今天做得怎么样。”这被称为每日“三思”。

  跑操时喊的口号:“超越自我,挑战极限”、“放飞青春,勇攀高峰”、“自强不息,志与天齐”,班级旗帜上的标语是“为梦想浴血奋战”。

  衡中口号每年都不一样,2011年的标语和2010年就不同,其倒计时牌上写着,“十二载潜心铸剑,今朝及锋而试”;楼道上的横幅则是,“万念归一,用虔诚追求梦想”。

  有学生说,学校的氛围让他觉得,不好好学习,对不起同学。

  □新京报记者 宋识径 河北报道

http://www.bjnews.com.cn/news/2012/06/09/203697.html河北衡水中学去年70人考取北大、清华,吸引了周边以及北京尖子生;军事化备考、题海战术备受争议

  “今日疯狂,明日辉煌”这句口号写在衡水中学高三教室里。

  作为“衡水模式”的标杆,去年,这所学校向北大清华输送70人,并占据河北省高考前200名中的一半。数年来,衡中保持着优异的高考成绩。在其带领下,衡水各中学的高考成绩也突出于河北其他地市。

  作为高考制度下的蛋,衡中的秘诀在哪,高强度训练适应考试,是否扼杀学生创造力,是否践踏教育本身——“衡水模式”被舆论关注和解析。

  6月5日,临近中午,衡水中学高三430班,教室里偶有翻书声,学生们低头学习。

  教室墙上挂着红色条幅,“血狼精神,与我同在”,这是班级“信条”。后面墙的黑板上,写着“今日疯狂,明日辉煌”。

  几年来,河北这所“超级中学”,一直与“北大”、“清华”、“状元”、“奇迹”等词汇联系在一起。

  去年高考,衡水中学考取清华、北大70人,占两所学校在河北招生人数的一半左右。

  再之前,从2008年至2011年,衡水中学考入清华、北大278人。

  如今,“衡水现象”备受瞩目,衡水中学不仅在当地招生,还吸引周边地市的大量“尖子生”。一位来自石家庄的学生说,他们班上,有20来个外地同学;还有学生说,他们班上还有从北京来的。

  “衡水”辉煌

  衡水中学每年有大量学生考上名校;10年来,到“衡中”学习的外地官员、师生约17万人

  5月27日,李梓华(化名)坐了5个多小时火车,从唐山到衡水中学,路途辗转。

  李梓华是初三中学,以她的成绩,能考上当地重点高中。但去年,当地高中没有一个学生达到清华的录取线。

  李梓华想上清华,所以到衡水中学,咨询是否能来读高中。

  衡水中学位于衡水市区东南部,周围与平房相伴。其破旧的大门和斑驳的墙壁,很难看出这里有多么特别。

  但是,贴满清华北大学生照片的校园围墙,绵延近百米;校门口,还有两幅巨大的高考成绩宣传展板。

  2011年的高考,该校的成绩近乎疯狂:除包揽河北省文理科第一名,还有7人、6人分别进入省文理科前10名。在省前200名中,衡水中学的学生占了近一半。

  有人开玩笑说,在这个开车半小时就能穿越的小地级市,没有几个熟人上清华北大都不好意思出门。

  衡水中学宣传处主任张永说,在河北,衡水高考成绩已远超过其他地区了。这跟衡水经济在河北省的排名非常不相称。

  因为衡水高考成绩突出,一个全国性的高中校长论坛决定在衡水中学举行。校长张文茂一再要求减少参会人数,原因是“衡水市区的宾馆住不下”。

  去年衡水中学承办会议,即使宾馆都被包下来,还是有不少与会者需要到几十公里以外的县城住宿,很不方便。

  张永笑称,衡水中学为衡水的宾馆作出了很大贡献。10年来,单单是来衡水中学参观学习的外地官员、师生就有17万人,他们一住就是几天,这是笔不小的收入。

  “做题潜力挖到极致”

  有老师称,衡中学生,连等待打饭的时间都要被利用做题

  “他们到底有什么绝招?一句话,衡水中学把学生做题的潜力挖掘到极致了。”邢台的一名高中教师,这样评价“衡中经验”。

  衡水中学,每天13节课,6节正课,由老师上课讲解;7节自习课,大部分时间用来做题。上述邢台的高中老师说,他听学生讲,“衡中的学生,连等待打饭的时间都要被利用上做题”。

  “用各种各样的方式重复。”一名曾在衡水中学教语文的老师说。

  除学科自习外,其他自习课,老师不允许进教室。在学科自习上,老师也不允许统一讲解。对学生单一辅导时,老师的声音放到最低,不能影响其他人。

  上述语文老师介绍,到高二结束,基本学完高中课程,高三全年都在复习。复习有三轮,各有重点。同时会做大量模拟考题。

  因高考成绩优异,衡中的高三习题被传得很神秘。衡水中学不用市面上现成的习题,宣传处主任张永介绍,衡中的习题都是经过老师精心挑选的。“原来做5套题才能达到的效果,现在做一套就行了。”

  对于题量,曾经有个说法:如果一套题70%的学生答完了,那就是不合格的,因为这说明很多学生的时间被浪费了。

  来自石家庄的一名学生家长起初并不赞成让儿子大量做题,但是同事女儿的经历让她改变了想法。这个女孩在石家庄上学,成绩不错,平时做题不多。去年高考时因很多题型没见过,一下子蒙了,结果只考了三本。“做得多了,才能不慌”。

  “每天反省很必要”

  学校的氛围让学生觉得,“不好好学习,对不起同学”

  因为奥赛获奖,衡水中学高三学生李秋宇已被保送清华大学。这些天,他没离开学校,他成了“老师”,负责辅导高二奥赛练习。

  李秋宇喜欢“有规律的生活”:早上5:30起床,然后跑早操。

  衡水中学高二学生王奕文也喜欢跑操,认为喊口号,“很提神”。

  她说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并不难,听到铃声就会醒,这是“条件反射”。然后十分钟洗漱,开始跑步。

  跑步前,有大概5分钟的集结时间。这个时间她和同学们都会带着学习资料,“背一个单词都是收获”。“从这一天开始,就要把思维带到学习上来。”

  之后是语文和英语的早读时间。王奕文说,大声朗读,会帮助提神。

  由此,全天13节课开始,直到晚上10点半。有学生说,学校的氛围让他觉得,“不好好学习,对不起同学”。

  这样的作息时间,在衡水的各所高中,基本是通用的。

  在衡水中学高二年级的教学楼,大厅墙上有三句话:我来衡中做什么,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今天做得怎么样。这被称为每日“三思”。

  衡水中学宣传处主任张永说,对于高一高二的学生,“每天的反省很有必要”。

  “天下第一操”

  学生跑操“有一股子压倒一切的气势”

  高一到高三,衡水中学的学生们,吃、住都在校园,每两周放假过一次周末。

  在不放假的周末,学生们要和平时一样学习。

  据介绍,在衡水市,另有一些高中,一个月放一次周末假。

  “跑操”,是衡水中学的一个符号,相关视频在网上流传后,被称为“天下第一操”。

  跑操的时候,每个班学生组成一个方阵,绕操场跑圈。队伍紧凑,间距一致,步伐一致,速度一致。除了喊“一二三四”,还喊着“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等口号。

  张永说,不做广播体操,是因学生多,场地不够,学生又要锻炼身体,只能跑跑步。结果,现在其他学校都在学“跑操”。

  前任校长李金池说,北京海淀的高中校长团曾到该校参观。听说大课间不做广播操而是跑操,非要亲眼看一看。

  “看着看着,几位校长忽然掉下了眼泪”。李金池说,对方称是激动的,“你们学生有一股子压倒一切的气势”。

  老师开会“偷偷阅卷”

  “五一”、“十一”以及周末,衡水的老师基本不能休息;亦有老师称“感觉很幸福”

  王亚玉是去年河北省的理科高考状元,她说其实我没什么特别,在衡水中学,真正值得关注的是那些老师。

  衡水中学的老师,每月工资三四千元,超过当地公务员。老师们说,这份薪水建立在近乎公务员两倍工作时间之上。

  备课很重要。因学生大部分时间是自习,每门课每天一节正课40分钟,老师们需要在极短时间内讲清楚必讲内容。

  从学生早读开始,任课老师就要进入工作状态。如果是班主任,工作时间还要提前,有的要陪学生跑早操。

  每天下午5点半下班,之后至晚上9点半,是老师们的弹性工作时间。

  除了备课,老师们要出很多习题,并判卷。为了了解习题的深浅,老师要把习题都做一遍。

  “经常看到老师在学校开大会时,偷偷在下面阅卷。”一名语文老师说。

  除高考、暑假和春节,在“五一”、“十一”以及周末,老师们基本不能休息。一位女老师对自己婚礼上情形记忆犹新:丈夫的同事都来了,留给自己同事的座位都空着。“红包到了,人来不了,因为实在走不开。”

  信金焕在衡中任教18年,去年刚被评为特级教师。她说一评上特教,马上收到了北京朝阳区的邀请函,承诺解决全家北京户口,提供住房,安排丈夫工作和孩子就读。

  她拒绝了邀请。她说自己不到40岁就评上特级教师“是学校看得起”,而且“在这里感觉很幸福”。

  衡水中学副校长王建勇说,学校计划进行“最美婆婆”评选,表扬那些支持儿媳妇工作的婆婆们。

  践踏教育成就高考?

  “衡水”军事化备考亦引发争议;专家称,只要高考不改,衡水模式就会存在

  “衡水现象”,吸引了周边地市的大量“尖子生”前来就读,甚至还有北京的学生。

  记者了解到,北京在高考自主命题前,有很多北京学生来衡水中学读书,如今仍有个别北京学生。

  据介绍,河北其他地方的一些校长和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一边向衡水学习,一边向省里写信举报。他们认为,衡水跨区域招生,影响教育均衡。

  河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正处级调研员李强,专注高中教育研究10多年了。他说他理解其他地市的苦衷:“尖子”走了,升学率受影响。

  李强介绍,2003年以来,河北省教育厅出台过限制措施,不过这些规定其实“底气不足”。“我们考虑的是,规范一下秩序,大家不要乱来。”

  李强说,他也私下“敲打”那些“告状的”学校:你们那的孩子都跑了,他们背井离乡到别的地方求学,付出了更多的成本,这是你们的罪过。

  在学生们往衡水跑的同时,“衡水模式”也备受争议。批评的声音认为,军事化的备考,题海战术,让学生麻木,扼杀创造力。

  上述邢台的高中老师认为,“衡中的教学模式严重践踏了中国的高中教育”,但让他矛盾的是,在目前的考试模式下,“谁不学衡中,谁就将被彻底淘汰”。

  衡中的教学模式逐渐在衡水其他学校推广开来。

  该模式下,一所学校的高考奇迹,演变为整个衡水所有中学的高考佳绩。

  在衡水市,衡水二中以及冀州、武邑、枣强等县级中学,每年也都有约5人考入清华、北大。

  李强认为,衡水现象与衡水的“盐碱地文化”有关。衡水什么自然资源都没有,只有盐碱地,“考学是唯一一条出路”。

  李强说,衡水人很能吃苦,“我都感觉老师很苦,但是他们内心很愉悦,这是衡水高考好的基础条件”。

  李强说,上世纪90年代时,他去衡水一个县级中学调研,看到学生们的学习劲头,差点掉泪。

  县委书记给这所中学送了块匾,上书“人才的摇篮”。但李强并不认同:你别说培养的是人才,充其量只是一个大学生的加工厂。

  李强认为,目前高考只顾及了人才培养的某一方面,标准是分数,而高中教育中,训练越多,错误越少,扣分就越少。“衡水现象”最大的特征就是,“对高考这个目标的管理特别有效”。

  河北省教育厅一名工作人员认为,衡水适应了目前的高考制度,只要高考不改,这个模式就会存在。

  但在李强看来,现在衡水的情况已发生变化。他说当地也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且在调整办学方式。

  ■ 衡中口号

  衡水中学,随处可见标语口号。它们分布在校园路上,教学楼大厅里的倒计时牌上,学生宿舍,甚至学校印刷的笔记本上也有。班级墙上的标语有,“血狼精神,与我同在”,“今日疯狂,明日辉煌”。

  在高二年级教学楼,大厅墙上有三句话:“我来衡中做什么,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今天做得怎么样。”这被称为每日“三思”。

  跑操时喊的口号:“超越自我,挑战极限”、“放飞青春,勇攀高峰”、“自强不息,志与天齐”,班级旗帜上的标语是“为梦想浴血奋战”。

  衡中口号每年都不一样,2011年的标语和2010年就不同,其倒计时牌上写着,“十二载潜心铸剑,今朝及锋而试”;楼道上的横幅则是,“万念归一,用虔诚追求梦想”。

  有学生说,学校的氛围让他觉得,不好好学习,对不起同学。

  □新京报记者 宋识径 河北报道

http://www.bjnews.com.cn/news/2012/06/09/203697.html
南外只有17人高考。。。也就是奶茶在的学校。。清华北大他们算差的。
个人不觉得这个模式有什么不妥,可惜离的远了点,否则真想把家里大小子送去改造改造。
勤学苦练是取得优秀成绩的不二法门,但除了考试成绩,明确自己的目标并能自觉自律为之努力,这样的精神正是现在大多数学生所缺乏的,对自身意志品质的磨砺乃至世界观、人生观,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不知道这些学生的未来怎么样,高中三年这样极端疯狂,进入大学后的后劲呢


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尖子即使去了清华北大,也不会成为比尔.盖茨、乔布斯 、扎克伯格。  创新要的是想象力,不是题海战术。本人见过一个985前十位高校的本科生又在北大生物系读的硕士。考了全奖到美国留学。居然不知道大熊猫是中国特产。 当听到这家伙还立志要建立自己的上市公司时,我险些晕倒。

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尖子即使去了清华北大,也不会成为比尔.盖茨、乔布斯 、扎克伯格。  创新要的是想象力,不是题海战术。本人见过一个985前十位高校的本科生又在北大生物系读的硕士。考了全奖到美国留学。居然不知道大熊猫是中国特产。 当听到这家伙还立志要建立自己的上市公司时,我险些晕倒。
无可厚非,不少中学都事实上采用和借鉴了这种方式
随便吧,在中国,总是要过这一关。玩创新的出国吧。
应该把高中改成二年制,三年纯粹是浪费生命,大好青春整整一年没有学任何新知识,用一年时间复习前两年的东西,只有中国人会这么干。
南外只有17人高考。。。也就是奶茶在的学校。。清华北大他们算差的。
有爹拼就不用高考了
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尖子即使去了清华北大,也不会成为比尔.盖茨、乔布斯 、扎克伯格。 创新要的是想象力 ...
这个有点编了,高中地理,生物上都有。不可能不知道
这样考上大学有何用
把初中、高中、本科这几个阶段结合起来,排除客观条件差异(都有机会接受教育),总体来看,能够一直保持优良成绩的,其所展现的个人品质和心性,远比其他的强的多。
学习比的往往不是先天(极蠢和极聪明的都是少数,这个是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的),懂事(相对)的孩子学习好,因为他会被动或主动去接受长辈的教导,能够沉下心来学,持之以恒自然见成效;
因为这方面的专注,其他各种旁枝末节对其干扰就小;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发现方法或者找到乐趣的,其专业成就往往更高。
混淆刻苦和创新概念没意思,没有目标、缺乏专注进取的精神和相应知识基础,创新个毛。
创新不是脑袋一拍就出来的,学习也不意味着书呆子,博闻强记加上从点到线再到面的深入理解,才能有更多、也能更好地把握各种灵光闪现的机会。

毛头 发表于 2012-6-9 15:52
这个有点编了,高中地理,生物上都有。不可能不知道


那是初中的课程好不好,高考理科根本不涉及。而且就是课本里有的,高考之后他们也不一定还记得。这些书呆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化记忆。考试时记住就行,考完就忘的精光。对于社会常识基本无视。
不但我说的这个人不知道,他老婆也不知道,他老婆是也是985一个著名大学化学系的。


毛头 发表于 2012-6-9 15:52
这个有点编了,高中地理,生物上都有。不可能不知道


那是初中的课程好不好,高考理科根本不涉及。而且就是课本里有的,高考之后他们也不一定还记得。这些书呆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化记忆。考试时记住就行,考完就忘的精光。对于社会常识基本无视。
不但我说的这个人不知道,他老婆也不知道,他老婆是也是985一个著名大学化学系的。

MB的。有人考500多就能上北大清华,有人考800多却没有名额。  现在的地区差异太大了! 非常不合理!!!!!
清华的老师讲课讲完难点后,都习惯地问一句:衡中的同学听懂了吗?

superdirex 发表于 2012-6-9 15:56
把初中、高中、本科这几个阶段结合起来,排除客观条件差异(都有机会接受教育),总体来看,能够一直保持优 ...


创新不是脑袋一拍就想出来的? 那是考试考出来的?比尔.盖茨、戴尔、扎克伯格可都是有了好点子,辍学去创业的。 你觉得这些”尖子生“会干出这种事情来吗? 培养他们的这个体系会容许这种异类存在吗?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国无数个奥赛金牌,这些孩子大部分被清华北大录取,并最终也都到美国读了博士。现在这些家伙没听说谁真正成了科学家,倒是华尔街里有一大堆。同样是华人,如果陶哲轩生在中国,去参加高考,难以想象会是什么结果。
superdirex 发表于 2012-6-9 15:56
把初中、高中、本科这几个阶段结合起来,排除客观条件差异(都有机会接受教育),总体来看,能够一直保持优 ...


创新不是脑袋一拍就想出来的? 那是考试考出来的?比尔.盖茨、戴尔、扎克伯格可都是有了好点子,辍学去创业的。 你觉得这些”尖子生“会干出这种事情来吗? 培养他们的这个体系会容许这种异类存在吗?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国无数个奥赛金牌,这些孩子大部分被清华北大录取,并最终也都到美国读了博士。现在这些家伙没听说谁真正成了科学家,倒是华尔街里有一大堆。同样是华人,如果陶哲轩生在中国,去参加高考,难以想象会是什么结果。
楼上说的是真的吗?
考上了北大、清华甚至哈佛,又能怎么样?
个人认为制度也没什么不妥,在现有政策下的强者也是真强者,不能使自己变得强大反而去讲客观骂体制的人,其实在任何体制下都不会很牛的!
强烈支持这种模式,目前在中国,高考是普通人的孩子以后和高帅富比拼的主要模式,质疑高考的很多就是那种生怕普通人的孩子以后竞争过他们自己孩子的权贵!
另外,别说什么题海战术都是死记硬背,自己去看看那些题目,哪个不是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思维的发散、概念和逻辑的严密,自己脑子笨不会做就别说题目没意义!
至于创新,你考上了好大学,大学里面给你的机会多的是,好的图书馆、师资、实验室,很多企业赞助的奖学金,大量创业、创新和实习的项目。你要是上的三本,那就是大悲剧,在里面才是真正的死记硬背!
争论没意义,觉得该怎样,在自家孩子身上实践就是了。
支持19、20楼的观点。
在实际工作中,不具备相应知识技能、不能实心用事的人实在用不起,那有生命危险。
superdirex 发表于 2012-6-9 14:59
个人不觉得这个模式有什么不妥,可惜离的远了点,否则真想把家里大小子送去改造改造。
勤学苦练是取得优秀 ...
他们很多人都有胃病,连吃饭的时间都很紧张
身体问题日常倒是要注意,每个人情形不一样,不要因小失大。
吃饭上,家里大小子和我类似,吃饭速度快(吞饭),三下五除二搞定;家里小丫头吃饭就是小鸡啄米,在饭桌上能磨蹭半天,呵呵。
其实当年高中咱也是这么过来的,高考完丢下的各种八开的习题、练习卷能堆一米高,收拾宿舍的阿姨高考后小发了一笔。
刻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持之以恒、迎难而上的不断自我超越的磨砺,这种精神对人的一生影响很大。
有统计,人的各种能力概括起来大概有130种,书面考试只能考察出40多种。即便如此, 但在中国的国情之下,高考也是唯一的相对公平的选拔手段了。走美国那一套入学选拔体制,穷人家的孩子就更没希望了。
临川一中学习也是这个样!我外甥说他们一天读死书的时间是从7:30-22:00!一星期休息半天!(高中一年级)他初中原来在学校排到40多名,到一中排到2700后去了!
marcdorcel 发表于 2012-6-9 16:46
强烈支持这种模式,目前在中国,高考是普通人的孩子以后和高帅富比拼的主要模式,质疑高考的很多就是那种生 ...

强烈支持,高考就是现在甚至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最公平的入学选拔手段,什么自主,什么特长,最后都是拼爹,那些穷苦地方的孩子许多连电脑都没怎么摸过,跟城里人怎么比。
就全国一张卷,大家凭本事,这是最公平。
PS:虽然我是个魔都的土族。


衡中很好啊
能提起学生的气势,能让老师感到幸福,怎么会是单纯的应试教育?
倒是让我想起那个馆陶的自杀的高三班主任,好像就自杀在领导参观了某中学后回去要求军事化管理之后吧
那中学怕是戴这个帽儿合适


衡中很好啊
能提起学生的气势,能让老师感到幸福,怎么会是单纯的应试教育?
倒是让我想起那个馆陶的自杀的高三班主任,好像就自杀在领导参观了某中学后回去要求军事化管理之后吧
那中学怕是戴这个帽儿合适
毛头 发表于 2012-6-9 15:52
这个有点编了,高中地理,生物上都有。不可能不知道
高中课本才不会说这些个呢,我印象中是初中地理和生物课本上有,小学自然课本好像也有,不过很多学校不好好上就是了


这些基础课,点到即止便可。
关键是,在一堆没有任何意义的东西上浪费太多时间不该成为教育的目的,比如那些无聊的理科题,本该结合实践补充知识再结合实践的东西,却搞成了题海战术。

毕业之后,多少人的知识都还给老师了??

在现实需要中发现所要学习的知识点,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远比无目的的灌输效率要高。

这些基础课,点到即止便可。
关键是,在一堆没有任何意义的东西上浪费太多时间不该成为教育的目的,比如那些无聊的理科题,本该结合实践补充知识再结合实践的东西,却搞成了题海战术。

毕业之后,多少人的知识都还给老师了??

在现实需要中发现所要学习的知识点,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远比无目的的灌输效率要高。
核聚变 发表于 2012-6-9 18:29
强烈支持,高考就是现在甚至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最公平的入学选拔手段,什么自主,什么特长,最后都是拼爹 ...
唉。。。其实现在高考最大的问题,是根本上的地区间不公平
要真像您说的那样,全国一张卷,那倒好了,甚至我希望全国一样的招生比例。
清北在安徽加起来才招100人,幸而我们还有个中科大,不然对我们真的太不公平了点
俺们学校副校长的一个学生,去年清华毕业,直接报考了中国航空,当飞行学员了。
唉。。。其实现在高考最大的问题,是根本上的地区间不公平
要真像您说的那样,全国一张卷,那倒好了,甚 ...
没错,地区分数线的不同,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北京上海的学校招收北京上海的考生分数线多低呀。若真要差别化对待,按说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分数要求应该高才对,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恰恰相反
不才刚上高一曾经去读过俩月.....

灰溜溜就回家了
好消息 发表于 2012-6-9 19:17
没错,地区分数线的不同,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北京上海的学校招收北京上海的考生分数线多低呀。若真要差别 ...
都过去了,不说也罢,羡慕阁下上海人啊
都过去了,不说也罢,羡慕阁下上海人啊

我要是上海人,就不会这么说了。。。。哈哈
好消息 发表于 2012-6-9 19:24
我要是上海人,就不会这么说了。。。。哈哈
呃。。。认错人了,我以为是楼上的核聚变呢


关于高考,还是理性看待的好,现在很多教育观念说的头头是道,其实是经不起检验的。
就现在国内高考模式,要想拿高分,除了一些应试技巧外,还得落实在对考试大纲知识的全面、深入的掌握上,这样,大量的练习是必须的;这样的应试教育,对知识的掌握没有坏处,高中阶段,就是把书本上前人的智慧,尽可能全面、深入地掌握好。
至于说这样的教育对创新意识的影响,那是不着调的胡扯,很多刻苦认真学习的人,正是想搞明白自己心中的问题,小时候一本“小灵通漫游未来”就让咱对“肥皂大小的核燃料”能驱动庞大的轮船环游全球充满了兴趣,日常里,家父天文地理物质能量等等的启蒙也让人想搞明白其中的奥妙,夏日里躺在草地上仰望星空,感觉到自己的思绪飞翔在宇宙,同时也知道在地球上的自己是多麽渺小。。。。。。
刻苦勤奋的学习,对于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很大,“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严谨认真”、“知难而上,勇为人先”等等,对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就现在各个地区招生率的问题,确实值得探讨;但具体到个体上,还是多考虑怎么把知识掌握扎实了,争取拿高分,“干掉”本县、本市、本省的其他竞争者,这样更现实些。


关于高考,还是理性看待的好,现在很多教育观念说的头头是道,其实是经不起检验的。
就现在国内高考模式,要想拿高分,除了一些应试技巧外,还得落实在对考试大纲知识的全面、深入的掌握上,这样,大量的练习是必须的;这样的应试教育,对知识的掌握没有坏处,高中阶段,就是把书本上前人的智慧,尽可能全面、深入地掌握好。
至于说这样的教育对创新意识的影响,那是不着调的胡扯,很多刻苦认真学习的人,正是想搞明白自己心中的问题,小时候一本“小灵通漫游未来”就让咱对“肥皂大小的核燃料”能驱动庞大的轮船环游全球充满了兴趣,日常里,家父天文地理物质能量等等的启蒙也让人想搞明白其中的奥妙,夏日里躺在草地上仰望星空,感觉到自己的思绪飞翔在宇宙,同时也知道在地球上的自己是多麽渺小。。。。。。
刻苦勤奋的学习,对于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很大,“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严谨认真”、“知难而上,勇为人先”等等,对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就现在各个地区招生率的问题,确实值得探讨;但具体到个体上,还是多考虑怎么把知识掌握扎实了,争取拿高分,“干掉”本县、本市、本省的其他竞争者,这样更现实些。
生源过量,师源不足
不少人一说这个就喜欢举“比尔盖茨、扎克伯格”啥的例子,我没记错的话,这2个都是考上哈佛的牛人吧?比考清华北大要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