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名90后大学生造出国内民间最先进火箭(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1:11:39
4名90后大学生造出国内民间最先进火箭(图)


2012年06月08日  来源:广州日报 







    火箭小组展示之前试验失败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左)和现在新研制的固体火箭发动机。 记者黎旭阳 摄

  半年前,靠着自筹资金,广州4位90后大学生研制出国内民间第一枚火箭,然而受资金以及试验条件的限制,4位大学生首次真正意义上的火箭发射实验失败(详见2011年11月11日 AII2版《四“小毛孩”造真火箭 明日大学城发射升空》、12月19日A15版《大学生造火箭试飞惜败》)。大家或许还记得这几名大学生实验失败后的失望神情。不过昨日,他们又兴奋地告诉记者,时隔半年,他们已经制造出目前国内民间最大也是最先进的火箭,它能将1公斤重的小卫星或仪器送入2万米的高空,其航电设备能灵敏感应10cm的细微位移。


  企业捐10万元助力造箭
  昨天,火箭小组的核心人员胡振宇告诉记者,去年年底火箭发射失败之后,他们曾一度因资金困难想打退堂鼓。“但没过多久,竟有一家家电企业主动联系上我们,表示愿意提供赞助。”本已打算各奔东西的胡振宇、罗澍一下子又来了精神。最后,这家企业赞助了他们10万元,而且还提供精密数控车床加工,甚至代买部分实验器材。
  有了资金支持的火箭少年,干劲一下上来了。在华工附近,他们专门租用一间实验室。“除了上课,我们就整天待在实验室里做实验。”
  胡振宇负责火箭发动机的燃料设计。上次发射失败后,他们发现问题出在燃料上。找出失败的原因之后,小胡一头扎进了一堆化学原料当中。在实验室的桌上,摆满大大小小的玻璃瓶,都是火箭发动机燃料的所要用到的各种材料。小胡的任务就是在不同的材料之中反复配方,反复试验,然后找到最佳配方的燃料。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胡最后终于研制出了满意的燃料。“每一次我们都要用X光机进行密度测试,最后的成品可以说已经达到理论值了,也就是燃料内部找不出任何气泡或缝隙,密度已经达到最高值。”
  新火箭所有系统双备份
  罗澍是火箭小组的另一位核心成员,主要负责火箭的航电系统与监控系统的设计。最让他感到自豪的是新火箭先进的航电与监控系统。“在国内业余火箭探空项目,绝对是最先进的。”罗澍告诉记者,新火箭所有的系统都是双备份的,双备份意味着万无一失。“即使电源线在发射过程中发生了短路,也可以通过备份线路转过弯进行操作。”“新火箭配备了航天级的CPU,它可以精确操作火箭在飞行当中的航向姿态参考,GPS惯性组合定位……”罗澍一口气说出一大串专业词汇,见记者有点不明白,他打了一个比方,“简单说就是系统能精确监测火箭的任何一个细微动作,火箭只要位移了10cm,我们都可以监控到。”
  手机成数据控制台
  另外一个让火箭小组满意是的他们自己设计的“试车数据采集系统”。通过两个手指大小的采集芯片,就能将火箭内部的压力、外壳的温度,全部采集到通过蓝牙连接的手机上,所有数据都会在手机上显示出来。“真正的火箭控制台仪器一个大房子都装不下,我们往口袋里一塞就能立即实施发谢了。”不过,小胡也告诉记者,他们这个控制台只能控制10公里范围内的数据,而真火箭的控制范围是几万公里。
  至今为止,小胡他们已经做了4次发动机测试,试验数据令人满意。按照他们的计划,月底将会进行一次发射测试,如果一切顺利,真正的发射实验就会进行。
  火箭五人组分工:
  胡振宇(华南理工大学)
  负责燃料及测试装置设计,箭体设计。
  罗澍(中山大学)
  负责航电设计制造及数据采集工作。
  黄湛钧(华南师范大学)
  负责通信链路架构及数据传输。
  张子林(华南师范大学)
  负责备用方案设计。
  陈诗会(自由职业)
  负责无线电点火器的设计制造。 文/本报记者李立志






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2/06-08/3947615.shtml



4名90后大学生造出国内民间最先进火箭(图)


2012年06月08日  来源:广州日报 







    火箭小组展示之前试验失败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左)和现在新研制的固体火箭发动机。 记者黎旭阳 摄

  半年前,靠着自筹资金,广州4位90后大学生研制出国内民间第一枚火箭,然而受资金以及试验条件的限制,4位大学生首次真正意义上的火箭发射实验失败(详见2011年11月11日 AII2版《四“小毛孩”造真火箭 明日大学城发射升空》、12月19日A15版《大学生造火箭试飞惜败》)。大家或许还记得这几名大学生实验失败后的失望神情。不过昨日,他们又兴奋地告诉记者,时隔半年,他们已经制造出目前国内民间最大也是最先进的火箭,它能将1公斤重的小卫星或仪器送入2万米的高空,其航电设备能灵敏感应10cm的细微位移。


  企业捐10万元助力造箭
  昨天,火箭小组的核心人员胡振宇告诉记者,去年年底火箭发射失败之后,他们曾一度因资金困难想打退堂鼓。“但没过多久,竟有一家家电企业主动联系上我们,表示愿意提供赞助。”本已打算各奔东西的胡振宇、罗澍一下子又来了精神。最后,这家企业赞助了他们10万元,而且还提供精密数控车床加工,甚至代买部分实验器材。
  有了资金支持的火箭少年,干劲一下上来了。在华工附近,他们专门租用一间实验室。“除了上课,我们就整天待在实验室里做实验。”
  胡振宇负责火箭发动机的燃料设计。上次发射失败后,他们发现问题出在燃料上。找出失败的原因之后,小胡一头扎进了一堆化学原料当中。在实验室的桌上,摆满大大小小的玻璃瓶,都是火箭发动机燃料的所要用到的各种材料。小胡的任务就是在不同的材料之中反复配方,反复试验,然后找到最佳配方的燃料。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胡最后终于研制出了满意的燃料。“每一次我们都要用X光机进行密度测试,最后的成品可以说已经达到理论值了,也就是燃料内部找不出任何气泡或缝隙,密度已经达到最高值。”
  新火箭所有系统双备份
  罗澍是火箭小组的另一位核心成员,主要负责火箭的航电系统与监控系统的设计。最让他感到自豪的是新火箭先进的航电与监控系统。“在国内业余火箭探空项目,绝对是最先进的。”罗澍告诉记者,新火箭所有的系统都是双备份的,双备份意味着万无一失。“即使电源线在发射过程中发生了短路,也可以通过备份线路转过弯进行操作。”“新火箭配备了航天级的CPU,它可以精确操作火箭在飞行当中的航向姿态参考,GPS惯性组合定位……”罗澍一口气说出一大串专业词汇,见记者有点不明白,他打了一个比方,“简单说就是系统能精确监测火箭的任何一个细微动作,火箭只要位移了10cm,我们都可以监控到。”
  手机成数据控制台
  另外一个让火箭小组满意是的他们自己设计的“试车数据采集系统”。通过两个手指大小的采集芯片,就能将火箭内部的压力、外壳的温度,全部采集到通过蓝牙连接的手机上,所有数据都会在手机上显示出来。“真正的火箭控制台仪器一个大房子都装不下,我们往口袋里一塞就能立即实施发谢了。”不过,小胡也告诉记者,他们这个控制台只能控制10公里范围内的数据,而真火箭的控制范围是几万公里。
  至今为止,小胡他们已经做了4次发动机测试,试验数据令人满意。按照他们的计划,月底将会进行一次发射测试,如果一切顺利,真正的发射实验就会进行。
  火箭五人组分工:
  胡振宇(华南理工大学)
  负责燃料及测试装置设计,箭体设计。
  罗澍(中山大学)
  负责航电设计制造及数据采集工作。
  黄湛钧(华南师范大学)
  负责通信链路架构及数据传输。
  张子林(华南师范大学)
  负责备用方案设计。
  陈诗会(自由职业)
  负责无线电点火器的设计制造。 文/本报记者李立志






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2/06-08/3947615.shtml



牛叉,膜拜
最牛的还是记者:
“它能将1公斤重的小卫星或仪器送入2万米的高空”
亮了,原来飞个U-2或者Mig-25就能成卫星……
玩玩而已,不过可以培养大家的兴趣
离探空火箭还有点距离
这东西乱放击中飞机咋办?
好好深造~~必成大器~~~~~~~~应该推荐他们去某些研究所~~~
比我国当年只飞8公里高度的首枚探空火箭强,而我们就是从那里一步步走来的。再接再励,加油啊!火箭少年们!
这小东西还要GPS/INS制导?一般探空火箭也没的吧
"新火箭配备了航天级的CPU"

--华强北淘的吗?
evobus 发表于 2012-6-8 14:07
"新火箭配备了航天级的CPU"

--华强北淘的吗?
MD军火商都去华强北淘芯片的。
"新火箭配备了航天级的CPU"

--华强北淘的吗?
华强北都是军用cpu
能出口巴勒斯坦吗?
虽然妓者添油加醋,但这个真心牛X
这个应该鼓励
航天级的cpu这个就有点扯了,上哪弄的?偶平时用的都是工业级的,上面还有军事级,航天级的是要求最严厉的,真的是华强北淘的?
未来的希望啊!!!加油,孩子们!!!
记者不如妓者啊
  火箭少年们 将他出售给朝鲜吧。。。
一枚航天级的CPU可能要几百万,而且有钱还没处买。说不定就是采用的十来块钱的51的片子。
说实在的,造个能飞上20公里的火箭队对于组团的大学生来说,只要时间和金钱支持,也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我感觉这个东西甚至不如能应用了空气动力学和飞控的航模,比如那些老外做的J10、J20、F22之类的航模。
silentgod 发表于 2012-6-8 12:25
最牛的还是记者:
“它能将1公斤重的小卫星或仪器送入2万米的高空”
亮了,原来飞个U-2或者Mig-25就能成卫 ...
相信记者的话那就完了!
当防空导弹了可以
本菜不是火箭导弹专业,但一人半年足可超过他们的成绩,最起码我不用钢壳
未来的战争就是从人才下手
想通過貶他人低來抬高自己的下限帝們,向胡亂吹捧的記者下手,別對4位敢於實踐的年輕人出言不遜。你們說自己能登陸冥王星也就一張嘴的事兒,人家的火箭即便是水管做的可也是做出來了。今天是能到兩萬米,堅持下去以後就不止如此了。

年輕人實踐創新初期起點低成果初級不是什麼壞事,敢動手才是王道。這種敢於把想法實體化的做法要大力推廣,大力讚頌。如果瞧不上這四個年輕人大可出門右拐
国内的航模火箭活动也很多年了,民间第一恐怕未必轮到他们吧。

美国民间爱好者造的火箭速度可以达到3倍音速以上,射高3.6万米。http://ddeville.com/derek/Qu8k.html
2008年12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15名同学成功发射了北航二号探空火箭。
http://baike.baidu.com/view/2330830.htm
现在的年轻人真会玩

等等,这是在广州?他们去哪放的火箭?
Spica 发表于 2012-6-9 09:10
现在的年轻人真会玩

等等,这是在广州?他们去哪放的火箭?
苦逼的地面试车~空管啥的法律,要求是射高范围内无人~
这个貌似是科创论坛的人~
843946212 发表于 2012-6-8 23:37
本菜不是火箭导弹专业,但一人半年足可超过他们的成绩,最起码我不用钢壳
最重要的是燃料,要实验很多很多次的,用钢壳完全无问题的~
wangwang623 发表于 2012-6-8 19:06
一枚航天级的CPU可能要几百万,而且有钱还没处买。说不定就是采用的十来块钱的51的片子。
说实在的,造个能 ...
某些汽车级FPGA(如Actel)或汽车级ARM沿用了军级/航天级芯片的架构,可能记者指的是这种情况。
怎么那么多看着别人取得成绩在哪里叽叽歪歪的,自己啥本事没有。有本事把推进剂配方写出来啊。
acoustics 发表于 2012-6-9 14:44
某些汽车级FPGA(如Actel)或汽车级ARM沿用了军级/航天级芯片的架构,可能记者指的是这种情况。
只飞到20km,而且持续时间可能最多就那么几分钟,民用的就足够了,顶多汽车级完全够。
lxy1415926 发表于 2012-6-9 14:14
最重要的是燃料,要实验很多很多次的,用钢壳完全无问题的~
燃料配方无压力(固体液体都行),不是实验是试验

lxy1415926 发表于 2012-6-9 14:13
苦逼的地面试车~空管啥的法律,要求是射高范围内无人~
这个貌似是科创论坛的人~


去年有两次,后一次跟空管协调找到了场地只是发射未成功,当时的发动机可靠性问题还没解决。
http://sa.kechuang.org/?p=204
http://sa.kechuang.org/?p=226

今年试车的发动机换成钢壳并全面改进了燃料配方、内弹道气动设计、承力结构设计、防热和密封设计,没再炸过。

lxy1415926 发表于 2012-6-9 14:13
苦逼的地面试车~空管啥的法律,要求是射高范围内无人~
这个貌似是科创论坛的人~


去年有两次,后一次跟空管协调找到了场地只是发射未成功,当时的发动机可靠性问题还没解决。
http://sa.kechuang.org/?p=204
http://sa.kechuang.org/?p=226

今年试车的发动机换成钢壳并全面改进了燃料配方、内弹道气动设计、承力结构设计、防热和密封设计,没再炸过。
我还以为是液体的呢……
有企业赞助,我也可以做,起码,火箭壳体我可以自己搞定。。。
lightsun7 发表于 2012-6-9 05:39
2008年12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15名同学成功发射了北航二号探空火箭。
http://baike.baidu.com/view/ ...
 “北航二号”探空火箭全长3.417米,箭体直径0.22米,发射质量91千克,有效载荷质量15.5千克。
自己从零开始搞难度太大,而且也很难做出什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如果能得到现有航天院所的技术合作,买到一些成熟的产品和设计,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系统总成和商业模式拓展上,结果会好很多
踏踏实实干事,实实在在做人。[:a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