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之翼上的好文:旋风刮起的地方--歼10诞生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6:36:26



1981 年年底,时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的邹家华向邓小平同志建议,开始搞新一代歼击机,预计初期投资在 5 亿元,邓小平同志批示“新歼项目较为重要,前期投资 5 亿左右,目前花钱也不多,拟同意”,我国的自制三代机就此拉开序幕。

  1982 年年初,由军队,国防科委和航空部主持,开始第一轮方案论证会。

  当时主要的方案是沈飞的歼-13 方案和洪都的强-6 衍生方案。

  歼-13 方案,是由沈飞“2 号任务”衍生而来的方案,歼-13 方案最早其实从 1971 年歼-8 首飞之后就开始了研制,当时空军对刚刚首飞的歼-8 性能不满意,尤其希望改进其空战格斗性能。根据越南战争中的教训,空军认为需要研制一种轻小灵活,中低空格斗性能优秀的战机,用来取代歼-6,是一款类似于早期型 F-16 的格斗战斗机。这个项目当时被称为“2 号任务”,由沈飞和 601 研制。


歼13想象图

  强-6 是一款后变掠翼的强击机,技术来源是 1979 年通过秘密渠道从埃及换来的一架米格-23MS,中国空军对米格-23 的后变掠翼技术非常感兴趣,于是将技术分解交与洪都仿制,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强-6 最终下马,但之后陆孝彭和洪都设计团队以强-6 为基础继续改进,把它改成了歼击机方案,也参与了方案论证,但是由于洪都本身实力有限,外加强-6 方案固有的结构复杂,重量大,可靠性差的弱点,一开始,洪都方案就不被人报以希望。


   总共只有两个方案,而洪都的方案又不被人看好,这样一来,沈飞歼-13,在当时事实上也就已经被内定为胜出方案了。

  到此时新歼仍旧与成都方面(即 611+132)没有关系。从开始航空部就没通知 611 所拿出方案参加评审。此时成都方面正在攻关歼-7III,当航空部临时通知 611,来 4 个人到北京参加评审会,帮忙参与评审新歼方案时,宋文骢还在 011 基地(后来的贵飞)做歼-7III 的技术交底工作,得到通知后就回到成都,带上三个人出差北京,宋老留了一个心眼,让同事把 611 的新歼鸭翼方案的资料也带上了。(这就是后来歼-10 的初步方案)


   宋老一行 4 人到达北京,下榻到北京总装招待所。当天晚上,时任航空部军机局副局长的王若松突然到房间找到宋文骢,开口就问 611 是不是也有一个新歼方案?并要求在明天的评审会上做一个汇报。王副局长为 611 争取到了 15 分钟的时间,在评审会休息的间隙对自己的鸭翼方案进行汇报。而就是这不起眼的 15 分钟,上演了一场戏剧性的大翻盘。

  601 所来了 30 余人,论证会上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由他们占据演讲台,611 所只有 4 人和 15 分钟的时间。由于事先毫无准备,611 的四个人啥都没有,只得去隔壁兄弟单位的房间临时借几张明胶片和绘图工具,把一些重要图形、曲线和参数画在明胶片上,而汇报的内容,宋文骢则自己想办法。到第二天,611 连个模型都没有,也只能用幻灯片来凑合着汇报了。

  第二天,在沈飞和洪都汇报的间隙,宋文骢上台汇报鸭翼方案,在 15 分钟的时间里,他只用几张加夜班搞出来的幻灯片做工具,从未来战争的形态和需求入手,提出新歼要强调机动性,敏捷性,要有中距拦射,要有电子对抗等等….开始了评述自己的方案,结果赢得全场热烈鼓掌,在座所有人都对这个鸭翼方案惊艳不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本来已经一边倒内定的沈飞方案,开始出现变数。(命运的杠杆终于被撬动)

  1982 年 2 月 16 日~25 日,经过多次的激烈争论最终决定,会议暂不确定新歼方案,601 和 611 两家继续回去完善各自方案,2 个月后再次召开论证会。就这样 611 以出人意料的逆转,开始和 601 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成都方面接到这个好消息后一片欢欣鼓舞,领导当即宣布集中全所一切力量,不惜代价的进一步完善方案,备战下一轮方案评审。由于西南有绵阳安县的风洞基地这样的基础条件打底,经过加班加点,611 集中了全所能够集中的所有资源,完善了提出的 10 号方案。最终拿出了 4 个备选方案

   一号方案:鸭式布局,腹部进气;

  二号方案:鸭式布局,两侧进气;

  三号方案:增加鸭翼面积,放宽静不稳定性;

  四号方案:作为保险,减小鸭翼面积,回归静稳定布局。(现在我们看到的歼-10,可以说是一号和三号方案的结合体)

  1982 年 4 月第二次选型会按期在北京召开。宋文骢带领 611 所的人带上四套方案,再次参加会议。601 与 611 经过 5 天的激烈 PK 结果是,在场的专家和军队代表一致倾向于成飞 611 的鸭翼方案。尤其是军方,态度更是一边倒,而部分航空专家对成飞方案,尤其是其中的静不稳定布局表示风险过大,从而转为支持 601 的方案。但这种意见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而始终归于少数派。第二次会议依然没有确定最终方案,会议决定两家回去之后继续完善方案,择机再次召开选型会议。

  虽然 611 方案事实上已经基本胜出,但这才是艰难道路的开始。歼-10 方案的激进必然带来高风险,这一点上部分专家的质疑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中国当时完全没有接触过静不稳定布局和电传飞控,能不能搞下去没人知道。而 601 此时也对 611 能否把方案进行下去很不以为然,611 承受的压力,丝毫没有因为竞标的胜出而有任何的减轻。

  82 年第二次选型会之后的整整 1 年内,宋文骢带着总体气动专业组的人始终忙着模型生产、风洞试验、数据处理、曲线绘制、结果分析、布局改进的循环中;先后完成了 3 期的高低速风洞试验、流谱观测试验。歼-10 的总体气动布局,就是在那时候打下的基础,包括复合扭转机翼的理论计算和工程化,都是这个阶段的完成的。



最早出现的一张歼-10 模型图

    1983 年 3 月开始,先期安排相关子系统开始论证和预研。

  1983 年 9 月,新歼发动机选型会召开,会议确定涡喷-15 为配套发动机,但太行继续发展。(确定使用涡喷为后来换装涡扇埋下伏笔)

1984年2月,航空部第三次召开新歼选型会,这一次国防科工委、空军、相关专家119名到会。结果没有任何悬念,611的鸭式布局方案获得一致好评,被确定为新歼方案。

  1984 年 5 月,国防科工委正式下达关于新歼研制总体单位定点问题的批复,确定新歼研制总体单位为 611 所和 132 厂。

  1984 年 6 月北京再次召开新歼方案论证会。宋文骢作方案汇报,并和空军最后商定了新歼的重要指标,审查确定了新歼的初步设计。空军对新歼的指标要求很高,要求在 2000 年装备部队,总体要达到 F-16 和米格-29 的水准。既要突出中低空跨音速格斗性能,还要兼顾高空高速截击性能,要具备较强的超视距空战能力,较大的航程,较为先进的航电,还要兼顾对地打击能力。总之空军想得到的要求,都提出来了。

  1986 年 1 月,邓小平同志对新歼研制作了批示:“我认为建议很重要,近期花钱也不多,拟可同意”。随后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发文,批准新歼研制,并列为国家重大专项。研制主体单位为成飞 611 所和 132 厂,项目代号 10号 工程。歼-10 正式上马。




   10 号工程正式上马之后,宋文骢就开始带领 611 团队开始了进一步设计。但首先,宋文骢顶住层层压力和阻挠对当时的战机科研体制进行了改革,具体说来就是:

  1、建立设计师系统,系统分为 3 级:第一级为型号总设计师,第二级为系统总设计师,第三级为飞机一次配套新产品的总设计师、主任(主管)设计师。把参与研制的不同行业、部门的设计师都纳入系统管理。

  2、建立经济负责制。每一项成品必须坚持先有原理性试验、单个成品试验,再到地面系统试验、机上试验和飞行试验的做法。也就是说,成品不合格,就不给钱。

  3、推广应用计划评审技术。严格型号研制程序,编制各级网络图。从方案论证、初步设计、到发设计图和制造、总装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必须进行评审。通过评审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

  4、组织重大技术攻关。对直接影响整个飞机研制进程的技术问题,由总设计师系统组织攻关。

  说到底都是针对当时航空科研体系的弊病所针对性提出来的。这样一来形成 3 级管理体系,各个子系统的研制和试验全程由主机所和总师掌控,不配合的有权进行撤换。而经济负责制更是杜绝了之前不少子系统厂所只拿钱不干活的现象。宋老的药方可谓标本兼治,这套机制行之有效,一直到现在丝带的研制过程中还是严格按照这套制度来进行的。

  也正是因为宋老的改革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一直以来各种非议不断。曾经就有人这样问过宋文骢:“宋总啊,恕我冒昧,据我所知搞一个型号飞机少则 10 年 8 年,多则 10 年 20 年。你今年已经50多岁了,年龄不饶人啊,这架飞机在你手里最终能设计定型吗?”这个问题意思很明白,言下之意就是你宋文骢可能到死都搞不成歼-10,这是赤裸裸的挑衅,而宋文骢这样回答,“哈,这个问题有意思。我老宋还能活多少年,这架飞机能不能在我手里定型,我说了不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通过这架飞机的研制,中国一大批现代飞机设计研制的人才肯定会成长起来,我们只要为他们铺好了路。到时候我老宋在不在没关系,自然会有比我宋文骢更高明的人来接着干。”

  此时的歼-10,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还不是一架完全的第三代战机,跟现在的歼-10 也有很大差别。此时的飞机没有完全采用翼身融合设计;鸭翼面积不大,静不稳定度有限,机动性也不是太高。而发动机更是还没踪影,整机动力水平还是大大的未知数。这架飞机究竟能达到什么水平,谁都说不准。歼-10 研制的难度,超乎想象。

  除掉技术上的困难,611 还面临一个问题,就是缺钱,这个问题曾经几乎让歼-10 夭折,其实在那个军费紧缩,军队建设让位于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年代。缺钱不奇怪,不缺才奇怪,10 号工程的总共投资只有 40 亿元人民币。这笔钱落实没落实不说,钱要用在 10 个分系统,上百家研制单位上,摊到 611 的已经所剩无几,还要拿出来对外合作(主要是法国和以色列)。能够用到飞机研制上的钱,我不说你也知道有多少了,没钱就做不了试验,没钱就做不了方案,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歼-10 的研制,曾经一度因为资金问题,在原地踏步。这个问题直到 80 年代末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刘华清将军考察成飞,成飞领导趁机说明情况后,才得到了刘华清首肯的资金支持。



    没技术,我们可以攻关,甚至搞合作;没钱,我们可以熬,可以借。但假如失去军队的支持,歼-10 的命运就只能是悲剧。事实上从歼-10 开始研制的第一天起,非议就没有停止过,除了同行的冷嘲热讽看热闹,还有来自军队的不认同。

  1989 年中央军委组织了一个庞大的军事代表团,前往前苏联考察、访问,宋文骢也受邀参加了代表团。最终结果是,苏-27SK 这种前苏联的新锐战斗机给中国空军的印象是无比震撼,光内油量就超过歼-7 空重的战斗机,居然能够达到 F-16 的机动水平,对当时的中国空军而言,惊为天人!

  于是,要 27!要更多的 27!几乎成为空军上下一致的的想法。歼-10?搞了快 10 年,连影子都看不到,先放一边去吧……

  代表团回到北京后,就有不少空军将领在会议上提出苏-27 性能优异,要大量进口,而歼-10 干脆下马别搞了,把钱省出来买苏-27 更合算。对于这种观点。刘华清将军笑而不语,而是先让在场的宋文骢发言。宋文骢起身解释道,苏-27 的确性能优异,但是和歼-10 相比性能各有所长,苏-27 是替代不了歼-10 的,两者应该是相互配合。而刘华清点头赞许,然后才亮明观点:苏-27 再好,也是别人家的孩子,歼-10 无论如何,就是再困难,也要搞下去!

  在最困难的岁月,刘华清将军和空军副司令员林虎将军等将领,都对歼-10 给予了毫无保留的最为坚定的支持!没有他们可能就没有现在的歼-10 了。

  82 工程和引进苏-27 之后,611 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的确从 82 年开始到 89 年,整整 8 年时间歼-10 依然躺在图纸上,永远在方案论证、永远在预先研究,但就是看不到东西出来。有领导甚至直接说成飞搞歼-10 是“花 5 分钱想上长城”根本是不切实际。面对这种情况成飞决定不惜代价,先造出一架全金属样机,不管怎么样先把东西摆出来,到时候见到了实物,争议自然平息。

  全金属样机的制造是歼-10 研制历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工程师第一次能够将图纸上的东西变成实物,精确、实际的验证自己的设计和工艺。试飞员能够在座舱中模拟操作,提出改进意见,为整机技术冻结创造良好条件。决定作出之后,国防科工委和空军都表示了大力支持。到 1991 年初成飞已经完成发图,开始样机制造。在精心组织之下,1991 年 8 月 27 日样机组装完成。其实此时的样机还不能飞,只是一个精确的全尺寸模型,而且里面好多设备没有,就用木头刻的代替,甚至用纸盒子占着,管路没有就用绳子代替。总之先弄出来再说。




   就算只是这样,这个全金属样机对歼-10 研制的帮助也是莫大的。空军副司令员林虎将军听说造好了样机,直接把空军各大军区的司令员全部叫到成飞来看样机,还亲自介绍这个飞机。这架颇具现代感的歼-10 让司令员们大为赞叹,这样一来空军内部的争议就平息了不少。


 虽然争取到了空军的支持,但是依然面对一个棘手的难题:航空发动机。歼-10 的配套发动机是涡喷-15,但是到 90 年代初,涡喷-15 依然在部件试制,距离仿制定型还遥遥无期。眼看歼-10 连样机都出了,发动机拖进度估计又要重蹈覆辙了。而此时空军正好在计划从俄罗斯引进了第一批苏-27,所以时任国防部长的张爱萍将军提出既然买了苏-27,那干脆再配套多买点 AL-31F 发动机给歼-10 换上。但这个意见成飞和航空部当时是坚决反对的,私下抱怨这又是外行领导内行,以为换发动机是换汽车轮胎么?歼-10 的设计从头到尾都是按涡喷-15 配套设计的,样机都出来了,这时候换发动机?又要修改设计,又要拖进度,还有完没完了?双方争执不下,最终刘华清将军拍了桌子,必须换!非换不可!没办法,刘副主席都拍桌子了,还能咋办?换吧。

  1992 年宋文骢作为全权代表,前往俄罗斯进行 AL-31F 的引进谈判,并签订了 1 台样机和数台试飞发动机的引进合同。为了适应歼-10,AL-31F 做了若干改进。AL-31F 配套苏-27 战机,发动机机匣附件放在发动机上方,方便维护,但要配套歼-10 必须把机匣附件改到下方。此外还有一些小的技术细节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型号被称为 AL-31FN,也就是目前歼-10 的配套发动机。而为了适应 AL-31FN,歼-10 做的改进更大,可以说基本又是一个推到重来。首先 AL-31FN 和涡喷-15 一个是涡扇,一个是涡喷,虽然最大推力一样但推力曲线完全不同,原来简单的不可调椭圆进气道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由于涡扇发动机高空性能不如涡喷,所以歼-10 换用了现在的矩形可调进气道,以保证各种高度和速度下的飞行性能。其次 AL-31FN 比涡喷-15 长很多,所以后机身需要延长,相应的需要对整机重心做配平和调整,主翼翼根弦长也大大增加。由于换发,空军对歼-10 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歼-10 要能够和苏-27 形成高低搭配,机动性要和苏-27 相当,这样一来又不得不对气动外形做小幅度更改以满足要求。另外此时歼-10 也借鉴了很多米格设计局的设计,包括外置式双腹鳍,这些都是通过超-7 和米格设计局的合作中学来的。就这样经过又一轮的设计更改,新歼-10 才有了现在歼-10 的造型。到 1994 年 6 月,经过 2 年多的艰苦奋战,成飞完成了换发后歼-10 的全部设计工作,图纸全部完成。歼-10 的研制,开始进入新的阶段——原型机制造!

   在 1994 年 6 月完成全部设计图纸后,歼-10 原型机的制造于 1995 年 8 月开始。原型机制造处于高度保密状态,装配车间全封闭,任何外人都无法进入。到 1997 年 6 月 2 号新机完成建造,刘华清将军亲自为新机剪彩。接下来就是一连串地面试验,为首飞做准备了。最终 1998 年 3 月 23 日,歼-10 顺利完成了首飞。那一天包括宋老、试飞员雷强在内的相关人员喜极而泣。这么多大老爷们集体飙泪,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走到今天,这样震撼的场面会被后人写进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史上吧!



    在歼-10 首飞成功之后,宋文骢就将试飞组织工作交给了杨伟,自己则继续带领气动设计小组,开始了下一代战机气动设计的摸索。最终宋文骢提出了“小展弦比升力体鸭式布局”,通过机头涡、前边条涡、鸭翼涡、边条涡、主翼涡等诸多涡流的耦合,达到了空前的气动性能。而这个布局,也进而发展成了现在的歼-20。

   而杨伟在出色组织试飞工作的同时,领导设计了歼-10 的双座型歼-10S,歼-10S 的设计是在单座型歼-10 首飞之后才提出的,整个项目军队只给了 3 年时间,时间非常紧张。但是在杨伟的出色领导下,歼-10S 成为了中国战机研制历史上第一个“不拖进度,不降指标”的项目。杨伟的领导才能和成飞 611 的实力,由此可见一斑。

   1999 年江泽民同志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考察了成飞,而成飞也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雷强把当时首飞不久的歼-10 飞出了极限性能。江泽民同志对这款中国人自己设计的战机的优异性能惊叹不已,当即表示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全力支持歼-10。



    在 2003 年歼-10 还在试飞时,空军就决定先期装备少量试用。这开了一个先河——边试飞边定型边装备的先河。最终在 2003 年 12 月 25 日圣诞节,徐勇凌完成了最后一个架次的试飞,歼-10 的整体试飞历时近 6 年,终于圆满结束!2004 年 4 月 13 日,歼-10 通过国家设计定型审核,正式定型!

  10 号工程从 1982 年开始设计,1986 年正式立项,历经 20 余载最终修成正果。在歼-10 的研制历程,伴随着中国航空工业的成长,也伴随着空军的转变。可以说歼-10 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军事装备发展历程的缩影,悲壮而艰辛。

http://www.afwing.com/intro/j10/legend/legend-5.htm

8292-110504111100-50.jpg (8.8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5-27 19:27 上传


1981 年年底,时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的邹家华向邓小平同志建议,开始搞新一代歼击机,预计初期投资在 5 亿元,邓小平同志批示“新歼项目较为重要,前期投资 5 亿左右,目前花钱也不多,拟同意”,我国的自制三代机就此拉开序幕。

  1982 年年初,由军队,国防科委和航空部主持,开始第一轮方案论证会。

  当时主要的方案是沈飞的歼-13 方案和洪都的强-6 衍生方案。

  歼-13 方案,是由沈飞“2 号任务”衍生而来的方案,歼-13 方案最早其实从 1971 年歼-8 首飞之后就开始了研制,当时空军对刚刚首飞的歼-8 性能不满意,尤其希望改进其空战格斗性能。根据越南战争中的教训,空军认为需要研制一种轻小灵活,中低空格斗性能优秀的战机,用来取代歼-6,是一款类似于早期型 F-16 的格斗战斗机。这个项目当时被称为“2 号任务”,由沈飞和 601 研制。

j13II_01.jpg (47.51 KB, 下载次数: 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5-27 19:40 上传


歼13想象图

  强-6 是一款后变掠翼的强击机,技术来源是 1979 年通过秘密渠道从埃及换来的一架米格-23MS,中国空军对米格-23 的后变掠翼技术非常感兴趣,于是将技术分解交与洪都仿制,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强-6 最终下马,但之后陆孝彭和洪都设计团队以强-6 为基础继续改进,把它改成了歼击机方案,也参与了方案论证,但是由于洪都本身实力有限,外加强-6 方案固有的结构复杂,重量大,可靠性差的弱点,一开始,洪都方案就不被人报以希望。


   总共只有两个方案,而洪都的方案又不被人看好,这样一来,沈飞歼-13,在当时事实上也就已经被内定为胜出方案了。

  到此时新歼仍旧与成都方面(即 611+132)没有关系。从开始航空部就没通知 611 所拿出方案参加评审。此时成都方面正在攻关歼-7III,当航空部临时通知 611,来 4 个人到北京参加评审会,帮忙参与评审新歼方案时,宋文骢还在 011 基地(后来的贵飞)做歼-7III 的技术交底工作,得到通知后就回到成都,带上三个人出差北京,宋老留了一个心眼,让同事把 611 的新歼鸭翼方案的资料也带上了。(这就是后来歼-10 的初步方案)

song.jpg (53.28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5-27 19:22 上传



   宋老一行 4 人到达北京,下榻到北京总装招待所。当天晚上,时任航空部军机局副局长的王若松突然到房间找到宋文骢,开口就问 611 是不是也有一个新歼方案?并要求在明天的评审会上做一个汇报。王副局长为 611 争取到了 15 分钟的时间,在评审会休息的间隙对自己的鸭翼方案进行汇报。而就是这不起眼的 15 分钟,上演了一场戏剧性的大翻盘。

  601 所来了 30 余人,论证会上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由他们占据演讲台,611 所只有 4 人和 15 分钟的时间。由于事先毫无准备,611 的四个人啥都没有,只得去隔壁兄弟单位的房间临时借几张明胶片和绘图工具,把一些重要图形、曲线和参数画在明胶片上,而汇报的内容,宋文骢则自己想办法。到第二天,611 连个模型都没有,也只能用幻灯片来凑合着汇报了。

  第二天,在沈飞和洪都汇报的间隙,宋文骢上台汇报鸭翼方案,在 15 分钟的时间里,他只用几张加夜班搞出来的幻灯片做工具,从未来战争的形态和需求入手,提出新歼要强调机动性,敏捷性,要有中距拦射,要有电子对抗等等….开始了评述自己的方案,结果赢得全场热烈鼓掌,在座所有人都对这个鸭翼方案惊艳不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本来已经一边倒内定的沈飞方案,开始出现变数。(命运的杠杆终于被撬动)

  1982 年 2 月 16 日~25 日,经过多次的激烈争论最终决定,会议暂不确定新歼方案,601 和 611 两家继续回去完善各自方案,2 个月后再次召开论证会。就这样 611 以出人意料的逆转,开始和 601 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成都方面接到这个好消息后一片欢欣鼓舞,领导当即宣布集中全所一切力量,不惜代价的进一步完善方案,备战下一轮方案评审。由于西南有绵阳安县的风洞基地这样的基础条件打底,经过加班加点,611 集中了全所能够集中的所有资源,完善了提出的 10 号方案。最终拿出了 4 个备选方案

   一号方案:鸭式布局,腹部进气;

  二号方案:鸭式布局,两侧进气;

  三号方案:增加鸭翼面积,放宽静不稳定性;

  四号方案:作为保险,减小鸭翼面积,回归静稳定布局。(现在我们看到的歼-10,可以说是一号和三号方案的结合体)

  1982 年 4 月第二次选型会按期在北京召开。宋文骢带领 611 所的人带上四套方案,再次参加会议。601 与 611 经过 5 天的激烈 PK 结果是,在场的专家和军队代表一致倾向于成飞 611 的鸭翼方案。尤其是军方,态度更是一边倒,而部分航空专家对成飞方案,尤其是其中的静不稳定布局表示风险过大,从而转为支持 601 的方案。但这种意见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而始终归于少数派。第二次会议依然没有确定最终方案,会议决定两家回去之后继续完善方案,择机再次召开选型会议。

  虽然 611 方案事实上已经基本胜出,但这才是艰难道路的开始。歼-10 方案的激进必然带来高风险,这一点上部分专家的质疑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中国当时完全没有接触过静不稳定布局和电传飞控,能不能搞下去没人知道。而 601 此时也对 611 能否把方案进行下去很不以为然,611 承受的压力,丝毫没有因为竞标的胜出而有任何的减轻。

  82 年第二次选型会之后的整整 1 年内,宋文骢带着总体气动专业组的人始终忙着模型生产、风洞试验、数据处理、曲线绘制、结果分析、布局改进的循环中;先后完成了 3 期的高低速风洞试验、流谱观测试验。歼-10 的总体气动布局,就是在那时候打下的基础,包括复合扭转机翼的理论计算和工程化,都是这个阶段的完成的。


j10_lee.jpg (24.31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5-27 19:29 上传


最早出现的一张歼-10 模型图

    1983 年 3 月开始,先期安排相关子系统开始论证和预研。

  1983 年 9 月,新歼发动机选型会召开,会议确定涡喷-15 为配套发动机,但太行继续发展。(确定使用涡喷为后来换装涡扇埋下伏笔)

1984年2月,航空部第三次召开新歼选型会,这一次国防科工委、空军、相关专家119名到会。结果没有任何悬念,611的鸭式布局方案获得一致好评,被确定为新歼方案。

  1984 年 5 月,国防科工委正式下达关于新歼研制总体单位定点问题的批复,确定新歼研制总体单位为 611 所和 132 厂。

  1984 年 6 月北京再次召开新歼方案论证会。宋文骢作方案汇报,并和空军最后商定了新歼的重要指标,审查确定了新歼的初步设计。空军对新歼的指标要求很高,要求在 2000 年装备部队,总体要达到 F-16 和米格-29 的水准。既要突出中低空跨音速格斗性能,还要兼顾高空高速截击性能,要具备较强的超视距空战能力,较大的航程,较为先进的航电,还要兼顾对地打击能力。总之空军想得到的要求,都提出来了。

  1986 年 1 月,邓小平同志对新歼研制作了批示:“我认为建议很重要,近期花钱也不多,拟可同意”。随后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发文,批准新歼研制,并列为国家重大专项。研制主体单位为成飞 611 所和 132 厂,项目代号 10号 工程。歼-10 正式上马。




   10 号工程正式上马之后,宋文骢就开始带领 611 团队开始了进一步设计。但首先,宋文骢顶住层层压力和阻挠对当时的战机科研体制进行了改革,具体说来就是:

  1、建立设计师系统,系统分为 3 级:第一级为型号总设计师,第二级为系统总设计师,第三级为飞机一次配套新产品的总设计师、主任(主管)设计师。把参与研制的不同行业、部门的设计师都纳入系统管理。

  2、建立经济负责制。每一项成品必须坚持先有原理性试验、单个成品试验,再到地面系统试验、机上试验和飞行试验的做法。也就是说,成品不合格,就不给钱。

  3、推广应用计划评审技术。严格型号研制程序,编制各级网络图。从方案论证、初步设计、到发设计图和制造、总装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必须进行评审。通过评审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

  4、组织重大技术攻关。对直接影响整个飞机研制进程的技术问题,由总设计师系统组织攻关。

  说到底都是针对当时航空科研体系的弊病所针对性提出来的。这样一来形成 3 级管理体系,各个子系统的研制和试验全程由主机所和总师掌控,不配合的有权进行撤换。而经济负责制更是杜绝了之前不少子系统厂所只拿钱不干活的现象。宋老的药方可谓标本兼治,这套机制行之有效,一直到现在丝带的研制过程中还是严格按照这套制度来进行的。

  也正是因为宋老的改革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一直以来各种非议不断。曾经就有人这样问过宋文骢:“宋总啊,恕我冒昧,据我所知搞一个型号飞机少则 10 年 8 年,多则 10 年 20 年。你今年已经50多岁了,年龄不饶人啊,这架飞机在你手里最终能设计定型吗?”这个问题意思很明白,言下之意就是你宋文骢可能到死都搞不成歼-10,这是赤裸裸的挑衅,而宋文骢这样回答,“哈,这个问题有意思。我老宋还能活多少年,这架飞机能不能在我手里定型,我说了不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通过这架飞机的研制,中国一大批现代飞机设计研制的人才肯定会成长起来,我们只要为他们铺好了路。到时候我老宋在不在没关系,自然会有比我宋文骢更高明的人来接着干。”

  此时的歼-10,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还不是一架完全的第三代战机,跟现在的歼-10 也有很大差别。此时的飞机没有完全采用翼身融合设计;鸭翼面积不大,静不稳定度有限,机动性也不是太高。而发动机更是还没踪影,整机动力水平还是大大的未知数。这架飞机究竟能达到什么水平,谁都说不准。歼-10 研制的难度,超乎想象。

  除掉技术上的困难,611 还面临一个问题,就是缺钱,这个问题曾经几乎让歼-10 夭折,其实在那个军费紧缩,军队建设让位于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年代。缺钱不奇怪,不缺才奇怪,10 号工程的总共投资只有 40 亿元人民币。这笔钱落实没落实不说,钱要用在 10 个分系统,上百家研制单位上,摊到 611 的已经所剩无几,还要拿出来对外合作(主要是法国和以色列)。能够用到飞机研制上的钱,我不说你也知道有多少了,没钱就做不了试验,没钱就做不了方案,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歼-10 的研制,曾经一度因为资金问题,在原地踏步。这个问题直到 80 年代末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刘华清将军考察成飞,成飞领导趁机说明情况后,才得到了刘华清首肯的资金支持。



    没技术,我们可以攻关,甚至搞合作;没钱,我们可以熬,可以借。但假如失去军队的支持,歼-10 的命运就只能是悲剧。事实上从歼-10 开始研制的第一天起,非议就没有停止过,除了同行的冷嘲热讽看热闹,还有来自军队的不认同。

  1989 年中央军委组织了一个庞大的军事代表团,前往前苏联考察、访问,宋文骢也受邀参加了代表团。最终结果是,苏-27SK 这种前苏联的新锐战斗机给中国空军的印象是无比震撼,光内油量就超过歼-7 空重的战斗机,居然能够达到 F-16 的机动水平,对当时的中国空军而言,惊为天人!

  于是,要 27!要更多的 27!几乎成为空军上下一致的的想法。歼-10?搞了快 10 年,连影子都看不到,先放一边去吧……

  代表团回到北京后,就有不少空军将领在会议上提出苏-27 性能优异,要大量进口,而歼-10 干脆下马别搞了,把钱省出来买苏-27 更合算。对于这种观点。刘华清将军笑而不语,而是先让在场的宋文骢发言。宋文骢起身解释道,苏-27 的确性能优异,但是和歼-10 相比性能各有所长,苏-27 是替代不了歼-10 的,两者应该是相互配合。而刘华清点头赞许,然后才亮明观点:苏-27 再好,也是别人家的孩子,歼-10 无论如何,就是再困难,也要搞下去!

  在最困难的岁月,刘华清将军和空军副司令员林虎将军等将领,都对歼-10 给予了毫无保留的最为坚定的支持!没有他们可能就没有现在的歼-10 了。

  82 工程和引进苏-27 之后,611 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的确从 82 年开始到 89 年,整整 8 年时间歼-10 依然躺在图纸上,永远在方案论证、永远在预先研究,但就是看不到东西出来。有领导甚至直接说成飞搞歼-10 是“花 5 分钱想上长城”根本是不切实际。面对这种情况成飞决定不惜代价,先造出一架全金属样机,不管怎么样先把东西摆出来,到时候见到了实物,争议自然平息。

  全金属样机的制造是歼-10 研制历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工程师第一次能够将图纸上的东西变成实物,精确、实际的验证自己的设计和工艺。试飞员能够在座舱中模拟操作,提出改进意见,为整机技术冻结创造良好条件。决定作出之后,国防科工委和空军都表示了大力支持。到 1991 年初成飞已经完成发图,开始样机制造。在精心组织之下,1991 年 8 月 27 日样机组装完成。其实此时的样机还不能飞,只是一个精确的全尺寸模型,而且里面好多设备没有,就用木头刻的代替,甚至用纸盒子占着,管路没有就用绳子代替。总之先弄出来再说。

mockup-2.jpg (53.95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5-27 19:32 上传


mockup.jpg (55.57 KB, 下载次数: 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5-27 19:32 上传



   就算只是这样,这个全金属样机对歼-10 研制的帮助也是莫大的。空军副司令员林虎将军听说造好了样机,直接把空军各大军区的司令员全部叫到成飞来看样机,还亲自介绍这个飞机。这架颇具现代感的歼-10 让司令员们大为赞叹,这样一来空军内部的争议就平息了不少。


 虽然争取到了空军的支持,但是依然面对一个棘手的难题:航空发动机。歼-10 的配套发动机是涡喷-15,但是到 90 年代初,涡喷-15 依然在部件试制,距离仿制定型还遥遥无期。眼看歼-10 连样机都出了,发动机拖进度估计又要重蹈覆辙了。而此时空军正好在计划从俄罗斯引进了第一批苏-27,所以时任国防部长的张爱萍将军提出既然买了苏-27,那干脆再配套多买点 AL-31F 发动机给歼-10 换上。但这个意见成飞和航空部当时是坚决反对的,私下抱怨这又是外行领导内行,以为换发动机是换汽车轮胎么?歼-10 的设计从头到尾都是按涡喷-15 配套设计的,样机都出来了,这时候换发动机?又要修改设计,又要拖进度,还有完没完了?双方争执不下,最终刘华清将军拍了桌子,必须换!非换不可!没办法,刘副主席都拍桌子了,还能咋办?换吧。

  1992 年宋文骢作为全权代表,前往俄罗斯进行 AL-31F 的引进谈判,并签订了 1 台样机和数台试飞发动机的引进合同。为了适应歼-10,AL-31F 做了若干改进。AL-31F 配套苏-27 战机,发动机机匣附件放在发动机上方,方便维护,但要配套歼-10 必须把机匣附件改到下方。此外还有一些小的技术细节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型号被称为 AL-31FN,也就是目前歼-10 的配套发动机。而为了适应 AL-31FN,歼-10 做的改进更大,可以说基本又是一个推到重来。首先 AL-31FN 和涡喷-15 一个是涡扇,一个是涡喷,虽然最大推力一样但推力曲线完全不同,原来简单的不可调椭圆进气道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由于涡扇发动机高空性能不如涡喷,所以歼-10 换用了现在的矩形可调进气道,以保证各种高度和速度下的飞行性能。其次 AL-31FN 比涡喷-15 长很多,所以后机身需要延长,相应的需要对整机重心做配平和调整,主翼翼根弦长也大大增加。由于换发,空军对歼-10 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歼-10 要能够和苏-27 形成高低搭配,机动性要和苏-27 相当,这样一来又不得不对气动外形做小幅度更改以满足要求。另外此时歼-10 也借鉴了很多米格设计局的设计,包括外置式双腹鳍,这些都是通过超-7 和米格设计局的合作中学来的。就这样经过又一轮的设计更改,新歼-10 才有了现在歼-10 的造型。到 1994 年 6 月,经过 2 年多的艰苦奋战,成飞完成了换发后歼-10 的全部设计工作,图纸全部完成。歼-10 的研制,开始进入新的阶段——原型机制造!

   在 1994 年 6 月完成全部设计图纸后,歼-10 原型机的制造于 1995 年 8 月开始。原型机制造处于高度保密状态,装配车间全封闭,任何外人都无法进入。到 1997 年 6 月 2 号新机完成建造,刘华清将军亲自为新机剪彩。接下来就是一连串地面试验,为首飞做准备了。最终 1998 年 3 月 23 日,歼-10 顺利完成了首飞。那一天包括宋老、试飞员雷强在内的相关人员喜极而泣。这么多大老爷们集体飙泪,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走到今天,这样震撼的场面会被后人写进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史上吧!

firstflight.jpg (54.36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5-27 19:34 上传



    在歼-10 首飞成功之后,宋文骢就将试飞组织工作交给了杨伟,自己则继续带领气动设计小组,开始了下一代战机气动设计的摸索。最终宋文骢提出了“小展弦比升力体鸭式布局”,通过机头涡、前边条涡、鸭翼涡、边条涡、主翼涡等诸多涡流的耦合,达到了空前的气动性能。而这个布局,也进而发展成了现在的歼-20。

   而杨伟在出色组织试飞工作的同时,领导设计了歼-10 的双座型歼-10S,歼-10S 的设计是在单座型歼-10 首飞之后才提出的,整个项目军队只给了 3 年时间,时间非常紧张。但是在杨伟的出色领导下,歼-10S 成为了中国战机研制历史上第一个“不拖进度,不降指标”的项目。杨伟的领导才能和成飞 611 的实力,由此可见一斑。

   1999 年江泽民同志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考察了成飞,而成飞也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雷强把当时首飞不久的歼-10 飞出了极限性能。江泽民同志对这款中国人自己设计的战机的优异性能惊叹不已,当即表示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全力支持歼-10。

lei.jpg (101.19 KB, 下载次数: 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5-27 19:36 上传


jiang.jpg (118.13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5-27 19:37 上传



    在 2003 年歼-10 还在试飞时,空军就决定先期装备少量试用。这开了一个先河——边试飞边定型边装备的先河。最终在 2003 年 12 月 25 日圣诞节,徐勇凌完成了最后一个架次的试飞,歼-10 的整体试飞历时近 6 年,终于圆满结束!2004 年 4 月 13 日,歼-10 通过国家设计定型审核,正式定型!

  10 号工程从 1982 年开始设计,1986 年正式立项,历经 20 余载最终修成正果。在歼-10 的研制历程,伴随着中国航空工业的成长,也伴随着空军的转变。可以说歼-10 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军事装备发展历程的缩影,悲壮而艰辛。

http://www.afwing.com/intro/j10/legend/legend-5.htm
不灭的传说——歼十
国之利器,国之骄傲
宋老,杨伟!
宋老真是一个神级的存在啊!
不够详细,不明白到底J-10 是否真像TG报道的那样只有6架原型机,还有频繁的改编号
虽然说早就看过了,但还是好文...期待J20体的出现
在歼-10 首飞成功之后,宋文骢就将试飞组织工作交给了杨伟,自己则继续带领气动设计小组,开始了下一代战机气动设计的摸索。最终宋文骢提出了“小展弦比升力体鸭式布局”,通过机头涡、前边条涡、鸭翼涡、边条涡、主翼涡等诸多涡流的耦合,达到了空前的气动性能。而这个布局,也进而发展成了现在的歼-20。

  这个和4代没有关系,这个是611为防竞标失败的备胎,也就是一度在网上炒得很热的“双发大十”方案。 4代方案是从那个2号两侧进气方案优化而来。
看完这篇文章就知道那个386的版本纯粹是添油加醋。某些人被狠狠地打脸了。
一次神奇的飞跃
改进气道其实不止一次,最原始的方案也是可调的多波系。  空军先是降低了空优的要求,引进27后又重新高度地强调空优指标,所以换了再换。 换发只是其中一个因素。
dddd-dh 发表于 2012-5-27 22:12
在歼-10 首飞成功之后,宋文骢就将试飞组织工作交给了杨伟,自己则继续带领气动设计小组,开始了下一代战机 ...
这个明明就是20的多涡系,每种涡上面都列有。
西西河上早看过啦。。。
弱弱的问一句,J-10 第一个换装的部队也是3S?
很好的文章啊,当年真不容易啊,缺钱的时代,很难
感动ing,正是我们有了这些“不抛弃,不放弃”的坚定的人,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好啊!!!!!最近北边的文不断贴。。。。南边的也出来宣传下!!!!
这么多大老爷们集体飙泪,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走到今天,这样震撼的场面会被后人写进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史
hhhh83 发表于 2012-5-27 22:18
这个明明就是20的多涡系,每种涡上面都列有。
腹下进气的是大十。 两侧进气的才是4代。

到 1997 年 6 月 2 号新机完成建造,刘华清将军亲自为新机剪彩。接下来就是一连串地面试验,为首飞做准备了。最终 1998 年 3 月 23 日,歼-10 顺利完成了首飞。

对比之下,4妹的初次亮相也寒酸的让人怀疑了
加油CF
386就是有气势。
记得有文章提到宋总手工搞了个小模型去开会,此文没提.


这种静不稳定布局最大的风险在于必须要实行数字电传飞控,杨伟就是在那个时期脱颖而出的,杨伟深得老宋赞赏及信任,老宋从此之后就开始把611的接力棒逐步移交给杨伟了。

这种静不稳定布局最大的风险在于必须要实行数字电传飞控,杨伟就是在那个时期脱颖而出的,杨伟深得老宋赞赏及信任,老宋从此之后就开始把611的接力棒逐步移交给杨伟了。
J-10是一个真正的新起点,总师负责制这个才是现代化,这个才是解放生产力。
pepper_220 发表于 2012-5-27 22:44
对比之下,4妹的初次亮相也寒酸的让人怀疑了
寒酸?来访的美帝防长都心虚了。要知道20是首次做到与美帝平起平坐,尽管还有很多问题还没列装,而10即使当时做到台风阵风水平美帝也不会那样,因为他已经有隐形机了。
楼主很速度啊。。话说今晚我看的,想上传来。看太麻烦了,就没弄。楼主很速度啊。。呵呵,这文章写的太好了。一个总设计师,一个支持的后台,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呵呵。真不容易啊。。兔子。。。
pepper_220 发表于 2012-5-27 22:44
对比之下,4妹的初次亮相也寒酸的让人怀疑了
也不算寒酸了,首飞来了好像两家波音到132。
虽然看过了,但每看一次感到一次。就不知还有没有人坚持说J-10是仿大卫货的了。
寒酸?来访的美帝防长都心虚了。要知道20是首次做到与美帝平起平坐,尽管还有很多问题还没列装,而10即使当时做到台风阵风水平美帝也不会那样,因为他已经有隐形机了。

俺说的是没人剪彩,没LD讲话、连图中那两个抹眼泪的场景都没有
期待四妹啊
pepper_220 发表于 2012-5-27 23:10
俺说的是没人剪彩,没LD讲话、连图中那两个抹眼泪的场景都没有
空军副司令在媒体上都预报过了,再说别人幕后肯定是喝一场大酒,时代不同了嘛。
圣诞节完成试飞
空军副司令在媒体上都预报过了,再说别人幕后肯定是喝一场大酒,时代不同了嘛。

对比90期海陆空天,这个文章省去了相当多的内容。。。。
弱弱的问一句,J-10 第一个换装的部队也是3S?
44S。。。。。
44S。。。。。

但在沧州实验13T最早是来3S实际下发部队试用的哦,在44S之前,可能与雨田走大的提供者在南京有关
pepper_220 发表于 2012-5-27 22:26
弱弱的问一句,J-10 第一个换装的部队也是3S?
44S。。。。。。。。。。。。。
那个年代真是不容易啊
J13那张图看上去是J10和J8的合体。
进气道J10的,尾巴J8的。


好老的段子

03年宋总论文
07年项目PK
08年交图
10年组装完毕
11年首飞
12年转场试飞

好老的段子

03年宋总论文
07年项目PK
08年交图
10年组装完毕
11年首飞
12年转场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