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次代表大会报告》诞生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19:48
内容摘要: 报告起草组汇集了市委研究室、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委政法委、市委办公厅、市政府研究室、市人大研究室、市政协研究室、市发改委、市科委、市教委、市农委等部门的77员精兵强将,全力投入起草工作。

  东方网5月19日消息:新进展,新突破,新亮点。新要求,新举措,新跨越。一条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路正全面清晰地展现在上海人民面前。

  2012年5月18日,世博中心,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次代表大会在这里隆重开幕。俞正声同志代表中共上海市第九届委员会作了题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奋斗》的报告。会场之中,近800名代表掌声雷动;会场之外,2300多万上海市民满怀期待。

  《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市第九次党代表大会以来,上海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刻分析了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对上海建设经济活跃、法治完善、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城市安全、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了全面部署。

  当前,上海正处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攻坚阶段,第十次党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党代表大会报告的诞生,是一个发扬党内民主、提高民主质量、凝聚全党共识的生动实践。近2万字的《报告》饱含着智慧,凝聚着希望,传递了上海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路的决心,向全市人民展现了美好生活的崭新蓝图。

  起草好党代表大会报告,是党代表大会成功的重要标志。如何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和经验,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确定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科学谋划上海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起草一份振奋人心、团结鼓劲的《报告》,对于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推动上海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市委对报告起草工作非常重视。2011年8月5日,市委常委会通过了第十次党代表大会报告起草工作建议方案,报告起草工作正式启动,这是历次报告起草工作启动最早的一次。

  市委书记俞正声同志亲自担任起草领导小组组长,韩正、殷一璀、丁薛祥等同志担任副组长,市委研究室、市委办公厅、市委组织部、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担任领导小组成员,来自高校和有关研究院所的专家学者,组成了报告专家组。

  报告起草组汇集了市委研究室、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委政法委、市委办公厅、市政府研究室、市人大研究室、市政协研究室、市发改委、市科委、市教委、市农委等部门的77员精兵强将,全力投入起草工作。

  俞正声同志在起草组成立伊始就提出了明确要求,“十次党代表大会报告要在九次党代表大会报告和‘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有新进展、新突破、新亮点,要将市委常委会今年最新的专项调研成果反映进去,报告的起草要体现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形成共识,充分汲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起草过程中,俞正声同志多次强调:“要努力使报告更好体现全市党员意志,成为指导未来五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在历时近10个月的起草工作中,俞正声同志亲自主持召开各类会议15次,专门讨论报告。从主题到框架,从提纲到内容,从目标到举措,从总结成绩到谋划未来,俞正声同志自始至终都是报告起草的直接主持人,“字里行间倾注了俞正声同志大量心血”,参与起草报告的同志感慨地说。

  报告凝聚了九届市委每一位常委的智慧。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同志多次审阅报告,结合政府工作提出了真知灼见。在对报告的多次讨论和反复征求意见中,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同志以及其他各位常委结合分管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举措。

  精益求精是起草组全体同志的工作原则和工作追求。按照市委领导的指示,起草组成员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精神和重大决策部署,紧密结合上海实际,深入思考,反复研究,全力以赴投入到报告起草工作中。从炎炎盛夏到隆隆寒冬,从春暖花开到初夏时节,大家以高度的责任感,全力以赴投入到报告起草工作中,在办公室里度过了无数个灯火通明的夜晚,许多节假日也成了大家集中讨论、审读改稿的日子。起草组成员对报告反复讨论、认真推敲、精心修改,前后修改达28次之多。《报告》就这样在反复推敲、修改中不断提升、不断完善。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更没有决策权。起草组始终将调查研究作为报告起草的坚实基础,贯穿于起草工作中,充分发扬民主特别是党内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尤其是广大党员、党代表的意见,报告起草征求意见建议为历次范围最广、参与人数为历届最多。

  去年9月,先后有20余位来自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等部门的专家,走进了起草组的会议室,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为报告起草提出了建议。

  9月中下旬,起草组分赴浙江、江苏等地,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10月中旬,起草组分别赴浦东、黄浦、徐汇、长宁、松江、宝山、金山等区访谈区主要领导,并召开其他区县研究室主任座谈会。

  10月下旬,“十次党代表大会报告起草研讨班”在市委党校举办,全体起草组成员参加,来自复旦大学、市委党校、市发展改革委员会的专家和领导,围绕报告如何深化主题内涵,应邀作主题演讲,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今年1月,起草组走访了市发改委、市统计局、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纪委、市社会工作党委、市教卫党委和市民政局等有关委办局的主要负责同志,就报告提纲及主要内容进行更深入的调研,听取各方意见。

  今年2月上旬,起草组以书面形式征询了党员副市级领导同志对报告提纲及主要内容的意见。2月中旬,起草组分别走访了龚学平、蒋以任、杨堤、叶公琦、陈铁迪、王力平等同志,征求对报告的意见和建议。

  3月,起草组专程赴北京、天津、河南等地,进一步学习了解兄弟省市报告起草情况。

  2月中旬到3月中旬,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全市基层党组织广泛开展“为市第十次党代表大会建言谋策”活动,就过去五年的评价、未来五年的发展和党的建设展开讨论。与此同时,起草组也分别与若干基层党组织联合过组织生活。经过梳理归并,共收集基层党员的意见建议9850条。

  4月18日,市委召开视频会议,俞正声同志通报了报告起草情况,并对报告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

  4月中下旬,俞正声同志主持召开了七次座谈会,分别征求了大口党委书记,区县委书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代表,专家学者,中央在沪单位负责同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知名人士,老同志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起草组书面征询了全市各有关单位和老领导的意见,共发出征求意见稿258份。

  此外,起草组还征求了曾担任九届上海市委常委的习近平、沈德咏、王仲伟、沈红光、杜家毫、江勤宏等同志的意见。习近平同志认真审读了党代表大会报告,并给予充分肯定,指出:报告系统地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实事求是地肯定了成就和经验,清醒地分析了机遇和挑战,科学提出了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指导原则,全面部署了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各项工作,既坚持重大思路、重大决策、重大部署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又在思想理论上有新观点、新论断,工作部署上有新要求、新举措,思想性、指导性、操作性都很强。
  经汇总,座谈会和各单位及老领导书面反馈对《市第十次党代表大会报告(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和建议共计997条。

  一言之善,贵于千金。对这些宝贵的意见建议,起草组一一分析研究,绝大多数意见和建议都进行了充分吸收。报告在一次次吸纳民意中逐步完善,在一遍遍修改中日臻成熟。

  5月7日至8日,九届市委十八次全会召开,全会认真讨论了《报告(讨论稿)》,共提出意见和建议302条,起草组充分吸收、修改73处。8日上午,九届市委十八次全会通过报告,决定提请市第十次党代表大会审议。

  近10个月的起草工作,参与其中的同志深深地体会到,起草好党代表大会报告,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既充分肯定过去工作成绩,又深入查找、剖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真正为上海今后五年工作留下宝贵的经验体会;要深入实际、深入调研,在充分了解区县、乡镇、企业、社区等基层实际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事关上海发展的重要思路和举措,使报告更具指导性、针对性和操作性;要集思广益、汇聚民智,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群众中吸取智慧和力量;要文风朴实、表述简洁,用群众的语言写出群众看得懂的话,力求表述简洁,语言平实。

  这是一份关系上海未来长远发展的重要政治报告。

  市第十次党代表大会报告以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七届历次中央全会重要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上海发展实际,顺应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以精练的语言概括了上海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通篇闪烁出许多振奋人心的亮点。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奋斗”,报告这一主题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上海的要求,体现了“十二五”规划的精神,体现了与市第九次党代表大会主题的衔接,也反映了阶段性的工作特征。

  过去五年的工作,在严谨、精练的笔触下,准确地呈现在报告的字里行间,在面对外部环境复杂、自身发展转型、举办世博会的严峻挑战和重大考验下,取得了显著成就:“世博会举办实现成功、精彩、难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迈出实质性步伐”,“‘四个中心’建设取得重要突破”,“改革开放不断探索新路”,“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布局明显优化”,“文化大都市建设取得新进展”,“以民生改善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各项工作成就,无一不体现出全市人民在本届市委的正确带领下,克难奋进、砥砺前行的意志和决心。

  “必须坚持把中央精神与上海实际紧密结合,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扎扎实实推进经济发展转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加强社会建设的核心任务;必须坚持以提高依法执政能力为重点,着力推进执政方式的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肩负起抓好党建的重大责任。”――六个“必须”精辟地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经验体会,又为未来五年工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要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总方针,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创新转型的根本目的,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创新转型的强大动力,把培养和集聚人才作为创新转型的关键所在,把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作为创新转型的政治保证,以制度创新带动观念、科技和文化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在发展中加快转型,在转型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报告全面深入地阐释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核心要义和关键路径。

  未来五年是上海推进“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的关键五年,也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攻坚阶段。“奋力推进‘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共同富裕,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努力建设经济活跃、法治完善、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城市安全、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报告紧扣主题,系统、全面地提出了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

  “转方式、调结构取得重大突破,‘四个中心’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初步形成,人的全面发展水平和社会和谐程度明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显著提升。”――报告系统地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奋斗目标,清晰地勾勒出未来五年发展的美好图景,尤其是首次对党的建设提出了目标要求,更加鲜明地体现党代表大会报告的特点。根据四个方面的奋斗目标,《报告》提出了一些具体指标,充分反映上海创新转型的质量、效益和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开创新思路,报告中出现了不少具有开拓性的新提法,成为报告的亮点――“人的创造活力得到全面激发”、“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建设更具活力的创新型城市”、“深入推进依法治市,不断提高各项工作的法治化水平”、“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夯实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大力推进社区建设,不断夯实基层基础”、“以更宽广的胸怀引才用才,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未来的发展路径,清晰地浮现纸上……

  2012年5月,以市第十次党代表大会的召开为标志,上海将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深入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征程中,全力以赴、锐意进取,服从大局

http://news.china.com.cn/rollnews/2012-05/19/content_14265692.htm内容摘要: 报告起草组汇集了市委研究室、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委政法委、市委办公厅、市政府研究室、市人大研究室、市政协研究室、市发改委、市科委、市教委、市农委等部门的77员精兵强将,全力投入起草工作。

  东方网5月19日消息:新进展,新突破,新亮点。新要求,新举措,新跨越。一条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路正全面清晰地展现在上海人民面前。

  2012年5月18日,世博中心,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次代表大会在这里隆重开幕。俞正声同志代表中共上海市第九届委员会作了题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奋斗》的报告。会场之中,近800名代表掌声雷动;会场之外,2300多万上海市民满怀期待。

  《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市第九次党代表大会以来,上海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刻分析了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对上海建设经济活跃、法治完善、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城市安全、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了全面部署。

  当前,上海正处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攻坚阶段,第十次党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党代表大会报告的诞生,是一个发扬党内民主、提高民主质量、凝聚全党共识的生动实践。近2万字的《报告》饱含着智慧,凝聚着希望,传递了上海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路的决心,向全市人民展现了美好生活的崭新蓝图。

  起草好党代表大会报告,是党代表大会成功的重要标志。如何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和经验,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确定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科学谋划上海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起草一份振奋人心、团结鼓劲的《报告》,对于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推动上海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市委对报告起草工作非常重视。2011年8月5日,市委常委会通过了第十次党代表大会报告起草工作建议方案,报告起草工作正式启动,这是历次报告起草工作启动最早的一次。

  市委书记俞正声同志亲自担任起草领导小组组长,韩正、殷一璀、丁薛祥等同志担任副组长,市委研究室、市委办公厅、市委组织部、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担任领导小组成员,来自高校和有关研究院所的专家学者,组成了报告专家组。

  报告起草组汇集了市委研究室、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委政法委、市委办公厅、市政府研究室、市人大研究室、市政协研究室、市发改委、市科委、市教委、市农委等部门的77员精兵强将,全力投入起草工作。

  俞正声同志在起草组成立伊始就提出了明确要求,“十次党代表大会报告要在九次党代表大会报告和‘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有新进展、新突破、新亮点,要将市委常委会今年最新的专项调研成果反映进去,报告的起草要体现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形成共识,充分汲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起草过程中,俞正声同志多次强调:“要努力使报告更好体现全市党员意志,成为指导未来五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在历时近10个月的起草工作中,俞正声同志亲自主持召开各类会议15次,专门讨论报告。从主题到框架,从提纲到内容,从目标到举措,从总结成绩到谋划未来,俞正声同志自始至终都是报告起草的直接主持人,“字里行间倾注了俞正声同志大量心血”,参与起草报告的同志感慨地说。

  报告凝聚了九届市委每一位常委的智慧。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同志多次审阅报告,结合政府工作提出了真知灼见。在对报告的多次讨论和反复征求意见中,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同志以及其他各位常委结合分管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举措。

  精益求精是起草组全体同志的工作原则和工作追求。按照市委领导的指示,起草组成员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精神和重大决策部署,紧密结合上海实际,深入思考,反复研究,全力以赴投入到报告起草工作中。从炎炎盛夏到隆隆寒冬,从春暖花开到初夏时节,大家以高度的责任感,全力以赴投入到报告起草工作中,在办公室里度过了无数个灯火通明的夜晚,许多节假日也成了大家集中讨论、审读改稿的日子。起草组成员对报告反复讨论、认真推敲、精心修改,前后修改达28次之多。《报告》就这样在反复推敲、修改中不断提升、不断完善。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更没有决策权。起草组始终将调查研究作为报告起草的坚实基础,贯穿于起草工作中,充分发扬民主特别是党内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尤其是广大党员、党代表的意见,报告起草征求意见建议为历次范围最广、参与人数为历届最多。

  去年9月,先后有20余位来自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等部门的专家,走进了起草组的会议室,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为报告起草提出了建议。

  9月中下旬,起草组分赴浙江、江苏等地,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10月中旬,起草组分别赴浦东、黄浦、徐汇、长宁、松江、宝山、金山等区访谈区主要领导,并召开其他区县研究室主任座谈会。

  10月下旬,“十次党代表大会报告起草研讨班”在市委党校举办,全体起草组成员参加,来自复旦大学、市委党校、市发展改革委员会的专家和领导,围绕报告如何深化主题内涵,应邀作主题演讲,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今年1月,起草组走访了市发改委、市统计局、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纪委、市社会工作党委、市教卫党委和市民政局等有关委办局的主要负责同志,就报告提纲及主要内容进行更深入的调研,听取各方意见。

  今年2月上旬,起草组以书面形式征询了党员副市级领导同志对报告提纲及主要内容的意见。2月中旬,起草组分别走访了龚学平、蒋以任、杨堤、叶公琦、陈铁迪、王力平等同志,征求对报告的意见和建议。

  3月,起草组专程赴北京、天津、河南等地,进一步学习了解兄弟省市报告起草情况。

  2月中旬到3月中旬,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全市基层党组织广泛开展“为市第十次党代表大会建言谋策”活动,就过去五年的评价、未来五年的发展和党的建设展开讨论。与此同时,起草组也分别与若干基层党组织联合过组织生活。经过梳理归并,共收集基层党员的意见建议9850条。

  4月18日,市委召开视频会议,俞正声同志通报了报告起草情况,并对报告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

  4月中下旬,俞正声同志主持召开了七次座谈会,分别征求了大口党委书记,区县委书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代表,专家学者,中央在沪单位负责同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知名人士,老同志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起草组书面征询了全市各有关单位和老领导的意见,共发出征求意见稿258份。

  此外,起草组还征求了曾担任九届上海市委常委的习近平、沈德咏、王仲伟、沈红光、杜家毫、江勤宏等同志的意见。习近平同志认真审读了党代表大会报告,并给予充分肯定,指出:报告系统地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实事求是地肯定了成就和经验,清醒地分析了机遇和挑战,科学提出了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指导原则,全面部署了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各项工作,既坚持重大思路、重大决策、重大部署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又在思想理论上有新观点、新论断,工作部署上有新要求、新举措,思想性、指导性、操作性都很强。
  经汇总,座谈会和各单位及老领导书面反馈对《市第十次党代表大会报告(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和建议共计997条。

  一言之善,贵于千金。对这些宝贵的意见建议,起草组一一分析研究,绝大多数意见和建议都进行了充分吸收。报告在一次次吸纳民意中逐步完善,在一遍遍修改中日臻成熟。

  5月7日至8日,九届市委十八次全会召开,全会认真讨论了《报告(讨论稿)》,共提出意见和建议302条,起草组充分吸收、修改73处。8日上午,九届市委十八次全会通过报告,决定提请市第十次党代表大会审议。

  近10个月的起草工作,参与其中的同志深深地体会到,起草好党代表大会报告,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既充分肯定过去工作成绩,又深入查找、剖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真正为上海今后五年工作留下宝贵的经验体会;要深入实际、深入调研,在充分了解区县、乡镇、企业、社区等基层实际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事关上海发展的重要思路和举措,使报告更具指导性、针对性和操作性;要集思广益、汇聚民智,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群众中吸取智慧和力量;要文风朴实、表述简洁,用群众的语言写出群众看得懂的话,力求表述简洁,语言平实。

  这是一份关系上海未来长远发展的重要政治报告。

  市第十次党代表大会报告以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七届历次中央全会重要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上海发展实际,顺应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以精练的语言概括了上海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通篇闪烁出许多振奋人心的亮点。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奋斗”,报告这一主题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上海的要求,体现了“十二五”规划的精神,体现了与市第九次党代表大会主题的衔接,也反映了阶段性的工作特征。

  过去五年的工作,在严谨、精练的笔触下,准确地呈现在报告的字里行间,在面对外部环境复杂、自身发展转型、举办世博会的严峻挑战和重大考验下,取得了显著成就:“世博会举办实现成功、精彩、难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迈出实质性步伐”,“‘四个中心’建设取得重要突破”,“改革开放不断探索新路”,“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布局明显优化”,“文化大都市建设取得新进展”,“以民生改善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各项工作成就,无一不体现出全市人民在本届市委的正确带领下,克难奋进、砥砺前行的意志和决心。

  “必须坚持把中央精神与上海实际紧密结合,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扎扎实实推进经济发展转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加强社会建设的核心任务;必须坚持以提高依法执政能力为重点,着力推进执政方式的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肩负起抓好党建的重大责任。”――六个“必须”精辟地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经验体会,又为未来五年工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要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总方针,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创新转型的根本目的,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创新转型的强大动力,把培养和集聚人才作为创新转型的关键所在,把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作为创新转型的政治保证,以制度创新带动观念、科技和文化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在发展中加快转型,在转型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报告全面深入地阐释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核心要义和关键路径。

  未来五年是上海推进“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的关键五年,也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攻坚阶段。“奋力推进‘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共同富裕,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努力建设经济活跃、法治完善、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城市安全、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报告紧扣主题,系统、全面地提出了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

  “转方式、调结构取得重大突破,‘四个中心’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初步形成,人的全面发展水平和社会和谐程度明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显著提升。”――报告系统地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奋斗目标,清晰地勾勒出未来五年发展的美好图景,尤其是首次对党的建设提出了目标要求,更加鲜明地体现党代表大会报告的特点。根据四个方面的奋斗目标,《报告》提出了一些具体指标,充分反映上海创新转型的质量、效益和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开创新思路,报告中出现了不少具有开拓性的新提法,成为报告的亮点――“人的创造活力得到全面激发”、“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建设更具活力的创新型城市”、“深入推进依法治市,不断提高各项工作的法治化水平”、“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夯实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大力推进社区建设,不断夯实基层基础”、“以更宽广的胸怀引才用才,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未来的发展路径,清晰地浮现纸上……

  2012年5月,以市第十次党代表大会的召开为标志,上海将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深入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征程中,全力以赴、锐意进取,服从大局

http://news.china.com.cn/rollnews/2012-05/19/content_142656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