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慧:孔融真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18:39:07
链接:www.zaobao.com/yl/yl120506_001.shtml

● 吴新慧

慢三拍

那一次在异乡首次参加考试的文化震荡,是个不小的刺激,但也是个很大的收获,标准答案在讲求独立思考和鼓励批判思维的社会里,是很碍眼的事。



“孔融让梨”的中国经典道德教育故事,最近因为上海一名小一生在作答时,填上了“我不会让梨”的非标准答案,被老师打了个大叉,引来中国网民及一些媒体的批评和冷嘲热讽,大都认为这名教师的思维折射的,正是中国应试教育所存在的刻板与缺乏鼓励独立思考弊端,小学生“我思我写”的勇气与真情,才是当下中国教育改革理应倡议的精神。

  一名网友说,连小孩的实话都不想听不愿听,这才是这个社会最大的悲哀。还有家长上载了遇到过类似“孔融让梨”的试题。其中一道是三年级的语文填充题:前人栽树____,一家长的女儿填上了“后人砍树”,同样被老师打了个叉。这家长说:“我跟我女儿说是对的,现实就是这样。不过我也没怪老师,只是我们应问清楚,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回答。”

  多年前在美国念大学时,我的历史测验试卷也曾被老师打了个大叉。不过,不是因为我对美国参与越南战争的这段历史没有记熟,而是因为写了太标准的答案,标准得被老师在试卷上反讽道:我是在问你对越战的看法,不是问课本,课本里有的我何必问你?”

  那一次在异乡首次参加考试的文化震荡,是个不小的刺激,但也是个很大的收获,标准答案在讲求独立思考和鼓励批判思维的社会里,是很碍眼的事。那位批评我的历史老师宁愿学生在课堂上在试卷里为自己的答案据理力争,也不要我们像录音机般背诵着标准答案。这当中,语文能力和文化差异更不能成为思想交流的障碍。

  这位大胡子历史老师对我及其他学生的苛刻,不是为束缚,而更多是为打开想法,先从各种框架中解放出来,才能看到自己所熟悉及背诵的角度以外的世界。

  标准和经典都有它们存在的背景和价值,现代社会不是都得把它们当“过去式”,或一一贴上有效日期等着它们走入历史。就如文明之间需要更多对话,传统与现代之间、标准和非正统标准之间也未必都不能相通共融,是人类的态度决定了这些“之间”的界线,决定了这些“之间”是相互开启门户,或是筑起一道道不屑又敌视的高墙。

  教育、宗教和学术研究机构等都是建立与传承价值观的大本营,不过,这些大本营的确立和引导方针,也往往受制于所处的文化、政治和社会体制。东方或西方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传承体系,而传统上的思想划分就是西方是开放的,东方则趋于保守。问题是过于简单的区别与划分,往往是许多误解与误区的所在。

  亚洲(中国)有“孔融让梨”的故事,传承的是小辈尤其要懂得谦让的礼仪。而在美国也有个家喻户晓的“华盛顿砍树”的故事,宣扬的是诚实与承担责任的价值观。美国的老师如果也出一道“如果你是华盛顿”的题目,会不会也有学生直言“我不会承认砍树”的答案,而老师也会打个大叉吗?

  中国网民对上述“孔融让梨”题目与答案的关切讨论,除了是对刻板教育与惯性思维的批评,更多也是对该上海小一生说真话、说实话的捍卫。

  这种说真话与诚实的价值观,在当今中国官场与商场都充斥着欺骗、不透明与假象或造假的歪风里,对中国百姓来说是比谦让的价值观更为重要与迫切。一网民就直言,当中国社会不时都得被提醒要统一到中央的某种思想、或社会的某种主流作为时,大家就只能或只敢人云亦云,即使哪个环节哪个人出了差错,有谁能像“皇帝的新衣”故事里的小孩,拆穿谎言,道出真相?

  这网民说:“让”自是美德,而敢于说出“不让梨”的真诚也是社会所需。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讲师冯一冲在去年出版的《吃掉社会——走出厨房看世界》一书中,提到不管东方或西方的启蒙,它们的一个根本相同之处,“是两者都确定了个体存活在集体当中,而集体也体现了个体的存有。”

  价值观、社会标准及传统习俗等社会与道德规范,也是个体与集体间的共同经历、摩擦及谈判之后留下的遗产。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特别珍惜与捍卫的价值观,关键是提出的价值观或道德规范是为谁服务?许多伪善和伪道德行为其实是披着清高的外衣来服务自己的名誉地位,或达到某种政治目的来打倒其他思想阵营。

  被喻为走出象牙塔的社会学人的冯一冲,在接受一杂志访问介绍《吃掉社会》的新书时,谈到当今世界是社会改变人或人改变社会。

  他说:“我们总认为自己只是大制度中的一粒小玉米,而且把大制度和小玉米放在对立点上,却忘记制度是死的,只有生活在制度里的人才有生命和能力去改变现状。所以我们可以做的是做好自己。

  “现在社会转变的速度十分快,人与人的联系变得重要,我们的行为可能影响到10万里外的小玉米,所以不能看小自己,说不定有10万粒小玉米也跟你有同样想法。”

(作者是本报中国新闻主任)链接:www.zaobao.com/yl/yl120506_001.shtml

● 吴新慧

慢三拍

那一次在异乡首次参加考试的文化震荡,是个不小的刺激,但也是个很大的收获,标准答案在讲求独立思考和鼓励批判思维的社会里,是很碍眼的事。



“孔融让梨”的中国经典道德教育故事,最近因为上海一名小一生在作答时,填上了“我不会让梨”的非标准答案,被老师打了个大叉,引来中国网民及一些媒体的批评和冷嘲热讽,大都认为这名教师的思维折射的,正是中国应试教育所存在的刻板与缺乏鼓励独立思考弊端,小学生“我思我写”的勇气与真情,才是当下中国教育改革理应倡议的精神。

  一名网友说,连小孩的实话都不想听不愿听,这才是这个社会最大的悲哀。还有家长上载了遇到过类似“孔融让梨”的试题。其中一道是三年级的语文填充题:前人栽树____,一家长的女儿填上了“后人砍树”,同样被老师打了个叉。这家长说:“我跟我女儿说是对的,现实就是这样。不过我也没怪老师,只是我们应问清楚,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回答。”

  多年前在美国念大学时,我的历史测验试卷也曾被老师打了个大叉。不过,不是因为我对美国参与越南战争的这段历史没有记熟,而是因为写了太标准的答案,标准得被老师在试卷上反讽道:我是在问你对越战的看法,不是问课本,课本里有的我何必问你?”

  那一次在异乡首次参加考试的文化震荡,是个不小的刺激,但也是个很大的收获,标准答案在讲求独立思考和鼓励批判思维的社会里,是很碍眼的事。那位批评我的历史老师宁愿学生在课堂上在试卷里为自己的答案据理力争,也不要我们像录音机般背诵着标准答案。这当中,语文能力和文化差异更不能成为思想交流的障碍。

  这位大胡子历史老师对我及其他学生的苛刻,不是为束缚,而更多是为打开想法,先从各种框架中解放出来,才能看到自己所熟悉及背诵的角度以外的世界。

  标准和经典都有它们存在的背景和价值,现代社会不是都得把它们当“过去式”,或一一贴上有效日期等着它们走入历史。就如文明之间需要更多对话,传统与现代之间、标准和非正统标准之间也未必都不能相通共融,是人类的态度决定了这些“之间”的界线,决定了这些“之间”是相互开启门户,或是筑起一道道不屑又敌视的高墙。

  教育、宗教和学术研究机构等都是建立与传承价值观的大本营,不过,这些大本营的确立和引导方针,也往往受制于所处的文化、政治和社会体制。东方或西方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传承体系,而传统上的思想划分就是西方是开放的,东方则趋于保守。问题是过于简单的区别与划分,往往是许多误解与误区的所在。

  亚洲(中国)有“孔融让梨”的故事,传承的是小辈尤其要懂得谦让的礼仪。而在美国也有个家喻户晓的“华盛顿砍树”的故事,宣扬的是诚实与承担责任的价值观。美国的老师如果也出一道“如果你是华盛顿”的题目,会不会也有学生直言“我不会承认砍树”的答案,而老师也会打个大叉吗?

  中国网民对上述“孔融让梨”题目与答案的关切讨论,除了是对刻板教育与惯性思维的批评,更多也是对该上海小一生说真话、说实话的捍卫。

  这种说真话与诚实的价值观,在当今中国官场与商场都充斥着欺骗、不透明与假象或造假的歪风里,对中国百姓来说是比谦让的价值观更为重要与迫切。一网民就直言,当中国社会不时都得被提醒要统一到中央的某种思想、或社会的某种主流作为时,大家就只能或只敢人云亦云,即使哪个环节哪个人出了差错,有谁能像“皇帝的新衣”故事里的小孩,拆穿谎言,道出真相?

  这网民说:“让”自是美德,而敢于说出“不让梨”的真诚也是社会所需。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讲师冯一冲在去年出版的《吃掉社会——走出厨房看世界》一书中,提到不管东方或西方的启蒙,它们的一个根本相同之处,“是两者都确定了个体存活在集体当中,而集体也体现了个体的存有。”

  价值观、社会标准及传统习俗等社会与道德规范,也是个体与集体间的共同经历、摩擦及谈判之后留下的遗产。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特别珍惜与捍卫的价值观,关键是提出的价值观或道德规范是为谁服务?许多伪善和伪道德行为其实是披着清高的外衣来服务自己的名誉地位,或达到某种政治目的来打倒其他思想阵营。

  被喻为走出象牙塔的社会学人的冯一冲,在接受一杂志访问介绍《吃掉社会》的新书时,谈到当今世界是社会改变人或人改变社会。

  他说:“我们总认为自己只是大制度中的一粒小玉米,而且把大制度和小玉米放在对立点上,却忘记制度是死的,只有生活在制度里的人才有生命和能力去改变现状。所以我们可以做的是做好自己。

  “现在社会转变的速度十分快,人与人的联系变得重要,我们的行为可能影响到10万里外的小玉米,所以不能看小自己,说不定有10万粒小玉米也跟你有同样想法。”

(作者是本报中国新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