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利令智昏的做官迷 腐朽王朝的殉葬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21:14:17
http://hi.baidu.com/%BB%B3%D2%C9 ... 110f34c995596f.html

孔融:腐朽王朝的殉葬者2009-02-09 16:55
  后世大多为孔融喊冤,杀人者曹操自然被绑在耻辱柱上受历史鞭挞。然而,细究这一段历史,就不难发现有更为深刻的背景,被杀者遭此不幸似在情理之中。

  

  名门之后与非凡少年

  

  孔融(153-208)字文举,孔子二十世孙。七世祖孔霸曾为汉元帝的老师,官至太师;父亲孔宙也曾担任过太山都尉,官职虽不高,但对儿辈也有荫庇。显赫的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后代,在历代封建王朝都会受到统治者的特别眷顾,要高出平民几头。而幼时的孔融又特别聪明,《后汉书·孔融传》中详细记载了几件他儿时让同龄人难望项背的奇事。

  10岁时,孔融随父亲孔宙去京都洛阳。河南尹李膺孤傲自居,不肯轻易接见来访的客人,还特别叮嘱门房:“不是当今的名士或本家交好的亲朋,就不要通报。”而孔融想见识此公,便前去自报家门说:“我是李大人家亲友的子弟,烦劳您通报一下。”李膺听说有本家亲友的孩子来访,就立即接见,并询问道:“你祖父同我有深切的交往吗?”孔融说:“对。我先祖孔子与您先祖李聃同德比义,结成师友。那么,我与您当然是世世代代通家交好的亲友了。”此时太中大夫(掌议论的言官)陈韪刚好走进来,听到孔融强词夺理却又聪颖过人的对答后,戏弄地逗惹道:“小时候聪明过人,长大后则未必。”孔融不假思索地反唇相讥:“听您所言,想必您小时候特别聪明吧?”李膺听了,感慨地说:“这小家伙,将来必然能成为国家的伟器。”

  孔融13岁时不幸丧父,他哀悲过度,以至于容颜憔悴,形骸难立,被称为该郡的第一孝子。经此之后,孔融更加发奋攻读,广泛涉阅各种书籍,为之后成为著名学者打下了坚实基础。

  孔融16岁时,中常侍侯览借汉灵帝镇压反叛之机抓捕异己张俭。张俭出逃后去找朋友孔褒(孔融的哥哥),孔褒不在家,孔融就将其藏匿在家中。此事败露后,张俭走脱,孔褒、孔融被捕下狱。论罪时,孔融说:“包庇藏匿犯人的是我,应由我坐罪。”孔褒知道实情后说道:“张俭来是求我的,同弟弟没有关系,我甘愿顶罪。”孔母则说:“家事由长者做主,应由我承当。”东汉末年,中常侍侯览等声名狼藉,保护张俭就是义举,一家母子三人争相抵罪入狱更是在各郡之间传为美谈。

  以上三事裁剪巧妙,生动形象地展示出孔融肝胆照人的品格特征。应对李膺、陈韪是其智,居丧哀父以至于不能站立是其孝,藏匿张俭是其义,争相赴狱是其仁。十几岁的小孩子已经具备了封建社会一再提倡的多重美德,自然也成为凤毛麟角、可遇难求的奇才,当然要浓墨重笔地大书特写。查遍二十四史,在未入世之前就有如此记载者,实属罕见,这也是后人惋惜其被曹操杀掉的原因之一。

  

  满面蒙羞的两次外任

  

  由于孔融出身名门且幼有异才,自小就有了进入上流社会的资本,并成为一时俊秀的首选。他20多岁时步入政坛,曾任过中军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将作大匠、少府等职务。少府已位列九卿,属于国家领导人一级,也算是宦海优游中的佼佼者了。然而,孔融宦海浮沉了多年,却不是一位明白人,他不知人,不知世,更不知自己。“三不知”不仅给他带来了诸多羞辱,而且最终招致杀身之祸。

  孔融任议郎时,适逢黄巾大起义发生,青州北海郡(今山东昌乐西)首当其冲。因他对董卓废立少帝刘辩一事有过微词,董卓遂指示三府共同举荐他出任北海相。“相”的级别相当于郡守,是封国最高的行政长官。在北海任上,“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后汉书·孔融传》)。《后汉书》虽对孔融提出了批评,但语焉不详,后人难以把握,可司马彪在《九州春秋》中作了详尽记载:孔融在北海期间,其主观唯心主义的“三不知”有了尽兴表演的机会,并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恶果。

  其一,不识人,更不会用人。

  孔融原没有独当一面的经历,没有识人用人的经验,但他又自负才高,不肯遵循识人用人的常规而另立标准,从而导致所录用的都是些轻狂浮华、浪得虚名的人物。对名重一时的人选,他虽然加以延揽,表面上恭敬有加、礼仪周到,但是从不让其参与政事。说穿了,就是在居室里放置几只花瓶,用以彰显主人的人文品位。

  其二,好颁布闭门造车的政令,却并不督促检查。

  在北海任上,孔融不断发布高调的讲话和文件。这些讲话和文件在职能部门堆积如山,文辞漂亮至极,可拿着欣赏朗诵,但要贯彻执行却就难了,因为同实际情况有太大距离。但是高调子还得唱着,这是讲给世人听的、送给上级看的,绝大多数情况下,他自己并不准备付诸行动。理论与行为的极大反差,充分表现了炮制者的虚伪性和欺骗性。一方面高谈阔论,夸夸其谈;另一方面,眼皮底下的混乱却治理不了,“奸民污吏,猾乱朝市,亦不能治”。主政主持到这个份儿上,其才能及责任心都令人怀疑,百姓逃亡,田园荒芜也就不难理解了。伴随着百姓的大批逃亡,赋税当然无法依数征收。可是他从不自责,反因“租赋少稽,一朝杀五部督邮(督缴税收的特派员)”。一天杀五个督邮表现出孔融的残酷本性,也包含了他诿过于人的成分。滥杀必然导致继任督邮的横征暴敛和弱势民众的不堪忍受,从而使治下在籍顺民也拥入逃亡之列。

  其三,昏聩荒唐的三军统帅。

  北海地处黄巾军十分活跃的区域之内,是黄巾军必欲抢夺的军事要塞。董卓之所以让孔融出任北海相,不仅是想拔去身旁的钉子,更要借起义军之手杀掉他。董卓借刀杀人的意图,孔融当然看得最清楚,但是他到北海之后,全不以军事为意,虽曾侥幸取得过一次胜利,但不修武备已种下失败的祸根。当管亥统率起义军再次抢夺北海时,孔融于酩酊大醉中率兵到涞水御敌。管亥令前锋与之接战,另派出部队从两侧偷渡涞水,对孔融实行腹背夹击。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北海理所当然地丢失了。溃退下来的孔融及残部没有了立足之地,不得已向南面转移。士兵们对昏聩荒唐的孔融失去了信心,转移途中发生士兵大逃亡的现象。由于“连年倾覆,事无所济,遂不能保障四境”,孔融只好“弃郡而去”。

  东汉王朝已彻底腐朽没落,任用官吏完全失去了客观标准,丢失北海的孔融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追究,反而因为刘备的推荐,使得他这个丧地辱师、临阵脱逃的罪臣,一下子荣任为青州刺史,成了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的封疆大吏。在此期间,袁谭率兵攻打青州,然而孔融并不吸取北海大败的教训,依然固我地不作任何防御准备,既不调兵遣将,也不挖沟筑垒,更不肯运动转移,结果是理所当然地被困于孤城。当时是,“城小寇众,流矢雨集”,青州已危如累卵,孔融不仅不思对应之策,而且还“凭几安坐,读书议论自若”。显然,他在作秀,借以表现自己临危不惧、镇静自若。到了城破军亡时,孔融不敢再作秀了,而是率先逃跑,可家人都被袁谭活捉。

  治理北海、青州,不仅使孔融满面蒙羞,而且也成为同僚耻笑的话柄。孔融在少府任上时,汉献帝当着郗虑的面询问孔融:“鸿豫(郗虑表字)何所优长?”孔融说:“可与他谈经论道,但没有独当一面的能力。”郗虑反唇相讥道:“你当年任北海相时,政教不通,民众逃亡,独当一面的能力到哪里去了?”

  

  无理取闹的反对派

  

  黄巾起义的爆发和军阀混战的开始,标志着东汉王朝已开始土崩瓦解。当时,有眼光的政治家和读书人都已认清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在经历了夏、商、周、秦、西汉、东汉王朝的兴衰更替后,人们也认清了专制王朝的轮回规律。适应客观规律是人的本能,勇敢者会站在历史的潮头推波助澜,普通人也会随波逐流、顺其自然,只有自以为聪明而实则愚蠢的少数人才会与潮流背道而驰。至于前朝利益的既得者,虽同第三种人表现出相同的态度,但其出发点却完全不同,前者是认识落伍,后者是利令智昏。不管怎么讲,后两种人虽数量很少,但能量却很大;虽然理屈,但却能摇唇鼓舌,把歪理谬论讲得气势汹汹;虽然是历史罪人与弃儿,却总以历史的代言人自居;虽然充当了跳梁小丑的角色,却总要打扮成捍卫正统的卫道士。孔融就属于这种人,位列九卿的少府官职,决定了他的反动立场。

  曹操趁天时、人和的优势,迅速统一了中国北方,权归曹氏已是大势所趋,无可更改,《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曾分析说:“当时之世,舍曹操其谁?”然而孔融置大势人心于不顾,对分裂国家、割据称雄的袁绍和孙权不置一词,却把曹操视为宿敌,并不断地同他发生激烈的摩擦。

  这样一对特殊的矛盾,力量对比太过悬殊,一介书生面对着拥有数十万大军的曹氏集团。虽是少府,可孔融的职能只是主管宫中的御衣、宝货、珍膳等,并不在政府军队中任事,同曹操没有直接的上下级关系。在皇权架空的情势下,手无缚鸡之力的孔融,必然会被位居人臣、手握皇权的曹操阴影笼罩。曹操与东汉王朝比较起来,前者崛起后者消亡已是不可逆转的事实,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与淘汰。然而,孔融没有审时度势的目光,更没有使没落王朝起死回生的法术,却仍顽固地站在腐朽力量的一边并主动出击,这必然要酿成个人的悲剧。更可悲的是,他在叫板中打出无理取闹的旗帜,不论是在当时抑或后世,都不可能得到支持与同情。他反对得愈是频繁激烈,愈易被人孤立。

  孔融对曹操有过数次发难。第一次发生于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克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后,曹丕纳袁熙之妻甄氏为妾。古代战争中,城破之后,以妇女赐给将领或士兵是常有的事情。如刘备攻克成都后,就将刘璋的儿媳即刘备的侄媳纳为己妻。再如张飞的妻子也是抢掠来的。三从四德、保护妇女贞烈节操源之于北宋理学,三国时,人们并不受之后兴起的礼教束缚。对这件本不足道的小事,孔融却抓住不放,从许昌写信到邺城,专门挖苦曹操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没有理解孔融的轻薄,后来趁相见之际,请教该故事出自哪个典籍。孔融说:“以今度之,想当然耳。”(见《三国志·崔琰传》)

  这是极其刻薄的人身攻击。主动发难,与其说是认识上的分歧,莫如说是感情上的对立。孔融已将曹操视为宿敌,而曹操出于爱才,遂以极度的宽容隐忍了。

  第二次发生于建安十二年,曹操与部下讨论北征乌桓(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以北)、平定边境之乱时,孔融公然道:“你出师远征时,有两件事情要同时解决。其一,当年周武王讨伐商纣,肃慎国不肯贡献制造弓箭的木料;其二,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流放北海,北海丁零国有人偷盗苏武的牛羊。北方人的这两件罪行都没有清算,你一并去讨伐吧!”在极为庄重的军事会议中,讨论的又是至为重大的战争问题,神经稍为正常的人,都不会以玩世不恭的态度,趁机讥讽其主官。对这一次孔融的无理取闹,曹操依然没有理睬,又大度地宽容了。

  紧接着又发生了第三次摩擦。曹操鉴于年饥兵凶、百姓嗷嗷待哺的饥荒状况,上书献帝请求颁布禁酒令。无疑,禁酒是对权势者和富豪们高消费的限制,这同曹操兴起的电田举措,是一个矛盾的两个侧面:一是节流,一是开源。它有利于缓解当时的饥馑,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然而,孔融站在特权者的立场上,公然写信给曹操,洋洋洒洒地说了一大堆所谓的道理:“用酒涵养道德已经很久远了,古代的明君先哲,上和神灵,下安人心,与万国和衷共济,都凭的是酒,没有酒就没有这种祥和局面。尧不喝千盅,就不能建立太平盛世;孔子不喝一百觚,不可能成为圣人……郦生(食其)是高阳酒徒,所以成为功劳卓著的西汉功臣,屈原因为不哺糟啜醴(不吃酒糟,不吃别人吐出的酒菜),因此才有在楚的困窘。”曹操回信指出酒色亡国的教训,孔融在第二封信中更强词夺理地说道:“夏商都因为妇人而亡国,但时至今日,没见有人发布命令禁止婚姻。你不是吸取亡国的教训,你只是可惜谷物罢了。”

  在同曹操的摩擦中,孰是孰非已一目了然。所以,范晔在《后汉书·孔融传》中也不得不说:“发辞偏宕,多致乖仵。”孔融使自己以及拥有的知识都走向了反面,把无理取闹变得极其知识化和理性化,成了货真价实的文化痞子。

  

  不甘寂寞的两面人

  

  俗话说,事不过三,曹操对孔融的不满可想而知。郗虑既与孔融结怨,又希冀巴结权势,于是他以“微法(小罪)”奏请汉献帝罢免孔融的少府之职。因为孔融声望颇高,又因为郗虑系个人恩怨,再加之爱才,所以孔融被罢官后,曹操仍写信对其加以激励。曹操在信中谈了以下几点:第一,列举众多的历史冤案后,进而启发说:“人的祸福,往往都因了个人的喜怒怨爱,怎么能不谨慎昵?自古成就大德之人,哪能受不拘小节的迁累?”第二,听说你与郗虑之间有点芥蒂,应当摒弃前嫌修复旧好,你们之间仇怨渐积、互相危害,已使我心中不安,常常弄得我半夜三更从床上惊起;第三,我与你是后结识的(是工作关系),同郗虑也没有私交(依然是工作关系),但我愿意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不要互相伤害,所以想从中协调;第四,这一点最为重要,在绕了一个弯子后,曹操严厉警告道:“孤……抚养战士,杀身为国,破浮华交会之徒,计有余矣。”

  曹操使出了一打一拉、一拉一打、拉中有打、打中有拉的权谋手腕,虽然奸诈,却也见其惜才爱才、不念旧恶的赤诚。“破浮华交会之徒”一句,不仅点出了孔融为人处事容易发生偏差的症结,而且还亮出了黄牌让他悬崖勒马。

  如果孔融真的对曹操的篡汉野心深恶痛绝且羞于为伍,那么退居山林应是他唯一正确的选择。然而,孔融却又不甘寂寞,只热衷于仕途,收到曹操书信后,立即回信说:第一,我和郗虑是邻郡,知之最早,并把他推荐给国家,是出于公心的,不希望他为我隐过掩恶,对因他参奏而罢官,我能泰然接受,第二,我不会计较郗虑,更不会伺机报复,要是那样,不就成了昆虫之间的撕咬吗?第三,我不愿因狗恶而使酒发酸(卖不出去),不愿成为坚而无窍的木材(不能雕刻不能盛物的无用之材,一句话,还想做官);第四,郗虑是做官多年的官员,而且是我推荐的,我绝不会因一点小事同这样的贤吏存有隔阂,我会同他推心置腹地相处,会和好如初的;第五,你的一片苦心和教诲,我终身不忘。

  如果说曹操请孔融再去做官的意图还包藏较深,那么孔融还想做官的愿望就有些急不可耐了,并信誓旦旦地作出了保证。在回信时候,他当然掂量出了曹操警告的分量,也应该明白曹即是汉、汉即是曹的局势,到朝廷做官,就是到曹操的手下做官。对这样的官还要自我推销地去做,当然包含了屈从归顺的态度,这和他维护东汉统治、反对曹操擅权的政治主张已大相径庭,他是用乞求和承诺从曹操那里换取新的官职。当孔融复出并担任太中大夫一职时,就已经做了一个表里不一的两面人。

  自古大夫无私交,后世更把它上升到春秋大义的高度。太中大夫是言官,虽级别很高,但属闲职。因之前孔融曾有过多次的无理取闹,因此理所当然会被曹操打入另册,受到格外的“眷顾”。但孔融已忘乎所以,对失而复得的生活要尽兴享受,与士大夫结交也到了“日盈其门”的地步,而且还常常自夸道:“座上客恒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

  孔融无忧曹操忧,一个反对派身边拥去一大批官僚,而且孔融又是“海内英俊皆信服”的领袖级人物,这自然有了私自结党的嫌疑,自然对曹氏集团构成了潜在的威胁。专制制度下的夺权斗争,都是以阴谋和刀光剑影为基础,自然显得极其残酷,自然是先发制人。至于“后发制于人”一说,纯是奸雄的雅言。由于曹操的忧虑,路粹在郗虑的授意下,罗织了孔融六条罪状:任北海相时,见天下混乱,便招兵买马,图谋不轨,与孙权使者谈话时,诽谤朝廷;不遵守朝廷礼仪,宫中行走,竟然连头帻都不戴,曾与祢衡放荡地说“父子是什么关系?不过是性欲的结果。母子之间有什么?不过是在肚子寄存过罢了,出来也就离开了”;与祢衡相互吹捧,祢衡说孔融是“仲尼不死”,孔融说祢衡是“颜回复生”;孔融曾说他是圣人孔子的后代,坐天下理所当然,何须卯金刀(到字指代刘氏宗族)。六条罪状有没有依据已无法考证,但至少说很有一些,可当时已经没有了查证的可能,曹操也没有必要仔细核对,孔融死案终于形成,连妻子儿女都惨遭杀害。

  

  两面人是一面人

  

  在《孔融传》中,有一个十分矛盾的现象,当议及朝政时候,孔融理智而深刻,这有三件事可以为证。其一,太傅马日出使青州,路过淮南时,有意结交已经割据称雄的军阀袁术,遂进寿春城造访。但袁术并不以马日为意,不仅当面加以侮辱,还夺其节书。马日想走,袁术又不放,逼迫他做自己的军师。马日后悔不已,在幽禁中吐血而死。马日的尸体被运回许昌时,汉室欲加之以礼,孔融力排众议,认为马日“曲媚奸臣”、“附下同上,奸以事君”,朝廷念他是多年旧臣,不追究其罪责已是宽大,根本不应该加以礼遇。其二,东汉末年社会大混乱,出于“治乱世须得重典”的教条,有人建议恢复古代残割肢体的酷刑(如劓、膑等)。孔融又力排众议,他认为社会秩序混乱是因为“上失其道”,从而导致了道德滑坡。以摧残肢体的酷刑治理社会,不符合时代的发展变化。假如恢复了酷刑,全国就有千儿八百个殷纣王。被刑之人会痛不欲生,只求速死,不但不思悔改反而会继续作恶。明德之君治国时,举措应“弃短就长,不苟革其政……”其三,荆州牧刘表割据称雄的迹象逐渐流露,礼仪也有了僭越,汉献帝就此让大臣们讨论对策。孔融认为,东汉弱干强枝的局面一时间无法改变,刘表不过是其中的一个。虽然他罪不容诛,但对他礼仪的僭越应该隐忍。假若每出一(僭越的)外臣,都加以公开声讨(而又无力扑灭),这不是杜绝邪恶的办法,应“投鼠忌器”,以避免奸臣效法,所以要隐忍不发。

  孔融这三次廷对同议及禁酒、征乌桓的两次廷对截然不同,不像出自于同一张口。为什么发生如此背悖?这必须从立场上寻找原因。范晔找到了,他认为“融自负其高气,志在靖难”。可遗憾的是,范晔浅尝辄止,没有继续探究下去,只是将孔融看成敢为东汉牺牲的死士。

  其实则不然。传记中特别提到酒,参驳取证共是三次。第一次,涞水御敌时,孔融酩酊大醉中率军出征,这是典型的饮酒实践;第二次,对颁布禁酒令无理取闹,这是典型的饮酒理论;第三次,复出后志得意满地高叫:“座上客恒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这是典型的饮酒宣言。史家的笔触真是辛辣,入木三分地勾画出了没落腐朽的官僚文人的活脱脱形象。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孔融把自己绑在东汉没落王朝的机器上,一再地同曹操叫板,并不是要做没落王朝的忠贞之士,而是既得利益者对靠山将倒发出的哀鸣。没落王朝给孔融带来了荣华富贵,同时也带来了腐朽的生活方式,因之他要极力维护这即将死亡的王朝。孔融反对曹操,并不是反对曹操篡夺了东汉皇权,而是因为曹操要断绝他腐朽的生活方式。孔融本应是位理智的学者、政治家,却陷入到无度地追求私欲的地步而不能自拔,自然要变成无理取闹的反对派。这不是他精神发生了某种障碍或分裂,而是他利令智昏。一己私利像两片树叶遮住了眼睛,妨碍了他对社会变革的认识,妨碍了他对民众疾苦的理解。出于极为狭隘的私利,孔融对花天酒地、养尊处优的生活过于留恋,在可能失去的时候,他要极力地去维护,从而造成了同曹操的尖锐对立,在失去之后,他又以屈从的态度乞求恢复,所以对曹操摇尾乞怜;复出后,他又以极其贪婪的态度充分享受。孔融同曹操之间的矛盾,说到底就是个人利益与整个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他的被杀,也就没有了冤屈可言,毫不夸张地说,他是一具被历史车轮挂倒的行尸走肉。

作者:胡觉照


http://hi.baidu.com/%BB%B3%D2%C9 ... 110f34c995596f.html

孔融:腐朽王朝的殉葬者2009-02-09 16:55
  后世大多为孔融喊冤,杀人者曹操自然被绑在耻辱柱上受历史鞭挞。然而,细究这一段历史,就不难发现有更为深刻的背景,被杀者遭此不幸似在情理之中。

  

  名门之后与非凡少年

  

  孔融(153-208)字文举,孔子二十世孙。七世祖孔霸曾为汉元帝的老师,官至太师;父亲孔宙也曾担任过太山都尉,官职虽不高,但对儿辈也有荫庇。显赫的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后代,在历代封建王朝都会受到统治者的特别眷顾,要高出平民几头。而幼时的孔融又特别聪明,《后汉书·孔融传》中详细记载了几件他儿时让同龄人难望项背的奇事。

  10岁时,孔融随父亲孔宙去京都洛阳。河南尹李膺孤傲自居,不肯轻易接见来访的客人,还特别叮嘱门房:“不是当今的名士或本家交好的亲朋,就不要通报。”而孔融想见识此公,便前去自报家门说:“我是李大人家亲友的子弟,烦劳您通报一下。”李膺听说有本家亲友的孩子来访,就立即接见,并询问道:“你祖父同我有深切的交往吗?”孔融说:“对。我先祖孔子与您先祖李聃同德比义,结成师友。那么,我与您当然是世世代代通家交好的亲友了。”此时太中大夫(掌议论的言官)陈韪刚好走进来,听到孔融强词夺理却又聪颖过人的对答后,戏弄地逗惹道:“小时候聪明过人,长大后则未必。”孔融不假思索地反唇相讥:“听您所言,想必您小时候特别聪明吧?”李膺听了,感慨地说:“这小家伙,将来必然能成为国家的伟器。”

  孔融13岁时不幸丧父,他哀悲过度,以至于容颜憔悴,形骸难立,被称为该郡的第一孝子。经此之后,孔融更加发奋攻读,广泛涉阅各种书籍,为之后成为著名学者打下了坚实基础。

  孔融16岁时,中常侍侯览借汉灵帝镇压反叛之机抓捕异己张俭。张俭出逃后去找朋友孔褒(孔融的哥哥),孔褒不在家,孔融就将其藏匿在家中。此事败露后,张俭走脱,孔褒、孔融被捕下狱。论罪时,孔融说:“包庇藏匿犯人的是我,应由我坐罪。”孔褒知道实情后说道:“张俭来是求我的,同弟弟没有关系,我甘愿顶罪。”孔母则说:“家事由长者做主,应由我承当。”东汉末年,中常侍侯览等声名狼藉,保护张俭就是义举,一家母子三人争相抵罪入狱更是在各郡之间传为美谈。

  以上三事裁剪巧妙,生动形象地展示出孔融肝胆照人的品格特征。应对李膺、陈韪是其智,居丧哀父以至于不能站立是其孝,藏匿张俭是其义,争相赴狱是其仁。十几岁的小孩子已经具备了封建社会一再提倡的多重美德,自然也成为凤毛麟角、可遇难求的奇才,当然要浓墨重笔地大书特写。查遍二十四史,在未入世之前就有如此记载者,实属罕见,这也是后人惋惜其被曹操杀掉的原因之一。

  

  满面蒙羞的两次外任

  

  由于孔融出身名门且幼有异才,自小就有了进入上流社会的资本,并成为一时俊秀的首选。他20多岁时步入政坛,曾任过中军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将作大匠、少府等职务。少府已位列九卿,属于国家领导人一级,也算是宦海优游中的佼佼者了。然而,孔融宦海浮沉了多年,却不是一位明白人,他不知人,不知世,更不知自己。“三不知”不仅给他带来了诸多羞辱,而且最终招致杀身之祸。

  孔融任议郎时,适逢黄巾大起义发生,青州北海郡(今山东昌乐西)首当其冲。因他对董卓废立少帝刘辩一事有过微词,董卓遂指示三府共同举荐他出任北海相。“相”的级别相当于郡守,是封国最高的行政长官。在北海任上,“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后汉书·孔融传》)。《后汉书》虽对孔融提出了批评,但语焉不详,后人难以把握,可司马彪在《九州春秋》中作了详尽记载:孔融在北海期间,其主观唯心主义的“三不知”有了尽兴表演的机会,并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恶果。

  其一,不识人,更不会用人。

  孔融原没有独当一面的经历,没有识人用人的经验,但他又自负才高,不肯遵循识人用人的常规而另立标准,从而导致所录用的都是些轻狂浮华、浪得虚名的人物。对名重一时的人选,他虽然加以延揽,表面上恭敬有加、礼仪周到,但是从不让其参与政事。说穿了,就是在居室里放置几只花瓶,用以彰显主人的人文品位。

  其二,好颁布闭门造车的政令,却并不督促检查。

  在北海任上,孔融不断发布高调的讲话和文件。这些讲话和文件在职能部门堆积如山,文辞漂亮至极,可拿着欣赏朗诵,但要贯彻执行却就难了,因为同实际情况有太大距离。但是高调子还得唱着,这是讲给世人听的、送给上级看的,绝大多数情况下,他自己并不准备付诸行动。理论与行为的极大反差,充分表现了炮制者的虚伪性和欺骗性。一方面高谈阔论,夸夸其谈;另一方面,眼皮底下的混乱却治理不了,“奸民污吏,猾乱朝市,亦不能治”。主政主持到这个份儿上,其才能及责任心都令人怀疑,百姓逃亡,田园荒芜也就不难理解了。伴随着百姓的大批逃亡,赋税当然无法依数征收。可是他从不自责,反因“租赋少稽,一朝杀五部督邮(督缴税收的特派员)”。一天杀五个督邮表现出孔融的残酷本性,也包含了他诿过于人的成分。滥杀必然导致继任督邮的横征暴敛和弱势民众的不堪忍受,从而使治下在籍顺民也拥入逃亡之列。

  其三,昏聩荒唐的三军统帅。

  北海地处黄巾军十分活跃的区域之内,是黄巾军必欲抢夺的军事要塞。董卓之所以让孔融出任北海相,不仅是想拔去身旁的钉子,更要借起义军之手杀掉他。董卓借刀杀人的意图,孔融当然看得最清楚,但是他到北海之后,全不以军事为意,虽曾侥幸取得过一次胜利,但不修武备已种下失败的祸根。当管亥统率起义军再次抢夺北海时,孔融于酩酊大醉中率兵到涞水御敌。管亥令前锋与之接战,另派出部队从两侧偷渡涞水,对孔融实行腹背夹击。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北海理所当然地丢失了。溃退下来的孔融及残部没有了立足之地,不得已向南面转移。士兵们对昏聩荒唐的孔融失去了信心,转移途中发生士兵大逃亡的现象。由于“连年倾覆,事无所济,遂不能保障四境”,孔融只好“弃郡而去”。

  东汉王朝已彻底腐朽没落,任用官吏完全失去了客观标准,丢失北海的孔融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追究,反而因为刘备的推荐,使得他这个丧地辱师、临阵脱逃的罪臣,一下子荣任为青州刺史,成了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的封疆大吏。在此期间,袁谭率兵攻打青州,然而孔融并不吸取北海大败的教训,依然固我地不作任何防御准备,既不调兵遣将,也不挖沟筑垒,更不肯运动转移,结果是理所当然地被困于孤城。当时是,“城小寇众,流矢雨集”,青州已危如累卵,孔融不仅不思对应之策,而且还“凭几安坐,读书议论自若”。显然,他在作秀,借以表现自己临危不惧、镇静自若。到了城破军亡时,孔融不敢再作秀了,而是率先逃跑,可家人都被袁谭活捉。

  治理北海、青州,不仅使孔融满面蒙羞,而且也成为同僚耻笑的话柄。孔融在少府任上时,汉献帝当着郗虑的面询问孔融:“鸿豫(郗虑表字)何所优长?”孔融说:“可与他谈经论道,但没有独当一面的能力。”郗虑反唇相讥道:“你当年任北海相时,政教不通,民众逃亡,独当一面的能力到哪里去了?”

  

  无理取闹的反对派

  

  黄巾起义的爆发和军阀混战的开始,标志着东汉王朝已开始土崩瓦解。当时,有眼光的政治家和读书人都已认清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在经历了夏、商、周、秦、西汉、东汉王朝的兴衰更替后,人们也认清了专制王朝的轮回规律。适应客观规律是人的本能,勇敢者会站在历史的潮头推波助澜,普通人也会随波逐流、顺其自然,只有自以为聪明而实则愚蠢的少数人才会与潮流背道而驰。至于前朝利益的既得者,虽同第三种人表现出相同的态度,但其出发点却完全不同,前者是认识落伍,后者是利令智昏。不管怎么讲,后两种人虽数量很少,但能量却很大;虽然理屈,但却能摇唇鼓舌,把歪理谬论讲得气势汹汹;虽然是历史罪人与弃儿,却总以历史的代言人自居;虽然充当了跳梁小丑的角色,却总要打扮成捍卫正统的卫道士。孔融就属于这种人,位列九卿的少府官职,决定了他的反动立场。

  曹操趁天时、人和的优势,迅速统一了中国北方,权归曹氏已是大势所趋,无可更改,《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曾分析说:“当时之世,舍曹操其谁?”然而孔融置大势人心于不顾,对分裂国家、割据称雄的袁绍和孙权不置一词,却把曹操视为宿敌,并不断地同他发生激烈的摩擦。

  这样一对特殊的矛盾,力量对比太过悬殊,一介书生面对着拥有数十万大军的曹氏集团。虽是少府,可孔融的职能只是主管宫中的御衣、宝货、珍膳等,并不在政府军队中任事,同曹操没有直接的上下级关系。在皇权架空的情势下,手无缚鸡之力的孔融,必然会被位居人臣、手握皇权的曹操阴影笼罩。曹操与东汉王朝比较起来,前者崛起后者消亡已是不可逆转的事实,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与淘汰。然而,孔融没有审时度势的目光,更没有使没落王朝起死回生的法术,却仍顽固地站在腐朽力量的一边并主动出击,这必然要酿成个人的悲剧。更可悲的是,他在叫板中打出无理取闹的旗帜,不论是在当时抑或后世,都不可能得到支持与同情。他反对得愈是频繁激烈,愈易被人孤立。

  孔融对曹操有过数次发难。第一次发生于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克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后,曹丕纳袁熙之妻甄氏为妾。古代战争中,城破之后,以妇女赐给将领或士兵是常有的事情。如刘备攻克成都后,就将刘璋的儿媳即刘备的侄媳纳为己妻。再如张飞的妻子也是抢掠来的。三从四德、保护妇女贞烈节操源之于北宋理学,三国时,人们并不受之后兴起的礼教束缚。对这件本不足道的小事,孔融却抓住不放,从许昌写信到邺城,专门挖苦曹操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没有理解孔融的轻薄,后来趁相见之际,请教该故事出自哪个典籍。孔融说:“以今度之,想当然耳。”(见《三国志·崔琰传》)

  这是极其刻薄的人身攻击。主动发难,与其说是认识上的分歧,莫如说是感情上的对立。孔融已将曹操视为宿敌,而曹操出于爱才,遂以极度的宽容隐忍了。

  第二次发生于建安十二年,曹操与部下讨论北征乌桓(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以北)、平定边境之乱时,孔融公然道:“你出师远征时,有两件事情要同时解决。其一,当年周武王讨伐商纣,肃慎国不肯贡献制造弓箭的木料;其二,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流放北海,北海丁零国有人偷盗苏武的牛羊。北方人的这两件罪行都没有清算,你一并去讨伐吧!”在极为庄重的军事会议中,讨论的又是至为重大的战争问题,神经稍为正常的人,都不会以玩世不恭的态度,趁机讥讽其主官。对这一次孔融的无理取闹,曹操依然没有理睬,又大度地宽容了。

  紧接着又发生了第三次摩擦。曹操鉴于年饥兵凶、百姓嗷嗷待哺的饥荒状况,上书献帝请求颁布禁酒令。无疑,禁酒是对权势者和富豪们高消费的限制,这同曹操兴起的电田举措,是一个矛盾的两个侧面:一是节流,一是开源。它有利于缓解当时的饥馑,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然而,孔融站在特权者的立场上,公然写信给曹操,洋洋洒洒地说了一大堆所谓的道理:“用酒涵养道德已经很久远了,古代的明君先哲,上和神灵,下安人心,与万国和衷共济,都凭的是酒,没有酒就没有这种祥和局面。尧不喝千盅,就不能建立太平盛世;孔子不喝一百觚,不可能成为圣人……郦生(食其)是高阳酒徒,所以成为功劳卓著的西汉功臣,屈原因为不哺糟啜醴(不吃酒糟,不吃别人吐出的酒菜),因此才有在楚的困窘。”曹操回信指出酒色亡国的教训,孔融在第二封信中更强词夺理地说道:“夏商都因为妇人而亡国,但时至今日,没见有人发布命令禁止婚姻。你不是吸取亡国的教训,你只是可惜谷物罢了。”

  在同曹操的摩擦中,孰是孰非已一目了然。所以,范晔在《后汉书·孔融传》中也不得不说:“发辞偏宕,多致乖仵。”孔融使自己以及拥有的知识都走向了反面,把无理取闹变得极其知识化和理性化,成了货真价实的文化痞子。

  

  不甘寂寞的两面人

  

  俗话说,事不过三,曹操对孔融的不满可想而知。郗虑既与孔融结怨,又希冀巴结权势,于是他以“微法(小罪)”奏请汉献帝罢免孔融的少府之职。因为孔融声望颇高,又因为郗虑系个人恩怨,再加之爱才,所以孔融被罢官后,曹操仍写信对其加以激励。曹操在信中谈了以下几点:第一,列举众多的历史冤案后,进而启发说:“人的祸福,往往都因了个人的喜怒怨爱,怎么能不谨慎昵?自古成就大德之人,哪能受不拘小节的迁累?”第二,听说你与郗虑之间有点芥蒂,应当摒弃前嫌修复旧好,你们之间仇怨渐积、互相危害,已使我心中不安,常常弄得我半夜三更从床上惊起;第三,我与你是后结识的(是工作关系),同郗虑也没有私交(依然是工作关系),但我愿意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不要互相伤害,所以想从中协调;第四,这一点最为重要,在绕了一个弯子后,曹操严厉警告道:“孤……抚养战士,杀身为国,破浮华交会之徒,计有余矣。”

  曹操使出了一打一拉、一拉一打、拉中有打、打中有拉的权谋手腕,虽然奸诈,却也见其惜才爱才、不念旧恶的赤诚。“破浮华交会之徒”一句,不仅点出了孔融为人处事容易发生偏差的症结,而且还亮出了黄牌让他悬崖勒马。

  如果孔融真的对曹操的篡汉野心深恶痛绝且羞于为伍,那么退居山林应是他唯一正确的选择。然而,孔融却又不甘寂寞,只热衷于仕途,收到曹操书信后,立即回信说:第一,我和郗虑是邻郡,知之最早,并把他推荐给国家,是出于公心的,不希望他为我隐过掩恶,对因他参奏而罢官,我能泰然接受,第二,我不会计较郗虑,更不会伺机报复,要是那样,不就成了昆虫之间的撕咬吗?第三,我不愿因狗恶而使酒发酸(卖不出去),不愿成为坚而无窍的木材(不能雕刻不能盛物的无用之材,一句话,还想做官);第四,郗虑是做官多年的官员,而且是我推荐的,我绝不会因一点小事同这样的贤吏存有隔阂,我会同他推心置腹地相处,会和好如初的;第五,你的一片苦心和教诲,我终身不忘。

  如果说曹操请孔融再去做官的意图还包藏较深,那么孔融还想做官的愿望就有些急不可耐了,并信誓旦旦地作出了保证。在回信时候,他当然掂量出了曹操警告的分量,也应该明白曹即是汉、汉即是曹的局势,到朝廷做官,就是到曹操的手下做官。对这样的官还要自我推销地去做,当然包含了屈从归顺的态度,这和他维护东汉统治、反对曹操擅权的政治主张已大相径庭,他是用乞求和承诺从曹操那里换取新的官职。当孔融复出并担任太中大夫一职时,就已经做了一个表里不一的两面人。

  自古大夫无私交,后世更把它上升到春秋大义的高度。太中大夫是言官,虽级别很高,但属闲职。因之前孔融曾有过多次的无理取闹,因此理所当然会被曹操打入另册,受到格外的“眷顾”。但孔融已忘乎所以,对失而复得的生活要尽兴享受,与士大夫结交也到了“日盈其门”的地步,而且还常常自夸道:“座上客恒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

  孔融无忧曹操忧,一个反对派身边拥去一大批官僚,而且孔融又是“海内英俊皆信服”的领袖级人物,这自然有了私自结党的嫌疑,自然对曹氏集团构成了潜在的威胁。专制制度下的夺权斗争,都是以阴谋和刀光剑影为基础,自然显得极其残酷,自然是先发制人。至于“后发制于人”一说,纯是奸雄的雅言。由于曹操的忧虑,路粹在郗虑的授意下,罗织了孔融六条罪状:任北海相时,见天下混乱,便招兵买马,图谋不轨,与孙权使者谈话时,诽谤朝廷;不遵守朝廷礼仪,宫中行走,竟然连头帻都不戴,曾与祢衡放荡地说“父子是什么关系?不过是性欲的结果。母子之间有什么?不过是在肚子寄存过罢了,出来也就离开了”;与祢衡相互吹捧,祢衡说孔融是“仲尼不死”,孔融说祢衡是“颜回复生”;孔融曾说他是圣人孔子的后代,坐天下理所当然,何须卯金刀(到字指代刘氏宗族)。六条罪状有没有依据已无法考证,但至少说很有一些,可当时已经没有了查证的可能,曹操也没有必要仔细核对,孔融死案终于形成,连妻子儿女都惨遭杀害。

  

  两面人是一面人

  

  在《孔融传》中,有一个十分矛盾的现象,当议及朝政时候,孔融理智而深刻,这有三件事可以为证。其一,太傅马日出使青州,路过淮南时,有意结交已经割据称雄的军阀袁术,遂进寿春城造访。但袁术并不以马日为意,不仅当面加以侮辱,还夺其节书。马日想走,袁术又不放,逼迫他做自己的军师。马日后悔不已,在幽禁中吐血而死。马日的尸体被运回许昌时,汉室欲加之以礼,孔融力排众议,认为马日“曲媚奸臣”、“附下同上,奸以事君”,朝廷念他是多年旧臣,不追究其罪责已是宽大,根本不应该加以礼遇。其二,东汉末年社会大混乱,出于“治乱世须得重典”的教条,有人建议恢复古代残割肢体的酷刑(如劓、膑等)。孔融又力排众议,他认为社会秩序混乱是因为“上失其道”,从而导致了道德滑坡。以摧残肢体的酷刑治理社会,不符合时代的发展变化。假如恢复了酷刑,全国就有千儿八百个殷纣王。被刑之人会痛不欲生,只求速死,不但不思悔改反而会继续作恶。明德之君治国时,举措应“弃短就长,不苟革其政……”其三,荆州牧刘表割据称雄的迹象逐渐流露,礼仪也有了僭越,汉献帝就此让大臣们讨论对策。孔融认为,东汉弱干强枝的局面一时间无法改变,刘表不过是其中的一个。虽然他罪不容诛,但对他礼仪的僭越应该隐忍。假若每出一(僭越的)外臣,都加以公开声讨(而又无力扑灭),这不是杜绝邪恶的办法,应“投鼠忌器”,以避免奸臣效法,所以要隐忍不发。

  孔融这三次廷对同议及禁酒、征乌桓的两次廷对截然不同,不像出自于同一张口。为什么发生如此背悖?这必须从立场上寻找原因。范晔找到了,他认为“融自负其高气,志在靖难”。可遗憾的是,范晔浅尝辄止,没有继续探究下去,只是将孔融看成敢为东汉牺牲的死士。

  其实则不然。传记中特别提到酒,参驳取证共是三次。第一次,涞水御敌时,孔融酩酊大醉中率军出征,这是典型的饮酒实践;第二次,对颁布禁酒令无理取闹,这是典型的饮酒理论;第三次,复出后志得意满地高叫:“座上客恒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这是典型的饮酒宣言。史家的笔触真是辛辣,入木三分地勾画出了没落腐朽的官僚文人的活脱脱形象。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孔融把自己绑在东汉没落王朝的机器上,一再地同曹操叫板,并不是要做没落王朝的忠贞之士,而是既得利益者对靠山将倒发出的哀鸣。没落王朝给孔融带来了荣华富贵,同时也带来了腐朽的生活方式,因之他要极力维护这即将死亡的王朝。孔融反对曹操,并不是反对曹操篡夺了东汉皇权,而是因为曹操要断绝他腐朽的生活方式。孔融本应是位理智的学者、政治家,却陷入到无度地追求私欲的地步而不能自拔,自然要变成无理取闹的反对派。这不是他精神发生了某种障碍或分裂,而是他利令智昏。一己私利像两片树叶遮住了眼睛,妨碍了他对社会变革的认识,妨碍了他对民众疾苦的理解。出于极为狭隘的私利,孔融对花天酒地、养尊处优的生活过于留恋,在可能失去的时候,他要极力地去维护,从而造成了同曹操的尖锐对立,在失去之后,他又以屈从的态度乞求恢复,所以对曹操摇尾乞怜;复出后,他又以极其贪婪的态度充分享受。孔融同曹操之间的矛盾,说到底就是个人利益与整个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他的被杀,也就没有了冤屈可言,毫不夸张地说,他是一具被历史车轮挂倒的行尸走肉。

作者:胡觉照


我不会让梨
r626 发表于 2012-4-22 01:20
我不会让梨
你的答案是错误的
当时士族权贵垄断政权阶级固化特权横行已经在东汉出现,一个人能付做官不是看他有没有才华能力和为国为民的情操,而是看门第声望孝行。因此权贵互相吹捧伪造事迹不胜枚举。

而实际上我们所知的典型东汉高富帅“八俊”袁绍、刘表都是出身高贵、容貌修养俱佳、声望冠于华夏的酒囊饭袋国蠹民贼,而曹操这个屌丝则是又矮又丑,太监养孙(自己祖宗不认的不孝野种)。喜欢的不是风雅清谈而是读书练剑,不与权贵结交而是拿着大棒子专打欺凌弱小的权贵,不征兆孝廉名士却说什么唯才是举让有能力的屌丝都当官。

这让孔孙子大大的不满,结果他没想到自己这样最符合自身士大夫标准的官二代担任实职不带没有路不拾遗反而民不聊生,没想到自己看好的袁绍、刘表在曹贱人面前不堪一击,因此说怪话骂人发牢骚最后丢掉了自己的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