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不讨论政治,只讨论战斗和细节,新中国迄今为止最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7:50:24
首先:能当得起这个称号的,绝不是《南京,南京》。因为从导演到演员到编剧,没有一个是经历过战争的,这样一群人,能拍出“新中国迄今为止最真实的战争片”?不可能。因为他们根本就不具备这样的知识结构。
《黑鹰坠落》为什么好,因为为了拍好这部电影,电影的演员们实地到美国军队训练了几个月,所以演出来的战斗动作看得是非常专业的。用心不用心,效果是肯定不同的。
我认为,真正能当得起这个称号的,应该是1952年版的《南征北战》。
“1951年春,由江青负责的“电影指导委员会”、中央电影局及上海电影制片厂决定拍摄一部反映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战争片,作为次年八一建军节的献礼影片。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粟裕也参与了该片的指导。”
“《南征北战》的拍摄也引起了曾指挥过华东战场的粟裕将军的关注,他将成荫和汤晓丹召到北京,亲自为他们详细讲解了当年华东战场上的军政态势及战斗情形。这样,沈西蒙、沈默君、顾宝璋等很快就在原来剧本基础上进行了新的的改写和加工。新剧本得到了林彪、陈毅等军队上层领导的认可。林彪还对其中陈戈师长念的一大段台词进行了修改,陈毅也改过剧本中的几段对话。 ”
“看热闹的人兴奋不已,但导演们却急得直冒火。当时参加拍片的一个团是刚从朝鲜战场拉回来的,他们负责演“国军”。可个个哭丧着脸、垂着头,任凭当官的喊破嗓子也走不整齐。一了解才知道,原来是战士们都不愿演“国军”,正闹情绪呢。一位姓王的营长见状立即将全营一百多位战士集合起来,大声说:“(演国军)这是政治任务,有咱们的份,咱们不干谁干?就算是让国民党又抓了一次壮丁。咱们今天来拍电影揭露控诉他。这不用演,都熟悉,咱不抬举他,也不糟蹋他,真的什么样就怎么演。导演在这儿,你给我们掌着舵,演得不像,演得不好你撤我的职!演得好了说不定还当电影明星呢!”演“国军”的解放军战士们听了这位营长的话,顿时来了精神,导演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
“看过《南征北战》的人对片中那些民工支前的恢宏场面一定会记忆犹新。当初在拍这些戏时,导演还真是捏着一把汗呢。因为剧中的这些群众演员都是从分散的各村邀请来的,他们能准时到达现场么?然而,开拍那天时间还没到,乡间小道上便长龙似的涌动着一队队人马,有推着小车的,有抬着担架的,有挑着铺盖的,还有扛着门板的,青年人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背着病号……他们身上穿的、手上拿的都是战争年代里的衣物和用具,个个脸上凝重而严肃……摄制组被老区人民那动情的“投入”深深地感动了。用不着说戏,摄制组便立即投入了拍摄,几台机器整天转个不停,到头也没有一个老乡“开小差”。 ”
“青州戏刚收镜,另一个外景地的地方干部又急冲冲地赶来找到成荫说:“俺们那儿好几年没见队伍啦!大伙儿都想啊,您们就快去吧!”地方干部着急,摄制组又何尝不着急呢。由于场面大,拍起来也较费力,夏天快到了,许多冬天的戏还没拍。眼瞅着绿油油的田野、花团锦簇的果树,导演急得直跳脚。想到山区夏天可能到来得晚一些,成荫于是连忙召集大队人马向大山奔去。可到现场一看,大家都傻了眼:山区的夏天虽不及平原来得早,但此时也是桑树吐绿,杨树枝头上也吊起了一片毛毛虫似的毛絮,哪里还有一点冬天的影子呢?现在大部队都开来了,再换外景地不仅费力费时,拍摄进度也因此要受到很大影响。“这该如何是好?”成荫和汤晓丹两位大导演真是急火攻心,一筹莫展。一位姓董的团长见状对成荫说:“成导演,你能不能用那家伙(指取景框)看看能带出多少树,能带上的就把树叶全捋了!”成荫听了犹豫不决:“这样行么,这些树可是老乡的经济林,他们靠这生活呢。”话音还没落,一位拎着水罐的老大爷便过来说:“这些树都是俺们家的。为了拍电影我们捐出来了,哪棵树碍事就除哪棵,您们不用犯难!”   看着老大爷那诚恳的目光,成荫和在场的人们都被深深地感动了。董团长随后便将各连干部招来下达捋树叶的命令:“一个班一棵树,电影带着的就捋干净,带不着的一个叶也不准动,这是群众纪律!”董团长一声令下,战士们便捋起袖子纷纷摘起了树叶。 ”
导演是刚从战场上下来的导演,演员是刚从战场上下来的指战员。军事顾问是粟裕等实际指挥过战争的将军,连群众都是有深厚直前文化的群众,所以,经典不可避免的产生了。
附:经典台词
“我们已经到达摩天岭,请你们向我们靠拢!”
“有人竟不顾大局,有意保存自己实力!这种常识在军事上也许是没有的!”
“请你们坚持最后5分钟!请你们坚持最后5分钟!”
“张军长,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吧!”
“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
http://baike.baidu.com/view/84408.htm首先:能当得起这个称号的,绝不是《南京,南京》。因为从导演到演员到编剧,没有一个是经历过战争的,这样一群人,能拍出“新中国迄今为止最真实的战争片”?不可能。因为他们根本就不具备这样的知识结构。
《黑鹰坠落》为什么好,因为为了拍好这部电影,电影的演员们实地到美国军队训练了几个月,所以演出来的战斗动作看得是非常专业的。用心不用心,效果是肯定不同的。
我认为,真正能当得起这个称号的,应该是1952年版的《南征北战》。
“1951年春,由江青负责的“电影指导委员会”、中央电影局及上海电影制片厂决定拍摄一部反映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战争片,作为次年八一建军节的献礼影片。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粟裕也参与了该片的指导。”
“《南征北战》的拍摄也引起了曾指挥过华东战场的粟裕将军的关注,他将成荫和汤晓丹召到北京,亲自为他们详细讲解了当年华东战场上的军政态势及战斗情形。这样,沈西蒙、沈默君、顾宝璋等很快就在原来剧本基础上进行了新的的改写和加工。新剧本得到了林彪、陈毅等军队上层领导的认可。林彪还对其中陈戈师长念的一大段台词进行了修改,陈毅也改过剧本中的几段对话。 ”
“看热闹的人兴奋不已,但导演们却急得直冒火。当时参加拍片的一个团是刚从朝鲜战场拉回来的,他们负责演“国军”。可个个哭丧着脸、垂着头,任凭当官的喊破嗓子也走不整齐。一了解才知道,原来是战士们都不愿演“国军”,正闹情绪呢。一位姓王的营长见状立即将全营一百多位战士集合起来,大声说:“(演国军)这是政治任务,有咱们的份,咱们不干谁干?就算是让国民党又抓了一次壮丁。咱们今天来拍电影揭露控诉他。这不用演,都熟悉,咱不抬举他,也不糟蹋他,真的什么样就怎么演。导演在这儿,你给我们掌着舵,演得不像,演得不好你撤我的职!演得好了说不定还当电影明星呢!”演“国军”的解放军战士们听了这位营长的话,顿时来了精神,导演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
“看过《南征北战》的人对片中那些民工支前的恢宏场面一定会记忆犹新。当初在拍这些戏时,导演还真是捏着一把汗呢。因为剧中的这些群众演员都是从分散的各村邀请来的,他们能准时到达现场么?然而,开拍那天时间还没到,乡间小道上便长龙似的涌动着一队队人马,有推着小车的,有抬着担架的,有挑着铺盖的,还有扛着门板的,青年人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背着病号……他们身上穿的、手上拿的都是战争年代里的衣物和用具,个个脸上凝重而严肃……摄制组被老区人民那动情的“投入”深深地感动了。用不着说戏,摄制组便立即投入了拍摄,几台机器整天转个不停,到头也没有一个老乡“开小差”。 ”
“青州戏刚收镜,另一个外景地的地方干部又急冲冲地赶来找到成荫说:“俺们那儿好几年没见队伍啦!大伙儿都想啊,您们就快去吧!”地方干部着急,摄制组又何尝不着急呢。由于场面大,拍起来也较费力,夏天快到了,许多冬天的戏还没拍。眼瞅着绿油油的田野、花团锦簇的果树,导演急得直跳脚。想到山区夏天可能到来得晚一些,成荫于是连忙召集大队人马向大山奔去。可到现场一看,大家都傻了眼:山区的夏天虽不及平原来得早,但此时也是桑树吐绿,杨树枝头上也吊起了一片毛毛虫似的毛絮,哪里还有一点冬天的影子呢?现在大部队都开来了,再换外景地不仅费力费时,拍摄进度也因此要受到很大影响。“这该如何是好?”成荫和汤晓丹两位大导演真是急火攻心,一筹莫展。一位姓董的团长见状对成荫说:“成导演,你能不能用那家伙(指取景框)看看能带出多少树,能带上的就把树叶全捋了!”成荫听了犹豫不决:“这样行么,这些树可是老乡的经济林,他们靠这生活呢。”话音还没落,一位拎着水罐的老大爷便过来说:“这些树都是俺们家的。为了拍电影我们捐出来了,哪棵树碍事就除哪棵,您们不用犯难!”   看着老大爷那诚恳的目光,成荫和在场的人们都被深深地感动了。董团长随后便将各连干部招来下达捋树叶的命令:“一个班一棵树,电影带着的就捋干净,带不着的一个叶也不准动,这是群众纪律!”董团长一声令下,战士们便捋起袖子纷纷摘起了树叶。 ”
导演是刚从战场上下来的导演,演员是刚从战场上下来的指战员。军事顾问是粟裕等实际指挥过战争的将军,连群众都是有深厚直前文化的群众,所以,经典不可避免的产生了。
附:经典台词
“我们已经到达摩天岭,请你们向我们靠拢!”
“有人竟不顾大局,有意保存自己实力!这种常识在军事上也许是没有的!”
“请你们坚持最后5分钟!请你们坚持最后5分钟!”
“张军长,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吧!”
“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
http://baike.baidu.com/view/84408.htm
南征北战已经离我们远去了?
革命战争年代下来的文艺工作者能和现在比吗?
那时的都很真,比如上甘岭打的是实弹


现在的还没有几十年前拍的董存瑞真实呢 人家八路就几发子弹小瑞子图过瘾啪啪啪几下打完了 被指导员批评了吧!

现在的还没有几十年前拍的董存瑞真实呢 人家八路就几发子弹小瑞子图过瘾啪啪啪几下打完了 被指导员批评了吧!
17868104 发表于 2012-3-31 18:06
那时的都很真,比如上甘岭打的是实弹
不光是实弹 阵地布置 机枪的长短点射 那是一板一眼 哪根现在似的 抱着狙击枪冲锋去了 :D
上甘岭、英雄儿女、铁道游击队、渡江侦察记、平原游击队、解放石家庄、狼牙山五壮士..........

比较近的,高山下的花环。
哈哈,我是那一贴的楼主

这样吧,90年代后最真实的算是南京南京,之前的老革命片子都是高山仰止了
说实话,就是剧情有点狗血,我当年看的时候一直以为就是共军的一个营硬抗了国军一个军7天(还是6天),心想真的太牛叉了……
2000年前的都很真实,除了《南征北战》还有三大战役、上甘岭。2000以后的感觉就一集结号了
zhangyu3633 发表于 2012-3-31 18:31
哈哈,我是那一贴的楼主

这样吧,90年代后最真实的算是南京南京,之前的老革命片子都是高山仰止了
现在拍不出那种好片也不奇怪,没有那么好的条件了。真实的战争情况,真正战士的气质,是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导演和演员所无法想象和模仿的。
zhangyu3633 发表于 2012-3-31 18:31
哈哈,我是那一贴的楼主

这样吧,90年代后最真实的算是南京南京,之前的老革命片子都是高山仰止了
我看完你的贴,最少,陆川的态度是认真的。
这在现在这种“奇侠抗日”式的东西横行的时代,最少是值得表扬的。
QQ截图20120331194843.jpg
QQ截图20120331194756.jpg
《英雄儿女》,王成一人守阵地,堪称志愿军单兵战斗力的杰出表现。
百病良医小白兔 发表于 2012-3-31 19:11
我看完你的贴,最少,陆川的态度是认真的。
这在现在这种“奇侠抗日”式的东西横行的时代,最少是值得表 ...
是的。其实我也是想表达这个意思。

可惜很多人一味喊打喊杀,却从未认真思考过这一点。
zhangyu3633 发表于 2012-3-31 20:13
是的。其实我也是想表达这个意思。

可惜很多人一味喊打喊杀,却从未认真思考过这一点。
发帖了,就要准备被喷。
我们有文艺批评的自由,别人也有对我们的观点文艺批评的自由嘛。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为啥我老觉得太祖爷的话都这么经典呢?
百病良医小白兔 发表于 2012-3-31 20:18
发帖了,就要准备被喷。
我们有文艺批评的自由,别人也有对我们的观点文艺批评的自由嘛。
百花齐放,百 ...
哈哈,是啊。太祖绝对是穿越者……
三大战都是经典
说实话,额比较认可三大战役
那时候一年也拍不了几部电影,从数量上讲比不上解放前,也比不上改革开放以后
电影毕竟是电影,要真实也得有个度。就像汶川的时候,记者尽量少直接去拍尸体一样。
拍个脑袋乱滚肠子满地倒是真实了,可能上映吗
解放初期很多文艺工作者都是直接从部队过来的,即使没经历战斗也有接触大量的战斗人员。而且当时有文艺是服务于工农兵的原则,观众很多都参加过抗日,解放,抗美援朝等战争,拍太假不行。 现在嘛,拍电影的,看电影的,都离战争太远了。
国产战争黑白片都不错。。。
老电影我确实看得少了,小时候就爱看有点幽默电影,地道战啦,小兵张嘎啦,过于沉重的接受不了,比如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等,就看过次把,不会重复的去观看

现代的战争片,怎么说呢,感觉只能从人物心理出发了,好像这导演很具备人文关怀的调调似的,很少有战争意义上高度,只能停留在个人的思潮里

起码,我现在是这样想
wshdyyyy 发表于 2012-4-1 02:40
说实话,额比较认可三大战役
我觉得三大战役只能算是差强人意,主要是对方的火力全被导演给加强了。还是可以和南征北战比比,步机枪还是主要的火力,战场的主要声响是枪声,而且是点射和单发。所以不会一打就房倒屋塌摧枯拉朽的排山倒海之势,真要有那火力,象碾庄啊,双堆集啊,真的就算不上支撑点了。
小时候经常听奶奶打天津那时的情况,当时全家在屋里挖了防空洞(就是个坑上边压床板再把挖的土埋上边),爷爷当时说,如果被打中了,就全家死一块。能听见不停的在打炮(可能主要还是手榴弹),但还是枪声,紧一阵松一阵的。
刚看到这个帖子,冒着挖坟的风险说一下——

七八年前和同学聊战争片,当时我觉得抱着ZB26冲锋打长点射不可能,因为后坐力太大。他的原话是这么说的:“这么多年来,只有《南征北战》的机枪手是合格的。”

战争本身就是政治
当年拍南征北战的是真实的部队,刚从朝鲜下来的。

记得采访时说由于当时胶片很贵从拍很浪费。 当时参与拍摄的部队团长说演尸体的谁动就枪毙谁。
那个年代的道具绝对真实——但是战斗中敌人被丑化了……而且因为技术原因,黑白电影中负伤、死亡的细节不如彩色的……当然彩色的战争电影也尽量使用暗光线……防止过于血腥观众不接受
老三战那可是军事科教片
老一辈的军事电影堪比古代三国演义对军事的启蒙
Return 发表于 2012-3-31 18:19
上甘岭、英雄儿女、铁道游击队、渡江侦察记、平原游击队、解放石家庄、狼牙山五壮士..........
这些片子应当免费放映,特别是作为学校的教育片
电影只是文化艺术的一种,却反映了整个社会的现象。在整个社会都人心浮躁、“一切向钱看”的年代,怎么会有好的影视作品?如今的影视,就如同快餐一般。
现在的战争电视剧,大部分都有这个镜头:不管男人女人,甚至是人不是人的,都拿着杆缠着布条的穿越大狙当煮鸡手。
神鞭里面义和团大战八国联军算不算?
战争片也该与时俱进了,再那么拍,少年们不喜欢看啊
gudaoxue8123 发表于 2012-5-21 10:50
现在的战争电视剧,大部分都有这个镜头:不管男人女人,甚至是人不是人的,都拿着杆缠着布条的穿越大狙当煮 ...
嗯,每次看到这我都有砸电视的冲动,再说那帮家伙玩狙击也就罢了,拿一把AWP当毛瑟,我擦!天朝这导演,这制片,这水平···········
嗯,每次看到这我都有砸电视的冲动,再说那帮家伙玩狙击也就罢了,拿一把AWP当毛瑟,我擦!天朝这 ...
现在拍战争片的导演大多数2得跟一逼式的,受美国电影影响太重了
那个年代的电影,道具,武器都是很认真的,就是过于突出英雄形象了,敌人丑化的也厉害,台词政治味道很浓,没什么情趣,现在的人肯定是不爱看的。
关键是目的,以前那时候拍电影,包括81厂拍大决战,都是抱着高度的使命感、宣传性、政治性去拍,什么经济利益根本不在考虑范围;现在拍片是什么目的,制片方首先是考虑票房,然后是拿不拿奖,接下来才是宣传(搞不好还是给人家国军做宣传),再者说,搞那么多真实的服装、武器、布景,又麻烦费效比又低,就算导演和演员想干,监制就把你给毙了。如果有一天,这帮人意识到,哦,原来真实的反映战斗细节,也是可以赚钱的,那估计各种“真实”也会呼啸而来——说到底,政治环境变了,受众群体变了,市场变了。

不过话说回来,南京南京在这些年的片子里还是靠谱的,好坏先不说,至少拍片的目的没那么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