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要财权 称分税制使中央拿得多做得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7:01:57
http://business.sohu.com/20120316/n337954465.shtml
编者按:2012年3月5日,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提请全国人大审议预算报告。预算是一份最真实的政策声明,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央是否关注民生,全都在这些枯燥的数字中间真实呈现。

  本期专题,我们聚焦两会的核心功能:审议预算草案。

  “中央尤其是部委的财权太大了!下面在办事,财权得留给下面。”一位广东代表抢过话筒说。

  这是第一次,全团上下说分税制,话题之尖锐也前所未有。

  广东代表抢麦批分税制

  “最后一次参加了,该讲的话得提出来。”2012年3月6日,全国人大广东团的小组讨论上,轮到前任广东省发改委主任李妙娟发言,开场白有点“悲壮”。

  李妙娟提的是分税制改革下,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匹配的问题。“1994年开始实行分税制后,每一次调整,财力都在向中央集中,从当初的两成提高到现在的五成;可地方要干的事越来越多,外来人口的义务教育、医保社保、保障房……地方的积极性怎么调动?”李妙娟越说越激动,最后,发言稿都放到了一边。

  “抢麦。本来不想发言的,问题想到一块去了。”一位要求隐去身份的广东省卸任官员抢过话筒接着说了下去,“中央尤其是部委的财权太大了!下面在办事,财权得留给下面。”

  这说的又是“专项转移支付”的痼疾。目前中央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二,是通过转移支付给地方,来实现地区间财政支出平衡。其中接近一半的转移支付是专项的,审批权力握在各个部委手中。“这是跑部钱进的根源,必须减少专项的比例。”该卸任官员强调。

  同样的建议,前任广东省长黄华华在当天下午的小组讨论中,又进一步拿数据和实例做了阐述。

  踊跃建言分税制改革的,不止是卸任官员。第二天,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来到广东团时,广东省委领导算了笔帐,仅仅是外来工子女教育,广东一年就要多花170亿元。省长朱小丹也在诉苦:“广东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国家在进行财政资金转移支付时,能不能适当考虑东部欠发达地区?”

  3月7日上午的这场联席讨论,尽管坐镇的并不是主管财政的中央领导,还是有半数的发言代表谈了分税制改革,希望明确财权事权,希望中央加大对广东的转移支付。

  当了5年人大代表,广东冠豪高新技术公司总经理黄阳旭的切身感受是,这是第一次,全团上上下下都在说分税制改革,话题尖锐也是前所未有。刚当上人大代表时,黄阳旭也曾提过两次“关于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解决地方财政困难”的建议。

  板子到底打谁?

  老生常谈的话题,因为目前广东遭遇的新情况,而成为广东团的大热门。

  这个对全国财政收入贡献最大的省份,人均财政支出却在连年下降。1998年是全国第5位,2006年排到了靠前的11位,去年就已经落到了20名之外。几乎所有发言建议分税制改革的广东团代表,都提到了这个数据。

  “广东的人均财政支出的确比较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基本公共服务也比较差,因为公共财政服务存在规模经济的效应。直白点说,同样在西藏和广东修一条路,花的钱算到人均上,西藏肯定要高出广东很多。”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个数据不应该做出那样的解读,更不应该因此直接把板子打在分税制上。

  不过随着人口的增长,尤其是从2011年开始把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问题划给流入地去解决,广东的财政支出压力绝对值确实是大大增加了。按照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算的账,339万外来工子女教育要增加的支出是170亿元,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补助标准从200元提高到240元,又要增加30多亿元支出,这两个小项,就相当于广东全年财政支出的3%。

  正因为此,广东前发改委主任李妙娟建议:“以人口挂钩的公共财政事务,就应该中央管起来。”

  广东团的抱怨,来自宿怨的爆发。当年推行分税制改革要地方向中央出让部分财权时,阻力最大的省份,就是广东。“坐下来谈判,谈得腰都快断了。”

  “广东可以为全国财政做贡献,但也应该享受基本的国民待遇啊。如果粤北山区的很多地方,人均财政支出比湖南等中部省份都低,这说得过去吗?”广东省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黎旭东认为发展到今天的结果,是不符合改革本意的。“谁发展谁吃亏,谁穷谁有好处,谁还愿意发展?”

  贾康觉得,广东的意见要听,基本国民待遇的要求是对的,分税制也要完善,要实现财力和事权的匹配。不过当下最需要做的,恰恰是要推省以下的分税制,同时简化成中央、省级、市县三级财政体系,每级政权安排合理的事权,然后配置相应的财权即税基,而不是全部板子打在中央拿多做少、地方拿少做多上。

  东部呼吁更大财权

  中央拿得多做得少,其实指的是中央财政收入占了总盘子的一半出头,结果本级的直接支出只有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按照地区发展状况转移支付下去了,穷的地方多拿,富的地方少拿。

  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时,一方面是中央财政快要破产了,不得不改,一方面也是为了平衡地区财政支出差距。对于广东、浙江这些东部发达省份来说,显而易见,能从中央拿到的转移支付,少得可怜。

  在当下中央要求的公共服务支出越来越多、土地财政又越来越困难的大背景下,东部富省的财政支出安排,越来越犯难。

  还是先看广东的例子。中央要求的医保和新农合补助提高的人均40元,中西部地区的地方财政只要负担其中的平均二成左右,广东则要负担九成。

  全国政协委员、主管教育工作的宁波市副市长成岳冲就从自身工作角度出发,对“教育支出占GDP4%”这个目标的持续实现,提出了担忧。

  成岳冲的担忧,主要来自地方。根据教育统计年报,目前教育经费的支出,中央只负担了二成,八成都由地方来承担。在宁波这样的东部沿海省市,中央转移支付当然更少一些。

  “这就要求地方有足够的财力去匹配,才能保证明年后年都达到这个4%,但地方财政存在太多不确定因素了。而且预计整体增加七千多亿元,地方就要匹配五千多亿元,压力确实很大。”4%是教育界呼吁了快20年的目标,成岳冲不希望它半途而废。

  当然,中央也在就这个问题想办法。除了固有的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一方面提出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一方面规定要将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的10%用在教育上。

  2012年的目标倒不用担心,2011年年底,中央已经按照总目标,结合各地实际,直接对各省和计划单列市下达了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对宁波的要求是16%,浙江省是21%。

  “今年各地没有办法也会想办法实现目标。但是明年后年呢?以后再提高目标呢?”成岳冲觉得,还是得调整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分配比例。“鉴于目前社会事业特别是教育文卫的发展,而且都是地方政府在大量承担保障功能,中央应该将更多的财政收入留在地方。”

  治本的办法是立法

  在成岳冲看来,要实现这个4%,更治本的办法是立法。“抓紧研究制定教育投入保障法,明确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投入责任。今年上面下面都重视,想方设法做到了,以后空间越来越小怎么办?从强行政干预和问责转到立法保障上,说白了如果做不到就算政府违法,这才是根本。”

  将财政收入和支出向公开透明甚至立法方向推进,不仅仅是教育支出这一块需要。

  2012年3月10日的广东团小组讨论上,前任省长黄华华就提到了转移支付的公开透明问题。“去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达到了35000亿元,这么大的数目,怎么转移下去的?转移的原则是什么?只给中西部不给东部,就体现均衡性了吗?为什么提出要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却一直提不高?”黄华华情绪激动,连珠炮似的提了一大堆问号。

  一直以来,广东对转移支付主要面向中西部心存意见,意见大了去中央反映时,就说“给你们再加一点吧”,黄华华回忆到,可是“这么大的事不能这么没有原则。”

  独立公共预算观察者吴君亮研究了2012年的预算报告草案后,发现基本延续了2011年的比例,中央仍然掌控了预算过半的资源。加上转移支付后,中央财政也承担了过半的支出。

  “在中央的64120亿元支出中,有45101亿元是用于地方转移支付的,占地方支出总数的42.84%。”吴君亮觉得,这有点像一个接物转圈的游戏,中央从人民那里得到收入,然后再将这个钱转移到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再用于人民。“问题是,这个钱是从中央那里来的,而不是直接从人民那里,地方政府就有可能更多地是看中央的脸色办事,尤其是在那些需要‘跑部钱进’的专项转移支付上面。”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朝才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个问题体现的是多年来部委财力的固化,每年的预算支出划分,只能在增量上做文章。而固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专项转移支付的审批权。“要调整中央地方财权事权的关系,更要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例,降低专项的比例”,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喊冤的广东等东部地区,还是财税专家们,意见高度一致。

  怎么调整,怎么降低,立法是关键。吴君亮问,“调整家庭关系的有婚姻法,处置杀人放火的有刑法,那调整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规范它的法源在哪里?”
http://business.sohu.com/20120316/n337954465.shtml
编者按:2012年3月5日,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提请全国人大审议预算报告。预算是一份最真实的政策声明,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央是否关注民生,全都在这些枯燥的数字中间真实呈现。

  本期专题,我们聚焦两会的核心功能:审议预算草案。

  “中央尤其是部委的财权太大了!下面在办事,财权得留给下面。”一位广东代表抢过话筒说。

  这是第一次,全团上下说分税制,话题之尖锐也前所未有。

  广东代表抢麦批分税制

  “最后一次参加了,该讲的话得提出来。”2012年3月6日,全国人大广东团的小组讨论上,轮到前任广东省发改委主任李妙娟发言,开场白有点“悲壮”。

  李妙娟提的是分税制改革下,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匹配的问题。“1994年开始实行分税制后,每一次调整,财力都在向中央集中,从当初的两成提高到现在的五成;可地方要干的事越来越多,外来人口的义务教育、医保社保、保障房……地方的积极性怎么调动?”李妙娟越说越激动,最后,发言稿都放到了一边。

  “抢麦。本来不想发言的,问题想到一块去了。”一位要求隐去身份的广东省卸任官员抢过话筒接着说了下去,“中央尤其是部委的财权太大了!下面在办事,财权得留给下面。”

  这说的又是“专项转移支付”的痼疾。目前中央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二,是通过转移支付给地方,来实现地区间财政支出平衡。其中接近一半的转移支付是专项的,审批权力握在各个部委手中。“这是跑部钱进的根源,必须减少专项的比例。”该卸任官员强调。

  同样的建议,前任广东省长黄华华在当天下午的小组讨论中,又进一步拿数据和实例做了阐述。

  踊跃建言分税制改革的,不止是卸任官员。第二天,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来到广东团时,广东省委领导算了笔帐,仅仅是外来工子女教育,广东一年就要多花170亿元。省长朱小丹也在诉苦:“广东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国家在进行财政资金转移支付时,能不能适当考虑东部欠发达地区?”

  3月7日上午的这场联席讨论,尽管坐镇的并不是主管财政的中央领导,还是有半数的发言代表谈了分税制改革,希望明确财权事权,希望中央加大对广东的转移支付。

  当了5年人大代表,广东冠豪高新技术公司总经理黄阳旭的切身感受是,这是第一次,全团上上下下都在说分税制改革,话题尖锐也是前所未有。刚当上人大代表时,黄阳旭也曾提过两次“关于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解决地方财政困难”的建议。

  板子到底打谁?

  老生常谈的话题,因为目前广东遭遇的新情况,而成为广东团的大热门。

  这个对全国财政收入贡献最大的省份,人均财政支出却在连年下降。1998年是全国第5位,2006年排到了靠前的11位,去年就已经落到了20名之外。几乎所有发言建议分税制改革的广东团代表,都提到了这个数据。

  “广东的人均财政支出的确比较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基本公共服务也比较差,因为公共财政服务存在规模经济的效应。直白点说,同样在西藏和广东修一条路,花的钱算到人均上,西藏肯定要高出广东很多。”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个数据不应该做出那样的解读,更不应该因此直接把板子打在分税制上。

  不过随着人口的增长,尤其是从2011年开始把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问题划给流入地去解决,广东的财政支出压力绝对值确实是大大增加了。按照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算的账,339万外来工子女教育要增加的支出是170亿元,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补助标准从200元提高到240元,又要增加30多亿元支出,这两个小项,就相当于广东全年财政支出的3%。

  正因为此,广东前发改委主任李妙娟建议:“以人口挂钩的公共财政事务,就应该中央管起来。”

  广东团的抱怨,来自宿怨的爆发。当年推行分税制改革要地方向中央出让部分财权时,阻力最大的省份,就是广东。“坐下来谈判,谈得腰都快断了。”

  “广东可以为全国财政做贡献,但也应该享受基本的国民待遇啊。如果粤北山区的很多地方,人均财政支出比湖南等中部省份都低,这说得过去吗?”广东省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黎旭东认为发展到今天的结果,是不符合改革本意的。“谁发展谁吃亏,谁穷谁有好处,谁还愿意发展?”

  贾康觉得,广东的意见要听,基本国民待遇的要求是对的,分税制也要完善,要实现财力和事权的匹配。不过当下最需要做的,恰恰是要推省以下的分税制,同时简化成中央、省级、市县三级财政体系,每级政权安排合理的事权,然后配置相应的财权即税基,而不是全部板子打在中央拿多做少、地方拿少做多上。

  东部呼吁更大财权

  中央拿得多做得少,其实指的是中央财政收入占了总盘子的一半出头,结果本级的直接支出只有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按照地区发展状况转移支付下去了,穷的地方多拿,富的地方少拿。

  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时,一方面是中央财政快要破产了,不得不改,一方面也是为了平衡地区财政支出差距。对于广东、浙江这些东部发达省份来说,显而易见,能从中央拿到的转移支付,少得可怜。

  在当下中央要求的公共服务支出越来越多、土地财政又越来越困难的大背景下,东部富省的财政支出安排,越来越犯难。

  还是先看广东的例子。中央要求的医保和新农合补助提高的人均40元,中西部地区的地方财政只要负担其中的平均二成左右,广东则要负担九成。

  全国政协委员、主管教育工作的宁波市副市长成岳冲就从自身工作角度出发,对“教育支出占GDP4%”这个目标的持续实现,提出了担忧。

  成岳冲的担忧,主要来自地方。根据教育统计年报,目前教育经费的支出,中央只负担了二成,八成都由地方来承担。在宁波这样的东部沿海省市,中央转移支付当然更少一些。

  “这就要求地方有足够的财力去匹配,才能保证明年后年都达到这个4%,但地方财政存在太多不确定因素了。而且预计整体增加七千多亿元,地方就要匹配五千多亿元,压力确实很大。”4%是教育界呼吁了快20年的目标,成岳冲不希望它半途而废。

  当然,中央也在就这个问题想办法。除了固有的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一方面提出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一方面规定要将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的10%用在教育上。

  2012年的目标倒不用担心,2011年年底,中央已经按照总目标,结合各地实际,直接对各省和计划单列市下达了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对宁波的要求是16%,浙江省是21%。

  “今年各地没有办法也会想办法实现目标。但是明年后年呢?以后再提高目标呢?”成岳冲觉得,还是得调整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分配比例。“鉴于目前社会事业特别是教育文卫的发展,而且都是地方政府在大量承担保障功能,中央应该将更多的财政收入留在地方。”

  治本的办法是立法

  在成岳冲看来,要实现这个4%,更治本的办法是立法。“抓紧研究制定教育投入保障法,明确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投入责任。今年上面下面都重视,想方设法做到了,以后空间越来越小怎么办?从强行政干预和问责转到立法保障上,说白了如果做不到就算政府违法,这才是根本。”

  将财政收入和支出向公开透明甚至立法方向推进,不仅仅是教育支出这一块需要。

  2012年3月10日的广东团小组讨论上,前任省长黄华华就提到了转移支付的公开透明问题。“去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达到了35000亿元,这么大的数目,怎么转移下去的?转移的原则是什么?只给中西部不给东部,就体现均衡性了吗?为什么提出要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却一直提不高?”黄华华情绪激动,连珠炮似的提了一大堆问号。

  一直以来,广东对转移支付主要面向中西部心存意见,意见大了去中央反映时,就说“给你们再加一点吧”,黄华华回忆到,可是“这么大的事不能这么没有原则。”

  独立公共预算观察者吴君亮研究了2012年的预算报告草案后,发现基本延续了2011年的比例,中央仍然掌控了预算过半的资源。加上转移支付后,中央财政也承担了过半的支出。

  “在中央的64120亿元支出中,有45101亿元是用于地方转移支付的,占地方支出总数的42.84%。”吴君亮觉得,这有点像一个接物转圈的游戏,中央从人民那里得到收入,然后再将这个钱转移到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再用于人民。“问题是,这个钱是从中央那里来的,而不是直接从人民那里,地方政府就有可能更多地是看中央的脸色办事,尤其是在那些需要‘跑部钱进’的专项转移支付上面。”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朝才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个问题体现的是多年来部委财力的固化,每年的预算支出划分,只能在增量上做文章。而固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专项转移支付的审批权。“要调整中央地方财权事权的关系,更要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例,降低专项的比例”,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喊冤的广东等东部地区,还是财税专家们,意见高度一致。

  怎么调整,怎么降低,立法是关键。吴君亮问,“调整家庭关系的有婚姻法,处置杀人放火的有刑法,那调整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规范它的法源在哪里?”
如果东部不向西部转移,能源的价格恐怕…
给地方多少是多?盖大楼、买小车、吃喝玩乐!给地方一年一百亿也不够这些官僚胡吃海造的!中央拿了大头最起码还能干点事,全给地方。。。。。。嘿嘿。。。。。。。。。
这不就是地方诸侯想做大嘛
一到过年就看见国务院各部委都是下面来跑钱的,驻京办就是这么来的。…
钱也不知道跑哪去了,北京坐公交跨区了也才四毛,地铁只要不出站就两块。前都投大城市去了。以前的革命老区还是那么穷,抗战支前有啥用!——沂蒙山区老百姓…
钱也不知道跑哪去了,北京坐公交跨区了也才四毛,地铁只要不出站就两块。前都投大城市去了。以前的革命老区还是那么穷,抗战支前有啥用!——沂蒙山区老百姓…
md,广东先自己富裕了,现在拿点钱帮助中西部怎么了,中西部那么多农民工来到广东帮助发展经济,拿点钱教育人家孩子还那么多废话,中西部供应那么便宜的资源产品的时候难道忘记了。
想做节度使,门都没有!!!
再分税,地税局的人岂不是要别人趴地上求他们了
其实最合理的类似联邦的经济体制,不过那样体制下西部资源大省不是一两年就暴富了嘛。到时候不是东部给西部支援,是东部求西部支援差不多。
deam 发表于 2012-3-16 20:47
其实最合理的类似联邦的经济体制,不过那样体制下西部资源大省不是一两年就暴富了嘛。到时候不是东部给西部 ...
真的要求?
国家这些钱除了一些开支外很大一部分还是用在了地方上建设上!但是如果地方上掌握了这些钱干什么去就不好说了!
若瑟游离 发表于 2012-3-16 20:12
钱也不知道跑哪去了,北京坐公交跨区了也才四毛,地铁只要不出站就两块。前都投大城市去了。以前的革命老区 ...
这些用的是北京的财政好不好,就地方财政来说,北京上海都是收入大于支出。
谁道人 发表于 2012-3-16 22:26
这些用的是北京的财政好不好,就地方财政来说,北京上海都是收入大于支出。
2011年上海GDP比北京要高不少,为嘛上海的地铁是3元起,公交是一元起?就跟刚解放时部分老军人说的一样“早革命不如晚革命,晚革命不如不革命,不革命不如反革命。”革命老区——中小城市——大城市——海峡那边那头,是否较为相像?
若瑟游离 发表于 2012-3-17 08:36
2011年上海GDP比北京要高不少,为嘛上海的地铁是3元起,公交是一元起?就跟刚解放时部分老军人说的一样“ ...
上海地铁为什么贵?就得问了上海。就像为什么上海的工资高北京人也不知道。
来来来,分个34个节度使!!!!!!!!!掌握一方生杀大权、我酒喝多了。
西部省份如果没有中央转移支付的话,日子都很难过
我怎么觉得地方上政府喜欢乱花钱呢?地方上的财税已经不少了,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出让金,还有神妈奇奇怪怪的城市建设费,教育附加费,印花睡等等,要说地方政府缺钱,顶多也就是西部的一些省份,中东部尤其是东部不缺钱,不是钱太少,而是钱乱花,君不见许多的政府办公大楼搞的和黄宫一样,有些市政工程年年修.当官的座架年年换,贪污那就不要说了
若瑟游离 发表于 2012-3-16 20:12
钱也不知道跑哪去了,北京坐公交跨区了也才四毛,地铁只要不出站就两块。前都投大城市去了。以前的革命老区 ...
现在领导和红二代们早不住革命老区了!!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2-3-16 17:42
给地方多少是多?盖大楼、买小车、吃喝玩乐!给地方一年一百亿也不够这些官僚胡吃海造的!中 ...
内部制度重新完善钱。不应该变。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2-3-16 17:42
给地方多少是多?盖大楼、买小车、吃喝玩乐!给地方一年一百亿也不够这些官僚胡吃海造的!中 ...
;P地方吃喝嫖赌是拉动内需好啵,咱辛辛苦苦赚的血汗钱交给中央搞不好转一手出国到华尔街就变成“愚蠢的钱”、“幼稚的钱”鸟!
{:soso_e133:}地方出事咱们还能指望中央摆平,中央那帮人包圆鸟咱找谁主持公道去?
北京学院路 发表于 2012-3-17 08:54
上海地铁为什么贵?就得问了上海。就像为什么上海的工资高北京人也不知道。
地铁不出站2元RMB 只要不是9开头公交车刷卡一律4毛钱。全国还能找到第二家?
若瑟游离 发表于 2012-3-17 11:26
地铁不出站2元RMB 只要不是9开头公交车刷卡一律4毛钱。全国还能找到第二家?
看来你对北京车票很纠结,必须的全国一样你才满意。呵呵
4毛!!!!!!!!!!!!!!!!!!!!!!!!!!!!!!!!!!!!!!!!!!!!!!!!!!!!!加一毛会死吗!
给地方多少是多?盖大楼、买小车、吃喝玩乐!给地方一年一百亿也不够这些官僚胡吃海造的!中 ...
那么中国实行一级行政体制算了吧!
若瑟游离 发表于 2012-3-17 11:26
地铁不出站2元RMB 只要不是9开头公交车刷卡一律4毛钱。全国还能找到第二家?
风扇车厢也全国只此一家吧
唉人太多而且会越来越多蛋糕不够分的了
冗员导致冗官当一个菊都有十个副菊的时候
尤其当下物价飞涨茅台太贵给饥渴的嗷嗷的叫啊{:soso_e120:}
很快会有一波下岗风,重灾区应该是高校和不赚钱的事业单位。
北京学院路 发表于 2012-3-17 12:34
看来你对北京车票很纠结,必须的全国一样你才满意。呵呵
主要是我上次从市区到昌平,刷卡四毛坐一辆公交,硬是跑了三个多小时(中间还上了段高速)
若瑟游离 发表于 2012-3-17 17:28
主要是我上次从市区到昌平,刷卡四毛坐一辆公交,硬是跑了三个多小时(中间还上了段高速)
明白 一定是919到德胜门的。这段确实长的变态。我们同事每天坐火车上下班,从西直门到昌平,不过北京确实太大了:handshake
北京学院路 发表于 2012-3-17 17:33
明白 一定是919到德胜门的。这段确实长的变态。我们同事每天坐火车上下班,从西直门到昌平,不过北京确实 ...
也是,我只是打个比方,希望国家尽量一碗水端平:handshake
地方诸侯想做大
实行联邦制好了
地方上的监管基本就是零。你给他多少都不够。
如果公平了,那些有权人的权力从那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