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人大代表热议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3:08:49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连日来,军队人大代表审议认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要求我们认真总结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基本经验,整体把握科学内涵和主要任务,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新局面。

    “富国与强军统一取得的丰硕成果,从实践层面充分印证了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朱 启代表: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富国与强军统一取得的丰硕成果,从实践层面充分印证了军民融合式发展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体现出党中央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高超政治智慧和执政能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核心要义是融合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实现方式是军地整体联动,战略举措是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队人才培养、军队保障和国防动员“四个体系”。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统筹兼顾、互惠共赢和质量效益理念,保证军民融合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前进。

    张育林代表:近年来,军地在科技成果共享和转化应用方面,取得较大成绩。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推进在科技创新上的融合。一是在科技体系的顶层设计上,要认真分析国家和军队重大科技战略需求,进行统筹规划和部署。二是在基础理论研究探索上,要以前瞻的眼光和敢为人先的勇气,着力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三是在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上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战斗力转化。

    王文荣代表: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军民融合式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总体思路和发展战略逐步明确,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体制改革不断取得进展,重点领域融合发展取得较大成效。我认为,军民融合式发展必须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良性互动、融合发展。为此,需要制定总体战略规划,成立国家层面的综合性协调组织机构。建议尽快启动军民融合式发展方面的立法工作。

    陈章元代表:富国和强军,如车之两轮、鹏之两翼,缺一不可。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充分依托和利用好丰富的社会资源,积极走开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路子。着眼未来战争的需要,广泛宣传人民战争在信息化战争中的特有优势,认真开展拥军支前活动和国防法规教育,增强群众依法履行国防义务的政治责任感。要引导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国防建设,支持部队实现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

    梁晓婧代表:目前,军队人才队伍建设逐步走开了依托地方教育资源的路子,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从地方高校大学生中培养选拔军队干部和招收国防生,是实现军队人才建设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要在地方高校、科研院所、武器装备生产厂家,有计划地遴选高层次人才,为部队信息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

    黄嘉祥代表:富国和强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基石。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就是要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促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与经济建设实现良性互动。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就是要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良性互动。

    朱文泉代表:我认为,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首要的是更新思想观念,理清发展思路,加强规划计划、资源配置、信息技术、综合保障等方面的工作。其次,要整合军地资源,加快军地科研成果的相互应用转化工作,把军事人才培养寓于国民教育体系之中,把后勤保障寓于国民经济体系之中。第三,要完善体制机制,坚持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通盘考虑,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和军民通用技术标准,确保体系运行优化顺畅。

    张宝书代表:军民融合式发展,说到底是国防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理念问题。首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思想认识领域的军民融合。要本着为国防建设负责、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协调与合作,真正从自我封闭、自成体系、自我保障的思维定势中跳出来。能够由地方承担的建设任务应主动、大胆交由地方负责,防止人为地造成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脱离,真正使军队
放下包袱,将主要精力聚焦到战斗力提升上。

    韩延林代表:国家应建立统一的、权威的军民融合式发展组织协调机构和完善的组织管理机制,尽快进行总体规划和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做到军民结合、平战结合,技术兼容、设备兼容,协调发展、整体推进。建议设立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国家专项建设基金,保障军地共享基础设施建设。应尽快出台专门法律或完善现有法规制度,使地方和民间力量参与军队后勤、装备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李学忠代表:军队要转型,人才须先行。人才建设转型,要逐步走开军队自己培养和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并举的路子,从更大范围选拔培养高素质人才。还要拓宽招才引智渠道,吸纳我军信息化建设急需的人才,以多种形式聘用社会优秀人才提供智力支持。空军先后聘请多名两院院士担任科技发展和人才建设顾问,实现了与国家科技顶尖人才的战略“联姻”。

    刘忠兴代表:新形势下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要把军事需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军地要加强协调和沟通,在规划和建设重要基础设施时,充分考虑国防建设需求,真正实现军民通用、军民兼容。要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协调各地党委、政府将国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形成军地互通、全面覆盖的信息化网络。

    “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把国防和军队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

    张烈英代表: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需要进行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把国防和军队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切实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协调、同步落实、同步推进的良好格局。着眼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必须抓好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要通过直接应用、嫁接改造、嵌入军事功能等手段,积极吸纳借鉴地方先进的科技成果,加快提升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

    李少军代表:军队需要不断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获得建设发展的力量支撑。一是强化融合发展理念,凝聚走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的思想共识。二是探索融合发展机制,积极运用高新科技推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三是夯实融合发展基础,依托国民教育资源加快培养新型军事人才。充分利用国民教育的优势和资源,健全军地人才培养协作机制,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为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朱清益代表:按照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思路,我建议:在国家层面建立招飞协调机构,统筹全国飞行学员招收工作,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全国飞行学员招收工作健康发展。同时,建立合理的分流机制,在优先保证国防和军队建设需要的同时,能够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飞行人才转入民航和其他民用机构,使飞行人才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使用。

    王贺文代表:实现海防建设与海洋经济开发融合式发展,是当前面临的一个战略课题。我建议:一是搞好海防建设和海洋经济开发顶层设计。应尽快制定出海防建设总体规划。同时,各省(市)在制定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时,应加强与军事机关的沟通。二是建立军地协调机制。成立军地协调小组,建立工作协商、情况通报、需求对接等制度。三是提高军事设施调整审批效率。

    丁来杭代表:结合空军建设实际,我提两个建议:一是建立军地协调机制。空军与国家相关部门,军区空军与各省级人民政府、民航地区管理部门建立军地协调机制,在机场建设、地勤保障等方面互通信息、统筹规划、加强协作。二是大力推进航空运输领域军民融合式发展。对军地共同受益的航空运输建设项目,可采取军地共建共管共用的模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贾晓炜代表: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顶层设计,有三个方面需要引起关注:一要统筹好战略布局。“十二五”对经济建设进行了战略部署,国防建设的规划要与之相适应。二要统筹好战略重点。把军事需求融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把装备科研生产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三要统筹好制度保障。重点解决好军地衔接的“接口”问题,平衡军民需要,提高保障效益
http://www.mod.gov.cn/auth/2012-03/09/content_4797088.htm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连日来,军队人大代表审议认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要求我们认真总结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基本经验,整体把握科学内涵和主要任务,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新局面。

    “富国与强军统一取得的丰硕成果,从实践层面充分印证了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朱 启代表: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富国与强军统一取得的丰硕成果,从实践层面充分印证了军民融合式发展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体现出党中央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高超政治智慧和执政能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核心要义是融合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实现方式是军地整体联动,战略举措是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队人才培养、军队保障和国防动员“四个体系”。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统筹兼顾、互惠共赢和质量效益理念,保证军民融合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前进。

    张育林代表:近年来,军地在科技成果共享和转化应用方面,取得较大成绩。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推进在科技创新上的融合。一是在科技体系的顶层设计上,要认真分析国家和军队重大科技战略需求,进行统筹规划和部署。二是在基础理论研究探索上,要以前瞻的眼光和敢为人先的勇气,着力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三是在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上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战斗力转化。

    王文荣代表: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军民融合式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总体思路和发展战略逐步明确,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体制改革不断取得进展,重点领域融合发展取得较大成效。我认为,军民融合式发展必须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良性互动、融合发展。为此,需要制定总体战略规划,成立国家层面的综合性协调组织机构。建议尽快启动军民融合式发展方面的立法工作。

    陈章元代表:富国和强军,如车之两轮、鹏之两翼,缺一不可。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充分依托和利用好丰富的社会资源,积极走开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路子。着眼未来战争的需要,广泛宣传人民战争在信息化战争中的特有优势,认真开展拥军支前活动和国防法规教育,增强群众依法履行国防义务的政治责任感。要引导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国防建设,支持部队实现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

    梁晓婧代表:目前,军队人才队伍建设逐步走开了依托地方教育资源的路子,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从地方高校大学生中培养选拔军队干部和招收国防生,是实现军队人才建设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要在地方高校、科研院所、武器装备生产厂家,有计划地遴选高层次人才,为部队信息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

    黄嘉祥代表:富国和强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基石。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就是要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促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与经济建设实现良性互动。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就是要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良性互动。

    朱文泉代表:我认为,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首要的是更新思想观念,理清发展思路,加强规划计划、资源配置、信息技术、综合保障等方面的工作。其次,要整合军地资源,加快军地科研成果的相互应用转化工作,把军事人才培养寓于国民教育体系之中,把后勤保障寓于国民经济体系之中。第三,要完善体制机制,坚持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通盘考虑,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和军民通用技术标准,确保体系运行优化顺畅。

    张宝书代表:军民融合式发展,说到底是国防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理念问题。首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思想认识领域的军民融合。要本着为国防建设负责、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协调与合作,真正从自我封闭、自成体系、自我保障的思维定势中跳出来。能够由地方承担的建设任务应主动、大胆交由地方负责,防止人为地造成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脱离,真正使军队
放下包袱,将主要精力聚焦到战斗力提升上。

    韩延林代表:国家应建立统一的、权威的军民融合式发展组织协调机构和完善的组织管理机制,尽快进行总体规划和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做到军民结合、平战结合,技术兼容、设备兼容,协调发展、整体推进。建议设立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国家专项建设基金,保障军地共享基础设施建设。应尽快出台专门法律或完善现有法规制度,使地方和民间力量参与军队后勤、装备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李学忠代表:军队要转型,人才须先行。人才建设转型,要逐步走开军队自己培养和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并举的路子,从更大范围选拔培养高素质人才。还要拓宽招才引智渠道,吸纳我军信息化建设急需的人才,以多种形式聘用社会优秀人才提供智力支持。空军先后聘请多名两院院士担任科技发展和人才建设顾问,实现了与国家科技顶尖人才的战略“联姻”。

    刘忠兴代表:新形势下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要把军事需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军地要加强协调和沟通,在规划和建设重要基础设施时,充分考虑国防建设需求,真正实现军民通用、军民兼容。要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协调各地党委、政府将国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形成军地互通、全面覆盖的信息化网络。

    “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把国防和军队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

    张烈英代表: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需要进行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把国防和军队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切实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协调、同步落实、同步推进的良好格局。着眼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必须抓好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要通过直接应用、嫁接改造、嵌入军事功能等手段,积极吸纳借鉴地方先进的科技成果,加快提升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

    李少军代表:军队需要不断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获得建设发展的力量支撑。一是强化融合发展理念,凝聚走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的思想共识。二是探索融合发展机制,积极运用高新科技推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三是夯实融合发展基础,依托国民教育资源加快培养新型军事人才。充分利用国民教育的优势和资源,健全军地人才培养协作机制,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为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朱清益代表:按照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思路,我建议:在国家层面建立招飞协调机构,统筹全国飞行学员招收工作,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全国飞行学员招收工作健康发展。同时,建立合理的分流机制,在优先保证国防和军队建设需要的同时,能够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飞行人才转入民航和其他民用机构,使飞行人才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使用。

    王贺文代表:实现海防建设与海洋经济开发融合式发展,是当前面临的一个战略课题。我建议:一是搞好海防建设和海洋经济开发顶层设计。应尽快制定出海防建设总体规划。同时,各省(市)在制定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时,应加强与军事机关的沟通。二是建立军地协调机制。成立军地协调小组,建立工作协商、情况通报、需求对接等制度。三是提高军事设施调整审批效率。

    丁来杭代表:结合空军建设实际,我提两个建议:一是建立军地协调机制。空军与国家相关部门,军区空军与各省级人民政府、民航地区管理部门建立军地协调机制,在机场建设、地勤保障等方面互通信息、统筹规划、加强协作。二是大力推进航空运输领域军民融合式发展。对军地共同受益的航空运输建设项目,可采取军地共建共管共用的模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贾晓炜代表: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顶层设计,有三个方面需要引起关注:一要统筹好战略布局。“十二五”对经济建设进行了战略部署,国防建设的规划要与之相适应。二要统筹好战略重点。把军事需求融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把装备科研生产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三要统筹好制度保障。重点解决好军地衔接的“接口”问题,平衡军民需要,提高保障效益
http://www.mod.gov.cn/auth/2012-03/09/content_47970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