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应当善待无名之辈《回鹿山》:假如军人无功而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3:40:48
假如军人无功而返




2012-02-24  http://www.gmw.cn 来源:[url=http://epaper.gmw.cn/zhdsb/]光明网-《中华读书报》[/url] 

  《回鹿山》,侯健飞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一版,26.00元
  大约每个成年以后的男子,心中都多少有那么一笔关于自己和父亲关系的糊涂账,这迟迟未了或已经再也得不到机会了结的账,相类于某种心病,是很难彻底痊愈的。据说父亲可以用来观照自己,检点父亲甚至可以为自己某些不够理想的现况寻求支援,等等。这就是《回鹿山》这篇纪实色彩浓厚的作品让我想到的。
  《回鹿山》奇怪地只写父亲的那些令人不可忍受的缺陷:狂躁、阴郁、潦倒,依赖麻醉品,以及对儿子的暴力行为等等,作者看上去简直是在自曝家丑,有关父亲的早期经历,不是语焉不详,就是一带而过,总之作品中那个惊魂不定的儿子看到了什么,读者就看到什么。至于战争故事、戎马生涯,在几乎有一点俄狄浦斯情结的儿子看来,不过是谎言。而实际上,“父亲四十五岁前有两个名字,两种生活,故事是传奇而迷乱的,包括战争经历和情感世界,四十五岁后父亲只剩下一个名字,这时他成为真正的乡民。”在一些简略的交代中我们得知,这位父亲早年曾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有一次中弹负伤,后来又参加了辽沈战役,再次负伤,并升至营长。在我们经常能看到的情形中,一个人由于曾经出生入死地战斗过,不管他现在仍非常尊贵地活着,还是已经十分荣耀地善终,他的过去简直就是一座挖掘不尽的富矿,什么都可以找得到;反之,一个被命运捉弄,让生活折磨到山穷水尽的角色,他眼下的不光彩就成了他一生失败的证据,他若继续活着则压根就是让悲哀加剧,让自己出更多的洋相。
  辽沈战役结束后父亲的回乡,看来是这个老兵厄运的开始。他因为完成婚约,因为憧憬安宁的生活,因为想着在自己眷恋的故土上做点什么,又或者像作者推测的那样,彻底厌倦了战争和杀戮,总之他可以说是自动放逐,前功尽弃,人生由此根本转向。相比在“四清”、“文革”等政治运动中有惊无险的磨难,更可怕的其实是差不多持续终生的赤贫。作者的观察叙述正是从这里开始的:一个说不清自己历史的父亲,没有荣誉,没有名分,没有“待遇”,没有本事,总之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表明他此前的经历到底是值得尊敬还是根本无足轻重,不必挂齿。看起来,这像是刻意的隐瞒,又像是无情的埋没。其实,这里没有什么可供界说命运不公的明确理由,或者说,是看不到清楚呈现人生怎样被歪曲、从而可还以清白的一定之规的。
  如此一个狼狈地应对纷乱家庭局面的父亲,当然不会让儿女们满意,他在任何情况下提到自己的战争经历都必定会招致怀疑嘲弄,被认为是编造。事实上,作品中的这位父亲对自己的光荣历史也始终保持了缄默,他只在临终前才向儿子提到自己当年服役的具体部队:冀察热辽军区三团二营。当时他是二营营长,最亲密的战友是师长张泽,外号张黑子,这些其实都有据可考。令人惊异或者说震撼的地方在于,不经意间,他还说出了自己和兄长、侄子(也就是作者的二伯、堂哥宝山)在中条山战役邂逅的事实。而关于自己家族中的这两位烈士,从父亲口中所知道的,也只是二伯失踪,堂哥被“烧了”而已,他并未曾多有一句话置评!这种低调再次使我们想到中国的农民,他们老实本分到近乎愚蠢,从不知道自己应该要求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基本权利。仿佛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听天由命地生存,任凭操纵摆布,却照单全收被加诸于自身的一切责任、代价甚或灾难。《回鹿山》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这样的真相。父亲来自农民,归于农民,他生活于本可化腐朽为神奇的历史中,他所处时代的变幻风云极有可能铸造他为另一个父亲,另一个人物,但他偏遭遗漏,竟被抛出历史、时代之外,成为眼前这个父亲。
  可想而知,在上述背景下,作者对自己父亲的叙述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尤其是当自己作为这个父亲生命的后果,却并未在其荫庇、慰藉中幸福成长的情况下。在近于支离破碎的回顾中,一个很早脱离了部队的老兵的形象渐渐显影,他的敌人是贫困,是由贫困所导致的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亲情网络,最后是疾病和悄然的死亡。时间过去了很久以后,作者才恍然有所悟:这个没有被典型化——有时甚至还可能是戏剧化——的老兵的故事,当然是平淡无奇的,与任何一个躬身于土地的农民没有什么两样,但是,这样的一个农民却同样是富有宽广襟怀、仁厚性格和怜悯之情的,他似乎从土地中获取到某种天然美德,并以一己微弱之躯力行之:化解包括儿子在内所有人的发作和不满,宽容对自己怀着近似敌意的邻人,最重要的是,当与儿子同时报名参军的几个人,因传闻入伍后要去广西前线而打退堂鼓时,这位父亲却坚定地支持儿子,告诉他“保家卫国是不能含糊的事”,并最终游说村支书同意儿子去部队,这让我们看到一个老兵真正的觉悟与情怀。在数落了父亲的种种不是之后,以一个过来人的眼光,作者发现原来所有那些“缺陷”其实都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缺陷,几乎没有什么是不可理解、不可原谅的,一如活着时的父亲,用沉默和退让抵挡生活全部的压迫。那个在前线没有带回任何荣誉,既没有创造什么现实利益也不可能光宗耀祖的战士走远了,当儿子也作为一个仍在服役的军人,审慎观察那个卑微身影时,想到要为其写一篇既无法感天动地,也不大可能使之声名远播的“传记”,这就是《回鹿山》。
  本书最大的启发意义在于:我们当善待无名之辈。战争年代,在一场又一场的战役中,许多人倒下牺牲了,只有很少幸运者在战神护佑下成为人民功臣、国家元勋和集体记忆中的璀璨星斗,被历史郑重书写,更多的人活着回到故乡,由战士还原为各式各样的劳动者,命途不免崎岖多舛,生活不免暗淡艰辛。他们是无功而返的军人,却不等于在战争中没有自己的战绩和作为,他们没有勋章和可以证明自己“身价”的凭据之类,也压根没想过拿自己的“光荣历史”兑换丝毫的幸福和荣耀,他们在故土完善自己的气节,并将自己的生命融于故土,不要求评价,甚至连致敬都不需要。



http://reader.gmw.cn/2012-02/24/content_3647268.htm

假如军人无功而返




2012-02-24  http://www.gmw.cn 来源:[url=http://epaper.gmw.cn/zhdsb/]光明网-《中华读书报》[/url] 

  《回鹿山》,侯健飞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一版,26.00元  大约每个成年以后的男子,心中都多少有那么一笔关于自己和父亲关系的糊涂账,这迟迟未了或已经再也得不到机会了结的账,相类于某种心病,是很难彻底痊愈的。据说父亲可以用来观照自己,检点父亲甚至可以为自己某些不够理想的现况寻求支援,等等。这就是《回鹿山》这篇纪实色彩浓厚的作品让我想到的。
  《回鹿山》奇怪地只写父亲的那些令人不可忍受的缺陷:狂躁、阴郁、潦倒,依赖麻醉品,以及对儿子的暴力行为等等,作者看上去简直是在自曝家丑,有关父亲的早期经历,不是语焉不详,就是一带而过,总之作品中那个惊魂不定的儿子看到了什么,读者就看到什么。至于战争故事、戎马生涯,在几乎有一点俄狄浦斯情结的儿子看来,不过是谎言。而实际上,“父亲四十五岁前有两个名字,两种生活,故事是传奇而迷乱的,包括战争经历和情感世界,四十五岁后父亲只剩下一个名字,这时他成为真正的乡民。”在一些简略的交代中我们得知,这位父亲早年曾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有一次中弹负伤,后来又参加了辽沈战役,再次负伤,并升至营长。在我们经常能看到的情形中,一个人由于曾经出生入死地战斗过,不管他现在仍非常尊贵地活着,还是已经十分荣耀地善终,他的过去简直就是一座挖掘不尽的富矿,什么都可以找得到;反之,一个被命运捉弄,让生活折磨到山穷水尽的角色,他眼下的不光彩就成了他一生失败的证据,他若继续活着则压根就是让悲哀加剧,让自己出更多的洋相。
  辽沈战役结束后父亲的回乡,看来是这个老兵厄运的开始。他因为完成婚约,因为憧憬安宁的生活,因为想着在自己眷恋的故土上做点什么,又或者像作者推测的那样,彻底厌倦了战争和杀戮,总之他可以说是自动放逐,前功尽弃,人生由此根本转向。相比在“四清”、“文革”等政治运动中有惊无险的磨难,更可怕的其实是差不多持续终生的赤贫。作者的观察叙述正是从这里开始的:一个说不清自己历史的父亲,没有荣誉,没有名分,没有“待遇”,没有本事,总之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表明他此前的经历到底是值得尊敬还是根本无足轻重,不必挂齿。看起来,这像是刻意的隐瞒,又像是无情的埋没。其实,这里没有什么可供界说命运不公的明确理由,或者说,是看不到清楚呈现人生怎样被歪曲、从而可还以清白的一定之规的。
  如此一个狼狈地应对纷乱家庭局面的父亲,当然不会让儿女们满意,他在任何情况下提到自己的战争经历都必定会招致怀疑嘲弄,被认为是编造。事实上,作品中的这位父亲对自己的光荣历史也始终保持了缄默,他只在临终前才向儿子提到自己当年服役的具体部队:冀察热辽军区三团二营。当时他是二营营长,最亲密的战友是师长张泽,外号张黑子,这些其实都有据可考。令人惊异或者说震撼的地方在于,不经意间,他还说出了自己和兄长、侄子(也就是作者的二伯、堂哥宝山)在中条山战役邂逅的事实。而关于自己家族中的这两位烈士,从父亲口中所知道的,也只是二伯失踪,堂哥被“烧了”而已,他并未曾多有一句话置评!这种低调再次使我们想到中国的农民,他们老实本分到近乎愚蠢,从不知道自己应该要求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基本权利。仿佛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听天由命地生存,任凭操纵摆布,却照单全收被加诸于自身的一切责任、代价甚或灾难。《回鹿山》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这样的真相。父亲来自农民,归于农民,他生活于本可化腐朽为神奇的历史中,他所处时代的变幻风云极有可能铸造他为另一个父亲,另一个人物,但他偏遭遗漏,竟被抛出历史、时代之外,成为眼前这个父亲。
  可想而知,在上述背景下,作者对自己父亲的叙述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尤其是当自己作为这个父亲生命的后果,却并未在其荫庇、慰藉中幸福成长的情况下。在近于支离破碎的回顾中,一个很早脱离了部队的老兵的形象渐渐显影,他的敌人是贫困,是由贫困所导致的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亲情网络,最后是疾病和悄然的死亡。时间过去了很久以后,作者才恍然有所悟:这个没有被典型化——有时甚至还可能是戏剧化——的老兵的故事,当然是平淡无奇的,与任何一个躬身于土地的农民没有什么两样,但是,这样的一个农民却同样是富有宽广襟怀、仁厚性格和怜悯之情的,他似乎从土地中获取到某种天然美德,并以一己微弱之躯力行之:化解包括儿子在内所有人的发作和不满,宽容对自己怀着近似敌意的邻人,最重要的是,当与儿子同时报名参军的几个人,因传闻入伍后要去广西前线而打退堂鼓时,这位父亲却坚定地支持儿子,告诉他“保家卫国是不能含糊的事”,并最终游说村支书同意儿子去部队,这让我们看到一个老兵真正的觉悟与情怀。在数落了父亲的种种不是之后,以一个过来人的眼光,作者发现原来所有那些“缺陷”其实都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缺陷,几乎没有什么是不可理解、不可原谅的,一如活着时的父亲,用沉默和退让抵挡生活全部的压迫。那个在前线没有带回任何荣誉,既没有创造什么现实利益也不可能光宗耀祖的战士走远了,当儿子也作为一个仍在服役的军人,审慎观察那个卑微身影时,想到要为其写一篇既无法感天动地,也不大可能使之声名远播的“传记”,这就是《回鹿山》。
  本书最大的启发意义在于:我们当善待无名之辈。战争年代,在一场又一场的战役中,许多人倒下牺牲了,只有很少幸运者在战神护佑下成为人民功臣、国家元勋和集体记忆中的璀璨星斗,被历史郑重书写,更多的人活着回到故乡,由战士还原为各式各样的劳动者,命途不免崎岖多舛,生活不免暗淡艰辛。他们是无功而返的军人,却不等于在战争中没有自己的战绩和作为,他们没有勋章和可以证明自己“身价”的凭据之类,也压根没想过拿自己的“光荣历史”兑换丝毫的幸福和荣耀,他们在故土完善自己的气节,并将自己的生命融于故土,不要求评价,甚至连致敬都不需要。



http://reader.gmw.cn/2012-02/24/content_36472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