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news : 著名學者撰文取消科技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7:00:59
<P>著名學者撰文取消科技部[16:16]</P>
<P>2004/11/19</P>

<P>三名內地著名學者撰文,呼籲取消國務院轄下的科技部,改為總理科技辦公室,不再管經費審批,引起巨大回響。</P>
<P>刊載在《自然·中國之聲》雜誌中的這篇文章標題是:《中國科技需要的根本轉變:從傳統人治到競爭優勝體制》文章由著名海外學者饒毅、中國科技部顧問魯白及中國科學院院士鄒承魯聯名撰寫。</P>
<P>饒毅是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教授、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科學院上海交叉學科研究中心(SIAS)共同主任。魯白是美國國立健康研究院實驗室主任,中國科技部科學顧問。鄒承魯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美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榮譽會員。由於在胰島素人工合成,蛋白質方面的突出貢獻,曾獲第三世界科學院獎、陳嘉庚生命科學獎、國家自然科學及中科院自然科學獎多次。</P>
<P>三人聯名撰寫的文章認為,中國科技部實際上已演化成一個控制大量科技經費的部門。但由於人際政治在科技界仍起著主導作用,行政官員對科技項目經費分配很難按項目本身優秀程度來確定,使得科技經費浪費與貪污情況無法避免。與此同時,大量科技人才不得不圍著行政人員轉。“只要科技部繼續管理大量經費,就難以避免庸才繼續影響或統治科技前沿人才”。</P>
<P>文章認為,國家對科研課題———尤其是大課題的資助沒有引入競爭,只是少數行政人員指定少數專業人員,內部討論形成。“雖然讓許多人開了許多會,多數都是走過場、無實際效果。最後提出時沒有真正競爭,而是科技界少數人進行學術政治的結果。”</P>
<P>文章呼籲,政府部門當前不應將過多精力投入在確立中長期大課題上。“建立良好的科技體制,讓中國國內優秀科技專業人才發揮創造性,專心在他們的專業上作出成就,是比具體科技大課題更重要的課題。”</P>
<P>文章說,科技發達國家,沒有一個有像中國這麼大權力的科技部……很難理解為何需要以更高的管理成本來管理更少的人員和經費。是因為中國的行政管理人員水準高於美國,從而更有資格來“指導”中國科技人員嗎?我們認為這也沒有事實基礎。</P>
<P>科技發達國家也有大課題,但是起源不同、方式不同。比如美國的人類基因組計劃是科學家們提出、並經過爭論後向政府提出,是科學技術發展到一定時候而提出的,不是政府說有科技經費、科學界就馬上有大課題。平時,中國一些部委也每過幾年就設立一些計劃,通常也是比較大的課題,這些計劃多數是官員和行政人員為主導想出來的。</P>
<P>文章認為,國家對科技管理的一個關鍵環節是科技經費的分配體制。中國政治和科技至少在三個方面關係嚴重錯位。第一,在國家層面,領導人有時被安排直接參與具體科技課題的選擇。這樣的微觀控制可以引入政治的或非專業的因素。</P>
<P>第二,科技界人士落入人際政治。部委使專家參與超越其專長範圍的評審。比如化學家可以被邀請到一個20個人左右的專家評審委員會,從一堆包括等離子物理到植物發育的申請中挑選資助課題。因為整個委員會沒有任何專家可以判斷這些競爭課題的相對優勢,“專家”的評估也就很難依據於課題的專業優劣。這樣,由部委組織的大課題評審,科技界的人際政治就常常代替專業的標準。人際關係、政治結盟———不管是科技界專業人士之間的、還是專家和行政管理人員之間的———必然導致與科技價值無關的隨意性。</P>
<P>第三,各部委中下層管理人員有過度的權力。行政人員常按自己的意願來選擇專家,可以操縱或影響決策過程。名義上的專業人員常無法提供專家意見,也助長行政人員的權力。所以,中國科技人員一般很看重和科技部官員的關係,認為這樣的關係對獲得大量經費起很重要的作用。</P>
<P>從海外引進人才受阻當科技經費分配機制錯誤時,就不能充分調動已經在中國的科技人士熱心專業、他們的精力就可能被分散到非專業事務上。中國新政府希望推進的招聘也受阻礙,因為可能感興趣的人難以有信心目前的體制能支援他們進行專業工作。如果人治科技的體制不改,很難想像如何能避免浪費和貪污。</P>
<P>文章建議,要從人治科技變到競爭優勝的體制,首先必須明確政治和科技的界限,分開政治決定和科技專業決定。“政科分離”要從界定政治領導、專家、和行政人員的作用開始。只要科技部繼續管理大量經費,就難以避免庸才繼續影響或統治科技前沿人才。</P>
<P>目前的科技部不能有效地推動中國科技進步,其存在方式使中國科技體制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是造成中國科技許多問題的重要原因。文章建議將中國科技部改為總理科技辦公室。</P>
<P>目前科技部大體有兩大功能:一是統籌科技政策、科研規劃,二是組織科研項目、分配科研資金。前一功能由新的總理科技辦公室更合適,而後一功能則可分到各專門部委。這樣也提高效率,節省國家管理層面的費用。</P>
<P>將科技部迄今控制的科學經費分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這樣有合理體制的基金管理機構,和中國科學院、教育部等直接進行科學研究的部門。而科技部的技術經費則依據專業分到專門部委如農業部、衛生部、資訊產業部等等。</P>
<P>改革後的總理科技辦公室不直接控制大量科技經費,反而可以起現有所有科技機構不能起的作用。雖然從官員管理經費的角度看,權力會減少很多。但是如果從國家科技發展的利益來看,總理科技辦公室可以發揮中國目前欠缺和急需的作用:它可以比較不計私利地為總理提供科技諮詢,可以為國家利益和科技發展獻計獻策,可以真心製訂有利於國家發展的科技政策。</P><P>著名學者撰文取消科技部[16:16]</P>
<P>2004/11/19</P>

<P>三名內地著名學者撰文,呼籲取消國務院轄下的科技部,改為總理科技辦公室,不再管經費審批,引起巨大回響。</P>
<P>刊載在《自然·中國之聲》雜誌中的這篇文章標題是:《中國科技需要的根本轉變:從傳統人治到競爭優勝體制》文章由著名海外學者饒毅、中國科技部顧問魯白及中國科學院院士鄒承魯聯名撰寫。</P>
<P>饒毅是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教授、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科學院上海交叉學科研究中心(SIAS)共同主任。魯白是美國國立健康研究院實驗室主任,中國科技部科學顧問。鄒承魯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美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榮譽會員。由於在胰島素人工合成,蛋白質方面的突出貢獻,曾獲第三世界科學院獎、陳嘉庚生命科學獎、國家自然科學及中科院自然科學獎多次。</P>
<P>三人聯名撰寫的文章認為,中國科技部實際上已演化成一個控制大量科技經費的部門。但由於人際政治在科技界仍起著主導作用,行政官員對科技項目經費分配很難按項目本身優秀程度來確定,使得科技經費浪費與貪污情況無法避免。與此同時,大量科技人才不得不圍著行政人員轉。“只要科技部繼續管理大量經費,就難以避免庸才繼續影響或統治科技前沿人才”。</P>
<P>文章認為,國家對科研課題———尤其是大課題的資助沒有引入競爭,只是少數行政人員指定少數專業人員,內部討論形成。“雖然讓許多人開了許多會,多數都是走過場、無實際效果。最後提出時沒有真正競爭,而是科技界少數人進行學術政治的結果。”</P>
<P>文章呼籲,政府部門當前不應將過多精力投入在確立中長期大課題上。“建立良好的科技體制,讓中國國內優秀科技專業人才發揮創造性,專心在他們的專業上作出成就,是比具體科技大課題更重要的課題。”</P>
<P>文章說,科技發達國家,沒有一個有像中國這麼大權力的科技部……很難理解為何需要以更高的管理成本來管理更少的人員和經費。是因為中國的行政管理人員水準高於美國,從而更有資格來“指導”中國科技人員嗎?我們認為這也沒有事實基礎。</P>
<P>科技發達國家也有大課題,但是起源不同、方式不同。比如美國的人類基因組計劃是科學家們提出、並經過爭論後向政府提出,是科學技術發展到一定時候而提出的,不是政府說有科技經費、科學界就馬上有大課題。平時,中國一些部委也每過幾年就設立一些計劃,通常也是比較大的課題,這些計劃多數是官員和行政人員為主導想出來的。</P>
<P>文章認為,國家對科技管理的一個關鍵環節是科技經費的分配體制。中國政治和科技至少在三個方面關係嚴重錯位。第一,在國家層面,領導人有時被安排直接參與具體科技課題的選擇。這樣的微觀控制可以引入政治的或非專業的因素。</P>
<P>第二,科技界人士落入人際政治。部委使專家參與超越其專長範圍的評審。比如化學家可以被邀請到一個20個人左右的專家評審委員會,從一堆包括等離子物理到植物發育的申請中挑選資助課題。因為整個委員會沒有任何專家可以判斷這些競爭課題的相對優勢,“專家”的評估也就很難依據於課題的專業優劣。這樣,由部委組織的大課題評審,科技界的人際政治就常常代替專業的標準。人際關係、政治結盟———不管是科技界專業人士之間的、還是專家和行政管理人員之間的———必然導致與科技價值無關的隨意性。</P>
<P>第三,各部委中下層管理人員有過度的權力。行政人員常按自己的意願來選擇專家,可以操縱或影響決策過程。名義上的專業人員常無法提供專家意見,也助長行政人員的權力。所以,中國科技人員一般很看重和科技部官員的關係,認為這樣的關係對獲得大量經費起很重要的作用。</P>
<P>從海外引進人才受阻當科技經費分配機制錯誤時,就不能充分調動已經在中國的科技人士熱心專業、他們的精力就可能被分散到非專業事務上。中國新政府希望推進的招聘也受阻礙,因為可能感興趣的人難以有信心目前的體制能支援他們進行專業工作。如果人治科技的體制不改,很難想像如何能避免浪費和貪污。</P>
<P>文章建議,要從人治科技變到競爭優勝的體制,首先必須明確政治和科技的界限,分開政治決定和科技專業決定。“政科分離”要從界定政治領導、專家、和行政人員的作用開始。只要科技部繼續管理大量經費,就難以避免庸才繼續影響或統治科技前沿人才。</P>
<P>目前的科技部不能有效地推動中國科技進步,其存在方式使中國科技體制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是造成中國科技許多問題的重要原因。文章建議將中國科技部改為總理科技辦公室。</P>
<P>目前科技部大體有兩大功能:一是統籌科技政策、科研規劃,二是組織科研項目、分配科研資金。前一功能由新的總理科技辦公室更合適,而後一功能則可分到各專門部委。這樣也提高效率,節省國家管理層面的費用。</P>
<P>將科技部迄今控制的科學經費分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這樣有合理體制的基金管理機構,和中國科學院、教育部等直接進行科學研究的部門。而科技部的技術經費則依據專業分到專門部委如農業部、衛生部、資訊產業部等等。</P>
<P>改革後的總理科技辦公室不直接控制大量科技經費,反而可以起現有所有科技機構不能起的作用。雖然從官員管理經費的角度看,權力會減少很多。但是如果從國家科技發展的利益來看,總理科技辦公室可以發揮中國目前欠缺和急需的作用:它可以比較不計私利地為總理提供科技諮詢,可以為國家利益和科技發展獻計獻策,可以真心製訂有利於國家發展的科技政策。</P>
从审计署的审查报告看,中央部委几乎“无部不贪”……
  没有这么多过度的权力,就没有贪了。
<P>这是个好主意!</P><P>在所谓的科技领域,有那么一些公司从来不需要到市场拼博,只需搞点宣传的花头,每年即可从科技厅拿到一笔不少的经费,与寄生虫无异。反正在我从事的这个领域,科技部门是几乎没有起到任何正面的作用,没有了更好,少花纳税人的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