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大学迷你卫星上天 测控圈北至朝鲜南至菲律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7:10:34

“天巡一号”卫星模型。 张可摄

扬子晚报:今年11月9日,南京航天航空大学自主研制的微小卫星——“天巡一号”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截止到今天,“天巡一号”已经在距地面500公里的轨道上飞行了一周

昨天,卫星研制团队从试验基地回到南航大,开始通过地面设备监控卫星工作。在接下来6个月的工作寿命中,这颗小卫星将完成在轨特性测试等实验。

继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之后,“天巡一号”的成功研发也让南航成为国内第四家有能力研制卫星的高校

一箭两星

“天巡一号”搭个“便车”上天


今年11月9日上午11时21分,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位于火箭顶部的是一颗大型遥感卫星,而南航大研制的“天巡一号”微小卫星则藏在大卫星下面的火箭仪器舱内。

一发火箭发射搭载两颗卫星上天,“天巡一号”通过“搭便车”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太空之旅。

据“天巡一号”姿态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南航大副教授郁丰介绍,在火箭升空后,首先用传统的分离方式将大卫星送入轨道。

“天巡一号”的出场比较特别:由于安装在圆锥形的火箭仪器舱中,微小卫星在分离时就像一颗子弹,被射进太空中。
在南航大卫星地面测控实验室,大屏幕上实时显示小卫星飞行轨道与性能数据。根据轨道显示,“天巡一号”会先后飞过中国、东南亚、澳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等地。南航大的地面监控站的测控范围北至朝鲜南至菲律宾。

在现场,记者观看了地面设备如何测控卫星。昨天上午9时左右,“天巡一号”进入俄罗斯上空,地面设备开始进入准备阶段。

10时7分,“天巡一号”开始进入测控范围,地面监控设备开始运转。通过地面设备接收数据,反映卫星状态的各种物理量一目了然。大约11分钟后,“天巡一号”渐渐飞出测控范围,离开菲律宾上空,向澳大利亚上空飞去。

能拍到西藏的雪

卫星虽小,功能却十分齐全


“天巡一号”呈六边棱形,高876毫米,直径694毫米。整个卫星分成三个部分,下部为六棱立方体,中部为六棱台体,顶部为六棱椎体。整颗卫星看上去就像一只倒置的陀螺,而它的重量仅为61公斤。

“虽然体型小,但它的功能却十分齐全。”“天巡一号”项目总设计师、南航大教授陈卫东说。在不足1立方米的空间里,“天巡一号”囊括了电源系统、结构系统、热控系统、姿态控制系统等多个部分。

“由于太空中温差很大,温度变化范围在正负100摄氏度左右,所以需要热控系统保证卫星正常工作。”陈教授说。此外记者注意到,通常所见的卫星两端会伸出翅膀状的太阳能帆板,但在“天巡一号”上却没有这个结构。

原来,这颗卫星的充电装置像一块块瓷砖,被均匀地贴在六个侧面上。陈卫东教授告诉记者,这个能保证“天巡一号”在任何姿态下接受太阳光照,维持充足电能,保证卫星正常运转。
据陈卫东教授介绍,“天巡一号”还能通过安装在底部的CCD相机对地面拍照。在南航大卫星地面测控实验室,记者看到了由“天巡一号”传回地面的图像。

图片中,青藏高原上皑皑白雪与陡峭的山峰可清楚地显示。截止到昨天上午11点,“天巡一号”已经在轨道上稳定地飞行了108圈,目前已完成对地成像21副,图像清晰完整。

性价比高

未来将有更多“迷你卫星”上天


早在2005年7月,南航大就开始正式启动“天巡一号”项目。从项目启动到卫星上天,前后历时6年。记者注意到,研制团队成员年龄均为30岁上下,他们为了卫星的研制,平时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很少,全心扑在工作上。

据介绍,相比于大型卫星,小卫星的性价比优势非常突出。“体积小,制造周期短,对发射条件要求不高,所以成本低。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小卫星可承担的工作越来越多,从民用通讯到军事侦察,小卫星都可以完成。”

陈卫东教授告诉记者,目前国外在大力发展“小卫星”技术,未来将会有更多“小卫星”上天,但这项技术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

“小卫星是各项技术的高度集成。‘天巡一号’的成功发射和正常运行能为今后小卫星技术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陈卫东说。张可张琳
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1_11/21/10790349_2.shtml

5.jpg (19.1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11-21 13:49 上传


“天巡一号”卫星模型。 张可摄

扬子晚报:今年11月9日,南京航天航空大学自主研制的微小卫星——“天巡一号”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截止到今天,“天巡一号”已经在距地面500公里的轨道上飞行了一周

昨天,卫星研制团队从试验基地回到南航大,开始通过地面设备监控卫星工作。在接下来6个月的工作寿命中,这颗小卫星将完成在轨特性测试等实验。

继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之后,“天巡一号”的成功研发也让南航成为国内第四家有能力研制卫星的高校

一箭两星

“天巡一号”搭个“便车”上天


今年11月9日上午11时21分,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位于火箭顶部的是一颗大型遥感卫星,而南航大研制的“天巡一号”微小卫星则藏在大卫星下面的火箭仪器舱内。

一发火箭发射搭载两颗卫星上天,“天巡一号”通过“搭便车”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太空之旅。

据“天巡一号”姿态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南航大副教授郁丰介绍,在火箭升空后,首先用传统的分离方式将大卫星送入轨道。

“天巡一号”的出场比较特别:由于安装在圆锥形的火箭仪器舱中,微小卫星在分离时就像一颗子弹,被射进太空中。
在南航大卫星地面测控实验室,大屏幕上实时显示小卫星飞行轨道与性能数据。根据轨道显示,“天巡一号”会先后飞过中国、东南亚、澳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等地。南航大的地面监控站的测控范围北至朝鲜南至菲律宾。

在现场,记者观看了地面设备如何测控卫星。昨天上午9时左右,“天巡一号”进入俄罗斯上空,地面设备开始进入准备阶段。

10时7分,“天巡一号”开始进入测控范围,地面监控设备开始运转。通过地面设备接收数据,反映卫星状态的各种物理量一目了然。大约11分钟后,“天巡一号”渐渐飞出测控范围,离开菲律宾上空,向澳大利亚上空飞去。

能拍到西藏的雪

卫星虽小,功能却十分齐全


“天巡一号”呈六边棱形,高876毫米,直径694毫米。整个卫星分成三个部分,下部为六棱立方体,中部为六棱台体,顶部为六棱椎体。整颗卫星看上去就像一只倒置的陀螺,而它的重量仅为61公斤。

“虽然体型小,但它的功能却十分齐全。”“天巡一号”项目总设计师、南航大教授陈卫东说。在不足1立方米的空间里,“天巡一号”囊括了电源系统、结构系统、热控系统、姿态控制系统等多个部分。

“由于太空中温差很大,温度变化范围在正负100摄氏度左右,所以需要热控系统保证卫星正常工作。”陈教授说。此外记者注意到,通常所见的卫星两端会伸出翅膀状的太阳能帆板,但在“天巡一号”上却没有这个结构。

原来,这颗卫星的充电装置像一块块瓷砖,被均匀地贴在六个侧面上。陈卫东教授告诉记者,这个能保证“天巡一号”在任何姿态下接受太阳光照,维持充足电能,保证卫星正常运转。
据陈卫东教授介绍,“天巡一号”还能通过安装在底部的CCD相机对地面拍照。在南航大卫星地面测控实验室,记者看到了由“天巡一号”传回地面的图像。

图片中,青藏高原上皑皑白雪与陡峭的山峰可清楚地显示。截止到昨天上午11点,“天巡一号”已经在轨道上稳定地飞行了108圈,目前已完成对地成像21副,图像清晰完整。

性价比高

未来将有更多“迷你卫星”上天


早在2005年7月,南航大就开始正式启动“天巡一号”项目。从项目启动到卫星上天,前后历时6年。记者注意到,研制团队成员年龄均为30岁上下,他们为了卫星的研制,平时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很少,全心扑在工作上。

据介绍,相比于大型卫星,小卫星的性价比优势非常突出。“体积小,制造周期短,对发射条件要求不高,所以成本低。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小卫星可承担的工作越来越多,从民用通讯到军事侦察,小卫星都可以完成。”

陈卫东教授告诉记者,目前国外在大力发展“小卫星”技术,未来将会有更多“小卫星”上天,但这项技术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

“小卫星是各项技术的高度集成。‘天巡一号’的成功发射和正常运行能为今后小卫星技术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陈卫东说。张可张琳
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1_11/21/10790349_2.shtml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制卫星上天 对台北等地拍照

中新江苏网南京11月16日电 (王宇宁 周新华 朱晓颖)“电源正常,地面正常……”16日上午10时许,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主研制的第一个颗微小卫星“天巡一号”飞入中国境内。在该校卫星地面测控实验室,年轻的科研团队严密关注卫星动向。在该校综合楼楼顶平台上,4.2米的地面天线不停转动,与卫星进行数据交互。

从国际上对卫星基本分类来看,1000公斤以上的叫大卫星,100公斤到1000公斤之间的叫小卫星,10公斤到100公斤之间的叫微小卫星,此外还有皮卫星等。最小的卫星就是一个芯片,叫芯片卫星

北京时间11月9日11时2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十二号”送入太空。同时,成功搭载发射了“天巡一号”卫星。搭载发射的“天巡一号”卫星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外形像战斗机的头部,呈六棱边形,为60公斤级,主要用于技术验证实验

“天巡一号”卫星行政副总指挥熊克表示,目前中国已经有4所高校发射过小卫星,分别是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2005年开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筹千万元经费,由25名平均年龄仅有30岁左右的在校教师组成科研团队,历时五、六年将60公斤级的“天巡一号”研制成功

“天巡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院长陈卫东说,“天巡一号”主要任务是进行技术验证试验,目前卫星各项功能正常、运行参数正常。

其上还搭载了面阵CCD相机,可以进行对地成像,目前已对澳大利亚北海岸、拉萨以东的喜马拉雅山脉、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海岸、台北、美国凤凰城等地完成对地成像21幅、数传图像5幅,图像清晰

陈卫东表示,下一步,“天巡一号”卫星研制团队将按照预定计划开展在轨试验工作。(完)
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1_11/21/10790375_0.shtml
在学校对卫星进行监控,不知道保密工作如何安排。
不用帆板,这个思路不错,  
学校发射卫星的费用怎么算?这个不是一般的大户吃的消的吧。
其实用帆板的话功耗可以做大一点,但是估计控制系统复杂,干脆就没做...
一个学校就能完成小卫星的测控,不错哈。
棒子啊。。。瞧瞧俺们一个大学就把你们那些事给都办了。。。
我们的高校就该多干些实际的东西!
属于皮星了吧
整个一台电视机嘛。。。。不过能发射也是好的。。。充分利用空间。
棒子他们卫星应该能做。。。
关键是他们没火箭把它送上去
twentyTWO-杨 发表于 2011-11-21 23:38
棒子他们卫星应该能做。。。
关键是他们没火箭把它送上去
恩 不用做卫星那么麻烦,射个三星平板电脑上去,该有的功能都有了~~~~
这个是好东西啊!不知道以后平民可否发射一些此种卫星上去。。。
照片的分辨率是多少?
geneshow 发表于 2011-11-21 15:34
不用帆板,这个思路不错,
任何方向都能晒太阳,换个说法,就是任何方向都浪费一大半的电池板。
不用帆板,这个思路不错,
风云系列一直都是这样思路。
geneshow 发表于 2011-11-21 15:34
不用帆板,这个思路不错,
日本的空间站轨道舱就是类似设计,不过说起来还是帆板效率更高些。
奇梦潭 发表于 2011-11-27 00:16
日本的空间站轨道舱就是类似设计,不过说起来还是帆板效率更高些。
没有所谓效率更高些,而是在于稳定方式,从体型看估计是自转,不能用帆板
能照相应该是重力梯度稳定吧?
11月9日遥感卫星你们没注意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