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要建中华第一高楼 专家各陈利弊(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10:47:04
南京要建中华第一高楼 专家各陈利弊(图)




原定为300米高的南京国际金融中心效果图。

    记者昨天从权威人士处获悉,南京鼓楼广场西北角的国际金融中心将建成国内第一高楼。这意味着该处原有的建造300米南京第一高楼的计划将作重大调整,起码要增高121米,超出目前的中华第一高楼——420.5米高的上海金茂大厦。据悉,目前规划已初步完成,具体设计正在进行之中。
    沪宁联手拿下“黄金地块”
    去年年底,南京市国资集团与上海绿地集团宣布,将联手在鼓楼广场西北角打造标志性建筑——300米的国际金融中心,这也将成为江苏第一高楼。这一项目位于鼓楼广场西北角,东至中央路,西至北京西路。它由两个地块组成,分别是位于中央路与中山北路交界处,面积2.2万平方米的a1地块和位于北京西路与中山北路交界处、紧邻鼓楼公园、面积1.7万多平方米的a2地块。这里原先有南京人熟悉的曙光电影院、马祥兴清真菜馆、鼓楼百货商店等。在5月份的鼓楼西北角地块的挂牌出让中,两地块被南京市国资集团以3.8亿元的价格拿下,并宣布将在此打造南京“地标性旗舰建筑”。根据计划,在不受高度限制的a1区将建设主体建筑超一流的酒店和高档次的办公楼以及极具现代特色的顶级商业区。初步计划2007年结构封顶,2008年启用。
    “高楼情结”难割难舍
    1983年,37层的金陵饭店让南京人自豪了好久。此后,南京的“第一高楼”纪录不断被刷新。当年雄心勃勃要建68层的同仁大厦、新百二期的58层大楼,再到216米的金鹰国际商城,直到目前已建成的江苏省第一高楼——218米的商贸世纪广场,都让人们对不断“长高”的南京有新的认识。这其中,有关“攀高”的故事一再传出,而一些在建的高楼不断调整自己的高度。
    其实,争建第一高楼的意义已经超过了高楼本身。尽管高楼的一些负面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在应付突发事件方面,摩天大楼的软肋更是明显。上海金茂大厦曾做过试验,身强力壮的消防队员从85层楼往下跑。最快的也要35分钟。但高楼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也同样令处在身边的“小兄弟”们难望其项背。如金茂大厦给上海增加的形象得分,进而带来的投资、旅游和商贸活动等等,远远超过了花在高楼的养护费用。甚至有这种传言,各地第一高楼纷纷“诉苦”,其实最担心被别人抢了“第一”的名号。因此,国内几个大都市都在暗自较劲,悄然“刷新”第一高楼的排名。
    城市发展不在于高与不高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韩冬青教授在听说鼓楼要建“第一高楼”后,笑着对记者说,我个人认为现在的问题不是能不能建,关键在于如何建,怎么建好。如果在20年前讨论这一话题,可能会有两种结论,因为当时的鼓楼地区还没有什么高层建筑,依然是由以鼓楼、钟楼为主体的明清特色建筑群作为“主色调”,而这一地区现在的轮廓线已不由鼓楼、钟楼来控制了,周边已有那么多的高楼。因此作为城市的中心区,土地日益金贵,考虑建高楼自然符合经济发展规律。除了规划不许建超过一定高度的建筑的地区地段,只要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原则上都可以建高楼。
    韩冬青教授认为,前一段时间媒体曾炒过“高楼热”,无形中造成了很多人的“恐高”情结,其实城市发展不在于建筑高或不高,重要的是怎样与周边环境相融合。脱离实际一味“攀高”比高,不可取;而一味“恐高”、“忧高”也不行,必须结合具体的地点、时间来论证。从专业角度来说,建设几百米高的大楼,要考虑诸多技术因素,如要有专项交通论证报告,高楼周边的道路能否提供足够的容量来配套保证其本身的周转,同时不影响外部的交通需求;大楼底部要留下宽敞的空间供市民进行公共活动;大楼的地下空间最好能和附近的地铁站相连通,等等。至于大家普遍关注的消防安全问题,韩冬青认为,目前国家对高层建筑已制定了具体的规范,包括疏散通道和避难层设置等等,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要有包容古今的气度
    南京市社科院院长叶南客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宗明义地表示,南京建一座全国第一高楼,无疑是件好事,有助于提升南京的城市形象、扩大城市的知名度,对带动城市综合发展,包括增添社会活力、增加就业等等,都能直接和间接地发挥“高楼影响力”。叶南客认为,综观古今,许多留下历史印记的名城,除了活跃其中的历史人物之外,有很多都是因其具有标志性的建筑而传世的。南京之所以要重建大报恩寺、江宁织造府,正是借古建筑来重续历史文脉,加深今人对城市的认知和认同。
    同时,叶南客也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对建造“第一高楼”的建议,认为一定要借鉴电信大楼的教训,在城市总体规划上,包括区域功能定位、cbd布局、市场区隔等等,要多采纳各方意见。尤其在建筑风格上,鼓楼地区作为六朝、明清文化建筑集群区,建起的“第一高楼”要有包容古今的气度,要和地区的整体风貌相融洽,从具体的外观设计到细部打磨,不仅要和周边的景观能对接得上,更要起到拉升、带动作用。
    建高楼群好于“金鸡独立”
    美国建筑师学会副会员、我国一级注册建筑师高民权认为,高楼本身是不错的,特别对于大城市的中心区域,除了一般所知的节约用地的意义外,还可使市政工程相对集中,像各类管道、电力线路等,避免了东一处西一处,从城市整体效应来看投资是节约的。城市一定要分区规划,在商务区高层建筑可以更集中些,只要保证足够的消防距离就可以了,而不需要考虑日照等因素,而在住宅区密度就要严格控制。
    但他也指出,在建筑高度上千万不要单纯比高,有的地方为了争第一,玩数字游戏,一会儿量到楼顶,一会儿算到塔尖,这是无意义的。他认为,城市建设更要讲整体效果,建筑不要简单地比高,而要比“群”。设想一下,在一个区域,聚集了设计精美、充满现代气息的高层建筑群,那样可以更鲜明地形成气氛,树立形象,这比只有一位孤零零的巨人要好。对于鼓楼这个特殊的地方,有5条主干道交会,有一个方形广场,周边的高层建筑并不是很多,没必要建设一幢全国第一的高楼,300米的高度更恰当些。如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多建造几幢百米高楼。
    高民权认为,从经济角度看,超高建筑并不经济。外墙清洁、电梯设置、车辆停放进出都是耗费庞大。美国规定高层建筑的电梯设置原则,按上班前5分钟的人流计算,只允许候梯30秒。美国许多一百五六十米的大楼里就设置了二三十部电梯。按这样的容量,大楼的高度和宽度就有较严格的比例。所以,很多超高建筑是“骨头粗肉少”,电梯间就占了很大的面积。有的超高建筑如美国被炸的世界贸易大楼设置了两层空中门厅,用于转电梯。有的还设置了像双层巴士一样的双层电梯,可同时停靠两层楼。没有这些先进的设备和交通组织能力,超高建筑将遭遇运行难题。因此,高民权建议市政府在确定规划之前,一定要慎重,多方论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和综合成本。






建筑学权威再次呼吁:南京中华第一高楼建不得

 

  昨天在东南大学举行的第九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上,前段时间传出的南京要建421米中华第一高楼的消息成为专家们的热点话题,建筑学权威们表达了对当前“高楼热”的深切关注,同时大声疾呼“决不能让城市变成‘混凝土森林’”。
  这次会议几乎集中了国内建筑物理学所有权威,包括中科院资深院士马大猷、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张祖刚教授、中科院院士齐康、工程院院士吕志涛以及两岸三地的高等院校和科研、设计机构的专家学者200多人。专家们在倡导绿色建筑理念的同时,对目前国内强调建筑美观,忽视节能环保的倾向表示担忧,此间特别提到了南京前段时间要在鼓楼广场建设421米的中华第一高楼的问题。齐康院士直言不讳地指出,南京的城市建筑规划应避免“混凝土森林”现象,决不能再走上海、广州等城市的“老路”。就拿上海来说,前些年上海市区夏季平均气温要比南京低2℃左右,而正是近年来上海“混凝土森林”疯长带来的“热岛效应”,使临海的上海到现在比火炉南京还要热,而南京局部地区已经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新街口就很明显。所以盖楼不一定非要高。此前,南京曾组织专家对“中华第一高楼”规划进行论证,他个人是明确反对的。
  中国建筑科学院研究员林海燕也指出,当前各地出现的“高楼热”有必要冷却,否则照建设势头发展至少还会持续15年,到时安全、耗能、采光、用电、隔音等诸多问题会更为突出,特别是能源消耗、应付火灾等突发事件上,高层建筑的缺陷也显而易见。据测算,一幢421米的超高层建筑,光消防员上下跑个来回就要个把小时。同时,电梯耗电也非常厉害,一定要有非常稳定的电力保证才行,万一停电限电,就比较棘手。就算这些条件允许,按照惯例,南京建设400多米的高楼,那周围剩余的相应空间也至少要有400多米,可在拥挤的鼓楼广场,实现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高层建筑还有一个问题被忽略了,那就是噪音。来自上海的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噪声振动控制委员会主任章奎生深有感触,他举例说,上海的金茂大厦有88层,目前是国内第一高楼,可由于电梯垂直上下的高度太高,电梯道就成了一个活塞,电梯上下产生的气流无法及时排出,电梯运行的声音高达80分贝(南京一些交通要道的噪音显示也就60多分贝),传到外面的声音像牛叫一样,而且很大。上海方面曾几次组织专家论证解决方案,可至今没有办法来消除。香港同样是高楼林立,看起来十分气派,但是城市空气质量、采光条件、大气候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而北京城内的气候和郊区也相差很多。
  不仅如此,“高楼热”中的注重外表华丽而轻视环保舒适的倾向,同样遭到专家们的质疑。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任元会、中国照明协会副理事长李景色等专家给记者打了个比方:建筑外形好比是一个人的模样,为了漂亮,很多女士都去美容、整容,人是整漂亮了,但由于没有考虑到美容、整容对人身体的影响,后来给身体健康带来很多隐患。现在的很多建筑都太考虑到外观,而忽视节能、环保等问题了。如新建的广州机场,大厅确实非常气派,通体全是玻璃的,有10多米高,但人走进去却非常不舒服,一是玻璃幕墙光线太强了,照得人刺眼,二是大厅里没有凉快的感觉,因为再好的空调也经不住这个大厅消耗。
  不可否认,超高层建筑在城市节地、经济效益、提升城市形象方面有独特优势,带来的投资、旅游和商贸活动等远非普通建筑可比,但“9·11”以后,国际上美国、日本等都对此有所限制,并对以前的高楼热进行了反思。所以专家们认为,超高层建筑的规划一定要符合规律,要把科学发展放在首位,而不能一味地依靠意志和个人观念来做决定。南京要建中华第一高楼 专家各陈利弊(图)




原定为300米高的南京国际金融中心效果图。

    记者昨天从权威人士处获悉,南京鼓楼广场西北角的国际金融中心将建成国内第一高楼。这意味着该处原有的建造300米南京第一高楼的计划将作重大调整,起码要增高121米,超出目前的中华第一高楼——420.5米高的上海金茂大厦。据悉,目前规划已初步完成,具体设计正在进行之中。
    沪宁联手拿下“黄金地块”
    去年年底,南京市国资集团与上海绿地集团宣布,将联手在鼓楼广场西北角打造标志性建筑——300米的国际金融中心,这也将成为江苏第一高楼。这一项目位于鼓楼广场西北角,东至中央路,西至北京西路。它由两个地块组成,分别是位于中央路与中山北路交界处,面积2.2万平方米的a1地块和位于北京西路与中山北路交界处、紧邻鼓楼公园、面积1.7万多平方米的a2地块。这里原先有南京人熟悉的曙光电影院、马祥兴清真菜馆、鼓楼百货商店等。在5月份的鼓楼西北角地块的挂牌出让中,两地块被南京市国资集团以3.8亿元的价格拿下,并宣布将在此打造南京“地标性旗舰建筑”。根据计划,在不受高度限制的a1区将建设主体建筑超一流的酒店和高档次的办公楼以及极具现代特色的顶级商业区。初步计划2007年结构封顶,2008年启用。
    “高楼情结”难割难舍
    1983年,37层的金陵饭店让南京人自豪了好久。此后,南京的“第一高楼”纪录不断被刷新。当年雄心勃勃要建68层的同仁大厦、新百二期的58层大楼,再到216米的金鹰国际商城,直到目前已建成的江苏省第一高楼——218米的商贸世纪广场,都让人们对不断“长高”的南京有新的认识。这其中,有关“攀高”的故事一再传出,而一些在建的高楼不断调整自己的高度。
    其实,争建第一高楼的意义已经超过了高楼本身。尽管高楼的一些负面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在应付突发事件方面,摩天大楼的软肋更是明显。上海金茂大厦曾做过试验,身强力壮的消防队员从85层楼往下跑。最快的也要35分钟。但高楼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也同样令处在身边的“小兄弟”们难望其项背。如金茂大厦给上海增加的形象得分,进而带来的投资、旅游和商贸活动等等,远远超过了花在高楼的养护费用。甚至有这种传言,各地第一高楼纷纷“诉苦”,其实最担心被别人抢了“第一”的名号。因此,国内几个大都市都在暗自较劲,悄然“刷新”第一高楼的排名。
    城市发展不在于高与不高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韩冬青教授在听说鼓楼要建“第一高楼”后,笑着对记者说,我个人认为现在的问题不是能不能建,关键在于如何建,怎么建好。如果在20年前讨论这一话题,可能会有两种结论,因为当时的鼓楼地区还没有什么高层建筑,依然是由以鼓楼、钟楼为主体的明清特色建筑群作为“主色调”,而这一地区现在的轮廓线已不由鼓楼、钟楼来控制了,周边已有那么多的高楼。因此作为城市的中心区,土地日益金贵,考虑建高楼自然符合经济发展规律。除了规划不许建超过一定高度的建筑的地区地段,只要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原则上都可以建高楼。
    韩冬青教授认为,前一段时间媒体曾炒过“高楼热”,无形中造成了很多人的“恐高”情结,其实城市发展不在于建筑高或不高,重要的是怎样与周边环境相融合。脱离实际一味“攀高”比高,不可取;而一味“恐高”、“忧高”也不行,必须结合具体的地点、时间来论证。从专业角度来说,建设几百米高的大楼,要考虑诸多技术因素,如要有专项交通论证报告,高楼周边的道路能否提供足够的容量来配套保证其本身的周转,同时不影响外部的交通需求;大楼底部要留下宽敞的空间供市民进行公共活动;大楼的地下空间最好能和附近的地铁站相连通,等等。至于大家普遍关注的消防安全问题,韩冬青认为,目前国家对高层建筑已制定了具体的规范,包括疏散通道和避难层设置等等,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要有包容古今的气度
    南京市社科院院长叶南客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宗明义地表示,南京建一座全国第一高楼,无疑是件好事,有助于提升南京的城市形象、扩大城市的知名度,对带动城市综合发展,包括增添社会活力、增加就业等等,都能直接和间接地发挥“高楼影响力”。叶南客认为,综观古今,许多留下历史印记的名城,除了活跃其中的历史人物之外,有很多都是因其具有标志性的建筑而传世的。南京之所以要重建大报恩寺、江宁织造府,正是借古建筑来重续历史文脉,加深今人对城市的认知和认同。
    同时,叶南客也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对建造“第一高楼”的建议,认为一定要借鉴电信大楼的教训,在城市总体规划上,包括区域功能定位、cbd布局、市场区隔等等,要多采纳各方意见。尤其在建筑风格上,鼓楼地区作为六朝、明清文化建筑集群区,建起的“第一高楼”要有包容古今的气度,要和地区的整体风貌相融洽,从具体的外观设计到细部打磨,不仅要和周边的景观能对接得上,更要起到拉升、带动作用。
    建高楼群好于“金鸡独立”
    美国建筑师学会副会员、我国一级注册建筑师高民权认为,高楼本身是不错的,特别对于大城市的中心区域,除了一般所知的节约用地的意义外,还可使市政工程相对集中,像各类管道、电力线路等,避免了东一处西一处,从城市整体效应来看投资是节约的。城市一定要分区规划,在商务区高层建筑可以更集中些,只要保证足够的消防距离就可以了,而不需要考虑日照等因素,而在住宅区密度就要严格控制。
    但他也指出,在建筑高度上千万不要单纯比高,有的地方为了争第一,玩数字游戏,一会儿量到楼顶,一会儿算到塔尖,这是无意义的。他认为,城市建设更要讲整体效果,建筑不要简单地比高,而要比“群”。设想一下,在一个区域,聚集了设计精美、充满现代气息的高层建筑群,那样可以更鲜明地形成气氛,树立形象,这比只有一位孤零零的巨人要好。对于鼓楼这个特殊的地方,有5条主干道交会,有一个方形广场,周边的高层建筑并不是很多,没必要建设一幢全国第一的高楼,300米的高度更恰当些。如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多建造几幢百米高楼。
    高民权认为,从经济角度看,超高建筑并不经济。外墙清洁、电梯设置、车辆停放进出都是耗费庞大。美国规定高层建筑的电梯设置原则,按上班前5分钟的人流计算,只允许候梯30秒。美国许多一百五六十米的大楼里就设置了二三十部电梯。按这样的容量,大楼的高度和宽度就有较严格的比例。所以,很多超高建筑是“骨头粗肉少”,电梯间就占了很大的面积。有的超高建筑如美国被炸的世界贸易大楼设置了两层空中门厅,用于转电梯。有的还设置了像双层巴士一样的双层电梯,可同时停靠两层楼。没有这些先进的设备和交通组织能力,超高建筑将遭遇运行难题。因此,高民权建议市政府在确定规划之前,一定要慎重,多方论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和综合成本。






建筑学权威再次呼吁:南京中华第一高楼建不得

 

  昨天在东南大学举行的第九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上,前段时间传出的南京要建421米中华第一高楼的消息成为专家们的热点话题,建筑学权威们表达了对当前“高楼热”的深切关注,同时大声疾呼“决不能让城市变成‘混凝土森林’”。
  这次会议几乎集中了国内建筑物理学所有权威,包括中科院资深院士马大猷、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张祖刚教授、中科院院士齐康、工程院院士吕志涛以及两岸三地的高等院校和科研、设计机构的专家学者200多人。专家们在倡导绿色建筑理念的同时,对目前国内强调建筑美观,忽视节能环保的倾向表示担忧,此间特别提到了南京前段时间要在鼓楼广场建设421米的中华第一高楼的问题。齐康院士直言不讳地指出,南京的城市建筑规划应避免“混凝土森林”现象,决不能再走上海、广州等城市的“老路”。就拿上海来说,前些年上海市区夏季平均气温要比南京低2℃左右,而正是近年来上海“混凝土森林”疯长带来的“热岛效应”,使临海的上海到现在比火炉南京还要热,而南京局部地区已经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新街口就很明显。所以盖楼不一定非要高。此前,南京曾组织专家对“中华第一高楼”规划进行论证,他个人是明确反对的。
  中国建筑科学院研究员林海燕也指出,当前各地出现的“高楼热”有必要冷却,否则照建设势头发展至少还会持续15年,到时安全、耗能、采光、用电、隔音等诸多问题会更为突出,特别是能源消耗、应付火灾等突发事件上,高层建筑的缺陷也显而易见。据测算,一幢421米的超高层建筑,光消防员上下跑个来回就要个把小时。同时,电梯耗电也非常厉害,一定要有非常稳定的电力保证才行,万一停电限电,就比较棘手。就算这些条件允许,按照惯例,南京建设400多米的高楼,那周围剩余的相应空间也至少要有400多米,可在拥挤的鼓楼广场,实现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高层建筑还有一个问题被忽略了,那就是噪音。来自上海的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噪声振动控制委员会主任章奎生深有感触,他举例说,上海的金茂大厦有88层,目前是国内第一高楼,可由于电梯垂直上下的高度太高,电梯道就成了一个活塞,电梯上下产生的气流无法及时排出,电梯运行的声音高达80分贝(南京一些交通要道的噪音显示也就60多分贝),传到外面的声音像牛叫一样,而且很大。上海方面曾几次组织专家论证解决方案,可至今没有办法来消除。香港同样是高楼林立,看起来十分气派,但是城市空气质量、采光条件、大气候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而北京城内的气候和郊区也相差很多。
  不仅如此,“高楼热”中的注重外表华丽而轻视环保舒适的倾向,同样遭到专家们的质疑。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任元会、中国照明协会副理事长李景色等专家给记者打了个比方:建筑外形好比是一个人的模样,为了漂亮,很多女士都去美容、整容,人是整漂亮了,但由于没有考虑到美容、整容对人身体的影响,后来给身体健康带来很多隐患。现在的很多建筑都太考虑到外观,而忽视节能、环保等问题了。如新建的广州机场,大厅确实非常气派,通体全是玻璃的,有10多米高,但人走进去却非常不舒服,一是玻璃幕墙光线太强了,照得人刺眼,二是大厅里没有凉快的感觉,因为再好的空调也经不住这个大厅消耗。
  不可否认,超高层建筑在城市节地、经济效益、提升城市形象方面有独特优势,带来的投资、旅游和商贸活动等远非普通建筑可比,但“9·11”以后,国际上美国、日本等都对此有所限制,并对以前的高楼热进行了反思。所以专家们认为,超高层建筑的规划一定要符合规律,要把科学发展放在首位,而不能一味地依靠意志和个人观念来做决定。
高楼热该降温了!太高看着都觉得怕怕
政绩楼而已--------不过是腐败官僚的奢侈的神主牌
会不会又多了一个恐怖袭击的目标!
<P>人家都不搞高楼化了.</P><P>怎么这股风又起来了</P>
高楼只有在寸土尺金的地方才有效益,多数情况下是亏损的,尤其在中国,一定要慎重考虑
本人是南京人,对此有绝对的发言权:我觉得此楼一定要建!为啥?我们南京全国最有名气的就是墓地了(中山陵),玄武湖边上的一个叫“太阳宫”的建筑就像个坟堆,南京国际展览中心看起来像个棺材,现在再立个碑,哈。。奉节就小巫见大巫了。
<B>以下是引用<I>js_hejing</I>在2004-10-17 1:35:00的发言:</B>
本人是南京人,对此有绝对的发言权:我觉得此楼一定要建!为啥?我们南京全国最有名气的就是墓地了(中山陵),玄武湖边上的一个叫“太阳宫”的建筑就像个坟堆,南京国际展览中心看起来像个棺材,现在再立个碑,哈。。奉节就小巫见大巫了。


[em01][em01][em01]那就一定要造了
<P>用得着那么高的楼吗~</P>
<P>421米还算不上中华第一吧</P><P>比101矮多了</P>
撑的
中华第一高楼 ?比台湾的那幢还高吗?
好大喜功……
<P>钱太多了吗?</P><P>起太多有什么用</P>
对老百姓有什么用???
钱多了怎么不想着往老百姓身上多花点!!!!!!
都这样有了一点钱就骚的慌
<P>2.2+1.7=3.9万平米,3.5亿就拿下了,南京的地这么便宜?兰州前年4万平米,还要1.2亿哪,还不是中心广场这类的地块,只能作住宅用。</P>
<P>我家是南京的,造那么高的楼!考,没有必要,纯粹是好大喜功</P>[em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