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中越西沙----一个报务员讲述的战争边缘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8:31:49
<P>    1973年,我19岁。那年9月,我与魏伍安同志(他也仅仅20岁)受广东省邮电管理局海南行政区邮电分局的委派,作为两年一换的地方邮电工作者,乘坐西渔705船,登上了西沙群岛的主岛――永兴岛。由于晕船的缘故,我俩在永兴岛昏昏沉沉地睡了两天后,才又乘坐西渔705船横渡渔民们称之为南中国最深的海沟,直航东岛。由于涨潮,船在东岛的礁盘外抛锚了(东岛无港口),民兵们只好划着小舢板来迎接我们。晕船还没好的我,在野马一样的小舢板上被颠簸着,每一次落差都有两三米,折腾了好一阵于,才虚脱了似的登上了美丽的东岛,我是让人架着登陆的。 </P>

<P>    南海刚见面就让我感受到了“无风三尺浪”的艰险。然而,我并不知道,这只是一个历史事件的先兆。 </P>

<P>    西沙群岛位于海南岛东南300多公里的海面上,地处南海前哨,各国船队都得打这儿过往。越战期间,西沙军民的主要任务是监视美军和南越西贡当局在南海上空、海域的军事活动情况,保卫祖国的领海领空。东岛是西沙诸岛最美丽也最重要的岛屿,面积1.85平方公里,仅次于永兴岛,位于南海的海空要冲(飞机、船只必经之处)。岛上三分之二的土地被麻风桐和椰林所覆盖,树顶上几乎落满了雪白的鲤鸟,一眼望去,状如我国北方的雪原。岛上放养着近百头无人看管的黄牛,据说早先只有几头,运上岛后,自由自在地生息繁衍,竟成了黄牛部落了。还有野猫,是人们枪击的好目标。海龟、贝壳就不必说了,其中的虎壳斑纹贝常充任我们与外界商品交换的“货币”。 </P>

<P>    东岛东部的磐石上屹立着一座古老的灯塔,许多年了,为不同国籍的过往船只指引着航向,也传递着和平和安宁,渔民们称之为“生命塔”;岛的西部有一座二十多米高的观察塔,日夜监视着南海的领海领空。一切似乎都在安宁里。谁能想到,战争的步子已经近了呢? </P>

<P>    报务员就是筋疲力尽地摇把子。海面上出现不明真相的九支灯光。为过枪瘾,终于偷偷放了两响。 </P>

<P>    作为一名报务员,在海南时,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传递民用公众电报。到东岛后,任务变了,是将南中国海空每天的动态情报,及时地呈报给永兴岛的革委会和人武部。这些情报当中,既有敌方飞机、舰艇的活动情报,也有各国民用飞机、船只的活动情报。正常情况下,每天通过电台传报三次,非正常情况下,电台则须分分秒秒处在联络状态,来不得半点疏忽。 </P>

<P>    岛上的工作环境比我们预想的还要糟,没有电(发电机坏了后,长期失修),使用的手摇发电机是老式的,又笨又重。有情报上传时,观察台的民兵就来帮着摇发电机,我们发报,超过半小时就换人,大家轮流摇把子。夜间没有情报上传时,我们也得在烛光和自制的煤油灯下,一人摇把于,一人联络。赶上其中一人不在,只好自己一手摇,一手发报联络。正常的话,三五分钟就结束了,如联系困难,就得没完没了地摇下去。几天下来我就体会到了什么是前哨。 </P>

<P>    有一天夜晚,海面上发现9支灯光,从不同的方向朝本岛移动。由于当时观察台没有红外线望远镜,无法确定是敌船还是我船,全岛民兵马上进入了戒备状态。而我们只要灯光一有移动,就得通过电台向上级传报每支灯光的移动方位及动向。观察台人员不够用,我们俩只能一人发报,一人摇把子,通宵达旦没敢合眼 </P>

<P>    天亮了,我们才发现那是9艘台湾渔船,我们通知海军炮艇处理,心才松弛了些。虽说是虚惊一场,但现实告诉我,宁可全部当真,也不能稍有懈怠。 </P>

<P>    岛上的建筑,有碉堡,有平房,但不论是哪一种形状,其建筑物均留有枪眼,以防敌人偷袭。所有的民兵和工作人员均配有枪支。最好的对空对海武器就是14.5毫米的高射机枪,步兵武器最好的是“四○”火箭筒,“八五”无后座力炮,轻重机枪,其余的就是冲锋枪、步枪、手枪。 </P>

<P>    我们电台俩人各配一支加拿大手枪和30发子弹。那种手枪最大射程为500米,威力比其他手枪都大。当年,能佩带手枪的人军衔最小的也是排长,年仅19岁的我,竟也佩上了手枪,真是感到无比自豪和荣耀。不幸的是,该手枪的子弹与五四手枪的子弹不一样,要想搞一发相同的子弹进行实弹射击,实在是难。从战争的边缘擦身而过,竟连枪都没放一响,真是窝囊。西沙之战结束后,离岛前,我心痒难熬,冒着纪律处分的风险,面对大海的方向,架起了一块白泡沫板,对着板上画的圆圈连开了两枪。枪声惊动了连部的领导,他们即刻派员查探是谁开的枪。早有准备的我,开枪后即刻卸枪擦拭,并镇定地对前来查探的人员说:“不知道啊,我也不知是谁开的枪。”这事就这样蒙混过关。惭愧。 </P>

<P>    战争拉开了序幕。每一个毛孔都为战备而张着。晚餐时突然来了几架“敌机”。 </P>

<P>    1974年元旦刚过,南越西贡当局出动两艘舰艇,蛮横无理地冲撞我正在作业的四○二、四○七号渔船,西沙之战从此拉开了序幕。 </P>

<P>    当时我们岛上仅有两个排50多位民兵,观察台有5人,电台有2人。岛上没有任何战壕和防空洞,仅有一个供战时指挥部使用的约6平方米的地下掩体。该掩体建在麻风桐树林里,为保证战时的通信畅通,我俩奉命在掩体中试验电台的通信状态。掩体不通风,不透气,湿度很高,电台一开机就短路,无法使用。没办法,我们俩只好跟着命令四处流动。为了提高电台的快速反应能力,俩人将收发报机,手摇电机、天线、天线杆收拾好,手枪和文件包时刻放在身边,耳机不敢摘,不敢脱衣睡觉,每一个毛孔都为战备而张着,一有敌情即刻转移。 </P>

<P>    民兵们和观察台人员也加强了巡逻和值班,不巡逻值班的人员就挖战壕修掩体。平时极少动用的14.5毫米的高射机枪随时准备迎击敌人的入侵。 </P>

<P>    当时,上级下达了三条命令:不准出海捕鱼;夜晚不准灯光外露;有事必须请假,不得随意走动。 </P>

<P>    第二、第三条照办没问题,但第一条命令却断了我们的生活后路,每日三餐必须用咸豆酱、酱油送饭,喝的水是储存的雨水,里面死耗子泡得跟乳猪一样大也得喝,生活越来越艰苦。 </P>

<P>    从空间上讲,海战区离我们岛仅20多海哩,只是飞机十来分钟的航程,舰艇也只需四十分钟到达。说句关门话,如敌方有一艘护卫舰停在本岛1.5海哩的海面上的话,我们岛上的所有武器都无法发挥作用。一旦敌舰炮击,我们都万难藏身。但是,当年的东岛人都铁了心:“人在岛在。”想想《英雄儿女》中的王成,我们那时真的把生死都置之度外,需要的话,一样可以喊出:“向我开炮!” </P>

<P>    战神的翅膀在天空中拍击着,时时掠过这个弹丸小岛。 </P>

<P>    有一天傍晚,大家正集中在连部前用餐,忽然,一位民兵啪地摔下碗指着海上的一个方向失声惊叫:“有敌机!”大家看都不及看,个个如出膛的弹,冲进炮位,跳入战壕,睁大眼睛搜索海面和天空,我们报务员更是马上操起收发报机,好一阵子屏气敛声,空气都要凝固了,仔细看后,是俯身海面飞来的几只大鹏鸟――又是一场虚惊。 </P>

<P>    深航岛开始短兵相接。军队集结南海,部队电台进驻东岛。战争的命脉就控制在几根手指之下。 </P>

<P>    1974年1月19日上午7点多,西贡当局的伪军悍然强行登上我深航岛,一位名叫吴先锋的民兵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怒斥道:“请你们马上离开这里,这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对方置之不理,并开枪射击,当场打死打伤我渔民多名。我方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勇猛还击,打退了他们的进攻。10∶20分,西贡当局的舰艇向我深航岛开炮。10∶30分,同时向我巡逻艇炮击,我舰艇被迫进行了自卫还击。 </P>

<P>    战争达到了白热化,为了遏制敌方的报复行为,我军调集海空部队进入西沙海域和海南岛的所有军用机场,所有雷达系统日夜监视着西贡观港的一举一动,使制侮权和制空权都牢牢控制在我军手中。 </P>

<P>    但战局是千变万化的,不管我军有多大的优势,都必须做到有备无患。为此,1月下旬,海南军区派遣陆军131师通信连一个电台人员12人(其中机要参谋2人、电台台长1名、报务员9名)进驻东岛,与我们一道值班。我们的通信对象由原来的永兴岛革委会电台转向海南军区作战处、榆林基地、广州军区作战处,联络时间24小时全天候值守,情报通信完全进入纯军事化的指挥作战角色。 </P>

<P>    各种弹药堆满了所有空着的房间和走廊,大米也储备了近三个月的量;淡水也第一次运上了东岛,各种工事的构筑日益加快,整个东岛弥漫着战争的气氛。紧张而有序,忘我与勤奋融汇在一起,使人们的情绪进入了高度紧张的战争状况。 </P>

<P>    部队电台进驻我台后,原有的译码方式和信号翻译方式全部改变。那张《西沙作战命令指挥表》,可在几分钟内毁掉一个岛屿,也能在几分钟保住一个岛屿。比方说,某一个“嘀哒、嘀嘀哒”的信号,就代表一组命令语:如“××导弹突击××目标”、“××舰队攻击编队”等。只有在这种特定环境,你才能深切地体会到,那么宏大的一场战争,“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命脉,有时就取决于报务员的几根手指头的准确和速度。 </P>

<P>    我时刻告诫着自己,谨慎,谨慎,再谨慎,不能有半点懈怠,任何一个漏收、错收、错发的信号,都可能酿成大祸,使自己成为千古罪人。自然,值守电台也变成了我们最大的荣耀和最大的担心。有一天下午,我正在值班时,突然收到海南军区作战处发来的一组信号,我顷刻间惊呆了,全身的神经绷得紧紧,因为那是一组作战命令信号,而且是重大战争行动的命令。我屏气接收完信号,心也咚咚直跳,我想,看来是到时候了。报文译出来了――原来是要求我台变换《西沙作战命令指挥表》的翻译方式,结果又白紧张了一场。 </P>

<P>    战争就是一个恐怖接着一个恐怖,一场紧张连着一场紧张,正义确实在我们心中,但死亡也就在头顶上,虽然战地通信不是白热化的前哨,但你的手指时时触摸着战争的脉搏和神经,照样体会得到战争的残酷。 </P>

<P>    不远处,深航岛的炮火在响。 </P>

<P>    甘泉岛的炮火在响。海面上有舰艇在下沉,烈火在燃烧。我们听着听不见的炮声,闻着闻不到的硝烟,手里不停地“嘀哒、嘀哒、嘀嘀哒”…… </P>

<P>    1974年1月下旬,我军以绝对优势兵力,很快收复了珊瑚、深航、甘泉、金银等岛屿,使永乐群岛的领海领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P>

<P>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广东省委、海南行政区委相继组团上岛慰问。总政文工团、海政文工团、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帅哥靓女也上岛登台慰问演出,并拍摄了《西沙群岛不容侵犯》的新闻纪录片,东岛一改以往的寂寞。但战争的硝烟毕竟还没完全散去,看演出时官兵仍然全副武装。记得那晚歌舞正酣,海面上突然升起一颗信号弹,全场立即进入战时,欢乐被紧张代替。后来才查知,是水面上长期流放的流动信号弹不知怎么被碰动了机关,走失了一颗。警报解除,歌舞继续。 </P>

<P>    那几天,我们电台人员由于24小时值班的缘故,一部分战士无法看到文工团的精彩演出,帅哥靓女们就组成小分队登门进行慰问演出,我们倍受感动。演出结束后,帅哥靓女们与我们电台人员一一握手话别。与漂亮女军人握手,战士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情不自禁他说:“啊,女人的手好细嫩啊!”为了细嫩的手,战士们谈论到深夜1点多钟。战争促成了我们与漂亮女军人的握手,给了我们体验异性的第一次美好感觉。 </P>

<P>    战争结束了,为能在西沙有张留影,我们电台人员以“虎斑贝”为交换条件,与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哥们展开了一次艰难的谈判。“八一”的哥们提出,三个“虎斑贝”照一张像,死磨硬缠,达成了两个一张的协议。我在西沙东岛留下的集体照、军装照、工作照就是用六个“虎斑贝”换来的,不容易呀!“虎斑贝”当年成了商品交换的紧俏“币种”。 </P>

<P>    《西沙群岛不容侵犯》是一部新闻纪录片,拍此片,必须有一批群众演员配合。那一天,连部通知我们把最好最靓的衣服穿上参加拍摄,我们真是欢天喜地,认真打扮,把当时最好的“的确凉”衬衫穿上。想想,这辈子能有几次上电影的机会?开始,“八一”的导演们叫我们手托鲣鸟,深情地说:“这鸟真漂亮,这鸟真可爱。”并对着镜头重复了几遍;接着,我们以为导演们叫我们背枪列队一展风姿了,可万万没想到,导演们叫我们穿着最亮丽的衣服到林子里去寻找牛群的踪迹,然后追赶着牛群供他们拍摄。我们只好奉命跟在牛群屁股后傻追了半个多小时,流下了一身臭汗。 </P>

<P>    遗憾的是,二十多年中,我从未看过这部片子,自然也不知片中自己的“芳容”如何。 </P>

<P>    记得中央慰问团的领导人还向大家宣读了江青代表毛主席发来的一份慰问电,大意是:“我身在北京,心系南海……。”还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本精致的《毛泽东选集》。这本特别的精装本,二十多年来一直珍藏在我的书柜中。 </P>

<P>    西沙之战,由于特殊的工作性质,我们两个邮电人没能与敌人真枪实弹地打一场,没能成为战斗英雄。只是在有惊无险而十分艰苦的环境中,体验到了战争的残酷与宏大,紧张与惊惧。 </P>

<P>    回首当年,幸则幸矣,憾亦憾矣!硝烟散尽。六个月的入党外调函。十三年后才还了夙愿。战争结束了,我却留下了一个遗憾。 </P>

<P>    刚去西沙时,我就激动地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这两年中实现我梦寐以求的愿望――入党。一上东岛,我就递交了申请书。由于在西沙之战中,我们保持了通信的畅通,出色地完成了战时的通信任务,受到了连队的嘉奖,1974年4月,党支部决定吸收我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向海南行政区邮电局发出了社会调查函。但由于交通极不方便(当时没有电话直通西沙,搞情报通信工作的我又不能发私人电报),调查函发出后,如石沉大海。六个月后,东岛全部换防,由军队驻守,而社会调查材料未到就无法履行入党手续。东岛党支部的朱指导员只好遗憾地在我的介绍信上留下这样一句话:该同志是我党支部重点发展对象,因社会调查材料未到没能及时发展,望有关部门继续重点培养,就别提我心里有多么难受了! </P>

<P>    六个月后――10月下旬,我带着十分懊丧和失落的心情登上了永兴岛,又特意逗留了半个多月等待调查函,但仍然沓如黄鹤。我彻底失望了,11月上旬,我登上了西渔120船回到了海口。 </P>

<P>    此后,我不停地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也始终是重点培养对象,但总是因工作单位不断调整,一次次落空,直至1986年9月,才实现了夙愿,屈指一算,已是十三年了! </P>

<P>    往事如烟,当年那个19岁的毛头小伙子,如今早已跨过不惑之门,回首那段生活,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当年和我一起上岛的魏伍安,回来第二年就回河南了,以后,人海茫茫再无联系,不知老魏如今可好?据说那位手拍胸脯痛斥南越伪军的吴先锋,战事一结束,就当了八所港务局副局长,如今不知在哪儿,一定也好吧?还有就是那十几位英灵,他们的纪念碑永远矗立在三亚的土地上…… </P><P>    1973年,我19岁。那年9月,我与魏伍安同志(他也仅仅20岁)受广东省邮电管理局海南行政区邮电分局的委派,作为两年一换的地方邮电工作者,乘坐西渔705船,登上了西沙群岛的主岛――永兴岛。由于晕船的缘故,我俩在永兴岛昏昏沉沉地睡了两天后,才又乘坐西渔705船横渡渔民们称之为南中国最深的海沟,直航东岛。由于涨潮,船在东岛的礁盘外抛锚了(东岛无港口),民兵们只好划着小舢板来迎接我们。晕船还没好的我,在野马一样的小舢板上被颠簸着,每一次落差都有两三米,折腾了好一阵于,才虚脱了似的登上了美丽的东岛,我是让人架着登陆的。 </P>

<P>    南海刚见面就让我感受到了“无风三尺浪”的艰险。然而,我并不知道,这只是一个历史事件的先兆。 </P>

<P>    西沙群岛位于海南岛东南300多公里的海面上,地处南海前哨,各国船队都得打这儿过往。越战期间,西沙军民的主要任务是监视美军和南越西贡当局在南海上空、海域的军事活动情况,保卫祖国的领海领空。东岛是西沙诸岛最美丽也最重要的岛屿,面积1.85平方公里,仅次于永兴岛,位于南海的海空要冲(飞机、船只必经之处)。岛上三分之二的土地被麻风桐和椰林所覆盖,树顶上几乎落满了雪白的鲤鸟,一眼望去,状如我国北方的雪原。岛上放养着近百头无人看管的黄牛,据说早先只有几头,运上岛后,自由自在地生息繁衍,竟成了黄牛部落了。还有野猫,是人们枪击的好目标。海龟、贝壳就不必说了,其中的虎壳斑纹贝常充任我们与外界商品交换的“货币”。 </P>

<P>    东岛东部的磐石上屹立着一座古老的灯塔,许多年了,为不同国籍的过往船只指引着航向,也传递着和平和安宁,渔民们称之为“生命塔”;岛的西部有一座二十多米高的观察塔,日夜监视着南海的领海领空。一切似乎都在安宁里。谁能想到,战争的步子已经近了呢? </P>

<P>    报务员就是筋疲力尽地摇把子。海面上出现不明真相的九支灯光。为过枪瘾,终于偷偷放了两响。 </P>

<P>    作为一名报务员,在海南时,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传递民用公众电报。到东岛后,任务变了,是将南中国海空每天的动态情报,及时地呈报给永兴岛的革委会和人武部。这些情报当中,既有敌方飞机、舰艇的活动情报,也有各国民用飞机、船只的活动情报。正常情况下,每天通过电台传报三次,非正常情况下,电台则须分分秒秒处在联络状态,来不得半点疏忽。 </P>

<P>    岛上的工作环境比我们预想的还要糟,没有电(发电机坏了后,长期失修),使用的手摇发电机是老式的,又笨又重。有情报上传时,观察台的民兵就来帮着摇发电机,我们发报,超过半小时就换人,大家轮流摇把子。夜间没有情报上传时,我们也得在烛光和自制的煤油灯下,一人摇把于,一人联络。赶上其中一人不在,只好自己一手摇,一手发报联络。正常的话,三五分钟就结束了,如联系困难,就得没完没了地摇下去。几天下来我就体会到了什么是前哨。 </P>

<P>    有一天夜晚,海面上发现9支灯光,从不同的方向朝本岛移动。由于当时观察台没有红外线望远镜,无法确定是敌船还是我船,全岛民兵马上进入了戒备状态。而我们只要灯光一有移动,就得通过电台向上级传报每支灯光的移动方位及动向。观察台人员不够用,我们俩只能一人发报,一人摇把子,通宵达旦没敢合眼 </P>

<P>    天亮了,我们才发现那是9艘台湾渔船,我们通知海军炮艇处理,心才松弛了些。虽说是虚惊一场,但现实告诉我,宁可全部当真,也不能稍有懈怠。 </P>

<P>    岛上的建筑,有碉堡,有平房,但不论是哪一种形状,其建筑物均留有枪眼,以防敌人偷袭。所有的民兵和工作人员均配有枪支。最好的对空对海武器就是14.5毫米的高射机枪,步兵武器最好的是“四○”火箭筒,“八五”无后座力炮,轻重机枪,其余的就是冲锋枪、步枪、手枪。 </P>

<P>    我们电台俩人各配一支加拿大手枪和30发子弹。那种手枪最大射程为500米,威力比其他手枪都大。当年,能佩带手枪的人军衔最小的也是排长,年仅19岁的我,竟也佩上了手枪,真是感到无比自豪和荣耀。不幸的是,该手枪的子弹与五四手枪的子弹不一样,要想搞一发相同的子弹进行实弹射击,实在是难。从战争的边缘擦身而过,竟连枪都没放一响,真是窝囊。西沙之战结束后,离岛前,我心痒难熬,冒着纪律处分的风险,面对大海的方向,架起了一块白泡沫板,对着板上画的圆圈连开了两枪。枪声惊动了连部的领导,他们即刻派员查探是谁开的枪。早有准备的我,开枪后即刻卸枪擦拭,并镇定地对前来查探的人员说:“不知道啊,我也不知是谁开的枪。”这事就这样蒙混过关。惭愧。 </P>

<P>    战争拉开了序幕。每一个毛孔都为战备而张着。晚餐时突然来了几架“敌机”。 </P>

<P>    1974年元旦刚过,南越西贡当局出动两艘舰艇,蛮横无理地冲撞我正在作业的四○二、四○七号渔船,西沙之战从此拉开了序幕。 </P>

<P>    当时我们岛上仅有两个排50多位民兵,观察台有5人,电台有2人。岛上没有任何战壕和防空洞,仅有一个供战时指挥部使用的约6平方米的地下掩体。该掩体建在麻风桐树林里,为保证战时的通信畅通,我俩奉命在掩体中试验电台的通信状态。掩体不通风,不透气,湿度很高,电台一开机就短路,无法使用。没办法,我们俩只好跟着命令四处流动。为了提高电台的快速反应能力,俩人将收发报机,手摇电机、天线、天线杆收拾好,手枪和文件包时刻放在身边,耳机不敢摘,不敢脱衣睡觉,每一个毛孔都为战备而张着,一有敌情即刻转移。 </P>

<P>    民兵们和观察台人员也加强了巡逻和值班,不巡逻值班的人员就挖战壕修掩体。平时极少动用的14.5毫米的高射机枪随时准备迎击敌人的入侵。 </P>

<P>    当时,上级下达了三条命令:不准出海捕鱼;夜晚不准灯光外露;有事必须请假,不得随意走动。 </P>

<P>    第二、第三条照办没问题,但第一条命令却断了我们的生活后路,每日三餐必须用咸豆酱、酱油送饭,喝的水是储存的雨水,里面死耗子泡得跟乳猪一样大也得喝,生活越来越艰苦。 </P>

<P>    从空间上讲,海战区离我们岛仅20多海哩,只是飞机十来分钟的航程,舰艇也只需四十分钟到达。说句关门话,如敌方有一艘护卫舰停在本岛1.5海哩的海面上的话,我们岛上的所有武器都无法发挥作用。一旦敌舰炮击,我们都万难藏身。但是,当年的东岛人都铁了心:“人在岛在。”想想《英雄儿女》中的王成,我们那时真的把生死都置之度外,需要的话,一样可以喊出:“向我开炮!” </P>

<P>    战神的翅膀在天空中拍击着,时时掠过这个弹丸小岛。 </P>

<P>    有一天傍晚,大家正集中在连部前用餐,忽然,一位民兵啪地摔下碗指着海上的一个方向失声惊叫:“有敌机!”大家看都不及看,个个如出膛的弹,冲进炮位,跳入战壕,睁大眼睛搜索海面和天空,我们报务员更是马上操起收发报机,好一阵子屏气敛声,空气都要凝固了,仔细看后,是俯身海面飞来的几只大鹏鸟――又是一场虚惊。 </P>

<P>    深航岛开始短兵相接。军队集结南海,部队电台进驻东岛。战争的命脉就控制在几根手指之下。 </P>

<P>    1974年1月19日上午7点多,西贡当局的伪军悍然强行登上我深航岛,一位名叫吴先锋的民兵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怒斥道:“请你们马上离开这里,这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对方置之不理,并开枪射击,当场打死打伤我渔民多名。我方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勇猛还击,打退了他们的进攻。10∶20分,西贡当局的舰艇向我深航岛开炮。10∶30分,同时向我巡逻艇炮击,我舰艇被迫进行了自卫还击。 </P>

<P>    战争达到了白热化,为了遏制敌方的报复行为,我军调集海空部队进入西沙海域和海南岛的所有军用机场,所有雷达系统日夜监视着西贡观港的一举一动,使制侮权和制空权都牢牢控制在我军手中。 </P>

<P>    但战局是千变万化的,不管我军有多大的优势,都必须做到有备无患。为此,1月下旬,海南军区派遣陆军131师通信连一个电台人员12人(其中机要参谋2人、电台台长1名、报务员9名)进驻东岛,与我们一道值班。我们的通信对象由原来的永兴岛革委会电台转向海南军区作战处、榆林基地、广州军区作战处,联络时间24小时全天候值守,情报通信完全进入纯军事化的指挥作战角色。 </P>

<P>    各种弹药堆满了所有空着的房间和走廊,大米也储备了近三个月的量;淡水也第一次运上了东岛,各种工事的构筑日益加快,整个东岛弥漫着战争的气氛。紧张而有序,忘我与勤奋融汇在一起,使人们的情绪进入了高度紧张的战争状况。 </P>

<P>    部队电台进驻我台后,原有的译码方式和信号翻译方式全部改变。那张《西沙作战命令指挥表》,可在几分钟内毁掉一个岛屿,也能在几分钟保住一个岛屿。比方说,某一个“嘀哒、嘀嘀哒”的信号,就代表一组命令语:如“××导弹突击××目标”、“××舰队攻击编队”等。只有在这种特定环境,你才能深切地体会到,那么宏大的一场战争,“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命脉,有时就取决于报务员的几根手指头的准确和速度。 </P>

<P>    我时刻告诫着自己,谨慎,谨慎,再谨慎,不能有半点懈怠,任何一个漏收、错收、错发的信号,都可能酿成大祸,使自己成为千古罪人。自然,值守电台也变成了我们最大的荣耀和最大的担心。有一天下午,我正在值班时,突然收到海南军区作战处发来的一组信号,我顷刻间惊呆了,全身的神经绷得紧紧,因为那是一组作战命令信号,而且是重大战争行动的命令。我屏气接收完信号,心也咚咚直跳,我想,看来是到时候了。报文译出来了――原来是要求我台变换《西沙作战命令指挥表》的翻译方式,结果又白紧张了一场。 </P>

<P>    战争就是一个恐怖接着一个恐怖,一场紧张连着一场紧张,正义确实在我们心中,但死亡也就在头顶上,虽然战地通信不是白热化的前哨,但你的手指时时触摸着战争的脉搏和神经,照样体会得到战争的残酷。 </P>

<P>    不远处,深航岛的炮火在响。 </P>

<P>    甘泉岛的炮火在响。海面上有舰艇在下沉,烈火在燃烧。我们听着听不见的炮声,闻着闻不到的硝烟,手里不停地“嘀哒、嘀哒、嘀嘀哒”…… </P>

<P>    1974年1月下旬,我军以绝对优势兵力,很快收复了珊瑚、深航、甘泉、金银等岛屿,使永乐群岛的领海领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P>

<P>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广东省委、海南行政区委相继组团上岛慰问。总政文工团、海政文工团、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帅哥靓女也上岛登台慰问演出,并拍摄了《西沙群岛不容侵犯》的新闻纪录片,东岛一改以往的寂寞。但战争的硝烟毕竟还没完全散去,看演出时官兵仍然全副武装。记得那晚歌舞正酣,海面上突然升起一颗信号弹,全场立即进入战时,欢乐被紧张代替。后来才查知,是水面上长期流放的流动信号弹不知怎么被碰动了机关,走失了一颗。警报解除,歌舞继续。 </P>

<P>    那几天,我们电台人员由于24小时值班的缘故,一部分战士无法看到文工团的精彩演出,帅哥靓女们就组成小分队登门进行慰问演出,我们倍受感动。演出结束后,帅哥靓女们与我们电台人员一一握手话别。与漂亮女军人握手,战士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情不自禁他说:“啊,女人的手好细嫩啊!”为了细嫩的手,战士们谈论到深夜1点多钟。战争促成了我们与漂亮女军人的握手,给了我们体验异性的第一次美好感觉。 </P>

<P>    战争结束了,为能在西沙有张留影,我们电台人员以“虎斑贝”为交换条件,与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哥们展开了一次艰难的谈判。“八一”的哥们提出,三个“虎斑贝”照一张像,死磨硬缠,达成了两个一张的协议。我在西沙东岛留下的集体照、军装照、工作照就是用六个“虎斑贝”换来的,不容易呀!“虎斑贝”当年成了商品交换的紧俏“币种”。 </P>

<P>    《西沙群岛不容侵犯》是一部新闻纪录片,拍此片,必须有一批群众演员配合。那一天,连部通知我们把最好最靓的衣服穿上参加拍摄,我们真是欢天喜地,认真打扮,把当时最好的“的确凉”衬衫穿上。想想,这辈子能有几次上电影的机会?开始,“八一”的导演们叫我们手托鲣鸟,深情地说:“这鸟真漂亮,这鸟真可爱。”并对着镜头重复了几遍;接着,我们以为导演们叫我们背枪列队一展风姿了,可万万没想到,导演们叫我们穿着最亮丽的衣服到林子里去寻找牛群的踪迹,然后追赶着牛群供他们拍摄。我们只好奉命跟在牛群屁股后傻追了半个多小时,流下了一身臭汗。 </P>

<P>    遗憾的是,二十多年中,我从未看过这部片子,自然也不知片中自己的“芳容”如何。 </P>

<P>    记得中央慰问团的领导人还向大家宣读了江青代表毛主席发来的一份慰问电,大意是:“我身在北京,心系南海……。”还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本精致的《毛泽东选集》。这本特别的精装本,二十多年来一直珍藏在我的书柜中。 </P>

<P>    西沙之战,由于特殊的工作性质,我们两个邮电人没能与敌人真枪实弹地打一场,没能成为战斗英雄。只是在有惊无险而十分艰苦的环境中,体验到了战争的残酷与宏大,紧张与惊惧。 </P>

<P>    回首当年,幸则幸矣,憾亦憾矣!硝烟散尽。六个月的入党外调函。十三年后才还了夙愿。战争结束了,我却留下了一个遗憾。 </P>

<P>    刚去西沙时,我就激动地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这两年中实现我梦寐以求的愿望――入党。一上东岛,我就递交了申请书。由于在西沙之战中,我们保持了通信的畅通,出色地完成了战时的通信任务,受到了连队的嘉奖,1974年4月,党支部决定吸收我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向海南行政区邮电局发出了社会调查函。但由于交通极不方便(当时没有电话直通西沙,搞情报通信工作的我又不能发私人电报),调查函发出后,如石沉大海。六个月后,东岛全部换防,由军队驻守,而社会调查材料未到就无法履行入党手续。东岛党支部的朱指导员只好遗憾地在我的介绍信上留下这样一句话:该同志是我党支部重点发展对象,因社会调查材料未到没能及时发展,望有关部门继续重点培养,就别提我心里有多么难受了! </P>

<P>    六个月后――10月下旬,我带着十分懊丧和失落的心情登上了永兴岛,又特意逗留了半个多月等待调查函,但仍然沓如黄鹤。我彻底失望了,11月上旬,我登上了西渔120船回到了海口。 </P>

<P>    此后,我不停地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也始终是重点培养对象,但总是因工作单位不断调整,一次次落空,直至1986年9月,才实现了夙愿,屈指一算,已是十三年了! </P>

<P>    往事如烟,当年那个19岁的毛头小伙子,如今早已跨过不惑之门,回首那段生活,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当年和我一起上岛的魏伍安,回来第二年就回河南了,以后,人海茫茫再无联系,不知老魏如今可好?据说那位手拍胸脯痛斥南越伪军的吴先锋,战事一结束,就当了八所港务局副局长,如今不知在哪儿,一定也好吧?还有就是那十几位英灵,他们的纪念碑永远矗立在三亚的土地上…… </P>
<P>激情燃烧的岁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