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空缺意味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0:21:03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9/17/c_122047860.htm

  我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2年8次空缺

    新闻背景: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奖


  日前,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显示,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再次空缺,这是该奖项12年来第8次一等奖空缺。

  该消息虽然令人遗憾,但是笔者以为,我国自然科学发展不见得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悲观。科学从来都有自身规律,其进步往往不会按照科技奖励的年度时间表来进行,它不以时空和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国家自然科学奖虽然非常权威,但并非无可置疑,实际上对自然科学项目的评价说到底是由人的认识决定的。在既有知识框架下,一项科技成果的价值到底几何,哪怕最豪华阵容的专家团队都不能说万无一失,谁能保证那些未获奖的科技工作者没有在“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历史上掌握真理的哥白尼的“日心说”最初只是“邪说”和不可饶恕的“罪过”,而开启火车时代的内燃机车被讥笑为“不如马车快”。此外,国家都有自己的科学机密,不是所有科研目前都适宜对外公布,相关成果也许只有到解密的时候才能为世人所真正了解。因此,没有一等奖不等于没有名副其实的创新,是否有真正的一等奖要到将来才有答案,也许有一天,我们回首时才猛然发现:一个伟大的科学时代原来是开始于公元2011年的那个夏天或秋天。

  与此同理,即使面对“一等奖年年有”的局面,我们在欣喜的同时,也有理由保持审慎。实际上,自我标榜的诺贝尔奖的确做到了年年都不落空,但其和平奖早已沦为了不折不扣的政治工具,而文学奖和医学奖得主也有被指名不副实的。

  尽管如此,12年8次一等奖空缺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在自然科学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为此焦灼。实际上,这个问题在笔者看来归根结底就是“李约瑟之谜”、“钱学森之问”包含的内容。对此,国人已经从制度基础、思维方式、文化根源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反思,很多分析笔者都同意。这里我认为有必要强调一点,那就是现在必须切实抛弃国家主导的科技赶超战略,必须切实坚持科技创新的市场化方向,也就是说创新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化作为科技创新的原动力,在这个方针指导下,推进宏观制度层面和微观技术层面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个需要科学巨人而又产生科学巨人的时代。

  未有天才之前必须有培养天才的泥土,科学巨人的孕育离不开培养其的沃土。我们高兴地看到,政府和民间都在积极努力推进科教事业:科技发展和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文件陆续出台落实,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享受到政府科技奖励资金,以方舟子为代表的民间人士配合政府对科技造假学术腐败掀起“零容忍”讨伐运动。更让人欣喜的是,在信息科技革命时代,亿万中国人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已经培养了批判思维习惯,他们崇尚真理、敢于挑战权威、绝不盲从,这是我们走向科技强国的信心和希望。张保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9/17/c_122047860.htm

  我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2年8次空缺

    新闻背景: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奖


  日前,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显示,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再次空缺,这是该奖项12年来第8次一等奖空缺。

  该消息虽然令人遗憾,但是笔者以为,我国自然科学发展不见得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悲观。科学从来都有自身规律,其进步往往不会按照科技奖励的年度时间表来进行,它不以时空和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国家自然科学奖虽然非常权威,但并非无可置疑,实际上对自然科学项目的评价说到底是由人的认识决定的。在既有知识框架下,一项科技成果的价值到底几何,哪怕最豪华阵容的专家团队都不能说万无一失,谁能保证那些未获奖的科技工作者没有在“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历史上掌握真理的哥白尼的“日心说”最初只是“邪说”和不可饶恕的“罪过”,而开启火车时代的内燃机车被讥笑为“不如马车快”。此外,国家都有自己的科学机密,不是所有科研目前都适宜对外公布,相关成果也许只有到解密的时候才能为世人所真正了解。因此,没有一等奖不等于没有名副其实的创新,是否有真正的一等奖要到将来才有答案,也许有一天,我们回首时才猛然发现:一个伟大的科学时代原来是开始于公元2011年的那个夏天或秋天。

  与此同理,即使面对“一等奖年年有”的局面,我们在欣喜的同时,也有理由保持审慎。实际上,自我标榜的诺贝尔奖的确做到了年年都不落空,但其和平奖早已沦为了不折不扣的政治工具,而文学奖和医学奖得主也有被指名不副实的。

  尽管如此,12年8次一等奖空缺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在自然科学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为此焦灼。实际上,这个问题在笔者看来归根结底就是“李约瑟之谜”、“钱学森之问”包含的内容。对此,国人已经从制度基础、思维方式、文化根源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反思,很多分析笔者都同意。这里我认为有必要强调一点,那就是现在必须切实抛弃国家主导的科技赶超战略,必须切实坚持科技创新的市场化方向,也就是说创新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化作为科技创新的原动力,在这个方针指导下,推进宏观制度层面和微观技术层面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个需要科学巨人而又产生科学巨人的时代。

  未有天才之前必须有培养天才的泥土,科学巨人的孕育离不开培养其的沃土。我们高兴地看到,政府和民间都在积极努力推进科教事业:科技发展和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文件陆续出台落实,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享受到政府科技奖励资金,以方舟子为代表的民间人士配合政府对科技造假学术腐败掀起“零容忍”讨伐运动。更让人欣喜的是,在信息科技革命时代,亿万中国人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已经培养了批判思维习惯,他们崇尚真理、敢于挑战权威、绝不盲从,这是我们走向科技强国的信心和希望。张保淑
现在不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开启火车时代的内燃机车被讥笑为“不如马车快”???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抄袭成风时代产生不了伟大
比金鸡百花奖总产双黄蛋好多了
现在的大学科研气氛很浮躁
呵呵。胡言乱语一番,恐怕这个记者写到后来,自己都发现预设立场要圆起来不那么容易。
一等奖本来就很少有,大部分年份没有。

这当然不是慎重,是说明科研水平不行。
假如年年有,那当然又是评奖轻率的明证。

就像楼上叫好的。评了也是浮躁,不评也是浮躁。
一直空缺,说明评这个奖的过程还是正常的。
igood 发表于 2011-9-17 23:51
抄袭成风时代产生不了伟大
就现在这个学术氛围,能说啥好
伟大的时代不是人所能强求的。
20世纪前期和中期就是一个伟大的时代。现在所谓的高科技的底子基本都是那个时代打下的。在那以后就鲜见重要的原理性的创新了。不仅中国如此,全世界亦如是。近几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大都是老年人就可说明问题。当年杨振宁李政道可是三十几岁就得奖的。
这是十分自然的。高潮和高潮之间必然有低谷,新的突破依赖于新的经验的积累。自然科学一等奖常年空缺不过是这个时代的正常写照罢了。(顺便一提,中国也就近20年走上一个正常的轨道,可惜走上正常轨道的时候恰好错过了一个时代)
也许数十年后,人们会发现2011年正是一个新的伟大时代的开始。不过这个谁也说不准。哪怕开启这个时代的人自己都未必能意识到。比如普朗克自己就对量子论的观点犹犹豫豫。
至于科研浮躁、学术腐败的影响,不能说没有。我还想再加一点,就是许多人戾气太重。肚子里全是委屈,嘴上全是牢骚,眼睛不看工作只盯着别人。

刚刚完成科技普及教育的中国

又面临第二次升级

真正创新的时间要下一次升级了,如果一切顺利,大约是2019以后
这是高考语文题吗?如果是语文题,那是连原作者都不知道标准答案的,更不知道出题人出这种题有什么深刻含意、深远影响了。
中国的科研体制并不快,追赶不上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