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共和国的几位军事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1:22:10

粟裕

粟裕,大家都很熟悉,十大将之首,共和国的著名军事家。当年没有授上元帅,一帮子民主人士还找主席说过情。

粟裕生于1907年,和林彪同年。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时任国民革命军第11军24师教导大队班长,起义时负责警卫起义总指挥部。2007拍过一部电影《八月一日》,粟裕在剧中两次出场。一次是在靶场上打枪不准,遭到军官训斥;另一次是警卫起义指挥部江西大旅社,当面挡住便装的伍豪和陈赓不让进去。陈赓当时还差点和粟裕动粗,两位未来的总长和副总长算是第一次照了面。

红军初期,粟裕和林彪一起在红4军中战斗成长。后来去了12军,跟了军长伍中豪。再后来去了红7军团,又跟了军团长寻淮洲。1935年1月,红10军团兵败怀玉山。闽浙赣苏区创始人方志敏和参谋长粟裕带领红7军团改编的19师余部800余人先冲出了包围,军团长刘畴西率军团主力却没有跟上来。责任感极重的方志敏放心不下,让粟裕及负伤的乐少华、刘英等带人先走,自己回去接应大部队。粟裕等带队连夜疾行,抢先一步冲破了国民党军在童家坊至暖水湾一线设置的封锁线,终于抵达了赣东北苏区。粟裕等人在此等了4天,仍不见大部队跟上来,而远处持续了几天的枪炮声也渐渐停息了,知道大势不妙,只好洒泪挥别,继续前行。

红10军团主力已被打散,刘畴西、王如痴等人都已被俘。方志敏在重围中不分昼夜地爬山越岭,在冰天雪地中苦苦支撑,希望能闯出一条生路来。当时国民党军已搜山近一月,也是冻累交加,疲惫不堪。搜剿指挥部认为清剿任务已基本完成,方志敏可能已突围,要求撤回休整。就在这时,方志敏的警卫员魏长发叛变告密,在南昌的蒋介石下了死命令,说方志敏仍在山上,在搜到以前,凡要求撤军休整者杀无赦。就这样,国民党军再次加大了搜山的力度,一树一草地逐层搜索。1月29日傍晚,方志敏在德兴与玉山交界的垅首村被2个国民党兵搜出。同一天,中央红军开始一渡赤水。

在监狱中,方志敏写出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记实》等后来人所熟知的文章。他写道:“我相信,中国一定有一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的民族可以无愧色的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的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

一腔赤诚,跃然纸上。

1935年8月6日,蒋介石电令将方志敏、刘畴西、王如痴、曹仰山等人在南昌赣江下沙窝杀害。时年方志敏36岁。一脸正气的何政军曾在电视剧《方志敏》中饰演过方志敏,最后诀别的一幕,刘畴西、王如痴、曹仰山等人被押出监狱时向方志敏挥手:“志敏,我们先走一步了。。。。。。”,相当感人。

就是这样,伍中豪、寻淮洲、方志敏等老领导相继牺牲,革命人一代又一代前仆后继,粟裕是幸存者,他看到了最后的辉煌。

粟裕

粟裕,大家都很熟悉,十大将之首,共和国的著名军事家。当年没有授上元帅,一帮子民主人士还找主席说过情。

粟裕生于1907年,和林彪同年。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时任国民革命军第11军24师教导大队班长,起义时负责警卫起义总指挥部。2007拍过一部电影《八月一日》,粟裕在剧中两次出场。一次是在靶场上打枪不准,遭到军官训斥;另一次是警卫起义指挥部江西大旅社,当面挡住便装的伍豪和陈赓不让进去。陈赓当时还差点和粟裕动粗,两位未来的总长和副总长算是第一次照了面。

红军初期,粟裕和林彪一起在红4军中战斗成长。后来去了12军,跟了军长伍中豪。再后来去了红7军团,又跟了军团长寻淮洲。1935年1月,红10军团兵败怀玉山。闽浙赣苏区创始人方志敏和参谋长粟裕带领红7军团改编的19师余部800余人先冲出了包围,军团长刘畴西率军团主力却没有跟上来。责任感极重的方志敏放心不下,让粟裕及负伤的乐少华、刘英等带人先走,自己回去接应大部队。粟裕等带队连夜疾行,抢先一步冲破了国民党军在童家坊至暖水湾一线设置的封锁线,终于抵达了赣东北苏区。粟裕等人在此等了4天,仍不见大部队跟上来,而远处持续了几天的枪炮声也渐渐停息了,知道大势不妙,只好洒泪挥别,继续前行。

红10军团主力已被打散,刘畴西、王如痴等人都已被俘。方志敏在重围中不分昼夜地爬山越岭,在冰天雪地中苦苦支撑,希望能闯出一条生路来。当时国民党军已搜山近一月,也是冻累交加,疲惫不堪。搜剿指挥部认为清剿任务已基本完成,方志敏可能已突围,要求撤回休整。就在这时,方志敏的警卫员魏长发叛变告密,在南昌的蒋介石下了死命令,说方志敏仍在山上,在搜到以前,凡要求撤军休整者杀无赦。就这样,国民党军再次加大了搜山的力度,一树一草地逐层搜索。1月29日傍晚,方志敏在德兴与玉山交界的垅首村被2个国民党兵搜出。同一天,中央红军开始一渡赤水。

在监狱中,方志敏写出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记实》等后来人所熟知的文章。他写道:“我相信,中国一定有一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的民族可以无愧色的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的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

一腔赤诚,跃然纸上。

1935年8月6日,蒋介石电令将方志敏、刘畴西、王如痴、曹仰山等人在南昌赣江下沙窝杀害。时年方志敏36岁。一脸正气的何政军曾在电视剧《方志敏》中饰演过方志敏,最后诀别的一幕,刘畴西、王如痴、曹仰山等人被押出监狱时向方志敏挥手:“志敏,我们先走一步了。。。。。。”,相当感人。

就是这样,伍中豪、寻淮洲、方志敏等老领导相继牺牲,革命人一代又一代前仆后继,粟裕是幸存者,他看到了最后的辉煌。
抗日战争中,粟裕奉命组建新四军先遣支队,任先遣支队司令员,挺进苏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1938年6月17日,粟裕在韦岗设伏,歼灭日军少佐土井以下官兵30多人,击毁汽车5辆,缴获枪支20余支。陈毅闻讯后当即赋诗赞曰:

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
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

解放战争初期,粟裕任华中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和华中野战军司令员。他主张采取积极的运动战,大量歼灭进犯的国民党军有生力量。第二副司令员张爱萍则反对,认为应以有限规模的运动战结合游击战为主要作战形式,做好坚持根据地斗争的长期准备。不久,张爱萍乘卡车去津浦路前线指挥战斗,途中倒车时伸头瞭望,结果脑袋被挤在墙上,当场重伤,从此离开了解放战争前线。这是张爱萍的不幸,同时又给了粟裕以表演的舞台。很快,他就以苏中七战七捷拉开了自己人生的辉煌大幕。

当时各解放区都遭到国民党军的进攻。中原解放区四面被围,李先念、王震、王树声、皮定均、张体学等分头突围,部队损失惨重;华北军区连续在张家口、集宁、大同与傅作义部决战,都遭败北,以后只好躲着傅部走;东北组织了四平保卫战,想“化四平街为马德里”,结果在杜聿明、廖耀湘等经过抗战锻炼的精锐国军的围攻下只好弃城而走,部队失散、逃亡严重,立脚不住,一直退到松花江北。当时林彪等人还有万不得已时退到苏联的打算。沧海横流中,粟裕部逆流而上,主动歼敌,连续打出苏中七战七捷、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解放战争初期,除刘邓所部外,当别的军区一战歼敌1个师而不得时,粟裕指挥下已经连续创造一战歼敌1个师至几个师的战例。粟裕的威名,就是这样打出来的。在胆魄惊人的孟良崮战役后,陈毅又诗兴大发:

孟良崮上鬼神嚎,七十四师无地逃。
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
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
喜看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

不愧是元帅诗人。
1950年代,粟裕因身体的原因,错过了带兵抗美援朝的历史机遇,颇为遗憾。在徐向前、聂荣臻之后,粟裕被任命为人民解放军第三任总参谋长。当时的副总长张爱萍回忆:粟裕任总长的时期,大家可以激烈地争论,但从不计较,相互之间没有隔阂,是总参最好的时期,也是我心情最愉快的时期。也可以说,是军队建设最好的时期。

然而,粟裕和时为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的彭德怀之间却一直疙疙瘩瘩。因为总参和国防部的关系问题,彭德怀经常批评粟裕。弄得粟裕非常无奈,有时该报告的也不敢向彭报告,只好去找彭的老部下副总长陈赓、张爱萍托其代报,有时还哭鼻子。按理说都是上过井冈山的战友,本不至如此。但事情愈演愈烈。

1958年,中央军委招开扩大会议,开始就是批判总长粟裕的“个人主义”。彭德怀主持会议,给粟裕扣上了“一贯反领导”、“向国防部要权”、“告洋状”等罪名,还不许粟裕申辩。事后来看,所谓“一贯反领导”,不过是当时“左”的观念影响下的恶果。领导就代表党,不管领导说的正确与否,和领导有了不同意见,就是反领导,就是反党,什么党员权利,党章规定,都只是纸上权利,如此逻辑而已。粟裕也是多年带兵的一方大员,自己有意见,也会和彭德怀据理力争,性烈如火的彭当然不能容忍,加上粟裕当副总长时和代总长聂荣臻也曾闹过不愉快。但那毕竟是同志之间的分歧,扣上“一贯反领导”的帽子,只能说彭也被“左”的逻辑所左右,一年后他也自食恶果;“向国防部要权”,是粟裕想划分总参和国防部之间的职权范围,本也是很正常的事。熟悉中共建军体制的人都知道,军委主席和军委会决定军中大事,总参负责执行,到现在也是如此。国防部属于国务院系统,是个虚名,当年是仿效苏联体制才建立的,起不了决定性作用。彭德怀当时正抗美援朝归来,建有不世之功,以军委副主席兼任国防部长,手中实权很大,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人物。后来林彪同样以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却再没有掌握彭当初那么大的权力。国防部建立之初,为了体现其领导,许多原来由中央军委和总部颁发的命令、指示,都要求改由国防部署名。但哪些该由国防部署名,哪些不该由,并没有明确规定。粟裕为此提出意见,以便在日常工作中有所遵循。结果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成了罪名,不过是欲加之罪;“告洋状”是说粟裕在访苏时向苏军总参谋长索科洛夫斯基询问苏联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工作职责问题,真是动辄得咎。粟裕可能有点自由主义,但也到不了什么“告洋状”的地步。
实际上,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议是毛泽东一手发动的,是以苏联发生“朱可夫事件”为契机,防止中国军队出现“朱可夫”式的人物,在军队中要重新洗牌。彭德怀开始还不理解,把粟裕整出来泄愤。后来在林彪向毛报告并建议后,会议主题才转向“反教条主义”,把刘伯承、肖克等人又拉了出来。一年后,彭德怀、黄克诚也倒了霉,实际上都是一脉相承的。

当时军队的一帮老总对粟裕批得很厉害,彭德怀、聂荣臻、陈毅等都很积极。陈毅还说粟裕为人“阴”。话说陈粟当年是一面旗帜,进城后却少有往来,尽管陈毅夫妇逝世后二家还成了儿女亲家。有意思的是,饶漱石当年也认为粟裕为人比较阴,不宜共事。1952年初调饶进京时,饶非常不满,当面向毛提出三个问题,其一就是为何要用粟裕陪我进京的方式调京。看来粟大将在这点上自身还是需要检讨一下的。

军委扩大会议后,粟裕去了军科院,当了有名无权的副院长。还有人通知他,不要过问军队的事。不过塞翁失马,粟裕早早下台,也躲开了日后多年的政治风浪,文革初期林彪照顾了一下他,文革后期在周恩来提携下还一度在军中有了实权。
珍宝岛武装冲突后,苏军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形势非常紧张。总参有人找了粟裕,要他拿一份北方边境的防御计划。粟裕经过一番调查,还真给搞了出来,并得到了总参的认可。
说起当年的中苏军事对峙,两个字:危险,三个字:真危险!

1970年代苏军在亚洲地区的部署是:中苏边境东部,远东军区3个集团军和1个步兵军,共18个摩步师、1个坦克师和2个空降突击旅;后贝加尔军区3个集团军,共10个摩步师、3个坦克师;西伯利亚军区5个摩步师,驻蒙苏军3个摩步师、2个坦克师。中苏边境西部,中亚军区8个摩步师、1个坦克师;土耳其斯坦军区5个摩步师、1个坦克师和1个空降师。陆军共计59个师,总兵力127万、坦克14300辆、飞机4200架。其中有45个师靠近中苏边境,共计67.5万人。

驻亚洲空军拥有各型飞机约2500架,其中作战机约2000架,人数约10.2万人。

太平洋舰队拥有各型舰艇420艘、排水量100多万吨,其中主要作战舰艇172艘、潜射弹道导弹342枚、海军飞机406架,海军人数约13万人。

战略火箭军拥有洲际导弹492枚、中程导弹165枚,有洲际导弹基地14个、中程导弹基地21个组成,人数约12万人。

如果中苏开战,苏军还会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迅速调运兵员和物资,向中苏边境地区再增加50~60个陆军师,兵力火力规模真是非常吓人。

苏军1个坦克师编制3个坦克团、1个摩步团,有325辆主战坦克。战斗起来,还有大量先进火炮和空军的支援。其以T-62、T-64坦克组成的钢铁洪流,根本不是只拥有陈旧的轻型反坦克武器的中国军队所能抵挡的。

日本人曾写过一部政治幻想小说《明斯克号出击》,想像了苏联同时向中国和日本开战的可怕景象。当然,现在那曾令人谈虎色变的明斯克号航母已成了深圳的一个主题公园。

一旦打起来,苏军最有可能由四个方向进攻:

一.        东北方向
因为有当年闪击关东军的经验,苏军对东北的地形较为熟悉,非常可能依然采取当年的战略。远东军区从松花江和牡丹江两个方向进攻,分向南北满攻击;后贝加尔军区的合成机械化集团军直出大兴安岭,沿多伦、赤峰、锦州突进,切断东北与华北的联系。各部向心突击,一举全歼沈阳军区所属6个野战军和4个坦克师。

二.        内蒙方向
这是最危险的方向,因为是草原沙漠,无险可守,且离北京太近。以驻蒙苏军为主,加强力量,2个机械化集团军并肩突进,以中国军队当年薄弱的反坦克武器是绝难挡住机械化苏军的宽正面、大纵深、高速度突击的。北京基本上守不住,又不能破坏古都,只能放弃,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退向内地建立临时指挥中心。北京军区8个野战军和4个坦克师坚守燕山山脉和长城一线,掩护中央撤退。

三.        新疆方向
这是次要攻击方向。新疆地区苏军也是很熟悉的,地势开阔,沙漠、戈壁纵横,适合机械化兵团突击。乌鲁木齐军区8个步兵师是难以建立稳固防线的,估计会且战且退,与兰州军区3个野战军、1个坦克师会合,在兰州至西安一带建立防线。

四.        渤海湾方向
苏军太平洋舰队分向威海和旅顺攻击,夺取登陆点,然后直逼塘沽,配合陆军切断东北和华北联系并夺取北京。济南军区的26军、67军和北京军区的66军要联手守住渤海湾防线,不得已时退到山区进行抵抗。

另外,苏军会以部分舰艇和空军向华东地区进行骚扰,阻止中国军队北援,破坏中国经济中心。

战争一旦开始,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只能是依托高山密林与沙漠戈壁进行节节阻滞,争取时间集结反击力量和进行全国总动员。三北部队虽也有9个坦克师和若干坦克团,但都是仿制苏联T-54的59式坦克,防护及火力都远不如苏军的T-62和T-64坦克。3个月内,东北地区和新疆地区都有可能丢掉,38军、27军、63军、66军、26军等华北中国军队会依托山西太行山脉、燕山山脉和鲁中山区进行坚守。一旦燕山失守,苏军机械化兵团便会漫过华北平原,直抵河南、湖北、安徽的大别山、伏牛山一线。再往前走就是山区和水网平原,机械化部队不好机动;成都军区13军和50军北调,与兰州军区19军、21军、47军守住秦岭至关中一线;以54军、43军为首的预备队出动,有秦岭至大别山、淮河一带建立防线,寻机反击。在苏军占领区,以大量的生产建设兵团、民兵、没有撤下来的正规军组成游击队,向苏军实施袭击骚扰,进行“人民战争”。

中苏大战,必然是一场总体战。苏军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力,是难以持久的。况且苏联的战略重点是欧洲,无法在中国投入更多的人力,吃不下中国。中国只要挡住苏军的第一次打击,把战争拖下去,就能迎来转机。而且国际上也会有变化的,美国会有行动,苏联不能不顾忌美国。但是,战端一开,中国必然会在人民生命及物质财产上遭受巨大的损失,这是无法避免的。

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中国避免了1969年以后的苏联军事打击,怎么说也是幸运的。

回到粟大将这边。主席逝世以后,华国锋、叶帅等粉碎“四人帮”,粟裕等人是主要的军事依靠力量,这点上后来不太宣传粟裕,实是功不可没。晚年的粟裕,身体非常不好,又把给自己平反当作大事,几次三番向中央申诉,最后没有在有生之年解决,真是非常遗憾。

1984年2月5日16时33分,粟裕大将病逝于北京,享年77岁。据其夫人楚青所说,其逝世还有医疗事故嫌疑,令人郁闷呢。
贺龙

贺龙,从小赶山货出身,走南闯北。20岁时拥护孙中山的中华革命党,用两把菜刀端了盐税局子,拉起了农民武装,参加讨袁护国和护法战争。多年以后,他因这段经历被说成了“大土匪”。

在二次北伐中,贺龙担任国民革命军第9军第1师师长,率领部队大战朱仙镇,横扫奉军张学良部,一时威名远扬。南昌起义时,贺龙已升任国民革命军暂编第20军军长。贺龙是旧军队出身的高级将领,当时各方力量都在拉拢他,蒋介石还许给他湖北省主席的职位。但他信了共产党,毅然参与发动起义,并担任了起义总指挥。贺龙的部队是起义的重要力量,没有他的参与,起义能不能发动还是个问题。中共在此前完全掌握的部队只有叶挺的11军24师,以及叶挺独立团改编的几支部队。叶挺是公开的共产党人,早已是汪精卫、唐生智等人的眼中钉,所部动向皆被注意。是贺龙多次出马周旋,掩护了叶挺部和各支起义力量向南昌的集结。

代表中央前往指导起义的周恩来第一次与贺龙见面时,周29岁,贺31岁,都是雄姿英发的年纪。当时的一幕已无从知晓,在1981年的电影《南昌起义》与2007年的电影《八月一日》中,对此都有精彩表演。

《南昌起义》中,高长利饰演的贺龙与孔祥玉饰演的周恩来见面,贺龙用力握着周的手说:“打我知道有个黄埔,你的大名就在我心里唱歌。今天是如愿以偿啊。”周恩来潇洒地说:“神交已久,我们都如愿以偿嘛。”

《八月一日》中,刘劲饰演的周恩来被周逸群引进大厅,看到墙上挂着的横幅,不由吟诵:“龙潜海角恐惊天,暂且偷闲跃在渊。”侯勇饰演的贺龙从沙发上站起,直视周恩来,接着吟道:“等待风云齐聚会”,周紧接上:“飞腾六合定坤乾。”

前辈的风采,令后人无限景仰。
南昌起义失败后,中央本拟派贺龙去苏联学习。割据井冈山苦于缺乏军事指挥人员的毛泽东,也曾给中央写信要求派贺龙来。但贺龙不愿意去苏联,而是潜回洪湖,收拢旧部贺锦斋等人再起红旗,领导发动荆江两岸年关暴动和湘西起义。后来又与老搭档周逸群和黄埔四期的段德昌等人创建了红2军团,打出了湘鄂西苏区。

后来中央代表夏曦来到湘鄂西,大搞肃反,杀害了红2军团大批指战员。段德昌是洪湖苏区的创始人,极富军事才能,还是彭德怀的入党介绍人,有“火龙将军”之称,也被杀害。据贺龙后来回忆,他极力反对杀害段德昌,但夏曦是中央代表,有最后决定权,他也无能为力。党的七大上段德昌平反,毛泽东授予他第一号革命烈士证书。文革初期,段德昌的遗孀刘淑云给武汉军区写信,揭发是贺龙“设计诱捕了段德昌”。不久,当年段德昌手下的士兵、贺龙军部特务班看押段德昌的战士和亲手执行枪决段德昌的战士都写了揭发材料,指出贺龙在杀段一事上的责任。周恩来在讲话时也说:贺龙说这个问题他不负责任,把责任推给夏曦。肃反时的负责人是贺龙、夏曦、关向应,贺龙是头子。我曾找他谈过话,说肃反应该是贺龙负责,贺一直认为由夏曦负责,这次他才承认错误。这次我到武汉,部队一同志说,打死段德昌起决定作用的一票是贺龙。

文革中的许多材料,因为政治压力的逼供信而真假难辩。贺龙在历史上一贯与人意气相投,跟着他的人很多都是被其人格感召。在以后多年的革命岁月里,贺龙也是以重义爱才而闻名的,对军队将领如此,对知识分子也是如此。毛泽东就评价他:能联系群众。湘鄂西一度杀得只剩3个半党员,显然不全是贺龙的问题。
长征时,贺龙、任弼时、肖克、王震率红2、6军团北上。乌蒙山回旋战中充分表现了贺龙的指挥风格:灵活多变,不吃亏。毛泽东后来就感慨:我们过金沙江绕了那么多圈子,死了那么多人,你们一下子就过来了。后来2、6军团在四川与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的红四方面军会合。张国焘当时已另立中央,马上积极游说2、6军团的领导人。张国焘的一套说法很有迷惑力,原来红一方面军9军团领导人罗炳辉、何长工都被拉了过去,红6军团军团长肖克也一度动摇。后来罗炳辉早死不提。何长工,这位被毛泽东称为“革命的长工”的井冈山根据地创始人之一,如此的老资格在建国后只当了个地质部长。肖克,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则被算了总账,红四军七大不支持毛泽东,长征途中又听了张国焘的蛊惑,加上训练总监部的“教条主义”,被一脚踢出了军队。

贺龙、任弼时则坚决抵制了张国焘。在开会时贺龙半开玩笑的对张说:“国焘啊,只讲团结,莫讲分裂,不然小心老子打你的黑枪。”张国焘还真怕贺龙,有所收敛。文革后期,毛泽东要求给贺龙平反,却又加了一句:“这个人身上经常有武器”,可见其心悸之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都是有历史原因的。

三大红军主力会师后,部队在云阳休整。红二方面军中突然刮起了一股“反军阀主义”的浪潮,彭德怀和朱瑞从一方面军过来主持。据王震回忆,当时彭德怀说得非常难听,指责2军团是军阀主义,6军团是游击主义。重点是红2军团的“反军阀主义”。矛盾层层上指,贺龙一直隐忍不发。麾下头号大将、红2军团代军团长卢冬生不干了,要甩帽子回家。贺龙不得不站出来,“要我走,办不到。毛主席要我走我才走。”因为抗日战争爆发,红军要改编成八路军开赴前线,“反军阀主义”斗争才不了了之。这次斗争是有后遗症的,一是损害了贺龙在军中的威信,后来还有5位将领联名给中央写信要调贺龙走;二是伤害了军中大将卢冬生。

卢冬生,原来是陈赓家的放牛娃,和少爷陈赓感情很好。南昌起义时任国民革命军20军3师6团2营营部副官。会昌战斗后护送陈赓去了上海。后去湘鄂西追随贺龙,成为红二军团高级将领。红军改编后任八路军120师358旅旅长,因受“反军阀主义”斗争牵连,没有上任,和刘亚楼等人赴苏联学习军事,未能参加抗日战争。1945年随苏联红军回到东北,任松江军区司令员。1945年12月13日,卢冬生和警卫员外出,途中遭几名苏联红军抢劫。在表明身份后,苏军士兵怕受处罚,突然开枪将他杀害。卢冬生如果不死,55年必然作为红2军团的代表被授予大将军衔,也就不用授衔时许光达那么纠结了。
红2军团“反军阀主义”不会是无缘无故的。以彭德怀当时指挥三大红军主力作战的高级地位,过来二方面军搞一个“反军阀主义”,显然有更高层的支持甚至是主使。远看贺龙顶着“土匪出身”的名头,近看红四方面军的刚刚分裂回归,中央对于这两支武装不放心也是必然的。当时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已被批判,四方面军的人被整得抬不起头,甚至闹出了许世友要拖枪出走的事故。而二方面军,主要是红2军团,一直拥护中央,也就只能用“反军阀主义”来整顿一下。这件事在党史上一直语焉不详,令人感觉很蹊跷。其实也不过也是为尊者讳罢了。当时中央真正管事的是谁?周恩来要忙于去和国民党谈判,不过毛、张而已。

贺龙对毛泽东是非常崇敬的,称之为“毛大帅”。后来毛要和贺子珍离婚,与江青结婚,以张闻天为首的众多高级干部都反对,贺龙则坚决力挺毛泽东,说:堂堂一个大主席,讨个女人有什么了不起。毛泽东和王明争夺党内领导权时,周恩来都一度支持王明的观点,贺龙却是旗帜鲜明:毛主席的方向就是我们党的方向,王明懂什么?他要骑在主席头上,我就一枪撂倒他。毛泽东也非常欣赏贺龙,评价其为三条:一、对党忠诚;二、对敌斗争坚决;三、能联系群众。这话一直说到文革初期。再后来,就成了“这个人身上经常有武器。”贺龙对张国焘和王明说过的话,毛肯定是记着的。昨是而今非,性格决定命运啊。
抗战初期,贺龙率120师挺进冀中,上去就三战三捷,老红军就是老红军,吕正操当时是佩服不已。在河间齐会战斗中,贺龙亲临前线,身中毒气,连蒋介石都发来了嘉勉电。

贺龙早早就被调回了延安,120师的主力部队要么在延安当御林军,要么偏处晋西北,抗战中没有得到大的发展。8年抗战,115师歼敌54万,129师歼敌42万,120师呢,只歼敌12万。

解放战争中,贺龙的老部队交给了彭德怀带领,自己当起了供应西北野战军的粮草官。彭德怀性格暴躁,骂起人来很厉害,有时候西野的将领受不了了,和彭顶起牛来。贺龙此时就要亲自发话:彭总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要服从彭总的领导。可见贺龙在军中的威信。

到了49年12月,解放战争大局已定,贺龙才重新掌军,带着老部下周士第的华北军区18兵团由陕南入川,配合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第二野战军解放大西南。贺龙接着当了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和西南军区司令员、中共西南局第三书记。二野18军进西藏时,贺龙又当了粮草官,在统筹后勤上做了很大贡献。说起来贺龙在吃喝玩乐上确实有一套,在旧军队时就是如此。红军过草地时那么艰苦,贺龙把自己的口粮分给别人,然后去草地中钓鱼,靠着这个度过了艰难时刻。西北贫瘠,西野经常吃不饱饭,贺龙使出浑身解数,硬是供应着打完了西北解放战争。进成后贺龙更有条件了,经常去钓鱼、打野味、开车兜风,爱吃,好吃,家中的厨师要找名厨,自己有糖尿病也不忌口,一边吃一边打胰岛素。这么样的一个贺龙,搞起后勤来当然是行家里手。
1954年贺龙调到中央工作,虽然担任了国务院副总理和中央军委副主席等重要职务,却没有在军队中管事,而是当了体委主任。一直到59年庐山会议后,中央军委调整,彭德怀倒台,朱德下课,林彪、贺龙、聂荣臻分任中央军委第一、第二、第三副主席,贺龙协助林彪全面主持军委日常工作。林彪身体一直不好,林在,林主持,林不在,贺主持。贺龙第一次掌握了军中大权,成了红人。

说到庐山会议,彭德怀被揭发了三项罪名,怎么也说不清:一、要请红军来;二、里通外国;三、搞小组织活动。这第二条的揭发者是肖华,第三条揭发者是罗瑞卿,第一条呢,贺龙。

怎么回事呢?1959年7月21日,贺龙在小组全上发言说:“我们的缺点不到一个指头。这么大国家,这么多人,工作中有一点缺点、错误,这有什么奇怪的?而且缺点、错误很快纠正。这是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因此,我对彭总给主席的信,觉得在总的估计上是不恰当的,是把问题说得过于严重。”接着贺龙揭发了一件事:“我记得彭总在火车上曾说过,‘如果不是中国工人、农民好,可能要请红军来’。这当然把问题说得过火了。” 贺龙所说的火车上,就是前往参加庐山会议时,彭德怀是和贺龙等人一同乘坐的火车。贺龙把火车上的私下闲谈拿到政治斗争的桌面上了,这个揭发非常厉害。23日毛泽东进行长篇讲话反击彭德怀,其中说:“解放军不跟我走,我就找红军去。”这句很重的话就是针对贺龙的揭发的。从彭德怀后来自述中所说,联系到毛泽东的说法,彭要请的“红军”无非是重新进行革命的代名词。可笑的是,多少年后,彭德怀早已平反,党内的理论家邓力群在1998年4月16日的谈话中谈到庐山会议,却在红军前面加上了“苏联”二字,硬说彭德怀要请苏联红军来解决中国问题。真是没办法。

毛泽东又将当年“反军阀主义”之事重提,在批判彭德怀的讲话中有这么一段:“过去彭德怀对贺龙不信任,甘泗淇到华北局去请示,回来的时候,他们5人写了一封信给我,说贺龙同志政治上靠不住,要把他送到莫斯科去学习。那不是让肖克代替吗?6军团、2军团是两个山头。在云阳,反山头主义就是反贺龙。贺龙是有缺点,但要看大处:对敌斗争坚决,忠于党,忠于人民。有这三条就好。”
庐山会议后,紧接着又召开了中央军委扩大会议,林彪主持会议,秉承毛的意思,先是狠批了一下朱德,斥其为“一天总司令也没当”,在众将面前打掉了朱德的威望,从此朱德就靠边站了。然后又追查彭德怀的所谓“军事俱乐部”人员,搞出了“邓洪万钟”事件。

邓即邓华上将,时为副总参谋长兼沈阳军区司令员。邓华在历史上一直跟着林彪,只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成为彭德怀的副手,与彭关系很好。把邓华拉出来的理由是:“你跟彭德怀打得火热,彭德怀反党反毛主席,你也反党反毛主席!”邓华无论怎样分辨也无济于事。实际上,这是因为毛要抓“军事俱乐部”,那就不能只是彭德怀、黄克诚二人,必须还有其他人员。而林彪新上位,毛林二人要联手控制军队,借机进行一番清洗。沈阳军区当时是最重要的军区,邓华又与彭德怀的关系很好,毛林自然不能放心。毛泽东发话:“邓是彭的人(这就定调了),但是,邓与彭是有区别的(还算手下留情)。”林彪也表了态:“我考虑很久,晚上睡不着觉,总觉得邓华留在部队是一个危险人物。”于是,邓华被踢出了军队,发配到四川任有职无权的副省长。

洪是洪学智上将,时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兼总后勤部部长。洪和邓的原因差不多,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惹的祸,又不积极表态与彭划清界限,于是被拉入“军事俱乐部”。

万是万毅中将,东北军出身,解放战争时当过东野5纵(后来的四野42军)首任司令员,59年时是总参装备部部长。万毅在批判彭德怀的小组会上,没有落井下石,认为“彭总的意见书没错”,于是自动送上门来。

钟是钟伟少将,时为北京军区参谋长。当吴法宪揭发彭德怀在长征中“杀了1军团的干部”时,钟伟挺身而出,为彭仗义执言,被大会秘书长肖华带人扣上手铐架出了会场。

倒霉的,还有抗战后国、共、美三方谈判时周恩来的助手童陆生少将、1951年率领先遣队从青海穿越千里无人区进西藏的慕生忠少将等人。

邓华在朝鲜时曾有一张照片,他和一位后来的上将搂肩扶背,笑得非常开心,旁边还站着甘泗淇、李贞夫妇。就是这位后来的上将,军委扩大会议时是三位秘书长之一。在邓华被拉回沈阳军区批判后,又从北京赶来亲自坐镇。批判彭德怀时,就是他揭发了所谓的“里通外国”,虽然没有一点证据,但这座大山让彭德怀一直背到死。批判邓华时,这位也非常卖力。18年后,邓华复出,回到北京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而这位上将此时正好离开军事科学院,去兰州军区任第一政委。邓华住进了他的房子,据说这房子设计修建的非常精巧。邓华再次看到当年的那张照片,想必心情定会感慨万千。

这位上将,就是肖华,《长征组歌》的作者。
1964年中,罗瑞卿搞了大比武,贺龙非常支持,除林彪外的中央领导人都去参观了。这就埋下了日后的阴影。

1964年11月,周恩来和贺龙去莫斯科参加纪念十月革命47周年的庆祝活动,期间发生了严重的事。7日晚上,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喝多了,走过来对贺龙说:“我们现在已经把赫鲁晓夫搞掉了,你们也应该仿效我们的榜样,把毛泽东也搞下台去,这样我们就能和好。”贺龙当场驳斥马利诺夫斯基,并报告了周恩来。周当即向勃列日涅夫提出抗议,直至勃列日涅夫道歉。周恩来迅速把这件事报告了毛泽东,毛称赞了周和贺龙的表现,似乎没太在意。然而,转过年来,毛就在不同场合连续提出了防止“政变”“兵变”的问题。风从何来?马利诺夫斯基为什么单单要把这件事对贺龙说?毛会作如何想?

1965年底,上海会议,罗瑞卿被批判。事先知道会议内容的,政治局常委有周恩来、林彪、邓小平,军队将领有叶剑英、谢富治、肖华、杨成武等人。刘少奇、彭真、贺龙却不知情。为何?在这次会议上,贺龙被解除了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权力。这是不祥之兆。

贺龙确实和罗瑞卿走得很近,罗在军队中经常宣传贺龙,贺在罗出事后还为罗讲话。事出有因。

在不久发动的文革中,贺龙很快就被波及。朱德成了“大军阀”,贺龙就是“大土匪”。林彪指责贺龙在军队中“到处插手”。很快,又搞出一个“二月兵变”来。

贺龙在军队中的表现,确实也被人抓了把柄。

在空军,党委中矛盾很激烈,二方面军出身的成钧、黄立清、廖冠贤、傅传作等人去找贺龙汇报,状告空军司令员吴法宪、副司令员余立金。贺龙就说:吴、余是有错误的。。。。。。看来,空军这个标兵是有些问题。。。。。。有问题揭开来好。有问题不揭,将来会捂出大事来,那损失就大了!众所周知,吴法宪是林彪红1军团出来的,贺龙支持批吴法宪,林彪会作何想?

在海军,贺龙也主张领导班子“个别也可以做些调整嘛”“王宏坤可以调出来”。海军司令员是肖劲光,但不太管事。政委苏振华与罗瑞卿走得近,副司令员李作鹏是林彪的老部下,另一个副司令员王宏坤和李作鹏观点一致,苏振华与李作鹏、王宏坤又互有不满,矛盾错综复杂。在罗瑞卿倒台后,贺龙又对海军发言,会有何影响?而且贺龙的发言还是林彪指示“海空军的班子现在不要动”以后。

在总参,有人贴出大字报批评代总长杨成武,总参作战部部长王尚荣签了名。杨成武是红1军团的,王尚荣则是贺龙的老部下。后来王说自己是在那种“革命”气氛中,“糊糊涂涂”签名的。林彪可不管那套,不久就批示:这件事与不久前煽动空军颠覆吴法宪、海军反对李作鹏、王宏坤等同出一个根源。

贺老总啊,说不清了。
毛泽东开始还是保贺龙的,说对他的评价还是那三条,要他去向林彪和其他对贺龙不满的同志解释一下。贺龙去了,但处境并无改观。

在王尚荣被定性为“反革命”后,贺龙说:“看来问题复杂了,他们要揪后台啊。”

1967年1月4日,江青在政治局会议上说贺龙“搞阴谋”“是坏人”“要端出来”。

1月9日,林彪在军委扩大会议上讲话:“真正要打倒的未打倒,在军队内并没有炮轰贺龙。贺到处搞夺权,搞山头主义,反而不炮轰。”“罗的后台是贺龙。贺龙是个大土匪。。。。。。40年来灵魂深处是个大野心家。。。。。。许多军区、军种、兵种都有他的人。贺龙是反毛主席的。”

造反派立即行动,抄了贺龙的家,要揪斗贺龙。不得已之下,贺龙夫妇躲进了周恩来在中南海西花厅的家。当时贺见到周的第一句话就是:总理,贺龙今日有难,我这次是来求你来了!

1月19日,周恩来、李富春代表中央找贺龙正式摊牌,说贺龙在背后散布林彪的历史问题、到处插手军队、毛主席百年之后不放心、洪湖肃反应负责任。周不让贺龙辩解,说完就让人送贺龙去西山象鼻子沟暂避一时。贺龙当时伤心地说:“没有想到把我看成这样的人。”

不知周恩来有没有想起40年前二人初见的那一幕,当初仰之何急,如今待之何酷!令人感慨万分。

贺龙就此失去了自由。

在软禁中,贺龙开始还用手杖敲着林彪的照片骂:你这个家伙,为什么不让我革命啊,为什么?后来,他想明白了,指着林彪的照片说:现在不是这个人的问题了。又指着毛泽东的照片:现在是这个人的问题了。只要毛主席说一句话,贺龙没有问题,就没事了。我相信毛主席会说这个话的。

贺龙不知道,1967年2月3日,毛泽东在接见阿尔巴尼亚共产党领导人时说:“我们的军队也不是没有问题的。像贺龙是政治局委员,罗瑞卿是书记处书记、总参谋长。”

事情明朗了。

贺龙被批判后,他的二方面军旧部纷纷遭殃。成钧、王尚荣、许光达、廖汉生相继被逮捕。军委传达贺龙问题的文件后,武汉军区司令员陈再道、政委钟汉华也打电话要军区查“贺龙分子”,二方面军出身的副司令员唐金龙少将闻讯后在家开枪自尽。唐金龙是文革中自杀的级别最高的军队将领,《亮剑》中李云龙最后自杀全节,就是以唐金龙为原型的。

1967年9月13日,中央正式批准对贺龙进行立案审查。

随后,又搞出了所谓贺龙“通敌”“叛变”“颠覆”的罪名,专案组严刑拷打廖汉生、成钧、许光达、王尚荣等人。王尚荣被打成了残废,许光达则被拷打至死。最后终于拿到了一批“揭发”贺龙的材料。

1968年5月20日,毛泽东接见在京学习班学员时说:“贺龙这个人,我先是保他的。但后来知道他搞阴谋,和成钧他们一起搞阴谋,搞颠覆,我就不保他了。”

贺龙的命运终于决定。

软禁之中,贺龙在生活上也遭到了迫害,不给吃饱,不让见阳光,糖尿病人不给足够的水,不给足够的药。

1969年6月9日,贺龙含冤去世。4年后,毛泽东终于发话:“我看贺龙同志搞错了,我要负责呢。。。。。。要翻案呢,不然少了贺龙不好呢。。。。。。都是林彪搞的,我是听了林彪一面之辞,所以我犯了错误”。

1974年9月29日,中央发了《关于为贺龙同志恢复名誉的通知》。开始的时候还要将贺龙的骨灰秘密安葬,贺龙的女儿贺捷生不服,直接上书中南海。贺捷生后来回忆:因为我和张玉凤的父母是邻居,我们交流过,毛主席对你爸爸,觉得有歉意。他还有个批示,所以总理才能去参加追悼会。

在贺龙的骨灰安放仪式上,当时已病重的周恩来一连鞠了7个躬,自责“我没有保护好贺龙同志啊!”

领袖的忏悔,终于来了。可是,有点太晚了。

楼主好文,看得过瘾。
下一个,李先念。
还有后文吗?
屁股决定脑袋。
留名留名~~
国人啊,内斗太严重
那时候的事看得真郁闷
沈晨曦 发表于 2011-9-15 22:31
下一个,李先念。
啥时更新?期待楼主中。。。
MARK一下,期待继续!!
好文,说贺龙说的很透彻,洪湖肃反的事情贺肯定有责任,另外贺和周的关系太亲近,也是他倒霉的一个重要原因。
写的不错,支持一下!!!
balihu 发表于 2011-9-17 09:09
好文,说贺龙说的很透彻,洪湖肃反的事情贺肯定有责任,另外贺和周的关系太亲近,也是他倒霉的一个重要原因 ...
贺跟周没法不亲近,南昌起义的战友,他跟朱,刘,粟都算是是南昌系,南昌系的人建国之后除了朱基本上都是是先被整得对象。
其实我有点小意见,一般来说,说起TG军事家,起码要先提完粟,刘,林,徐,彭五个人然后才能说到其他人,贺的军事指挥能力在红军中就已经不是很出挑了,至于说李先念....跟中央军委定性的36位大军事家完全不是一个档次上的人物。

沈晨曦 发表于 2011-9-15 20:23
毛泽东开始还是保贺龙的,说对他的评价还是那三条,要他去向林彪和其他对贺龙不满的同志解释一下。贺龙去了 ...


楼主,上回我跟你讲党史革命史,你说我讲的连野史都不算,顶多算八卦。但是这两个月以来,你也开始介入党史革命史,你讲的东西,按照你的标准又何尝不是八卦呢,而且是不同来源、不同立场、不同时期、不同可信度的八卦大杂烩。

比如贺龙这个人,他的早期经历有什么可遮掩的?说他是军阀那是抬高了他,他就是一个正牌土匪黑社会。十几岁的娃娃,就能在兵荒马乱、土匪横行的湖湘地区长途贩卖私盐和烟土,这哪里是省油的灯?他的队伍,在接受党领导之前,往好了说是农民暴动,往坏了说就是土匪,既然是个山大王,欺男霸女的事情是少不了的,这在文革时他家人的揭发材料里面都有。这些材料,就算只有10%是是真的,就足以说明,当时的贺龙武装就是王佐、袁文才一样的性质。至于洪湖肃反的惨案,全推到贺龙头上当然不对,全推到夏曦头上就正确了?夏曦淹死了,不能辩白。但谁都知道,肃反肃反,徐向前的老婆、陈毅的老婆都死了,但洪湖虽然杀的昏天黑地,究竟弄死了多少姓贺的呀?
土匪的习气,一辈子是改不了的,“搞几个女人有什么了不起”就是这家伙讲的,这是不是他早期生活的感言呢?参加革命后,有党看着自然要收敛一些。但是在政治上,此人一直不甘寂寞,有机会就上蹿下跳,而且贪享受、好出风头,这是谁都没法否认的。59年彭倒了台,他就是批彭的先锋;七千人大会之后,刘俨然有全面接班的迹象,他立即投靠,与罗一起成了刘在军内的楔子,终于触怒太祖,被彻底拿下了。
在拿下贺龙的过程中,毛周都扮演了睁眼睛说瞎话的角色,周是一边当面说要保护贺龙,一边主办“贺龙专案”;毛是事后讲:“都是林彪骗人”。不知道这两位老一辈革命家脸红不红。总之,政治家的话是不能相信的。
文 革的时候,很多受迫害的人,倒台之前都是打人的棍子。肖华在军内的花名,早就尽人皆知,也就比陈再道好点。要不是看在他吃了七年单身监禁的苦,文革后的待遇会更差。
沈晨曦 发表于 2011-9-15 20:23
毛泽东开始还是保贺龙的,说对他的评价还是那三条,要他去向林彪和其他对贺龙不满的同志解释一下。贺龙去了 ...


楼主,上回我跟你讲党史革命史,你说我讲的连野史都不算,顶多算八卦。但是这两个月以来,你也开始介入党史革命史,你讲的东西,按照你的标准又何尝不是八卦呢,而且是不同来源、不同立场、不同时期、不同可信度的八卦大杂烩。

比如贺龙这个人,他的早期经历有什么可遮掩的?说他是军阀那是抬高了他,他就是一个正牌土匪黑社会。十几岁的娃娃,就能在兵荒马乱、土匪横行的湖湘地区长途贩卖私盐和烟土,这哪里是省油的灯?他的队伍,在接受党领导之前,往好了说是农民暴动,往坏了说就是土匪,既然是个山大王,欺男霸女的事情是少不了的,这在文革时他家人的揭发材料里面都有。这些材料,就算只有10%是是真的,就足以说明,当时的贺龙武装就是王佐、袁文才一样的性质。至于洪湖肃反的惨案,全推到贺龙头上当然不对,全推到夏曦头上就正确了?夏曦淹死了,不能辩白。但谁都知道,肃反肃反,徐向前的老婆、陈毅的老婆都死了,但洪湖虽然杀的昏天黑地,究竟弄死了多少姓贺的呀?
土匪的习气,一辈子是改不了的,“搞几个女人有什么了不起”就是这家伙讲的,这是不是他早期生活的感言呢?参加革命后,有党看着自然要收敛一些。但是在政治上,此人一直不甘寂寞,有机会就上蹿下跳,而且贪享受、好出风头,这是谁都没法否认的。59年彭倒了台,他就是批彭的先锋;七千人大会之后,刘俨然有全面接班的迹象,他立即投靠,与罗一起成了刘在军内的楔子,终于触怒太祖,被彻底拿下了。
在拿下贺龙的过程中,毛周都扮演了睁眼睛说瞎话的角色,周是一边当面说要保护贺龙,一边主办“贺龙专案”;毛是事后讲:“都是林彪骗人”。不知道这两位老一辈革命家脸红不红。总之,政治家的话是不能相信的。
文 革的时候,很多受迫害的人,倒台之前都是打人的棍子。肖华在军内的花名,早就尽人皆知,也就比陈再道好点。要不是看在他吃了七年单身监禁的苦,文革后的待遇会更差。
不错的文章 学习中
沈晨曦 发表于 2011-9-15 20:12
说起当年的中苏军事对峙,两个字:危险,三个字:真危险!

1970年代苏军在亚洲地区的部署是:中苏边境东 ...
乌鲁木齐军区哪来的8个步兵师?1、2、3师在哪里?
话说开国的那一批人都是有点本事的,
ywj704764950 发表于 2011-9-17 10:34
话说开国的那一批人都是有点本事的,
岂止有点......开国那帮人如果没有大本身根本做不上来。
毛泽东和王明争夺党内领导权时,周恩来都一度支持王明的观点,贺龙却是旗帜鲜明:毛主席的方向就是我们党的方向,王明懂什么?他要骑在主席头上,我就一枪撂倒他。毛泽东也非常欣赏贺龙,评价其为三条:一、对党忠诚;二、对敌斗争坚决;三、能联系群众。这话一直说到文革初期。再后来,就成了“这个人身上经常有武器。”


哭笑不得,楼主好文


毛泽东终于发话:“我看贺龙同志搞错了,我要负责呢。。。。。。要翻案呢,不然少了贺龙不好呢。。。。。。都是林彪搞的,我是听了林彪一面之辞,所以我犯了错误”。


===伟大领袖的话,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不相信。

革命期间,党内一直有乡土派和洋务派两大派斗争,毛是乡土派的首领,洋务派的首领,明的是王,暗的是周,抗日战争期间,毛就管不了王、周控制的长江局。正统党史认为,遵义会议后,毛就树立了全面领导地位,其实根本不是。遵义之后,毛领导地位巩固有三部曲:林彪哥哥带来共产国际旨意确认毛的地位、共产国际解散、1945年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统治地位。为了彻底打压洋务派,毛扶植了以刘为首的一派,谁知20年后反噬自身,只好下手除掉,倒霉的是众多以为刘即将接班而从龙的投机客,包括贺。

毛泽东终于发话:“我看贺龙同志搞错了,我要负责呢。。。。。。要翻案呢,不然少了贺龙不好呢。。。。。。都是林彪搞的,我是听了林彪一面之辞,所以我犯了错误”。


===伟大领袖的话,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不相信。

革命期间,党内一直有乡土派和洋务派两大派斗争,毛是乡土派的首领,洋务派的首领,明的是王,暗的是周,抗日战争期间,毛就管不了王、周控制的长江局。正统党史认为,遵义会议后,毛就树立了全面领导地位,其实根本不是。遵义之后,毛领导地位巩固有三部曲:林彪哥哥带来共产国际旨意确认毛的地位、共产国际解散、1945年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统治地位。为了彻底打压洋务派,毛扶植了以刘为首的一派,谁知20年后反噬自身,只好下手除掉,倒霉的是众多以为刘即将接班而从龙的投机客,包括贺。
留名留名
ywj704764950 发表于 2011-9-17 10:34
话说开国的那一批人都是有点本事的,
没办事的,都成了三个半党员的剩下的部分了。
写得不错,期待继续。从他们建国后的遭遇来看,站队很重要呀,可惜了那些人都是中华的精英哪
从将帅们建国后的遭遇来看,站队很重要呀。可惜了那时那一批被清算的人,都是中华的精英哪
怎么说的,只要上了位,肯定会排除异已,这方面朱重八是做的最狠的,把和他一起打江山的人基本上都杀光了,历史总是不停的重演,真的,我感觉我朝就是自己人内斗非常的得行,如果我们不内斗我们是最强的,我觉的哈,基本每朝每代的来亡,基本上都是因为内斗,党争而导致来亡的,以史为鉴,希望我们这朝不要再犯历史错误.
G6-52L 发表于 2011-9-17 10:04
楼主,上回我跟你讲党史革命史,你说我讲的连野史都不算,顶多算八卦。但是这两个月以来,你也开始介入 ...
陈再道和肖华确实太花了,陈再道的儿子更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