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军委最初拟定的军事家只有14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7 04:01:09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 ... 16/11377094_0.shtml
文章摘自《报刊荟萃》2009年第5期 作者:张雄文 原题为《粟裕战争回忆录整理者 王希先披露粟裕秘闻》

王希先曾任人民解放军定海守备区参谋长,后调任军事科学院战史研究部一处研究员、副处长,专门研究土地革命战争史。1977年7月,被借调到军事科学院第一政委粟裕处帮助其撰写回忆录近五年时间,直到1982年1月因粟裕病重和其他原因才离开。此后,继续研究粟裕,后来写了《在粟总身边》、《我写名将粟裕》等文章,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

(一)萧克、粟裕互相尊重

1979年1月11日,粟裕应军事学院(即后来的国防大学)院长萧克的邀请到该院高级系讲课,内容是著名的《对未来反侵略战争初期作战方法几个问题的探讨》。院方领导很重视,学院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领导都参加了,萧克院长亲自陪粟裕登上讲台,并讲了话。他说,这次请粟裕同志讲课意义重大。还说,粟裕同志是位老兵,军事理论和实践都很丰富,希望大家都要认真学习。粟裕在萧克讲话时插话说,你也是个老兵,你当支队长,我当政委。

(二)粟裕说:华野有6个头等纵队

粟裕回忆华东野战军有6个头等主力纵队。他说:“华东野战军有六个头等主力纵队,即第1、第3、第4、第8、第9、第10纵队(后来分别改编为第20、第22、第23、第26、第27、第28军),其中第10纵队稍弱一些,但仍可算作是头等主力。另五个头等主力纵队的战斗力不相上下。这六个纵队都能攻善守,但又各有所长。第1、第4纵队善长野战,第3、第8、第9纵队善长攻坚,第10纵队善长防御。”

(三)宋时轮试图阻止粟裕撰写回忆录

1981年10月,因粟裕病情未好转,整理回忆录的工作基本停止。王希先想调动工作,试探着向楚青说,请求调回南京军区或武汉军区(其时张才千任司令员,他希望王希先去那工作)。楚青向粟裕反映后,粟裕表示可以考虑。王希先便向军事科学院政治部干部部反映,但时任院长的宋时轮不同意调动,并指派政治部副主任找他谈话,内容为:

一是不能离开军科,可以回到本院另外安排工作;二是党委首长对他很关心,可担负更重要一些的工作,但要离开粟裕那里,回来给我们作事才行;三是要回到院里来工作,他们不好提这个意见,要王希先自己向粟裕提出来。
王希先听了政治部副主任的话很生气。他要求下部队去,是想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不是为了那一官半职。如果他离开粟裕那里回军事科学院来,这不是他的本意,这样做也对不起粟裕老首长,所以他仍坚持回南京军区或去武汉军区,并反驳了政治部副主任关于“回院来为我们做事”的话。王希先问他:粟政委为国防建设呕心沥血地总结历次革命战争的经验和研究未来战争的作战方法,恐怕不能说不是院的工作吧,粟政委与院里还能分开吗?政治部副主任无言以对,但仍拖着不办。无奈之下,王希先又请求粟裕给党委写封信,粟裕答应了,但宋时轮接信后还是不表态。因此,王希先只好直接给宋时轮写信,开门见山地请求调走,并询问他对粟裕政委的信是同意还是不同意,也应表个态。在此情况下,宋时轮才交代政治部让王希先走。这件事翻来覆去拖了很久,光政治部管干部工作的副主任和干部部长找王希先谈话就不下十几次。直到1981年12月下旬,王希先才获准离开,被分配到南京军区司令部研究室。

(四)华野外线出击一线部队指挥存在问题

在帮助整理沙土集战役回忆录时,粟裕重点谈了1947年7月初华野外线出击以来等情况。鲁西南和鲁南都未打过好仗,特别是济宁战役失利之后,部队在国民党重兵多路围追堵截之下,天天突围,其转战的艰苦是解放战争从未有过的。其时适逢雨季,洪水泛滥,水深过膝齐腰,空中有敌机轰炸扫射,地上是敌炮隆隆爆炸声,昼夜强行军,风雨无阻,经常吃不上饭,睡不好觉,泥浆溅满全身,部队极度疲劳,减员大增,其中第1、第4纵队尤为严重,两个纵队减员都在万人以上;第3、第8纵队也由三个师九个团缩编为两个师七个团。第10纵队全部转移到黄河以北。有的领导讲,其艰苦险恶程度,有的和长征差不多。这五个外线出击的指挥员分别是出鲁西的陈士榘、唐亮;出鲁南的叶飞、陶勇。粟裕说,造成这一被动局面的原因固然很多,客观的主观的都有,但主要原因之一是指挥问题。如果能在战区内积极创造和捕捉战机,集中主力打敌一路,哪怕是一部分,敌人就不敢猖獗到如此地步,以至一两个团也敢成一路对我实施追击围攻。打掉国名当军一路,我军活动的空间就会大些;如果国民党军怕兵力分散被我军歼灭而集中使用,我军的行动就会更自由一些了。

(五)中央军委最初拟定的军事家只有14位

1988年春天,军事科学院办公室处长潘石英给王希先打电话,透露说中央军委研究确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只有14名将帅定为军事家,分别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粟裕和左权。不久却因某种原因放宽要求,达到了33位。1989年11月29日,新华社正式公布时,增加了杨尚昆、李先念、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叶挺、许继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彭雪枫、罗炳辉、林彪。1994年又增补黄公略、方志敏、刘志丹3人为军事家,总计达到了36人。

(六)有人反对称粟裕为战略家

1992年5月,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当代中国军事思想精要》一书,收录了王希先写的《浅谈粟裕的军事思想》一文。文章中,王希先大胆提出粟裕不仅是杰出的军事家,而且是杰出的战略家的观点。有人不大同意他这“战略家”的提法,但王希先始终认为,粟裕对中国革命的贡献,特别是军事领域的贡献,凡是研究过中国共产党的历次革命战争史,尤其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史的人,无不被他的军事理论和作战实践所倾倒;在解放战争中他是华东(第三)野战军的副司令员,但中央军委却在1946年10月15日明文规定由他负责战役指挥。打仗由副职下决心是没有先例的。由他负责战役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不但是中国五大野战军(后因西北、华北野战军合并,即为四大野战军)打歼灭战最多、战果最大的野战军,而且他曾几次提出过改变战略方针方面的意见,都被中央军委所采纳。因此,称他为战略家是当之无愧的。在《当代中国军事思想精要》出版之前,原军事科学院副院长郭化若.于1991年初也曾在论述粟裕的文章称粟裕为战略家。

(七)军事百科全书将帅条目中,粟裕的条目原拟破例与元帅的条目同等待遇

1991年,军事科学院撰写军事百科全书将帅条目,派人约请王希先写《粟裕的军事思想》。军事科学院当时除谈条目的规格外,还特别讲了条目的字数,说:元帅的条目不超过8000字;大将的条目不超过5000宇,但粟裕因对革命战争贡献大,威望高,可以破例与元帅的条目同等待遇,也可写到8000字。不久,王希先很快写出来了。军事科学院研究讨论时,不知哪位人士持不同看法,认为粟裕也只能享受大将级待遇,不能超过5000字,否定了原先确定的8000字的规定。并要求王希先压缩修改,到5500字。王希先按要求改好后,不想还是通不过,说内容对粟裕的评价太高,有的地方甚至超过了元帅。王希先很反感.他不赞成与元帅去比,应坚持实事求是,在这个问题上,他不愿意让步修改。他说,比,怎么个比法?比资格还是比贡献?如果一定要比,应该是贡献大小为先,军事人物尤应首先比军事方面的贡献。从军事方面比,我认为不论是军事理论还是军事实践,粟裕的贡献是中国革命战争史早已证明了的。尽管如此,王希先还是答应在文字上再作一次推敲,尽最大努力,把条目写得公正、客观、实事求是。写好后,却仍然不符合个别人的口味,他们还自己动手修改了。并以王希先的署名刊登于1997年5月军科出版的《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1卷上。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 ... 16/11377094_0.shtml
文章摘自《报刊荟萃》2009年第5期 作者:张雄文 原题为《粟裕战争回忆录整理者 王希先披露粟裕秘闻》

王希先曾任人民解放军定海守备区参谋长,后调任军事科学院战史研究部一处研究员、副处长,专门研究土地革命战争史。1977年7月,被借调到军事科学院第一政委粟裕处帮助其撰写回忆录近五年时间,直到1982年1月因粟裕病重和其他原因才离开。此后,继续研究粟裕,后来写了《在粟总身边》、《我写名将粟裕》等文章,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

(一)萧克、粟裕互相尊重

1979年1月11日,粟裕应军事学院(即后来的国防大学)院长萧克的邀请到该院高级系讲课,内容是著名的《对未来反侵略战争初期作战方法几个问题的探讨》。院方领导很重视,学院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领导都参加了,萧克院长亲自陪粟裕登上讲台,并讲了话。他说,这次请粟裕同志讲课意义重大。还说,粟裕同志是位老兵,军事理论和实践都很丰富,希望大家都要认真学习。粟裕在萧克讲话时插话说,你也是个老兵,你当支队长,我当政委。

(二)粟裕说:华野有6个头等纵队

粟裕回忆华东野战军有6个头等主力纵队。他说:“华东野战军有六个头等主力纵队,即第1、第3、第4、第8、第9、第10纵队(后来分别改编为第20、第22、第23、第26、第27、第28军),其中第10纵队稍弱一些,但仍可算作是头等主力。另五个头等主力纵队的战斗力不相上下。这六个纵队都能攻善守,但又各有所长。第1、第4纵队善长野战,第3、第8、第9纵队善长攻坚,第10纵队善长防御。”

(三)宋时轮试图阻止粟裕撰写回忆录

1981年10月,因粟裕病情未好转,整理回忆录的工作基本停止。王希先想调动工作,试探着向楚青说,请求调回南京军区或武汉军区(其时张才千任司令员,他希望王希先去那工作)。楚青向粟裕反映后,粟裕表示可以考虑。王希先便向军事科学院政治部干部部反映,但时任院长的宋时轮不同意调动,并指派政治部副主任找他谈话,内容为:

一是不能离开军科,可以回到本院另外安排工作;二是党委首长对他很关心,可担负更重要一些的工作,但要离开粟裕那里,回来给我们作事才行;三是要回到院里来工作,他们不好提这个意见,要王希先自己向粟裕提出来。
王希先听了政治部副主任的话很生气。他要求下部队去,是想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不是为了那一官半职。如果他离开粟裕那里回军事科学院来,这不是他的本意,这样做也对不起粟裕老首长,所以他仍坚持回南京军区或去武汉军区,并反驳了政治部副主任关于“回院来为我们做事”的话。王希先问他:粟政委为国防建设呕心沥血地总结历次革命战争的经验和研究未来战争的作战方法,恐怕不能说不是院的工作吧,粟政委与院里还能分开吗?政治部副主任无言以对,但仍拖着不办。无奈之下,王希先又请求粟裕给党委写封信,粟裕答应了,但宋时轮接信后还是不表态。因此,王希先只好直接给宋时轮写信,开门见山地请求调走,并询问他对粟裕政委的信是同意还是不同意,也应表个态。在此情况下,宋时轮才交代政治部让王希先走。这件事翻来覆去拖了很久,光政治部管干部工作的副主任和干部部长找王希先谈话就不下十几次。直到1981年12月下旬,王希先才获准离开,被分配到南京军区司令部研究室。

(四)华野外线出击一线部队指挥存在问题

在帮助整理沙土集战役回忆录时,粟裕重点谈了1947年7月初华野外线出击以来等情况。鲁西南和鲁南都未打过好仗,特别是济宁战役失利之后,部队在国民党重兵多路围追堵截之下,天天突围,其转战的艰苦是解放战争从未有过的。其时适逢雨季,洪水泛滥,水深过膝齐腰,空中有敌机轰炸扫射,地上是敌炮隆隆爆炸声,昼夜强行军,风雨无阻,经常吃不上饭,睡不好觉,泥浆溅满全身,部队极度疲劳,减员大增,其中第1、第4纵队尤为严重,两个纵队减员都在万人以上;第3、第8纵队也由三个师九个团缩编为两个师七个团。第10纵队全部转移到黄河以北。有的领导讲,其艰苦险恶程度,有的和长征差不多。这五个外线出击的指挥员分别是出鲁西的陈士榘、唐亮;出鲁南的叶飞、陶勇。粟裕说,造成这一被动局面的原因固然很多,客观的主观的都有,但主要原因之一是指挥问题。如果能在战区内积极创造和捕捉战机,集中主力打敌一路,哪怕是一部分,敌人就不敢猖獗到如此地步,以至一两个团也敢成一路对我实施追击围攻。打掉国名当军一路,我军活动的空间就会大些;如果国民党军怕兵力分散被我军歼灭而集中使用,我军的行动就会更自由一些了。

(五)中央军委最初拟定的军事家只有14位

1988年春天,军事科学院办公室处长潘石英给王希先打电话,透露说中央军委研究确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只有14名将帅定为军事家,分别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粟裕和左权。不久却因某种原因放宽要求,达到了33位。1989年11月29日,新华社正式公布时,增加了杨尚昆、李先念、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叶挺、许继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彭雪枫、罗炳辉、林彪。1994年又增补黄公略、方志敏、刘志丹3人为军事家,总计达到了36人。

(六)有人反对称粟裕为战略家

1992年5月,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当代中国军事思想精要》一书,收录了王希先写的《浅谈粟裕的军事思想》一文。文章中,王希先大胆提出粟裕不仅是杰出的军事家,而且是杰出的战略家的观点。有人不大同意他这“战略家”的提法,但王希先始终认为,粟裕对中国革命的贡献,特别是军事领域的贡献,凡是研究过中国共产党的历次革命战争史,尤其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史的人,无不被他的军事理论和作战实践所倾倒;在解放战争中他是华东(第三)野战军的副司令员,但中央军委却在1946年10月15日明文规定由他负责战役指挥。打仗由副职下决心是没有先例的。由他负责战役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不但是中国五大野战军(后因西北、华北野战军合并,即为四大野战军)打歼灭战最多、战果最大的野战军,而且他曾几次提出过改变战略方针方面的意见,都被中央军委所采纳。因此,称他为战略家是当之无愧的。在《当代中国军事思想精要》出版之前,原军事科学院副院长郭化若.于1991年初也曾在论述粟裕的文章称粟裕为战略家。

(七)军事百科全书将帅条目中,粟裕的条目原拟破例与元帅的条目同等待遇

1991年,军事科学院撰写军事百科全书将帅条目,派人约请王希先写《粟裕的军事思想》。军事科学院当时除谈条目的规格外,还特别讲了条目的字数,说:元帅的条目不超过8000字;大将的条目不超过5000宇,但粟裕因对革命战争贡献大,威望高,可以破例与元帅的条目同等待遇,也可写到8000字。不久,王希先很快写出来了。军事科学院研究讨论时,不知哪位人士持不同看法,认为粟裕也只能享受大将级待遇,不能超过5000字,否定了原先确定的8000字的规定。并要求王希先压缩修改,到5500字。王希先按要求改好后,不想还是通不过,说内容对粟裕的评价太高,有的地方甚至超过了元帅。王希先很反感.他不赞成与元帅去比,应坚持实事求是,在这个问题上,他不愿意让步修改。他说,比,怎么个比法?比资格还是比贡献?如果一定要比,应该是贡献大小为先,军事人物尤应首先比军事方面的贡献。从军事方面比,我认为不论是军事理论还是军事实践,粟裕的贡献是中国革命战争史早已证明了的。尽管如此,王希先还是答应在文字上再作一次推敲,尽最大努力,把条目写得公正、客观、实事求是。写好后,却仍然不符合个别人的口味,他们还自己动手修改了。并以王希先的署名刊登于1997年5月军科出版的《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1卷上。
张雄文好多东西都是文学式的夸大,这个人的名声已经{:soso_e174:}
一粉赛十黑,就是张雄文这种人。
林彪竟然是后补上来的军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