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兵坑和战壕的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21:44
第无数次看《兄弟连》突然想问问:为什么剧中美军一直挖的是散兵坑,在阿登森林战役中,美军处于被围中,防守态势,同样在用散兵坑,当时想想我们的抗战电影中,和苏德之间的战役电影中,几乎没见到散兵坑的,都是战壕。为什么呢,在防御作战中有什么优劣?难道是美军的单兵火力优势?等解毒第无数次看《兄弟连》突然想问问:为什么剧中美军一直挖的是散兵坑,在阿登森林战役中,美军处于被围中,防守态势,同样在用散兵坑,当时想想我们的抗战电影中,和苏德之间的战役电影中,几乎没见到散兵坑的,都是战壕。为什么呢,在防御作战中有什么优劣?难道是美军的单兵火力优势?等解毒
看过一部毛子电影,名字忘了。有一段用桶子煮螃蟹的段子记忆很清。
那里面苏军和德军遭遇,也是挖的散兵坑阻击的。毛子不总是挖战壕。
因时而设吧,散兵坑工作量小点,隐蔽效果似乎也差点?
跟战斗的规模有关吧,如果人多就挖战壕,把防御阵地构筑成一个体系,方便调动,人少的话,散兵坑也就够用了。兄弟连里很多情况都是小规模遭遇战。
毛子电影里面挖散兵坑的也不少啊,散兵坑主要用于应急
散兵坑挖的快啊
完全由时间决定,刚停下来时开始挖一个够躺下的浅坑,停留时间长了就把坑挖到能跪的深度,时间再长就把坑挖到能站的深度,在一个地方呆上超过两天的话就开始往两边挖,把自己的坑和旁边的人的坑连起来。
他们是伞兵,散兵的代名词。。。
额,以前看团长,里面说,挖散兵坑,再连点成壕,然后,再挖防炮洞什么的
就是看战场态势了, 美军在诺曼底登陆后一直在不断的推进,作为进攻方在每一个地方呆的时间一般都很短,土工作业时间有限,作为进攻方一般又都是处于兵力优势, 挖散兵坑就差不多了,
另外或许和地质条件也有点关系,如果是冬天冻的铁硬的地面,估计挖个坑都很难。

如果是作为防御方要在某个地方铁了心打防御战,或者说双方战线胶着,要长期对峙,那么自然会挖出完善的工事堑壕体系。
挖土方需要时间啊!
感觉他们当时兵力不足,挖大规模战壕可能够呛。
美军在阿登森林战役中一样有战壕,兄弟连介绍救护兵是就讲到有战壕,只有最前沿哨所是散兵的
总结起来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量力而行
总结起来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量力而行
冰天雪地的你叫人挖战壕.....{:soso_e140:}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1-7-12 16:11
《单兵战斗技能》里的插图啊。不过我认为在真实战场上,很少有条件让士兵去挖一个这样完美的防御工事。
如果相信影视剧,就死定了
书上讲,天太冷,地太硬,挖不开。
电影电视不是教科书。千万别信。
挖散兵坑的是坑主,挖战壕了改成壕主,等到挖防炮洞时就叫洞主
挖散兵坑的是坑主,挖战壕了改成壕主,等到挖防炮洞时就叫洞主
autoliu 发表于 2011-7-13 10:59
挖散兵坑的是坑主,挖战壕了改成壕主,等到挖防炮洞时就叫洞主
挖成盘丝洞一样的防炮洞就是盘丝洞主
应该都是按照具体情况来挖的,不会有军队只会其中一种,美军在阿富汗的很多阵地就是战壕
光靠散兵坑是守不住的,散兵坑只能是应急,最多是前沿侦查之类的,个人感觉美国人比较懒但火力强大
哪有时间挖,还不如先挖个墓坑
陆地飞鹰 发表于 2011-7-13 22:27
应该都是按照具体情况来挖的,不会有军队只会其中一种,美军在阿富汗的很多阵地就是战壕
鬼畜是自己挖还是出点美金请阿富汗人挖的


罗科索夫斯基的回忆录《军人的天职》里面提到过,当时还是斯摩棱斯克战役到莫斯科战役之间组织防御的时候。
当时苏军关于防御作战的条令很不成熟,步兵通常就是挖散兵坑完事。但是在检查时候,下面都反映说散兵坑很降低士气,待在里面也不知道是不是周围的人都逃了。
加挖成战壕后,防御中的步兵的士气提高不少。

罗科索夫斯基的回忆录《军人的天职》里面提到过,当时还是斯摩棱斯克战役到莫斯科战役之间组织防御的时候。
当时苏军关于防御作战的条令很不成熟,步兵通常就是挖散兵坑完事。但是在检查时候,下面都反映说散兵坑很降低士气,待在里面也不知道是不是周围的人都逃了。
加挖成战壕后,防御中的步兵的士气提高不少。

  还在战斗初期我就深感焦急不安,为什么我军正在防御的步兵几乎没有对进攻的敌人开枪射击,敌人一般利用组织良好的炮兵火力进行反击,而步兵呢?我给几位同志下达了研究这些情况的任务,同时我决定亲自在一个最活跃的地段检查前沿防御体系。
  战前我军的条令是按照所谓散兵坑体系教人构筑防御阵地的。据说,散兵坑中的士兵在敌人火力下所遭受的损失会少一些。理论上这是可能的,而最主要的是,防线外观好看,人人称赞。可是,战争显示的却是另一番情景……
  有一回我走到一个散兵坑,替换坐在那里的士兵,一个人留在散兵坑内。
  我知道,在我的左右的某处也坐着红军战士,但是我见不着他们,也听不见他们的说话声。班长没有见到我,正如他见不到他的全班战士一样。而战斗正在继续,炮弹、迫击炮弹到处爆炸,子弹、弹片呼啸而过,敌机不时扔下炸弹。
  我作为一名参加过许多次战斗的老兵,坦率地承认,在这个坑里自我感觉很不好。我总是有一种想往外跑和看一看我的同志们是不是还坐在坑里的愿望,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留在坑里。如果说这种提心吊胆的感觉老是不离开我,那么第一次参加战斗的人会有什么感觉呢?
  人总归还是人,他特别是在危险的时刻自然想看到自己身边的同志和指挥员。难怪民间有一句俗话:和熟人在一起,死也不可怕。班长必须能看得着部下,以便对某个人予以鼓励和夸奖。总之,能够对人施加影响力,并能够掌握他们。
  散兵坑防御体系不适合于战争。我们在自己的集体中讨论过我的观察和我派到前沿去观察的军官们的印象。大家一致认为,应该立即取消散兵坑体系而改为掩体。那一天给军队集群的所有部队发出了有关指示,还给西方面军司令送去了一份报告,铁木辛哥元帅以其固有的坚定性同意了我们的意见。结果事情变得简单易行得多了,防线也更加巩固了。我们有一些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老战士和初级指挥人员,他们熟悉掩体并帮助大家迅速紧握这一并不复杂的体系。
主要看作战任务决定。
作战任务基本决定了你布设阵地的完整性和时间。
需要完整的阵地,自然就要把散兵坑变成战壕,如果时间很紧凑,只能边打边挖。。。
如果只是临时阵地,散兵坑也没问题~~~~~如美国人喜欢一人挖一个坑把自己弄里面睡觉。。。
这个你得去问那片子的导演
作战需要决定,毕竟挖战壕费时费力,像土八路那样处于攻击态势又缺乏压制火力的,只好挖战壕,进能攻退可守。各种单兵坑、战壕、地道什么的挖多了,就成了一项技能了——土工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