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史烽烟】苏德坦克初战 1.5万辆为何输给4千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6:11:55
junsh_zh_060501.jpg

战争爆发初期,德军拿出来的III、IV号也不过1000余辆,性能均不及T-34。(资料图)

  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掀起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坦克战争。“巴巴罗莎”行动开始时,德军投入了4171辆坦克和自行火炮(总数5600辆),苏军在西线部署有15687辆坦克和自行火炮(总数25700万辆)。苏军的数量优势极为明显,但苏军却节节败退,直到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才扭转败局。据统计,至12月5日苏军共损失2万辆以上的坦克和自行火炮。

  有历史学家声称,苏军坦克虽然数量庞大,但质量劣于德军,是初期失利的主要原因。但这个理由经不起推敲,实际上苏军坦克不仅数量占优,质量也明显优于德军。1941年6月,德军仅有1440辆III号坦克,438辆IV号坦克,其余都是轻型坦克,而当时的III号、IV号中型坦克大多数都只有短管火炮,反坦克能力很差。相比之下,苏军开战时已拥有1225辆T-34中型坦克,636辆KV-1、KV-2重型坦克,火炮口径和威力都大大优于德军。即使是所谓的旧式苏联坦克,也并非纸糊的,T-26轻型坦克和BT快速坦克,均拥有45毫米火炮,威力不逊于III号的37毫米炮和短管50毫米炮,只是装甲防护较差。可见,面对的苏军上万辆坦克,德军坦克不仅数量屈居劣势,性能上也相形见拙。

  但战争初期的发展,却是苏军坦克出现空前损失,仅明斯克战役中,苏军就有近3000辆坦克被击毁或被俘。拥有大量新型坦克第3、6、8、15等机械化军在战争初期,曾积极进行反突击行动,但均遭到失败。尤其是拥有238辆T-34坦克和114辆KV坦克的第6机械化军,几天内就惨遭合围被歼灭。

  纠其原因主要有五点:

  第一,苏军坦克保障不力。其中旧型坦克设计粗糙,可靠性差,即使经过全面整备,有效操作时间也不过100小时。T-34等新型坦克则后勤保障太差,后备零件严重不足,弹药短缺,伴随维修力量也不足。一旦出现故障和损伤,苏联坦克就只能等死,无法及时修理或后送。相比之下,德军坦克的保障力量更好,大量战损坦克能够在战场及时修复。

  第二,苏军坦克缺乏兵种协同。这主要是苏军坦克缺乏其他兵种的协同配合。按照苏军机械化军编制,1个军应有3.608万人、1031辆坦克、100门野战炮、36门反坦克炮、36门高射炮、186门迫击炮、268辆装甲车。技术兵器虽然非常可观,但明显坦克数量偏多,步兵、火炮和防空武器比例太低。而且战争爆发时,苏联机械化军兵力配置并不完备,再加上指挥的混乱,步兵、火炮的配合更无从谈起。这种情况下,坦克只能单独从事反突击,常常陷入德军步兵的围困而被歼。

  第三,苏军各级指挥能力不足。苏军经过大清洗后,指挥官素质严重不足,对技术兵器的指挥人才更是缺乏,而且苏军在战前扩军过快,大部分中高级指挥人员都缺乏相应经验。相比之下,德军拥有丰富的装甲部队指挥操作经验,因此能够轻松击败盲目行动的苏军坦克。

  第四,苏军坦克缺少制空权。苏德战争初期,尽管苏军飞机数量也远远超过德国(约1.2万架对4300架),但同样由于人员素质低下、训练不足,在空战中损失严重,制空权被德军牢牢掌握。另一方面,苏军坦克缺乏空地联络经验,在侦察、机动和支援方面,就远远不足德军坦克和俯冲轰炸机的联合行动。

  第五,苏军坦克的自身弱点。这主要是苏联电子技术的不足,大部分坦克均没有无线电装置。因此,坦克在群体配合、空地联络以及后方火力支援方面,就出现严重短板,火力和数量上的优势难以发挥。坦克之间的通话,甚至还要靠旗语来执行。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苏军坦克集群很容易因突发情况而陷入被动,战术指挥也非常不灵活。junsh_zh_060501.jpg

战争爆发初期,德军拿出来的III、IV号也不过1000余辆,性能均不及T-34。(资料图)

  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掀起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坦克战争。“巴巴罗莎”行动开始时,德军投入了4171辆坦克和自行火炮(总数5600辆),苏军在西线部署有15687辆坦克和自行火炮(总数25700万辆)。苏军的数量优势极为明显,但苏军却节节败退,直到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才扭转败局。据统计,至12月5日苏军共损失2万辆以上的坦克和自行火炮。

  有历史学家声称,苏军坦克虽然数量庞大,但质量劣于德军,是初期失利的主要原因。但这个理由经不起推敲,实际上苏军坦克不仅数量占优,质量也明显优于德军。1941年6月,德军仅有1440辆III号坦克,438辆IV号坦克,其余都是轻型坦克,而当时的III号、IV号中型坦克大多数都只有短管火炮,反坦克能力很差。相比之下,苏军开战时已拥有1225辆T-34中型坦克,636辆KV-1、KV-2重型坦克,火炮口径和威力都大大优于德军。即使是所谓的旧式苏联坦克,也并非纸糊的,T-26轻型坦克和BT快速坦克,均拥有45毫米火炮,威力不逊于III号的37毫米炮和短管50毫米炮,只是装甲防护较差。可见,面对的苏军上万辆坦克,德军坦克不仅数量屈居劣势,性能上也相形见拙。

  但战争初期的发展,却是苏军坦克出现空前损失,仅明斯克战役中,苏军就有近3000辆坦克被击毁或被俘。拥有大量新型坦克第3、6、8、15等机械化军在战争初期,曾积极进行反突击行动,但均遭到失败。尤其是拥有238辆T-34坦克和114辆KV坦克的第6机械化军,几天内就惨遭合围被歼灭。

  纠其原因主要有五点:

  第一,苏军坦克保障不力。其中旧型坦克设计粗糙,可靠性差,即使经过全面整备,有效操作时间也不过100小时。T-34等新型坦克则后勤保障太差,后备零件严重不足,弹药短缺,伴随维修力量也不足。一旦出现故障和损伤,苏联坦克就只能等死,无法及时修理或后送。相比之下,德军坦克的保障力量更好,大量战损坦克能够在战场及时修复。

  第二,苏军坦克缺乏兵种协同。这主要是苏军坦克缺乏其他兵种的协同配合。按照苏军机械化军编制,1个军应有3.608万人、1031辆坦克、100门野战炮、36门反坦克炮、36门高射炮、186门迫击炮、268辆装甲车。技术兵器虽然非常可观,但明显坦克数量偏多,步兵、火炮和防空武器比例太低。而且战争爆发时,苏联机械化军兵力配置并不完备,再加上指挥的混乱,步兵、火炮的配合更无从谈起。这种情况下,坦克只能单独从事反突击,常常陷入德军步兵的围困而被歼。

  第三,苏军各级指挥能力不足。苏军经过大清洗后,指挥官素质严重不足,对技术兵器的指挥人才更是缺乏,而且苏军在战前扩军过快,大部分中高级指挥人员都缺乏相应经验。相比之下,德军拥有丰富的装甲部队指挥操作经验,因此能够轻松击败盲目行动的苏军坦克。

  第四,苏军坦克缺少制空权。苏德战争初期,尽管苏军飞机数量也远远超过德国(约1.2万架对4300架),但同样由于人员素质低下、训练不足,在空战中损失严重,制空权被德军牢牢掌握。另一方面,苏军坦克缺乏空地联络经验,在侦察、机动和支援方面,就远远不足德军坦克和俯冲轰炸机的联合行动。

  第五,苏军坦克的自身弱点。这主要是苏联电子技术的不足,大部分坦克均没有无线电装置。因此,坦克在群体配合、空地联络以及后方火力支援方面,就出现严重短板,火力和数量上的优势难以发挥。坦克之间的通话,甚至还要靠旗语来执行。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苏军坦克集群很容易因突发情况而陷入被动,战术指挥也非常不灵活。
对于第一点,对与不断撤退中的军队来说,就算本身保障水平很高,也不见得真的有作为。显然lz并没有仔细考虑这一点。
第二点lz列举的是苏联对机械化军的编制,原计划建立20个这样的机械化军,但是战争开始是相当多的部队没有达到该编制或者说不满员。同时由于坦克数量不足,抽调其他非机械化军单位的坦克部队,导致配属步兵的坦克数量急剧减少,和机械化军的刚好步坦配置调了个个儿。
第三点,相对于中高级军官的数量而言,下级军官的质量才是真正影响的因素,因为高级军官大批被处决,一些剩余的中级军官去做替补,这样一级一级的向上替补。造成各级军官素质都严重下降。而且坦克作为技术兵种,对军官素质要求更高,不说本身清洗后没人,就算没清洗,20个军的规模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够配齐的。
制空权的丢失是一个因素,但是苏军实际上损失最大的也不是德国空军造成的。当时德国突袭后苏军混乱中无法做到统一集结,各部队分散开往前线,结果被各个击破。由于很多坦克故障,部队开拔分散,投入战场的如同添油,在局部数量上,苏军实际也不占多少优势。加上人员素质和通信不畅,坦克本身技术优势也就没油了。
其实随着空军的逐步壮大,坦克的作用日渐衰微,二战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苏德战场表现已经开始明显,到了二战后期,不可一世的德国坦克在美国飞机面前完全是被动挨打,非但没有任何还手之力,连招架之功都谈不上。
脉脉不语 发表于 2011-7-8 12:46
其实随着空军的逐步壮大,坦克的作用日渐衰微,二战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苏德战场表现已经开始明显,到了二战 ...
这个说法不确切
脉脉不语 发表于 2011-7-8 12:46
其实随着空军的逐步壮大,坦克的作用日渐衰微,二战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苏德战场表现已经开始明显,到了二战 ...
典型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
脉脉不语 发表于 2011-7-8 12:46
其实随着空军的逐步壮大,坦克的作用日渐衰微,二战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苏德战场表现已经开始明显,到了二战 ...
朝鲜战争。
红色俱乐部 发表于 2011-7-10 03:18
朝鲜战争。
楼上朝鲜战争那种地形,坦克能运用的起来伐?拿来单独攻坚还差不多,大规模集团装甲在山沟沟里动也不能动,走出来的结果请参照苏联坦克在阿富汗的遭遇
81014778 发表于 2011-7-10 16:05
楼上朝鲜战争那种地形,坦克能运用的起来伐?拿来单独攻坚还差不多,大规模集团装甲在山沟沟里动也不能动, ...
我是说飞机。实际上朝鲜战争中,美帝的空军优势在早期并没有组织某国纯步兵流的攻击。证明了空军优势并不等于全局优势。
还是德国人对坦克使用比较理解深刻吧,西线开打时,英法联军的坦克从数量上看也没有啥劣势,不还是几个月搞定
战术上的不正确有关系,还有空军的壮大!
希特勒说过一句话
大致意思是苏联只是间破房子,踢开门以后自己就会坍塌
这句话在某个角度是对的,在饿死几千万人之后,很难相信普通老百姓还会为苏共卖命
只是德国人在占领区和对待战俘的问题上做的太过分(种族优越论,把苏联人当劣等人)
激起了苏联民众的反抗意识,使外部矛盾升级为主要矛盾,全民一致对德.我认为这才是德国在东线失败的关键
贫瘠的真实 发表于 2011-7-14 21:47
希特勒说过一句话
大致意思是苏联只是间破房子,踢开门以后自己就会坍塌
这句话在某个角度是对的,在饿死几 ...
小胡子还是没有弄清楚GCD的灌脑的能力,总以为GCD在苏联不得人心,他们去打几下,GCD政权就自己垮了,但是事实是人家坚挺得一塌糊涂
贫瘠的真实 发表于 2011-7-14 21:48
只是德国人在占领区和对待战俘的问题上做的太过分(种族优越论,把苏联人当劣等人)
激起了苏联民众的反抗意识 ...
这就是“不是国军太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的思维方式吧?
还是德国人对坦克使用比较理解深刻吧

德军对于空地协同的理解比较超前
要说单指对坦克的运用
闪电战比不过大纵深
当然苏德战争之前例如图哈切夫斯基等装甲战略家给清洗掉了是直接原因
只是德国人在占领区和对待战俘的问题上做的太过分(种族优越论,把苏联人当劣等人)
激起了苏联民众的反抗意识,使外部矛盾升级为主要矛盾,全民一致对德.我认为这才是德国在东线失败的关键
===============================
亲德的民众主要在刚被俄国收进来的波罗的海, 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 真到了大俄罗斯区, 德国人是找不到同盟者的。 斯摩棱斯克作战时苏军和当地民众的抵抗就远不是边境地区作战能比的。 这是真假伊万的问题, 与德国的政策关系并不大。
贫瘠的真实 发表于 2011-7-14 21:47
希特勒说过一句话
大致意思是苏联只是间破房子,踢开门以后自己就会坍塌
这句话在某个角度是对的,在饿死几 ...
楼倒不倒也要看你的政策

其实当年拿破仑比希特勒更有优势,沙皇非常惧怕拿破仑解放所有农奴,这样拿破仑或许真能征服俄罗斯
贫瘠的真实 发表于 2011-7-14 21:47
希特勒说过一句话
大致意思是苏联只是间破房子,踢开门以后自己就会坍塌
这句话在某个角度是对的,在饿死几 ...
几千万人是后来忽悠的,为了证明苏共的不合法性而妖魔化用的捏造数据。想想苏联解体的时候人口2亿8千万,二战开始的时候最多2亿。饿死几千万,那社会上还有人么?西媒造谣无底线,做人不能太CNN。
四条 发表于 2011-7-16 17:23
几千万人是后来忽悠的,为了证明苏共的不合法性而妖魔化用的捏造数据。想想苏联解体的时候人口2亿8千万, ...
我以前看的一个帖子 说的是斯大林在20~30年代在乌克兰搞的一个神马粮食运动啥的、、、  
具体内容忘记了。。。
  结果饿死成千上万的人。。。
  
也许是吃了二战的亏吧, 后来苏军极重视战场抢修能力,这点从后来俄罗斯车臣战争中可以看出,其装甲兵的战场抢修表现是可圈可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