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高考班”全班46人全过600分 暗藏教育危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08:12:06
http://roll.sohu.com/20110627/n311789515.shtml

“最牛高考班”全班46人全过600分 暗藏教育危机
来源:华媒网
2011年06月27日13:35
我来说两句(null)
复制链接
打印
大中小

  这两天高考放榜后,武汉部分高中频现“高考牛班”。

  武汉外校高三(1)班50人参加高考,成绩几乎全过600分,有4名学生位列武汉市理科前十名,其中一人是市理科状元。武汉十一中高三(16)班46人高考全过600分,平均分641分。华师一附中两个理科实验班共67人高考,均过了600分,最高一个班人均656.26分。

  钢城四中今年有10名学生考分超过600分,其中高三(10)班有6人过600分,这个成绩在武汉市级示范高中里名列前茅。

  我省今年重点线理科571分、文科547分,为13年来最高。今年高考600分以上有1.3万余人,几乎比去年多一倍。高分考生增多是“牛班”诞生的重要原因。虽然高分考生增多,但并非每所高中都“大丰收”,高分考生的分布并不均衡。

  “今年高考总体难度低于去年,但不意味着更容易得分。”武汉十一中高三年级主任滕维生说,高考不光考智力,还考认真细致等非智力因素。武汉市理科状元的班主任、武汉外校高三年级组长陈焕桃也认为,树立优良学风和正确高考观,才容易出“高考牛班”。

  专家称,预计今年不少大学录取线可能较去年上涨,考生填志愿不能光看分数,应结合一分一段表、院校招录形势等综合判断,科学填报。

  下页看点:“最牛高考班”三大罪状

  “最牛高考班”的三大罪状

  讲述不完的高考神话,歌颂不完的“最牛高考班”。在每年的六七月份,我们总听到许多这样那样的高考神话,即使年年都有评论说“最牛高考班不过是最牛生源班”,可谁也驾不住社会对于“最牛高考班”的追逐心态。家长喜欢看,并且并看边感叹,为什么俺的孩子没有成为状元?孩子喜欢看,我为什么没有进入那个神奇的学校、神奇的班级呢?

  殊不知,一年又一年的“最牛高考班”的新闻中,却隐藏着巨大的教育危机。在笔者看来,“最牛高考班”的存在以及对“最牛高考班”的宣传,至少有三宗罪。

  第一宗罪,不遵守“教育公平”原则,为年级前50名、前60名学生保驾护航。看遍所有的“最牛高考班”的新闻,就会发现,将年级前50名、前60名学生组织到一个班里,聘用最有经验、最敬业、最有上进心的老师任教,已然成了许多学校的一致做法。虽然,这种做法有利于一些学生学习环境的改变,对于学习好的同学是公平的,但从反面来说,那些学习差一点的、学习习惯不好的同学来讲,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歧视与不公。这与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教育公平”原则,已然南辕北辙。

  第二宗罪,打破了“就近入学”原则。制造高考神话,无非是打造成学校的“名片”与“招牌”,将最好的生源吸引过来。“就近入学”是我国教育的最根本法则,去离家最近的学校上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另一方面,还能规避“择校现象”与乱收费问题。“招牌学校”打造学校名片,虽然在原则上无可争议,但在目的上却是在告诉家长――我们的学校,才是您孩子大学梦起飞的地方。

  第三宗罪,宣扬状元神话,容易使社会产生“唯状元至上”的风气,教育的目的似乎只剩下了培养状元。状元虽然看起来很美、听起来悦耳,现实中,却也只能是一个传说。2009年,中南大学教授蔡言厚于2009年发表了最新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调查显示,1977年至2008年32年间的高考状元,几乎没有一个成为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绩远远低于社会预期。显然,状元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成功,根本不能代表状元本人的人生命运。

  世上本没有“最牛”二字,喊的人多了,也就成一种迷信。迷信的可怕之处不仅在于妖言惑众,更会让教育失去原来的本质――教育的使命从来都不是以高考为归宿,而应当是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放在教育的终极目中来审视“最牛高考班”,最终也只剩下了“N宗罪”,至于“最牛”二字,还是不炒作为好。来源荆楚网)http://roll.sohu.com/20110627/n311789515.shtml

“最牛高考班”全班46人全过600分 暗藏教育危机
来源:华媒网
2011年06月27日13:35
我来说两句(null)
复制链接
打印
大中小

  这两天高考放榜后,武汉部分高中频现“高考牛班”。

  武汉外校高三(1)班50人参加高考,成绩几乎全过600分,有4名学生位列武汉市理科前十名,其中一人是市理科状元。武汉十一中高三(16)班46人高考全过600分,平均分641分。华师一附中两个理科实验班共67人高考,均过了600分,最高一个班人均656.26分。

  钢城四中今年有10名学生考分超过600分,其中高三(10)班有6人过600分,这个成绩在武汉市级示范高中里名列前茅。

  我省今年重点线理科571分、文科547分,为13年来最高。今年高考600分以上有1.3万余人,几乎比去年多一倍。高分考生增多是“牛班”诞生的重要原因。虽然高分考生增多,但并非每所高中都“大丰收”,高分考生的分布并不均衡。

  “今年高考总体难度低于去年,但不意味着更容易得分。”武汉十一中高三年级主任滕维生说,高考不光考智力,还考认真细致等非智力因素。武汉市理科状元的班主任、武汉外校高三年级组长陈焕桃也认为,树立优良学风和正确高考观,才容易出“高考牛班”。

  专家称,预计今年不少大学录取线可能较去年上涨,考生填志愿不能光看分数,应结合一分一段表、院校招录形势等综合判断,科学填报。

  下页看点:“最牛高考班”三大罪状

  “最牛高考班”的三大罪状

  讲述不完的高考神话,歌颂不完的“最牛高考班”。在每年的六七月份,我们总听到许多这样那样的高考神话,即使年年都有评论说“最牛高考班不过是最牛生源班”,可谁也驾不住社会对于“最牛高考班”的追逐心态。家长喜欢看,并且并看边感叹,为什么俺的孩子没有成为状元?孩子喜欢看,我为什么没有进入那个神奇的学校、神奇的班级呢?

  殊不知,一年又一年的“最牛高考班”的新闻中,却隐藏着巨大的教育危机。在笔者看来,“最牛高考班”的存在以及对“最牛高考班”的宣传,至少有三宗罪。

  第一宗罪,不遵守“教育公平”原则,为年级前50名、前60名学生保驾护航。看遍所有的“最牛高考班”的新闻,就会发现,将年级前50名、前60名学生组织到一个班里,聘用最有经验、最敬业、最有上进心的老师任教,已然成了许多学校的一致做法。虽然,这种做法有利于一些学生学习环境的改变,对于学习好的同学是公平的,但从反面来说,那些学习差一点的、学习习惯不好的同学来讲,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歧视与不公。这与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教育公平”原则,已然南辕北辙。

  第二宗罪,打破了“就近入学”原则。制造高考神话,无非是打造成学校的“名片”与“招牌”,将最好的生源吸引过来。“就近入学”是我国教育的最根本法则,去离家最近的学校上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另一方面,还能规避“择校现象”与乱收费问题。“招牌学校”打造学校名片,虽然在原则上无可争议,但在目的上却是在告诉家长――我们的学校,才是您孩子大学梦起飞的地方。

  第三宗罪,宣扬状元神话,容易使社会产生“唯状元至上”的风气,教育的目的似乎只剩下了培养状元。状元虽然看起来很美、听起来悦耳,现实中,却也只能是一个传说。2009年,中南大学教授蔡言厚于2009年发表了最新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调查显示,1977年至2008年32年间的高考状元,几乎没有一个成为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绩远远低于社会预期。显然,状元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成功,根本不能代表状元本人的人生命运。

  世上本没有“最牛”二字,喊的人多了,也就成一种迷信。迷信的可怕之处不仅在于妖言惑众,更会让教育失去原来的本质――教育的使命从来都不是以高考为归宿,而应当是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放在教育的终极目中来审视“最牛高考班”,最终也只剩下了“N宗罪”,至于“最牛”二字,还是不炒作为好。来源荆楚网)
特权和不公。
阶级社会,本来就没有公平,赶紧认清现实,有钱的拼钱,没钱的拼爹,两个都没的拼命吧
2000wcw 发表于 2011-6-27 22:10
阶级社会,本来就没有公平,赶紧认清现实,有钱的拼钱,没钱的拼爹,两个都没的拼命吧
呵呵,有道理啊,入骨头三分。。。
这TM也扯得上特权和不公?
脑子里面装的是啥?是不是考高分的都是权贵子弟?
对这3点:
1.将成绩相近的学生分班,有利于因材施教,也可以激励上中下游的学生提高成绩。
2.新闻中哪儿写了没有就近入学?难道说学校考得好还成了错误?
3.我搜了下中南大学教授蔡言厚的调查报告,只找到1999到2009年的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显然这个年龄段的高考状元们最终能不能成大器,还无法定论。
另外,退一万步说,就算1977到2009年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真的存在,这些状元们也不可能用一句“几乎没有一个成为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就概括,起码也要和不同成绩段的其他学生做个对比才有意义。
比我强的肯定就是权贵、富二代、官二代、既得利益者......

还有啥没说全的不?
没那个学习能力就别怪别人

我堂弟就是华师一的,现在武大研究生毕业,就是靠自己,姑姑下岗还在KFC打工,他们家算富二代?

写这文章的是什么破玩意

按5#的说法,只有贫富不均才可以激励我们这些P民工作的激情,而且富人越富,P民越穷,越有效果。大家都是上过高中的,普通班和重点班的差别大家都有数。你就不要在这里干嚎“可以激励上中下游的学生提高成绩”了。
不就是重点班嘛?


从某论坛看来的资料,武汉外校今年400毕业生,文理各半,但是文科保送了144(不要不信,文科汉外语的,小语种保送基本都是全班全班的保送),理科保送3x,
然后就有了以下数据:

我校参加湖北省高考高分成绩优秀:理科参加考试有163人,过600分的有101人,占62%;文科参加考试的有56人,过600分的有7人。

    根据湖北省考试院划定的一本分数线,我校理科一本率为80%,文科一本率为90%,综合一本率为85%。



从某论坛看来的资料,武汉外校今年400毕业生,文理各半,但是文科保送了144(不要不信,文科汉外语的,小语种保送基本都是全班全班的保送),理科保送3x,
然后就有了以下数据:

我校参加湖北省高考高分成绩优秀:理科参加考试有163人,过600分的有101人,占62%;文科参加考试的有56人,过600分的有7人。

    根据湖北省考试院划定的一本分数线,我校理科一本率为80%,文科一本率为90%,综合一本率为85%。

顶三楼,有钱拼钱,没钱拼命
第一宗罪,不遵守“教育公平”原则
第二宗罪,打破了“就近入学”原则。
第三宗罪,宣扬状元神话,容易使社会产生“唯状元至上”的风气,教育的目的似乎只剩下了培养状元。
=================================================================
写这个文章的人到底知不知道:高中不属于义务教育?
我上高中的时候,校长就强调:高中不是义务教育,你们也不是14岁以下的孩子,所以做了违法乱纪的事情,一不要指望老师还像你们小学,初中的班主任一样护着你们,不要以为我会不敢开除你们;二别想逃脱法律的惩罚。
华师一有考进去的,这些牛人是给华师一充门面的;也有买进去的,这些人一般来说跟600分是无缘的。
主帖没有看懂,不过我还是认为高考是中国人一生中能遇上的最公平的一次机会。

看热闹的 发表于 2011-6-28 14:07
第一宗罪,不遵守“教育公平”原则
第二宗罪,打破了“就近入学”原则。
第三宗罪,宣扬状元神话,容易使 ...


高中阶段因材施教、搞重点培养无可厚非,但是现在从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就搞重点,排名次,那就是对学生的不负责。
小学、初中阶段的学生还没定性,可塑性很大,这时候就以一时的成绩划分好生、差生,不符合公平教育的原则,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同时也滋生腐败,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

看热闹的 发表于 2011-6-28 14:07
第一宗罪,不遵守“教育公平”原则
第二宗罪,打破了“就近入学”原则。
第三宗罪,宣扬状元神话,容易使 ...


高中阶段因材施教、搞重点培养无可厚非,但是现在从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就搞重点,排名次,那就是对学生的不负责。
小学、初中阶段的学生还没定性,可塑性很大,这时候就以一时的成绩划分好生、差生,不符合公平教育的原则,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同时也滋生腐败,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
凭成绩说话,没什么不公平的。
高考是中国人一生中能遇上的最公平的一次机会。
高考是中国人一生中能遇上的最公平的一次机会
状元有怎地?
TG的学生基本上都是高分低能。
高考的省第一名、市第一名、县第一名也都通称状元是哪个白痴的发明?
既然沿用科举时代的称呼知不知道乡试(省举办的考试)的第一名称为解元?
比如唐伯虎?
lvtom 发表于 2011-6-28 14:20
华师一有考进去的,这些牛人是给华师一充门面的;也有买进去的,这些人一般来说跟600分是无缘的。
主帖没有 ...
考进去的叫做在籍生,买进去的叫做借读生,高考的时候借读生要回原学校的所在考点考试,并且成绩不记录在华师一的门下。不过在5年前的政策是,很少一部分借读生在三年的学习中前两年都可以通过两次期末考试的年级排名变成在籍生,但是人数是很少的。
当然有一点必须要说一下,还是有一部分在籍生受到了完全就是打酱油的借读生的影响而高考失利。
另外,那个时候在籍生在高一进校前还能通过一次考试争取到理科实验班的旁听的资格,如果对于竞赛特别感兴趣而且被老师认为是竞赛的可造之材的话,有机会留下来。不过基本上旁听了几周的人会自愿回到平行班。
最后,文科班一样乌烟瘴气胭脂口红味道十分严重。
好酸的文章,这事也值得炒作?
俺们九几年上高中的时候,这三大罪状就存在了,什么俺们这种普通学校、普通班的同学自己看自己都是卢瑟,但仅仅是在学习上,呵呵,什么泡妞、玩闹、PK那是很美好的青年时代啊……
大学不过就是是风花雪月,朝朝暮暮的岁月,很短暂,但是很美好,但美好的记忆和学习简直没半点关系,重点大学读了4年不也是每次到了考试前突击三天然后及格过关……
参加工作N年后,再寻寻当年重点班的重点大学的高材生们,也不都那个样,高中,第一名在德国10年了没结婚剩男了,第二名当公务员升主任科长了,第三名嫁当时年级里很不起眼的小子(白手起家身价千万的小老板)现在当全职太太了,第四名重点大学毕业当警察了,刑侦科,专门分析头发什么的,本人第五名,京城一混子……这么一分析,高中俺们这一届毕业生前五名不也是沧海一粟,普通人嘛。优越感那都是骗人骗自己的。
m_sy 发表于 2011-6-28 22:43
考进去的叫做在籍生,买进去的叫做借读生,高考的时候借读生要回原学校的所在考点考试,并且成绩不记录在 ...
你华师一的?哪一年高考?
写这文章的人搞错了一点,高中已经不属于义务教学的范畴,而高考是选拔性考试。
高考在现阶段是最公平的一次选拔机会。。。
耍酷太子爷 发表于 2011-6-28 22:19
状元有怎地?
TG的学生基本上都是高分低能。
低分的就高能了?
Spokesman 发表于 2011-6-29 08:59
低分的就高能了?
高分跟低能
这个还有讨论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