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法卡山、者阴山(转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18:28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358067.shtml
法卡山、老山、者阴山归属

2006年,法卡山主峰3号高地上重新树立起新勘定的1156号界碑。南方4号,5号高地也正式归还越南;老山以主峰4号高地为界,中国退回4号高地以北,据有1、2、3号高地。

老山,者阴山,法卡山中越边境最具标志性也最具争议性的三个地名,随着《高山下的花环》等一批文艺作品,成为曾经的中越两国间军事摩擦的注脚,进入无数国人的记忆。

  测绘系统的专家介绍说,根据我国现行相关保密规定,比例尺为1比100万以下的地形图,乃至近年来缔结的边界条约的详图都不公开。因此,中越之间的边界条约尽管早于1999年就已签署,但具体到牵动人心的老山、法卡山等阵地的归属,依然无法查证中越之间的有争议领土仅为227平方公里,这在长达1350公里的边界线上零散分布,即使有所得失,根本无法体现在目前公开发行的地图上。这也使得近年“老山全部划归越南”、“法卡山划归越南”一类传闻不断在关心中越边境划界的网民中传播。
  
    而接近云南、广西两地的边防部门的人士亦证实,所谓“老山划归越南”、“法卡山划归越南”的传闻,皆是在中越边界勘定过程中,中方撤出阵地,或是从山头回撤至山腰营房的过程中,“被误解”。
  
    以法卡山为例,这个曾经被命名为“英雄山”的著名山头,位于广西凭祥的上石镇。实际上由西北向东南5个高地组成。其主峰为3号高地,海拔511.3米,其上曾经竖立中越传统边界26号界碑,为中越边界的重要“骑线点”,中越两国“一国一半”,北方1、2号高地属中国,南方4、5号高地属越南。1980年“拔点作战”之后,中国控制了从南往北全部5个高地。随后的“抗反”战斗主要集中在3号高地及其南部的4号、5号高地。而在2006年,3号高地上重新竖立起新勘定的1156号界碑。南方4号、5号高地也正式“归还”越南。
  
    同样,老山全线共7个高地,主峰为4号高地,也为中越传统边界“骑线点”,“两山(老山,者阴山)轮战”以后,中国也一度占领老山几乎全部高地,目前也已经退回4号高地以北,据有1、2、3号高地。对于靠近老山的者阴山,同样是以主峰为界一分为二。
  
    目前,尚无法确证解放军于何时撤出老山、法卡山,者阴山等重要敏感地区的争议阵地。但可以确定的是,目前老山、法卡山的前出阵地都已经废弃。边防部队都回到中国一侧的山脚下,目前尚未移交武警边防部队,而由相应省份军区边防部队驻守,各山头主峰除界碑之外,仅有边防巡逻,并无常备阵地。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358067.shtml
法卡山、老山、者阴山归属

2006年,法卡山主峰3号高地上重新树立起新勘定的1156号界碑。南方4号,5号高地也正式归还越南;老山以主峰4号高地为界,中国退回4号高地以北,据有1、2、3号高地。

老山,者阴山,法卡山中越边境最具标志性也最具争议性的三个地名,随着《高山下的花环》等一批文艺作品,成为曾经的中越两国间军事摩擦的注脚,进入无数国人的记忆。

  测绘系统的专家介绍说,根据我国现行相关保密规定,比例尺为1比100万以下的地形图,乃至近年来缔结的边界条约的详图都不公开。因此,中越之间的边界条约尽管早于1999年就已签署,但具体到牵动人心的老山、法卡山等阵地的归属,依然无法查证中越之间的有争议领土仅为227平方公里,这在长达1350公里的边界线上零散分布,即使有所得失,根本无法体现在目前公开发行的地图上。这也使得近年“老山全部划归越南”、“法卡山划归越南”一类传闻不断在关心中越边境划界的网民中传播。
  
    而接近云南、广西两地的边防部门的人士亦证实,所谓“老山划归越南”、“法卡山划归越南”的传闻,皆是在中越边界勘定过程中,中方撤出阵地,或是从山头回撤至山腰营房的过程中,“被误解”。
  
    以法卡山为例,这个曾经被命名为“英雄山”的著名山头,位于广西凭祥的上石镇。实际上由西北向东南5个高地组成。其主峰为3号高地,海拔511.3米,其上曾经竖立中越传统边界26号界碑,为中越边界的重要“骑线点”,中越两国“一国一半”,北方1、2号高地属中国,南方4、5号高地属越南。1980年“拔点作战”之后,中国控制了从南往北全部5个高地。随后的“抗反”战斗主要集中在3号高地及其南部的4号、5号高地。而在2006年,3号高地上重新竖立起新勘定的1156号界碑。南方4号、5号高地也正式“归还”越南。
  
    同样,老山全线共7个高地,主峰为4号高地,也为中越传统边界“骑线点”,“两山(老山,者阴山)轮战”以后,中国也一度占领老山几乎全部高地,目前也已经退回4号高地以北,据有1、2、3号高地。对于靠近老山的者阴山,同样是以主峰为界一分为二。
  
    目前,尚无法确证解放军于何时撤出老山、法卡山,者阴山等重要敏感地区的争议阵地。但可以确定的是,目前老山、法卡山的前出阵地都已经废弃。边防部队都回到中国一侧的山脚下,目前尚未移交武警边防部队,而由相应省份军区边防部队驻守,各山头主峰除界碑之外,仅有边防巡逻,并无常备阵地。
http://hxcy1965.blog.163.com/blog/static/703054462008811101642931/
在网上看到有人说,老山、法卡山划给越南了.还有一种说法是老山归中国,法卡山归越南,老山是用法卡山交换来的.并表示心情很沉重,感叹那是战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是我们中国的土地,怎么会这样?这些消息不知道是从什么地方传出的。

持这些观点的人可能没有什么军事、国界知识,更不了解中越边境的过去和现在,这个问题问的太业余了。老山,法卡山、者阴山、扣林山、八里河东山均是中越边境是的界山。所谓界山,就是在没有河流的以山为界的地方,国境线沿山脊或山顶延伸,处在国境线上的一些重要高地称为骑线点,我在《传奇廖锡龙》的11,12,14章中有介绍。在中越边境的这样的国境线上,山的北坡是中国的,山的南坡是越南的。说的更通俗一点,大家一人一半。

中越边境的国境线是法国和中华民国早就画定的。越南原为我国藩属,1885年中法安南之役清廷将其割让给法国,遂成为法属殖民地,老界碑刊刻的有这样的字样:“大中华民国和大法国越南。”

像者阴山、老山、扣林山、法卡山这样国境上的重要骑线点,谁占领军事上就对谁有利。按国际惯例两国均应不派兵占领或驻守,谁占领了这些骑线点并要想长期坚守,都不可避免要在对方领土上的一定区域构筑工事,以形成一定的防御纵深和较为完整的防御体系,否则根本无法坚守。

1980年我昆明军区和广州军区的部队根据中央军委在中越边境问题上应取得边境斗争主动权的指示精神, 制定了占领中越边境线上骑线点的作战计划。首先对越军还没有来的及占领的骑线点作出指示:“骑线点,我军不占敌军就要占,攻击时必然要付出更大的牺牲,应先予以占领或封锁骑线点”,并对边防部队下达了“尽快占领边境一线具有战略价值骑线点”的命令。

在占领这些越军还没有来的及占领的骑线点后, 昆明军区和广州军区又制订了攻占已被越军占领的一些重要骑线点的作战计划,并分别从81年后开始实施. 者阴山、老山、扣林山、法卡山战役就是这些作战计划的具体实施。

中越战争结束后,双方的军队都向后撤离,离开了边境, 脱离了战区,边境上又恢复了安宁。后来中越两国在现有的国境线上又重新堪界,更换了新的界碑。
骑线点,好古怪的命名
http://cn.netor.com/qikan/4/yi3.htm
附言:
  八月初从互连网上看到一则消息,在中越国界正式勘察确定后,云南老山将化为越南所有,麻栗坡下的烈士尸骨将永葬于异国他乡!我目瞪口呆地震惊了,同时另一个地点迅速进入我的脑海——广西的法卡山呢,她的命运又如何?
   法卡山,位于著名的南中国第一关友谊关的西北。在当地方言意思是“天杀雷劈之山”,老百姓是从来不上此山的。从清末的抗法镇南关大捷到70年代抗美援越都闪耀着无数中华英雄。法卡山在战略地势上极其重要,它象一颗钉子紧紧地插在中越边境的要冲上。1981年5月?在牺牲了154名年轻的生命的条件下,我军收复了法卡山,并在以后的战斗中,不惜一切的?价牢牢地守住了它。上千名英魂永远地埋在了青山绿柏之下。当年胡耀邦总书记视察时,亲笔写下了--英雄山,法卡山。英雄的事迹激励了整个神州大地。
  十四年前,作为中学生代表,我参加了法卡山慰问团。那是一个颂扬英雄的年代,整个山岭激荡着欢歌笑语,旌旗招扬映红了西边的晚霞。年仅16岁的小战士脸上天天充满了自豪和满足。
  十四年后的今天,法卡山又如何呢?得到的消息是沉重的,法卡山的命运与老山一样,也将划归越南。我的心已经无法平静,它迫使我一定要去再看一眼那即将失去的国土。8月底,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我第二次登上了法卡山。
  山是更绿了,上山的路依旧,只是上山的车只有我们孤独的一辆。看到进入营地前的“军事禁区”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兴奋。三层的营房大楼虽历经风雨,但比我想象中显得要新。楼前篮球场、黑板报如故。迎接我们的除了汪汪的狗叫和下车后军官间礼节性的问候外,就剩下徐徐的山风了。出出入入裟爽战士的身影只有存在闭眼后的记忆中了。坑道、防空洞、射击位、碉堡等军事设施仍保养的很好,但在我军撤后将统统炸毁,战争的痕迹只有留在最后的照片中。山顶上的草更高了,周围的雷区并未排除。站在山顶可以清楚看到山腰上放牧的越南人。整个山顶仅仅象征性地安排了两个站岗的战士。和平年代,这也就够了,我们需要的是国家的尊严。
  遗憾的是,当年胡耀邦所题词的“法卡山,英雄山”刻碑不见了,山上守备营的荣誉室也被移到了山下,我失去了再一次缅怀勇士们事迹的机会。
  回程的路上,雨开始下。我们瞻仰了烈士记念碑,200级台阶后是一片坟头,每一个坟头的碑下都残留着熄灭后的香枝,牺牲的烈士年龄最大的29岁,最小的17岁。他们永远将长眠于青山绿柏中。深深的鞠躬后,泪水与雨水一起在我脸上慢慢地流下……
  徐徐的山风了。出出入入裟爽战士的身影只有存在闭眼后的记忆中了。坑道、防空洞、射击碑下都残留着熄灭后的香枝,牺牲的烈士年龄最大的29岁,最小的17岁。他们永远将长眠于青山绿柏中。深深的鞠躬后,泪水与雨水一起在我脸上慢慢地流下……我不是党员,不懂得太多的大道理。我更不是领导,分不清什么国家战略布局的需要。我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只知道国土丧失意味着国家尊严的失去!!她不是在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失去,也不是在战争的争夺中失去,她恰恰是在我们号称最强大的时候失去!谁能解释?谁又敢解释??我已经无法面对尸骨未寒的烈士。对于还有一百多具未能捡回,也许将永远不能捡回尸骨,只能以一杯清酒洒向他们流血的土地。
   再见了,法卡山,我心中永远的痛!希望每一个看过此文的人们,告诉你们的孩子,曾经有一块英雄的土地,那是我们的国土!!
辟谣的跑断腿
牺牲了好多烈士,,,,麻栗坡烈士陵园有机会去看看。。。当年的战争有多激烈。。猫耳洞,,,
应该占着不还,中国就是太迂腐老好人了!
对于越南这个著名白眼狼,能占它一点就一点,讨好它也不会对你友好!
有些东西需要历史去检验他的正确与否…
辟谣的你伤不起啊伤不起


最近TMD弱智谣言此起彼伏啊

超大辟谣专帖121楼 ---- 老山法卡山归属问题辟谣
http://lt.cjdby.net/thread-363614-1-1.html


最近TMD弱智谣言此起彼伏啊

超大辟谣专帖121楼 ---- 老山法卡山归属问题辟谣
http://lt.cjdby.net/thread-363614-1-1.html
界山意思就是一人一半?
人命,大不过政治。 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酷酷鸡 发表于 2011-6-26 20:17
人命,大不过政治。 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看看10楼,不要被谣言迷惑。
又是煞笔谣言
屁股决定脑袋 发表于 2011-6-26 20:22
看看10楼,不要被谣言迷惑。
说的这个话 也不是针对 这个帖子的内容哇。 但凡 这个世界基本上都是这样。
咸吃萝卜 发表于 2011-6-26 18:16
http://cn.netor.com/qikan/4/yi3.htm
附言:
  八月初从互连网上看到一则消息,在中越国界正式勘察确定 ...
文笔不错,可惜五星红旗仍在上面飘扬。
又来造谣了,老山法卡山主峰的照片都有,网上找找就有。
这帮造谣的都不知道是不是拿钱的,工作这么努力
所以说国粉、美分好做,自带干桹的五毛就是累呀!
请不要听信传播谣言。CHE MM已经在 “转自SC: 这些流言已经被证明是误传”贴中就老山法卡山的归属做了辟谣。
哪位有心的朋友可以去边境旅游证实一下。并发个图片版游记以飨CDer
网特、轮子、果粉、煤粉、无越盾党又开始造谣了。
铁血有这个贴子,有热心的网友专门去中越边境查看了,证实是谣言。
怎么有来这种造谣贴啊
下次再遇这种脑残贴,版主就该直接锁帖扣分
好火星的谣言……
怎么有来这种造谣贴啊 下次再遇这种脑残贴,版主就该直接锁帖扣分
正解,对于故意的要严加处理
用烈士血换来的土地啊,看来兔子也有咬定肥肉不放松的时候啊
MB的,这种造谣帖子怎么又跑出来了?!!!!!!!
http://www.ourzg.com/bbs/simple/?t4916.html
探访中印边境真相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孙春龙、邹陈东/西藏亚东报道
  编者按:
  美国《商业周刊》最近一期的封面故事讨论了中国与印度的经济崛起,指出两国的幅员和动力足以让它们改变21世纪全球经济,其规模和影响只有19世纪美国经济的发展可以比拟。
  报道指出,中国和印度人口占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中国经济的年增长率平均达到9.5个百分点,而印度也有6个百分点。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在未来几十年里,中国和印度的经济仍能达到7%到8%的增长率。
  除了发生战争或是巨大灾变,经济学家预期,印度在30年内会追上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而中国在本世纪中即可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这两个国家的生产将占全球生产的一半,世界形成中、印、美三足鼎立局面。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曾经发生过边境冲突的国家,能否和睦相处,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会很大,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两国边境遗留问题的解决。
  《瞭望东方周刊》最近派出记者,到中印边境作了实地采访。
  中印边境的乃堆拉山口距离拉萨有700公里左右的路程。
  先是在西藏自治区公安厅边防局办理进入亚东县的边防证,需要有西藏当地县级以上单位的介绍信。到达亚东县后,要到乃堆拉山口,还需在当地驻军处办理通行证。
  见到了两国的士兵
  从亚东县城顺着河谷行车约20分钟,车子开始上山。山脚下的河道边有一块较为宽阔的平地,据说就是将来的仁青岗边贸市场。从葱郁的原始森林到遍野的高寒杜娟,一路景色的变化显示着海拔的急骤上升。
  到达乃堆拉山口时正是中午,一下车,就听到不远处传来一片爽朗的笑声。隔着两根铁丝网,中印两国的士兵正在用不流利的对方语言夹杂着手势聊天。
  “我们的关系很好,经常在一起聊天,对方有节日到来时还互相祝贺。”守候在这里的中国军人朱林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朱林是副连长。
  刚刚还和朱林聊天的一位印度兵见到记者,很友好地用英语打招呼。这位印度兵在和《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的交谈中称,他们很关注中国领导人访问印度,希望“中印友好”。印度兵的服装上绣着他的名字:Ashok Kumar,译成中文就是阿什克.库马。朱林称,这位印度兵的军衔是三级委任军官。
  据了解,自从1993年和1996年,两国政府签署有关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的两个协定后,中印边界一直很平静。两军已形成了在对方重大节日到来之际彼此祝贺的习惯。
  印度兵阿什克和《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熟识后,指着记者背的包说想交换一些中国的物品。记者将早已准备好的两包香烟给他,他则给了50卢比(约合人民币10元)。拿着中国香烟,阿什克显得很高兴,说如果以后口岸开放了,他买中国货就更方便了。
  为了表示友好,记者将近期出版的一期《瞭望东方周刊》送给阿什克,阿什克虽然不识汉字,但杂志上的照片让他很感兴趣。他不仅认出了阿罗约,还认出了香港新特首曾荫权。
  8月16日,中国驻印度大使孙玉玺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和印度这些年在军事领域加强相互信任方面取得良好进展,双方友好交往频繁。中国已邀请印度派高级别观察员观摩中国和俄罗斯的联合军事演习。  
  “风雪最大的地方”
  朱林带领《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参观了一个哨所。这个被称为“西南第一哨”的乃堆拉哨所工事,像一颗钉子牢牢地“钉”在乃堆拉山口。乃堆拉,藏语的意思是“风雪最大的地方”。哨所的门口有一副对联,“冬居水晶宫,夏住水帘洞”,横批是“乐在其中”。
  据介绍,这里每年有大半时间大雪封山,新鲜的蔬菜很难运上来,到了冬季,战士们的头发指甲盖都会脱落。但是,“和以前相比,现在的条件已经改善多了,哨所已经可以看到电视。”朱林说。
  据西藏军区的领导介绍,近年来,国家拨出大笔专项经费用于驻藏部队的基本建设,官兵的住房吃水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高海拔地区无土栽培技术和反季节栽种蔬菜技术也取得了成功。“为了‘消化’夏季吃不了的蔬菜,西藏边防驻军甚至连泡菜坛子都给每个边防连准备了。”
  虽然中印边境多年来一直相安无事,可是毕竟是武装部队,双方的战备意识并没有松懈。今年早些时候,《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也前来采访,立即引起了印度兵的注意,印方的指挥官辛格少校很快赶到。
  中国士兵也保持着同样的警觉,记者离开时,数码相机受到严格检查,凡是出现中方工事的照片被要求全部删去。
  两军现代化步伐都很快
  在乃堆拉山口,《瞭望东方周刊》发现,印军的住所是一个很大的红木房子,条件很好。印度一方的双车道柏油公路已修至边境线附近百余米的地方。
  据了解,印度在我边境当面已基本形成了以铁路、公路、空中运输相结合的立体运输体系,距离边境最近的铁路只有40公里。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国家都加快了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的步伐,印度的国防力量也与时俱进。而中国军队在边防建设上有不少改善。
  边防巡逻对于西藏官兵来说是最为艰苦的,有多名官兵在巡逻中牺牲,在《瞭望东方周刊》来采访时,就有一名18岁的战士古怒在巡逻途中为救战友而献出生命。
  “西藏的边防巡逻已经步入‘电子时代’。”西藏边防部队的同志介绍说。在军区的指挥中心,《瞭望东方周刊》发现,通过这里的电视监控系统,主要边境一线的情况一目了然。一位士兵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你给了印度兵两包香烟,我们都看到了。”
  据指挥中心的士兵介绍,边境线上的巡逻分队将现场实况及请示事项等输入“边防管理系统”,不到一支烟的功夫,指挥自动化系统的“辅助决策”功能就生成几条处置建议,“数字通信、电脑辅助等使边防管理力量得到了很大的加强。”
  西藏边防部队的同志介绍说,许多边防道路也由过去的人行道、马行道拓宽成车行道,专门针对西藏道路条件研制的边防巡逻车目前已配发给了边防部队使用。
  西藏军区还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吸引计算机、通信、运输、维修等方面的人才到部队,从1998年开始,西藏军区与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签订了定向培养协议书,与20个省区市的50多所高校保持了长期联系,每年都组织专门力量到地方高校考核接收应届毕业生,“目前,西藏军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干部占到70%以上。”
  近距离接触中国首支山地部队
  一只老鼠从旁边跑过,只听一位上等兵一声“看刀”,就见匕首划出一道寒光正中鼠肚;一位下士一支烟功夫就从附近的湖泊里抓到了10多条鱼回来,每只鱼头都扎了一颗铁钉;做饭的时候没有火柴,班长拿着冰块对朝着太阳,将反射的光对准石灶里的芨芨草,不多时,一缕蓝烟升起……
  这是《瞭望东方周刊》在西藏某地亲眼看到的景象。这,便是中国的首支山地部队。
  西藏军区的同志介绍说,山地部队是指士兵配有专门的山地装备,通过专门训练并用于执行山地作战任务的部队,“印度一直编有山地部队,目前编有八个山地师共10万多人。”
  据介绍,中国这支山地部队组建于1985年12月。在1984年中国百万大裁军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杨得志提出建议,应该在西南战区组建一支现代化的山地部队,很快,“山地步兵旅组建方案”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批准。  
  雪山、峡谷、密林、戈壁,6月飞雪、10月冰封,年平均气温0℃以下,平均海拔4000米,这是山地部队生活和训练的地方。“毒蛇、野蜂、蚂蟥等到处都是。”山地部队的一位同志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还有能钻进军用蚊帐的细虫蚊,会吐白色毒汁的红屁股蚂蚁,脸盆大小的孟加拉虎脚印也随处可见。”
  山地部队的同志称,恶劣的野战环境,使战士们在战胜死亡的威胁中探索了成套的生存术。
  据称,这支山地部队从海拔3000米的山脚冲向海拔4800多米的峰巅,一个连,来去只要三个半小时,而印军和美军在海拔2000米高地爬山,每小时最快也只在400米左右。“美国军事研究专家专门对我们进行过研究。”山地部队的同志说。  
  “山地部队在保卫西藏边境的安全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边境一旦发生战事,山地部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投入战斗。”西藏军区的同志说。
  但记者看到、感到和听到的,却是在中印两国边境地区上出现了一派平静和祥和的气氛,两国的边防部队频繁开展各种交往和交流活动,例如共同举办庆祝两国传统节日的活动和体育友谊比赛等。  
  复杂的中印边境问题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当代西藏研究所所长阿旺次仁正在承担外交部的一个关于中印边境问题的课题报告。
  据介绍,中印边境目前有争议地区总面积为12.5万平方公里,其中东段约9万平方公里,中段约2000平方公里,西段约3.3万平方公里。中印边境的东段实控线大致和“麦克马洪线”差不多,印度多年前就在这段印方实控区设立了“阿鲁纳恰尔邦”,并且陆续向该地区迁入了700多万人。相比起来,中印边境中段的问题最少,中印双方几年前就交换了实控区地图,边境问题已经得到初步解决。
  西段边境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南端和中国西藏阿里地区的交界处直到喀喇昆仑山口,边界线长约600公里。
  据称,西段边境地区有从新疆叶城到西藏阿里地区狮泉河镇的新藏公路,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条公路,有1000多公里修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西藏阿里地区所需的很多物资是从这条1957年建成通车的公路运输进去的,对中国的战略意义也非常重大。
  “东段目前由印度实际控制,森林和水利资源很丰富,森林资源占到了西藏的40%。”阿旺次仁说,“更为重要的是,东段的达旺地区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故乡。”
  “中印边境问题有很复杂的历史原因。”阿旺次仁说,“中印历史上的习惯边界基本上就是喜马拉雅山南麓,基本没有什么争议。英国占领印度后,英印政府不断实施侵占西藏的阴谋,给今天的中印边界争端埋下了祸根。”  
  “中印两国正在实践着一种超越边境问题发展两国关系的模式。”阿旺次仁分析说。
从西藏走向印度洋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孙春龙/西藏亚东、拉萨报道
  1962年5月10日,中国政府曾成立亚东海关,后来由于中印关系恶化,口岸被迫关闭
7月20日,一份逾百页的关于开放亚东口岸的可行性报告被送至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领导对报告进行专题研究后,将在第一时间报批国家发改委。”西藏自治区商务厅边境贸易局局长次诚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亚东口岸的开放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之后,终于有望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对于开放亚东口岸的重要性,次诚认为,目前西藏外贸均从天津港吞吐,远距5000多公里,一旦亚东口岸开放,拉萨经亚东至加尔各答等印度洋港口的距离只有约1200公里,“无可争辩地将成为中国西部地区连接南亚诸国的桥梁和纽带。”
  亚东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麓,东衔不丹,西接印度。从地图上看,亚东县就像一个楔子一样插入两国之间,是中国西南边疆的军事要塞。
  亚东县城
  在亚东县城开面馆的兰州人丁旭每年回家,都会有朋友问他同样的两个问题,“亚东,在西藏哪儿,怎么没听说过?”当丁旭告诉朋友后,朋友会接着问,“在西藏做生意这么多年,你的皮肤怎么越来越好?”
  “如果不是口岸开放的事,亚东这个小地方谁会知道?”丁旭解释说,“亚东县城属亚热带气候,在西藏很少有,被称为‘西藏江南’。”
  亚东县北高南低,北部的帕里镇被称为世界高原第一镇,是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草甸牧场,而50公里外的县城所在的下司马镇海拔只有2000多米,气候温和,植被茂密。在亚东县城采访,记者最大的欣慰就是不用再喝红景天了。红景天是抑制高原反应的一种常用药物。
  “工作组来考察,要我们报一份亚东县的基本情况,我们也是临时凑了一个,以前哪有呀?”亚东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张继军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有件事让《瞭望东方周刊》感到了亚东县的小。在亚东采访的第二天,在县城做生意的好多人都知道来了记者,走在亚东县的街道上,不时会有人招手问好。
  据张继军介绍,亚东县目前仅有常住人口11876人,总人口约3万人,除了当地驻军和家属,就是做生意的人。亚东县目前有国有贸易公司1家,个体工商户400多家。据记者观察,亚东县城的个体工商户大体分为三类,饭馆和日用品经营店最多,剩下的就是茶馆。
  亚东县商务局局长李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亚东县的森林覆盖率很高,以前伐木让老百姓挣了不少钱,但从2001年开始,森林砍伐被叫停,“现在全县经济状况不太好。”  
  上海丝绸到印度,印度石油到上海
  “实话给你说,老板们都在等口岸开放,有的实在熬不住了,只好转让店铺。”丁旭说。
  据丁旭讲,位于县政府门口的168面馆已经转让两年多了。今年4月温总理访问印度后,转让费升到了15000元,这几个月来口岸开放的事又不见动静,转让费肯定又降了。
  《瞭望东方周刊》就此采访168面馆的老板时,他首先反问记者:“你说这口岸开放的事到底有没有戏呀?”
  同样充满期待的还有亚东县官方。“如果口岸开放的话,最起码基本建设和服务业会给当地经济带来很大的发展动力。”亚东县县委书记梁海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梁海虹是来自上海的援藏干部。2004年,亚东全县的财政收入只有399万元。
  天兴隆中药材商行的生意今年较往年好了许多。这一点,让亚东县的商户们很高兴,“说明来亚东的工作组多了,开放的希望也就大了。”当地人把上级政府来的人全称作工作组,一些重要的工作组,当地政府均会送给一些名贵的药材。
  “光虫草就卖了几十斤。”该商行的老板马世祥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虫草指的是冬虫夏草,在当地的售价约为每500克2万元。
  马世祥1993年来亚东做生意,当地人都称他老马。除虫草外,老马做的最大的生意是丝绸和瓦斯王手表,“印度、尼泊尔的丝绸运到西藏卖,西藏人很喜欢印度货,虽然质量较差,但毕竟是从圣地来的。然后再把上海、杭州等地的丝绸运到印度、尼泊尔,中国的丝绸质量好,在这些国家很受欢迎。”
  中印经贸的发展实际上潜力巨大。据印度《经济时报》最近报道,印度最大天然气供应商GAIL Ltd.正考虑与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石化合资企业。倘若双方能够就此项工程达成一致,对中印两国能源合作而言将具有重大的意义。 据报道,如果该合资企业可以建立,它每年将会生产50万吨左右的石化产品,所生产的石化产品将会通过印度Sinqian邦石油管道输送到上海。  
  目前,因为中印两国之间没有陆路口岸,边境交易一般都要通过不丹人,“不丹人拿瓦斯王手表和我换丝绸,一个瓦斯王手表的价格大概是800元到850元,我可以卖到1200元,经我手卖出去的瓦斯王手表有几千个了。”马世祥说。瓦斯王是瑞士名表。
  让老马感到遗憾的是,卖给他瓦斯王手表的不丹人在2001年与他失去了联系。“能搞到瓦斯王手表的就只有那个不丹人,他被抓后,现在市场上的瓦斯王手表都是仿制的,连我店里现在卖的都没有真的了。”
  对于今年4月的温家宝总理访印度,老马称“温总理在印度说的每一句话我都要认真研究”,“我感觉这次口岸开放希望比较大,等口岸开放了,我准备把自己的全部资产都拿出来,直接和厂家联系,到印度设个点,好好地赚一把。”
  在老马的办公桌的玻璃底下,压着报纸上剪下来的胡锦涛的简历。
  不丹马帮
  老马在帕里镇有一间门面,和不丹人的丝绸交易主要在这里进行。帕里镇位于亚东县北部,与不丹接壤。
  “我们镇和不丹的边境线长64公里,对外通道15个,最近的通道离不丹只有7公里,和不丹的民间贸易非常旺盛。”帕里镇副镇长罗布战堆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在帕里镇,随处可见长裤外套着短裙的不丹人。据帕里镇边贸市场负责人巴桑介绍,每年4-8月,边贸市场招待所的30多个床铺每天都住满了不丹商人。
  “因为目前床位紧张,我们准备再建一个招待所。”巴桑说。
  据巴桑介绍,帕里镇和不丹人的交易始于1981年,“当时他们只是用手表、指南针来换一些喇叭裤、衬衣等旧衣服。现在主要是用美金来买我们的热水瓶、胶鞋、毛毯、布料等日用品,从去年开始,他们也要一些电视机、照相机、手机、VCD等电器。目前,他们卖给我们的只有虫草。”
  在帕里镇边贸市场,《瞭望东方周刊》碰到了来卖虫草的不丹人达娃次里,达娃次里带来的虫草有三斤多,是刚刚挖来的,因为质量不好且是湿草,每500克的价格只能卖到800元左右。
  在巴桑的翻译下,达娃次里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他把虫草卖掉后,准备带点日用品回家,他今年卖虫草挣了有8000多元人民币,家里有10口人,两个弟弟一个当兵一个做了喇嘛,其他人都要靠他卖虫草生活。因为中不两国之间没有相通的公路,达娃次里回家要先坐汽车到边境上的达热牧场,然后再步行一天才能到家。达热牧场属于帕里镇,离中不边境约有10公里。
  “以前不丹商人都是雇人背货,现在全靠马驮。先用汽车把货运到达热牧场,再用马驮回国。”巴桑说。
  在巴桑的带领下,《瞭望东方周刊》来到达热牧场。在这里,《瞭望东方周刊》见到了不丹商人次仁和他的马帮。
  “我们共来了15个人60匹马,进的货有毛毯、胶鞋、热水瓶等,价值10多万元人民币。”次仁介绍说。次仁是不丹哈巴县人,他们要在当天晚上趁着夜色出境,然后在不丹边境的牧场住上一夜,天亮后再赶着马走一天的路到哈吧,哈吧有了公路,然后再转车到首都廷布。在廷布,次仁有一个商铺,兼营批发和零售,“这次进的货可以卖10多天,能挣三四万元人民币。”
  对于为什么要趁着夜色出境,次仁解释说:“边境上有印度兵,他们不允许我们到中国来进货。”2004年7月,次仁价值10万多元的货物就被印度兵没收了,让他损失惨重。
  “中国货在不丹很好卖,比印度货价格要便宜很多,老百姓非常喜欢。有钱人用的则都是日本、瑞士的东西。”次仁说。据介绍,不丹本国只生产烟酒火柴等,许多日用品都要靠进口。
  对于将来的打算,次仁称,现在不丹人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想进点来自中国上海、浙江等地质量较高的货物,“这些货价格高,目前进这些货风险太大,一被抓住就完了,希望以后中国和不丹之间的贸易能正常化,不要让我们再这样偷偷摸摸地做生意了。”
  中印互建边贸市场
  亚东县樟木多种商品经营店主要卖一些印度小商品,女老板扎桑非常清楚亚东口岸的开放将会给她带来多大的便利,“我现在都是从樟木口岸进货,进一次货需要15天,要花3000多块钱,如果口岸开放了,我进一次货顶多半天时间。”樟木是中国和尼泊尔的陆路口岸。
  “樟木口岸基本上都是中国和印度的转口贸易,这样无疑加大了中印间贸易的成本,另外,樟木口岸因为尼泊尔内部动乱,经常会被关闭,风险较大,今年来交易额大幅下降。”西藏自治区商务厅边境贸易局局长次诚说,“中国和印度的经济互补性很强,西藏的好多小商品都是从印度来的,但两国之间竟然没有陆路口岸!”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亚东作为两个国家的第一个陆路口岸,你说它的重要性有多大?”次诚反问。
  据印度《商业标准》报道,目前中印年贸易额为2400亿卢比,其中陆路贸易额仅有1亿卢比,“中印两国作为世界上两个巨大的超级市场,在未来的10年内双方贸易额将超过500亿美元。”
  亚东县委书记梁海虹向《瞭望东方周刊》证实,自从今年4月温总理访问印度之后,先后有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发改委、日喀则地区行署等多个调研组来亚东考察边贸易市场的建设及口岸开放一事。
  “8月初我们将率团考察印度昌古边贸市场,据说印度方面建设边贸市场的积极性很高。”西藏自治区商务厅边境贸易局局长次诚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如果资金到位,我们的仁青岗边贸易市场将于年底动工,估计明年下半年会开放。”仁青岗是亚东县下亚东乡的一个村,距离中印边境的乃堆拉山口28公里。
  次诚称,拉萨至亚东的铁路也已经列入铁道部的“十一五”计划,“铁路一修通,整个中国西部的货物就可以直抵亚东,然后通过这里转运南亚各国,不用再绕道香港等地了。”正在修建的青藏铁路将于2006年7月试运行。
  次诚还向《瞭望东方周刊》澄清,目前中印达成的协议只是开通边贸市场,口岸在正式协议中并未被提及,“不过口岸肯定也要开通,一下子涌来那么多货,管理跟不上肯定不行。”  
  樟木多种商品经营店的女老板扎桑已开始学习英语,“口岸开放后搞商品批发,也可以给其他老板当翻译。”没有上过一天学的扎桑不仅懂汉语、藏语,还会印度语和尼泊尔语。
  口岸开放的关键
  “1994年的时候,关于亚东口岸的开放就喊过一次,还搞了一些基础建设。”梁海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在此前的1993年,中印两国政府签署了有关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的协定。  
  《瞭望东方周刊》发现,每次中印两国关于边境问题达成相关协议时,亚东口岸开放的呼声便会高涨。
  2003年6月23日,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期间,两国总理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的宣言》。之后,亚东县部分实权部门开始在规划中的仁青岗边贸市场附近圈地。
  “中印之间的陆路口岸是否能顺利开放,取决于中印之间的关系,其中边境问题是否能达成共识是非常关键的因素。”次诚局长说。
  “如果亚东口岸开放,那也只是恢复性开放。”次诚向《瞭望东方周刊》澄清,“亚东在历史上就是重要的通商口岸,由乃堆拉山口经锡金与印度通商,1962年5月10日,中国政府曾成立亚东海关,后来由于中印关系恶化,口岸被迫关闭。但自发的边民贸易一直在进行。”
  8月,正是亚东的雨季。“到樟木进货的路不好走,一下雨经常发生山体滑坡,而且到处都是悬崖,车子掉下去连个零件也找不到。”连绵的雨季让亚东县樟木多种商品经营店的女老板扎桑有些心烦。
  中国驻印度大使孙玉玺说,中印双方已决心不让边界问题影响两国关系继续向前发展的大局。这个消息让扎桑感到十分欣慰,“雨季已快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