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美国十年阿富汗战略大事回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2:36:21
http://www.chinanews.com/gj/2011/06-23/3131383.shtml

  中新网6月23日电 综合报道,北京时间6月23日上午8点,美国总统奥巴马向全国发表讲话,宣布他从阿富汗撤离美军的“三步走”计划,为结束这场美国历来最长的战争铺路。以下是美国十年来阿富汗战略回顾。

  为报复“9.11”恐怖袭击,2001年10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展开“持久自由行动”进攻阿富汗打击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第二次阿富汗战争开始。12月初,塔利班政权垮台。

  2001年12月5日,联合国在德国主办大会,参加方包括阿富汗主要派系。各派签署《波恩协议》,为阿富汗战后政治发展制定出路线图,迎立哈米德-卡尔扎伊为阿富汗临时政府首脑,并组建国际维和部队以维护喀布尔的安全。

  2001年12月,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由北约领导的、来自35个国家约6500名士兵组成的国际安全部队开始进驻阿富汗,负责维持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和北部城市昆都士的治安,并为救援人员提供安全保障,协助重建工作。

  2002年11月,美国陆军设立有军民共同参预的团队,名为“省重建队”,这是稳定局势努力的一部分。省重建队的使命是提供治安、医疗和教育等基本服务。第一个进驻地点是加德兹市,随后,巴米扬、昆都士、马扎里沙里夫、坎大哈和赫拉特都进驻了省重建队。

  2003年,美国抛下阿富汗的乱局,向伊拉克发动战争,造成盟友的分歧,和国际的普遍反对,激化伊斯兰世界的反美情绪。当时,美国已无力继续向阿富汗大幅增兵。因此,美国只能要求北约盟国向阿富汗增派兵力。

  2003年8月8日, 北约接管喀布尔市内及其周围的安全职责,这是北约组织第一次在欧洲境外承担使命。这使北约在联合国授权设立的“国际安全协助部队”(ISAF)中担负起领导作用。

  2004年1月4日,阿富汗举行支尔格大会,通过新宪法,朝举行本国20多年来首次自由选举迈出重要一步。10月9日,卡尔扎伊成为阿富汗第一位经民主选举产生的总统。他获得了55%的选票。

  2005年9月18日,阿富汗举行本国首次议会选举,选出249名议员以及34个省议会的代表。阿富汗首次有了女性议员。在6千名候选人中间,有近600名女性参选。在外界看来,这次选举是对阿富汗能否建设有效民主的一次关键考验。

  从2006年开始,塔利班武装制造的暴力事件不断增多,致使阿安全局势不断恶化。阿境内外媒体对卡尔扎伊的领导能力提出质疑。当年3月,布什突访阿富汗。他在与卡尔扎伊会谈后说,美国不会放弃对“基地”组织头目本•拉丹的追捕行动。

  2007年5月,美国在阿南部省份赫尔曼德领导的一次行动中,打死塔利班最高军事指挥官毛拉-达杜拉。人们普遍认为,他是塔利班激进组织最精明强干也最心狠手辣的指挥官之一。

  2008年6月,布什在欧洲访问时再次呼吁,各国必须共同努力“以确保阿富汗不会再次变成恐怖主义的天堂”。

  2009年2月,刚刚当选美国总统的奥巴马批准将驻阿美军兵力增加近50%。国防部官员说,增兵总数将达到17000人,而美国已经在阿富汗派驻了38000名官兵。国防部官员说,所有新增兵力都将派往动荡的阿富汗南部地区,靠近巴基斯坦边界。

  3月,奥巴马宣布新的阿富汗战略,把阿富汗的成功与巴基斯坦的稳定联系在一起。他说,目标是打乱、瓦解和击败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境内的基地组织,并防止基地组织在两国卷土重来。

  2009年12月,奥巴马宣布阿富汗制胜战略,内容包括在2010年夏季之前再向阿富汗增兵3.3万人,使得美国目前在阿富汗的驻军达到10万人。新增兵力将加入已经在阿富汗的大约68000名美军官兵以及数万盟国军队。

  2011年5月1日,奥巴马发表电视讲话,宣布美军特种部队在巴基斯坦境内的阿伯塔巴德击毙曾受阿富汗塔利班庇护的“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

  6月22日,奥巴马在白宫发表讲话,宣布他从阿富汗撤离美军的“三步走”计划——7月将有1万名士兵返美;2012年夏天之前,3.3万名作战部队撤离阿富汗,驻阿美军的任务从作战专为提供支持;撤军行动将在2014年结束,阿富汗人民将对自己的安全负责。
http://www.chinanews.com/gj/2011/06-23/3131383.shtml

  中新网6月23日电 综合报道,北京时间6月23日上午8点,美国总统奥巴马向全国发表讲话,宣布他从阿富汗撤离美军的“三步走”计划,为结束这场美国历来最长的战争铺路。以下是美国十年来阿富汗战略回顾。

  为报复“9.11”恐怖袭击,2001年10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展开“持久自由行动”进攻阿富汗打击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第二次阿富汗战争开始。12月初,塔利班政权垮台。

  2001年12月5日,联合国在德国主办大会,参加方包括阿富汗主要派系。各派签署《波恩协议》,为阿富汗战后政治发展制定出路线图,迎立哈米德-卡尔扎伊为阿富汗临时政府首脑,并组建国际维和部队以维护喀布尔的安全。

  2001年12月,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由北约领导的、来自35个国家约6500名士兵组成的国际安全部队开始进驻阿富汗,负责维持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和北部城市昆都士的治安,并为救援人员提供安全保障,协助重建工作。

  2002年11月,美国陆军设立有军民共同参预的团队,名为“省重建队”,这是稳定局势努力的一部分。省重建队的使命是提供治安、医疗和教育等基本服务。第一个进驻地点是加德兹市,随后,巴米扬、昆都士、马扎里沙里夫、坎大哈和赫拉特都进驻了省重建队。

  2003年,美国抛下阿富汗的乱局,向伊拉克发动战争,造成盟友的分歧,和国际的普遍反对,激化伊斯兰世界的反美情绪。当时,美国已无力继续向阿富汗大幅增兵。因此,美国只能要求北约盟国向阿富汗增派兵力。

  2003年8月8日, 北约接管喀布尔市内及其周围的安全职责,这是北约组织第一次在欧洲境外承担使命。这使北约在联合国授权设立的“国际安全协助部队”(ISAF)中担负起领导作用。

  2004年1月4日,阿富汗举行支尔格大会,通过新宪法,朝举行本国20多年来首次自由选举迈出重要一步。10月9日,卡尔扎伊成为阿富汗第一位经民主选举产生的总统。他获得了55%的选票。

  2005年9月18日,阿富汗举行本国首次议会选举,选出249名议员以及34个省议会的代表。阿富汗首次有了女性议员。在6千名候选人中间,有近600名女性参选。在外界看来,这次选举是对阿富汗能否建设有效民主的一次关键考验。

  从2006年开始,塔利班武装制造的暴力事件不断增多,致使阿安全局势不断恶化。阿境内外媒体对卡尔扎伊的领导能力提出质疑。当年3月,布什突访阿富汗。他在与卡尔扎伊会谈后说,美国不会放弃对“基地”组织头目本•拉丹的追捕行动。

  2007年5月,美国在阿南部省份赫尔曼德领导的一次行动中,打死塔利班最高军事指挥官毛拉-达杜拉。人们普遍认为,他是塔利班激进组织最精明强干也最心狠手辣的指挥官之一。

  2008年6月,布什在欧洲访问时再次呼吁,各国必须共同努力“以确保阿富汗不会再次变成恐怖主义的天堂”。

  2009年2月,刚刚当选美国总统的奥巴马批准将驻阿美军兵力增加近50%。国防部官员说,增兵总数将达到17000人,而美国已经在阿富汗派驻了38000名官兵。国防部官员说,所有新增兵力都将派往动荡的阿富汗南部地区,靠近巴基斯坦边界。

  3月,奥巴马宣布新的阿富汗战略,把阿富汗的成功与巴基斯坦的稳定联系在一起。他说,目标是打乱、瓦解和击败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境内的基地组织,并防止基地组织在两国卷土重来。

  2009年12月,奥巴马宣布阿富汗制胜战略,内容包括在2010年夏季之前再向阿富汗增兵3.3万人,使得美国目前在阿富汗的驻军达到10万人。新增兵力将加入已经在阿富汗的大约68000名美军官兵以及数万盟国军队。

  2011年5月1日,奥巴马发表电视讲话,宣布美军特种部队在巴基斯坦境内的阿伯塔巴德击毙曾受阿富汗塔利班庇护的“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

  6月22日,奥巴马在白宫发表讲话,宣布他从阿富汗撤离美军的“三步走”计划——7月将有1万名士兵返美;2012年夏天之前,3.3万名作战部队撤离阿富汗,驻阿美军的任务从作战专为提供支持;撤军行动将在2014年结束,阿富汗人民将对自己的安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