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在新形势下的崛起(字数上万,本人原创,欢迎批评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9:04:53


此文系我勾兑老师的文章,文中数据来源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11),花了一周时间。然后由于是第一次写这方面的,很多地方都不成熟,专业术语也有使用不到位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指点。
论中国在新国际形势下的成长之路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国家实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而中国的崛起以及伴随这种态势为维护自身利益而在对外关系中所 表现出的政策变化,导致世界一些国家做出消极反应。“中国威胁论的”声音正在增大,而世界格局出现结构性变化,新兴大国影响力上升又造成许许多多的于中国 有关的问题。在这种局势下,中国既面对着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风大作用的机遇,也面对着消解问题与摩擦的新的外交挑战。

一、中美关系
         从2001年的“911”事件到现在,差不多整整十年,这十年可谓是中国发展的黄金十年。美国受小布什总统的单边政策影响,发动多场反恐战争,是自己陷入 了战争泥潭,巨额的军费支出严重拖累了美国财政,而08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更使其雪上加霜,从而无力制衡中国。中方在与世界多国的不断合作中逐渐提高了自己 的国际威信,实现共赢局面。
         然而2010年上半年,美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四年防务评估报告》 ,《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等一系列战略报告,反映了美国安全战略、对外战略、军事战略的调整。最重要的表现是美国于2010年8月从伊拉克撤军,接着向阿富 汗增兵三万,企图“以进某退”、在“短暂密集”的军事行动后,于2011年7月左右从阿富汗撤军。另外美国高调“重返东南亚”的政策也值得注意,从近期对 台军售,美国东南亚多国联合军事演习等众多敏感事件可见一斑。
         美国重返东亚事实上是对中国崛起的恐慌与遏制,是维护其全球霸主地位的必要手段。中美军事差距正在被中国逐渐缩小:中国新一代隐形重歼J20步入公众视 线,而美国及其盟友欲大量装备的F35战斗机却迟迟无法降低成本,而且其作战性能不尽人意。而有“中华神盾”之称的054型新一代护卫舰也开始大量投产, 极大改善了中国海军防空能力。与此同时美军新一代LCS濒海战列舰的作战能力仍受众人质疑。尽管两国军力仍有10—20年的差距,但从长期来看,中国无疑 会对美国的霸权形成挑战。
         中美关系在过去几年内可谓是波折不断:一方面,经济上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双方的豪华阵容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充分凸显出二者强烈的合作意愿;另一方面, 奥巴马政府通知国会,计划向台湾地区出售总值达64亿美元的所谓的“防御性”武器,引起了中国的强烈谴责,甚至一度中断了中美军事交流,并对涉及军售的美 国企业实施相应制裁。这些事件与奥巴马会见达赖喇嘛引起抗议而又在制裁伊朗问题上与中国取得共识有很多相似点。体现了美国惯用的软硬兼施伎俩,而且以目前 的形势观察,美国仍将沿用这种政策。
          目前,美国的国家战略已经从全球反恐战争转移到应对新兴大国的崛起上来,这也是为什么这次北约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中美国不再出头,仅仅是提供“必要的”火 力支援。而美国国债触顶致使中国所持有的1.2万亿美债贬值甚至蒸发,从而使中美之间的“金融恐怖平衡”逐渐倾斜,最终造成中国失去这一制衡美国的筹码。 这都说明中美战略平衡正在被美国刻意破坏。此外美韩军演、美国主导的环太平洋军演中,美国不断凭借航母、核动力潜艇、先进战机展示肌肉的做法无疑是在向中 国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即这些军演的目的----防备“亚太地区新兴的军事力量”中美关系最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是在冲突与合作中不断互动。一方 面,美国并没有摒弃意识形态差别,仍将中国视为未来的主要对手之一,并且借助各种手段拉拢其盟友加入制衡中国的行列。另一方面,中国对美国的做法也采取了 强硬措施,在黄海海域举行了“交战—2010”海上应急保障演练。同时济南军区防空部队又举行了代号为“前卫-2010”的大规模军演,引起外国媒体强烈 兴趣。中美之间在安全问题上不信任的加深,造成了这种对抗性互动。
            尽管如此,中美双方的“对抗”仍局限于外交层面,中美间存在许许多多的共同利益,双方互相依赖的关系也在不断加深,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所吸收的巨额 美元外汇帮助了美国经济的复苏,而又将二者紧紧捆绑在一起,如果发生贸易战或者金融战,双方都将在经济上遭到毁灭性打击。另外美国在核不扩散、反恐、气候 变化等一些列全球问题上需要中国的支持,中国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地位,在东亚举足轻重的地缘政治地位决定了中国在这些问题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和所能够施展 的独特的外交影响。在可以预期的未来,中国仍将与美国在这种“合作-对抗”模式下实现互动。按照现实主义逻辑,伴随着中国实力与国际地位的与日俱增,中国 与美国在政治与安全上必然会形成紧张关系。随着国力的增强,对国家利益的强烈诉求,国防实力的显著进步,中国已经“部分”摒弃过去那种对外界挑衅忍之又忍 的“韬光养晦政策”,开始对美国的围堵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加强与南亚大国巴基斯坦,缅甸的联系等等。
中美之间的权力之争,毫无疑问是双方关系的一种结构。只是这种结构把冲突的因素建构在了双方互动之中,中国的军力增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真是这种互动的催生 产物,而军力的增长又会引起新一波的“中国威胁论”,从而加剧双方的权力争斗,这样周而复始,形成了一种“威胁增大------军备竞赛------威胁 增大”的循环。但是这种循环在双方相互依赖的框架下不会被打破,矛盾也不会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尽管从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趋势来看,已经明显趋向于强硬,其威慑和围堵动作频频,但始终不会出现严重对抗,双方力量的消长也说明一个新磨合阶段的到来,中国在崛起中需要进一步适应自己的角色,而美国也需进一步适应中国的新角色。

二、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由来已久,涉及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中国与东盟于2002年11月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各方同意本着合作与 谅解精神努力建立互信,保持自我克制,不使问题复杂化、国际化。然而当中国本着“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处理相关海洋问题时,东盟相关国家却不断蚕食 南海争议岛屿与相关资源。与此同时,该地区一些国家正试图通过诉诸国际组织和引进外部势力来制约和抗衡中国,企图在与中国谈判时获得更多筹码,从而占据有 利位置。而美国对此表示积极态度,高调介入南海事务。另外,东盟相关国家通过国内立法,行政任命等手段进一步加强了对所占岛礁的实际控制和资源开发的力 度,这种手段是把争议岛屿国有化,从国家法律的角度上予以承认,从而在冲突过程中有可用的法律依据。
         东盟近年来也在不断增强军备,遇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正在加速扩展各自的海空军实力。其中,身为军备领跑者的越南已与俄罗斯达成了24亿 美元,购买6艘先进“基洛级”柴电潜艇和12架苏-30MK2多用途战斗机合同。而另一领跑者马来西亚花费了10多亿美元从法国购买了2艘柴油动力潜艇, 其中一艘已于2009年9月正式服役。虽然目前东盟各国的军事实力仍与中国有较大差距,但在当今世界和平框架下,大规模军事冲突显然已经不可能发生,军事 实力更多是用在威慑与反威慑层面上。随着我国“瓦良格”号航母的改装即将完成,加上舰载机研制工作的顺利进展,我国作战飞机得以摆脱岸基的限制,进行远洋 巡逻,从而使远程投放能力大幅增强,用以制约东盟各国的扩张行动。
         除此之外,中国应避免相关问题的复杂化,国际化趋势,对欲干涉的外部势力进行谴责,必要时可以武力警告,向东盟各国表现中国保卫领土完整和追求国家利益诉 求的坚定决心。应对相关国家频频扩充军备,展示“肌肉”的做法,中国也应该保持一定的克制,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领土争端问题的方针,以与东盟相关国家展开 谈判为主,必要的军事威慑为辅的大体路线,使本国利益得到保证,最终实现恢复南海的实际控制权。

三、中俄关系
         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继承了其大部分经济、军事遗产。近来随着国际经济的复苏,油价逐步上涨,俄罗斯的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恢复苏联时期全球大国地位的愿望也愈发强烈,开始在国家舞台上积极参与地区性事务的讨论与全球安全体系的构建。
俄罗斯对前苏联时期的社会经济体系进行了全面而彻底的改革与转轨,但在经济发展方面始终没有摆脱粗犷型经济发展模式,即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发展 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依靠资源性产品和初加工产品的出口换取外汇以支撑国家财政收入和促进经济发展。显然,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依赖国际市场需求和价格,当 国际市场需求增加和价格上涨时,当然可以获取巨额外汇收入并维持经济高速增长;而当国际市场需求减少和价格下跌时,则会导致外汇收入减少并使经济陷入衰 退。俄罗斯经济在10年间从恢复性增长走向严重衰退,就是最好的例证。
         俄罗斯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不仅容易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而且是建立在出口不可再生能源的基础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模式必定会无法支撑俄罗斯的发 展,而现在以出口石油和天然气的经济主体所带来的收益被紧握在能源寡头手中,普通民众并没有从中极大受益,人心不满。而且这种模式促使俄罗斯依靠能源工业 而减小对其他轻工业的投资,造成产业发展不平衡,从而阻断了后能源出口时代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途径。因此,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经济增长是低质量的,并 且是不稳定的。尽管俄罗斯政府已多次意识到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不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过度依赖资源性产品和海外市场是俄罗斯经济的致命伤。但是,当俄罗 斯政府还没有来得及将其改变经济发展模式的政策措施付诸实施的时候,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实体经济的衰退中,俄罗斯以其惨重的代价演示了资源型经济发 展模式对俄罗斯经济影响的路径和结果。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迫于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势,不得不向中国出售了一系列当时的尖端武器,包括全新研发的SU-27战机、S-300防空导弹系统等等,这 些武器无论是在提高中国国防军工能力还是增强国防实力方面都有显著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俄制武器的弊端开始逐渐暴露--------做工粗糙,寿命 较短。另外由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军费锐减,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庞大军队已经对国家财政造成严重压力,俄军无力推动军工科技的进步,以至于除少部分武器外, 大部分俄制武器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已无优势可言。而中国国防工业经过近20年的迅速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配套体系,逐渐摆脱俄制武器的思维束缚,融入西 方武器设计理念,从而催生出了一大批以99式主战坦克、J10战机、054型护卫舰为代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武器,这些武器不仅相对俄制武器具有相 当优势,甚至达到了当今世界武器研发的先进水平。因此今天中俄军火贸易主要局限在军事技术的转让、生产许可转让、发动机进出口等方面。
        俄罗斯在战略层面上面临北约东扩的巨大压力,美国曾于2007年1月22日正式向波兰和捷克提出在2012年前在两个部署一座反导雷达站和10枚“拦截导 弹”,声称抵御伊朗的威胁,绝不是针对俄罗斯,但此举遭到了俄罗斯的强烈反对,出了临时退出《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之外,俄罗斯表示还要退出中短程导弹 条约,并声称反导防御系统的组成部分将成为俄罗斯导弹的目标,一度造成两国关系极度紧张。另一方面,俄罗斯与日本在“北方四岛”(俄称千岛群岛)有领土争 端,双方都宣称拥有该区域的领土主权,并且不断通过领导人登岛视察(日本为领导人坐飞机远眺)等方式宣誓主权,目前双方还未就解决纠纷达成一致意见。
        共同的利益使得俄罗斯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进行了多次成功的合作,在反恐合作上建立了以双方为基础的旨在于消灭中亚恐怖主义威胁的上海合作组织,共同应对 “基地”、车臣非法武装、“东突”等恐怖组织;在能源外交上,中国通过提供250亿美元的“贷款换石油”协议,实现了合作双赢:俄方获得了急需的资金,中 方获得了一定数量原油的稳定供应;在国际合作上,中俄在伊朗核问题,六方会谈等问题上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合作,极大地提升了双方在国际舞台上的发言权。
可以预见,俄罗斯在未来仍将是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双边贸易额也将不断提升,在应对美国霸权主义,与日本的领土争端,伊朗核问题等方面仍存在许多共同利 益,双方的合作对构建多级世界具有重大意义。另外在台湾问题上,俄罗斯一贯秉承“一个中国”政策,坚定不移地深入双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相对于中国而 言,欧洲武器禁运尚未解除,俄罗斯仍将是中国武器技术和发动机主要来源,双方的“和平使命”系列演习对于西方国家仍有很强的战略威慑作用。虽然俄罗斯国内 目前也有相当的“中国威胁论”的论调,但是不妨碍双方关系的发展,相对于俄罗斯来言,其与乌克兰、白俄罗斯、欧盟间的能源纠纷已经给了俄政府警告,即需要 扩大能源出口面来增加与输送国,接受国谈判的筹码,而中国稳定的石油需求无疑符合俄罗斯这方面的国家利益。因此,双方在能源合作上仍有很大的空间,实现双 赢。

四、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作为目前中国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触及了中国最根本的国家利益,是当前中国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996年台海危机时,两岸关系极度紧张,一方面时美国第七舰队的强势介入,另一方面时大陆大规模军事演习。台湾在获得美制“爱国者—3”防空系统后更 是有恃无恐,不断制造摩擦,妄图引起战火,而大陆除了刚刚从俄罗斯进口的几十架SU—27战机以外,没有其他能对台湾构成威胁的常规武器。在美国的带头表 率向台湾出售军火的影响下,法国也向台湾出售了数十架“幻影—2000”型战斗机和数艘“拉法叶”护卫舰,致使战略平衡严重倾斜,引起大陆对法国的强烈抗 议。台湾自李登辉上台后,大力推行“去中国化”,妄图抹杀“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基本事实,接下来的陈水扁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台湾当局一意孤行 分裂台湾的图谋遭到了国际社会正义力量的强烈谴责。以马英九为代表的“蓝营”执政后,与大陆关系得到了缓和,双方政党领导举行了多次会晤,签署了一些列恵 及台湾民众的合作条约,两岸的关系达到了新的高度。
         以台湾著名企业---鸿海精密为代表的台湾商界掀起了新一轮的投资大陆热潮,近年来有从东部沿海地区转向内地的趋势,促进了大陆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对就业问题,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等社会矛盾的解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与此同时,大陆对台湾水果进入大陆市场采取了一系列的优惠措施,造福了广大台湾果农,又积极推动陆客赴台游览,节假日时组织赴台包机等,使双方关系日益紧密。
          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案不外乎两种,即和平统一和武力统一,虽然目前和平统一是时下所被看好的统一方式,但仍有很大的不足。首先,马英九所代表的国民党政府奉 行“不统不独”政策,即不宣称独立,但又不接受统一。虽然马英九的口号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得到选民的支持,但不可否认的是:蓝营内部,特别是“深蓝”(即 中华民国思想根深蒂固者),是极力反对统一的。而民进党阵营,迫于当下两岸合作良好势头所带给民众的巨大利益,“台独”口号声明显降低了很多,亦试图效仿 国民党“不统不独”路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深蓝”比“深绿”(坚定支持台湾独立者)对两岸和平统一所造成的阻力更大,原因在于,“深蓝”可以拿出他们 惯用的“中华民国”牌,辅之以一整套子虚乌有的政治理论,借以蛊惑民众。而“深绿”只能靠不停宣称独立给台湾带来何种利益来骗取民众的选票。无论是蓝营还 是绿营当政,和平统一都将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其次,和平统一对于大陆来说,所需要付出的政治成本太高,和平统一后政治后遗症太大。 台湾两千万民众已经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活了半个多世纪,接着又在绿营洗脑宣传下存在对大陆认识的误区。毫无疑问,和平统一后在台湾实行的政策必定会完全不 同于大陆本身的社会主义制度,再加上一大批别有用心的人的鼓动,台湾社会的稳定状况堪忧。武力统一,尽管当下两岸和平是大势所趋,但若有必要,武力收复仍 不失为一种成功的统一方式。军事实力的突飞猛进已经使两岸的军事平衡完全倾倒向大陆。台湾虽然近年来从美国引进各种武器----如F-16战机、“基德” 舰等等,甚至自己研发出了“IDF经国号”战机、“天剑”导弹等武器,但是无论在质,还是在量上,都已经完全处于下峰,台湾军方对此很明白,所以最近几次 的“汉光”演习内容主要是反登陆和岛内作战。台湾所谓的“国军”近年来丑闻不断,从“招妓”,“虐兵”,到“共谍”案,整体战斗素质已经有了大幅度下降, 加上义务服役时间过短,后备民兵训练强度不够,作战能力堪忧。而且台湾社会逃避兵役现象严重,台湾高层把战争胜算寄托在美国的介入上,因此,岛内的战争动 员情况必定不会十分乐观。介于岛内没有战略纵深,西方国家除美国外没有动机介入台海问题,我军凭借近年来新建的多艘先进登陆舰,防空护卫舰,以及从俄罗斯 购入的“现代”级驱逐舰,外加饱和空中打击,可以在台湾空军做出反应前予以消灭,迫使台湾陆军缴械投降,实现在美军介入前48小时内控制台湾,并完成相关 反介入措施并不是难事。这样可以战后与相关政党谈判时占据主动地位,更可以一举肃清岛内反动思想及黑社会组织,实现完完全全的光复台湾。另外由于台湾并不 触及美军核心利益,仅仅是其“第一岛链”上围堵中国的一个棋子,而且中国新一代反舰弹道导弹DF-21的成功研发,外加美国用以反制该武器的X48无人机 仍需要长时间研发,因此,美国在介入台海问题上必定会十分慎重,毕竟届时美军能够做出迅速反应,并调度的只有第七舰队。

五、恐怖主义
         2011年的5月2 日,恐怖大亨本拉登死讯公布以后,引起了广大网民的轩然大波。本拉登的死对全球反恐战争而言并不是反恐时代的结束,相反,是新反恐时代的开始:以“基地” 组织为核心的宗教极端型,民族分裂型的恐怖开始走向分散化道路,而极左翼恐怖主义、极右翼恐怖主义、黑社会性质恐怖主义、邪教性恐怖主义等传统类型的恐怖 主义一直没有销声匿迹,反而伴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在很多国家呈现出愈发活跃的趋势,因此其在一定程度上仍可以牵制美国及北约的主要视线。
          南亚国家巴基斯坦已经成为全球恐怖主义的第三个“圣战战场”。从恐怖袭击的频率和规模上看,巴已成为全球恐怖活动的中心地带和主战场,另外从恐怖袭击针对 的目标上看,直接针对巴基斯坦国家机器,军政机构,敏感设施和人群集中的平民目标的恐怖袭击已成主流。巴基斯坦境内的错综复杂的部落分布,较高自治化的部 落管理,以及落后的经济,北约在阿富汗的打击力度,都促使巴基斯坦成为恐怖分子活动的温床。巴基斯坦军方对此很明白,加大了针对本国塔利班的打击力度并取 得了一定的成效。
          巴基斯坦地处南亚,是中国的“西大门”,对中国突破美国的包围圈具有决定性意义,同时中国业余巴基斯坦展开了广泛的军事合作,包括反恐演习和研制新型战机,随着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安全的主要问题,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关系相信能达到新的高度。
          当今中国面临以“东突”组织为首的疆独势力,我国政府对其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打击,捍卫了我国主权利益。但新疆地处我国西部,靠近世界恐怖活动中心,容易被 宗教极端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渗透,进而造成局势不稳定。而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从巴基斯坦入境,因此巴基斯坦相对于中国的反恐地位及意义十分重要,也是拔除 “东突”海外据点实现从根本上灭亡“东突”的重要战场。
          与此同时,索马里海盗对我国的远洋运输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严重侵害了我国利益。我国向索马里海域派出了两艘驱逐舰和一艘大型补给舰组成的护航舰队,执行 维护国际海运安全的任务,并取得了成效,得到了广泛的赞誉。我国海军也获得了宝贵的远洋作战经验,得到了在国际法框架内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训练。

六、中印关系
         印度作为南亚的传统地区性大国,近年来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同时在国防方面与西方国家的广泛合作使其军事能力显著提高,进而为谋求国际大国地位增加了筹码。
        与中国一样,印度同样面临恐怖主义的威胁。2006年孟买放了连环爆炸,造成200人死亡, 625人受伤,给印度社会造成了极大的震动。虽然谁是凶手尚无定论,但外界猜测大多把矛头指向克什米尔地区的武装组织。活跃在那里的武装组织长期从事恐怖 袭击,意在破坏印度与邻国巴基斯坦间的和平进程,进而为自己争取更大的活动空间和国际注意力,最终迫使政府不得不坐下来与其谈判满足其要求。对此,印巴双 方都有清醒的认识。而印度国内的恐怖组织也积极行动,妄图利用不稳定形势来引起民众恐慌,增加政治筹码。印度国内存在多股恐怖势力,其中以纳萨尔运动最具 代表性,而印共(毛派)是纳萨尔运动的主体力量,是信奉极端路线的印共派别,数年来始终动作频频,在2009年4月大选后,印共(毛派)策划发动了一系列 袭击,包括劫持火车、炸毁大选投票站和社区中心、直接攻击警察局、射杀卡车司机等等,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和人员伤亡。对此印度政府进行了坚决的谴责,同时调 派军队予以打击,期望维持国内稳定局面。印度的国内悬殊的贫富差距与宗教斗争为恐怖主义的渗入提供了机会,大量的失业人口及贫民窟人员为恐怖组织提供了人 员基础,而低教育普及度和宗教仇视更是恐怖活动扩大的外部条件,因此印度在解决国内恐怖组织问题上仍然任重道远,需要从解决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复杂化冲 突局面,宗教信仰分歧,文化普及率低等方面着手,开展与世界其他国家队反恐合作从能从根本上解决恐怖主义威胁。
          印度与几个周边国家存在领土争端包括中国和巴基斯坦。2010年10月3日,印度总理辛格对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及中国藏南地区进行了第三次访问,并 呼吁当地人们踊跃参与丐帮的议会选举。印度外长也公然宣称,“阿鲁纳恰尔邦”是印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几年来印度在邻近中国的边境读取桌布强化了军事 部署。2009年5月底,印度空军宣布,迫于来自中国的更大威胁,印度将在与中国存在争议的“阿鲁纳恰尔邦”部署两个中队的俄制SU30MKI先进战斗 机,同年6月,印度军方宣布再向靠近争议地区的阿萨姆邦部署两个山地师,使得未来印度在这一地区的兵力将超过10万人。同时,在与巴基斯坦有争议的克什米 尔地区,印巴双方时有小规模冲突,加上印度政府认定巴基斯坦唆使恐怖组织进入印度境内进行恐怖袭击,因此两国摩擦不断。印度将中国视为潜在的“竞争对 手”, 将近年来中国与巴基斯坦军事上的广泛合作看做中国和巴基斯坦组成的“旨在对抗印度的”的“军事联盟”并因此疯狂扩充军备。此外1962年中印冲突中 印度战败的历史所引发的民族主义也是促使印度对中国抱有戒心的重要原因。印度长期依赖西方国家的武器进口,是世界头号武器进口国,其武器装配可谓是万国博 览会,欧制,美制,俄制武器充当了主要配备。主要的美制武器是C-17环球霸王运输机、P-8I海神反潜机、“特伦顿”号两栖登陆舰等等,欧制武器则以 “幻影-2000”战机、“阵风”战机,“台风”战机等等;俄制武器则为T-90主战坦克、SU30系列战机、SU33舰载机,以及正在与俄罗斯联合研制 的第五代T-50战机。这些武器大部分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完全可以胜任印度的国防需求。但不同生产系列的武器同属于一支军队,所产生的问题是,印度必 须同时保有以上三个不同系列的保障体系,也就是说俄制武器无论在指标,零件还是操作规范上都与其他两个系列完全不同,这就要求印度单独建立一支保障体系来 确保武器时刻保持在最佳状态。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美制武器和欧制武器上,庞大的不同针对对象的后勤保障体系严重制约了印度军队其他方面的发展。大量引入外 国武器的另一个缺点是:印度本国的国防工业受到外国竞争对手的打压,长期处于滞后状态。印度自己研发的阿琼主战坦克从1974年立项到1988年生产出样 车,再到如今,一直都是故障不断,被印度陆军认为是不能使用。而另一种印度自己研发的武器—LCA轻型战斗机自1983年项目上马以来也是波折不断,今年 完成了首飞,这款号称70%国产化的武器却装着欧美发动机和雷达,更令人咋舌的是LCA的总体水平为2.5代,低于“阵风”,SU30等的3代,换句话 说,印度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研究出一个关键部件仍靠外国进口的过时战斗机。
          反观处于欧洲武器禁运下的中国,武器研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大部分自产武器都已经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而巴基斯坦由于历来就与中国有军事合作,通过进口中国武器,与中国合作研发等手段,军事实力和国防科研实力都取得了显著的提高。
          许多印度媒体大幅鼓吹“中国威胁论”,此举引起了一些军方高层人士的共鸣。比如,印度陆军总司令迪帕•卡普尔(Deepak Kapoor)表示“印度能够面对来自中国的任何挑衅和威胁,印度军队需要进一步强化能力,以应对来自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双重挑战、”事实上,印度媒体对中 印边界争端,经贸摩擦,中国军力动向等问题进行了大量不负责任的报道,已经造成了印度国内舆论和民众反华情绪的不断上升。这种事态从长期来看,势必会对两 国关系进一步发展构成严重挑战。
尽管中印双边贸易自2000年以来已经增长了30倍,但双方的紧张关系说明,仅仅靠经济关系不足以解决围绕边界领土问题的摩擦。
双方低水平的政治,军军事互信,决定了安全问题将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困扰两国关系的主要隐患。中国国家实力的快速提升,在南亚影响的不断扩大,以及中 印实力差距的拉大更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印度对中国的戒备感,使得印度政府精英,战略家和民众对中国任何举动都保持高度的敏感性。
         
       中国政府在领土争端的解决上一贯支持和平解决,这也就否定了中印之间爆发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双方作为有核国家,不会采取全面对抗的手段,这一点无论是从 经济合作还是文化交流上来说,对双方,对整个南亚乃至于世界都是不利的。印度政府高层清楚未来双方的道路是合作而不是对抗,正如印度总理辛格2010年 10月所说,这个世界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印度和中国两个国家的增长雄心。我们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处理中印关系的。中印之间在处理全球气候变暖,多哈回合谈 判,能源和粮食安全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等问题的上进行的广泛合作正在逐步加深双方的互信,而和平解决领土纠纷也将成为双边关系的主旋律。

此文系我勾兑老师的文章,文中数据来源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11),花了一周时间。然后由于是第一次写这方面的,很多地方都不成熟,专业术语也有使用不到位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指点。
论中国在新国际形势下的成长之路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国家实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而中国的崛起以及伴随这种态势为维护自身利益而在对外关系中所 表现出的政策变化,导致世界一些国家做出消极反应。“中国威胁论的”声音正在增大,而世界格局出现结构性变化,新兴大国影响力上升又造成许许多多的于中国 有关的问题。在这种局势下,中国既面对着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风大作用的机遇,也面对着消解问题与摩擦的新的外交挑战。

一、中美关系
         从2001年的“911”事件到现在,差不多整整十年,这十年可谓是中国发展的黄金十年。美国受小布什总统的单边政策影响,发动多场反恐战争,是自己陷入 了战争泥潭,巨额的军费支出严重拖累了美国财政,而08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更使其雪上加霜,从而无力制衡中国。中方在与世界多国的不断合作中逐渐提高了自己 的国际威信,实现共赢局面。
         然而2010年上半年,美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四年防务评估报告》 ,《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等一系列战略报告,反映了美国安全战略、对外战略、军事战略的调整。最重要的表现是美国于2010年8月从伊拉克撤军,接着向阿富 汗增兵三万,企图“以进某退”、在“短暂密集”的军事行动后,于2011年7月左右从阿富汗撤军。另外美国高调“重返东南亚”的政策也值得注意,从近期对 台军售,美国东南亚多国联合军事演习等众多敏感事件可见一斑。
         美国重返东亚事实上是对中国崛起的恐慌与遏制,是维护其全球霸主地位的必要手段。中美军事差距正在被中国逐渐缩小:中国新一代隐形重歼J20步入公众视 线,而美国及其盟友欲大量装备的F35战斗机却迟迟无法降低成本,而且其作战性能不尽人意。而有“中华神盾”之称的054型新一代护卫舰也开始大量投产, 极大改善了中国海军防空能力。与此同时美军新一代LCS濒海战列舰的作战能力仍受众人质疑。尽管两国军力仍有10—20年的差距,但从长期来看,中国无疑 会对美国的霸权形成挑战。
         中美关系在过去几年内可谓是波折不断:一方面,经济上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双方的豪华阵容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充分凸显出二者强烈的合作意愿;另一方面, 奥巴马政府通知国会,计划向台湾地区出售总值达64亿美元的所谓的“防御性”武器,引起了中国的强烈谴责,甚至一度中断了中美军事交流,并对涉及军售的美 国企业实施相应制裁。这些事件与奥巴马会见达赖喇嘛引起抗议而又在制裁伊朗问题上与中国取得共识有很多相似点。体现了美国惯用的软硬兼施伎俩,而且以目前 的形势观察,美国仍将沿用这种政策。
          目前,美国的国家战略已经从全球反恐战争转移到应对新兴大国的崛起上来,这也是为什么这次北约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中美国不再出头,仅仅是提供“必要的”火 力支援。而美国国债触顶致使中国所持有的1.2万亿美债贬值甚至蒸发,从而使中美之间的“金融恐怖平衡”逐渐倾斜,最终造成中国失去这一制衡美国的筹码。 这都说明中美战略平衡正在被美国刻意破坏。此外美韩军演、美国主导的环太平洋军演中,美国不断凭借航母、核动力潜艇、先进战机展示肌肉的做法无疑是在向中 国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即这些军演的目的----防备“亚太地区新兴的军事力量”中美关系最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是在冲突与合作中不断互动。一方 面,美国并没有摒弃意识形态差别,仍将中国视为未来的主要对手之一,并且借助各种手段拉拢其盟友加入制衡中国的行列。另一方面,中国对美国的做法也采取了 强硬措施,在黄海海域举行了“交战—2010”海上应急保障演练。同时济南军区防空部队又举行了代号为“前卫-2010”的大规模军演,引起外国媒体强烈 兴趣。中美之间在安全问题上不信任的加深,造成了这种对抗性互动。
            尽管如此,中美双方的“对抗”仍局限于外交层面,中美间存在许许多多的共同利益,双方互相依赖的关系也在不断加深,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所吸收的巨额 美元外汇帮助了美国经济的复苏,而又将二者紧紧捆绑在一起,如果发生贸易战或者金融战,双方都将在经济上遭到毁灭性打击。另外美国在核不扩散、反恐、气候 变化等一些列全球问题上需要中国的支持,中国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地位,在东亚举足轻重的地缘政治地位决定了中国在这些问题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和所能够施展 的独特的外交影响。在可以预期的未来,中国仍将与美国在这种“合作-对抗”模式下实现互动。按照现实主义逻辑,伴随着中国实力与国际地位的与日俱增,中国 与美国在政治与安全上必然会形成紧张关系。随着国力的增强,对国家利益的强烈诉求,国防实力的显著进步,中国已经“部分”摒弃过去那种对外界挑衅忍之又忍 的“韬光养晦政策”,开始对美国的围堵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加强与南亚大国巴基斯坦,缅甸的联系等等。
中美之间的权力之争,毫无疑问是双方关系的一种结构。只是这种结构把冲突的因素建构在了双方互动之中,中国的军力增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真是这种互动的催生 产物,而军力的增长又会引起新一波的“中国威胁论”,从而加剧双方的权力争斗,这样周而复始,形成了一种“威胁增大------军备竞赛------威胁 增大”的循环。但是这种循环在双方相互依赖的框架下不会被打破,矛盾也不会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尽管从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趋势来看,已经明显趋向于强硬,其威慑和围堵动作频频,但始终不会出现严重对抗,双方力量的消长也说明一个新磨合阶段的到来,中国在崛起中需要进一步适应自己的角色,而美国也需进一步适应中国的新角色。

二、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由来已久,涉及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中国与东盟于2002年11月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各方同意本着合作与 谅解精神努力建立互信,保持自我克制,不使问题复杂化、国际化。然而当中国本着“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处理相关海洋问题时,东盟相关国家却不断蚕食 南海争议岛屿与相关资源。与此同时,该地区一些国家正试图通过诉诸国际组织和引进外部势力来制约和抗衡中国,企图在与中国谈判时获得更多筹码,从而占据有 利位置。而美国对此表示积极态度,高调介入南海事务。另外,东盟相关国家通过国内立法,行政任命等手段进一步加强了对所占岛礁的实际控制和资源开发的力 度,这种手段是把争议岛屿国有化,从国家法律的角度上予以承认,从而在冲突过程中有可用的法律依据。
         东盟近年来也在不断增强军备,遇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正在加速扩展各自的海空军实力。其中,身为军备领跑者的越南已与俄罗斯达成了24亿 美元,购买6艘先进“基洛级”柴电潜艇和12架苏-30MK2多用途战斗机合同。而另一领跑者马来西亚花费了10多亿美元从法国购买了2艘柴油动力潜艇, 其中一艘已于2009年9月正式服役。虽然目前东盟各国的军事实力仍与中国有较大差距,但在当今世界和平框架下,大规模军事冲突显然已经不可能发生,军事 实力更多是用在威慑与反威慑层面上。随着我国“瓦良格”号航母的改装即将完成,加上舰载机研制工作的顺利进展,我国作战飞机得以摆脱岸基的限制,进行远洋 巡逻,从而使远程投放能力大幅增强,用以制约东盟各国的扩张行动。
         除此之外,中国应避免相关问题的复杂化,国际化趋势,对欲干涉的外部势力进行谴责,必要时可以武力警告,向东盟各国表现中国保卫领土完整和追求国家利益诉 求的坚定决心。应对相关国家频频扩充军备,展示“肌肉”的做法,中国也应该保持一定的克制,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领土争端问题的方针,以与东盟相关国家展开 谈判为主,必要的军事威慑为辅的大体路线,使本国利益得到保证,最终实现恢复南海的实际控制权。

三、中俄关系
         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继承了其大部分经济、军事遗产。近来随着国际经济的复苏,油价逐步上涨,俄罗斯的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恢复苏联时期全球大国地位的愿望也愈发强烈,开始在国家舞台上积极参与地区性事务的讨论与全球安全体系的构建。
俄罗斯对前苏联时期的社会经济体系进行了全面而彻底的改革与转轨,但在经济发展方面始终没有摆脱粗犷型经济发展模式,即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发展 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依靠资源性产品和初加工产品的出口换取外汇以支撑国家财政收入和促进经济发展。显然,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依赖国际市场需求和价格,当 国际市场需求增加和价格上涨时,当然可以获取巨额外汇收入并维持经济高速增长;而当国际市场需求减少和价格下跌时,则会导致外汇收入减少并使经济陷入衰 退。俄罗斯经济在10年间从恢复性增长走向严重衰退,就是最好的例证。
         俄罗斯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不仅容易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而且是建立在出口不可再生能源的基础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模式必定会无法支撑俄罗斯的发 展,而现在以出口石油和天然气的经济主体所带来的收益被紧握在能源寡头手中,普通民众并没有从中极大受益,人心不满。而且这种模式促使俄罗斯依靠能源工业 而减小对其他轻工业的投资,造成产业发展不平衡,从而阻断了后能源出口时代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途径。因此,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经济增长是低质量的,并 且是不稳定的。尽管俄罗斯政府已多次意识到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不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过度依赖资源性产品和海外市场是俄罗斯经济的致命伤。但是,当俄罗 斯政府还没有来得及将其改变经济发展模式的政策措施付诸实施的时候,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实体经济的衰退中,俄罗斯以其惨重的代价演示了资源型经济发 展模式对俄罗斯经济影响的路径和结果。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迫于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势,不得不向中国出售了一系列当时的尖端武器,包括全新研发的SU-27战机、S-300防空导弹系统等等,这 些武器无论是在提高中国国防军工能力还是增强国防实力方面都有显著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俄制武器的弊端开始逐渐暴露--------做工粗糙,寿命 较短。另外由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军费锐减,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庞大军队已经对国家财政造成严重压力,俄军无力推动军工科技的进步,以至于除少部分武器外, 大部分俄制武器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已无优势可言。而中国国防工业经过近20年的迅速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配套体系,逐渐摆脱俄制武器的思维束缚,融入西 方武器设计理念,从而催生出了一大批以99式主战坦克、J10战机、054型护卫舰为代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武器,这些武器不仅相对俄制武器具有相 当优势,甚至达到了当今世界武器研发的先进水平。因此今天中俄军火贸易主要局限在军事技术的转让、生产许可转让、发动机进出口等方面。
        俄罗斯在战略层面上面临北约东扩的巨大压力,美国曾于2007年1月22日正式向波兰和捷克提出在2012年前在两个部署一座反导雷达站和10枚“拦截导 弹”,声称抵御伊朗的威胁,绝不是针对俄罗斯,但此举遭到了俄罗斯的强烈反对,出了临时退出《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之外,俄罗斯表示还要退出中短程导弹 条约,并声称反导防御系统的组成部分将成为俄罗斯导弹的目标,一度造成两国关系极度紧张。另一方面,俄罗斯与日本在“北方四岛”(俄称千岛群岛)有领土争 端,双方都宣称拥有该区域的领土主权,并且不断通过领导人登岛视察(日本为领导人坐飞机远眺)等方式宣誓主权,目前双方还未就解决纠纷达成一致意见。
        共同的利益使得俄罗斯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进行了多次成功的合作,在反恐合作上建立了以双方为基础的旨在于消灭中亚恐怖主义威胁的上海合作组织,共同应对 “基地”、车臣非法武装、“东突”等恐怖组织;在能源外交上,中国通过提供250亿美元的“贷款换石油”协议,实现了合作双赢:俄方获得了急需的资金,中 方获得了一定数量原油的稳定供应;在国际合作上,中俄在伊朗核问题,六方会谈等问题上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合作,极大地提升了双方在国际舞台上的发言权。
可以预见,俄罗斯在未来仍将是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双边贸易额也将不断提升,在应对美国霸权主义,与日本的领土争端,伊朗核问题等方面仍存在许多共同利 益,双方的合作对构建多级世界具有重大意义。另外在台湾问题上,俄罗斯一贯秉承“一个中国”政策,坚定不移地深入双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相对于中国而 言,欧洲武器禁运尚未解除,俄罗斯仍将是中国武器技术和发动机主要来源,双方的“和平使命”系列演习对于西方国家仍有很强的战略威慑作用。虽然俄罗斯国内 目前也有相当的“中国威胁论”的论调,但是不妨碍双方关系的发展,相对于俄罗斯来言,其与乌克兰、白俄罗斯、欧盟间的能源纠纷已经给了俄政府警告,即需要 扩大能源出口面来增加与输送国,接受国谈判的筹码,而中国稳定的石油需求无疑符合俄罗斯这方面的国家利益。因此,双方在能源合作上仍有很大的空间,实现双 赢。

四、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作为目前中国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触及了中国最根本的国家利益,是当前中国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996年台海危机时,两岸关系极度紧张,一方面时美国第七舰队的强势介入,另一方面时大陆大规模军事演习。台湾在获得美制“爱国者—3”防空系统后更 是有恃无恐,不断制造摩擦,妄图引起战火,而大陆除了刚刚从俄罗斯进口的几十架SU—27战机以外,没有其他能对台湾构成威胁的常规武器。在美国的带头表 率向台湾出售军火的影响下,法国也向台湾出售了数十架“幻影—2000”型战斗机和数艘“拉法叶”护卫舰,致使战略平衡严重倾斜,引起大陆对法国的强烈抗 议。台湾自李登辉上台后,大力推行“去中国化”,妄图抹杀“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基本事实,接下来的陈水扁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台湾当局一意孤行 分裂台湾的图谋遭到了国际社会正义力量的强烈谴责。以马英九为代表的“蓝营”执政后,与大陆关系得到了缓和,双方政党领导举行了多次会晤,签署了一些列恵 及台湾民众的合作条约,两岸的关系达到了新的高度。
         以台湾著名企业---鸿海精密为代表的台湾商界掀起了新一轮的投资大陆热潮,近年来有从东部沿海地区转向内地的趋势,促进了大陆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对就业问题,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等社会矛盾的解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与此同时,大陆对台湾水果进入大陆市场采取了一系列的优惠措施,造福了广大台湾果农,又积极推动陆客赴台游览,节假日时组织赴台包机等,使双方关系日益紧密。
          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案不外乎两种,即和平统一和武力统一,虽然目前和平统一是时下所被看好的统一方式,但仍有很大的不足。首先,马英九所代表的国民党政府奉 行“不统不独”政策,即不宣称独立,但又不接受统一。虽然马英九的口号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得到选民的支持,但不可否认的是:蓝营内部,特别是“深蓝”(即 中华民国思想根深蒂固者),是极力反对统一的。而民进党阵营,迫于当下两岸合作良好势头所带给民众的巨大利益,“台独”口号声明显降低了很多,亦试图效仿 国民党“不统不独”路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深蓝”比“深绿”(坚定支持台湾独立者)对两岸和平统一所造成的阻力更大,原因在于,“深蓝”可以拿出他们 惯用的“中华民国”牌,辅之以一整套子虚乌有的政治理论,借以蛊惑民众。而“深绿”只能靠不停宣称独立给台湾带来何种利益来骗取民众的选票。无论是蓝营还 是绿营当政,和平统一都将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其次,和平统一对于大陆来说,所需要付出的政治成本太高,和平统一后政治后遗症太大。 台湾两千万民众已经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活了半个多世纪,接着又在绿营洗脑宣传下存在对大陆认识的误区。毫无疑问,和平统一后在台湾实行的政策必定会完全不 同于大陆本身的社会主义制度,再加上一大批别有用心的人的鼓动,台湾社会的稳定状况堪忧。武力统一,尽管当下两岸和平是大势所趋,但若有必要,武力收复仍 不失为一种成功的统一方式。军事实力的突飞猛进已经使两岸的军事平衡完全倾倒向大陆。台湾虽然近年来从美国引进各种武器----如F-16战机、“基德” 舰等等,甚至自己研发出了“IDF经国号”战机、“天剑”导弹等武器,但是无论在质,还是在量上,都已经完全处于下峰,台湾军方对此很明白,所以最近几次 的“汉光”演习内容主要是反登陆和岛内作战。台湾所谓的“国军”近年来丑闻不断,从“招妓”,“虐兵”,到“共谍”案,整体战斗素质已经有了大幅度下降, 加上义务服役时间过短,后备民兵训练强度不够,作战能力堪忧。而且台湾社会逃避兵役现象严重,台湾高层把战争胜算寄托在美国的介入上,因此,岛内的战争动 员情况必定不会十分乐观。介于岛内没有战略纵深,西方国家除美国外没有动机介入台海问题,我军凭借近年来新建的多艘先进登陆舰,防空护卫舰,以及从俄罗斯 购入的“现代”级驱逐舰,外加饱和空中打击,可以在台湾空军做出反应前予以消灭,迫使台湾陆军缴械投降,实现在美军介入前48小时内控制台湾,并完成相关 反介入措施并不是难事。这样可以战后与相关政党谈判时占据主动地位,更可以一举肃清岛内反动思想及黑社会组织,实现完完全全的光复台湾。另外由于台湾并不 触及美军核心利益,仅仅是其“第一岛链”上围堵中国的一个棋子,而且中国新一代反舰弹道导弹DF-21的成功研发,外加美国用以反制该武器的X48无人机 仍需要长时间研发,因此,美国在介入台海问题上必定会十分慎重,毕竟届时美军能够做出迅速反应,并调度的只有第七舰队。

五、恐怖主义
         2011年的5月2 日,恐怖大亨本拉登死讯公布以后,引起了广大网民的轩然大波。本拉登的死对全球反恐战争而言并不是反恐时代的结束,相反,是新反恐时代的开始:以“基地” 组织为核心的宗教极端型,民族分裂型的恐怖开始走向分散化道路,而极左翼恐怖主义、极右翼恐怖主义、黑社会性质恐怖主义、邪教性恐怖主义等传统类型的恐怖 主义一直没有销声匿迹,反而伴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在很多国家呈现出愈发活跃的趋势,因此其在一定程度上仍可以牵制美国及北约的主要视线。
          南亚国家巴基斯坦已经成为全球恐怖主义的第三个“圣战战场”。从恐怖袭击的频率和规模上看,巴已成为全球恐怖活动的中心地带和主战场,另外从恐怖袭击针对 的目标上看,直接针对巴基斯坦国家机器,军政机构,敏感设施和人群集中的平民目标的恐怖袭击已成主流。巴基斯坦境内的错综复杂的部落分布,较高自治化的部 落管理,以及落后的经济,北约在阿富汗的打击力度,都促使巴基斯坦成为恐怖分子活动的温床。巴基斯坦军方对此很明白,加大了针对本国塔利班的打击力度并取 得了一定的成效。
          巴基斯坦地处南亚,是中国的“西大门”,对中国突破美国的包围圈具有决定性意义,同时中国业余巴基斯坦展开了广泛的军事合作,包括反恐演习和研制新型战机,随着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安全的主要问题,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关系相信能达到新的高度。
          当今中国面临以“东突”组织为首的疆独势力,我国政府对其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打击,捍卫了我国主权利益。但新疆地处我国西部,靠近世界恐怖活动中心,容易被 宗教极端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渗透,进而造成局势不稳定。而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从巴基斯坦入境,因此巴基斯坦相对于中国的反恐地位及意义十分重要,也是拔除 “东突”海外据点实现从根本上灭亡“东突”的重要战场。
          与此同时,索马里海盗对我国的远洋运输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严重侵害了我国利益。我国向索马里海域派出了两艘驱逐舰和一艘大型补给舰组成的护航舰队,执行 维护国际海运安全的任务,并取得了成效,得到了广泛的赞誉。我国海军也获得了宝贵的远洋作战经验,得到了在国际法框架内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训练。

六、中印关系
         印度作为南亚的传统地区性大国,近年来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同时在国防方面与西方国家的广泛合作使其军事能力显著提高,进而为谋求国际大国地位增加了筹码。
        与中国一样,印度同样面临恐怖主义的威胁。2006年孟买放了连环爆炸,造成200人死亡, 625人受伤,给印度社会造成了极大的震动。虽然谁是凶手尚无定论,但外界猜测大多把矛头指向克什米尔地区的武装组织。活跃在那里的武装组织长期从事恐怖 袭击,意在破坏印度与邻国巴基斯坦间的和平进程,进而为自己争取更大的活动空间和国际注意力,最终迫使政府不得不坐下来与其谈判满足其要求。对此,印巴双 方都有清醒的认识。而印度国内的恐怖组织也积极行动,妄图利用不稳定形势来引起民众恐慌,增加政治筹码。印度国内存在多股恐怖势力,其中以纳萨尔运动最具 代表性,而印共(毛派)是纳萨尔运动的主体力量,是信奉极端路线的印共派别,数年来始终动作频频,在2009年4月大选后,印共(毛派)策划发动了一系列 袭击,包括劫持火车、炸毁大选投票站和社区中心、直接攻击警察局、射杀卡车司机等等,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和人员伤亡。对此印度政府进行了坚决的谴责,同时调 派军队予以打击,期望维持国内稳定局面。印度的国内悬殊的贫富差距与宗教斗争为恐怖主义的渗入提供了机会,大量的失业人口及贫民窟人员为恐怖组织提供了人 员基础,而低教育普及度和宗教仇视更是恐怖活动扩大的外部条件,因此印度在解决国内恐怖组织问题上仍然任重道远,需要从解决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复杂化冲 突局面,宗教信仰分歧,文化普及率低等方面着手,开展与世界其他国家队反恐合作从能从根本上解决恐怖主义威胁。
          印度与几个周边国家存在领土争端包括中国和巴基斯坦。2010年10月3日,印度总理辛格对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及中国藏南地区进行了第三次访问,并 呼吁当地人们踊跃参与丐帮的议会选举。印度外长也公然宣称,“阿鲁纳恰尔邦”是印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几年来印度在邻近中国的边境读取桌布强化了军事 部署。2009年5月底,印度空军宣布,迫于来自中国的更大威胁,印度将在与中国存在争议的“阿鲁纳恰尔邦”部署两个中队的俄制SU30MKI先进战斗 机,同年6月,印度军方宣布再向靠近争议地区的阿萨姆邦部署两个山地师,使得未来印度在这一地区的兵力将超过10万人。同时,在与巴基斯坦有争议的克什米 尔地区,印巴双方时有小规模冲突,加上印度政府认定巴基斯坦唆使恐怖组织进入印度境内进行恐怖袭击,因此两国摩擦不断。印度将中国视为潜在的“竞争对 手”, 将近年来中国与巴基斯坦军事上的广泛合作看做中国和巴基斯坦组成的“旨在对抗印度的”的“军事联盟”并因此疯狂扩充军备。此外1962年中印冲突中 印度战败的历史所引发的民族主义也是促使印度对中国抱有戒心的重要原因。印度长期依赖西方国家的武器进口,是世界头号武器进口国,其武器装配可谓是万国博 览会,欧制,美制,俄制武器充当了主要配备。主要的美制武器是C-17环球霸王运输机、P-8I海神反潜机、“特伦顿”号两栖登陆舰等等,欧制武器则以 “幻影-2000”战机、“阵风”战机,“台风”战机等等;俄制武器则为T-90主战坦克、SU30系列战机、SU33舰载机,以及正在与俄罗斯联合研制 的第五代T-50战机。这些武器大部分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完全可以胜任印度的国防需求。但不同生产系列的武器同属于一支军队,所产生的问题是,印度必 须同时保有以上三个不同系列的保障体系,也就是说俄制武器无论在指标,零件还是操作规范上都与其他两个系列完全不同,这就要求印度单独建立一支保障体系来 确保武器时刻保持在最佳状态。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美制武器和欧制武器上,庞大的不同针对对象的后勤保障体系严重制约了印度军队其他方面的发展。大量引入外 国武器的另一个缺点是:印度本国的国防工业受到外国竞争对手的打压,长期处于滞后状态。印度自己研发的阿琼主战坦克从1974年立项到1988年生产出样 车,再到如今,一直都是故障不断,被印度陆军认为是不能使用。而另一种印度自己研发的武器—LCA轻型战斗机自1983年项目上马以来也是波折不断,今年 完成了首飞,这款号称70%国产化的武器却装着欧美发动机和雷达,更令人咋舌的是LCA的总体水平为2.5代,低于“阵风”,SU30等的3代,换句话 说,印度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研究出一个关键部件仍靠外国进口的过时战斗机。
          反观处于欧洲武器禁运下的中国,武器研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大部分自产武器都已经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而巴基斯坦由于历来就与中国有军事合作,通过进口中国武器,与中国合作研发等手段,军事实力和国防科研实力都取得了显著的提高。
          许多印度媒体大幅鼓吹“中国威胁论”,此举引起了一些军方高层人士的共鸣。比如,印度陆军总司令迪帕•卡普尔(Deepak Kapoor)表示“印度能够面对来自中国的任何挑衅和威胁,印度军队需要进一步强化能力,以应对来自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双重挑战、”事实上,印度媒体对中 印边界争端,经贸摩擦,中国军力动向等问题进行了大量不负责任的报道,已经造成了印度国内舆论和民众反华情绪的不断上升。这种事态从长期来看,势必会对两 国关系进一步发展构成严重挑战。
尽管中印双边贸易自2000年以来已经增长了30倍,但双方的紧张关系说明,仅仅靠经济关系不足以解决围绕边界领土问题的摩擦。
双方低水平的政治,军军事互信,决定了安全问题将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困扰两国关系的主要隐患。中国国家实力的快速提升,在南亚影响的不断扩大,以及中 印实力差距的拉大更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印度对中国的戒备感,使得印度政府精英,战略家和民众对中国任何举动都保持高度的敏感性。
         
       中国政府在领土争端的解决上一贯支持和平解决,这也就否定了中印之间爆发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双方作为有核国家,不会采取全面对抗的手段,这一点无论是从 经济合作还是文化交流上来说,对双方,对整个南亚乃至于世界都是不利的。印度政府高层清楚未来双方的道路是合作而不是对抗,正如印度总理辛格2010年 10月所说,这个世界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印度和中国两个国家的增长雄心。我们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处理中印关系的。中印之间在处理全球气候变暖,多哈回合谈 判,能源和粮食安全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等问题的上进行的广泛合作正在逐步加深双方的互信,而和平解决领土纠纷也将成为双边关系的主旋律。
看的眼睛累。。。。。。。。。。。。。。。。。。。。。。。
好多好多!不过有自己的观点,不错不错!
顶个楼睡觉,有空再细品
绝对顶楼主!这么认真细心的一定要尊重您的劳动果实!淫才!
先支持。这两天论文头疼,老兄你还整了上万,我的心得是,整篇玩意儿,不容易啊。
看的很累,也没什么新鲜的东西,军事方面常识性错误有几个,楼主自己检查检查
麻烦立个小标题
谢谢~
mark下,后看
当初俺搞论文,几乎全是左抄右抄,
现在10年过去了,蛮后悔的啊。。
一份好的论文,社会上还是非常有用的。。
印度买了su—33?
被吵醒,冒个泡!
刚从俄罗斯进口的几十架su27
你能不直接粘贴么
顶上MARK
孟买放了连环爆炸,造成200人死亡, 625人受伤,给印度社会造成了极大的震动。
什么意思?
“而有“中华神盾”之称的054型新一代护卫舰也开始大量投产”
LZ改啦吧
丐帮的议会选举。

这个改一下吧,差点喷了
不容易啊,
我就看看
yfarmotw 发表于 2011-6-17 01:12
看的很累,也没什么新鲜的东西,军事方面常识性错误有几个,楼主自己检查检查
恩恩.....我写完这后看着也很累....直接给了老师.....老师一句话打发了我....“希望你能在相关领域有所建树”我看了想吐血。。。呵呵~我再仔细看看
陆地天空海洋 发表于 2011-6-17 08:53
写的不错。不过貌似有几处错误。

企图“以进某退”、在“短暂密集”的军事行动后
对对,1“以进谋退”,2在我影像中有区域防空性能再加上相关近防系统的就算是神盾了..看来我犯了常识性错误
3越南.......
4发生了......
55555好多错误没看出来啊.......我郁闷了
依旧很菜 发表于 2011-6-17 09:21
中国藏南地区进行了第三次访问,并 呼吁当地人们踊跃参与丐帮的议会选举。

这个改一下吧,差点喷了{:158 ...
恩恩.....该邦
没抓住能源重点
沙恩霍斯特舰 发表于 2011-6-17 20:08
没抓住能源重点
这篇文章主要目的是向老师战士一下相关政军素养....很多地方考虑不是很全面.....恩恩~能源也是个很好的切入点
楼主用的搜狗拼音悲剧了
好文
有空来瞄下,先闪
关于印共游击队的事情还需从长计议,好像不是单单用“极端”就能贴上标签的。
好长,慢慢看。
支持楼主大作。
太长了吧。看着眼晕。
感脚楼主写得灰常好,虽然偶没细看
先顶再看的,呵呵……
楼主学国际政治的?如果是,那你这篇文章未免差了点
畅谈军事 发表于 2011-6-23 00:10
楼主学国际政治的?如果是,那你这篇文章未免差了点
木有...学的是国际经济....有兴趣考国际政治的研
恕我直言,楼主不是在论述中国崛起,而是在论述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如果楼主想名副其实地论述中国崛起,起码得有对于崛起的定义和特征,以及中国是如何符合这些特征的。
楼主的万字论文,一是概念错误,二是逻辑不严密,三是政治、经济、军事混为一谈。如果做为毕业论文,被直接“毙掉”的可能性极大。
写的还是不错的,花了不少功夫
好文章!不论观点如何,至少很用心,态度很端正
支持一下楼主
留名再看,另外我准备写一个一万字的帖子顶你
支持原创,慢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