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下气氛,讨论一下历史的时间窗口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3:01:25
最近看战国,(烂片,强烈不推荐,谋杀时间)
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战国七雄中的大多数都在桂陵之战前进行了或多或少的变法,
例如魏国的李锂变法,赵国的公孙仲连变法(后来还有胡服骑射),楚国吴起变法,秦商鞅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齐国没有变法的动力和压力只刷新了吏治,燕国比较特殊,奋起的时候已经到战国的中后期了。

变法之前的秦国局促于渭河平原的中西部和甘肃的东部一小块地方,并不比越国和宋国大多少。韩国的情况比秦国更加悲催。在基础差不多的情况下是变革让他们生存和壮大。

类似的在近代历史上普法战争也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时间窗口,
美国的南北战争(此前有独立战争),意大利统一,俄国废除农奴制,明治维新这些5个晚于英法后起的西方强国都集中在这个时间点上进行了变革。即使有其他条件差不多的国家,比如西班牙、奥地利、南美的巴西、阿根廷,(中国?泰国?土耳其?这3个能不是算上失败者的候选)等等不在这个时间窗口前进行深刻的变革都不能跻身现代强国之列。

讨论的问题是,是否存在时间窗口?在时间窗口之前变革才有较大的机会进入下一轮的竞争,过了这个窗口,想成为一个强力的竞争者非常困难,也很容易出局。
最近看战国,(烂片,强烈不推荐,谋杀时间)
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战国七雄中的大多数都在桂陵之战前进行了或多或少的变法,
例如魏国的李锂变法,赵国的公孙仲连变法(后来还有胡服骑射),楚国吴起变法,秦商鞅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齐国没有变法的动力和压力只刷新了吏治,燕国比较特殊,奋起的时候已经到战国的中后期了。

变法之前的秦国局促于渭河平原的中西部和甘肃的东部一小块地方,并不比越国和宋国大多少。韩国的情况比秦国更加悲催。在基础差不多的情况下是变革让他们生存和壮大。

类似的在近代历史上普法战争也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时间窗口,
美国的南北战争(此前有独立战争),意大利统一,俄国废除农奴制,明治维新这些5个晚于英法后起的西方强国都集中在这个时间点上进行了变革。即使有其他条件差不多的国家,比如西班牙、奥地利、南美的巴西、阿根廷,(中国?泰国?土耳其?这3个能不是算上失败者的候选)等等不在这个时间窗口前进行深刻的变革都不能跻身现代强国之列。

讨论的问题是,是否存在时间窗口?在时间窗口之前变革才有较大的机会进入下一轮的竞争,过了这个窗口,想成为一个强力的竞争者非常困难,也很容易出局。


如果用马克思主义进行分析,很有意思。
桂陵之战:
奴隶主的垂死挣扎失败了,农业社会的主要力量-地主和农民的力量已经开始占领上风,于是乎一片一片地进行改革。

普法战争:
封建势力逐渐走向灭亡,资本主义势力抬头,上台后或者实际控制国家后进行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改革。

而这两场战争成为了导火索,刺激了各国权势人物,进而推动改革。
战国时的齐国不进行变法的原因较复杂,个人认为: 1远离主战场,除了乐毅时期几乎亡国,剩下的时间基本没有大的战事,不像三晋和秦国常年打仗,外部压力小    2齐国相对其他国家较富裕,有渔盐之利,土壤也肥沃,农业发达,改革收益不像其他国家明显,改革过程有风险,相对而言改革的性价比比其他国家低,内部动力不足     3人才储备不足且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有一大票齐国人,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很多跑别的地方打工的,甚至包括乐毅,这点很关键啊……

第二个窗口期的中国也有类似的情形:
1欧洲当时有多个国家的统一战争,俄罗斯在扩张,倭国被人打破国门由于没有战略纵深面临亡国灭种,然后就集体变革了。美国的变革比较血腥,依靠的方式是战争……
中国内战没有伤到根,小规模变法可以延续生命,清政府没有志气图强;外国侵略也没打到抗日战争时期那种救国图存的地步。
2内部而言,当时的社会矛盾可以依靠小规模变法来逐步化解,虽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但是至少能续命一段时间,激进的改革不是保守的清政府会采取的措施。
3教育投资有滞后性,民国时期的人才辈出有相当一部分是当年庚子赔款等清末留学生的原因。那个时代不是战国,楚才晋用不过分,楚国也好晋国也罢好歹都是中国人,国际环境已经不允许楚才晋用了,毕竟你不能指望俾斯麦跑中国来做军机处大臣。北洋系倒是有点见识,但是他们的心眼都用在政治斗争上了


如果用马克思主义进行分析,很有意思。
桂陵之战:
奴隶主的垂死挣扎失败了,农业社会的主要力量-地主和农民的力量已经开始占领上风,于是乎一片一片地进行改革。

普法战争:
封建势力逐渐走向灭亡,资本主义势力抬头,上台后或者实际控制国家后进行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改革。

而这两场战争成为了导火索,刺激了各国权势人物,进而推动改革。
战国时的齐国不进行变法的原因较复杂,个人认为: 1远离主战场,除了乐毅时期几乎亡国,剩下的时间基本没有大的战事,不像三晋和秦国常年打仗,外部压力小    2齐国相对其他国家较富裕,有渔盐之利,土壤也肥沃,农业发达,改革收益不像其他国家明显,改革过程有风险,相对而言改革的性价比比其他国家低,内部动力不足     3人才储备不足且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有一大票齐国人,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很多跑别的地方打工的,甚至包括乐毅,这点很关键啊……

第二个窗口期的中国也有类似的情形:
1欧洲当时有多个国家的统一战争,俄罗斯在扩张,倭国被人打破国门由于没有战略纵深面临亡国灭种,然后就集体变革了。美国的变革比较血腥,依靠的方式是战争……
中国内战没有伤到根,小规模变法可以延续生命,清政府没有志气图强;外国侵略也没打到抗日战争时期那种救国图存的地步。
2内部而言,当时的社会矛盾可以依靠小规模变法来逐步化解,虽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但是至少能续命一段时间,激进的改革不是保守的清政府会采取的措施。
3教育投资有滞后性,民国时期的人才辈出有相当一部分是当年庚子赔款等清末留学生的原因。那个时代不是战国,楚才晋用不过分,楚国也好晋国也罢好歹都是中国人,国际环境已经不允许楚才晋用了,毕竟你不能指望俾斯麦跑中国来做军机处大臣。北洋系倒是有点见识,但是他们的心眼都用在政治斗争上了
我认为是存在这样的一个时间窗口的
一、时间不等人。先发国家拥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后发国家想凭借所谓的后发优势追赶是很困难的。时间越长先发的优势积累的就越大,追赶越困难。中国的战国时代只有燕国后发奋起了一把,越、宋、中山等直接被灭国。在近代还没有那个大国在1870年普法战争后崛起成为世界屈指可数强国(又大又强的那种)。
二、先发国家会把资源逐渐的占光。后来者没有资源可以利用。没有一定的实力,错过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在容易瓜分的土地瓜分完了之后很容易成为被瓜分的对象被发展起来的国家吃掉,进一步失去发展的机会。土耳其、西班牙、中国就是活生生的负面教材。


为什么进入下一轮入场券这么少。
除主观能动性之外还要看先天的素质怎样。小国及时进行了变法也很难成为大国最多雄起一时。免于成为猎人的目标。

据说东周公国(不是东周王朝)的贤明君主就曾经效法列国进行变法。但是结果还是很悲剧。

西方小国中的荷兰(第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比利时(第二个工业化)也参加瓜分世界的狂潮,但是毕竟国家小,没有人认为他们是世界一流强国。

为什么进入下一轮入场券这么少。
除主观能动性之外还要看先天的素质怎样。小国及时进行了变法也很难成为大国最多雄起一时。免于成为猎人的目标。

据说东周公国(不是东周王朝)的贤明君主就曾经效法列国进行变法。但是结果还是很悲剧。

西方小国中的荷兰(第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比利时(第二个工业化)也参加瓜分世界的狂潮,但是毕竟国家小,没有人认为他们是世界一流强国。


在这个时间窗口之后进行变革成为强者,要么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要么有更好的基础和机会。
战国时期的燕国崛起的道路可供借鉴,燕国曾经被齐国灭国,勉强恢复之后对内励精图治,对外开拓边疆。终于勃起了一把差点把齐国打死。挤上了战国七雄的末班车。

二战之后成为发达国家的,要么是原来距离发达国家很近(甚至爱尔兰是原来英国的本土、韩国、台湾是日本名义上的本土),要么地理位置好如爱尔兰、马耳他、中东欧国家、四小龙等抓住产业转移、旅游业或者是新产业兴起的机遇。要么主要由母国移民开发的资源丰富的地方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还有就是一票石油富国。

还有一个成为发达国家的特例就是以色列,这个例子实在是太特殊了。

没有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二战之后成为发达国家。





在这个时间窗口之后进行变革成为强者,要么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要么有更好的基础和机会。
战国时期的燕国崛起的道路可供借鉴,燕国曾经被齐国灭国,勉强恢复之后对内励精图治,对外开拓边疆。终于勃起了一把差点把齐国打死。挤上了战国七雄的末班车。

二战之后成为发达国家的,要么是原来距离发达国家很近(甚至爱尔兰是原来英国的本土、韩国、台湾是日本名义上的本土),要么地理位置好如爱尔兰、马耳他、中东欧国家、四小龙等抓住产业转移、旅游业或者是新产业兴起的机遇。要么主要由母国移民开发的资源丰富的地方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还有就是一票石油富国。

还有一个成为发达国家的特例就是以色列,这个例子实在是太特殊了。

没有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二战之后成为发达国家。



上面说这么多,我想表达的意思是,一个大国错过了历史窗口想凭借自身力量跻身世界一流强国太难了。
别看现在金砖四国(金砖国家)蹦的欢,出了北极熊能够比较容易的从新成为发达国家之外,其他的中国、印度巴西南非想成为发达国家很难很难。挑战现有世界格局不容易。

以咱们中国为例,中国进行了世界上大的农业国中规模最大、最剧烈的土地改革。中国有幸从苏联引进了完整的工业体系,较早的进行了所谓的转轨。就这样中国前进的道路还磕磕碰碰。只能勉强说一只脚挤上发达国家的末班车,整个身子还在外面。
其他国家可想而知。不客气的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能够拉美化大概就是最好的结局。
kkgodygah 发表于 2011-6-14 19:06
上面说这么多,我想表达的意思是,一个大国错过了历史窗口想凭借自身力量跻身世界一流强国太难了。
别看现 ...
历史有必然性和偶然性两张面孔。实际上,一般来说,大的趋势可以用必然性去解释,但是具体的事情则要一个一个去看偶然性的……

雪千寻 发表于 2011-6-14 19:19
历史有必然性和偶然性两张面孔。实际上,一般来说,大的趋势可以用必然性去解释,但是具体的事情则要一个 ...


总的来说,必然性是由无数的偶然性综合而成的。
原来8国集团)的发展道路每个都是偶然,综合在一起成了历史大趋势。
现在讨论的是在这必然性之外,如何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创造属于自己的偶然性。

例如现在中国的崛起


ps:看看八国联军和八国集团只有奥匈帝国和加拿大的区别
      加拿大因为美国内战结束被独立,
      今天的奥地利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捷克斯洛伐克基本上都是发达的小强

雪千寻 发表于 2011-6-14 19:19
历史有必然性和偶然性两张面孔。实际上,一般来说,大的趋势可以用必然性去解释,但是具体的事情则要一个 ...


总的来说,必然性是由无数的偶然性综合而成的。
原来8国集团)的发展道路每个都是偶然,综合在一起成了历史大趋势。
现在讨论的是在这必然性之外,如何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创造属于自己的偶然性。

例如现在中国的崛起


ps:看看八国联军和八国集团只有奥匈帝国和加拿大的区别
      加拿大因为美国内战结束被独立,
      今天的奥地利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捷克斯洛伐克基本上都是发达的小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根据经济生产力的发展适时调整政治制度,不存在什么时间节点。
今天地 发表于 2011-6-14 19:44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根据经济生产力的发展适时调整政治制度,不存在什么时间节点。
不能机械的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合适上层建筑能促进经济发展
对后发国家来说更多的是由政权推动经济的发展。
这样,什么时间产生出能推动经济发展的政权就很重要,因此时间节点问题就产生了。
古猛龙 发表于 2011-6-16 00:27
如果用马克思主义进行分析,很有意思。
桂陵之战:
奴隶主的垂死挣扎失败了,农业社会的主要力量-地主和农 ...
我的看法是先改革的增强了自己的力量,将力量弱小的和没有改革的逐渐吞并,党容易吞并的都被吞并之后就只能是强国之间的大混战了。

这一点在近代历史上更加明显,到1900年前后世界上能瓜分的地盘都瓜分完了,强国之间就只能相互挣夺了。(三场帝国主义战争?)中间有1870年-1900年大概30年左右和平的时间,一个是大家这个时间一方面在内部发展完善,另外一方面世界上还有可以瓜分的土地。

而中国战国历史则没有这样的一个喘息期,改革之后立即陷入混战。
一方面经过春秋时期,可供吞并的效果数量已经较少了,只能互相撕咬,而有向外发展空间的秦、赵、燕等国在其开拓疆土的时期对其他国家表现的就相对平和。
另外一方面,农业社会不像工业社会需要很长时间建立工业体系,变革所需要的比工业社会时间短。

另外附一个讨论,燕昭王时期更多的是励精图治,开疆拓土,而没有进行变法?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