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一流人才批量生产的奥秘何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2:41:53


阅读提示
    两弹一星、神舟飞天、探月工程……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航天事业里程碑式的成就举世瞩目。
    拥有一支技术过硬、勇于创新、作风严谨的航天科技人才队伍,是中国航天在国际高科技竞争中立足的重要因素。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队伍中,拥有30位两院院士,100位国家级专家,200位集团公司学术带头人,350多位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总指挥、总设计师,而且这些人才基本上都是航天系统自己培养出来的。
    从新毕业的大学生到独当一面的科技创新人才,中国航天实现了一流人才的批量生产,其中奥秘何在呢?
    37岁的卫星总设计师
    “神五”发射成功之际,42岁的载人航天副总指挥、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成为众多媒体争相采访的对象。人们都在惊叹,这么大的工程,副总指挥居然这么年轻。
    其实,注重给年轻的科技骨干压担子,让他们在重大项目、重点课题中挑大梁,得到充分的发挥与磨练,一直是航天领域培养人才的突出特点。
    1992年,22岁的孙泽洲来到航天科技集团。刚刚大学毕业的他,就先后参与了资源一号卫星、资源二号卫星和实践五号卫星的总体工作,获得了难得的锻炼机会。
    2007年,经历过众多重大工程磨练的孙泽洲,因为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被任命为“嫦娥三号”探月卫星的总设计师。那一年,他刚满37岁。
    众多的机遇,高强度的磨练,大胆的启用,让年轻的人才一个个脱颖而出,而孙泽洲,只是他们其中的一个。许多年轻人才通过参加重大工程项目积累了经验,增长了才干,迅速地成长起来。
    目前,航天科技集团公司300余名型号“两总”的平均年龄只有44岁,45岁以下的占57%;科技人才队伍中,正副主任师和主管师共有9600多人,其中35岁以下的超过70%。

90多岁的专家带徒弟
    90多岁高龄的陆元九院士,至今依然深入一线到研究所的班组去指导年轻人如何做科研,如何写论文,帮助年轻人才尽快成长。
    年轻人才的快速成长,离不开老一辈航天人的传帮带。针对人才队伍新老交替的特点,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坚持实施“师带徒”制度,要求老专家在工作中加强对青年人的培养,将年轻技术人员“扶上马,送一程”。
    “神舟”飞船发射的型号火箭研制之初,由于设计人员80%都是年轻人,使80%的图纸不能通过工艺审查。于是“老兵”带着“新兵”加班加点,一遍又一遍地查找问题,修改或重新设计,终于使图纸如期下厂。这样,新老结合,以老带新,使年轻人在实践中很好地传承了老同志的宝贵经验。
    为使老专家的经验更好地传给年轻人,集团下属单位第一研究院还实施“立言”工程,要求老专家在完成科研任务的同时,及时总结、系统化其专业领域的经验,并将其上升到工程理论,著书立说,即“立言”。
    每天接触到的都是学术大腕和顶级专家,新人成长自然很快。在工作中,年轻人向老一辈航天人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技术和经验,还有优良的作风和精神。在老一辈航天人言传身教的带动下,航天人几十年形成的优良传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轻人,每个研制人员都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作风。
院士也曾失败过
    年过七旬的龙乐豪院士,现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国家月球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作为中国第一代航天人,既感受过成功的喜悦,也曾经历过失败的挫折。
    1996年2月15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点火起飞后坠地,发生剧烈爆炸,星箭俱毁,并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后,龙乐豪虽然差点一夜白头,但他直面困难和挑战,带领研制团队卧薪尝胆,在挫折中奋起,换来了火箭的再次腾飞。14年后,龙乐豪谈起这次失败时说,“重要的是如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大限度地减少今后的失败或避免失败。”
    “一个人的成长避免不了挫折,从失败中得到的东西远比成功更加深刻。”年近八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戚发轫也有过类似的经历。那是1994年,“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研制过程中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这次事故使戚发轫永生难忘,在此后的航天生涯中,他时刻提醒自己要把安全放到最重要的位置。
    多年后,戚发轫在一次政协会议上说,“科学实验要经得起失败、宽容失败,我们现在最大的压力就在于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不允许失败哪有人敢创新?”
    “航天事业是一个创新的行业,更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人力资源部副部长白燕强深有感触地说,“不能因为失败扼杀创新的灵魂,宽容是为了更好的创新。”
奖励发给一线骨干
    多年来,航天科技集团注重对年轻人才加强职业规划指导,引导他们发挥所长,做到人岗相适。对那些科技苗子,鼓励他们沿着专业技术通道发展。比如,青年专家包为民在12所当过室主任、副所长,如果当所长也是很好人选。但组织上认为他在专业领域发展更好,就有意识地帮助他在技术上不断提高,结果他年仅40岁就担任某重点型号总设计师,45岁时就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集团内设置了较好的激励机制。为了鼓励技术创新,鼓励科技人才更好的发挥作用,专门设置了技术骨干津贴,从去年开始还设立“航天功勋奖”、“航天创新奖”、“航天奖”等多个奖项,这些奖都有意识地向一线科技人员倾斜,把有限的资源都集中在有成就的技术人才身上。
    航天科技集团还十分重视科研条件建设,先后建成了7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1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30多个重点专业研发中心,航天科技每年投入近20亿元用于技术研发和创新活动,还积极与30多所国内知名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成为年轻科技骨干成才成长的沃土,在攻克大批关键核心技术的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2003年以来,航天科技新增两院院士9人、国家级专家47人,高级顾问孙家栋院士2010年1月荣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成为军工航天科技首位获此殊荣的科技领军人物。(记者 罗 旭 通讯员 章丽鋆)http://military.china.com/news/02/11078237/20110607/16581615.html

阅读提示
    两弹一星、神舟飞天、探月工程……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航天事业里程碑式的成就举世瞩目。
    拥有一支技术过硬、勇于创新、作风严谨的航天科技人才队伍,是中国航天在国际高科技竞争中立足的重要因素。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队伍中,拥有30位两院院士,100位国家级专家,200位集团公司学术带头人,350多位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总指挥、总设计师,而且这些人才基本上都是航天系统自己培养出来的。
    从新毕业的大学生到独当一面的科技创新人才,中国航天实现了一流人才的批量生产,其中奥秘何在呢?
    37岁的卫星总设计师
    “神五”发射成功之际,42岁的载人航天副总指挥、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成为众多媒体争相采访的对象。人们都在惊叹,这么大的工程,副总指挥居然这么年轻。
    其实,注重给年轻的科技骨干压担子,让他们在重大项目、重点课题中挑大梁,得到充分的发挥与磨练,一直是航天领域培养人才的突出特点。
    1992年,22岁的孙泽洲来到航天科技集团。刚刚大学毕业的他,就先后参与了资源一号卫星、资源二号卫星和实践五号卫星的总体工作,获得了难得的锻炼机会。
    2007年,经历过众多重大工程磨练的孙泽洲,因为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被任命为“嫦娥三号”探月卫星的总设计师。那一年,他刚满37岁。
    众多的机遇,高强度的磨练,大胆的启用,让年轻的人才一个个脱颖而出,而孙泽洲,只是他们其中的一个。许多年轻人才通过参加重大工程项目积累了经验,增长了才干,迅速地成长起来。
    目前,航天科技集团公司300余名型号“两总”的平均年龄只有44岁,45岁以下的占57%;科技人才队伍中,正副主任师和主管师共有9600多人,其中35岁以下的超过70%。

90多岁的专家带徒弟
    90多岁高龄的陆元九院士,至今依然深入一线到研究所的班组去指导年轻人如何做科研,如何写论文,帮助年轻人才尽快成长。
    年轻人才的快速成长,离不开老一辈航天人的传帮带。针对人才队伍新老交替的特点,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坚持实施“师带徒”制度,要求老专家在工作中加强对青年人的培养,将年轻技术人员“扶上马,送一程”。
    “神舟”飞船发射的型号火箭研制之初,由于设计人员80%都是年轻人,使80%的图纸不能通过工艺审查。于是“老兵”带着“新兵”加班加点,一遍又一遍地查找问题,修改或重新设计,终于使图纸如期下厂。这样,新老结合,以老带新,使年轻人在实践中很好地传承了老同志的宝贵经验。
    为使老专家的经验更好地传给年轻人,集团下属单位第一研究院还实施“立言”工程,要求老专家在完成科研任务的同时,及时总结、系统化其专业领域的经验,并将其上升到工程理论,著书立说,即“立言”。
    每天接触到的都是学术大腕和顶级专家,新人成长自然很快。在工作中,年轻人向老一辈航天人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技术和经验,还有优良的作风和精神。在老一辈航天人言传身教的带动下,航天人几十年形成的优良传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轻人,每个研制人员都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作风。
院士也曾失败过
    年过七旬的龙乐豪院士,现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国家月球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作为中国第一代航天人,既感受过成功的喜悦,也曾经历过失败的挫折。
    1996年2月15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点火起飞后坠地,发生剧烈爆炸,星箭俱毁,并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后,龙乐豪虽然差点一夜白头,但他直面困难和挑战,带领研制团队卧薪尝胆,在挫折中奋起,换来了火箭的再次腾飞。14年后,龙乐豪谈起这次失败时说,“重要的是如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大限度地减少今后的失败或避免失败。”
    “一个人的成长避免不了挫折,从失败中得到的东西远比成功更加深刻。”年近八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戚发轫也有过类似的经历。那是1994年,“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研制过程中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这次事故使戚发轫永生难忘,在此后的航天生涯中,他时刻提醒自己要把安全放到最重要的位置。
    多年后,戚发轫在一次政协会议上说,“科学实验要经得起失败、宽容失败,我们现在最大的压力就在于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不允许失败哪有人敢创新?”
    “航天事业是一个创新的行业,更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人力资源部副部长白燕强深有感触地说,“不能因为失败扼杀创新的灵魂,宽容是为了更好的创新。”
奖励发给一线骨干
    多年来,航天科技集团注重对年轻人才加强职业规划指导,引导他们发挥所长,做到人岗相适。对那些科技苗子,鼓励他们沿着专业技术通道发展。比如,青年专家包为民在12所当过室主任、副所长,如果当所长也是很好人选。但组织上认为他在专业领域发展更好,就有意识地帮助他在技术上不断提高,结果他年仅40岁就担任某重点型号总设计师,45岁时就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集团内设置了较好的激励机制。为了鼓励技术创新,鼓励科技人才更好的发挥作用,专门设置了技术骨干津贴,从去年开始还设立“航天功勋奖”、“航天创新奖”、“航天奖”等多个奖项,这些奖都有意识地向一线科技人员倾斜,把有限的资源都集中在有成就的技术人才身上。
    航天科技集团还十分重视科研条件建设,先后建成了7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1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30多个重点专业研发中心,航天科技每年投入近20亿元用于技术研发和创新活动,还积极与30多所国内知名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成为年轻科技骨干成才成长的沃土,在攻克大批关键核心技术的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2003年以来,航天科技新增两院院士9人、国家级专家47人,高级顾问孙家栋院士2010年1月荣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成为军工航天科技首位获此殊荣的科技领军人物。(记者 罗 旭 通讯员 章丽鋆)http://military.china.com/news/02/11078237/20110607/16581615.html
人才断层啊,上面老的都8-9十岁,中坚力量却40不到。真正达到合理的人才年龄分布还需要十来年
汝儿乃我 发表于 2011-6-8 06:54
人才断层啊,上面老的都8-9十岁,中坚力量却40不到。真正达到合理的人才年龄分布还需要十来年
你看电视了吗?还断层?明明说带头的是四五十岁,中坚是二三十岁的,你丫的尽管扯,建议你翻翻前几天的新闻看看。
人才断层还是严重啊,而且过了这一人口红利窗口,估计这样的新闻就发不出来了
有项目,敢给年轻人压担子,人才成长就快.
evang82 发表于 2011-6-8 16:10
人才断层还是严重啊,而且过了这一人口红利窗口,估计这样的新闻就发不出来了
这和人口红利有什么关系,真能扯,总量又不是大的惊人.关键是有足够的项目支撑
evang82 发表于 2011-6-8 16:10
人才断层还是严重啊,而且过了这一人口红利窗口,估计这样的新闻就发不出来了
人口红利主要说的是低端劳动力,高端劳动力虽然也会估值偏低,但是也不会偏得太多,因为本来就具有稀缺性。
其实批量出人才的原因是真的有需求压力,这个跟地方政绩不一样,那个可以兑水,钱花出去了,有没有成绩,有没有功劳,主要还看打报告,所以组织中的人才率也不必太高,重要的是要有几个得力的师爷兼笔杆子。
航天口就不行了,这玩意能不能上天,上天能不能入轨,入轨能不能运行,运行能不能达标都是丝毫揉不得沙子的,不是人才,靠关系让你坐那个位置上了,出娄子,板子还得打你身上不是?所以,你必须保证组织内的人才率,否则谁都别想有好果子吃。
于是,真人才就会受到重视,有成绩就得提拔。
不玩CS的T 发表于 2011-6-8 20:26
其实批量出人才的原因是真的有需求压力,这个跟地方政绩不一样,那个可以兑水,钱花出去了,有没有成绩,有 ...
可是地方上的项目要是出了问题怎么办?
谁来顶缸?
有钱,有项目


非常同意CST少将同志所言~   

非常同意CST少将同志所言~   
航天相对比较稳定,没航空口那么折腾,所以有成绩,反过来刺激国家投入,因此人才梯队建设搞得好。同时这东西的成绩比较硬,庸碌无能却擅长关系者很难钻空子,所以有真才实学者容易被提拔。
党的正确领导呀,记者这话也不会写废柴
许多年轻人才通过参加重大工程项目积累了经验,增长了才干,迅速地成长起来。
——————————————————————

型号研制注重成熟技术的积累,后人的成长,都是前人铺路的结果。


很正常,不要以为只有年龄大的人才能做事、做领导,只要有机会,年轻人经过锻炼也会做得很出色的,而且比老年人更有活力,精力更加旺盛

很正常,不要以为只有年龄大的人才能做事、做领导,只要有机会,年轻人经过锻炼也会做得很出色的,而且比老年人更有活力,精力更加旺盛
给锻炼的机会,就有人可以承担。
个人选择也很重要吧?
shcdoc 发表于 2011-6-9 09:51
党的正确领导呀,记者这话也不会写废柴
你还别说
这和航天人才培养使用的大方针关系还真最大
方向对了,就成功了多一半
QGP 发表于 2011-6-8 18:00
这和人口红利有什么关系,真能扯,总量又不是大的惊人.关键是有足够的项目支撑
12亿人口自然智商高的数量也就大,光给钱,给项目,只依靠本土人才你让新加坡这样的小国能做出大航天?
奥秘就是天佑中华
人才断档,迫不得已
另外航天的关键在于体系,对个人水平的要求并不比其他技术领域高。
航天发展还是不错的
这帖子不错,科技是人的进步因素
Mcnatsumi 发表于 2011-6-8 23:49
可是地方上的项目要是出了问题怎么办?
谁来顶缸?
地方上出了问题有替罪羊,就像上海大火的电焊工那样。
evang82 发表于 2011-6-10 15:21
12亿人口自然智商高的数量也就大,光给钱,给项目,只依靠本土人才你让新加坡这样的小国能做出大航天?
请外国人呗.对于新加坡这样级别国家,也不可能具备太空军事化
不玩CS的T 发表于 2011-6-8 20:26
其实批量出人才的原因是真的有需求压力,这个跟地方政绩不一样,那个可以兑水,钱花出去了,有没有成绩,有 ...
感同身受。 专业基本功不扎实的在航天口混不下去。
yunjiang 发表于 2011-6-9 09:22
航天相对比较稳定,没航空口那么折腾,所以有成绩,反过来刺激国家投入,因此人才梯队建设搞得好。同时这东 ...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航天口基本都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地,不想像航空的都是中西部、东北地区,比较好吸引人才。
钱,这才是最重要的。
没有钱,谁来给你干活?
以前的人才断层,就是因为没钱。
很多很多钱堆出来的。
evang82 发表于 2011-6-8 16:10
人才断层还是严重啊,而且过了这一人口红利窗口,估计这样的新闻就发不出来了
即使是低端劳动力也得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才能算红利。说好听点是城市化比例,难听点就是被圈地的剩余劳动力。

就不用说这类人才了。。。高等教育的比例和质量才是决定因素~
人民币是第一生产力!再说现在的科研,个体的因素已经越来越少了。项目、设备、组织等等越来越重要。
evang82 发表于 2011-6-8 16:10
人才断层还是严重啊,而且过了这一人口红利窗口,估计这样的新闻就发不出来了
高科技人才和人口红利有什么关系?航天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么?
随着中国教育的发展,受到高等教育的人会越来越多。国家能够提供了科研经费和科研岗位也会越来越多。也就是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事高科技工作。
这东西,都得靠项目带。即便强如美国,如果没有型号项目持续不断的开展,只靠预研也培养不出顶梁柱
搞航天的都是科学家发掘和启用人才,科学家管理。像钱学森老一辈能话事,能直接见到老毛。所以保证了科学家管理体制。
航空口的就差远了,不知道是什么人在管理。
mxn517 发表于 2011-6-20 00:37
搞航天的都是科学家发掘和启用人才,科学家管理。像钱学森老一辈能话事,能直接见到老毛。所以保证了科学家 ...
还有钱老的系统工程管理
无他,有钱而已
还人口红利呢,没文化真可怕。鉴定结果,高中毕业。
综合国力强大的体现
云力 发表于 2011-6-11 15:47
地方上出了问题有替罪羊,就像上海大火的电焊工那样。
http://lt.cjdby.net/thread-1170354-1-1.html
本质是投入巨大,一次性的东西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