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义乌,以前的泉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11:09:51
蒲寿庚又称蒲受畊,号海云,宋末元初人,阿拉伯(色目)商人后裔,蒲开宗之子(参见《泉州人名录·蒲开宗》)。任泉州市舶司三十年,是宋元时期“蕃客回回”的代表人物。后叛宋降元,终生显赫。

《宋史·瀛国公本纪》景炎元年(1276年)十二月条:“蒲寿庚提举泉州舶司,擅番舶利者三十年”。杨清江、陈苍松1987年编著的《福建市舶司人物录》载,宋自元祐七年(1092年)至咸淳三年(1267年)的175年间,提举泉州市舶官员共104位。根据《福建通志》,蒲寿庚任提举泉州舶司是在淳祐十年(1250年),到淳祐十二年(1252年)换为扬瑾,直到南宋末年也没有蒲寿庚的名字。因此实际上蒲寿庚只做了三年不足的提举市舶使,这也符合地方官员在任三年一轮换的宋代官制。但不管其任提举泉州市舶司或离职,均能“擅番舶利者三十年”,可见蒲寿庚势力之强大。

景炎元年(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十一月,元兵由浙江入福建。为避元军,并冀得蒲寿宬、蒲寿庚兄弟之助,南宋·陈宜中、少保张世杰率舟师十万,奉宋·端宗赵昰及卫王赵◇、杨太妃等,由福州航海至泉州城南郊法石下辇村,“欲作都泉州”。

景炎帝至泉州一事,蒲寿庚“闭门不纳”、“闭门拒命”。因此,宋军改泊泉州外渚獭窟。宋军以船舶軍资兩皆不足,“掠蒲氏海船二千艘,没其货物”(注意,蒲氏家族从其祖父起,受南宋政府恩惠数十年,但是只是要征用其商船,蒲寿庚便叛心大起,可见其为人!!),蒲寿庚怒,派亲信孙胜夫秘密出城,迎接南下途中的元军。

蒲寿庚降元,以所拥有的海舶交元军进攻残余宋师。元军将领董文炳率部抵泉时,擅解所佩金虎符赠蒲寿庚,此举事后得到元世祖的嘉许。元廷授蒲寿庚为昭勇大将军、闽广都督兵马招讨使兼提举福建广东市舶。

为取得蒙古人信任,蒲寿庚丧心病狂的杀光南外宗室!!!!

明·何乔远《闽书》记:“明年(指至元十四年,1277年)七月,张世杰自海上回军攻城,寿庚遣其党孙胜夫诣杭求唆都援兵,自与尤永贤、王与、金泳协谋拒守,尽杀淮军、宗子之在城者。攻凡九十日不下,世杰解去。”

明·阳思谦《泉州府志》记:“及张世杰回军攻城,宗室又欲应之。寿庚置酒延宗室欲与议城守事,酒中尽杀之。”  

郑思肖《心史》:“(景炎)二年丁丑(1277年),泉州素多宗子,闻张少保至,宗子纠集万余人出迎王师。叛臣蒲受畊闭城三日,尽杀南外宗子数万人。”

清·乾隆《泉州府志·拾遗》记:“宋主昰舟至泉,寿庚来谒,请驻跸,张世杰不可。或劝世杰留寿庚,则凡海舶不令自随,世杰不从,纵之归。继而舟不足,共掠其赀,寿庚怒杀诸宗室及士大夫与淮兵之在泉者。……”  

《闽书》云:蒲寿庚“尽杀准军、宗子之在城者。”清·乾隆《泉州府志·拾遗》云:“杀诸宗室及士大夫与淮兵之在泉者。”但蒲寿庚究竟杀了多少人,历史资料说法不一。

宋宗室太祖派十二世孙赵由在元末完成的《璿源图谱》中说:“……南外宗室三千余人,悉为其(蒲寿庚)害。”

郑思肖《心史》说:“尽杀南外宗子数万人。”

《永春云台赵氏族谱》记杀五千余人 。

赵氏《南外天源族谱》记杀三千人 。

《宋史》说二千三百余人。

《泉州府志·纪兵》说:“尽害宗室千余人及士大夫与淮兵之在泉者,备极惨毒。”

日本·桑原氏《蒲寿庚考》引明·阳思谦《泉州府志》说:“尽杀宗室千余人……此当仅为男子能执武器者。”

据王寒枫《关于蒲寿庚几个问题的探讨》考证,估计蒲寿庚大概屠杀了六、七千人。其中:南外宗室三千余人(明·阳思谦《泉州府志》说,绍定间[1228—1233年]南外宗室有三千三百余人),淮兵二千五百人,士大夫不知数。

蒲寿庚把事情做绝了,当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了。

蒲寿庚及其家族的结局:

元末,各地农民起义反元,元廷命各省路组织镇压起义的义兵。泉州是元朝最大的商港,有上万的外国侨民,特别是阿拉伯人,波斯人;他们既有经济,又很强悍,至正间,泉州长官就把这些人组织起来,他们自称为“亦思巴奚”,又称“伊巴尔希”等,意即持刀盾的骑兵,以“义兵万户赛甫丁、阿迷里丁”为首(《元史》卷四五,《晋江县志》卷一五,《纪兵》),从至正十七年(1357年)起,在泉州、兴化(莆田)一带骚乱,与其他地主武装火并,至正十九年至二十二年(1359年~1362年)占据福州。至正二十二年,“以番人主市舶”的蒲氏女婿那呐起兵杀阿迷里丁,并亦思巴奚。赛甫丁与阿迷里丁的一支是以波斯人为主,信伊斯兰教十叶派;那呐与蒲氏家族同派,是以阿拉伯人为主的信伊斯兰逊尼派,因派别、国属不同,矛盾很深。再加上两派都被朝廷至地方官利用,成为福建省互相倾轧的工具。赛甫丁攻占福州,那呐攻到莆田涵江,赛那两派互相取代在泉州统治十年,亦是战争的十年,涂炭泉兴两路。

“那呐既据(泉州)城,大肆淫虐,选民间女充其室,为金豆撒楼下,命女子撄取以为戏笑。即乔平章宅建番佛寺,极其壮丽,掠金帛伫积其中。数年间,民无可逃之地,而僧居半城”。(《丽史》)。“炮烙士人索钱”(《泉州府志·刘益传》),给泉州人们带来巨大灾难。  

从蒲氏诸墓被挖来看,蒲氏家族必参加过“十年内乱”,并通过那呐起很大破坏作用,既为害于泉州百姓,又不利于元朝廷。于是元朝命福建行省出兵镇压。福建行省陈友定派其子陈宗海率兵用计攻入泉州,擒那呐,“凡西域人尽歼之,胡发高鼻有误杀者。闭门行诛三日。”事后即“发蒲贼(蒲寿庚)诸冢,得诸宝货无计。寿庚长子师文性残忍,杀宋宗子皆决其手。圹中宝物尤多,圹志玛瑙石为之,翰林承旨撰文”。“凡蒲尸皆裸体,面西方”。“悉令具五刑而诛之,弃其胾于猪槽中,报在宋行弑逆也”。(后《丽史》)

蒲氏家族信伊斯兰教,故“裸体,面西方”,MSL忌猪,砍其身于猪槽中是最大的侮辱。仇恨至挖墓刑尸,那必非常残暴地屠杀蒲氏族人。  

以前有人说夷蒲的是明朝,其实不是。夷蒲的是元朝福建行省陈友定。明太祖只是在洪武七年或八年,下令将蒲寿庚后代充军,不得登仕籍而已,并无夷蒲。

PS:从历史上看,阿拉伯人有反噬恩主的传统。当年约旦好心收留大量巴勒斯坦人,没想到这些人居然密谋推翻约旦政府,事情泄露约旦政府大怒,奋起反击。后来大量巴勒斯坦人进入黎巴嫩,本来黎巴嫩经济在中东名列前茅,进过这些人一折腾,国家千疮百孔,昔日的小巴黎贝鲁特成为人间地狱。蒲寿庚又称蒲受畊,号海云,宋末元初人,阿拉伯(色目)商人后裔,蒲开宗之子(参见《泉州人名录·蒲开宗》)。任泉州市舶司三十年,是宋元时期“蕃客回回”的代表人物。后叛宋降元,终生显赫。

《宋史·瀛国公本纪》景炎元年(1276年)十二月条:“蒲寿庚提举泉州舶司,擅番舶利者三十年”。杨清江、陈苍松1987年编著的《福建市舶司人物录》载,宋自元祐七年(1092年)至咸淳三年(1267年)的175年间,提举泉州市舶官员共104位。根据《福建通志》,蒲寿庚任提举泉州舶司是在淳祐十年(1250年),到淳祐十二年(1252年)换为扬瑾,直到南宋末年也没有蒲寿庚的名字。因此实际上蒲寿庚只做了三年不足的提举市舶使,这也符合地方官员在任三年一轮换的宋代官制。但不管其任提举泉州市舶司或离职,均能“擅番舶利者三十年”,可见蒲寿庚势力之强大。

景炎元年(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十一月,元兵由浙江入福建。为避元军,并冀得蒲寿宬、蒲寿庚兄弟之助,南宋·陈宜中、少保张世杰率舟师十万,奉宋·端宗赵昰及卫王赵◇、杨太妃等,由福州航海至泉州城南郊法石下辇村,“欲作都泉州”。

景炎帝至泉州一事,蒲寿庚“闭门不纳”、“闭门拒命”。因此,宋军改泊泉州外渚獭窟。宋军以船舶軍资兩皆不足,“掠蒲氏海船二千艘,没其货物”(注意,蒲氏家族从其祖父起,受南宋政府恩惠数十年,但是只是要征用其商船,蒲寿庚便叛心大起,可见其为人!!),蒲寿庚怒,派亲信孙胜夫秘密出城,迎接南下途中的元军。

蒲寿庚降元,以所拥有的海舶交元军进攻残余宋师。元军将领董文炳率部抵泉时,擅解所佩金虎符赠蒲寿庚,此举事后得到元世祖的嘉许。元廷授蒲寿庚为昭勇大将军、闽广都督兵马招讨使兼提举福建广东市舶。

为取得蒙古人信任,蒲寿庚丧心病狂的杀光南外宗室!!!!

明·何乔远《闽书》记:“明年(指至元十四年,1277年)七月,张世杰自海上回军攻城,寿庚遣其党孙胜夫诣杭求唆都援兵,自与尤永贤、王与、金泳协谋拒守,尽杀淮军、宗子之在城者。攻凡九十日不下,世杰解去。”

明·阳思谦《泉州府志》记:“及张世杰回军攻城,宗室又欲应之。寿庚置酒延宗室欲与议城守事,酒中尽杀之。”  

郑思肖《心史》:“(景炎)二年丁丑(1277年),泉州素多宗子,闻张少保至,宗子纠集万余人出迎王师。叛臣蒲受畊闭城三日,尽杀南外宗子数万人。”

清·乾隆《泉州府志·拾遗》记:“宋主昰舟至泉,寿庚来谒,请驻跸,张世杰不可。或劝世杰留寿庚,则凡海舶不令自随,世杰不从,纵之归。继而舟不足,共掠其赀,寿庚怒杀诸宗室及士大夫与淮兵之在泉者。……”  

《闽书》云:蒲寿庚“尽杀准军、宗子之在城者。”清·乾隆《泉州府志·拾遗》云:“杀诸宗室及士大夫与淮兵之在泉者。”但蒲寿庚究竟杀了多少人,历史资料说法不一。

宋宗室太祖派十二世孙赵由在元末完成的《璿源图谱》中说:“……南外宗室三千余人,悉为其(蒲寿庚)害。”

郑思肖《心史》说:“尽杀南外宗子数万人。”

《永春云台赵氏族谱》记杀五千余人 。

赵氏《南外天源族谱》记杀三千人 。

《宋史》说二千三百余人。

《泉州府志·纪兵》说:“尽害宗室千余人及士大夫与淮兵之在泉者,备极惨毒。”

日本·桑原氏《蒲寿庚考》引明·阳思谦《泉州府志》说:“尽杀宗室千余人……此当仅为男子能执武器者。”

据王寒枫《关于蒲寿庚几个问题的探讨》考证,估计蒲寿庚大概屠杀了六、七千人。其中:南外宗室三千余人(明·阳思谦《泉州府志》说,绍定间[1228—1233年]南外宗室有三千三百余人),淮兵二千五百人,士大夫不知数。

蒲寿庚把事情做绝了,当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了。

蒲寿庚及其家族的结局:

元末,各地农民起义反元,元廷命各省路组织镇压起义的义兵。泉州是元朝最大的商港,有上万的外国侨民,特别是阿拉伯人,波斯人;他们既有经济,又很强悍,至正间,泉州长官就把这些人组织起来,他们自称为“亦思巴奚”,又称“伊巴尔希”等,意即持刀盾的骑兵,以“义兵万户赛甫丁、阿迷里丁”为首(《元史》卷四五,《晋江县志》卷一五,《纪兵》),从至正十七年(1357年)起,在泉州、兴化(莆田)一带骚乱,与其他地主武装火并,至正十九年至二十二年(1359年~1362年)占据福州。至正二十二年,“以番人主市舶”的蒲氏女婿那呐起兵杀阿迷里丁,并亦思巴奚。赛甫丁与阿迷里丁的一支是以波斯人为主,信伊斯兰教十叶派;那呐与蒲氏家族同派,是以阿拉伯人为主的信伊斯兰逊尼派,因派别、国属不同,矛盾很深。再加上两派都被朝廷至地方官利用,成为福建省互相倾轧的工具。赛甫丁攻占福州,那呐攻到莆田涵江,赛那两派互相取代在泉州统治十年,亦是战争的十年,涂炭泉兴两路。

“那呐既据(泉州)城,大肆淫虐,选民间女充其室,为金豆撒楼下,命女子撄取以为戏笑。即乔平章宅建番佛寺,极其壮丽,掠金帛伫积其中。数年间,民无可逃之地,而僧居半城”。(《丽史》)。“炮烙士人索钱”(《泉州府志·刘益传》),给泉州人们带来巨大灾难。  

从蒲氏诸墓被挖来看,蒲氏家族必参加过“十年内乱”,并通过那呐起很大破坏作用,既为害于泉州百姓,又不利于元朝廷。于是元朝命福建行省出兵镇压。福建行省陈友定派其子陈宗海率兵用计攻入泉州,擒那呐,“凡西域人尽歼之,胡发高鼻有误杀者。闭门行诛三日。”事后即“发蒲贼(蒲寿庚)诸冢,得诸宝货无计。寿庚长子师文性残忍,杀宋宗子皆决其手。圹中宝物尤多,圹志玛瑙石为之,翰林承旨撰文”。“凡蒲尸皆裸体,面西方”。“悉令具五刑而诛之,弃其胾于猪槽中,报在宋行弑逆也”。(后《丽史》)

蒲氏家族信伊斯兰教,故“裸体,面西方”,MSL忌猪,砍其身于猪槽中是最大的侮辱。仇恨至挖墓刑尸,那必非常残暴地屠杀蒲氏族人。  

以前有人说夷蒲的是明朝,其实不是。夷蒲的是元朝福建行省陈友定。明太祖只是在洪武七年或八年,下令将蒲寿庚后代充军,不得登仕籍而已,并无夷蒲。

PS:从历史上看,阿拉伯人有反噬恩主的传统。当年约旦好心收留大量巴勒斯坦人,没想到这些人居然密谋推翻约旦政府,事情泄露约旦政府大怒,奋起反击。后来大量巴勒斯坦人进入黎巴嫩,本来黎巴嫩经济在中东名列前茅,进过这些人一折腾,国家千疮百孔,昔日的小巴黎贝鲁特成为人间地狱。
这些胡人只要中国内乱,他们必然反叛
唐朝时黄巢就在广州清洗了十万胡人
只要中国意乱他们一定是第一个出来捣乱的
历史说明了一切!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为什么允许这么多驴叫的来中国常住?中国资源多到没地方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