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广客专:悬崖绝壁间修高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9:12:30
http://cr12g.crcc.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78
      http://cr12g.crcc.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78

2011051618192869.jpg (57.7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5-19 23:18 上传

   

2011051618193969.jpg (36.08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5-19 23:18 上传

   

2011051618195575.jpg (59.2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5-19 23:18 上传

在艰险山区高速铁路建设中,中铁十二局集团贵广指挥部用实干兴企的精神,以标准化的管理为企业赢得信誉。开工3年来,夺得信用评价6次“第一”,和2010年激励约束机制考核、建功立业、隧道安全质量专题劳动竞赛3项“第一”,被誉为贵广铁路建设的排头兵。

攻坚与文化:越是艰险越向前

南岭余脉,在桂西北的第一高山是天平山。十二局集团承建的贵广铁路第6标段穿越天平山主峰,正线全长66公里,桥隧比达到80%以上,天平山隧道、田坝岭隧道等12座隧道群总长30多公里。

天平山隧道全长14公里,为一级风险隧道,软弱围岩占70%以上,穿越7处断层,最长达170米,还面临着软弱变形、突泥、突水等复杂地质难题,是十二局集团一家承担全部施工任务的最长隧道。

上场初期,铁道部领导视察全线后肯定地说,贵广全线,十二局最难。制约工程成败的,不光是天平山的地质,最艰险的是道路和组织。

出桂林,直上天平山。从山下到黄沙瑶族乡的乡村路,28公里有338道弯。峰回路转,时而苍山突兀,溪流鸣泉,时而奇峰闪现,飞鸟穿林。一路上,大雾弥漫,重载的运料车喘着粗气爬行。越野车盘旋2小时,才翻过1580米高的山头。又辗转开了1个小时,到达临桂县黄沙乡一所小学旁,这时,才终于看到天平山隧道进口的彩门。同行的贵广指挥部党工委副书记王守英说,从这个彩门开始还有23公里便道,才能到隧道进口工区。

天平山进口段便道是贵广铁路全线第一号大临工程,也是集团公司贵广指挥部进场后组织的第一个攻坚战。这里,历史上就是土匪藏身的深山老林。便道要穿越天平山主峰、胡老腰、熊霸岭、野猫塘等悬崖峭壁,在深沟山涧上下盘旋而过,施工难度极大。2009年2月18日,跑步进场的天平山隧道进口项目部全体员工誓师进山,先是人扛马驮,修出马道,接着出动大型机械14台劈山开路,组织骡马队驮运油料和给养达70多吨……现代“愚公”们发扬铁道兵的优良传统,住帐篷、吃野菜,在深山苦干10个多月完成了任务,获得了指挥部颁发的“攻坚克难特别奖”。

新修的23公里便道,130道弯,跨13条山涧小溪,8处大坡、24个转弯扩宽带。陡坡悬崖一侧还广设防撞墩、警示柱牌、广角镜等安全防护设施。紧跟着十二局建设者进山的脚步,地方的通讯塔、电力线也闯进了山。贵广铁路还没有建成,便道就为山民生活带来了巨变。深山里原来只有护林员一家,家中只有一匹马,现在拥有了2台车。2010年4月,一位铁道部领导前来工地视察,走在便道上感叹道:十二局在天平山又创造了新奇迹。

天平山隧道进口项目部就建在悬崖间开出来的一块平地上,向上看危岩高耸,触目惊心。主要承担天平山隧道1号斜井735米、0号斜井230米,以及正洞4500米的施工任务。因为进口位于悬崖之上,不具备进洞条件,因此增设0号斜井,切入正洞施工,将来还要倒着出洞。项目部党工委书记蒋跃军介绍说,由于地处深山野岭,五步蛇、眼镜蛇、过山风、竹叶青等多种毒蛇常有出没,为了防止被毒蛇咬伤,项目部驻地遍撒雄黄,还给员工们佩戴雄黄袋和蛇药、竹棒,并规定必须两人以上结伴出行。

第一项目部也驻扎黄沙乡,他们所施工的天平山隧道2号斜井担负2800米长的正洞施工任务,四次下穿黄沙河和多个断层破裂带、节理密集带,面临高地应力、软岩变形等难题,安全风险极高,受到铁道部高层的关注。2号斜井长2010米,穿越200多米大变形段,苦战一年多已掘进到正洞。在穿越碳质页岩、碳质板岩等不良地质区段时,变形十分严重,拱顶持续下沉,最多达到30厘米。指挥部邀请王梦恕、关宝树等院士和大师现场会诊指导,项目部与西南交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等科研院校联合成立《软岩大变形控制技术》、《早高强喷射混凝土技术研究》等多个科研小组,采集数据分析,现场选材试验。第一项目部总工程师王毅军告诉我们,为了找出最优支护参数,确保施工安全和进度,施工参数一直在动态调整中。今年初,铁道部在这里召开了“软岩隧道大变形控制科研技术课题的中期评审会”,肯定了他们的初步成果。目前隧道已经穿越了4个大变形段,还有2000米的连续变形段要攻克,工期压力很大,但是项目部全体员工众志成城,科技攻关,科学组织,正在顽强地向前掘进。
理念与执行:标准化要真抓实干

十二局集团贵广指挥部是全线闻名的“标准化指挥部”。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指挥长李天胜说,“贵广公司一上场就提出了标准化管理的理念,我们主要抓落实。怎么落实?只能靠项目、靠人,靠真抓实干!”

在管理格局上突出专业化,指挥部根据项目部、项目经理的专长来分割隧道、桥梁任务,划分管理单元,从源头确立高起点。对拌合站、便道、实验室以及驻地建设都作了统一要求和部署,先后出台了各种标准化管理制度252个、作业标准236项,在管理制度化和可操作性方面下功夫;还先后邀请了10多位专家和院士到现场授课、指导,开展了20多项专业技术培训。

“搞标准化,没有什么诀窍。我理解的标准化是,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没做好,赶紧纠正。”李天胜说。上场初期,指挥部召开隧道现场会,把项目经理、总工、工区长等200多人召集起来到全线工点“围观”,找差距、找问题,学先进、赶先进。特别组织了隧道防水板施工培训,统一施工工艺。从信息化监控、管线布置、到设备操作牌等细节,全部按规定抓落实。全标段所有隧道都实现了“零开挖”进洞,16个桥梁施工现场做到了整齐划一,8个视频会议室运行平稳。各隧道洞口安装隧道施工人员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重要部位实现视频监控。所有混凝土拌和站实现了数据监控,6个钢结构件集中加工厂合理布局,实行集中封闭式管理。

六标段有12座隧道、4个斜井,20多个洞口,像珍珠一样散落在天平山中。地形环境不同,自然条件差异,但是所有洞口现场布置,都能给人很舒服的感觉。尽管有的洞口场地非常狭小,山腰上开出一小块平地,但是总体都在一个水平线上,散发着鲜明的十二局特色,李天胜称之为“十二局集团隧道施工有一套成熟的套路。”

技术标准可以格式化,但是“套路”却难以准确表述和规范。现场因地制宜,却在不同中体现着统一的理念,这便是功夫。这得益于企业各级管理技术干部多年的经验。即便最初方案有欠缺,也很快在方案论证、专家治理中纠正过来,提升上去。

进洞方案必审,进、出洞施工必到,洞内施工流程必抓——这是李天胜坚持的一条“管理真经”。“集团指挥部一定要把握原则,严格要求,不能有丝毫放松。”李天胜说。施工初期,指挥部领导分片包干,天天紧盯在现场,抓流程,抓循环,不解决问题不撒手,直到标准化成为作业习惯。位于管区尾的田坝岭隧道,尽管只有6800米,但独头长距离掘进、浅埋、地质复杂等施工难题,却使它成为全线的风险隧道和控制性工程。指挥部安排第六、第七项目部同台竞技,“双打”的结果是进、出口两个现场,都成为全线的标准化管理“明星”。

以天平山隧道、田坝岭隧道现场作业为样板,他们在全标段隧道工地管理中实现了复制、完善、创新和提高。面对软弱围岩、岩溶断层、突泥突水等的重重考验,没出现过一次塌方。铁道部、贵广公司各级领导都称赞说,十二局的隧道施工,洞内施工一个模样,不看洞口,难以区别。

桂林梁场被贵广公司授予“标准化工地”,在全线18个梁场中独占鳌头。梁场经理高峰率领项目部,总结了武广、沪杭梁场的建设经验,占地仅120亩,但功能区布局科学,实现了工厂化布局、专业化组织、机械化生产、信息化管理,并且做到了常态化、精细化。各种原材料分类存储,整齐划一。以钢筋为例,规定每层存放30根,目测即可清点。制定了8个否决项、15个产品质量检测关键点,专人盯控,一票否决,确保“开工必优,一次成优”。

2010年10月18日,桂林梁场以92.8分的最高分,一次性通过铁道部认证,刷新了全路梁场认证成绩的新纪录。铁道部制梁认证专家称:“桂林梁场管理水平、制梁工艺、箱梁制梁、内业资料等各方面,均达行业领先水平”。2010年12月26日,集团公司在桂林召开了铁路预制梁场现场观摩会,集团公司总经理宋津喜亲自出席会议,推广他们的经验。

管理与创新:交出一份实干答卷

走进中铁十二局集团天平山隧道出口工区,仿佛走进了一座现代化工厂。十二局建设者就是在这里,向科技高峰攀登,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和万春亲自担任隧道中度机械化配置与施工课题组组长。

中国隧道在建规模居世界第一,但是施工机械化水平差异很大。传统的钻爆法施工,受工艺流程和成本等瓶颈制约,机械化配套水平不高。现代化的盾构机,却像超重型坦克,活跃于城市地铁,可打不了“山地战”、“麻雀战”。要适应“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复杂地形,在传统流程内搞“模块化”配套,未尝不可。

在天平山,十二局建设者自主设计、合作研发,反复试验改进,发明了多功能钻孔平台、防水板铺设台车、专业养护台车、移动式栈桥、仰拱专用移动下挂式模板等五种大型自动化设备,在实用性、功能性上,都实现了课题目标。同时大大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改善了洞内环境,提高了施工效率。“加上进口的湿喷机械手、地质超前预报钻机,我们在喷锚、支护、二衬、仰拱、养护等隧道施工的整个流程,初步实现了机械化一条龙。”第二项目部经理陈钊告诉我们。第二项目部的科技攻关,也带动了各项目部的技术创新热情。第七项目部就发明了一种设备车,配套安装了多种常用机具,召之即来,来则能战,工序转换快,推广价值很高。

“机械化配套是方向,关系着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个工作必须有人去做。”为了做到施工、科研两不误,身为课题组副组长的指挥长李天胜,面对的是工期、资金的重重压力。指挥部、项目部两级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投入上千万元,反复试验对施工进度也有不利影响。他们的成果已经受到了业内高度关注,有消息说,今年的铁路隧道年会拟在贵广铁路工地召开,十二局集团天平山隧道是观摩的重点。

为了实现业主提出的“和谐贵广、绿色贵广、创新贵广、精品贵广”,为目标,李天胜率领指挥部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一步一个台阶”。他们狠抓班子建设和管理功能发挥,每个月理出工作重点;用“科技融入,方案优选,规范作业,过程严控”来确保安全;实行“首件工程标准化、规范化作业监控制”来样板引路;实施“工序质量考核”、“领导干部带班”等系列管理制度促进管理程序化;目标考核、综合考评、劳动竞赛,重奖重罚,多管齐下来推动各项目争先恐后完成计划目标。

第三、五、六项目部是贵广指挥部的“野战军”,综合施工任务最重。他们管区长、管理跨度大,桥梁、隧道集中且难点很多,还面临着征地拆迁干扰大、地质条件差以及建设标准大调整、图纸到位晚等重重困难。三项目部21公里管段有6座隧道、20座桥梁,总投资达12亿元,在9个单位中任务最重。项目经理李红斌告诉我们,大塘口特大桥有40多根特长桩,最长的有97米深,一连穿过9层溶洞,就像一串糖葫芦。其中50号墩位遭遇地下暗河,水流很急,开钻4个月了完不成一根桩,施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是,他们科学组织,集思广益,顽强拼搏,已经连续两年获得指挥部“劳动竞赛第一名”、“综合评比第一名”,累计获得各类奖金1300多万元。

第五项目部担负着六标“第一桥”——东家山特大桥以及桂林北联络线、桂林西站的建设任务,总投资8.3亿元。项目经理裴树林率领近百名员工,克服了城乡结合部高难度征地拆迁,西站和联络线设计图纸滞后、跨线施工风险大等困难,用“实干”精神迎接挑战,一次次获得阶段性胜利。

第六项目部施工的甘棠江特大桥、王家漓江特大桥等桥梁也是全线的重难点工程。据统计平均2个月才能完成一根桩,有时十多吨混凝土注下去,被地下暗河冲个净光,光钻机的钻头就被溶洞卡掉21个。他们从广州请来专业潜水员钻到泥水里摸,捞出了15个。通过调整桩位、技术攻关,他们一个一个墩突破,2个特大桥工地桥墩林立,进度质量全面受控。六项目部还担负着田坝岭隧道进口段的攻坚任务,隧道地质多变,大部分是五六级的软弱围岩,他们坚持规范施工,战胜了突泥、突水等地质灾害,胜利通过了70多米的流沙段后,现在围岩好转,全断面施工进展顺利。“还剩1400米,工期压力不大。”第六项目部经理梁永忠充满信心。

“工作扎实,样样落实。”这是中国铁建党委对十二局贵广指挥部党建工作的评价。2010年9月,贵广铁路第三项目部代表集团公司迎接了中国铁建“创先争优”、“学习型党组织”和“践行企业价值观、提升发展软实力”等“三项活动”督导组检查。在这个远近闻名的“花园式项目部”里,项目部党委书记王建忠“务实”、“务虚”两手抓两手硬,党建与施工生产同频共振,使项目部成为“十项全能冠军”——社会信誉、成本管理、五比竞赛、新闻报道、四好班子、党政主管好搭档等各级授予的荣誉,让会议室满墙生辉。集团公司“实干兴企实干增值”主题实践活动,他们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受到各级领导好评……

截至到2011年4月底,十二局集团贵广铁路六标段又提前完成了施工计划,开累完成施工产值28亿元,占总投资计划的63%,重难点工程均衡有序推进,确保了安全、质量零事故目标,用“九个第一”的骄人成绩和科技创新的突出成果,书写出了一份贵广的实干答卷。
不厚道,我还以为能看到栈道铁路的片片呢
楼主再上点图片吧,多谢。
我过那边的建设现场,他们为了缩短工期/隧道距离,把线路架的非常高,几乎是由一个山顶到另一个山顶。。。
还好贵广已经开工了,不然…
等贵广修好后我一定要去坐一次高铁,花再多的钱也无所谓。
中铁十二局应该是最伟大的建设局吧!记得宜万铁路中最难啃的硬骨头---齐岳山隧道就是他们攻下的。真的很佩服他们。
以前的铁2师
贵广高铁一定要去坐一次。
又是一个人间奇迹。。
这个造好了一定去坐
巨龙腾跃万山间,绝世风姿入眼帘。
安得静坐画中过,为有中华大地篇。
贵广绝对风景无敌。一路跨大河峡谷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