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专家致信袁隆平 劝其放弃杂交水稻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4:09:53
三农专家致信袁隆平 劝其放弃杂交水稻研究2011-04-26  来源: 南方农村报(广州) 核心提示:三农专家李昌平致袁隆平公开信建议其放弃杂交水稻的研究,转向培育常规水稻品种,并列举了六条理由。称农民也有自由选择种子的权利,并表示中国种子战略混乱,希望袁隆平呼吁有关部门立法,保留30%的常规种子,确立10个县为常规种子种植区,设立国家种子粮库等。

给农民留几粒真正的种子

——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的一封公开信

袁先生:

您好!我是您的粉丝。您作为杂交水稻之父,已经80岁高龄了,还在攀登培育杂交水稻的新高峰,相信您一定能培育出更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但我却希望您在有生之年放弃杂交水稻的研究,转向培育常规水稻品种。

我之所以这样劝说您,主要基于以下几个理由:

第一,现在的种子发展趋势是杂交化、转基因化,种子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种子了。育种科学家和种业资本家为了获得种子垄断收益,摒弃原来的种子。我在北京市平谷区一个村子里种三分地,在种子公司买不到常规种子(未杂交、转基因的种子)。我对此深感不安。如果有一天碰到天灾须补种的话,农民还能种什么呢?

第二,常规作物虽然产量比杂交作物低,但肥料、农药的使用量要少20%左右。现在我国杂交水稻产量虽高,但需投入的肥料、农药等也同步增加。

第三,我认为,常规稻也能高产,也可保障粮食安全。我担任乡党委书记时,有一胡姓农民选育常规中稻品种,人们都称该品种为“胡选”,产量和杂交中稻“汕优63”差不多,亩产1200斤左右。1亩地只需2-3斤“胡选”种子,而且种子还可以连续多年使用,深受当地农民欢迎。但是,由于种子研发部门为追求种子垄断利润,视“胡选”为眼中钉、肉中刺,后来“胡选”再也见不着了。

第四,常规稻种子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强。我家乡湖北监利经常遭受水灾,水灾过后,灾民们都会用自家的常规早稻“翻秋”(把早稻当晚稻种)自救,1亩翻秋稻能收500斤左右粮食,解决灾民的口粮没有问题。去年,我家乡有些地方中稻被水淹了,由于农民没有常规稻谷,稻田只能被撂荒,等吃政府救济粮。


第五,常规稻种子便宜。上世纪80年代,杂交稻未普及时,农民多用常规种子,当时3斤稻谷可换1斤杂交稻种子,而2斤稻谷就可换1斤常规稻种子,而且常规稻种子可以连续种3-4年。现在,20斤稻谷换1斤杂交稻种子,而且只能种一季,不能留种。杂交稻种子价格越来越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民增收难。

第六,在您的带领下,攀登培育杂交种子新高峰的后来者越来越多。以您为代表的育种科学家群体,对此做出不少贡献,但别忘了农民也有自由选择种子的权利。

近些年来,我国种子战略混乱,对此,请您呼吁有关部门进行立法规定——保留30%的常规种子,确立10个县为常规种子种植区,设立国家种子粮库,等等。

我相信袁先生能听取相关意见,认真对待这样的呼吁。

李昌平(三农问题研究者)

(本文来源:南方农村报)



http://news.163.com/11/0426/23/72JQP9P700011229.html三农专家致信袁隆平 劝其放弃杂交水稻研究2011-04-26  来源: 南方农村报(广州) 核心提示:三农专家李昌平致袁隆平公开信建议其放弃杂交水稻的研究,转向培育常规水稻品种,并列举了六条理由。称农民也有自由选择种子的权利,并表示中国种子战略混乱,希望袁隆平呼吁有关部门立法,保留30%的常规种子,确立10个县为常规种子种植区,设立国家种子粮库等。

给农民留几粒真正的种子

——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的一封公开信

袁先生:

您好!我是您的粉丝。您作为杂交水稻之父,已经80岁高龄了,还在攀登培育杂交水稻的新高峰,相信您一定能培育出更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但我却希望您在有生之年放弃杂交水稻的研究,转向培育常规水稻品种。

我之所以这样劝说您,主要基于以下几个理由:

第一,现在的种子发展趋势是杂交化、转基因化,种子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种子了。育种科学家和种业资本家为了获得种子垄断收益,摒弃原来的种子。我在北京市平谷区一个村子里种三分地,在种子公司买不到常规种子(未杂交、转基因的种子)。我对此深感不安。如果有一天碰到天灾须补种的话,农民还能种什么呢?

第二,常规作物虽然产量比杂交作物低,但肥料、农药的使用量要少20%左右。现在我国杂交水稻产量虽高,但需投入的肥料、农药等也同步增加。

第三,我认为,常规稻也能高产,也可保障粮食安全。我担任乡党委书记时,有一胡姓农民选育常规中稻品种,人们都称该品种为“胡选”,产量和杂交中稻“汕优63”差不多,亩产1200斤左右。1亩地只需2-3斤“胡选”种子,而且种子还可以连续多年使用,深受当地农民欢迎。但是,由于种子研发部门为追求种子垄断利润,视“胡选”为眼中钉、肉中刺,后来“胡选”再也见不着了。

第四,常规稻种子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强。我家乡湖北监利经常遭受水灾,水灾过后,灾民们都会用自家的常规早稻“翻秋”(把早稻当晚稻种)自救,1亩翻秋稻能收500斤左右粮食,解决灾民的口粮没有问题。去年,我家乡有些地方中稻被水淹了,由于农民没有常规稻谷,稻田只能被撂荒,等吃政府救济粮。


第五,常规稻种子便宜。上世纪80年代,杂交稻未普及时,农民多用常规种子,当时3斤稻谷可换1斤杂交稻种子,而2斤稻谷就可换1斤常规稻种子,而且常规稻种子可以连续种3-4年。现在,20斤稻谷换1斤杂交稻种子,而且只能种一季,不能留种。杂交稻种子价格越来越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民增收难。

第六,在您的带领下,攀登培育杂交种子新高峰的后来者越来越多。以您为代表的育种科学家群体,对此做出不少贡献,但别忘了农民也有自由选择种子的权利。

近些年来,我国种子战略混乱,对此,请您呼吁有关部门进行立法规定——保留30%的常规种子,确立10个县为常规种子种植区,设立国家种子粮库,等等。

我相信袁先生能听取相关意见,认真对待这样的呼吁。

李昌平(三农问题研究者)

(本文来源:南方农村报)



http://news.163.com/11/0426/23/72JQP9P700011229.html
这信与其说写给袁隆平 不如说借他的名人效应在媒体上放大声音 说给那些相关ZF部门听的。。。
跟我学的。
确实,看过一个纪录片,孟三都干扰美国农民自己选种

觉得有些纯天然的东西是该保留一点
他本人有什么丰功伟迹?
李昌平,湖北监利周河人。1963年生,经济学硕士。有17年的乡镇基层工作经验,现任河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体改研究会研究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兼任香港乐施会中国部顾问,朝鲜项目高级专员,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曾被评为《南方周末》2000年年度人物、2006年“中国最具行动能力三农人物”。知道是什么货色了吧?
我觉得他说的有一定道理,留一手没有坏处。
我觉得这篇文章说得没什么错,现在就是这种情况.过去种子公司没有被资本控制,袁老是个科学家,他和农民是一条战线的.现在中国的情况是,政府更喜欢资本,农民成为打工仔. 我觉得这篇文章的意义就是,使用种子的权利应是农民所有,而不是资本所有.中国应该向更广泛的农业合作社发展.
在基本的几种粮食作物上面,中国没有选择。
放弃就是死。
楼上有没有种过田的或者长期接触过种田的?他很多地方在胡说八道.
dgwill 发表于 2011-4-27 00:03
这个人的专业和农作物好像不搭边啊??
求解读??
俺记得很早就建立了国家种子库,收集了非常广泛的种子作为科研储备
建议是对的,不过写给袁隆平可没用,那是国家的事
鄙视标题党!人家根本没说放弃杂交,只是说要保留部分非杂交
让研究杂交水稻的管专业以外的事,是想脱了裤子放屁还是想手搓核聚变?
建议可以考虑
不是别有用心,就是头脑混乱——鉴定完毕。
乱改标题。lzSX
这篇文章说得没什么错
与其保留30%的常规稻,不如减少30%的人口
第四,常规稻种子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强。我家乡湖北监利经常遭受水灾,水灾过后,灾民们都会用自家的常规早稻“翻秋”(把早稻当晚稻种)自救,1亩翻秋稻能收500斤左右粮食,解决灾民的口粮没有问题。去年,我家乡有些地方中稻被水淹了,由于农民没有常规稻谷,稻田只能被撂荒,等吃政府救济粮。

=================================

本文作者举出的实例,某些人会选择性失明的。
这里好多人不知道李昌平是谁就大放厥词。
考虑各头啊,让杂交水稻专家放弃其专业,仅仅因为还有其他重要的课题?
这是多么nc的逻辑,世界上重要的问题多了,大家都放弃专业搞业余的重要题目好了。
就是个只懂炒作的叫兽。
上面居然还一堆叫好的。
回复 21# xishanxue02

实话说,湖北产粮大县不止监利一地....
回复 5# 冰锋

http://www.people.com.cn/GB/guandian/30/20010912/558244.html
中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各地情况差异很大,不适于什么事情都搞一刀切。
文章还是有道理的,
dgwill 发表于 2011-4-27 00:03


    好像此人以前写过一本什么书吧?说的是什么农村问题还是向总理反映农村问题来着?
这篇文章说得大体没什么错,但错不能怪在老袁头上.
xishanxue02 发表于 2011-4-27 09:45
这是个技术问题,他能解释下为什么常规稻种才能翻秋杂交稻种不行的原因吗?
老李和老袁都没错!感觉能留一手,总是不错的!
和反转基因的是一丘之貉。这帮脑满肠肥的蛀虫根本不考虑需要养活多少人,只在乎自己那冷艳高贵的一群可以享受到“纯天然”。
究竟是谁淘汰了传统稻种?就是农民自己。
种新型稻种如果不划算,农民早就改回种传统稻种了。没听说哪个地方挨家挨户把农民种子量搜出来烧掉吧?
xishanxue02 发表于 2011-4-27 09:45


    高产作物有些的确生长期长。不过稻田都是可以放水的(收割前都要防水晒晒),同样的情况,农民又不傻,难道不知道把水放掉补种生长期短的其他作物?
    现在是21世纪,只要手里有钱就能买到粮食,不是一定要自己种了稻子才有大米吃的。
回复 34# xbill

不反对你的观点,但是,建议你亲自调查一下,老老实实在家种田的农民,平均的收入有多少,有多少富裕的钱可以卖粮食。粮食的供应,基本上靠这些农民在支撑。采样不用多,一个基本没有工业的建制乡的数据足以说明问题了。
xishanxue02 发表于 2011-4-27 12:33


     现在是2011年,不是1911年,大多数农民并不富裕,但是请不要侮辱他们,把他们说成是连5个月口粮都买不起。
     也请你不要侮辱他们的智力,把他们当成连在稻田里补种生长期短的作物都不知道,只会干看着田地挨饿的傻瓜。
回复 36# xbill


    请用数据分析说明问题。
xishanxue02 发表于 2011-4-27 12:45


    你要是觉得我国农民穷到连5个月口粮都买不起,请出示证据,农村人均收入的数据到处都有。
    你要是觉得我国农民愚蠢,遇到自然灾害水稻绝收的时候不知道把稻田放水,补种生长期短的作物,请出示我国农民愚蠢的证据,这个数据我倒是没见过。
李昌平说的是对的,这标题乱改才是哗众取宠。后面不看文章就看标题的更多。
回复 38# xbill


    请实地调查一个财政基本靠农业乡的真实情况,用数据说明,农民种田平均收入多少,除掉孩子上学、家人看病、购买其他日常必需品后,有多少余钱可以随时拿来卖粮食吃。本人曾经在黄河边一个农业乡驻村一年。

不再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