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头脑挤入核心产业 印和美金领争饭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9:16:34
靠头脑挤入核心产业 印和美金领争饭碗



当美国纽约黑夜来临的时候,世界金融的心脏华尔街似乎已睡意朦胧。但其实不少证券交易公司并没有真的睡去,很多人正在忙着进行各种数据分析和整理,以便第二天股市开盘有备而出。不过你也许想不到,这些加班加点的人并不在纽约,也不在美国,而是在千里之外的印度。那里正是白天,美国公司在当地的雇员正在电脑前努力工作,贡献脑力。

  将靠脑力成为富国有人说,如果印度有一天跨入富国行列,那么它将是第一个利用脑力资源,而不是凭借自然资源优势实现这一跨越的发展中国家。尽管印度目前还是一个贫穷的国度,而且它太需要中国那样的经济增长速度了。中国早在1978年就已经对外开放,而印度从1991年才开始对外开放。

  从某种意义上说,和中国相比,印度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可能会更大,因为目前中国的强项是制造业,而制造业只占美国经济总量的14%,而印度的竞争力在服务领域,因为印度有充足的高素质、低薪水、讲英语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占60%。在IT领域已经很具竞争力的印度人,正在进一步进入金融服务业等美国现代经济的核心产业。

  英语好,没语言障碍跨入印度班加罗尔市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韦尔奇研究中心,你突然发现自己摆脱了那些人声鼎沸、尘土飞扬的街道。

  这里环境优美,建筑漂亮。实验室里你能遇到物理学家、化学家、冶金学家和计算机工程师等很多的专业人员。他们在各种仪器前忙碌着。这里简直和通用电气在纽约附近的研发机构一模一样。惟一的区别也许是女专家身披长长的莎丽。

  其实,这个研究中心在很多方面比纽约的研究中心只好不差。该研究中心的工程师1/4拥有博士学位。很多研究项目处于世界前沿,比如通过对DVD光盘的分子结构进行研究,寻找使DVD上刻录的电影在一段时间内自动“蒸发”的方法。自从这个中心2000年开张以来,这里的工作人员已经为公司申请了95项专利。

  印度现在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软件生产大国。在软件行业中,印度总能提供充足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在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地域阻隔已经不是什么特别的障碍。印度人以英语为一种主要语言,有天然的优势。美国很多IT公司大量裁减本土工作岗位,而到印度去雇用廉价的技术员工。

  美国的劳工组织当然不可能坐视不理。最近某州政府就在劳工组织的压力下,被迫取消了和印度一家软件公司价值1500万美元的订货合同。有统计显示,由于美国技术类企业在印度雇员的增加,美国当地的软件工程师,所谓“金领”人才的失业率上升到了4.6%,而电气工程师和网络管理员的失业率已达7%上下。当然,美国经济近年的不景气是就业市场疲软的主要原因,但有专家指出,不能否认海外雇员增加也是一个因素。毕竟在印度班加罗尔的工程师人数达到了15万,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美国硅谷的工程师人数。一家专业机构估计,未来美国大公司1/3的技术研发岗位将转向国外,而印度是一个主要目的国。

  更让美国人担心的是,印度人对美国就业市场的侵蚀已经从IT行业蔓延到其他领域,比如金融业。在海外雇用印度人的公司名单中,你会看到莱曼兄弟公司、摩根大通、美国运通这样的企业。专业机构估计,到2008年,美国将有约50万个金融业岗位转移到海外,其中印度成为一个首选地。而邮政服务、会计、汽车技工和药物开发等很多行业也正在加入这一潮流。

  填补美国人才空缺尽管美国的劳工组织和相关人士对印度人“入侵”美国IT行业和服务行业感到不安,但也有专家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他们指出,从更长远的角度看,美国公司大量雇用印度人,对美国保持整个高科技行业的世界领先地位未必是坏事。因为随着美国本土“婴儿潮”一代(1945年后出生的一代)的退休,各行业可能陷入技术人员匮乏的窘境。而来自印度充足的高素质人力资源正好将填补这一空缺。

  印度大学每年技术类专业毕业的学生有26万,一个拥有当地名牌大学电子工程或者化学工程学位的毕业生为美国公司工作的年薪不过1万美元,仅是美国同等职位的1/8左右。而和这样低廉的人力成本相伴随的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利润的增长。

  通用电气、康明斯、微软,仁科软件等很多美国大公司都曾信誓旦旦地表示不会辞退美国本土员工,但同时依然在印度雇用了大批研发人员。他们的解释是,印度人力的高素质、低薪酬和英语优势是难以拒绝的。雇用他们,花同样的人力成本公司就有更多的人力来加快产品开发研制。美国老牌发动机制造公司康明斯就通过在印度设立研发中心,在每年研发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一年中新型发动机的开发能力从2个提高到5―6个。

  由于时差关系,把业务转移到印度的美国服务类公司很多业务可以24小时运作,大大提高了效率。比如过去美国人在银行办理抵押贷款平均要花3天时间,而现在只用3小时。现在每一个美国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都会考虑“印度”,董事会也会问到“印度”。因为对于在全球优化资源配置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跨国企业而言,这是必然的选择。靠头脑挤入核心产业 印和美金领争饭碗



当美国纽约黑夜来临的时候,世界金融的心脏华尔街似乎已睡意朦胧。但其实不少证券交易公司并没有真的睡去,很多人正在忙着进行各种数据分析和整理,以便第二天股市开盘有备而出。不过你也许想不到,这些加班加点的人并不在纽约,也不在美国,而是在千里之外的印度。那里正是白天,美国公司在当地的雇员正在电脑前努力工作,贡献脑力。

  将靠脑力成为富国有人说,如果印度有一天跨入富国行列,那么它将是第一个利用脑力资源,而不是凭借自然资源优势实现这一跨越的发展中国家。尽管印度目前还是一个贫穷的国度,而且它太需要中国那样的经济增长速度了。中国早在1978年就已经对外开放,而印度从1991年才开始对外开放。

  从某种意义上说,和中国相比,印度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可能会更大,因为目前中国的强项是制造业,而制造业只占美国经济总量的14%,而印度的竞争力在服务领域,因为印度有充足的高素质、低薪水、讲英语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占60%。在IT领域已经很具竞争力的印度人,正在进一步进入金融服务业等美国现代经济的核心产业。

  英语好,没语言障碍跨入印度班加罗尔市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韦尔奇研究中心,你突然发现自己摆脱了那些人声鼎沸、尘土飞扬的街道。

  这里环境优美,建筑漂亮。实验室里你能遇到物理学家、化学家、冶金学家和计算机工程师等很多的专业人员。他们在各种仪器前忙碌着。这里简直和通用电气在纽约附近的研发机构一模一样。惟一的区别也许是女专家身披长长的莎丽。

  其实,这个研究中心在很多方面比纽约的研究中心只好不差。该研究中心的工程师1/4拥有博士学位。很多研究项目处于世界前沿,比如通过对DVD光盘的分子结构进行研究,寻找使DVD上刻录的电影在一段时间内自动“蒸发”的方法。自从这个中心2000年开张以来,这里的工作人员已经为公司申请了95项专利。

  印度现在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软件生产大国。在软件行业中,印度总能提供充足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在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地域阻隔已经不是什么特别的障碍。印度人以英语为一种主要语言,有天然的优势。美国很多IT公司大量裁减本土工作岗位,而到印度去雇用廉价的技术员工。

  美国的劳工组织当然不可能坐视不理。最近某州政府就在劳工组织的压力下,被迫取消了和印度一家软件公司价值1500万美元的订货合同。有统计显示,由于美国技术类企业在印度雇员的增加,美国当地的软件工程师,所谓“金领”人才的失业率上升到了4.6%,而电气工程师和网络管理员的失业率已达7%上下。当然,美国经济近年的不景气是就业市场疲软的主要原因,但有专家指出,不能否认海外雇员增加也是一个因素。毕竟在印度班加罗尔的工程师人数达到了15万,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美国硅谷的工程师人数。一家专业机构估计,未来美国大公司1/3的技术研发岗位将转向国外,而印度是一个主要目的国。

  更让美国人担心的是,印度人对美国就业市场的侵蚀已经从IT行业蔓延到其他领域,比如金融业。在海外雇用印度人的公司名单中,你会看到莱曼兄弟公司、摩根大通、美国运通这样的企业。专业机构估计,到2008年,美国将有约50万个金融业岗位转移到海外,其中印度成为一个首选地。而邮政服务、会计、汽车技工和药物开发等很多行业也正在加入这一潮流。

  填补美国人才空缺尽管美国的劳工组织和相关人士对印度人“入侵”美国IT行业和服务行业感到不安,但也有专家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他们指出,从更长远的角度看,美国公司大量雇用印度人,对美国保持整个高科技行业的世界领先地位未必是坏事。因为随着美国本土“婴儿潮”一代(1945年后出生的一代)的退休,各行业可能陷入技术人员匮乏的窘境。而来自印度充足的高素质人力资源正好将填补这一空缺。

  印度大学每年技术类专业毕业的学生有26万,一个拥有当地名牌大学电子工程或者化学工程学位的毕业生为美国公司工作的年薪不过1万美元,仅是美国同等职位的1/8左右。而和这样低廉的人力成本相伴随的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利润的增长。

  通用电气、康明斯、微软,仁科软件等很多美国大公司都曾信誓旦旦地表示不会辞退美国本土员工,但同时依然在印度雇用了大批研发人员。他们的解释是,印度人力的高素质、低薪酬和英语优势是难以拒绝的。雇用他们,花同样的人力成本公司就有更多的人力来加快产品开发研制。美国老牌发动机制造公司康明斯就通过在印度设立研发中心,在每年研发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一年中新型发动机的开发能力从2个提高到5―6个。

  由于时差关系,把业务转移到印度的美国服务类公司很多业务可以24小时运作,大大提高了效率。比如过去美国人在银行办理抵押贷款平均要花3天时间,而现在只用3小时。现在每一个美国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都会考虑“印度”,董事会也会问到“印度”。因为对于在全球优化资源配置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跨国企业而言,这是必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