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海军 潜艇及快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3:51:47
<P>中国台湾海军的潜艇及部分快艇资料</P>
海昌艇队 </P>
1960年台湾驻意大利海军副武官汪希苓透过管道自意大利某厂家(据称是COSMO公司)以运动器材名义进口了四艘可供两人骑乘的水下载具, 经由热那亚港口以货轮秘密运回台湾, 意大利方并派了三个人来台组装及训练, 经过三个月于1960年8月15日两艘CT2F型(油电动力) 成军, 继之于1961年6月25日另两艘CE2F型(电力驱动)成军; 同时台湾亦自力仿造了三艘CE2F型于10月20日成军. 代号为"海鲨计划", </P>
这种载具实际上就是意大利海军在二次大战中使用的载人鱼雷。这七艘骑乘水下载具台湾统称之为「潜爆艇」, 编号分别是: "51", "52", "53", "54", "55", "56", "57"; 成军当时隶属于台湾国防部特种情报室, 至1964年才编入台湾海军称为「海昌队」, 1965年改称「海昌艇队」, 编制有60余人. 艇身长23呎, 宽2.5呎, 排水量2.5吨, 最大潜深100呎, 每挺搭载两员. 动力分为油电(CT2F型)与电力驱动(CE2F型)两种, 航速约4节, 续航力约6小时.</P>
台湾国防部特种军事情报室于1960年7月16日成立了海昌队,初时有潜爆人员9名及修护人员4名进驻左营寿山水射堡基地, 8月16日起由意籍教官安东尼等2人展开三阶段训练练于1961年5月中旬完成. 1961年11月29日蒋介石到水射堡基地视察并参观潜爆艇操演颇表嘉勉,所以海昌舰队将当天定为队庆日. </P>
台湾对潜爆艇的战术运用方式如下: 先以运输舰"武陵"号自左营运抵料罗湾后, 转乘LCM登陆艇运至大担岛海域放下, 由一至二名蛙人穿著潜水衣水肺驾驶潜入厦门港以水雷破坏港内船只或码头设施. 潜爆艇所使用的水雷是由米兰的工厂制造并分解秘密出口(成军时间因水雷出口的困难而曾遭延宕), 分为磁吸附式的"M-5"型与定时挂雷的"M-1"型(雷重600磅, 引信为瑞士制造), 每艘潜爆艇携带12枚"M-5"型, 1枚"M-1"型. </P>
海昌队」是为了反攻大陆的「国光计划」而设,蒋介石在1963年军事会谈中确曾要求军方研究「海昌队」对厦门某特定目标进行破坏作战(推测应是大陆某港口的码头船坞或要塞),但由于装备与技术上的困难而作罢(如磁性水雷只适合对舰艇而不适合对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 所以这七艘潜爆艇成军后并无战绩. 由于「国光计划」终未执行,「海昌艇队」于1970年并入海军水中爆破大队改称「海昌中队」最后在1974年左右解散,解散时全队几乎全部退伍, 仅剩余少数人留在海军水中爆破大队继续服役. </P>
「海昌艇队」解散后部份潜爆艇残骸(四枚艇艏)原弃置在海军第一造船厂,后加以整修,一艘现存台湾海军官校史迹馆前. </P>
有趣的是台湾海军自1956年起还有一个无线电操纵爆炸艇的构想(蝌蚪计划案),直到海昌队成军后的1962年计划才中止. </P>
<p></p></P><P>中国台湾海军的潜艇及部分快艇资料</P>
海昌艇队 </P>
1960年台湾驻意大利海军副武官汪希苓透过管道自意大利某厂家(据称是COSMO公司)以运动器材名义进口了四艘可供两人骑乘的水下载具, 经由热那亚港口以货轮秘密运回台湾, 意大利方并派了三个人来台组装及训练, 经过三个月于1960年8月15日两艘CT2F型(油电动力) 成军, 继之于1961年6月25日另两艘CE2F型(电力驱动)成军; 同时台湾亦自力仿造了三艘CE2F型于10月20日成军. 代号为"海鲨计划", </P>
这种载具实际上就是意大利海军在二次大战中使用的载人鱼雷。这七艘骑乘水下载具台湾统称之为「潜爆艇」, 编号分别是: "51", "52", "53", "54", "55", "56", "57"; 成军当时隶属于台湾国防部特种情报室, 至1964年才编入台湾海军称为「海昌队」, 1965年改称「海昌艇队」, 编制有60余人. 艇身长23呎, 宽2.5呎, 排水量2.5吨, 最大潜深100呎, 每挺搭载两员. 动力分为油电(CT2F型)与电力驱动(CE2F型)两种, 航速约4节, 续航力约6小时.</P>
台湾国防部特种军事情报室于1960年7月16日成立了海昌队,初时有潜爆人员9名及修护人员4名进驻左营寿山水射堡基地, 8月16日起由意籍教官安东尼等2人展开三阶段训练练于1961年5月中旬完成. 1961年11月29日蒋介石到水射堡基地视察并参观潜爆艇操演颇表嘉勉,所以海昌舰队将当天定为队庆日. </P>
台湾对潜爆艇的战术运用方式如下: 先以运输舰"武陵"号自左营运抵料罗湾后, 转乘LCM登陆艇运至大担岛海域放下, 由一至二名蛙人穿著潜水衣水肺驾驶潜入厦门港以水雷破坏港内船只或码头设施. 潜爆艇所使用的水雷是由米兰的工厂制造并分解秘密出口(成军时间因水雷出口的困难而曾遭延宕), 分为磁吸附式的"M-5"型与定时挂雷的"M-1"型(雷重600磅, 引信为瑞士制造), 每艘潜爆艇携带12枚"M-5"型, 1枚"M-1"型. </P>
海昌队」是为了反攻大陆的「国光计划」而设,蒋介石在1963年军事会谈中确曾要求军方研究「海昌队」对厦门某特定目标进行破坏作战(推测应是大陆某港口的码头船坞或要塞),但由于装备与技术上的困难而作罢(如磁性水雷只适合对舰艇而不适合对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 所以这七艘潜爆艇成军后并无战绩. 由于「国光计划」终未执行,「海昌艇队」于1970年并入海军水中爆破大队改称「海昌中队」最后在1974年左右解散,解散时全队几乎全部退伍, 仅剩余少数人留在海军水中爆破大队继续服役. </P>
「海昌艇队」解散后部份潜爆艇残骸(四枚艇艏)原弃置在海军第一造船厂,后加以整修,一艘现存台湾海军官校史迹馆前. </P>
有趣的是台湾海军自1956年起还有一个无线电操纵爆炸艇的构想(蝌蚪计划案),直到海昌队成军后的1962年计划才中止. </P>
<p></p></P>
</P>S-1 海蛟 /S-2 海龙 </P>「海蛟」与「海龙」最初由台湾国防部特勤室于1963年建案, 于 1965年六月一日台湾向意大利(可能为Cosmo公司)秘密订造的"SX-404"级小型特攻潜艇,主要供做训练,侦查及渗透大陆之用,首先由意大利技师于淡水海三分厂装配完成, 由于淡水潮差太大及设备不全, 于1967年4月将两艇拖至左营海一厂续建, 于1969年十月八日正式成军编为「武昌艇队」,下辖「S-1 海蛟」与「S-2 海龙」两艇. </P>本级艇为传统V型艇身造型;艇身长59.1呎,最宽处6.5呎,吃水8.4至10.4呎,排水量45.5 吨,柴油主机单轴四叶螺旋桨推进,燃油搭载量760加仑. 以FRP围绕的迷妳型指挥塔上装有潜望镜一具,水中潜航速率7.2节,水面航速10节(实际试航约只4节);最大航程1,235海浬,最大潜深131.2呎. 乘员军官4人,士官2人 ,另可容纳爆破队员6人. 两艇并未装配鱼雷发射管而是以爆破队员潜泳向敌舰,将定时的水雷吸附在敌船底引爆(本级艇甲板面下有储舱可挂载水雷6至8枚). </P>这两艘迷妳潜艇服役的时间并不很长,在1973年的十一月一日正式退役,现分别陈列在台湾海军官校史绩馆与潜舰战队的水星营区. </P> <p></p></P>以前曾有网友发过此种潜艇图片,原疑为是我国早期使用的,其实就是海蛟号和海龙号。

海蛟号

海龙号

海蛟号于新庄干坞测试

海蛟号

海龙号
791 海狮/ 792 海豹</P> </P>"海狮"与"海豹"两舰为美国海军二次大战建造之"Tench"级柴电动力舰队潜艇并于1950年进行了Guppy II的现代化改装. 美国在1944到1946年间共建造了45艘"Tench"级潜艇,并在战后取销了未建的另101艘;共有14艘潜艇进行了Guppy II改装. </P>本级舰为旧式潜艇造型,前水平舵位在舰艏可往上折收;舰身长307.5呎,宽27.2呎,吃水18呎;标准排水量1,517吨,水面浮航1,830吨,潜航2,400吨. 配备呼吸管,四部Fairbanks-Morse 38D8Q柴油机,燃油搭载量330吨;两部电动主机及四组共计504个铅酸电池,马力水面4,610匹,潜航5,400匹;速率水面航行16节,潜航12节;巡航半径4,500浬,5节速率的潜航航程为95浬. 装备 21吋鱼雷发射管前6后4共计10门,并有BQR2B被动声纳与BQS4A主动声纳,DUUG-1B声纳预警器, SS-2雷达系统. 全舰编制军官11人,士官兵70人;艇长目前为上校编阶,但早年为中校.</P>"海狮"原为美军"SS-478 Cutlass"号,由Portsmouth造船厂建造于1944年十一月五日下水, 1945年三月十七日成军. 1973年四月十二日在佛罗里达州西岛移交给台湾海军,于1974年四月十八日返国. "海豹"原为美军"SS-426 Tusk"号,由费城的Cramp造船厂建造于1945年七月八日下水,1946年四月十一日成军. 1973年十月十八日在纽伦敦移交给台湾海军,于1974年一月十日返国. 两舰接收时原编号为"91"与"92",漆在帆罩上时前有加"S",如"S-91";后来一级舰编号统一变成三码,两舰即在原编号前加上"7"而变成了"791号"与"792号". 有了这两艘潜水艇,台湾海军的潜舰战队便于1973年八月一日正式成立. </P>美国军援此两舰给台湾本是为了做为驱逐舰反潜训练的假想敌用,所以在移交前即把所有的鱼雷发射管线路全部剪断,而台湾当局争取此两艘潜艇的目的当然不仅于此,所以在接收回国后即设法接回,但效果并不佳仍只能做为训练之用. 军中传说70年代时一艘此级艇曾沉在左营港内浮不上来,此说未能证实,据说是因为下潜测试时以吊车钢缆系住以策安全而造成误传. 基本上此二舰仍然保持可运作状态.</P>不过两舰的老旧则是不争的事实,日本专业杂志即曾以"世界上最老的现役潜艇~服役半世纪"的标题来报导此二舰(二次大战造的潜艇能进入21世纪服役的,全世界仅此二艘). 然而潜艇不比水面舰,安全与性能更加重要,如果台湾争取新潜舰的努力有成效,可以预料此二舰将立即退役. "海狮"与"海豹"服役长达55年,成为举世罕见的特例,在美国本土外已经看不到这种船了.</P>

海狮号

海狮号

海狮号

海豹号

海豹号

海狮侧影
793 海龙/ 794 海虎 </P> <p></p></P>"海龙"与"海虎"两舰为海军于1980 年执行「剑龙项目」计划向荷兰的Wilton Fijenoord厂订造的改良旗鱼级(Zwaardvis)潜水艇. 本案最早是由于WF厂面临倒闭边缘急需业务收入,所以透过军火商向台湾兜售潜艇,很戏剧化地达成了这笔金额庞大的交易. (除了购舰款,台湾还承诺进口大批荷兰商品,包含海关向WF厂订造两艘缉私舰"福星" 与"谋星")</P>本案在当年十二月经荷兰国会通过确认此笔交易,马上遭到大陆强烈的反弹;1981年因荷方坚持原案使得大陆降低与荷外交关系为代办级, 九月三日双方正式签约. 不过因大陆持续的压力使得后续四艘舰的建造合约最后仍被荷兰政府否决. (当年本有机会一次订足全部数量,但因台湾高层觉得对荷兰装备不是很有信心,决定先买两艘试试) 而"海龙"等两艘潜舰历经原造船厂周转不灵面与失火的风波,总算顺利交船. </P>本级舰舰身长219.6呎,宽27.6呎,吃水22呎;水面航行标准排水量2,300吨, 满载2,376吨;潜航标准排水量2,600吨,满载2,660吨;为先进的泪滴型舰身设计,十字型尾鳍. 动力系统为三部Brons/Stork-Werkspoor 12ORUB215型柴油机,马力4,050匹;两部922KW的 Holec发电机,两组196具电池,一部3,800KW的Holec电动主机,单轴五叶式螺旋桨推进,马力水面 1,400匹,潜航5,100匹;速率水面航行12节,潜航20节;9节巡航半径5,000浬,最大潜深240米. </P>"剑龙"级的舰艏装备533公厘(21吋)鱼雷发射管6门,可携带追音鱼雷28枚;配备有荷兰H.S.A.公司的SINBADS-M型作战与SIASS声纳系统,ZW-60型雷达统,Elbit公司的 TIMNEX4 CH V2电战与 Sperry公司的Mk29 Mod2A惯性导航等系统.</P>舰上分为四个部门即作战部门下辖航海,电子,电信三组;兵器部门下辖射控,鱼雷,声纳三组; 轮机部门下辖电机,油机两组;补给部门下辖补给,食勤,医官三组. 全舰编制军官8人,士官兵59人(义务役士兵最早只占6个名额,后来略高亦仅在15名以下);另可搭载 13名见习生;舰长为上校编阶. 所有舰员都要受特别训练取得签证资格. </P>"海龙"舰于1982年十二月廿五日安放龙骨,1986年十月四日下水,1987年十月九日完工交舰,当年十二月十六日由荷兰籍的"11号"干坞船运抵高雄,十二月廿八日在左营成军;首任舰长为纪惟正上校. "海虎"舰则是于1986年十二月廿日下水,1988年四月九日完工交舰,当年六月卅日同样由干坞船运抵高雄并于七月四日在左营成军;首任舰长为丁剑清上校. 两舰接续"海狮","海豹"舰的编号而为"793"与"794",隶属256战队. (256战预定在6到8艘新潜舰获得后即升格为舰队,目前编制内尚有潜舰支持舰一艘,但尚未有适当舰只编入) </P>两艘潜艇移交时装备十分齐全,连舰上的餐盘咖啡杯都是荷兰原装进口,不过最重要的武器鱼雷的供应却似乎有问题. 事实上"海龙"与"海虎"两舰所使用的鱼雷为德国制造的SUT重型鱼雷, 然而以台湾的处境怎么可能买得到德国制的鱼雷呢? 原来这批鱼雷竟是以印尼的名义向德国购买,再偷偷运来台湾的. 印尼虽然与台湾无外交关系,但由于在50年代曾发生过共产党政变而与大陆断交,所以与台湾还是维持不错的关系; 其次印尼曾为荷兰殖民地,而海龙潜艇正好也是由荷兰建造,当购买鱼雷有问题时造船厂很自然找上印尼协商担任此一白手套的角色;再次印尼三军的装备大量采用德国货,早已建立采购的管道. 此次购买德制SUT重型鱼雷包含实战用雷与训练用哑雷,单价每枚115万美元,自1984年五月开始交货至1987年五月全部交清. 台湾藉由印尼的协助转口获得这批鱼雷,其代价则是赠送印尼数艘退役的LCU与LCM登陆艇.而为了运交这些登陆艇与运回鱼雷,海军还特别派遣包含"DD-930 资阳" 等两艘驱逐舰护航"LSD-191 东海"号船坞登陆舰开赴印尼执行这趟奇特的任务. </P>潜舰舰队是台湾海军的重大建军目标, 当初256战队的成立是随时准备升格为舰队的; 然而后续的潜舰采购计划却遭受到许多阻碍. 军方对"海龙"级潜舰的性能评价很满意, 在当时的确也有机会一次采购四艘, 但后来荷兰政府态度已经改变, 否决后续的建造合约. </P>

海虎号

海龙号 海虎号

海龙号

海虎号
<P>快艇</P>PT-1 复仇/ PT-2 雪耻 </P>1954年「太平」号护航驱逐舰被大陆鱼雷快艇突袭沉没后台湾发起献舰复仇运动,以所得款项向日本的三菱造船公司下关造船所订造了两艘鱼雷快艇. 其中「复仇」号艇于1956年十一 月十一日下水,1957年三月十六日接收,六月一日成军;「雪耻」号艇则于1957年五月卅一日下水,但因试航时车叶受损所以延至当年十二月十六日方才移交. </P>本级艇完工后由LST-204"中兴"号赴日装载回台, 1958年 1月16日正式服役. 「复仇」艇首任艇长詹克锄上尉, 「雪耻」艇首任艇长宫湘洲上尉. 1957年12月16日成立海军鱼雷快艇队, 队长为贺一群少校辖「复仇」,「雪耻」,「反攻」,「扫荡」,「复国」,「建国」等六艘. </P>当时为太平舰复仇献舰运动所募得的捐款总共只有20万美金之数,后由国防部另拨40万美 金配合款方才凑足造艇之需. 而以日本战后非战宪法的严格限制,能对台湾输出如此具高度攻击力的武器,当是在美国的默许下所达成的安排.</P>本级艇在设计时为求达到高速故全船采用轻材质合金制造,排水量满载42吨,轻载33吨;艇身长 68.9呎,宽20呎,吃水2.6呎. 每艇三具主机三轴推进,极速40节,巡航速度15节, 续航力400浬; 装备两枚以落射 方式发射的18吋鱼雷,40公厘机炮一门,20公厘双管机炮两座; 编制乘员军官3员,士官兵9员(实际似不止), 艇长为上尉编阶. 值得一提的是两艇的主机居然是由空军退役的P-51野马式战斗机引擎所改装. </P>本级艇建造当时海军并无舰射鱼雷装备, 美国亦不供应这项攻击性武器, 所以只得使用前日本海军遗留之航空鱼雷, 但航空鱼雷速率快却航程短, 必须修改成航程远速率不需太快, 所以海军派了一个由上校率领的小组到日本接受日本技师指导改装与维修技术. 这可能是该级艇未采用一般鱼雷艇常用的发射管式而改采落射式的原因. </P>两艇编号先为「511」与「512」,后改为「PT-1」与「PT-2」. 除担任鱼雷艇外尚担任突击 艇任务,故有两种武装模式:一为加装鱼雷而在艇尾装备20公厘机炮,一为不装鱼雷而在艇尾加 装一门40公厘机炮. 两艇在1980年「海鸥」导弹快艇开始服役后退役,退役前「复仇」艇尚且 改装为雄蜂导弹测试艇,编号为「PTG-1」;该艇现置海蛟大队部前展示. </P>PTC-32 反攻/ PTC-33 扫荡 </P>两艇是由美国Annapolis Yacht Yard所建造的鱼雷快艇,1943年完工;木质艇身,排水量满载 46吨,轻载39吨,艇身长76.44呎,吃水20.66呎,吃水5.25呎. 三部汽油主机三轴推进,极速高达 42节,巡航速度 32节. 装备两枚21吋鱼雷发射管,一门20公厘机炮,四挺12.7公厘机枪(两座双管) ,乘员12人. </P>两艇分别于 1957年八月十九日及十一月一日由美国海军太平洋辅助通讯中心(NAC, 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化身)移交给台湾,命名「反攻」与「扫荡」,编号先为「 513」与「514」后改为「PTC-32」与「PTC-33」. 「反攻」与「扫荡」两艇在1980年「海鸥」级导弹快艇开始服役后退役. </P>PTC-34 复国/ PTC-35 建国</P>此两艇为美国Hutchins Yacht Corp.所建造的 "ELCO"级鱼雷快艇,1942年完工;木质艇身,排水量满载53吨,轻载46吨,艇身长85呎,宽25呎,吃水6呎. 三部汽油主机三轴推进,极速达 39节,巡航速度32节. 装备四门21吋鱼雷发射管,一门20公厘机炮,两挺12.7公厘机枪,乘员14人.两艇于1957年九月一日由美国海军太平洋辅助通讯中心(NAC, 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化身)移交给台湾,命名为「复国」与「建国」;编号先为「515」与「516」后改「PTC-34」与「PTC-35」. 1957年十一月廿九日海军成立鱼雷艇队纳编「复仇」,「雪耻」, 「反攻」,「扫荡」,「复国」,「建国」等六艘鱼雷快艇于该队集中管理运用. 「复国」,「建国」两艇在1980年「海鸥」导弹快艇开始服役后退役,鱼雷艇队亦随之解编由「自强中队」与「海蛟大队」取代其任务. </P>快八/ 快九/ 快十 </P>1969年八月一日,"快八","快九","快十"等三艘快艇成军,纳入海军鱼雷快艇队,各艇的规格与服役状况不详. </P>M-801/ M-802 </P>1969年十一月十六日,原属港防第三大队的"M-801","M-802"等两艘快艇纳入海军鱼雷快艇队,各艇的规格与服役状况不详.</P>

反攻号

复国号

雪耻号

建国号
<p></p></P>"海鸥"级导弹快艇</P> FABG-1~FABG-68</P>"海鸥"级导弹快艇是中山科学研究院仿以色列"毒蜂"(Dvora)级的设计,由中国造船公司高雄厂建造,于1979年完成两艘原型艇. 1979年五月十六日以12艘本级艇成立自强中队,1979年十一月十六日扩编成立海蛟大队;随着新艇陆续完工成军,于1980年十月一日第二中队成立;1981年三月十六日第三中队成立,六月一日为第四中队,至八月一日第五中队与支持中队同时成立.</P>海蛟大队下的每一快艇中队都辖有两个分队(番号一至十分队),每分队各辖导弹快艇5艘;整个海蛟大队共拥有48艘"海鸥"级,2艘以色列原装"毒蜂"级导弹快艇;支持中队下辖一至五分队,每分队各支持一个中队之保养维修. 海蛟大队原尚辖有两艘"龙江"级导弹巡逻舰 ,但在1996年此二舰已拨归131舰队的212战队. 海蛟大队长为上校,中队长为少校,"海鸥"艇长则为上尉编阶. </P>"海鸥"级导弹快艇为铝合金艇身,排水量47吨,艇身长75呎,宽18呎,至桅顶高22呎,吃水6.6呎. 三部12汽缸MTU331TC92型柴油主机,马力2,605匹,三车双舵极速达36节,32节巡航速度之续航力为 700浬. 艇尾装备一门有炮身稳定系统的国造T-75/20公厘机炮(1994年后方陆续加装),以及两具雄风一式导弹发射箱,舰桥两侧尚装配有两挺12.7 公厘机枪及四管AV-2干扰火箭发射器. 射控系统为中科院的"海鸥二型"并有Mk35Mod3光学指挥仪供在不使用雷达的情况下发射导弹. </P>本级艇编制乘员军官2人,士官6人(分别是上尉艇长,中尉副艇长,导弹士官长,油机士官长,导弹士,电子士,雷达士,电机士). "海鸥"导弹快艇是大部份海官兵科毕业生第一次担任舰长的资历,毕业后约四,五年即可当上. </P>"海鸥"级艇只有编号而无艇名,编号至目前为止发现最多编至"59"号(中间扣除传统禁忌的 4,13,22,31,40等号, 另原型艇1,2号退役),但根据海军总部的资料,却有到"FABG-68"号,此点尚待查. 本级艇最初是称做"FAB",并将"FAB-XX"的编号以牌子悬挂在舰桥后方的两侧; 现在则改称"FABG-XX",并将编号以极小的反白字漆于艇艏,另将单独阿拉伯数字编号的大字漆于艇尾; 水线部份则是漆成红色. </P>"海鸥"艇除了驻守各军港基地担任快速打击部队外亦分驻在各渔港协助巡防工作,驻守澎湖的第一中队尚且担任反快艇操演的「假想敌中队」. 除自制的"海鸥"级艇外,海蛟大队尚有两艘以色列制的原装"毒蜂"级艇(即"FABG-5"与"FABG-6",主桅为较低的A字型). 因当初中科院在仿制过程当中曾发生问题,所以买了两艘原装货回来研究便留下服役至今. </P>此外,"海鸥"级的两艘中科院原型艇并未真正服役(原型艇的主桅是方柱型,与量产艇的格架型桅杆不一样;并且导弹发射箱的位置也比较靠近艇尾),已于1994年十一月六日以装柜海运方式赠送给巴拉圭. </P>由于当初采用铝合金材质,在服役18年后"海鸥"级的艇身已经出现无法修补的金属疲劳,使得本级艇面临即将淘汰退役的窘境. 所以新的导弹快艇设计已在进行中,可能是曾在展览中出现以「光华六号」为名的匿踪型设计. </P>1998年七月十一日晚1800,海军FABG-46号导弹快艇与其它三艘快艇在澎湖湖西乡龙门村外海东方约2浬处操演时触礁进水半沉, 经渔船及保七警艇救起十三名官兵,当时艇长为李仲元上尉.</P>
M-15级超高速巡逻艇</P>海龙15031 ~ 海龙15038 </P>本级艇属于台湾陆军海龙蛙兵所使用,由龙德造船公司建造于1993至2001年间交船. 编号以吨位级 "海龙150XX". 本级巡逻艇为碳纤维材质;船长13.5公尺,宽3.33公尺,吃水0.7公尺;满载排水量15吨,载重2吨. 两具GM的DDC BV921A型735匹马力柴油主机带动穿水式螺桨,极速高达56节,巡航36节;油箱容量2,500公升,航程250浬. 前甲板人孔枪架可装置一具7.62机枪. </P>M-2/A2 </P>金防部海龙蛙兵(台陆军第101两栖侦察营)使用M2/A2型快艇用于外岛离岛间的侦巡与交通护航,她与M-2艇大小约略相同,艇身长7公尺,宽3公尺,装有两部115匹马力的Mercury船外机汽油引擎,极速超过40节;艇员5人. M-2/A2艇外观与M-2艇最大的不同在于驾驶座前有与M-4快艇型状类似的挡风玻璃罩,机枪手则立在艇艏的人孔中操作一挺12.7公厘机枪. </P>海龙蛙兵所使用的M2A2艇编号为"23XX",最多发现有到"2327"号的,所以总数可能约有30艘. M2A2的涂装已不像从前的突击艇那样夸张,只有一细条纹贯穿艇身而已,并且贴上一条细小的龙的图案. 除了目前使用最广泛的M2/A2艇外,驻金门的陆军成功队蛙兵还拥有几艘较大型的快艇,其中一艘是编号"101"的PB巡逻艇(前海军PB-42级巡逻艇)以及两艘"M-12"快艇. </P>M-2 </P>由水中爆破队与陆战队两栖侦搜营使用约有15艘的M-2突击艇,该级艇满载2吨,长15呎,一部Chrysler 115匹马力的船外机汽油引擎,可于艇艏架射一挺7.62公厘74式机枪,艇员4至5人. 编号依侦搜营与爆破队之不同有自"ARP-1001"起与自"ARP-2001"起两种,并分别在艇艏绘有鲨鱼嘴或一条鱼型图案之不同. 1997年起陆战队两栖侦搜营开始换装M-8快艇. </P>除海军外,当年之警备总部海龙蛙兵与水上警察队亦曾使用过M-2快艇. </P>M-8 </P>水中爆破队与陆战队两栖侦搜营自1995年起开始装备M-8突击艇,该级艇装有两部船外机汽油引擎, 可于艇艏架设一挺12.7公厘机枪,搭载艇员7人. 陆战队侦搜营所拥有的M-8编号自"ARP-001"起,爆破队则自"12-001"起;总数可能在8到12艘之间. M-8与过去的M-2级快艇的涂装不同之处在艇艏并未绘有鲨鱼嘴图案. </P>4602..... </P>陆军海龙蛙兵在1997年向巨星造船公司订购了一批为数不详的高速巡逻艇, 编号为"46XX"字头, 艇艏绘小龙一尾. 本级艇身长46呎, 宽10.8呎 高14呎; 艇壳为玻离纤维材质(功夫龙材质具备防弹功能), 两部柴油引擎极速高达55节, 测试曾达57节, 号称是亚洲最快的快艇. 配有卫星定位仪系统, 及具避震效果的气压式座椅. 艇上武装配备榴弹枪一挺,火箭弹四门,12.7mm机枪一艇. </P> <p></p></P>

4602号
<P></P>
<P>M2A1级2313号于金门
</P>

M2级

M8级 12-028号 扮假想敌 就是扮我军哟

台陆军海龙15035号快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