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监管应化被动为主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6:41:14
薛世君

  虽说亡羊补牢,犹为未晚。但老忙着事后处理,不如强化事前监管,变被动为主动,建立与时俱进、动态更新的长效监管制度。

  “问题食品”层出不穷,食品安全问题理所当然地成为“两会”热点话题。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刘佩智委员就提出,食品安全工程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要确保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尤其是此前王岐山副总理那句“很惭愧啊,刚吃饱,就出现了食品安全的问题……我们很不好意思。”更是直接引出了对食品安全尴尬现状的深思。

  苏丹红、注水肉、瘦肉精、毒大米、地沟油、三聚氰胺、皮革奶……每一次食品安全事件,固然均和厂商一味逐利、信息不对称、市场缺陷等因素直接相关,但行业无序、标准失范、监管不力更是公认的深层次原因,疲软的监管,无异于是对不法奸商的纵容。综观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可以看出,眼下的监管痼疾,主要就是食品安全形势日新月异而监管思维却裹足不前,被各种化学添加剂牵着鼻子走,在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事件中被动地疲于应付。

  在此前的温饱时代,大家对食品的诉求以填饱肚子为主,能吃饱就好,而今我们已经告别温饱时代,迈步走向全面小康社会,民众对食品的诉求已经由“吃饱”变为“吃好”,需要的是干净、卫生、健康的食品供应,追求的是营养均衡、健美养生正如王岐山副总理所说,“现在已经不是说有没有吃、够不够吃、有没有花样,而是怎么吃才能放心的问题”。

  但整个监管体系似乎并未洞悉这种社会变迁,表现迟钝,依然没有摆脱温饱时代的思维和模式,无论是技术标准还是监管思维、手段,并没有“升级换代”、与时俱进,主动去适应时代的变化。于是,我们也就顺理成章地看到监管的捉襟见肘、手足无措,一旦发生什么食品安全事故,往往下意识地遮掩、淡化乃至否认,最后才在舆论压力下“被动挨打”、被动“救火”,一次次蚕食民众仅存的食品信任。

  比如,2004年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之后,检测部门才知道应该检测一下“蛋白”;“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后,有关方面才增加了“检测三聚氰胺”的标准。再如国外十多年前已经禁用的面粉增白剂,却在我国喋喋不休地争论了二十年才被禁用。前些天,欧盟认为含双酚A塑料奶瓶会诱发性早熟而禁产,国内尚有专家称“小题大做”,而我国“正在修订中”的国家标准也让民众莫衷一是,商家却趁机浑水摸鱼。

  食品安全与否,攸关民众生命健康,容不得丝毫懈怠、疲沓,食品安全监管,是最应该“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领域,随时更新标准、革新思维、强化手段举措乃是题中之义,断不该在“魔高一丈”时,以“一尺之道”疲于应对。

  虽说亡羊补牢,犹为未晚。但老忙着事后处理,不如强化事前监管,变被动为主动,建立与时俱进、动态更新的长效监管制度,不给“问题食品”一丁点儿生存空间。比如合理归并部门监管职能,避免“九龙治水”、互相推诿;比如更新老化的安全标准,赋予其前瞻性和针对性;比如建立食品召回机制,缩小影响范围;再如借鉴国外的惩罚性赔偿制度,让违规厂商长长记性……

  其实,不光在食品监管方面,很多社会管理领域均需主动“升级”、与社会需求“对接”。比如民众都知道自己有知情权了,很多政府信息就别再像以前那样视同“机密”了;既然几亿人在全国各地流动务工,医保社保也该随之全国流动;居民收入都赶不上GDP、CPI了,不妨就减减税,还能刺激消费……

http://opinion.hexun.com/2011-03-10/127830030.html薛世君

  虽说亡羊补牢,犹为未晚。但老忙着事后处理,不如强化事前监管,变被动为主动,建立与时俱进、动态更新的长效监管制度。

  “问题食品”层出不穷,食品安全问题理所当然地成为“两会”热点话题。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刘佩智委员就提出,食品安全工程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要确保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尤其是此前王岐山副总理那句“很惭愧啊,刚吃饱,就出现了食品安全的问题……我们很不好意思。”更是直接引出了对食品安全尴尬现状的深思。

  苏丹红、注水肉、瘦肉精、毒大米、地沟油、三聚氰胺、皮革奶……每一次食品安全事件,固然均和厂商一味逐利、信息不对称、市场缺陷等因素直接相关,但行业无序、标准失范、监管不力更是公认的深层次原因,疲软的监管,无异于是对不法奸商的纵容。综观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可以看出,眼下的监管痼疾,主要就是食品安全形势日新月异而监管思维却裹足不前,被各种化学添加剂牵着鼻子走,在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事件中被动地疲于应付。

  在此前的温饱时代,大家对食品的诉求以填饱肚子为主,能吃饱就好,而今我们已经告别温饱时代,迈步走向全面小康社会,民众对食品的诉求已经由“吃饱”变为“吃好”,需要的是干净、卫生、健康的食品供应,追求的是营养均衡、健美养生正如王岐山副总理所说,“现在已经不是说有没有吃、够不够吃、有没有花样,而是怎么吃才能放心的问题”。

  但整个监管体系似乎并未洞悉这种社会变迁,表现迟钝,依然没有摆脱温饱时代的思维和模式,无论是技术标准还是监管思维、手段,并没有“升级换代”、与时俱进,主动去适应时代的变化。于是,我们也就顺理成章地看到监管的捉襟见肘、手足无措,一旦发生什么食品安全事故,往往下意识地遮掩、淡化乃至否认,最后才在舆论压力下“被动挨打”、被动“救火”,一次次蚕食民众仅存的食品信任。

  比如,2004年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之后,检测部门才知道应该检测一下“蛋白”;“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后,有关方面才增加了“检测三聚氰胺”的标准。再如国外十多年前已经禁用的面粉增白剂,却在我国喋喋不休地争论了二十年才被禁用。前些天,欧盟认为含双酚A塑料奶瓶会诱发性早熟而禁产,国内尚有专家称“小题大做”,而我国“正在修订中”的国家标准也让民众莫衷一是,商家却趁机浑水摸鱼。

  食品安全与否,攸关民众生命健康,容不得丝毫懈怠、疲沓,食品安全监管,是最应该“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领域,随时更新标准、革新思维、强化手段举措乃是题中之义,断不该在“魔高一丈”时,以“一尺之道”疲于应对。

  虽说亡羊补牢,犹为未晚。但老忙着事后处理,不如强化事前监管,变被动为主动,建立与时俱进、动态更新的长效监管制度,不给“问题食品”一丁点儿生存空间。比如合理归并部门监管职能,避免“九龙治水”、互相推诿;比如更新老化的安全标准,赋予其前瞻性和针对性;比如建立食品召回机制,缩小影响范围;再如借鉴国外的惩罚性赔偿制度,让违规厂商长长记性……

  其实,不光在食品监管方面,很多社会管理领域均需主动“升级”、与社会需求“对接”。比如民众都知道自己有知情权了,很多政府信息就别再像以前那样视同“机密”了;既然几亿人在全国各地流动务工,医保社保也该随之全国流动;居民收入都赶不上GDP、CPI了,不妨就减减税,还能刺激消费……

http://opinion.hexun.com/2011-03-10/127830030.html
一声冷笑!老百姓们整天都在劣质食品、有毒食品中煎熬,我们的官老爷、委员、代表们居然还喝着茶水、吹着空调在屋里高谈阔论!呵呵!好一派河蟹社会!
昨天有位兄弟介绍了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局居然监管食品的权利都不能充分发挥,这块肥肉居然有好几个单位来分,到头来谁也不管,看看我们的孩子整天都在吃什么吧!


回复 3# 东风强劲


    FDA只是挂个名头而已,真有实权管食品的 就是工商 质监 卫生
就是管 也只是把它看成一种权力,拿这个分肥, 而不是为了干好这个事.

回复 3# 东风强劲


    FDA只是挂个名头而已,真有实权管食品的 就是工商 质监 卫生
就是管 也只是把它看成一种权力,拿这个分肥, 而不是为了干好这个事.
bizon 发表于 2011-3-10 09:02


    你看看,这一件事这么多人管,结果谁都不管,这就是咱中国的现状。
回复 5# 东风强劲


    这么多人管是因为大家都抢权 不然怎么养人。学美国建立FDA 现在又想把它并进卫生部统筹管理。

前几天王岐山自己说————他称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四个副总理都有份,谁也跑不了。”他说,克强同志是分管卫生的,食品药品归他管;良玉同志管农业;德江同志管加工,“王岐山的问题就更严重,管工商局、质监局,是管监管监督的”。

4个人一起挨板子 那就不疼了。
我真没想到 我们小时候生活物资贫乏 倒也不用担心毒食品的事

现在条件好了 小孩子反而要为食品遭罪
主动?????  出动都要伸手拿钱.......................

你公司要打假产品,还是在本市的假产品, 还得给官老爷上供才能出动人手给你查...................
我是餐饮业的卫检什么的都是浮云,只要上面不布置特殊任务,都是在饭点过来骗吃骗喝后扬长而去。饭店的卫生都靠自觉,还好我们老板是德国人,这方面很变态,比自己家弄得都干净
其实还是要大力开发转基因,以毒攻毒
主动?那得多累啊!再说有什么令人心动的好处?
不存在主动或者被动吧,根本就是不动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1-3-10 08:29


    商家请客吃饭,塞红包,几个单位吃了肥肉事情却没人管,真是讽刺
去外面哪怕看看人家的小贩中心是怎么管理的?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抱怨着好处全给头头捞走了,自己作为小兵没捞着多少好处,却不知道自己尸位素餐-----而且浪费着国民每一分给你的钱和福利!
除了警察能够对得起自己那份薪水,别的部门,很少有对得起那份薪水的。
简单马甲 发表于 2011-3-10 11:36


    警察还是很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