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幽冥孔雀这个讨论电视剧《红楼梦》,兼论10版远超87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19:20:45


这是《赞一声新水浒,顺便骂骂旧的》这个帖子衍生出来的话题,不好意思把人家lz的楼歪得乱七八糟,另开个帖子好了。
关于10版红楼梦,我是发自内心地喜欢,但是我也很清楚它的不足,幽冥孔雀筒子发的那种动态中截出来的丑表情,我相信我比你看到过的多多了,而且我知道10版真正的致命伤所在,远不是这么表象的因素,但是明白这一切,我仍然喜欢它,因为瑕不掩瑜。
而幽冥孔雀筒子作为一个87版爱好者,似乎完全不能接受87版不好的地方,这让我有点担心,因为我知道很多人喜欢87版的理由,是基于少年时代那段美好的记忆,美好的记忆应该珍藏心底,不应该被现实证明它的不堪,那很伤人,但是我们现在聊的这个话题,将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我先说声抱歉。
如果幽冥孔雀筒子看到这里决定不继续看这个帖子,我会真心觉得这是个非常明智的决定,我完全同意美好的记忆是一种情感,跟真实是什么样的无关,任何人都有权力保有这种情感,哪怕它基于偏见。但是我同时也认为,这种美好情感不能建立在你对另一个版本的肆意污蔑贬低上,如果你这么做了,而不招致其爱好者的反击,这是不可能的。
我从不主动挑起10版和其他版本的比较,不过当我看到10版被泼脏水的时候,也不会保持沉默。

----------------------------我是水图的分割线-------------------------------------------





















这是《赞一声新水浒,顺便骂骂旧的》这个帖子衍生出来的话题,不好意思把人家lz的楼歪得乱七八糟,另开个帖子好了。
关于10版红楼梦,我是发自内心地喜欢,但是我也很清楚它的不足,幽冥孔雀筒子发的那种动态中截出来的丑表情,我相信我比你看到过的多多了,而且我知道10版真正的致命伤所在,远不是这么表象的因素,但是明白这一切,我仍然喜欢它,因为瑕不掩瑜。
而幽冥孔雀筒子作为一个87版爱好者,似乎完全不能接受87版不好的地方,这让我有点担心,因为我知道很多人喜欢87版的理由,是基于少年时代那段美好的记忆,美好的记忆应该珍藏心底,不应该被现实证明它的不堪,那很伤人,但是我们现在聊的这个话题,将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我先说声抱歉。
如果幽冥孔雀筒子看到这里决定不继续看这个帖子,我会真心觉得这是个非常明智的决定,我完全同意美好的记忆是一种情感,跟真实是什么样的无关,任何人都有权力保有这种情感,哪怕它基于偏见。但是我同时也认为,这种美好情感不能建立在你对另一个版本的肆意污蔑贬低上,如果你这么做了,而不招致其爱好者的反击,这是不可能的。
我从不主动挑起10版和其他版本的比较,不过当我看到10版被泼脏水的时候,也不会保持沉默。

----------------------------我是水图的分割线-------------------------------------------



















一群毫无素质人演红楼梦(10版),能好的哪去


首先是幽冥孔雀筒子对10版的观点,错误的太多,稍微反驳一下,正正视听吧。

幽:新红就是一个价值二亿的垃圾
垃圾不垃圾另说,新红的全部制作费用是1.18亿,而不是你说的2亿。

幽:黛玉裸死
这是黛玉死前的场景,死时镜头一直给的脸部和眼泪,看不清衣服,所以放这张图代替,衣服整整齐齐地穿在身上,如果你能看到这里,我希望你解释一下,什么叫裸死?

我也知道你说的是哪一幕,是黛玉死后小殓,紫鹃在给她擦身子,尸体盖着床单,露了肩部出来。
你说你看过新红,反驳别的网友说你不是人云亦云,那么你对这段情节的理解力,真的仅限于上面四个字吗?
尸体盖着床单,床单下面穿没穿,穿了什么,只能靠脑补完成吧。
何况如果露个肩就叫裸,那么我会戏称下面这个场景为“湘云裸睡”,而且夏天的时候,街上的很多女同胞们,都只能称之为“裸奔”。


----------------------------我是水图的分割线-------------------------------------------





















首先是幽冥孔雀筒子对10版的观点,错误的太多,稍微反驳一下,正正视听吧。

幽:新红就是一个价值二亿的垃圾
垃圾不垃圾另说,新红的全部制作费用是1.18亿,而不是你说的2亿。

幽:黛玉裸死
这是黛玉死前的场景,死时镜头一直给的脸部和眼泪,看不清衣服,所以放这张图代替,衣服整整齐齐地穿在身上,如果你能看到这里,我希望你解释一下,什么叫裸死?

我也知道你说的是哪一幕,是黛玉死后小殓,紫鹃在给她擦身子,尸体盖着床单,露了肩部出来。
你说你看过新红,反驳别的网友说你不是人云亦云,那么你对这段情节的理解力,真的仅限于上面四个字吗?
尸体盖着床单,床单下面穿没穿,穿了什么,只能靠脑补完成吧。
何况如果露个肩就叫裸,那么我会戏称下面这个场景为“湘云裸睡”,而且夏天的时候,街上的很多女同胞们,都只能称之为“裸奔”。


----------------------------我是水图的分割线-------------------------------------------





















回复 2# DF113

能否就你所说的“素质”给个定义?

----------------------------我是水图的分割线-------------------------------------------





















回复 2# DF113

能否就你所说的“素质”给个定义?

----------------------------我是水图的分割线-------------------------------------------



















:D 这年头,什么烂剧都有粉丝
苍蝇逐臭。
我觉得新版“红楼”最成功的地方是拍出了“聊斋”的神韵。
yimu012 发表于 2011-3-5 20:07


    只见黑漆漆的房子黑漆漆的檐,黑漆漆的大门开两端,黑漆漆的八仙桌当庭放,黑漆漆的老太太坐中间,这老太太,不简单,头上的黄铜堆成山,恶狠狠的眉毛剃干净,咕噜噜的眼睛往里钻,烈焰红唇她瘪着嘴,双层的下巴还带着尖,脸上的粉底有三斤厚,走起路来往下颠。头上戴着胸罩没肩带,身上穿的寿衣是左袵衫,看相貌好似山中魈,看身量犹如桶一般,多少的女子从她手下过,堪称脂粉的将领,青楼的神仙。
   
   免责任转帖


如果不是幽冥孔雀筒子主动提到了《小商品世界中诞生的新红》,我绝不会在10版和87版的比较中提场景和道具,因为两者在这方面实在没有可比性,有点欺负人,但是我说的欺负,不是说10版的1.18亿的投资欺负87版的650万,因为大家很清楚87年的650万是什么概念,不敢说比10年的1.18亿多,也绝对不会少,何况87版当时天时地利人和,能得到很多不需要付钱的资源,我说欺负,是说80年代的确物质不够丰富,很多时候有钱都没地方买去,还有当时的中国社会刚刚从贫乏的计划经济下解脱出来,让制作人员去想象钟鸣鼎食的古代贵族生活也很困难。
但是幽冥孔雀筒子主动提到了《小商品世界中诞生的新红》,那我不得不说两句。
第一、作为一部电视剧的基础道具用品,如果不去批发市场这种地方买,应该去什么地方买呢?
第二、《小商品世界中诞生的新红》这个帖子里,使用了大量被偷出来的“试装照”的图片,就是在正式开拍前进行试验性质的演员上妆,使用简易装饰,拍的粗糙照片,来大体判断效果,这里面绝大部分的东西,在正片里根本没有出现过。
第三、10版红楼梦里大量贵重的器物,包括从故宫博物馆借来的屏风、从收藏家手里借来的文物、导演自己出了4万元打造的玉、真正的硬木家具、大量的每只售价在千元以上的琉璃器皿等等;
华丽的服饰,包括价值40万元的苏绣、在电视剧里出现过的最正点的明式凤冠霞帔、官员的官服、王爷的蟒袍玉带;
精美的建筑,包括照着孙温的《红楼梦》搭建起来的贾母正房,照着《汉宫春晓图》搭建起来的藕香榭,在江南众多名园拍摄最后合成在一起的大观园场景。
请告诉我,这个星球上哪间小商品市场有售?

正中元春身后,是从故宫博物馆借来的屏风。


导演自己出的4万块打造的玉件


市面有售,每只价格在1000~2000元之间的琉璃器,在剧中大量使用。








由苏绣大师顾文霞带领弟子制作的三件苏绣戏服,分别属于贾母、王夫人和凤姐,仅这三件衣服,价值40万人民币。


正点的明式凤冠霞帔


官服


照着《汉宫春晓图》搭建起来的藕香榭






对比一下《汉宫春晓图》,连圆台前面那棵松树的位置和姿态都是一样的。


用众多江南名园的风景拼接起来的大观园。








----------------------------我是水图的分割线-------------------------------------------





















如果不是幽冥孔雀筒子主动提到了《小商品世界中诞生的新红》,我绝不会在10版和87版的比较中提场景和道具,因为两者在这方面实在没有可比性,有点欺负人,但是我说的欺负,不是说10版的1.18亿的投资欺负87版的650万,因为大家很清楚87年的650万是什么概念,不敢说比10年的1.18亿多,也绝对不会少,何况87版当时天时地利人和,能得到很多不需要付钱的资源,我说欺负,是说80年代的确物质不够丰富,很多时候有钱都没地方买去,还有当时的中国社会刚刚从贫乏的计划经济下解脱出来,让制作人员去想象钟鸣鼎食的古代贵族生活也很困难。
但是幽冥孔雀筒子主动提到了《小商品世界中诞生的新红》,那我不得不说两句。
第一、作为一部电视剧的基础道具用品,如果不去批发市场这种地方买,应该去什么地方买呢?
第二、《小商品世界中诞生的新红》这个帖子里,使用了大量被偷出来的“试装照”的图片,就是在正式开拍前进行试验性质的演员上妆,使用简易装饰,拍的粗糙照片,来大体判断效果,这里面绝大部分的东西,在正片里根本没有出现过。
第三、10版红楼梦里大量贵重的器物,包括从故宫博物馆借来的屏风、从收藏家手里借来的文物、导演自己出了4万元打造的玉、真正的硬木家具、大量的每只售价在千元以上的琉璃器皿等等;
华丽的服饰,包括价值40万元的苏绣、在电视剧里出现过的最正点的明式凤冠霞帔、官员的官服、王爷的蟒袍玉带;
精美的建筑,包括照着孙温的《红楼梦》搭建起来的贾母正房,照着《汉宫春晓图》搭建起来的藕香榭,在江南众多名园拍摄最后合成在一起的大观园场景。
请告诉我,这个星球上哪间小商品市场有售?

正中元春身后,是从故宫博物馆借来的屏风。


导演自己出的4万块打造的玉件


市面有售,每只价格在1000~2000元之间的琉璃器,在剧中大量使用。








由苏绣大师顾文霞带领弟子制作的三件苏绣戏服,分别属于贾母、王夫人和凤姐,仅这三件衣服,价值40万人民币。


正点的明式凤冠霞帔


官服


照着《汉宫春晓图》搭建起来的藕香榭






对比一下《汉宫春晓图》,连圆台前面那棵松树的位置和姿态都是一样的。


用众多江南名园的风景拼接起来的大观园。








----------------------------我是水图的分割线-------------------------------------------



















路过不解释
DF113 发表于 2011-3-5 20:11

这个快板好。赶紧让李菁去录制一下
DF113 发表于 2011-3-5 20:11

那个老太婆让我想起了“天书奇谭”里的老狐狸。


然后,我想说说能在同一个基础上进行比较的,关于两版的剧情。
我在上个帖子里推荐了一个评论《其实87版真正的致命伤是情节,而非道具》。
(自己加前缀)tieba.baidu.com/f?kz=995087775
我估计幽冥孔雀筒子没兴趣看,我简单复述一下内容好了。
作者说87版红楼梦的导演趣味低下,87版红楼梦对小说情节的删减都遵循着一个一以贯之的逻辑:观众能否看得懂及是否感兴趣。
但是作者说得比我刻薄,他给了87版一个标签,三姑六婆式红楼梦。
基于这个逻辑,导演删掉了小说的神话和命运部分,因为这会造成观众和电视剧的距离感。
基于这个逻辑,导演添加了小说自己删掉的公公和儿媳妇偷情的床戏。
导演在87版有限的篇幅里,删掉了诗社、删掉了命运、删掉了神话部分,然后把小说自己删掉的公公和媳妇偷情,原原本本地拍了出来。


基于这个逻辑,导演让宝玉和黛玉在长大成人,小说里写两人行为很严谨之后,半夜私会小树林,双手紧握,宝玉去摸黛玉的脸。
长大的宝黛,在小说前八十回的后期行为上已经谨遵礼法,在87版自编的后6集中,孤男寡女,半夜私会小树林。


基于这个逻辑,87版自己编了一个80回后的版本,号称根据小说里的暗示考据出来的,却集狗血恶俗于大成,让巧姐落入青楼,湘云沦为妓女,宝钗变成小人,妙玉凭空消失,宝玉去摸黛玉的脸,后来家败流落,愣能眼睁睁看着湘云遭人侮辱,口口声声喊哥哥救我,回头自己出家去了,却安排了探春和赵姨娘和解,以上这些,都是怎么考据出来的,很费解。
而且87版说另起炉灶,还是使用了通行本黛玉焚稿断痴情的经典情节。

而10版完整地拍摄了命运、诗社和世俗,小说涉及的所有部分。
80回后用的是流传了200多年的通行本,是虽然有问题,却没有任何另一本续书敢说比它更好的版本。而且10版的编剧又进行了大量修改,去掉了很多冗余。
仅仅比较宝玉出家这一个情节。
87版是家败之后无路可走,遂出家,出家是被迫的,是为家败?为情伤?为可以混口饭吃?不清楚。
10版是中举,偿还了世间恩情后,割断尘缘。不是富贵弃我,是我弃富贵,不是路无止步,是大梦觉醒。

弃世


既然已经说到这儿了,我再讲个小笑话,读西厢,想必看红楼的筒子们都有印象,大关节吧。
10版红楼的画面,严格按照小说走,小说说携的是《会真记》,那咱就拿《会真记》。


小说里说读西厢,那甭管封皮是什么,书页的内容就是《王实甫西厢记》。
为什么叫《王实甫西厢记》而不是《西厢记》呢?为了防止混淆,因为《西厢记》有两个版本,《王实甫西厢记》和董解元的《诸宫调西厢记》,俩版本有啥区别?简单说,一个高雅,一个三俗。
而从《红楼梦》小说中宝黛引用的《西厢记》对话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看的是《王实甫西厢记》。
那么10版红楼的画面,就给出《王实甫西厢记》。
画面上能看到翻开的书页印着:“[末云]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石榴花】大师一一问行藏,小生仔细诉衷肠,自来西洛是吾乡,宦游在四方。寄居咸阳。先人拜礼部尚书多名望,五旬上因病身亡,平生正直……”
正是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折的内容。


然后我们来看看87版是怎么处理的,注意,笑点要来了。
小说里说《会真记》,而宝玉拿的书叫《王实甫西厢记》,这点无可厚非,毕竟其实他们看的就是这本书。


然后镜头给出了书页的正文,感谢修复版的清晰画面,我们可以看到,书页上写着:
【中吕调】【千秋节】良宵夜暖,高把银点,雏鸾娇凤乍相见。窄弓弓罗袜儿翻,红馥馥地花心,我可曾惯?百般扌闰就十分闪。○忍痛处,修眉敛;意就人,娇声战;ネ香汗,流粉面。红妆皱也娇娇羞,腰肢困也微微喘。
【仙吕调】【临江仙】燕尔新婚方美满,愁闻萧寺疏钟。红娘催起笑芙蓉,巫姬雨散,宋玉枕衾空。○执手欲言容易别,新愁旧恨无穷。素娥已返水晶宫,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

稍微有点古文功底的筒子,不难看出这是在写什么吧?这是董解元的《诸宫调西厢记》里,张生YY的段子。
也就是说,87版拍摄的时候,不光用了三俗版的董解元的《诸宫调西厢记》,而且还特意用镜头交代宝玉在看的恰好是黄段子的部分。
我不光是说87版导演趣味低下,我还可以证明这一点。


----------------------------我是水图的分割线-------------------------------------------

















然后,我想说说能在同一个基础上进行比较的,关于两版的剧情。
我在上个帖子里推荐了一个评论《其实87版真正的致命伤是情节,而非道具》。
(自己加前缀)tieba.baidu.com/f?kz=995087775
我估计幽冥孔雀筒子没兴趣看,我简单复述一下内容好了。
作者说87版红楼梦的导演趣味低下,87版红楼梦对小说情节的删减都遵循着一个一以贯之的逻辑:观众能否看得懂及是否感兴趣。
但是作者说得比我刻薄,他给了87版一个标签,三姑六婆式红楼梦。
基于这个逻辑,导演删掉了小说的神话和命运部分,因为这会造成观众和电视剧的距离感。
基于这个逻辑,导演添加了小说自己删掉的公公和儿媳妇偷情的床戏。
导演在87版有限的篇幅里,删掉了诗社、删掉了命运、删掉了神话部分,然后把小说自己删掉的公公和媳妇偷情,原原本本地拍了出来。


基于这个逻辑,导演让宝玉和黛玉在长大成人,小说里写两人行为很严谨之后,半夜私会小树林,双手紧握,宝玉去摸黛玉的脸。
长大的宝黛,在小说前八十回的后期行为上已经谨遵礼法,在87版自编的后6集中,孤男寡女,半夜私会小树林。


基于这个逻辑,87版自己编了一个80回后的版本,号称根据小说里的暗示考据出来的,却集狗血恶俗于大成,让巧姐落入青楼,湘云沦为妓女,宝钗变成小人,妙玉凭空消失,宝玉去摸黛玉的脸,后来家败流落,愣能眼睁睁看着湘云遭人侮辱,口口声声喊哥哥救我,回头自己出家去了,却安排了探春和赵姨娘和解,以上这些,都是怎么考据出来的,很费解。
而且87版说另起炉灶,还是使用了通行本黛玉焚稿断痴情的经典情节。

而10版完整地拍摄了命运、诗社和世俗,小说涉及的所有部分。
80回后用的是流传了200多年的通行本,是虽然有问题,却没有任何另一本续书敢说比它更好的版本。而且10版的编剧又进行了大量修改,去掉了很多冗余。
仅仅比较宝玉出家这一个情节。
87版是家败之后无路可走,遂出家,出家是被迫的,是为家败?为情伤?为可以混口饭吃?不清楚。
10版是中举,偿还了世间恩情后,割断尘缘。不是富贵弃我,是我弃富贵,不是路无止步,是大梦觉醒。

弃世


既然已经说到这儿了,我再讲个小笑话,读西厢,想必看红楼的筒子们都有印象,大关节吧。
10版红楼的画面,严格按照小说走,小说说携的是《会真记》,那咱就拿《会真记》。


小说里说读西厢,那甭管封皮是什么,书页的内容就是《王实甫西厢记》。
为什么叫《王实甫西厢记》而不是《西厢记》呢?为了防止混淆,因为《西厢记》有两个版本,《王实甫西厢记》和董解元的《诸宫调西厢记》,俩版本有啥区别?简单说,一个高雅,一个三俗。
而从《红楼梦》小说中宝黛引用的《西厢记》对话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看的是《王实甫西厢记》。
那么10版红楼的画面,就给出《王实甫西厢记》。
画面上能看到翻开的书页印着:“[末云]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石榴花】大师一一问行藏,小生仔细诉衷肠,自来西洛是吾乡,宦游在四方。寄居咸阳。先人拜礼部尚书多名望,五旬上因病身亡,平生正直……”
正是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折的内容。


然后我们来看看87版是怎么处理的,注意,笑点要来了。
小说里说《会真记》,而宝玉拿的书叫《王实甫西厢记》,这点无可厚非,毕竟其实他们看的就是这本书。


然后镜头给出了书页的正文,感谢修复版的清晰画面,我们可以看到,书页上写着:
【中吕调】【千秋节】良宵夜暖,高把银点,雏鸾娇凤乍相见。窄弓弓罗袜儿翻,红馥馥地花心,我可曾惯?百般扌闰就十分闪。○忍痛处,修眉敛;意就人,娇声战;ネ香汗,流粉面。红妆皱也娇娇羞,腰肢困也微微喘。
【仙吕调】【临江仙】燕尔新婚方美满,愁闻萧寺疏钟。红娘催起笑芙蓉,巫姬雨散,宋玉枕衾空。○执手欲言容易别,新愁旧恨无穷。素娥已返水晶宫,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

稍微有点古文功底的筒子,不难看出这是在写什么吧?这是董解元的《诸宫调西厢记》里,张生YY的段子。
也就是说,87版拍摄的时候,不光用了三俗版的董解元的《诸宫调西厢记》,而且还特意用镜头交代宝玉在看的恰好是黄段子的部分。
我不光是说87版导演趣味低下,我还可以证明这一点。


----------------------------我是水图的分割线-------------------------------------------

















幽冥孔雀筒子提到了铜钱头,就是我们说的额妆,中国古代的确没有,它来自昆曲,10版红楼梦使用了大量昆曲元素,这其中就包括额妆。
为什么选择了昆曲?因为昆曲是曹雪芹时代,小说《红楼梦》诞生时代的背景戏剧,小说《红楼梦》里提到的每一场戏,都是昆曲,那时京剧尚未诞生。
也因为这个,10版红楼梦里的每一场戏,都是昆曲,书里提到的一些剧目已经失传了,为了拍摄,剧组邀请一些见过的老昆曲演员,努力把这些片段复现了出来。这些拍摄下来的片段,都是珍贵的戏曲资料。就是这样的苦心孤诣,被幽冥孔雀筒子说成是“把红楼当赚钱的工具”、“一群浅薄的暴发户的臆想”,如果顺着这个思路,我只能说87版是一群穷人想象中的贵族生活了。

10版红楼里的昆曲《双官诰》


小说里的大关节,《牡丹亭》


一个值得细说说的画面《西游记》
这是贾政过生日,贾母让贾政点戏,到此为止,还是小说原文,然后贾政点了《西游记》,这就是电视剧的发挥了。
《西游记》自然不是贾政的口味,而是贾母爱看的戏,但是贾政屈己奉亲,这不是虚伪,这是孝。
其实这段全抄了小说里宝钗生日点戏那段的思路,而电视剧里也没有着重交代,就是一个镜头过去了,真难为它细致如此。
而幽冥孔雀筒子管这种创作态度,叫作“把红楼当赚钱的工具”、“一群浅薄的暴发户的臆想”。
特别是和上面幽冥孔雀筒子挚爱的87版的读《西厢》读黄段子的“诚意”比较,真可以问鼎本年度最佳冷笑话了。


而且你也许不知道,87版的妆容、服饰,同样来自于戏曲,哪种戏曲呢?越剧。出现时间非常短,由地方小戏发展起来的通俗剧种。那些刘海,那些满头的小辫子,那些带着不对称的大三角装饰构图的衣服,那些领缘上的绣花,全部来自越剧,87版的衣服思路就是改良版的越剧戏服。你不会以为中国古代真是87版里表现出来的那样吧?

87版的披风,底部三角形构图的大花纹,除了越剧戏服,中国古代并没有这种样式。


越剧戏服的披风


黛玉的刘海头和满头的小辫子,同样完全来自越剧,中国古代也没有这种前面梳下一排头发齐齐剪断的发型,因为中国古人讲体肤毛发受之父母不可毁损。


越剧里的刘海和许多小辫子的发型。


中国古代同样没有这种领缘上有绣花的87版古装,在领缘袖缘和下摆上相呼应的绣花装饰,是正宗的越剧风格。




幽冥孔雀筒子还提到了10版红楼里使用的蕾丝让你反感,且不说蕾丝的使用是否恰当,你对蕾丝反感的同时,对87版里那些反光刺眼的化纤和印花的确良的喜爱着实令人感动。
反光的化纤


印花的的确良


下面的画和复原品都是明清的服饰和画,看看真实的古代中国吧,和你想象中的差距有多大呢?

明华堂复原的明代服饰


明华堂复原的明代孔府公府夫人襖裙


清代人改琦画的《红楼梦》,图中人是林黛玉。
清代人对林黛玉的想象和你的想象相差多远呢?


清代人孙温画的《红楼梦》
现在聊红楼不提孙温,整个一个out,笑~
这些清代人画的红楼梦中人的发型,是没有额妆,但也一样没有刘海头加满头小辫。
要说到服饰发型的精美,87版和10版至少还可以试着比较一下,要说发型的来源是否合乎古典真实,这两位是大哥二哥,谁也别说谁。


幽冥孔雀筒子提到了铜钱头,就是我们说的额妆,中国古代的确没有,它来自昆曲,10版红楼梦使用了大量昆曲元素,这其中就包括额妆。
为什么选择了昆曲?因为昆曲是曹雪芹时代,小说《红楼梦》诞生时代的背景戏剧,小说《红楼梦》里提到的每一场戏,都是昆曲,那时京剧尚未诞生。
也因为这个,10版红楼梦里的每一场戏,都是昆曲,书里提到的一些剧目已经失传了,为了拍摄,剧组邀请一些见过的老昆曲演员,努力把这些片段复现了出来。这些拍摄下来的片段,都是珍贵的戏曲资料。就是这样的苦心孤诣,被幽冥孔雀筒子说成是“把红楼当赚钱的工具”、“一群浅薄的暴发户的臆想”,如果顺着这个思路,我只能说87版是一群穷人想象中的贵族生活了。

10版红楼里的昆曲《双官诰》


小说里的大关节,《牡丹亭》


一个值得细说说的画面《西游记》
这是贾政过生日,贾母让贾政点戏,到此为止,还是小说原文,然后贾政点了《西游记》,这就是电视剧的发挥了。
《西游记》自然不是贾政的口味,而是贾母爱看的戏,但是贾政屈己奉亲,这不是虚伪,这是孝。
其实这段全抄了小说里宝钗生日点戏那段的思路,而电视剧里也没有着重交代,就是一个镜头过去了,真难为它细致如此。
而幽冥孔雀筒子管这种创作态度,叫作“把红楼当赚钱的工具”、“一群浅薄的暴发户的臆想”。
特别是和上面幽冥孔雀筒子挚爱的87版的读《西厢》读黄段子的“诚意”比较,真可以问鼎本年度最佳冷笑话了。


而且你也许不知道,87版的妆容、服饰,同样来自于戏曲,哪种戏曲呢?越剧。出现时间非常短,由地方小戏发展起来的通俗剧种。那些刘海,那些满头的小辫子,那些带着不对称的大三角装饰构图的衣服,那些领缘上的绣花,全部来自越剧,87版的衣服思路就是改良版的越剧戏服。你不会以为中国古代真是87版里表现出来的那样吧?

87版的披风,底部三角形构图的大花纹,除了越剧戏服,中国古代并没有这种样式。


越剧戏服的披风


黛玉的刘海头和满头的小辫子,同样完全来自越剧,中国古代也没有这种前面梳下一排头发齐齐剪断的发型,因为中国古人讲体肤毛发受之父母不可毁损。


越剧里的刘海和许多小辫子的发型。


中国古代同样没有这种领缘上有绣花的87版古装,在领缘袖缘和下摆上相呼应的绣花装饰,是正宗的越剧风格。




幽冥孔雀筒子还提到了10版红楼里使用的蕾丝让你反感,且不说蕾丝的使用是否恰当,你对蕾丝反感的同时,对87版里那些反光刺眼的化纤和印花的确良的喜爱着实令人感动。
反光的化纤


印花的的确良


下面的画和复原品都是明清的服饰和画,看看真实的古代中国吧,和你想象中的差距有多大呢?

明华堂复原的明代服饰


明华堂复原的明代孔府公府夫人襖裙


清代人改琦画的《红楼梦》,图中人是林黛玉。
清代人对林黛玉的想象和你的想象相差多远呢?


清代人孙温画的《红楼梦》
现在聊红楼不提孙温,整个一个out,笑~
这些清代人画的红楼梦中人的发型,是没有额妆,但也一样没有刘海头加满头小辫。
要说到服饰发型的精美,87版和10版至少还可以试着比较一下,要说发型的来源是否合乎古典真实,这两位是大哥二哥,谁也别说谁。
神马都是浮云,只知道这片子里好多年轻女演员都被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那个过


幽冥孔雀筒子提到了黛肥钗瘦,我承认,前期黛玉和宝钗形象上的对比的确是个缺憾,但是黛玉有很多远比“瘦”重要的多的特质……清澈,纯净,灵透,诗意,娇弱,多情,骄傲自伤这些都是新黛玉远远超过从前所有版本的地方。
你能接受87版把宝钗刻画成一个小人,却不能接受黛玉有点胖?
何况到了剧情后段,整体换成大演员的时候,黛玉已经很瘦了,而到了最后快死的时候,整个人完全是憔悴欲谢的状态,神形毕肖,黛玉的衰弱,能看出明显的时间推进。

前期,娇柔。


病中,憔悴。


这是她活着的时候和宝玉见最后一面之前,在10版红楼动人的光影中,给人的感觉几乎瘦损到透明了。


幽冥孔雀筒子提到了黛肥钗瘦,我承认,前期黛玉和宝钗形象上的对比的确是个缺憾,但是黛玉有很多远比“瘦”重要的多的特质……清澈,纯净,灵透,诗意,娇弱,多情,骄傲自伤这些都是新黛玉远远超过从前所有版本的地方。
你能接受87版把宝钗刻画成一个小人,却不能接受黛玉有点胖?
何况到了剧情后段,整体换成大演员的时候,黛玉已经很瘦了,而到了最后快死的时候,整个人完全是憔悴欲谢的状态,神形毕肖,黛玉的衰弱,能看出明显的时间推进。

前期,娇柔。


病中,憔悴。


这是她活着的时候和宝玉见最后一面之前,在10版红楼动人的光影中,给人的感觉几乎瘦损到透明了。
挑战者E 发表于 2011-3-5 20:49

赶紧说说这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消息
幽冥孔雀筒子贴了10版从动态表情里截出来的静态丑图,我说这种图要多少都有,什么电视剧里都能截出来,我不愿意贴,因为很没品,请幽冥孔雀筒子自己去搜,幽冥孔雀筒子说他没见过。
好吧,我贴一个地址出来。
(大家辛苦点自己加前缀吧)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uninfo/1/2340558.shtml
贴地址是为了证明我不是说瞎话,不贴图是不想伤大家眼。
愿意看个热闹的筒子可以自己去看,但是真心喜欢87版的人,如果不能接受87版也有不好的地方,就别去看了,不值得为了真相伤害感情,真的。
幽冥孔雀:87版,有许多的硬伤许多的缺陷,如果真要较真的话,80%以上的戏都能挑出错来
但,就是这么一个错误百出的红楼梦,我却认为她是经典,因为我看到了诚意,我知道他们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去拍红楼去演红楼,这就足够了

并没有什么东西,是有诚意就足够了的,除了你的感情,你被它打动,喜欢它,这很好,请把这份感情放在心底珍藏,它的形成依赖很多东西,包括我们逝去就永远不会再回来的青春,包括岁月对记忆的选汰。
但是真的不依赖对另一个你不熟悉的版本的肆意污蔑贬低。

只见黑漆漆的房子黑漆漆的檐,黑漆漆的大门开两端,黑漆漆的八仙桌当庭放,黑漆漆的老太太坐中间 ...
DF113 发表于 2011-3-5 20:11


周采芹老太太扮演的贾母,是整部电视剧我最喜欢的演员之一。
周采芹老太太家世不凡,本人相当接近饱经沧桑的老贵族,在10版红楼梦前期的享乐中表现出来的品味,主持祭祖中表现出来的气度,以及抄家后散尽私房安置家人表现出来的力撑全局的心志才干,完全演绎出了“在家族末世睁开眼睛的胭脂虎”这个形象,采用了通行本八十回后情节也给了贾母足够的表现空间。
相比较,87版的贾母是听到抄家的消息就吓死了……
哪个贾母更像一个钟鸣鼎食之家的大家长呢?

穿着诰命服的公侯夫人


日常生活中随和的贾母


省亲时亲切的祖母


祭祖时庄重的大家长


宴乐时带头玩笑的老祖宗


是孙子的保护神


是儿子威严的母亲

只见黑漆漆的房子黑漆漆的檐,黑漆漆的大门开两端,黑漆漆的八仙桌当庭放,黑漆漆的老太太坐中间 ...
DF113 发表于 2011-3-5 20:11


周采芹老太太扮演的贾母,是整部电视剧我最喜欢的演员之一。
周采芹老太太家世不凡,本人相当接近饱经沧桑的老贵族,在10版红楼梦前期的享乐中表现出来的品味,主持祭祖中表现出来的气度,以及抄家后散尽私房安置家人表现出来的力撑全局的心志才干,完全演绎出了“在家族末世睁开眼睛的胭脂虎”这个形象,采用了通行本八十回后情节也给了贾母足够的表现空间。
相比较,87版的贾母是听到抄家的消息就吓死了……
哪个贾母更像一个钟鸣鼎食之家的大家长呢?

穿着诰命服的公侯夫人


日常生活中随和的贾母


省亲时亲切的祖母


祭祖时庄重的大家长


宴乐时带头玩笑的老祖宗


是孙子的保护神


是儿子威严的母亲
风语同学啊,阿拉系很低调的啊,你把人家的名字登出来,阿拉系很不好意思嘀..{:wugu:}

二则这里能人多多,他们对红楼的见解只在我之上,所以你还是改为“与CD同学讨论红楼”之类的{:hao:}
麻烦让10版青年“演员”学会演戏再来讨论好嘛?
这戏我连谈论的兴趣都没有,最近参与的都是这些青楼里出来的货色八卦新闻。

有人愿意捧就去捧吧,新红楼与老版没有可比性,味道完全不一样的怎么去比!但千万别拿新红踩87版
路过。。。。


只能赞叹下人类的审美观居然可以千奇百怪到如此地步

只能赞叹下人类的审美观居然可以千奇百怪到如此地步

周采芹老太太扮演的贾母,是整部电视剧我最喜欢的演员之一。
周采芹老太太家世不凡,本人相当接近饱经 ...
风语荷 发表于 2011-3-5 21:20


周老太太的贾母死前回光返照的那一睁眼,把风语荷童鞋吓成了疯语何
周采芹老太太扮演的贾母,是整部电视剧我最喜欢的演员之一。
周采芹老太太家世不凡,本人相当接近饱经 ...
风语荷 发表于 2011-3-5 21:20


周老太太的贾母死前回光返照的那一睁眼,把风语荷童鞋吓成了疯语何
楼主真是不屈不挠啊。我之前都说了,要是喜欢87版的,那就接着看去呗,又没人拦着。
好多人对红楼的认识就是高中课本上几篇课文:贾雨村断案,林黛玉进贾府和刘姥姥进大观园。好像凤姐不在厅外面吆喝那么一嗓子就不是红楼梦一样的。。。。。。
有人总觉得85版射雕好啊什么的,我实在是没法欣赏,恐怕说经典的那些人也没几个天天看吧。
说到底,有的人就是喜欢表示看的电视剧上面也要比你高明一点,挺无聊的。


转一篇当年评论87红楼梦文章



===============================



  开学术研讨会,论荧屏“红楼”的短长

  ------电视剧<<红楼梦>>学术研讨会综述

  戴削

  大型电视连续剧<<红楼梦>>自5月2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时街谈巷议,盛况空前。为及时总结其改编的得失,电视剧艺委会,中国<<红楼梦>>学会,<<中国电影报>>,<<中外电视>>编辑部于6月20日至6月24日联合举行电视剧<<红楼梦>>学术研讨会,红学界,影视界,评论界及观众代表38人出席会议。

  可贵的尝试

  研讨会上发言的同志对电视剧<<红楼梦>>为普及原著作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指出:<<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最复杂的著作,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罕见的奇书,改编它的难度是和改编其它文学名著的难度很难相比的。我国年轻的电视剧艺术,在各方面都累积尚不足的情况下,毅然承担了使<<红楼梦>>第一次转换为视听艺术的历史重任,为其攀登文学的珠穆朗玛峰迈出了坚实的可贵的第一步。改编后的电视剧,可以说基本上转达了原著的思想内涵,展示了丰富绚丽的历史生活画卷,尤其使人从生动的屏幕形象中直接感受和认识了那个扼杀人性,摧残美好的封建社会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和走向崩溃的必然趋势,并给人留下了凤辣子及其他人物的深刻印象和一些精彩动人的场面。电视剧<<红楼梦>>对原著广泛深入的普及,是以往任何“折子戏”都无法比拟的,是红学史上的高潮,是一次可贵的尝试。这次改编,不仅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同名电影的拍摄以及古典文学名著的改编提供了直接的可贵借鉴的经验,而且对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也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于原著信息量的传达

  丁维中(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 在发言中谈到:<<红楼梦>>之所以比任何名著毫不逊色,就在于它转达了惊人丰富的信息量,尤其是关于当时社会本质的信息。它反映了第三次大转折时期的历史和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不可挽回的颓势,而这一时代的本质方面,有直接间接地表现在“天”与人,情与理,补天与不让补天,无法补天的矛盾冲突。电视剧在“元妃省亲”、“红楼二尤”、“群芳夜宴”、“白雪红梅”、“晴雯之死”等片断,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纯真女儿们的美好情性,才华,志趣和悲剧命运,通过这一个个女儿的毁灭,揭露了封建专制之“天”的腐朽和残酷,尚能让人领略“天”与人的矛盾冲突。但是在表现情与理矛盾冲突时,电视剧却难以令人满意,<<红>>剧似乎全然改变甚至抽掉了以“理”为基础的金玉良缘和以“情”为基础的木石前盟的对立冲突;这条重线索处理的失当,是导致全剧性失败的关键之一。<<红>>剧的全部,看不出黛玉哭哭啼啼,吵吵闹闹的深刻原因;中部,宝黛爱情的情节断了线;直到最后,宝钗还在争取“备选”入宫,而贾母竟对木石前盟原想“恩准”,打算选择各血不止,病入膏肓的黛玉为“宝二奶奶”,如此等等,不仅缺乏逻辑根据,而且根本上改变了宝黛爱情悲剧的性质。至于围绕宝玉的“补天”,与不让补天,无法补天的矛盾冲突,揭示得就更不够了。

  参差不齐的人物再塑造

  电视剧<<红楼梦>>把贾宝玉和一大批各具风采的女儿形象推到人们面前,其中有的是塑造的非常成功的,有的是基本上称职的,有的是把握不够准确的,有的是令人无法接受的。

  王熙凤荧屏形象塑造的成功为电视剧增色不少,演员邓捷在毒设相思局,协理宁国府,弄权铁槛寺,出任“监社御史”,嫌杀尤二姐等戏中,比较准确地把握和揭示了人物的歹毒,阴狠,泼辣,干练,精明,机巧等多种性格侧面,使人观之可气可恨,可钦可佩,可亲可爱,可怜可悲。王熙凤可以说是荧屏“红楼”满台文武中最为丰富最有光彩的人物形象。美中不足的是对她结局的处理:残席,雪野,嘲讥味道鲜明的插曲,表现其昔日威恶的镜头 。。。。。如此收场,不仅远不如原著“哭向金陵事更衰”的结局来得深沉有意味,而且有鞭尸警世之嫌,与雪芹原意相悖。电影导演陈怀皑在充分肯定了邓捷的成功表演之后,对电视剧<<红楼梦>>提出“人物总谱铺排失当”的批评,他认为导演应千方百计保一线人物,不应让宝,黛,钗逊于凤姐儿,而现在凤姐压倒了一切。

  <<红楼梦>>中第一号种子选手,表演难度最大的贾宝玉形像的再塑造,也得到了与会者的基本肯定。欧阳奋强那带有一定脂粉气的清俊脸庞和眼神嘴角透出的那种聪明灵气,与宝玉的外形是接近的,尤其是他与女孩子如此亲近,与黛玉如此缠绵又不失“纯真”二子,更是十分难能可贵。但有意见认为:如果挑剔论之,这个人物的再塑造似乎还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次:剧中宝玉神采飘逸的气质特点还有距离,孩子气有余,才子气不足;其深层意识更未得到充分的揭示。作为“亘古未有的一人”、一个“异样的孩子”,贾宝玉异在一系列的呆意,呆念,呆论,这是挖掘人物深层意识的钥匙,是他形象的亮点和性格系统中的主导元素。遗憾的是电视剧却没有抓住这个人物的灵魂,揭示出他的叛逆精神,人物刻画失之细琐平淡,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由于贾宝玉形象还担负着总结全书悲剧,转达全书主题的最高任务,因此,这个人物的结尾尤应带有总结性,哲理性,反思性,使人足以打破对封建社会的幻想,给观众以较强烈的心灵撞击和较多的思想启示。而剧中的贾宝玉却在狱中口呼凤姐儿大放悲声,一付入世的情感,这不仅使人物失去了应有的分量,亦压不住全剧的阵脚。

  林黛玉形像的塑造受到比较一致的批评。这个人物是曹雪芹浓墨重彩着力刻画的美好形像的代表,她虽然具有尖酸,刻薄,乖僻,小性儿等性格特征,但可爱可怜是没说的。电视剧在刻画这个人物形像时,不仅没有利用原著提供的丰富材料和必要的影视表现手段充分挖掘她复杂悲凉的内心世界和展示她美好真挚的情感追求,反而将一个“妒”字移为黛玉的主要性格特征,使人反感。林黛玉形像的塑造的失败,与改编者对原著诗化小说个性的忽略有直接的关系,导演亦没有利用影视手段有效地弥补演员造型的优势与表演的劣势之间的差距。

  薛宝钗的形象没有受到过多的批评。

  其它人物中受到一致肯定的是平儿,余下的还有香菱,元妃,尤二姐,探春,晴雯,袭人,王夫人,薛姨妈,邢夫人等。贾母的戏演的不错,但少点文化气质,刘姥姥多少有点丑角的味道,但探监一场戏悲剧气氛出来了,改变了这个人物以前留给观众的印象。贾环,妙玉,紫鹃,尤三姐,湘云,秋桐等各因形象,气质,表演失之准确而受到批评。

  文学语言向影视语言转换的得失

  作为改编,电视剧<<红楼梦>>无疑完成了文学语言向影视语言的转换,然而由于对原著的理解过于机械偏狭,因此,这种转换始终停留在简单地照搬原著的水准,缺乏再创作的明确意识,比如语言。<<红楼梦>>的叙述语言不说,就是人物语言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书面语言,丫头婆子的话亦常常半文不白,有很多是当时北京口语中鲜用的。电视剧把许多书面语照搬成为演员的台词,象“也未可知”,“越发不与姑娘相干了”,“越性儿”等等,听起来不伦不类,非常别扭。

  在全本荧屏“红楼”中,也有一些段落较好地完成了文学语言向影视语言的转换,比如黛玉进府,元妃省亲,群芳夜宴,探春远嫁等等。尤其令人赞赏的是第32集精心铺排的探春远嫁。在这场戏中,机位和拍摄角度代替全剧过分倚重的文学因素占据主导地位;环境空间造型介入情绪,和人物心理活动紧紧扭结在一起,声音(包括<<分骨肉>>的插曲)亦对感情氛围的营造起到了较好的烘托作用,使探春这个人物结尾的处理卓而不群。

  遗憾的是,从总体上考察,电视剧达到探春远嫁这样成就的片断还较少,没有用影视艺术的思维方式去发现素材,重新结构,从而调动影视艺术所特有的一切表现手段去塑造人物,揭示思想的意识。因此,改编后的作品便很难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这是相当一部分与会着的看法。

  总体风格把握失度

  集中国传统美学精华与一书的博大精深的<<红楼梦>>既是现实主义,又是浪漫主义的,并兼有象征主义和神秘主义因素,这部熔哲理性,抒情性,叙事性,荒诞性与一炉,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深深浅浅,雅雅俗俗的文学作品给改编后的作品风格的确立带来了不少困难。电视剧<<红楼梦>>基本上以现实主义为主要风格,着力叙事,追求完整,但舍弃了原著中一些虽然非常重要但是很难表现的非现实主义内容,比如宝玉神游太虚境,魇魔法叔嫂逢五鬼,失通灵宝迷真性等。对这种改法,与会者的看法不尽一致。

  余倩(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认为:曹雪芹那支有魔法似的笔创造出的一个逼真得仿佛随手可触的美丑交错,纷纭复杂的艺术生活境界是很难削砍的,电视剧<<红楼梦>>删除了一些有关全局的虚幻的描写,又未能在事理人情方面作创造性的弥补,总体风格把握失度,少了灵气神韵,削弱了艺术概括的深度。另外,一些没有删掉的多少有些虚幻的内容亦没有得到很好的表现,环境造型因素没有成为烘托人物情感,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展示人物性格的有力手段,没有与人物融合成为一个和谐完美的艺术整体,因此,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凹晶馆联诗悲寂寞、痴公子杜撰芙蓉诔 等段落的意境都没出来,很难谈得上艺术感染力。

  但鉴于我国目前的影视水平和电视几极其广泛的群众观赏的性质,一些同志对电视剧这种改法持宽容态度,中国电影家学会罗艺军认为:就<<红楼梦>>第一次转换为视听艺术而言,舍弃需要更高艺术功力和更多时间琢磨的部分情节,不失为一种从实际出发的切实可行的改编方案,尽管这一方案丧失了原著部分的底蕴,在艺术处理上多有疏漏难补之处。

  失败的后六集创作

  另起炉灶的后6集电视剧,受到了参加<<红楼梦>>学术研讨会的代表的几乎一边倒式的批评,他们认为:高鹗的续作劣于雪芹的原著已有定评,多有悖于原著也为世人所知,但它毕竟通过了时间的考验淘汰了众多的续书流传至今。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符合了人们审美心理的需求,补全了<<红楼梦>>,而且因为它以个别情节的精彩描写确立了自身的价值,越剧<<红楼梦>>的成功又大大强化了人们对高续的接受和认同。因此,改编者明智的态度,应该是尽可能吸收高续合理的部分,使其最大限度地接近曹雪芹的美学理想,并将故事尽量敷演得合乎事理人情。电视剧虽然以前八十回正文伏线,“脂批”的提示,红学研究成果为强有力的改编依据,但终于未能补续出超过高鹗水平的结尾,除探春远嫁外没有任何闪光之处,且一些重要人物的行为和关键情节的发展缺乏令人信服的逻辑根据,有的甚至不符合人之常情。可以说后6集的创作基本上是失败的。

转一篇当年评论87红楼梦文章



===============================



  开学术研讨会,论荧屏“红楼”的短长

  ------电视剧<<红楼梦>>学术研讨会综述

  戴削

  大型电视连续剧<<红楼梦>>自5月2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时街谈巷议,盛况空前。为及时总结其改编的得失,电视剧艺委会,中国<<红楼梦>>学会,<<中国电影报>>,<<中外电视>>编辑部于6月20日至6月24日联合举行电视剧<<红楼梦>>学术研讨会,红学界,影视界,评论界及观众代表38人出席会议。

  可贵的尝试

  研讨会上发言的同志对电视剧<<红楼梦>>为普及原著作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指出:<<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最复杂的著作,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罕见的奇书,改编它的难度是和改编其它文学名著的难度很难相比的。我国年轻的电视剧艺术,在各方面都累积尚不足的情况下,毅然承担了使<<红楼梦>>第一次转换为视听艺术的历史重任,为其攀登文学的珠穆朗玛峰迈出了坚实的可贵的第一步。改编后的电视剧,可以说基本上转达了原著的思想内涵,展示了丰富绚丽的历史生活画卷,尤其使人从生动的屏幕形象中直接感受和认识了那个扼杀人性,摧残美好的封建社会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和走向崩溃的必然趋势,并给人留下了凤辣子及其他人物的深刻印象和一些精彩动人的场面。电视剧<<红楼梦>>对原著广泛深入的普及,是以往任何“折子戏”都无法比拟的,是红学史上的高潮,是一次可贵的尝试。这次改编,不仅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同名电影的拍摄以及古典文学名著的改编提供了直接的可贵借鉴的经验,而且对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也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于原著信息量的传达

  丁维中(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 在发言中谈到:<<红楼梦>>之所以比任何名著毫不逊色,就在于它转达了惊人丰富的信息量,尤其是关于当时社会本质的信息。它反映了第三次大转折时期的历史和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不可挽回的颓势,而这一时代的本质方面,有直接间接地表现在“天”与人,情与理,补天与不让补天,无法补天的矛盾冲突。电视剧在“元妃省亲”、“红楼二尤”、“群芳夜宴”、“白雪红梅”、“晴雯之死”等片断,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纯真女儿们的美好情性,才华,志趣和悲剧命运,通过这一个个女儿的毁灭,揭露了封建专制之“天”的腐朽和残酷,尚能让人领略“天”与人的矛盾冲突。但是在表现情与理矛盾冲突时,电视剧却难以令人满意,<<红>>剧似乎全然改变甚至抽掉了以“理”为基础的金玉良缘和以“情”为基础的木石前盟的对立冲突;这条重线索处理的失当,是导致全剧性失败的关键之一。<<红>>剧的全部,看不出黛玉哭哭啼啼,吵吵闹闹的深刻原因;中部,宝黛爱情的情节断了线;直到最后,宝钗还在争取“备选”入宫,而贾母竟对木石前盟原想“恩准”,打算选择各血不止,病入膏肓的黛玉为“宝二奶奶”,如此等等,不仅缺乏逻辑根据,而且根本上改变了宝黛爱情悲剧的性质。至于围绕宝玉的“补天”,与不让补天,无法补天的矛盾冲突,揭示得就更不够了。

  参差不齐的人物再塑造

  电视剧<<红楼梦>>把贾宝玉和一大批各具风采的女儿形象推到人们面前,其中有的是塑造的非常成功的,有的是基本上称职的,有的是把握不够准确的,有的是令人无法接受的。

  王熙凤荧屏形象塑造的成功为电视剧增色不少,演员邓捷在毒设相思局,协理宁国府,弄权铁槛寺,出任“监社御史”,嫌杀尤二姐等戏中,比较准确地把握和揭示了人物的歹毒,阴狠,泼辣,干练,精明,机巧等多种性格侧面,使人观之可气可恨,可钦可佩,可亲可爱,可怜可悲。王熙凤可以说是荧屏“红楼”满台文武中最为丰富最有光彩的人物形象。美中不足的是对她结局的处理:残席,雪野,嘲讥味道鲜明的插曲,表现其昔日威恶的镜头 。。。。。如此收场,不仅远不如原著“哭向金陵事更衰”的结局来得深沉有意味,而且有鞭尸警世之嫌,与雪芹原意相悖。电影导演陈怀皑在充分肯定了邓捷的成功表演之后,对电视剧<<红楼梦>>提出“人物总谱铺排失当”的批评,他认为导演应千方百计保一线人物,不应让宝,黛,钗逊于凤姐儿,而现在凤姐压倒了一切。

  <<红楼梦>>中第一号种子选手,表演难度最大的贾宝玉形像的再塑造,也得到了与会者的基本肯定。欧阳奋强那带有一定脂粉气的清俊脸庞和眼神嘴角透出的那种聪明灵气,与宝玉的外形是接近的,尤其是他与女孩子如此亲近,与黛玉如此缠绵又不失“纯真”二子,更是十分难能可贵。但有意见认为:如果挑剔论之,这个人物的再塑造似乎还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次:剧中宝玉神采飘逸的气质特点还有距离,孩子气有余,才子气不足;其深层意识更未得到充分的揭示。作为“亘古未有的一人”、一个“异样的孩子”,贾宝玉异在一系列的呆意,呆念,呆论,这是挖掘人物深层意识的钥匙,是他形象的亮点和性格系统中的主导元素。遗憾的是电视剧却没有抓住这个人物的灵魂,揭示出他的叛逆精神,人物刻画失之细琐平淡,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由于贾宝玉形象还担负着总结全书悲剧,转达全书主题的最高任务,因此,这个人物的结尾尤应带有总结性,哲理性,反思性,使人足以打破对封建社会的幻想,给观众以较强烈的心灵撞击和较多的思想启示。而剧中的贾宝玉却在狱中口呼凤姐儿大放悲声,一付入世的情感,这不仅使人物失去了应有的分量,亦压不住全剧的阵脚。

  林黛玉形像的塑造受到比较一致的批评。这个人物是曹雪芹浓墨重彩着力刻画的美好形像的代表,她虽然具有尖酸,刻薄,乖僻,小性儿等性格特征,但可爱可怜是没说的。电视剧在刻画这个人物形像时,不仅没有利用原著提供的丰富材料和必要的影视表现手段充分挖掘她复杂悲凉的内心世界和展示她美好真挚的情感追求,反而将一个“妒”字移为黛玉的主要性格特征,使人反感。林黛玉形像的塑造的失败,与改编者对原著诗化小说个性的忽略有直接的关系,导演亦没有利用影视手段有效地弥补演员造型的优势与表演的劣势之间的差距。

  薛宝钗的形象没有受到过多的批评。

  其它人物中受到一致肯定的是平儿,余下的还有香菱,元妃,尤二姐,探春,晴雯,袭人,王夫人,薛姨妈,邢夫人等。贾母的戏演的不错,但少点文化气质,刘姥姥多少有点丑角的味道,但探监一场戏悲剧气氛出来了,改变了这个人物以前留给观众的印象。贾环,妙玉,紫鹃,尤三姐,湘云,秋桐等各因形象,气质,表演失之准确而受到批评。

  文学语言向影视语言转换的得失

  作为改编,电视剧<<红楼梦>>无疑完成了文学语言向影视语言的转换,然而由于对原著的理解过于机械偏狭,因此,这种转换始终停留在简单地照搬原著的水准,缺乏再创作的明确意识,比如语言。<<红楼梦>>的叙述语言不说,就是人物语言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书面语言,丫头婆子的话亦常常半文不白,有很多是当时北京口语中鲜用的。电视剧把许多书面语照搬成为演员的台词,象“也未可知”,“越发不与姑娘相干了”,“越性儿”等等,听起来不伦不类,非常别扭。

  在全本荧屏“红楼”中,也有一些段落较好地完成了文学语言向影视语言的转换,比如黛玉进府,元妃省亲,群芳夜宴,探春远嫁等等。尤其令人赞赏的是第32集精心铺排的探春远嫁。在这场戏中,机位和拍摄角度代替全剧过分倚重的文学因素占据主导地位;环境空间造型介入情绪,和人物心理活动紧紧扭结在一起,声音(包括<<分骨肉>>的插曲)亦对感情氛围的营造起到了较好的烘托作用,使探春这个人物结尾的处理卓而不群。

  遗憾的是,从总体上考察,电视剧达到探春远嫁这样成就的片断还较少,没有用影视艺术的思维方式去发现素材,重新结构,从而调动影视艺术所特有的一切表现手段去塑造人物,揭示思想的意识。因此,改编后的作品便很难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这是相当一部分与会着的看法。

  总体风格把握失度

  集中国传统美学精华与一书的博大精深的<<红楼梦>>既是现实主义,又是浪漫主义的,并兼有象征主义和神秘主义因素,这部熔哲理性,抒情性,叙事性,荒诞性与一炉,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深深浅浅,雅雅俗俗的文学作品给改编后的作品风格的确立带来了不少困难。电视剧<<红楼梦>>基本上以现实主义为主要风格,着力叙事,追求完整,但舍弃了原著中一些虽然非常重要但是很难表现的非现实主义内容,比如宝玉神游太虚境,魇魔法叔嫂逢五鬼,失通灵宝迷真性等。对这种改法,与会者的看法不尽一致。

  余倩(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认为:曹雪芹那支有魔法似的笔创造出的一个逼真得仿佛随手可触的美丑交错,纷纭复杂的艺术生活境界是很难削砍的,电视剧<<红楼梦>>删除了一些有关全局的虚幻的描写,又未能在事理人情方面作创造性的弥补,总体风格把握失度,少了灵气神韵,削弱了艺术概括的深度。另外,一些没有删掉的多少有些虚幻的内容亦没有得到很好的表现,环境造型因素没有成为烘托人物情感,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展示人物性格的有力手段,没有与人物融合成为一个和谐完美的艺术整体,因此,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凹晶馆联诗悲寂寞、痴公子杜撰芙蓉诔 等段落的意境都没出来,很难谈得上艺术感染力。

  但鉴于我国目前的影视水平和电视几极其广泛的群众观赏的性质,一些同志对电视剧这种改法持宽容态度,中国电影家学会罗艺军认为:就<<红楼梦>>第一次转换为视听艺术而言,舍弃需要更高艺术功力和更多时间琢磨的部分情节,不失为一种从实际出发的切实可行的改编方案,尽管这一方案丧失了原著部分的底蕴,在艺术处理上多有疏漏难补之处。

  失败的后六集创作

  另起炉灶的后6集电视剧,受到了参加<<红楼梦>>学术研讨会的代表的几乎一边倒式的批评,他们认为:高鹗的续作劣于雪芹的原著已有定评,多有悖于原著也为世人所知,但它毕竟通过了时间的考验淘汰了众多的续书流传至今。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符合了人们审美心理的需求,补全了<<红楼梦>>,而且因为它以个别情节的精彩描写确立了自身的价值,越剧<<红楼梦>>的成功又大大强化了人们对高续的接受和认同。因此,改编者明智的态度,应该是尽可能吸收高续合理的部分,使其最大限度地接近曹雪芹的美学理想,并将故事尽量敷演得合乎事理人情。电视剧虽然以前八十回正文伏线,“脂批”的提示,红学研究成果为强有力的改编依据,但终于未能补续出超过高鹗水平的结尾,除探春远嫁外没有任何闪光之处,且一些重要人物的行为和关键情节的发展缺乏令人信服的逻辑根据,有的甚至不符合人之常情。可以说后6集的创作基本上是失败的。
风语荷 发表于 2011-3-5 19:48


    刘志军的新红楼情妇有谁?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幽冥孔雀 发表于 2011-3-5 22:13
我从来不对着空气喊话,这个帖子几乎所有的内容,都是在跟你的讨论中延伸出来的,所以的确是和你讨论。
你在《水浒》那个帖子里关于10版红楼的发言,论据多不尽不实,论点更是简单粗暴,我都一一指证给你看了,如果你是个有基本修养的人,至少应该为自己说过的这些话道歉。
至少应该为自己说过的这些话道歉。

===================

在87版与新红的对决中,新红大败,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你居然要求我道歉,这就象当年龙应台要求TG向那些失败者道歉一样,不合理,驳回{:3_89:}
这和什么宏大的话题或者论战都无关,仅仅你是否为自己说过的那些罔顾事实、令人羞愧的话负责任。
10版青楼梦
要说精美奢华,还得数电影版红楼梦
还有人喜欢新版红楼。我晕死。

我是很讨厌以古非今来显示自己品味的那帮子人,所以看新红楼的时候我是满怀期待的,

看了两集之后,无奈的败退下来。

不好看就是不好看,我妈是红楼迷,因为上班没时间还专门买了新红楼的DVD来看,结果依然败退。

这样的电视剧还有人捧,我只能说,世上真是什么人都有。
成了LZ批判大会
顺便吐槽国内的奇怪连续剧越来越多,上次回国看的白蛇和魔幻手机,直接把我雷到里焦外嫩

更夸张的是这种恶心到极点的作品,居然是央视播出。我呕。

怀念当年大宅门。
其他不说,只说一点
10版的黛玉与87版的相比,是地与天的距离
风语荷 发表于 2011-3-6 09:03


    我自然对我的话负责,反倒是你,我可以告诉你,我正在写反驳的帖子,到时候,你的那些拥护新红的言论,只能成为你的丢脸的铁证
好不好,你说了不算,老百姓说了算。我周围看过的,没有一个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