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茉楠:国际油价、粮价凸显金融属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5:07:13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住了所有国家;


  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住了所有的人;


  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住了整个世界。”  



基辛格的话似乎正是当前现实的写照———全球似乎在高油价高粮价的推动下失去了稳定的方向,而金融资本正是其背后的真正推手。





人们把近期的高油价归咎于中东北非的紧张局势。这场始发于突尼斯的骚乱,经过埃及大规模升级后,反政府表威抗议浪潮继续席卷,引发其他中东体制相似的中东和非洲国家连锁反应,出于对石油供给的担忧,国际原油价格大幅飙升,并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国际油价又开始进入“百元时代”。



到底是不是全球供求出了问题?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数据,目前最不稳定的地区(突尼斯、也门、埃及、利比亚和巴林)石油总产量仅占全球供应量的3.4%。作为OPEC第八大石油生产国,利比亚日均产油160万桶左右,占全球产量的2%,这与占全球供应量40%的OPEC相比,还不足以对全球供应造成影响。目前,国际能源机构覆盖的28个石油消费国以及中国、印度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已经召开会议探讨国际油价波动问题,OPEC成员国表示,要建立新的全球机制稳定能源市场,改善石油供应以及石油库存充裕,以满足市场需求,保障供求平衡。另外,如果沙特承诺的“每日400万桶左右的富余产能”能够得到保证,这将是利比亚产能的两倍多,因此,没必要对全球石油供应有过度的担忧。



国际粮价的总体状况与油价相似。自去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和自然灾害频发,高温、潜在干旱、洪涝、水灾等不良因素,使全球粮食生产受到一定威胁,确实影响到全球粮食的供给。但从全球粮食供求面看,仍处于紧平衡格局。数据显示,与2007年至2008年全球粮食市场状况相比,近两年连续的粮食丰收,使全球粮食库存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与之相背离的是,2010年全球粮食价格飙升了29%,全球经济正经历三十年来最广泛、最猛烈的大宗商品上涨行情。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部分粮食的价格已经破纪录,2010年玉米价格暴涨了52%,小麦上涨了49%,黄豆上涨了28%。今年以来,全球粮价开始加速上行,1月份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为231,比上月上升3.4个百分点,已连续7个月上升,为粮农组织1990年开始统计全球食品价格以来的最高。除肉类价格保持稳定外,其他食品价格1月均大幅上扬。看来,在国际油价、粮价一路飙涨背后,一定有其它更大的推动力量。



其实,这个力量就是金融资本,而石油和粮食也在这种力量掌控下,由一般基础商品变为战略投资品。特别是本世纪初,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石油、粮食市场与货币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衍生品市场的联动成为复合的金融体系,石油安全、粮食安全本质上已转变为“贸易—金融”型的“价格安全”模式。美元量化宽松向全球释放出海量的流动性,石油、粮食等的金融属性表现得更加突出,油价、粮价基本不是由供求所决定,而是由资本和货币所决定,这也是石油、粮食供求与往年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而价格不断飙升的根本原因。



人们可能认为当前国际油价破百,0PEC组织应该是石油价格上涨的最大受益者,然而事实上,OPEC国家虽然拥有石油垄断的供给权,却不具备石油垄断的定价权。由于“石油 -- 美元”的贸易结算机制,使得能源的所有权与定价权相分离,石油供给者却不能成为定价者。石油与美元挂钩的机制,也使美国拥有强大的石油定价能力,而且“石油 -- 美元”回流机制,更让美国获得了巨大的资本利得,赚得盆满钵满。



据相关统计,当前国际市场流通的石油美元达1.4至1.8万亿美元之巨。而这些“石油美元”又以回流方式变成美国的股票、国债等证券资产,填补美国的贸易与财政赤字,使美国长期保持经常项目逆差和资本项目下顺差的平衡。多年来OPEC巨额石油美元与东亚国家出口型经济形成的大量商品美元,一起支撑着美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也由此构成了“美元—石油美元—商品美元”这样一个稳固的资本流动封闭环,支撑了美国金融资本主义的超常发展。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巨幅涨落的背后,是国际金融资本和投机资本获取的巨大套利空间。据相关统计,在国际石油期货交易中,约有70%属于投机行为,每桶油价上涨10美元中,投机炒作因素就占6~8美元。正如《石油》战争的作者恩道尔所言,“美国那些著名的投资银行在2008年这轮行情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高盛、花旗、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是石油期货交易的四大玩家,正是他们在原油期货市场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油价涨落”。看来,如果国际金融格局不调整,霸权体系不改变,高油价、高粮价将很可能是我们生活的一种常态。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住了所有国家;


  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住了所有的人;


  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住了整个世界。”  



基辛格的话似乎正是当前现实的写照———全球似乎在高油价高粮价的推动下失去了稳定的方向,而金融资本正是其背后的真正推手。





人们把近期的高油价归咎于中东北非的紧张局势。这场始发于突尼斯的骚乱,经过埃及大规模升级后,反政府表威抗议浪潮继续席卷,引发其他中东体制相似的中东和非洲国家连锁反应,出于对石油供给的担忧,国际原油价格大幅飙升,并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国际油价又开始进入“百元时代”。



到底是不是全球供求出了问题?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数据,目前最不稳定的地区(突尼斯、也门、埃及、利比亚和巴林)石油总产量仅占全球供应量的3.4%。作为OPEC第八大石油生产国,利比亚日均产油160万桶左右,占全球产量的2%,这与占全球供应量40%的OPEC相比,还不足以对全球供应造成影响。目前,国际能源机构覆盖的28个石油消费国以及中国、印度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已经召开会议探讨国际油价波动问题,OPEC成员国表示,要建立新的全球机制稳定能源市场,改善石油供应以及石油库存充裕,以满足市场需求,保障供求平衡。另外,如果沙特承诺的“每日400万桶左右的富余产能”能够得到保证,这将是利比亚产能的两倍多,因此,没必要对全球石油供应有过度的担忧。



国际粮价的总体状况与油价相似。自去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和自然灾害频发,高温、潜在干旱、洪涝、水灾等不良因素,使全球粮食生产受到一定威胁,确实影响到全球粮食的供给。但从全球粮食供求面看,仍处于紧平衡格局。数据显示,与2007年至2008年全球粮食市场状况相比,近两年连续的粮食丰收,使全球粮食库存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与之相背离的是,2010年全球粮食价格飙升了29%,全球经济正经历三十年来最广泛、最猛烈的大宗商品上涨行情。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部分粮食的价格已经破纪录,2010年玉米价格暴涨了52%,小麦上涨了49%,黄豆上涨了28%。今年以来,全球粮价开始加速上行,1月份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为231,比上月上升3.4个百分点,已连续7个月上升,为粮农组织1990年开始统计全球食品价格以来的最高。除肉类价格保持稳定外,其他食品价格1月均大幅上扬。看来,在国际油价、粮价一路飙涨背后,一定有其它更大的推动力量。



其实,这个力量就是金融资本,而石油和粮食也在这种力量掌控下,由一般基础商品变为战略投资品。特别是本世纪初,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石油、粮食市场与货币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衍生品市场的联动成为复合的金融体系,石油安全、粮食安全本质上已转变为“贸易—金融”型的“价格安全”模式。美元量化宽松向全球释放出海量的流动性,石油、粮食等的金融属性表现得更加突出,油价、粮价基本不是由供求所决定,而是由资本和货币所决定,这也是石油、粮食供求与往年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而价格不断飙升的根本原因。



人们可能认为当前国际油价破百,0PEC组织应该是石油价格上涨的最大受益者,然而事实上,OPEC国家虽然拥有石油垄断的供给权,却不具备石油垄断的定价权。由于“石油 -- 美元”的贸易结算机制,使得能源的所有权与定价权相分离,石油供给者却不能成为定价者。石油与美元挂钩的机制,也使美国拥有强大的石油定价能力,而且“石油 -- 美元”回流机制,更让美国获得了巨大的资本利得,赚得盆满钵满。



据相关统计,当前国际市场流通的石油美元达1.4至1.8万亿美元之巨。而这些“石油美元”又以回流方式变成美国的股票、国债等证券资产,填补美国的贸易与财政赤字,使美国长期保持经常项目逆差和资本项目下顺差的平衡。多年来OPEC巨额石油美元与东亚国家出口型经济形成的大量商品美元,一起支撑着美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也由此构成了“美元—石油美元—商品美元”这样一个稳固的资本流动封闭环,支撑了美国金融资本主义的超常发展。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巨幅涨落的背后,是国际金融资本和投机资本获取的巨大套利空间。据相关统计,在国际石油期货交易中,约有70%属于投机行为,每桶油价上涨10美元中,投机炒作因素就占6~8美元。正如《石油》战争的作者恩道尔所言,“美国那些著名的投资银行在2008年这轮行情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高盛、花旗、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是石油期货交易的四大玩家,正是他们在原油期货市场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油价涨落”。看来,如果国际金融格局不调整,霸权体系不改变,高油价、高粮价将很可能是我们生活的一种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