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工农兵大学生,是不是出生贫苦家庭的占多数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1:35:19


很多人说那时候真好,让穷人上大学,我怎么发觉我们镇上当年保送的90%以上是关系户啊(有亲戚当官或者在教育部门的)?难道是我们那的问题?还是普遍如此?求高手解毒?

很多人说那时候真好,让穷人上大学,我怎么发觉我们镇上当年保送的90%以上是关系户啊(有亲戚当官或者在教育部门的)?难道是我们那的问题?还是普遍如此?求高手解毒?
啥叫关系户?这个范围可远了!
楼主连续问了两个问题。其它baidu上都有,你查下,给大家好好解释下。
楼主连续问了两个问题。其它baidu上都有,你查下,给大家好好解释下。
楼主,你这个问题可实在不好回答。因为你这个贫苦家庭的定义不好说。

如果以入学时的情况定贫苦,那,是对的。当时条件好的家庭子女参军,招工去了。就是有家里愿意送孩子上大学,也是正规大学,不至于送到共大去。

如果以家庭成份来定,那,是错的。那时不用高考,工农兵子女推荐上正规大学,那些政审过不了关的黑五类子女只有上共产主义大学了。
LZ马甲用的不熟练啊
呃 我怎么觉得是这些人依靠上了大学
发迹了
然后在后来的时候带动亲朋上进
然后到今天楼主发现只要是那个时候上大学的
家里面都很牛逼
所以才有此疑问?
“那个时候”上大学,并不象现在某些人YY想象的情况那么简单。
譬如,1974年的规矩是:个人报名,领导审核,群众评议,最后才是“适当的文化考核”。
其中“群众评议”主要是本单位群众参加,要求有评价、意见等等记录在案及大家签名。
工农兵大学生是群众评议推选出来的 首要要求是政治上根正苗红 而是不是贫苦 就另当别论了 当年每个地区、每个单位、每个大队都有一定的指标 很明显 城里的工厂推选出的工人大学生不一定是家里必然贫苦的 而那些山旮旯的农村大队推出来的显然就贫苦多了 像lz说的镇上的单位推的那显然家庭生活条件要比农村的强很多了 关系户不少也是肯定的 我父母都是工农兵大学生 母亲是市郊农村的 三代贫农 父亲是城市出生长大的 爷爷奶奶是工厂职工、医院职工 母亲是本大队推选的 当然 我妈和大队长一家关系很好 曾经住在大队长家里一段时间 基本类似干爹关系了 按lz的说法 算是个关系户 但我妈勤劳聪明、待人热情诚恳也是整个大队都知晓的 我父亲则是上完中专后下乡到基层卫生院 做了几年后在那里推选上的 这个就没什么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