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为广东增20万大学生 6年后毛入学率达3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20:18:57
<P>拔苗助长的见证,不知道四年后那些受惠于大学城的20万"大学生"又会如何面对社会的选择?</P>
<P>http://www1.gznet.com/news/2004/2004-8-23/413275.html</P>
<P>
再过10日,随着3万多名大学生和4000名教师的“进城”,万众瞩目的广州大学城将正式启用,标志着广东、广州高等教育史翻开了新的篇章。今年,得益于大学城的启用,各高校都突破办学条件的瓶颈大幅扩招,广东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前所未有地接近20%。记者日前从有关部门了解到,2003年,广东省有在校大学生约60万人,其中广州约20万人,而大学城全部建成后,可以再增加20多万大学生,广东省的高等教育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6年后毛入学率达到30%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创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然而也面临着人才不足的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曾经强调,广东要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的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在人才,后劲在教育。目前广东已具备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要加大力量培养人才。

  据了解,广东目前普通本专科在校生大约60万人,按每万人普通高校在校生数计算,在全国仅排名第18位,与经济强省的地位极不相称。

  张德江、黄华华、林树森、张广宁等领导不止一次提到过,广东高等教育目前的主要矛盾仍然是高校数量少、名校少、学校规模偏小、招生数量少,建设广州大学城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选择。有了大学城,才能确保2010年广东高校毛入学率达到30%、2020年达到50%,为广东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高素质的人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指高校在校生总数与相应年龄段及18至22岁人口的比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表明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提供高等教育机会的综合水平。2003年上海、北京两地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是53%和52%,在全国率先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用3年时间再建一个华工”

  从2003年1月大学城建设正式启动,2003年10月打下第一根桩,到2004年9月开学招生,短短19个月的时间,广州大学城创造了“奇迹”。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刘树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我们老校区花了70年时间建成现在这个样子,新校区一期工程的建设却只花了不到8个月的时间,到最后新校区全部建成后,等于是用3年时间再建一个华工,这种事情如果没有省、市的支持,我们想都不敢想!”

  相比于中大、华工这样原先实力就很雄厚的高校而言,大学城对另外一些原本办学条件有限的高校的意义就更加重大。广东工业大学老校区的条件有目共睹,党委书记陈年强说,大学城让广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大的还有广州大学,他们将整体迁入大学城,彻底摆脱多年以来校区分散、校区局促的窘境。

  大学城的意义并不只在于学校面积和学生人数的扩张。除了量的扩张外,高等教育结构上的优化发展将是一种更大的进步。

  在各高校今年第一批进入大学城的院系中,大多数是一些与现代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新兴学科。比如中大的工学院、传播与设计学院以及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软件学院,华工的计算机软件学院、电子商务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等,都是以广东经济发展需要为前提而设立,为广东经济培养新兴行业的热门“专才”,其毕业生也必将高度契合经济建设的需要。

  “资源共享,前途无量”

  “资源共享,前途无量!”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杨珍妮这样来阐述大学城对广东各高校以及广州、广东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

  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树森曾说过,广州大学城将成为南粤大地高等教育的一个朝气蓬勃的亮点,全国高等教育一个引人瞩目的“增长点”。大学城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后,将为广东、广州增加20万左右的在校大学生,“这是一笔极其雄厚而宝贵的人才资源,将为广东、广州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生生不息的强大动力,也是广州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底气所在。”
来源:广州日报  </P>[em18]<P>拔苗助长的见证,不知道四年后那些受惠于大学城的20万"大学生"又会如何面对社会的选择?</P>
<P>http://www1.gznet.com/news/2004/2004-8-23/413275.html</P>
<P>
再过10日,随着3万多名大学生和4000名教师的“进城”,万众瞩目的广州大学城将正式启用,标志着广东、广州高等教育史翻开了新的篇章。今年,得益于大学城的启用,各高校都突破办学条件的瓶颈大幅扩招,广东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前所未有地接近20%。记者日前从有关部门了解到,2003年,广东省有在校大学生约60万人,其中广州约20万人,而大学城全部建成后,可以再增加20多万大学生,广东省的高等教育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6年后毛入学率达到30%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创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然而也面临着人才不足的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曾经强调,广东要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的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在人才,后劲在教育。目前广东已具备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要加大力量培养人才。

  据了解,广东目前普通本专科在校生大约60万人,按每万人普通高校在校生数计算,在全国仅排名第18位,与经济强省的地位极不相称。

  张德江、黄华华、林树森、张广宁等领导不止一次提到过,广东高等教育目前的主要矛盾仍然是高校数量少、名校少、学校规模偏小、招生数量少,建设广州大学城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选择。有了大学城,才能确保2010年广东高校毛入学率达到30%、2020年达到50%,为广东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高素质的人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指高校在校生总数与相应年龄段及18至22岁人口的比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表明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提供高等教育机会的综合水平。2003年上海、北京两地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是53%和52%,在全国率先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用3年时间再建一个华工”

  从2003年1月大学城建设正式启动,2003年10月打下第一根桩,到2004年9月开学招生,短短19个月的时间,广州大学城创造了“奇迹”。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刘树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我们老校区花了70年时间建成现在这个样子,新校区一期工程的建设却只花了不到8个月的时间,到最后新校区全部建成后,等于是用3年时间再建一个华工,这种事情如果没有省、市的支持,我们想都不敢想!”

  相比于中大、华工这样原先实力就很雄厚的高校而言,大学城对另外一些原本办学条件有限的高校的意义就更加重大。广东工业大学老校区的条件有目共睹,党委书记陈年强说,大学城让广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大的还有广州大学,他们将整体迁入大学城,彻底摆脱多年以来校区分散、校区局促的窘境。

  大学城的意义并不只在于学校面积和学生人数的扩张。除了量的扩张外,高等教育结构上的优化发展将是一种更大的进步。

  在各高校今年第一批进入大学城的院系中,大多数是一些与现代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新兴学科。比如中大的工学院、传播与设计学院以及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软件学院,华工的计算机软件学院、电子商务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等,都是以广东经济发展需要为前提而设立,为广东经济培养新兴行业的热门“专才”,其毕业生也必将高度契合经济建设的需要。

  “资源共享,前途无量”

  “资源共享,前途无量!”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杨珍妮这样来阐述大学城对广东各高校以及广州、广东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

  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树森曾说过,广州大学城将成为南粤大地高等教育的一个朝气蓬勃的亮点,全国高等教育一个引人瞩目的“增长点”。大学城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后,将为广东、广州增加20万左右的在校大学生,“这是一笔极其雄厚而宝贵的人才资源,将为广东、广州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生生不息的强大动力,也是广州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底气所在。”
来源:广州日报  </P>[em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