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机械发展史问题求解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1:15:50
各位历史区的达人大大们新年好,爱好冶金机械又找不到资料的小白虚心求教……

以十九世纪的技术标准为例:
第一,早期的托马斯转炉炼钢如何进行终点控制,如何确定钢铁的成分?如果想要冶炼高碳钢如何操作,难道要用坩埚炼钢?那个通常所说的反射炉炒钢法最后生产出来的是熟铁?
第二,貌似欧洲工匠在十七世纪以及之前就能够制造螺纹和螺旋弹簧,那么为什么有说只有丝杠机床才适合加工螺纹?
推而广之,如果一个人在纯手工工场年代条件下想要制造一台可以自我升级的机床,存在哪些问题……

最后,大量求冶金机械类的历史技术资料……
非常非常感谢……鞠躬……各位历史区的达人大大们新年好,爱好冶金机械又找不到资料的小白虚心求教……

以十九世纪的技术标准为例:
第一,早期的托马斯转炉炼钢如何进行终点控制,如何确定钢铁的成分?如果想要冶炼高碳钢如何操作,难道要用坩埚炼钢?那个通常所说的反射炉炒钢法最后生产出来的是熟铁?
第二,貌似欧洲工匠在十七世纪以及之前就能够制造螺纹和螺旋弹簧,那么为什么有说只有丝杠机床才适合加工螺纹?
推而广之,如果一个人在纯手工工场年代条件下想要制造一台可以自我升级的机床,存在哪些问题……

最后,大量求冶金机械类的历史技术资料……
非常非常感谢……鞠躬……


确定钢铁成分,用光谱分析,不同物质产生不同的光谱
反射炉获得熟铁或低碳钢。炼高碳钢可以用坩埚炼钢,也可以用渗碳法
加工螺纹只能用丝杠,用光杠怎么加工螺纹?
什么是自我升级的机床?

确定钢铁成分,用光谱分析,不同物质产生不同的光谱
反射炉获得熟铁或低碳钢。炼高碳钢可以用坩埚炼钢,也可以用渗碳法
加工螺纹只能用丝杠,用光杠怎么加工螺纹?
什么是自我升级的机床?
额,好吧,总算有人解答了,首先非常感谢……
继续虚心请教……
我已开始的时候可能问题没说清楚,这个帖子主要想说的是在手工工场到工业化初期的技术标准,光谱分析的应用需要不少专业设备……
渗碳法的时间周期貌似比较长吧,早期的工具钢是怎么生产的说?
关于螺纹的,貌似在网上找的资料看到,貌似欧洲很早的时候就出现了螺纹,而世界上的第一支丝杠还要好久才会出现……
还有弹簧也是,貌似一直传说要达到制造弹簧的技术标准十分困难?但是貌似欧洲在工业革命以前很久就能够在钟表中应用螺旋弹簧了的说……
所谓“自我升级”机床,就是指,从一开始的铁匠铺手工制造组装的第一台机床开始,到能够制造更加精密零件的,可以组装下一代的机床的机床……汗,够绕的了,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不用光谱分析无法确定材料成分,欧洲钢铁业的进步是和光谱分析分不开的
早期的工具钢就是渗碳法制造
如果不想用金属切削,只能用铸造的方法,或者用锉刀锉螺纹
弹簧钢必须用高碳钢才能保证强度,难度在材料和热处理
车床是1797年由Maudsley发明,具体不知。
要造所谓“自我升级”机床,先用高碳钢制造卡尺(或者连百分表也发明出来),制定测量标准,用铜铸造丝杠,精铸丝杠,然后用锉刀手工精加工并装配螺母丝杠,车床的主轴用皮带轮传动,水轮驱动,不用轴承,减少不必要的尺寸链,这样可以制造精度较高的零件,再把零件装配成“下一代”车床

不用光谱分析无法确定材料成分,欧洲钢铁业的进步是和光谱分析分不开的
早期的工具钢就是渗碳法制造
如果不想用金属切削,只能用铸造的方法,或者用锉刀锉螺纹
弹簧钢必须用高碳钢才能保证强度,难度在材料和热处理
车床是1797年由Maudsley发明,具体不知。
要造所谓“自我升级”机床,先用高碳钢制造卡尺(或者连百分表也发明出来),制定测量标准,用铜铸造丝杠,精铸丝杠,然后用锉刀手工精加工并装配螺母丝杠,车床的主轴用皮带轮传动,水轮驱动,不用轴承,减少不必要的尺寸链,这样可以制造精度较高的零件,再把零件装配成“下一代”车床
楼主想穿越回去搞工业革命?
汗,是有这个想法……
不过总的来说,应该是先迷恋上武器,然后顺理成章喜欢了机械和冶金……
但是想在网络上找点资料实在是太难了点,搜索关键词百分之九十都是广告,要么就是那种国内最为常见的概括性文章,一点意思都没有……= =
继续讨论下……
请问一下bighouse大大:
大概在1870也就是后装线膛刚刚开始普及的年代,欧洲的钢铁工业在大规模生产的时候如何确定生产的到底是高碳钢还是低碳钢?
还有,转炉炼钢的产品是可以直接应用于机械制造,还是要经过路外再次精炼?

最后,跪求拜求无数求各种详细的资料……万分感谢……
火花鉴别
利用试样在砂轮上磨削时发射出的火花来鉴别钢种的方法。这种方法快速、简便,在冶金和机械制造工厂的车间现场广泛用以鉴别钢种混号和进行废钢分类,并用以鉴定热处理后表面的含碳量。在没有其他分析手段的情况下,也用以大致估量钢材的成分。鉴别原理  试样与高速旋转的砂轮接触时,由于摩擦,温度急剧升高,被砂轮切削下来的颗粒以高速度抛射出去,同空气摩擦,温度继续升高,发生激烈氧化甚至熔化,因而在运行中呈现出一条条光亮流线。这种被氧化颗粒的表面生成一层氧化铁薄膜;而颗粒内所含的碳元素,在高温下极易与氧结合成一氧化碳,又把氧化铁还原成铁,铁再与空气氧化,又被碳还原;如此多次重复,以致颗粒内聚积愈来愈多的一氧化碳气,在压力足够时便冲破表面氧化膜,发生爆裂,形成爆花。流线和爆花的色泽、数量、形状、大小同试样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有关,这就是鉴别的依据。


回复 7# 友誼的綠葉

我可不是老大,普通平庸的机械工程师而已
我对冶金机械史不熟悉
我推荐《工具钢——作为日本产业基础的工具钢发展史》,这本书的专业性比较强,你在书店看看即可
你到新浪iask搜搜关键字 冶金

转炉之后是要炉外精炼的

回复 7# 友誼的綠葉

我可不是老大,普通平庸的机械工程师而已
我对冶金机械史不熟悉
我推荐《工具钢——作为日本产业基础的工具钢发展史》,这本书的专业性比较强,你在书店看看即可
你到新浪iask搜搜关键字 冶金

转炉之后是要炉外精炼的


回复 8# 愤青甲

用砂轮火花鉴别是在机械加工前的材料鉴别,可楼主的要求是炼钢的时候做终点控制,这个难办,因为楼主不想用光谱分析仪,要凭肉眼看炉火炉温判断材料成分太有挑战性了。

回复 8# 愤青甲

用砂轮火花鉴别是在机械加工前的材料鉴别,可楼主的要求是炼钢的时候做终点控制,这个难办,因为楼主不想用光谱分析仪,要凭肉眼看炉火炉温判断材料成分太有挑战性了。
查看了一下钢铁冶金600问,发现还真得看炉火看火花还有取样这些经验判断法
要精确,就得红外脱硫分析仪和直读光谱仪

即使现代炼钢,经验判断也还是必不可少
好贴要顶!
中国古代的精确铸造技术是不是主要用青铜?而没有发展到钢铁?
俺是冶金盲,勿拍!
还有哦,为啥我们漫长的冶炼、烧造史上没有伴生出玻璃这一很重要的产品?


回复 13# 鱼缸养龙

貌似是有的,大概在战国还是汉朝的时候吧,不过那个时候的工艺不过关,透明度不行,而且工匠也没有找到应用价值,所以逐渐就失传了……
貌似关于你关心的这个问题在不少的穿越小说里面都有讲到……可以去翻翻看……

回复 13# 鱼缸养龙

貌似是有的,大概在战国还是汉朝的时候吧,不过那个时候的工艺不过关,透明度不行,而且工匠也没有找到应用价值,所以逐渐就失传了……
貌似关于你关心的这个问题在不少的穿越小说里面都有讲到……可以去翻翻看……
汗,最初的一些想法来自于看过的穿越小说里面,正好总结一下一些有着较为详细工业流程的书:
与宋同行、南宋之工业革命是从零开始的比较详细的;
小市民的奋斗、临高启明是现代带机器的超级作弊群穿杰作……
总结下找资料:
第一阶段,可以在百度百科搜索关键词,能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当然,如果英文好的话,能够在维基百科英文页面上面看也是很好的选择;
第二阶段,在百度文库和豆丁网搜文档,可以对某些专业层面的知识和名词有初步了解;
第三阶段,想办法找到《中国大百科全书》24CD版本的下载,里面有更为详尽的解读;
第四阶段,貌似可以去类似的专业找所学的科目,自己找教科书……

汗,实际上我只是想找电子版的教科书找不到的说,然后有不少的问题还是要找人详细请教和解答的比较好……= =

继续各种求科普资料……= =


额,回到主题,继续……
还是把机械和冶金分开来讨论算了……
bighouse在上课的时候有没有说过关于机械发展史的详细介绍啊,现代的机床的组成部分到底有哪些,笼统的貌似有导轨(也叫刀架么?)、主轴、变速箱、进给箱和变速齿轮,不过最后两个没有直观的图样一直没法理解……= =有没有可能详细解释一下……
然后,如果有可能的话,能不找到那个 莫兹利于1797年创制的车床 的详细介绍和图样的说,非常感谢了……
还有,这里有一句在网络上摘录的关于莫兹利的话“由于莫兹利对车床做了进一步改进,这种机床通过上述发明的进给箱和安装在车床上的丝杠相啮合而自动进给,与过去的螺纹加工机床相比,可以加工出十分精确的螺纹。”想解答下……
不是说在丝杠发明以前螺纹的加工不能依靠机床的么……

关于冶金方面的
能不能在铁水预处理环节将可控变量降低至最小的水平,然后通过不断的实验,统计数据库来制定规范的可以量化的工艺,达到较为精确的控制生产的是高碳钢还是中低碳钢的可能?

额,回到主题,继续……
还是把机械和冶金分开来讨论算了……
bighouse在上课的时候有没有说过关于机械发展史的详细介绍啊,现代的机床的组成部分到底有哪些,笼统的貌似有导轨(也叫刀架么?)、主轴、变速箱、进给箱和变速齿轮,不过最后两个没有直观的图样一直没法理解……= =有没有可能详细解释一下……
然后,如果有可能的话,能不找到那个 莫兹利于1797年创制的车床 的详细介绍和图样的说,非常感谢了……
还有,这里有一句在网络上摘录的关于莫兹利的话“由于莫兹利对车床做了进一步改进,这种机床通过上述发明的进给箱和安装在车床上的丝杠相啮合而自动进给,与过去的螺纹加工机床相比,可以加工出十分精确的螺纹。”想解答下……
不是说在丝杠发明以前螺纹的加工不能依靠机床的么……

关于冶金方面的
能不能在铁水预处理环节将可控变量降低至最小的水平,然后通过不断的实验,统计数据库来制定规范的可以量化的工艺,达到较为精确的控制生产的是高碳钢还是中低碳钢的可能?
那些穿越小说都是在瞎写,哪有什么认真写技术细节的,因为越详细越容易暴露作者的无知。你要写的话,根本不用找什么专业人士专业资料,技术问题一笔带过完了。
顺便说一下,穿越里面的技术你千万别信,骗行外人士的。很多作者不知道技术的难点在哪,想当然的厉害,往往走舍易求难的路线,他们不知道炼铁比炼钢容易,不知道造板甲要脱硫……


回复 17# 友誼的綠葉


    你应该买本金属切削机床概论,里面有详细的说明。看完你就会理解导轨和刀架完全两码事。
   机械专业基本不学机械发展史。

“在铁水预处理环节将可控变量降低至最小的水平,然后通过不断的实验,统计数据库来制定规范的可以量化的工艺,达到较为精确的控制生产的是高碳钢还是中低碳钢的可能?”
当然可以

btw:你是史上第一个写穿越还追求技术细节的

回复 17# 友誼的綠葉


    你应该买本金属切削机床概论,里面有详细的说明。看完你就会理解导轨和刀架完全两码事。
   机械专业基本不学机械发展史。

“在铁水预处理环节将可控变量降低至最小的水平,然后通过不断的实验,统计数据库来制定规范的可以量化的工艺,达到较为精确的控制生产的是高碳钢还是中低碳钢的可能?”
当然可以

btw:你是史上第一个写穿越还追求技术细节的
额,貌似还是有一些理论派的,在我举例的几个都是还算正常的,道理大概都能说通,不存在那种“文科生讲解理科常识”的变态情况,其中《与宋同行》几乎就是一章章的理论讨论帖,文学色彩实在不怎么样……
汗,你所说的“炼铁比炼钢容易,不知道造板甲要脱硫”在看过了不少资料的我来说,现在算是起码的常识了……= =


有时间的话帮忙解答下我在楼上提出的几个问题,顺带举例一下可以看看的资料啊,类似那个《机械工程手册》什么的,非常感谢了……= =


机械问题不可能用几句话讲得很明白
即使要粗略地了解机械,你最起码要买材料力学,金属材料及热工艺,机械零件,金属切削机床概论,金属切削工艺
不用看公式之类的,只看个大概其,你就会对机械大致有个了解

不要犯傻去看机械工程手册,那不适合非专业人员

机械问题不可能用几句话讲得很明白
即使要粗略地了解机械,你最起码要买材料力学,金属材料及热工艺,机械零件,金属切削机床概论,金属切削工艺
不用看公式之类的,只看个大概其,你就会对机械大致有个了解

不要犯傻去看机械工程手册,那不适合非专业人员


楼主要写带技术细节的穿越文么,等你弄清楚细节了,你已经没兴趣来写了。前些日子本区有一哥们挖个坑,现在还没填上呢。

另外,个人的意见机械方面如果不是个人特别感兴趣就不要去看了,太枯燥了,看半天也没弄清楚哪是重点。如果实在想接触下就从楼上推荐的书里看几本吧。金属材料及热工艺相对还比较容易理解些。

楼主要写带技术细节的穿越文么,等你弄清楚细节了,你已经没兴趣来写了。前些日子本区有一哥们挖个坑,现在还没填上呢。

另外,个人的意见机械方面如果不是个人特别感兴趣就不要去看了,太枯燥了,看半天也没弄清楚哪是重点。如果实在想接触下就从楼上推荐的书里看几本吧。金属材料及热工艺相对还比较容易理解些。
与宋同行写的不错
在贸易光谱分析仪器之前,炉前工是靠看渣和火花来判断操作终点。经常用长勺舀一点渣和钢水倒到地上溅起钢花颜色和流动性来判断。因此经验非常重要。添加的合金元素可以预先计算。
鱼缸养龙 发表于 2011-2-4 23:06


    那个与宋同行我粗看了一下,觉得某些章节说的有问题,显然有几个技术工人参与了讨论,但某些说法是不对的,比如调整测量精度,有人提出在小黑屋里引进一束太阳光来校正精度,现代有用激光测量来调整机床精度的,但太阳光是自然光,而激光不是,两种发光原理是不一样的,太阳光发散的很快,不适合用于机床调整。
  总的来说,与宋同行是从工人加工的角度来看问题,我对机床的操作不熟悉,对机床的具体操作肯定不如工人,但我认为作者和参与讨论者对机床精度没有认真区分。


下面是个国外网站的链接
Henry Maudsley - Enginner, Designer and Inventor of the Centre-Lathe
下面的图片是史上第一台车床


在链接的文章里,Henry Maudsley不仅发明了机床,还发明了千分尺,个人认为机床的发展必然和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的进步相关联。

下面是个国外网站的链接
Henry Maudsley - Enginner, Designer and Inventor of the Centre-Lathe
下面的图片是史上第一台车床


在链接的文章里,Henry Maudsley不仅发明了机床,还发明了千分尺,个人认为机床的发展必然和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的进步相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