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人渡美: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3:34:49


近日,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播出了所谓“殷人渡美”的内容,这不过是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一个老话题。1973年和1975年,美国人在加州沿海的海底发现一些人工石器,其中一个覆盖有2~3毫米的锰矿沉积。一些美国学者据此认为,这是2500~3000年前中国沉船的石锚。此说在美国国内并未产生多大反响,却在当时刚刚打开国门的中国引起热议,某些国内学者认为这是中国人率先发现新大陆的铁证,较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2500年,是古代中国航海技术高度发达的体现,云云;为了配合这一论点,国内一些学者还由此引申抛出一些相关“悬疑”,诸如什么“武王克商时,商王朝征伐人方的攸侯喜及其主力10万人神秘失踪”,“美洲发现殷人后裔”,甚至言之凿凿地说什么殷人遗民东渡太平洋去了美洲大陆,所谓“印加文化”就是“殷家文化”,“印地安”就是“殷地安”,甚至还有人认为,甲骨文中的东字不应训诂为“日在木中”,而应解释为玉米的象形,削足适履以迎合殷人渡美的理论。虽然讨论轰轰烈烈,但除了在故纸堆里搜寻到一些模棱两可的所谓“证据”外,在考古方面没有任何实质进展,最后这一话题归于沉寂。三十年过去,央视又将这些陈年旧事翻出来作为猎奇,实在有炒剩饭之嫌。



从殷商的考古和人文发现来看,所谓的一些“殷人渡美”的证据是站不住脚的。

根据古籍记载,主要活动区域是“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并不靠海。虽然商代后期商文明一直辐射到长江以南,北至辽宁,但殷人的核心活动地区始终在今天河南北部,河北、山西南部和山东西部一带,离最近的海岸线也有上百公里。
01.gif
当时山东、江苏一带的滨海地区是东夷族的栖息地。考古发现证明东夷族虽然居住在靠海的地方,但只能算“濒海民族”而不能称之为“海洋民族”,从东夷聚落遗址的灰坑看,东夷人主要仍以陆地食物为主,海洋食物不过作为补充,说明东夷人大部分的生活仍然在陆地上。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水上族群出现在汉代,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疍民”。古籍文献也指出,东夷人主要以放牧为生,生产十分落后,由于不懂得纺织技术,殷商时期的东夷还处于以兽皮裹身的蛮荒阶段。上世纪80年代,山东荣成地方曾出土一艘商周之际的独木舟,长不过3.9米,这样的小船是很难远渡重洋的。因此殷人即使还保留许多东夷人的文化特征,如鸟图腾崇拜等,但肯定无法从东夷人那里学到更多航海技术。

殷人虽亦源出东夷,早先可能也是滨海民族。但殷人脱离东夷后,生活方式已经与他们的先人产生了很大差别。史籍中记载殷人的先祖相土,已是一个善于养马的牧人,但可能还和过去的世界有所联系,所谓“相土烈烈,海外有截”;此后殷人多次迁徙,逐渐远离了海洋,到了相土的后人王亥,已是以养牛著称,本人也是在与异族争夺牧场的过程中被杀。此时的殷人,当已完成了从海滨民族到内陆民族的转变。

在殷人的统治范围内,比较大的河流只有黄河,以及今天已经不存在的济水,江南一些受商王朝影响的方国,如湖北黄陂商城,江西樟树商城等,当具备横渡长江的能力,但殷人是否有此能力不得而知。以先秦时期的技术水平,涉水行舟是一种具有相当风险的事情,周昭王南征楚国,最终淹死在汉水,此时距商灭亡不过数十年。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南巡南郡,浮江至湘山祠渡长江,遭遇大风,几乎无法渡过,始皇迁怒于湘君神,下令将湘山树木全部砍光。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9年),秦始皇南巡钱塘江,又因“水波恶”,被迫沿河上溯120里,选择河道狭窄处渡过。可见当时即便是内河交通也是凶险万分。既然风险如此之高,就免不了占卜凶吉,《周易》中保存了不少与渡河有关的卦辞,但没有占卜渡海凶吉的纪录,也可侧面说明,至少在《周易》成书的年代,中原人民基本还未涉足大海,更不用说更早的殷商时期。
02.jpg
东汉人郭宪所著《汉武洞冥记》曾记载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有“勒毕国贡细鸟, 以方尺玉笼盛百头, 大如蝇, 其状如鹦鹉”,有人认为这种小鸟就是原产美洲的蜂鸟,还煞有介事地推断出“勒毕国”当为“毕勒国”之误,说这“毕勒国”就是今天南美洲的秘鲁。且不说上述记载及推理的可靠性,仅从逻辑上说,这段文字只能证明勒毕国具有与美洲当地往来联系的能力,而无法证明勒毕国就在美洲,更不能证明中原王朝同样具有这种能力。西汉张骞凿空西域之前,大夏(今阿富汗一带)与中国并无往来,也不具备直接与中国进行贸易的能力,但这并不妨碍大夏的市场上出现经身毒(今印度)贩来的蜀布和邛竹杖。商代墓葬中大量出土一种叫做子安贝的海贝,这些子安贝主要属于两个亚种,其中另一种在中国沿海难觅踪迹,显然是从外部世界输入的,但无法确定是殷人与东部滨海民族交换而来,还是亲自下海捕捞得来,因此无法得出殷人善于航海的结论。同样的道理,虽然在殷墟妇好墓出出土过大量采用和田玉制造的玉器,但我们不能就此得出殷人曾经涉足过今天的新疆和田地区,或是得出殷人善于采掘和田玉的结论一样。

上古时代,当世界各地之间的人员还被高山大海隔绝的时候,他们生产的商品早已经伴随贸易的脚步,由中间商一次又一次的买卖而走遍了世界。小麦在史前就从西亚传到中国,南越王墓中出土过波斯产的银器、玻璃器;明代中国南方曾广泛流通墨西哥银元。在那个年代,中国均没有和上述国家和地区建立直接联系,甚至不知道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存在,但这并不能阻止两地之间的间接往来,人们用击鼓传花的方式将各自的奇珍异产传递到大洋彼岸,在此过程中也交流了彼此的文化。上世纪学者们曾在殷墟的殉葬坑的人骨中辨识出两类异族骨骼,一种类似今天的尼格罗人种,一种类似今天的波利尼西亚人种,而同样人种的骨骼在美洲大陆也有发现。也许正是这些南岛居民在远东与美洲的交往中起到了类似东西方贸易中阿拉伯人那样的中介角色。所以如果古代中国真的存在一些来自美洲的器物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同样,如果未来在在大洋彼岸的美洲发现一些具有东方因素的文化遗迹,乃至发现一些殷商器物,也是毫不奇怪的。

殷人虽源出东夷,但有商一代殷人与东夷关系并不融洽。今天有稽可察的是,两者的战争最早能追溯到早商的仲丁时期,根据甲骨卜辞的记载,随着时间的延续,殷人与东方的战争规模越来越大,说明东夷族的力量在不断加强,商的早期都城奄(今山东曲阜),后来也被东夷占领。殷墟出土过刻有“人方伯”字样的头骨,当是商王征伐人方(今天山东、江苏交界一带)带回的敌国首领的头颅。殷人与东夷的战争一直持续到商末,末代商王纣之所以被来自西方的周人偷袭得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对东夷的征伐中耗尽了国力,即《左传》中所谓“纣克东夷而陨其身”。东方滨海地区臣服于中原王朝是西周的事情,因此殷人不可能获得出海口。只有在周人灭商后,殷人与东夷族才在共同的敌人面前实现过短暂的联合。周武王死后不久,周公召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联合纣王的儿子武庚和淮河下游一带的徐夷、淮夷以及山东地区的奄夷、熊夷、薄姑等东夷部落共同发起叛乱,这是殷人通向大海的唯一机会。不过从叛乱被周人扑灭,武庚被杀,“三监”两个被杀一个被流放的结果来看,虽不排除个别殷遗民在东夷的帮助下浮海逃脱,但就整体而言,殷人似乎并没能好好利用这个机会。西周一些早期文献记载,殷人将领飞廉也参加了叛乱,战败后逃至海滨,但最终没能浮海远遁,终于被擒杀死,这也侧面反映了殷人的航海能力。

近日,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播出了所谓“殷人渡美”的内容,这不过是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一个老话题。1973年和1975年,美国人在加州沿海的海底发现一些人工石器,其中一个覆盖有2~3毫米的锰矿沉积。一些美国学者据此认为,这是2500~3000年前中国沉船的石锚。此说在美国国内并未产生多大反响,却在当时刚刚打开国门的中国引起热议,某些国内学者认为这是中国人率先发现新大陆的铁证,较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2500年,是古代中国航海技术高度发达的体现,云云;为了配合这一论点,国内一些学者还由此引申抛出一些相关“悬疑”,诸如什么“武王克商时,商王朝征伐人方的攸侯喜及其主力10万人神秘失踪”,“美洲发现殷人后裔”,甚至言之凿凿地说什么殷人遗民东渡太平洋去了美洲大陆,所谓“印加文化”就是“殷家文化”,“印地安”就是“殷地安”,甚至还有人认为,甲骨文中的东字不应训诂为“日在木中”,而应解释为玉米的象形,削足适履以迎合殷人渡美的理论。虽然讨论轰轰烈烈,但除了在故纸堆里搜寻到一些模棱两可的所谓“证据”外,在考古方面没有任何实质进展,最后这一话题归于沉寂。三十年过去,央视又将这些陈年旧事翻出来作为猎奇,实在有炒剩饭之嫌。



从殷商的考古和人文发现来看,所谓的一些“殷人渡美”的证据是站不住脚的。

根据古籍记载,主要活动区域是“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并不靠海。虽然商代后期商文明一直辐射到长江以南,北至辽宁,但殷人的核心活动地区始终在今天河南北部,河北、山西南部和山东西部一带,离最近的海岸线也有上百公里。
01.gif
当时山东、江苏一带的滨海地区是东夷族的栖息地。考古发现证明东夷族虽然居住在靠海的地方,但只能算“濒海民族”而不能称之为“海洋民族”,从东夷聚落遗址的灰坑看,东夷人主要仍以陆地食物为主,海洋食物不过作为补充,说明东夷人大部分的生活仍然在陆地上。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水上族群出现在汉代,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疍民”。古籍文献也指出,东夷人主要以放牧为生,生产十分落后,由于不懂得纺织技术,殷商时期的东夷还处于以兽皮裹身的蛮荒阶段。上世纪80年代,山东荣成地方曾出土一艘商周之际的独木舟,长不过3.9米,这样的小船是很难远渡重洋的。因此殷人即使还保留许多东夷人的文化特征,如鸟图腾崇拜等,但肯定无法从东夷人那里学到更多航海技术。

殷人虽亦源出东夷,早先可能也是滨海民族。但殷人脱离东夷后,生活方式已经与他们的先人产生了很大差别。史籍中记载殷人的先祖相土,已是一个善于养马的牧人,但可能还和过去的世界有所联系,所谓“相土烈烈,海外有截”;此后殷人多次迁徙,逐渐远离了海洋,到了相土的后人王亥,已是以养牛著称,本人也是在与异族争夺牧场的过程中被杀。此时的殷人,当已完成了从海滨民族到内陆民族的转变。

在殷人的统治范围内,比较大的河流只有黄河,以及今天已经不存在的济水,江南一些受商王朝影响的方国,如湖北黄陂商城,江西樟树商城等,当具备横渡长江的能力,但殷人是否有此能力不得而知。以先秦时期的技术水平,涉水行舟是一种具有相当风险的事情,周昭王南征楚国,最终淹死在汉水,此时距商灭亡不过数十年。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南巡南郡,浮江至湘山祠渡长江,遭遇大风,几乎无法渡过,始皇迁怒于湘君神,下令将湘山树木全部砍光。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9年),秦始皇南巡钱塘江,又因“水波恶”,被迫沿河上溯120里,选择河道狭窄处渡过。可见当时即便是内河交通也是凶险万分。既然风险如此之高,就免不了占卜凶吉,《周易》中保存了不少与渡河有关的卦辞,但没有占卜渡海凶吉的纪录,也可侧面说明,至少在《周易》成书的年代,中原人民基本还未涉足大海,更不用说更早的殷商时期。
02.jpg
东汉人郭宪所著《汉武洞冥记》曾记载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有“勒毕国贡细鸟, 以方尺玉笼盛百头, 大如蝇, 其状如鹦鹉”,有人认为这种小鸟就是原产美洲的蜂鸟,还煞有介事地推断出“勒毕国”当为“毕勒国”之误,说这“毕勒国”就是今天南美洲的秘鲁。且不说上述记载及推理的可靠性,仅从逻辑上说,这段文字只能证明勒毕国具有与美洲当地往来联系的能力,而无法证明勒毕国就在美洲,更不能证明中原王朝同样具有这种能力。西汉张骞凿空西域之前,大夏(今阿富汗一带)与中国并无往来,也不具备直接与中国进行贸易的能力,但这并不妨碍大夏的市场上出现经身毒(今印度)贩来的蜀布和邛竹杖。商代墓葬中大量出土一种叫做子安贝的海贝,这些子安贝主要属于两个亚种,其中另一种在中国沿海难觅踪迹,显然是从外部世界输入的,但无法确定是殷人与东部滨海民族交换而来,还是亲自下海捕捞得来,因此无法得出殷人善于航海的结论。同样的道理,虽然在殷墟妇好墓出出土过大量采用和田玉制造的玉器,但我们不能就此得出殷人曾经涉足过今天的新疆和田地区,或是得出殷人善于采掘和田玉的结论一样。

上古时代,当世界各地之间的人员还被高山大海隔绝的时候,他们生产的商品早已经伴随贸易的脚步,由中间商一次又一次的买卖而走遍了世界。小麦在史前就从西亚传到中国,南越王墓中出土过波斯产的银器、玻璃器;明代中国南方曾广泛流通墨西哥银元。在那个年代,中国均没有和上述国家和地区建立直接联系,甚至不知道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存在,但这并不能阻止两地之间的间接往来,人们用击鼓传花的方式将各自的奇珍异产传递到大洋彼岸,在此过程中也交流了彼此的文化。上世纪学者们曾在殷墟的殉葬坑的人骨中辨识出两类异族骨骼,一种类似今天的尼格罗人种,一种类似今天的波利尼西亚人种,而同样人种的骨骼在美洲大陆也有发现。也许正是这些南岛居民在远东与美洲的交往中起到了类似东西方贸易中阿拉伯人那样的中介角色。所以如果古代中国真的存在一些来自美洲的器物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同样,如果未来在在大洋彼岸的美洲发现一些具有东方因素的文化遗迹,乃至发现一些殷商器物,也是毫不奇怪的。

殷人虽源出东夷,但有商一代殷人与东夷关系并不融洽。今天有稽可察的是,两者的战争最早能追溯到早商的仲丁时期,根据甲骨卜辞的记载,随着时间的延续,殷人与东方的战争规模越来越大,说明东夷族的力量在不断加强,商的早期都城奄(今山东曲阜),后来也被东夷占领。殷墟出土过刻有“人方伯”字样的头骨,当是商王征伐人方(今天山东、江苏交界一带)带回的敌国首领的头颅。殷人与东夷的战争一直持续到商末,末代商王纣之所以被来自西方的周人偷袭得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对东夷的征伐中耗尽了国力,即《左传》中所谓“纣克东夷而陨其身”。东方滨海地区臣服于中原王朝是西周的事情,因此殷人不可能获得出海口。只有在周人灭商后,殷人与东夷族才在共同的敌人面前实现过短暂的联合。周武王死后不久,周公召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联合纣王的儿子武庚和淮河下游一带的徐夷、淮夷以及山东地区的奄夷、熊夷、薄姑等东夷部落共同发起叛乱,这是殷人通向大海的唯一机会。不过从叛乱被周人扑灭,武庚被杀,“三监”两个被杀一个被流放的结果来看,虽不排除个别殷遗民在东夷的帮助下浮海逃脱,但就整体而言,殷人似乎并没能好好利用这个机会。西周一些早期文献记载,殷人将领飞廉也参加了叛乱,战败后逃至海滨,但最终没能浮海远遁,终于被擒杀死,这也侧面反映了殷人的航海能力。
从殷商时期的航海技术看,殷人也不可能抵达大洋彼岸的美洲。

有的人认为,甲骨文中的“舟”字具有复杂的写法,似乎能从字形上说明商代的船只已具备相当高的水平,甚至言之凿凿地认为商代已经出现了带舱板、舱壁的木板船,云云。这种说法似乎很难成立,商代缺乏金属工具,木材加工颇为不易,没有任何文献或考古资料能够证明商代已经出现了木板船,今天能看到的最早的木板船的实物年代大约为西汉时期的制品,且极为粗糙,当是处于独木舟向木板船过渡时期。由于缺乏金属工具,澳大利亚土著人在木头上烧火,先烧掉一层,再以石斧刨去一层,如此反复加工,才能制成独木舟,正如《周易·系辞》所云“刳木为舟”。同样是由于缺乏金属工具,加工板材尤其困难,近代海南黎族人采取楔劈法制作板材,先从树干一端砍一切口,插入木楔,撑大裂口后再加入第二块木楔,如此不断,方能把原木一劈为二,如果想劈木板,还要继续同样操作。劈下的木板还需经石锛、石球的进一步打磨才能大致平整。《尔雅·释水》中所提的“方舟”,也不是大型木板船,而是几艘小型木船拼联而成,一如今天台湾高山人使用的“艋舺”。因此,殷人使用的舟船,应当仍以竹木筏、独木舟为主,偶有大船,也不过相当于云南摩梭人的“猪槽船”,由两个独木舟并联而成,中间以木楔加固,其形态正与甲骨文中看似带舱板、舱壁的“舟”字写法一致。孔子云:“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桴者,木筏子也,孔子距商灭亡已有500余年,出海仍然依靠这种简陋的工具,殷商时期船舶制造能力只会比这更为低下。

此外没有任何文献或考古资料能够证明商代已经出现了风帆。据说有人在甲骨文中辨识出了“凡”字,并以此推断凡通帆,从而牵强地得出商代已有风帆的结论,甚至进而推导出商代船只已经具有了桅杆等复杂结构,这实在是犯了想当然的错误。众所周知,古文中风帆也称“席”,因为帆布的主要原料——棉花在在宋代才传入中国,在此之前,中国(以及整个东亚)的船只基本都采取席帆,也就是用竹席兜风。从造字原理看,即使甲骨文中有“凡”字,也绝不可能通“帆”,因为当时的风帆可以从木从竹从草从席,就是不可能从巾,不能和“帆”通假。古汉语中“炮”、“砲”两字不能通假也是同样的道理,前者从火,意指加热;后者从石,专指一种远程投石武器。按风帆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史籍中,是殷商灭亡1000余年后的汉代,公元前3000年,地中海就出现了带风帆的船只,所以地中海的先民才可以自由地往来于大海上,中国要等到3000年后才出现类似装备。与此相应的是,现有出土的所有刻有船只形象的先秦青铜器上,均没有出现风帆,全部都是人力划桨。也就是说,殷商时代风帆极有可能还不存在。

三千年前人类文明尚且处于童年,更不用说航海知识。先秦古人对大海的认识仅限于海上神山、仙人、不死药之类传说,从春秋末年开始,历代君王不断派遣船队出海寻找,结果均一无所获,说明此时的航海技术连东海对面的日本、琉球尚不能企及,遑论大洋彼岸的美洲。春秋的范蠡从江南浮海至山东,不过是从一个已知地点到另一个已知地点,且全程紧贴海岸线,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跨海航行,直到前108年汉武帝发兵从山东渡海征伐朝鲜,中国人的脚步才第一次真正远离陆地,此时距武王灭商已过去900年。按中国与日本的往来见诸记载是东汉,台湾岛见诸记载是三国时期,而琉球则一直到隋代才见诸中国史书记载,侧面反映了中国航海水平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

中国与美洲相距半个地球,直线距离超过1万公里,如果要利用洋流和季风,航程更要达到1.5万公里。且不说大洋深处的惊涛骇浪,仅仅是东海海域,直到唐朝仍然是商旅闻之色变的凶险之地。以中日间著名的遣唐使运动为例,根据日本的统计,派往中国的遣唐使船队有大约1/4遭遇海难沉没,如第11批遣唐使在归途中遭遇风暴,首船上的副使小野石根等38名日本人和唐使赵宝英等25名中国人一起卷入海中,船只折为两半;第13批遣唐使出发时,第三船舵折舷脱落,海水灌入船中,大多数人溺毙,只有少数得以逃生。日本诗人晁衡随第11批遣唐使归国,途中遭遇风暴,竟飘至越南,大多数人被当地土著杀死。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旅途尚且如此艰险,要1700年前的殷人前往万里之外的美洲大陆,其难度可想而知。

后世有不少探险家和航海爱好者采取仿古航行的方式横渡太平洋, 1955年4月,台湾青年种玉麟等5人驾驶“自由中国”号木帆船从基隆启航,经琉球、日本,4个月后抵达北美。一些学者据此认为“一叶扁舟也可以往返太平洋两岸”,并认为殷人完全有可能循同样的路线进行迁徙。事实情况是:“自由中国”号并非青铜时代的仿古船,而是1949年福州制造的海运木帆船,配有导航、通信设备,船员受过高等教育。即便如此,当“自由中国”号当刚驶至台湾北部, 船桅滑车便在6 级东北风中被毁, 以致不能控制船,幸遇渔轮搭救拖回基隆港。第2次出航,在驶向琉球群岛途中遇强风,舵柄被折处境危急,幸遇1艘过路的客轮救助脱险,拖至日本冲绳岛那坝港。修复后,在驶向日本横滨途中帆杆又被风折断,在横滨港34天方修复好。从横滨向太平洋横渡途中, 主桅帆杆再次被阵风吹断,尾舵也失控,幸而有那坝港给的10套配件拿出抢修方得转危为安。3000多年前的殷人如果也想东渡美洲,显然是没有这个运气的。

1947年,挪威人海尔达尔等6人驾驶完全按古印第安人工艺制作的仿古木筏“康提基”号从秘鲁出发,经历4个月的航行西行8000公里抵达波利尼西亚群岛。必须承认这是一次伟大的仿古航行,但也应当指出,作为一群掌握现代知识的人,他们具备殷人所无法企及的优势:他们懂得太平洋水文、气象规律是什么,懂得现代航海知识和实际操作方法,最重要的是他们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他们可以选择最合适的天气启航,可以根据目的地从容计划食物和水的储备,还有搜救人员随时待命提供救援。哥伦布的年代,人们还以为大西洋的西边是所谓“世界的尽头”,船只西行会掉入无底深渊,首航美洲时,才驶离母港1个月,船员就难以承受在陌生海域航行的巨大压力,阴谋要杀死哥伦布调头返航。这一切殷人一概不具备,一入茫茫大海,除了祈求鬼神庇护别无它法。
从美洲考古和人文发现来看,所谓的一些“殷人渡美”的证据也站不住脚。

一些所谓“证据”指在美洲许多地方出现过来自中国的文化遗存,或是与中国类似的文化形态。中美洲的奥尔梅克文化大约与殷商同时期,被认为是与殷商文化关系“嫌疑”最大的美洲文明。1955年,在墨西哥拉文塔地方的奥尔梅克文化遗址中发现一个祭祀坑,出土了16个玉雕人像和6块玉板,1959年美国华盛顿出版的《拉文塔发掘报告》对此有极为详细的记述。根据发掘报告,其中4块玉板为浅灰色,显然来自同一块石材。这些玉石上的确有一些刻画图案,但都不完整,也许是原先石材上的图案,被分割后变得支离破碎难以辨认;另两块玉石的颜色分别是浅绿色和蓝灰色,上面没有任何图案。就是这样一个再明确不过的事实,到了某些“学者”嘴里,不知怎的就成了“6块白色玉圭”,“玉圭上刻有商王祖先的名字”,进而再结合殷人尚白的传统,牵强附会出这是“殷遗民祭祀祖先的牌位”,应当说,这已经超出了一般的学术讨论,进入了方舟子先生擅长的领域。

现有的其它考古和人文资料也难以证明奥尔梅克文明与殷商文明有什么关系。如果殷人的确曾经在美洲大陆生活过,那么必然留下不少遗迹,尤其是墓葬,至少是采取殷人葬制的墓葬。古代北欧的维京人先于哥伦布数百年来到美洲,并建立了若干定居点,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早已被考古发现所发现和证实,但遗憾的是,迄今奥尔梅克文明还没有发现一具人类骨骸,也没有任何报告能够证明曾经发现过采取类似殷人葬俗的墓葬,或是类似殷商文化的生活遗址。我们无法通过复原奥尔梅克人像的方式来判断所属人种,但遗址中的巨大石雕头像却明显不是东亚人种。此外,如果殷人真去过美洲,必然是在美洲西海岸登陆,殷商文明必然首先在西海岸传播;然而奥尔梅克文明主要集中在中美洲环墨西哥湾的东海岸地区,拉文塔就是一个墨西哥湾近海一个方圆不过5平方公里的小岛,为什么殷人登陆美洲后没有就近建设新家园,而是继续长途跋涉横穿整个中美洲,跑去大陆的另一端,再飘洋过海登上一个小岛之后才开始他们的新生活?这不符合基本的常识。

“殷人渡美”理论在人文学方面还有三点难以解释的破绽:其一,殷人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凡是殷商文化覆盖的地域,无不出土过大量富有鲜明文化特色的精美青铜器,可是在铜矿资源丰富的美洲却很晚才掌握青铜冶炼术,更不用说铁器了,甚至当西班牙征服者踏上美洲时,当地的印第安人主要还是使用石器,只有少量青铜器。另一个破绽是,殷人会制造车辆,美洲印第安人不要说制造车辆,就连车轮也完全不懂得制造。最后,东亚人种是以B型血比例高而著称,美洲印第安人却是几乎清一色的O型血。如果殷人真的在美洲生活过,为何没有将青铜冶炼术和车辆制造术带入美洲?为何印第安人的血统仍然如此单一?以上证据都指向一个结论,那就是殷人没有到达过美洲;即使有,也决不是有组织的大规模迁徙,所以没有对当地文化和血统带来太大的影响和改变。

1973年和1975年,美国人在加州沿海的海底发现一些人工石器,其中一个覆盖有2~3毫米的锰矿沉积。石器的形制类似古代东亚的石锚,据说此前在美国太平洋沿岸从未被发现,在亚洲却常有出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莫里亚蒂将石锚岩样交北京大学地质系安泰庠教授化验分析,得出了“岩石与中国台湾地区的灰岩成分一致”的结论。莫里亚蒂据此认为,这是2000~3000年前来自亚洲的石器。问题在于,锰沉积的速度是不稳定的,并不能作为判断石器时间的依据;石材的成分分析也是结论不一。1982年1月4日的《美国先驱论坛报》曾发表了加州大学地质系弗·佛罗斯特教授的文章,认为当地海洋锰沉积速度要快于其它海域,这些石锚的历史不过100年左右,可能是太平洋沿岸的华工或华人渔船丢弃的,并认为石锚的材质“是加州沿岸最常见的海岸岩层之一”,与莫里亚蒂的结论大相径庭。加州大学人类学家阿门特奥特还进一步指出,直到20世纪的头几十年,加州沿海地区的一些船只还在使用类似的石锚。退一步说,即使该石锚真的原产于台湾岛,也无法证明殷人具有横渡太平洋的能力,因为3000年前殷人足迹还没有涉及台湾岛,甚至不知道这个岛的存在,当时台湾岛的居民可能是百越人或南岛人种,和殷人没有任何关系。


史前石锚
至于说什么“殷人到达美洲后,念念不忘殷地安阳,至使‘殷地安’成为口头禅,约定俗成,相沿传袭,遂成今日‘印第安’之名”,这更是不值一驳的无稽之谈。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印第安”不是印第安人的自称,而是外来殖民者对他们的称谓。哥伦布发现美洲本是一个意外,他的初衷是寻找通往印度的航线,初到美洲时还以为自己到了印度,于是将当地居民称为“印度人”,音译成中文即为“印第安人”。美洲加勒比海地区曾有“西印度群岛”的地名,可以作为这段历史的佐证。今日居然有不学无术之人将此作为殷人渡美的证据,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早在1761年,法国汉学家德·岐尼(一译金勒)在给法国文史学院所作《美洲海岸与中国人航迹之追究》的讲演中就提出“中国人早于哥伦布到达美洲”的假说,至今已有250余年,然而“殷人渡美”在中国成为热门话题,基本集中在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初期两个时期。这其中有着极为深刻的时代与人文背景。

1840年,英国人用鸦片和枪炮打开中国的大门后,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阶层中普遍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以为“英夷”之类西方国家就像匈奴、鲜卑一类的“戎狄”那样,不过是一群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武器精锐文化落后的野蛮人,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莫名的文化优越感中。即使有部分先知先觉的中国人开始睁开眼睛正视世界,也多跳不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旧圈子,试图在不改变传统的中国思想、道德、伦理等基本价值观体系的前提下,仅仅通过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达到“师夷之术以制夷”的目的。在这一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中国开始了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然而洋务运动并没有换来中国的富强,甲午一役中国惨败在后起之秀日本的手下,随即而来的庚子国难更是使中国彻底堕入半殖民半封建的深渊。步入20世纪的中国已沦落到亡国灭种的边缘。残酷的现实深深地刺痛了中国人,也击碎了传统知识分子残存的最后一点点文化优越感,一部分学者转而主张彻底摒弃中国传统文化,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甚至有的人主张废弃汉字,改用拉丁化拼音方案等等。

类似的情况出现在1978年中国再次打开国门之后。当时的中国面临的是被“开除球籍”的严峻形势,面对扑面而来的外部世界,中国人除了艳羡,还有对国家和民族未来命运的担忧,100多年前的问题再一次摆在面前:中国人还能够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吗?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给出否定答案的居然是中央电视台这样的“主流”媒体,这一时期央视曾制作过一部轰动一时的政论片《河殇》,公然鼓吹中华文明已经没落,诸如“亚细亚的太阳陨落了”;“单靠这片黄土和这条黄河已经孕育不了新的文化”;“崭新的文明,它不可能再从黄河里流淌出来”;“这片土黄色的大地不能教给我们什么是真正的科学精神”;“命运就给中国人安排了这样一种生存空间”……等等,与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何其类似。

这种思潮的结果表现出来就是崇洋媚外,进口货走俏、洋学历吃香,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在国民自信心整体严重缺失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一个“洋人”,岐尼也好,莫里亚蒂也好,在一些中国人看来,他们的理论似乎比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具有更高的“含金量”。于是乎岐尼的假说就在这个时候被重新“发现”,并如获至宝地引入中国;莫里亚蒂的观点也是在这个恰当的时机被中国人广为所知的。

弱国总是敏感而浮躁的,他们既然无法正面与强国抗争,只能转而在其它领域寻求精神安慰,要么在故纸堆中寻找昔日的荣光,要么利用竞技体育的胜利来“扬我国威”。他们总是试图证明自己眼下并不差劲,如果实在证明不了,就退而证明自己“祖上也阔过”。所以才会有“端午是韩国的,四大发明是韩国的,长白山是韩国的,整个宇宙都是韩国的”此类充满喜剧色彩的荒诞观点,才会将女排五连冠上升到国家荣誉高度,不能输也输不起。“殷人渡美”说在国人自信心两度跌入最低谷时两度沉渣泛起,个中原委亦大体如此。

至于当下央视再次提及这一话题,我们似乎只能理解成无知者无畏……
这些砖家难道看过马亲王的书么?
祥瑞御免啊
不过既然能长征10万光年,“殷人渡美"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质疑瀚海技术的人为什么不思考一下,太平洋岛屿上的土著是怎么过去的?技术更加原始的土著可以渡过太平洋,殷人为什么不可以?
殷人掌握那些土著的航海知识么?
按现代科技,金字塔,长城也都是不可能的任务
夏商时期的中原人,野心蓬勃,四处征服,但是技术条件有限。

零星的航海或许有,但是大规模有组织的不大可能有。
回复 1# kpi
马亲王的小说写的不错
tomcat7836 发表于 2011-1-26 12:03
马亲王是谁?
殷商舰队玛雅征服史
LS坏人们为什么要说出那个名字......
祥瑞御免,家宅平安
我觉得马亲王的比楼主要好,起码我看的津津有味,楼主的贴看了三句就不想看了
祥瑞御免,家宅平安
为什么要提马亲王
美名扬 发表于 2011-1-26 10:56
新西兰、夏威夷直到中世纪才被太平洋土著发现,何况从太平洋一头横渡到另一头
不太可能,这种事最好不要去炒,有点向棒子看齐的嫌疑
祥瑞御免,家宅平安
苏武牧羊 发表于 2011-1-26 11:46

按现代科技怎么个不可完成了?
有传说是通过白令海峡过去的,那时候,海峡还是连一块的,也就是一块整冰。
4000-5000年前山东半岛和北方的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就有了海上交流。从地理上看走朝鲜日本北海道经阿留申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更何况日本的人种后来几乎发生了完全的改变。去美洲并不是不可能的。搂住的文章理由基本上不成立
《殷商舰队玛雅征服史》:

倘有人总要把书中的情节与现实中的历史对照,哪怕他们看起来如此之相似,作者绝对不会为由此产生的灾难性后果负责,也绝对不会承认。
amolin 发表于 2011-1-27 14:13
1、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海上交流与和美洲大陆的交流难度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2、经北道千岛群岛、阿留申群岛的路线存在理论可能,但殷商时期的技术水平很难走这条航线。
3、外来人种只需要渡过对马海峡就可以到达日本,与渡过太平洋的难度同样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如果说我的文章理由基本上不成立,麻烦摆证据。光是破题而不立论这谁都会。
LZ是搞笑的吧,使用石器的印第安人都上的去,使用青铜器的殷人倒上不去
祥瑞御免,家宅平安
不许提马亲王
体制内 发表于 2011-1-27 15:56
从印第安人的方言和基因变异看,他们大约是5万年前来到北美,进而扩散到南美。
而当时正好地球处于寒期,海水后退,白令海峡还是陆地,是从白令海峡陆桥上走过去的。
祥瑞御免,家宅平安

阿弥陀佛
目前在中美洲发现的1.2万年前的古人形态上是接近澳洲土著的。也就是说南方的古人至少在1.2万年前就征服了太平洋
支持楼主,楼上那些反对楼主的也应该像楼主那样写出自己的观点并作证自己的观点
祥瑞御免,家宅平安
上两张图吧。都是美洲的出土文物。
当年郭沫若也支持所谓殷人东渡。
这只是一个国际的假说,并非定论。但也不能说完全是空穴来风。
祥瑞御免家宅平安。
asherhoa 发表于 2011-1-28 10:23
举谁不好非举老郭……
血型和宗教足以表明问题了,中美印第安人里有白人神、黑人神,可没有华夏神
血花刀剪 发表于 2011-1-28 10:42

有学者可是把库库尔坎和中国的龙联系到一起哪。
其实国际上连古文明起源自外星人的假说都有,还有大西洲、姆大陆等等假说,这个假说在有强硬证据彻底驳斥以前,至少还可以存在。
这个事情 没有直接的史料 来确认或者否认,所有的说法都是推测,横渡太平洋在公元前1000年看起来确实不可思议,不过这个时代同样不可思议的还少么。。
倒不如说印度是殷人后裔还靠谱点,起码可能性比东渡高了几个数量级——发音也像哦


当初在一本《飞碟探索》上看见“殷地安”的说法当场就把书撕了。
太TM恶心了。

当初在一本《飞碟探索》上看见“殷地安”的说法当场就把书撕了。
太TM恶心了。
amolin 发表于 2011-1-27 14:13

============

+1

好比维京人一样, 只要不太远离海岸线, 渡美无论于哪方面来说都不太难, 就是时间比哥仑布或许长点而已.
amolin 发表于 2011-1-28 09:46

==============

那问题就来了, 西班牙人之前的中美洲土著, 和澳洲土著, 何以外表会有区别?  :D
JC谢尔曼 发表于 2011-1-28 13:45
殷人的活动区域并不靠海哦,没有出海口的民族怕是没有航海知识。如果说东夷族渡美还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