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印度只有考不上印度理工的学生,才会去麻省理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18:52:05
“我就是因为考不上印度理工,才到麻省理工来的。”一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印度学生在开学时这样回答教授的提问,当时,教授看到新生里有一位来自印度,好奇地问:“你怎么会在这里?你的国家有印度理工学院,为什么不去那里呢?”

  这是在印度理工学院的校友中广为流传的一个段子。
  
  印度理工学院是印度最好的大学,印度人考这所学校比美国人考麻省理工学院要难很多——2010年报考印度理工的学生超过了45万,招收名额只有不到一万名,录取率为2%。相比之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2010年秋季的录取率是10%。这一录取比例相对于中国的清华、北大不足为奇,但印度理工却有其独到之处,成为世界级名校。它每年为印度的软件业输送大批人才;在美国硅谷,则聚集着大批印度理工毕业生。
  
  I、IT、IIT是印度的三个重要标识,I是指印度文化,IT指领先的印度IT产业,而IIT,就是印度理工学院。
  
  “印度理工学院神话”是许多印度人从十来岁起就被灌输的信念——考上了这所大学,他们的阶层、背景、社会关系都不再重要,仅凭一张毕业证就能立足社会。为了考进这所学校,孩子们起早贪黑,早上4点半就起床去上补习班,上完补习班之后上正课,正课结束之后,晚上还要补习。
  
  “想象一下,一个19岁的男生5年没看过电影,没读过一本课外书,没看过电视,甚至连女孩都没追过,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啊?”印度理工校友桑迪潘·德布在《印度理工学院的精英们》一书中写道。
  
  每一名想要进入印度理工学院的学生都要参加联合入学考试(JEE),它是专为印度理工学院设置的考试,只考理科,分别是数学、物理和化学。物理考卷中的题目常常需要用到微积分。三科分别设置淘汰线,仅仅总分合格是不够的,必须每科都同时高于各自的淘汰线。笔试通过了,还要参加长达五天的面试,并在此期间按笔试的排名顺序选择自己的专业。
  
  以前,许多人会连续多年报考印度理工学院,在已经入学的学生里,有60%的人都考了两到三次。2007年起,联合入学考试出台了新规定,每人最多只能考两次。
  
  招考的过程极为严格,就连印孚瑟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墨希都说自己无法把儿子弄进印度理工,“印孚瑟斯”是印度第一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墨希被称为“印度比尔·盖茨”,他说:“印度理工没有腐败,这里完全凭本事吃饭。”他的儿子没考上印度理工,不得不遗憾地去念了美国加州理工。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南出生在印度,当年,他也没能通过联合入学考试,与印度理工擦肩而过。
  
  每一个考上印度理工学院的年轻人都是赛跑中的赢家,他们由此坚信“无论何时、何地、任何事,你都可以做得到”。那些从印度理工毕业的学生,如果随后取得事业成功,这种优越感可能会持续一生;而对那些没有成就大业、以卖肥皂为生的毕业生而言,曾经考取印度理工的经历,可以称得上是他们的人生巅峰了。
  
  为了写作《印度理工学院的精英们》,桑迪潘·德布访问了许多印度理工的成功校友。他们普遍不记得自己当年究竟从课堂上学到了什么,他们的收获来自课堂之外。这些人最一致的说法是,在印度理工学到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最优秀的人竞争。
  
  学院里考试的试题都是开放式的,没有ABCD的选项,教授们认为这样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要通过这些考试相当不易,仅仅是写答案就会写到手疼。一位学生因为担心考试通不过而在宿舍电扇上上吊,这并不是虚构的场景,在过去五年里,有八名印度理工学生自杀,其中五名是在宿舍上吊。一个四人委员会在调查了最近的自杀事件之后,建议将学生宿舍的吊扇换为座扇,以避免学生上吊。
  
  这个学校的学生宿舍房间简陋,供水不足,厕所里满是爬虫。食堂里,鱼肉奇特的味道中混杂着肥皂的气味,而鸡肉则泛着类似于工业油脂的味道。铁质的餐盘虽已千疮百孔,却也堆得下各种“美味”。食物的质量与它的教育地位比起来显得非常不相称。桑迪潘说,在这里呆上几年,真就什么都吃过了。
  
  然而,六年的印度理工生活,也让德布明白,味觉只不过是主观的幻觉,印度理工的生活“教育我们在将来的职场中要绷紧神经,在疯狂而野蛮的社会中学会逆境生存”。
  
  毕业生都出国,最终都回国
  
  印度理工的许多毕业生选择了飞往美国,对此该校一位教授持支持态度,他说:“我觉得我们所有的学生毕业后都应该出国,去美国、德国,或者其他更远的国家。但是他们最终都应该回到自己的祖国”,“因为这里的生活很艰难”。
  
  自1953年建校以来,大约有两万五千名印度理工校友定居在了美国。印度理工孟买校区的S.P.苏克哈特姆教授在他1990年代出版的《真正的人才外流》一书中说,根据他的研究统计,美国吸引印度理工毕业生的最主要因素包括“舒适的生活”、“追求一流科学技术的使命”、“强烈的正义感和公平竞争的意识”。而印度令他们移居海外的负面因素则包括:令人窒息麻木的官僚政治,脏、乱、拥挤的城市环境,缺乏一流的工作机会。德布认为这些结论时至今日仍然适用。
  “你愿意生活在何处?每个印度理工毕业生,不管愿不愿意,在其生命中的某些时候都得回答这一问题。”德布在他的书中写道。
  
  德布去访问了那些选择移民美国的校友,发现尽管他们过着类似群居的生活,做一些无足轻重的工作,但是在美国,供水和供电都是有保障的,而且还有一个相对清廉的政府,飞机能准时起飞,生活也舒适惬意。“美国的生活中的麻烦事要比在印度少得多。”印度理工学院教授印地立桑说。在印度,尽管印度理工毕业生大都属于收入最高的2%的人群,但是,断水和停电从来都是印度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铁路售票处还是供电局,服务质量也都差很远。
  
  德布追问,有多少印度理工毕业生曾斗志昂扬,却在毕业后逐渐远离与生俱来的天分,最终选择一种安全、稳定和枯燥的工作,过着与常人无异的平凡生活?有多少人在学校里学习的是理性思考、摈弃偏见,但从来都不会分辨办公室政治中的细微差别,以致在偌大的办公楼中没有立足之地?
  
  也有一些印度理工毕业生成功抵御了美国诱惑而留在了印度,积极投身于印度工业的发展,却发现所有技术设计都是来自国外,明明知道它有缺陷却也无能为力,所能做的不过是对这些设备进行维护。
  
  印度理工的毕业生该何去何从?“社会已经倾其所能,将他所能给予的最好部分全都给了你,那么现在你就应该对社会有所回报。而且,你不能抱怨社会的现状,因为你所接受的精英教育就是为了让你能够驾驭和改善这一社会。”印度理工学院马德拉斯校区的阿斯克·胡恩教授说。
  
  美国Force.com副董事长安舒·沙玛在看完电影《三个傻瓜》后写了一篇博客,说这部电影让他想起了在印度理工学院克勒格布尔分校度过的日子。印度旧日的英雄是影星、板球手、自由斗士和政治家,“英雄观念的转变在电影中表现得很清楚”,沙玛写道,“电影中的‘英雄’是一个为学习而学习的孩子——去发现、去创造,鄙视印度延续了几十年的机械式学习,并致力于教育更多的小孩。”
  
  “我觉得我们所有的学生毕业后都应该出国,去美国、德国,或者其他更远的国家。但是他们最终都应该回到自己的祖国。”印地立桑说,“除非你特别聪明,在印度无处施展你的特殊才能,就像诺贝尔奖得主苏不拉曼扬·钱德拉塞卡那样。旅行可以增长见识,开阔眼界。这样的旅行有着悠久的历史,英国人在完成学业后都会进行一次欧洲大旅行。我常常问我的学生们:你们的生命中需要什么?他们常常回答说:挑战。那么,什么是挑战?他们回答:做一些艰难的事情。所以我常对他们说:那就留在印度吧,因为这里的生活很艰难。”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黄永明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317845.shtml“我就是因为考不上印度理工,才到麻省理工来的。”一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印度学生在开学时这样回答教授的提问,当时,教授看到新生里有一位来自印度,好奇地问:“你怎么会在这里?你的国家有印度理工学院,为什么不去那里呢?”

  这是在印度理工学院的校友中广为流传的一个段子。
  
  印度理工学院是印度最好的大学,印度人考这所学校比美国人考麻省理工学院要难很多——2010年报考印度理工的学生超过了45万,招收名额只有不到一万名,录取率为2%。相比之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2010年秋季的录取率是10%。这一录取比例相对于中国的清华、北大不足为奇,但印度理工却有其独到之处,成为世界级名校。它每年为印度的软件业输送大批人才;在美国硅谷,则聚集着大批印度理工毕业生。
  
  I、IT、IIT是印度的三个重要标识,I是指印度文化,IT指领先的印度IT产业,而IIT,就是印度理工学院。
  
  “印度理工学院神话”是许多印度人从十来岁起就被灌输的信念——考上了这所大学,他们的阶层、背景、社会关系都不再重要,仅凭一张毕业证就能立足社会。为了考进这所学校,孩子们起早贪黑,早上4点半就起床去上补习班,上完补习班之后上正课,正课结束之后,晚上还要补习。
  
  “想象一下,一个19岁的男生5年没看过电影,没读过一本课外书,没看过电视,甚至连女孩都没追过,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啊?”印度理工校友桑迪潘·德布在《印度理工学院的精英们》一书中写道。
  
  每一名想要进入印度理工学院的学生都要参加联合入学考试(JEE),它是专为印度理工学院设置的考试,只考理科,分别是数学、物理和化学。物理考卷中的题目常常需要用到微积分。三科分别设置淘汰线,仅仅总分合格是不够的,必须每科都同时高于各自的淘汰线。笔试通过了,还要参加长达五天的面试,并在此期间按笔试的排名顺序选择自己的专业。
  
  以前,许多人会连续多年报考印度理工学院,在已经入学的学生里,有60%的人都考了两到三次。2007年起,联合入学考试出台了新规定,每人最多只能考两次。
  
  招考的过程极为严格,就连印孚瑟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墨希都说自己无法把儿子弄进印度理工,“印孚瑟斯”是印度第一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墨希被称为“印度比尔·盖茨”,他说:“印度理工没有腐败,这里完全凭本事吃饭。”他的儿子没考上印度理工,不得不遗憾地去念了美国加州理工。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南出生在印度,当年,他也没能通过联合入学考试,与印度理工擦肩而过。
  
  每一个考上印度理工学院的年轻人都是赛跑中的赢家,他们由此坚信“无论何时、何地、任何事,你都可以做得到”。那些从印度理工毕业的学生,如果随后取得事业成功,这种优越感可能会持续一生;而对那些没有成就大业、以卖肥皂为生的毕业生而言,曾经考取印度理工的经历,可以称得上是他们的人生巅峰了。
  
  为了写作《印度理工学院的精英们》,桑迪潘·德布访问了许多印度理工的成功校友。他们普遍不记得自己当年究竟从课堂上学到了什么,他们的收获来自课堂之外。这些人最一致的说法是,在印度理工学到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最优秀的人竞争。
  
  学院里考试的试题都是开放式的,没有ABCD的选项,教授们认为这样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要通过这些考试相当不易,仅仅是写答案就会写到手疼。一位学生因为担心考试通不过而在宿舍电扇上上吊,这并不是虚构的场景,在过去五年里,有八名印度理工学生自杀,其中五名是在宿舍上吊。一个四人委员会在调查了最近的自杀事件之后,建议将学生宿舍的吊扇换为座扇,以避免学生上吊。
  
  这个学校的学生宿舍房间简陋,供水不足,厕所里满是爬虫。食堂里,鱼肉奇特的味道中混杂着肥皂的气味,而鸡肉则泛着类似于工业油脂的味道。铁质的餐盘虽已千疮百孔,却也堆得下各种“美味”。食物的质量与它的教育地位比起来显得非常不相称。桑迪潘说,在这里呆上几年,真就什么都吃过了。
  
  然而,六年的印度理工生活,也让德布明白,味觉只不过是主观的幻觉,印度理工的生活“教育我们在将来的职场中要绷紧神经,在疯狂而野蛮的社会中学会逆境生存”。
  
  毕业生都出国,最终都回国
  
  印度理工的许多毕业生选择了飞往美国,对此该校一位教授持支持态度,他说:“我觉得我们所有的学生毕业后都应该出国,去美国、德国,或者其他更远的国家。但是他们最终都应该回到自己的祖国”,“因为这里的生活很艰难”。
  
  自1953年建校以来,大约有两万五千名印度理工校友定居在了美国。印度理工孟买校区的S.P.苏克哈特姆教授在他1990年代出版的《真正的人才外流》一书中说,根据他的研究统计,美国吸引印度理工毕业生的最主要因素包括“舒适的生活”、“追求一流科学技术的使命”、“强烈的正义感和公平竞争的意识”。而印度令他们移居海外的负面因素则包括:令人窒息麻木的官僚政治,脏、乱、拥挤的城市环境,缺乏一流的工作机会。德布认为这些结论时至今日仍然适用。
  “你愿意生活在何处?每个印度理工毕业生,不管愿不愿意,在其生命中的某些时候都得回答这一问题。”德布在他的书中写道。
  
  德布去访问了那些选择移民美国的校友,发现尽管他们过着类似群居的生活,做一些无足轻重的工作,但是在美国,供水和供电都是有保障的,而且还有一个相对清廉的政府,飞机能准时起飞,生活也舒适惬意。“美国的生活中的麻烦事要比在印度少得多。”印度理工学院教授印地立桑说。在印度,尽管印度理工毕业生大都属于收入最高的2%的人群,但是,断水和停电从来都是印度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铁路售票处还是供电局,服务质量也都差很远。
  
  德布追问,有多少印度理工毕业生曾斗志昂扬,却在毕业后逐渐远离与生俱来的天分,最终选择一种安全、稳定和枯燥的工作,过着与常人无异的平凡生活?有多少人在学校里学习的是理性思考、摈弃偏见,但从来都不会分辨办公室政治中的细微差别,以致在偌大的办公楼中没有立足之地?
  
  也有一些印度理工毕业生成功抵御了美国诱惑而留在了印度,积极投身于印度工业的发展,却发现所有技术设计都是来自国外,明明知道它有缺陷却也无能为力,所能做的不过是对这些设备进行维护。
  
  印度理工的毕业生该何去何从?“社会已经倾其所能,将他所能给予的最好部分全都给了你,那么现在你就应该对社会有所回报。而且,你不能抱怨社会的现状,因为你所接受的精英教育就是为了让你能够驾驭和改善这一社会。”印度理工学院马德拉斯校区的阿斯克·胡恩教授说。
  
  美国Force.com副董事长安舒·沙玛在看完电影《三个傻瓜》后写了一篇博客,说这部电影让他想起了在印度理工学院克勒格布尔分校度过的日子。印度旧日的英雄是影星、板球手、自由斗士和政治家,“英雄观念的转变在电影中表现得很清楚”,沙玛写道,“电影中的‘英雄’是一个为学习而学习的孩子——去发现、去创造,鄙视印度延续了几十年的机械式学习,并致力于教育更多的小孩。”
  
  “我觉得我们所有的学生毕业后都应该出国,去美国、德国,或者其他更远的国家。但是他们最终都应该回到自己的祖国。”印地立桑说,“除非你特别聪明,在印度无处施展你的特殊才能,就像诺贝尔奖得主苏不拉曼扬·钱德拉塞卡那样。旅行可以增长见识,开阔眼界。这样的旅行有着悠久的历史,英国人在完成学业后都会进行一次欧洲大旅行。我常常问我的学生们:你们的生命中需要什么?他们常常回答说:挑战。那么,什么是挑战?他们回答:做一些艰难的事情。所以我常对他们说:那就留在印度吧,因为这里的生活很艰难。”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黄永明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317845.shtml
IIT早有耳闻,是传说中的牛校。
但是我还是要说,他们最牛的地方其实是英文写作。。。。
牛吹大了
这算不算一个段子引发的笑料?
我在遥望,火车之上
    有多少阿三在民主地飞翔
    昨天遗忘啊 风干了忧伤
    我要和你重逢在那苍茫轨道上
    生命已被牵引 随车飘荡
    有你的远方 就是天堂
“我就是因为进不了蓝翔技校,才没办法考了哈佛......”
这玩意没个说,清华北大不是号称美国高校的预科学校么……
反过头来看,反而是哈工大,西工大之类的学校的学生留在国内的多
貌似是个笑话。
见笑了。第一次听说。
南方的臭脚,味太大了,应该洗洗
截图1295701347.jpg
那就留在印度吧,因为这里的生活很艰难。”
印度什么时候解决了一亿文盲半文盲问题在谈吧!
《南方周末》的恒河尸水喝多了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1-1-22 21:20


    开啥玩笑,印度文盲起码有3亿
民主的灯塔,神奇的国度
回到国家,这种精神很好啊
启文路 发表于 2011-1-22 21:25
这8亿非文盲的标准是用任何文字写一句有意义的话.
老文了,第一次看时还真的被忽悠了……-_-||
一条恒河波浪宽 风吹浮尸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民主的号子~~~~~
南方周末有往地摊小报发展的趋势。
南方周末有往地摊小报发展的趋势。
一条恒河波浪宽,风吹浮尸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民主的号子,看惯了自由的白帆
一条恒河波浪宽,风吹浮尸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民主的号子,看惯了自由的白帆

这是阿琼的祖国

是它抹油的地方

在这片牛X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咖喱的气味
印度理工
比南翔技校还牛么
南方周末一如既往地标题党~~~
印度理工再牛有什么用,说白了就是给别人培养人才。
印度理工牛有什么用,培养出来的人跟现实严重脱节,有本事让LCA、阿琼什么的先定型再说。
印度理工还是可以的,上次排进亚洲前10了,唯一入榜的非中(含香港)日韩新国家的高校。
培养出啥牛人来没?

还不都是打工的, 能到外企打工就牛吗
一条恒河波浪宽,风吹浮尸香两岸。三哥就在岸上住,听惯了民主的号子,看惯了自由的白帆

这是阿琼的祖国

是它抹油的地方

在这片牛X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咖喱的气味

===后面有才的兄弟继续续:D
MIT是世界第一从任何的权威排名都是第一,印度是不是神油抹多了还有南方周末
呵呵,“我就是因为进不了蓝翔技校,才没办法考了哈佛”
启文路 发表于 2011-1-22 21:25

看你怎么去定义“文盲”了!
南方么~
上次看到个自称历史系的外行谈管理学,这种总以为读者是既聋又盲弱智的风格也太明显了吧~
壮圆郎 发表于 2011-1-22 21:33


    有了南方,我们也可以算得上半个神奇的国度
.南方的存在,把中国人的平均智商拉低不少.
培养印度国内精英。
但是,一个没有大型电子对撞机。没有超级计算机等等设施的国家
牛吹大了
说到底还是印度国内机会少
全英文教学是其相对较好的一个方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