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杆操纵战斗机之迷思--验证-回归-验证-再回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2:14:36
===================

在80年中后期, 苏联在27平台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验证。

其中在05号机上同时验证了全数字式FBW系统, 发动机FADEC系统,

还包括了军迷们津津乐道的侧杆操作。

--
5号机 数字式FBW和侧杆操作.jpg===================

在80年中后期, 苏联在27平台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验证。

其中在05号机上同时验证了全数字式FBW系统, 发动机FADEC系统,

还包括了军迷们津津乐道的侧杆操作。

--
5号机 数字式FBW和侧杆操作.jpg
===========

然后在27M的项目中, Su-27M在1996年接近完成国家试验,

貌似俄罗斯空军疑惑苏霍伊并未对侧杆操作这种方式表现出热情,

SU-27M, SM的座舱

--
Su-35 老的.jpg
Su-27SM_Cockpit_59.jpg
有05机的座舱图和实验资料咩?
侧杆不利于集中精力,但有利于抗过载,至于左右手的说法纯粹扯谈
咱模拟飞行玩家表示:早就在用两手杆了
丝带就是侧杆
回复 3# =Enterprise=


    那架著名的苏-37 711号鸡倒是侧杆的~
su-37cockpit.jpg
ericcui1 发表于 2010-12-15 13:31


    那个已经尸骨无存了,偶想看这个05机是不是验证了27m的全套显控
主要是霏霏的习惯问题{:jian:}在中国老是左舵车,到了英国就不习惯{:jian:}


然后事过景迁, 在T-10M-11即711号机,后来成为Su-37上,

1995年完成, 1996年首飞, 在应用了全数字式FBW系统,TVC等技术革新后, 在各大航展上大展风头。

值得一说的是,


Su-37于2000年夏天完成了另外一轮技术革新, 这种革新包括,全套拉明斯克耶的航电(原来的LCD显示屏是法国的),全面航电操作系统,去掉了TVC




但是看看这个侧杆操作, 感觉又回归了。



BTW, 技术革新后的711号机在去除TVC后, 仍然获得了并且能够做所有带TVC的711的过失速机动..............
--


1996年首飞的T-10M-11, 侧杆操作

--
su 37.jpg

-============

2000年夏天完成的改进, 拉明斯克耶的全套航电,全新的航电操作系统,

去掉TVC, 能够完成所有带TVC的37的过失速机动。

--


Su-37 改进型 2001年侧杆.jpg

然后事过景迁, 在T-10M-11即711号机,后来成为Su-37上,

1995年完成, 1996年首飞, 在应用了全数字式FBW系统,TVC等技术革新后, 在各大航展上大展风头。

值得一说的是,


Su-37于2000年夏天完成了另外一轮技术革新, 这种革新包括,全套拉明斯克耶的航电(原来的LCD显示屏是法国的),全面航电操作系统,去掉了TVC




但是看看这个侧杆操作, 感觉又回归了。



BTW, 技术革新后的711号机在去除TVC后, 仍然获得了并且能够做所有带TVC的711的过失速机动..............
--


1996年首飞的T-10M-11, 侧杆操作

--
su 37.jpg

-============

2000年夏天完成的改进, 拉明斯克耶的全套航电,全新的航电操作系统,

去掉TVC, 能够完成所有带TVC的37的过失速机动。

--


Su-37 改进型 2001年侧杆.jpg
==============
去掉TVC的T-10M-11.......

--
改进型Su-37  2001年.jpg
=====================

然后在2000年左右或者2000后开发的机种, 又进行了回归。

没有了TVC, 没有侧杆操作。

一个轮回,回到了原点。


29K, 米格-35, Su-35S

--


=
29K的座舱,

-
mig29kub-7.jpg

--

米格-35

-
mig-35.jpg

=

Su-35S

-
Su-35 BM 1.jpg


==============


在五代机的研发过程中, 无论是S-37金雕还是米格-1.42, 都采用侧杆操作方式。


S-37采用了老27M的座舱布局方式,后来改进的SU-37也是沿袭27M的座舱布局。

--

426.jpg
515.jpg
91.jpg
3808.jpg

=============




2010年1月29日, 首飞的PAK-FA,


则没有采用的侧杆操作.........

--

img5094.jpg

==============


在五代机的研发过程中, 无论是S-37金雕还是米格-1.42, 都采用侧杆操作方式。


S-37采用了老27M的座舱布局方式,后来改进的SU-37也是沿袭27M的座舱布局。

--

426.jpg
515.jpg
91.jpg
3808.jpg

=============




2010年1月29日, 首飞的PAK-FA,


则没有采用的侧杆操作.........

--

img5094.jpg
记得国内的砖家很多都说侧杆的种种不好,比如战斗中右手受伤就驾驶不了等云云。。。还说第三代机里就F-16用,以后用中杆是趋势。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阵风,是侧杆么?4代机里的F-22,F-35是不是侧杆?欧美的砖家都是白痴。。。以色列空军作为战隼最大的用户,他们空军的决策者都是白痴。。。。。国内的砖家。。。还说什么战隼、猛禽的座舱盖虽然视线好,但面积大,阻力也大。。。歼八、歼十的虽然视线没那么好,但阻力小。。。唉。。。这种自欺欺人的说法也太砖家了。。。
经过三代机, 27的05号机, T-10M-11的2000年改进。


经过S-37,米格-1.42的研制和验证,


一个轮回到了PAK-FA, 重新回到了中杆..............


=========


从80年代的技术验证, 除了侧杆操作, 其他都硕果累累....................不禁起了一个大问号: 为什么呢?
随着大屏显的普及,中杆会遮挡屏显,所以以后侧杆是主流
JSTCVW09CD 发表于 2010-12-15 20:12
真是杯具的俄国TVC,飞机改进一下就没它鸟事了;P

考虑到是毛子货,烂成这样也不奇怪
遥控杆是趋势,下面放个洗盘,想放哪放哪
据说这跟弹射座椅有关
01272064 发表于 2010-12-15 21:15


    扯淡之前, 去看看这个帖子。

==
http://lt.cjdby.net/viewthread.php?tid=1028304&from=favorites
JSTCVW09CD 发表于 2010-12-15 21:40
没必要,有人扯淡跟着扯罢了。
毛子的座舱,包括Pakfa总是有点那么T的感觉,没有MD那样科幻
023783 发表于 2010-12-15 20:37


    嘿嘿,等到飞行员右手受伤,左手和这架飞机本身估计也好不到哪去了:D
023783 发表于 2010-12-15 20:37

他们说的也不算错,
只不过是优势大还是缺陷大的问题没说罢了。

就好比拿匕首和手枪作对比,
说手枪有缺点,没有子弹就无用,保养复杂,需要长时间训练才能发挥威力,
而匕首可靠性更高,使用更快捷方便。
这些其实都没错,只是没说射程威力这些问题罢了。
2000年夏天完成的改进, 拉明斯克耶的全套航电,全新的航电操作系统,
挺早的啊!那时,没心脏集成自主创新航空电子第二强国,仅次于美帝的中华帝国在玩什么。
号角 发表于 2010-12-15 21:35


    愿闻其祥.....
回复 26# JSTCVW09CD 百度有资料很详细113940_86140158_F-16%20358.jpgF-16就采用典型的侧 杆操纵113668_184504276_20091214.jpg
侧杆好,咱以后也是侧杆的。
对苏三零这类大重型飞机,本身机动性和敏捷性就不是很突出,搞侧杆的优势不明显。

但对于F-16这类以机动性和敏捷性为主的轻型战斗机,就非常有必要了,对于猛禽这类能够做超机动的四代机,也是必须的。

毛子根本就是在胡闹,所以说他们是匹瞎马,鳖国这个盲人骑者毛子这屁瞎马,夜半临了米帝这个深池,实在是危险啊危险。
对苏三零这种反应迟钝的飞机,飞行员还是更加乐意加大推驾驶杆的力度来飞剧烈的飞行动作,而是依赖手柄的灵敏度和准确度精密的超控飞机,因为毛子飞机压根就不能进行精密操控。航展出事那么多,就表明了即使是最老练优秀的飞行员,也玩不转这架飞机。
现代都是数字化线控,以前机械杆子时候,为了拉起拼命用力两手都要上的事情不会再发生咧
个人感觉是习惯的问题
对鳖国而言,枭龙,歼十,都该用侧杆。对于飞豹,因为机动性先天不足一点点,那么就得在操控的响应敏捷性和精准性上做文章,也得用侧干。

对于歼十一,基本就是混一下就可以了,弄侧杆意义不大。
中央驾驶杆系杆行程较合理,杆力特性较好,主要是照顾了传统机械操纵系统飞机的操纵习惯,并无其它实际意义。
Cy-27必须用中央杆,是因为Cy-27不是三轴电传飞机,侧向和脚蹬都是机械连杆的。

侧杆说白了还是操作习惯的问题,此外不挡视线。
看枭龙的飞行表演就知道,枭龙横滚时候,启动非常快,然后就忽然停止加速滚转了,滚转显得有些飘,然后再慢慢的滚到要的角度保持,但F-16就不是这样,它的启动也很快,但不猛,启动滚转到要的角度,整个过程非常的理想,这就表明了至少隼的操控手感要比枭龙好一大截,就好象好的相机镜头转起来很拼顺,带有很舒服的阻尼,而狗头就松垮垮的一样。

歼十的机动则表现出开始很猛,很快表现动能不足,后期转动惯性很大,操控性能下降的问题。
16的横滚三代里怕是无人可及了,侧杆位移式,行程小杆力小,非常灵敏,配合高敏捷性的机体,响应太好了。而且发财不是纯电传的,杆力大了响应就比较慢。
青之六 发表于 2010-12-15 23:33

还是把枭龙大大的改进一番算了,换秦岭发动机,完整的电传飞控系统,相控阵雷达,气动外形和机翼也都换掉,反正可变后掠翼最适合现在的电脑时代和电传飞控系统,不弄白不弄。

相控阵雷达这东东,卖得越多,价钱就降得越便宜,所以说,不出口是不行的,不仅要出口,而且还要往军舰和车辆上装。
飞行马甲 发表于 2010-12-15 23:16


    这个不是F16的操控手感好多少的问题,而是操作杆工作原理问题。F16操纵杆输出的是飞行员想要达到的效果,具体如何达到全凭飞控来决定。不同姿态下滚转率如果不一样,飞控就自动加大或者减小各个操作面角度,保持动作稳定。枭龙输出的应该还是操作面的角度。姿态变化以后滚转率变化,你就看到滚转速度不稳定了。
飞控  电传如果能跟上就行了吧  至于用不用侧杆,确实没看出来有什么大的区别
记得几年前“兵工科技”有一期介绍雷强与杨伟访谈的内容,说到侧杆与中置操作是否运用在枭龙与歼十上的评论,国内飞行员与专家经过论证最后认为中置操纵方式更合理。当时我就非常纳闷了,中置操纵方式纯粹是老式机械传动的产物,怎么到了电传时代,世界上几乎所有先进战斗机都采用侧杆操纵了,我们航空领域的专家们还停留在30年前的思维里面?也难怪我们不落后。好在今年珠海航展上看到我们四代模拟器的操纵杆终于改为侧杆了。可十年又过去了,真是悲剧啊!
飞行马甲 发表于 2010-12-15 23:16
我记得枭龙的横向控制不是电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