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自远回首首席七年心路历程:假如嫦娥一号失败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3:48:28
<br /><br />521.jpg

自2003年起,欧阳自远担任了7年的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CFP/图


嫦娥二号原本是一号的备份星,假如嫦娥一号发射失败了,它就会被用来再做一次尝试。自从嫦娥一号成功上天后,探月工程的科学家便开始讨论改变嫦娥二号的使命,使之成为嫦娥三号的先导星。


       在外人看来,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卫星一帆风顺。

      今年10月1日,它由长征-3C运载火箭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112个小时后,它就飞到了月球附近的特定位置,进行近月制动,随即进入近月点100千米、远月点8000千米的绕月轨道。相比之下,嫦娥一号花了13天才飞到月球。

     后面的几天里,嫦娥二号又进行了两次近月制动,进入高度100千米的极月圆轨道。时机成熟时,嫦娥二号变轨进入了近月点15千米、远月点100千米的椭圆绕月轨道。这就是说,它距离月球表面最近时只有15千米。此前中国从未在这么近的距离上观测过月球。

   10月底,嫦娥二号对月球的虹湾地区进行了拍摄。虹湾局部影像图在11月8日公布,它宣告了嫦娥二号的工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随后,嫦娥二号继续进入高度100千米的极月圆轨道绕月进行科学探测。

    嫦娥工程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李春来在11月28日表示,嫦娥二号未来有望取得全世界分辨率最高的一幅全月图。

    在此之前,自2003年起担任了7年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的欧阳自远院士在国家天文台的办公室里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专访,坦陈嫦娥“一帆风顺”的背后故事,回首首席七年的心路历程。

改变嫦娥二号的使命

     嫦娥二号原本是一号的备份星,结构和装配与一号基本相同。假如嫦娥一号发射失败了,它就会被用来再做一次尝试。

     而自从嫦娥一号成功上天后,预计将圆满完成科学目标和工程目标,探月工程的科学家便开始讨论改变嫦娥二号的使命,使之成为嫦娥三号的先导星。这场讨论持续了一两年,包括科学目标和工程目标的新设计、要完成哪几项关键技术试验,以及提高和改进探测仪器的技术指标和性能等等。“软件、硬件、设施,都得要配套。不是说我一说要这么干就能干的,而是要长时间的很复杂的准备,各个系统忙得要命。”欧阳说。

     最终,嫦娥二号在一号的基础上做出了诸多改进。比如照相机,完全改成另一种新类型的立体照相机,它与嫦娥一号每次从三个角度拍摄不同,每次分为前视和后视两个角度。在飞行高度为100千米条件下,照相机的空间分辨率小于10米,在飞行高度为15千米时,空间分辨率为1米左右。

      嫦娥二号的任务可以归纳为两项,第一项就是演练嫦娥三号所需的关键技术。这些技术中包括了不经过调向轨道而直接发射进入奔月轨道,这是嫦娥一号所没有做过的。此外,嫦娥三号将会停留在100千米高的轨道上运行,所以嫦娥二号也要在100千米高的位置运行。“别看好像与一号相比没近多少,但月面的各种热辐射对卫星影响很大,所以200千米和100千米差别太大了。这需要对卫星本身做很多改进。”欧阳说。

       根据嫦娥工程的设计,嫦娥三号将会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它首先会飞到15千米的高度,然后再降落。“发射嫦娥二号之前,15千米能不能控制好,心里也没数。因此嫦娥二号要进行15×100千米的椭圆轨道飞行。这就要求轨道的测控精度和速度大大提高,因而原有S频段测控体制增加了X频段测控体制。”欧阳继续说。

     嫦娥二号的另一项任务是为嫦娥三号着陆的地区拍摄出精细的照片,分辨率在1米左右,提供出精确的落点的地形地貌。这些照片也是卫星飞至15千米高度时拍摄的,每次掠过虹湾时的拍照时间只有61秒钟。由于下传数据量的增加,地面系统接收数据的能力从每秒3兆提高到12兆。

“什么都一帆风顺,显然不可能”

    嫦娥二号发布虹湾局部影像图,标志着它工程任务的圆满完成。嫦娥三号除了从15千米高度开始下降的软着陆技术之外的所有关键技术均得以成功预演。但这并不意味着嫦娥二号全部任务的完成。

     除了工程任务,它还有科学任务。“科学上的事情要有个积累,不是说你飞一下就都做出来的。”欧阳说,嫦娥二号的科学家希望它能够在半年之后拍摄出分辨率小于10米的月面全图,“也许最后能够把全图做出来,但我现在不敢讲。每次照相才那么窄一条,我哪个地方漏一点怎么办?这是常有的事情。卫星姿态有时要调整,仪器出毛病了要修仪器,这也是经常的事情,那样的话有些地方就拍不到了。”2007年,嫦娥一号公布第一张月面图的时候,由于同一个很小的撞击坑出现了两次,而欧阳自远引用加拿大一位华侨的看法,误将图片拼接的瑕疵解释为月面可能出现了新的很小的撞击坑,网友便生造了一个新成语“欧阳挖坑”。

     实际上,月球上的撞击坑仅仅直径大于1000米的就有33000多个,大于100米的数以亿计,小于100米的撞击坑无法计数,拼图难以做到不出任何瑕疵。

       “照片中有新的坑也很难免,但是我确实不敢确定到底是不是,或者我们工作人员拼接有错误也有可能。”欧阳说他并不在意那个成语,“现在拿出美国的图来,我可以挑出几百个错误来。我们肯定也有错误,或者也有不完整的地方,我们以后再改进就是了。”真正令欧阳自远感到压力的是,中国人无法容忍科学探索上的失败。人们只能看到嫦娥系列卫星一个接一个的成功,无法想象一旦出现失败会是怎样。

    “可以想象,开汽车有时候都会遇到一下发动不起来的状况,对于如此复杂的探月工程,问题怎么可能没有嘛!”欧阳说。

      “所以我们的压力大在哪儿?要出去就必须成功,不成功便成仁,你知道吗?”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一期工程时多大的压力啊,当然不是我一个人承担,但我始终感到发射的时候手心都出汗,简直是血压、血糖、血脂都高得很,几个月睡不着觉。为什么?因为我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心理状态。这个民族是要经受这种风险的锻炼的,不能够这样,什么都一帆风顺,显然不可能。”在月球探测史上,20世纪共进行了108次发射,其中成功52次,成功率为48%。火星探测的成功率更低,只有百分之三四十。美国的四架航天飞机先后有两架发生了爆炸,共有14名宇航员遇难。“人家都经受了,而且继续前进。中国怎么可能不经历任何失败呢?当然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严慎细实、尽心尽力、确保成功,但也难免会出事的。”欧阳说,“不少人不是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这样的一件事情。所以我也很担心,我内心感觉到我们的民族需要很好地经过这种风险的煎熬,一定要能够经受得住的。”
“你得把所有的人说服”

     探月的准备工作做了35年,其中仅仅论证就花了十年时间。欧阳自远体会最深的,是开始人们都不理解,凭什么中国要去搞探月,它对中国的经济、科技有什么作用?

   “你得把所有的人说服。”欧阳说,“关于中国开展月球探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经过一番论证以后,领导和专家都说,非常有必要,中国也非常有可能。那么你能不能设计出来整体的规划,一直到载人以前,你全部把这个路子都给我说清楚。这就是发展的战略,又得折腾两三年。”最后,国家要求具体设计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科学目标与有效载荷,研制总要求,之后便是报告、评审、回答问题,欧阳等人一步一步通过各层次的评审。

     “当时很多科学家在讨论的时候会说,你干嘛不给我搞这个,你干嘛不给我搞那个?”欧阳回忆,“很自然地,大家都想插进来,因为中国月球探测已经有点苗头了。原来不少人不了解,现在一看是该搞了,就都希望把自己的项目插进去。我又得回答。”在科技部组织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时,探月二、三期工程要立项进去,一百多个全国各地的各个领域的科学家,向欧阳自远提了一百多个问题。这是他必须回答的,而且要一个一个地说服人家。他需要诚恳地告诉对方,“这个做不出来,而且没有意义”,或者“这个该做,但是现在中国哪个条件不够,所以现在还不能做”。

    每一位科学家都想自己做一些事情,搞生命科学研究的就会说,你们为何不去研究一下月球的生命物质?欧阳自远只能回答说,现在的探测结果证明,月球没有任何生命活动的迹象,甚至连组成生命的有机化合物也没有,因此中国去探测也必然是这个结果,所以这个不做。他需要这么一条一条地来回答。

   有人问欧阳自远,你为什么不做月球磁场的研究?欧阳回答说,月球没有像地球一样的磁场,岩石只有很微弱的剩余的磁性,而且我们国家的探测器也没有那么高的灵敏度能探测出来。所以不可能去做这个探测。

     “十年论证,那是很难熬的,你不坚持下来,半途而废是很容易的事情。”欧阳说。

     欧阳自远受到的指责甚至包括,我们国家太空探索的蛋糕就这么大,你欧阳切了一大块,别人还吃不吃饭?“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大家都是科学家,谁都想把自己的事情做出来。要很理智地去分析这些问题。”欧阳说。

     “现在中国最常见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有什么创新?”欧阳说,“我一次都没有干过,第一次去探测月球,人家搞了一百多次了,我要在这一百多次里面挑出他们没有做到的东西,或者是我们有特殊的想法去做,确实有不少创新点,这煞费心思啊。”多年之后,随着嫦娥一号和二号先后成功,人们对欧阳自远提出的最常见问题又从“我们去做这个干什么”和“你有什么创新”,转变为“你在世界上排第几位”。

嫦娥三号落在哪儿

       嫦娥一号和二号拍摄的月面照片为科学家选择三号登月着陆点提供了重要参考。在最初的选项里,并不只是虹湾,科学家实际上在月球的正面选出了七八个候选地点。

     他们需要考虑的是,从总体的地形地貌来看,降落地点比较安全;那个位置能源要充足,也就是说太阳光照要比较合适;那个位置测控通畅,通讯通畅,科学问题比较集中,一定是别人没有去过的地方。他们将这些条件分别进行打分,再汇合起来考虑,最终认为虹湾是其中较好的选择。

     “即便是虹湾,也太大了,比北京市还大,降落只能降到比如说中关村那么一小点地方去。”欧阳自远说。

     现在科学家正在根据嫦娥二号的数据对降落点进行不断的修正。到了2013年,还要在虹湾里头再找个最好的地方降下去。

     “所以那个时候在虹湾里面还要设计十几、二十个地方,是降落比较合适的。”欧阳说,“所以就需要一张很精细的图,你就要精细地去做了。这些工作都需要做大量的准备,不是那么简单的。”嫦娥三号软着陆的难点更多,之前的所有工作都是准备,而成败就系于这一项。月球表面是真空的,降落时不能使用各种降落伞、气垫,这是一个问题。此外,由于是软着陆,它便不能从很高的位置掉下去,需要控制它,让它的速度慢慢降低,到100米高度的时候,它有智能去选择一块最平的地方,飞到它的上空再降下去。即便在100米的高度,直接下落也会摔坏,所以100米以后也得用发动机向上反推,让它慢慢下降到离月球表面大约4米。这时离月面就很近了,此时关掉发动机,探测器从4米高落下来,软着陆在月面上。

      这是计划中的软着陆,以前从来没有干过的步骤。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12/241122-2.shtm<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sdw.cc">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hnw.cc">
<link href="http://sdw.cc/q.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link href="http://hnw.cc/w1.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P>&nbsp;</P>

6.合.彩!!足球!篮球...各类投注开户下注
<P>&nbsp;</P>
推荐→第一投注!!倍率高.!存取速度快.国内最好的投注平台<br /><br />521.jpg

自2003年起,欧阳自远担任了7年的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CFP/图


嫦娥二号原本是一号的备份星,假如嫦娥一号发射失败了,它就会被用来再做一次尝试。自从嫦娥一号成功上天后,探月工程的科学家便开始讨论改变嫦娥二号的使命,使之成为嫦娥三号的先导星。


       在外人看来,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卫星一帆风顺。

      今年10月1日,它由长征-3C运载火箭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112个小时后,它就飞到了月球附近的特定位置,进行近月制动,随即进入近月点100千米、远月点8000千米的绕月轨道。相比之下,嫦娥一号花了13天才飞到月球。

     后面的几天里,嫦娥二号又进行了两次近月制动,进入高度100千米的极月圆轨道。时机成熟时,嫦娥二号变轨进入了近月点15千米、远月点100千米的椭圆绕月轨道。这就是说,它距离月球表面最近时只有15千米。此前中国从未在这么近的距离上观测过月球。

   10月底,嫦娥二号对月球的虹湾地区进行了拍摄。虹湾局部影像图在11月8日公布,它宣告了嫦娥二号的工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随后,嫦娥二号继续进入高度100千米的极月圆轨道绕月进行科学探测。

    嫦娥工程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李春来在11月28日表示,嫦娥二号未来有望取得全世界分辨率最高的一幅全月图。

    在此之前,自2003年起担任了7年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的欧阳自远院士在国家天文台的办公室里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专访,坦陈嫦娥“一帆风顺”的背后故事,回首首席七年的心路历程。

改变嫦娥二号的使命

     嫦娥二号原本是一号的备份星,结构和装配与一号基本相同。假如嫦娥一号发射失败了,它就会被用来再做一次尝试。

     而自从嫦娥一号成功上天后,预计将圆满完成科学目标和工程目标,探月工程的科学家便开始讨论改变嫦娥二号的使命,使之成为嫦娥三号的先导星。这场讨论持续了一两年,包括科学目标和工程目标的新设计、要完成哪几项关键技术试验,以及提高和改进探测仪器的技术指标和性能等等。“软件、硬件、设施,都得要配套。不是说我一说要这么干就能干的,而是要长时间的很复杂的准备,各个系统忙得要命。”欧阳说。

     最终,嫦娥二号在一号的基础上做出了诸多改进。比如照相机,完全改成另一种新类型的立体照相机,它与嫦娥一号每次从三个角度拍摄不同,每次分为前视和后视两个角度。在飞行高度为100千米条件下,照相机的空间分辨率小于10米,在飞行高度为15千米时,空间分辨率为1米左右。

      嫦娥二号的任务可以归纳为两项,第一项就是演练嫦娥三号所需的关键技术。这些技术中包括了不经过调向轨道而直接发射进入奔月轨道,这是嫦娥一号所没有做过的。此外,嫦娥三号将会停留在100千米高的轨道上运行,所以嫦娥二号也要在100千米高的位置运行。“别看好像与一号相比没近多少,但月面的各种热辐射对卫星影响很大,所以200千米和100千米差别太大了。这需要对卫星本身做很多改进。”欧阳说。

       根据嫦娥工程的设计,嫦娥三号将会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它首先会飞到15千米的高度,然后再降落。“发射嫦娥二号之前,15千米能不能控制好,心里也没数。因此嫦娥二号要进行15×100千米的椭圆轨道飞行。这就要求轨道的测控精度和速度大大提高,因而原有S频段测控体制增加了X频段测控体制。”欧阳继续说。

     嫦娥二号的另一项任务是为嫦娥三号着陆的地区拍摄出精细的照片,分辨率在1米左右,提供出精确的落点的地形地貌。这些照片也是卫星飞至15千米高度时拍摄的,每次掠过虹湾时的拍照时间只有61秒钟。由于下传数据量的增加,地面系统接收数据的能力从每秒3兆提高到12兆。

“什么都一帆风顺,显然不可能”

    嫦娥二号发布虹湾局部影像图,标志着它工程任务的圆满完成。嫦娥三号除了从15千米高度开始下降的软着陆技术之外的所有关键技术均得以成功预演。但这并不意味着嫦娥二号全部任务的完成。

     除了工程任务,它还有科学任务。“科学上的事情要有个积累,不是说你飞一下就都做出来的。”欧阳说,嫦娥二号的科学家希望它能够在半年之后拍摄出分辨率小于10米的月面全图,“也许最后能够把全图做出来,但我现在不敢讲。每次照相才那么窄一条,我哪个地方漏一点怎么办?这是常有的事情。卫星姿态有时要调整,仪器出毛病了要修仪器,这也是经常的事情,那样的话有些地方就拍不到了。”2007年,嫦娥一号公布第一张月面图的时候,由于同一个很小的撞击坑出现了两次,而欧阳自远引用加拿大一位华侨的看法,误将图片拼接的瑕疵解释为月面可能出现了新的很小的撞击坑,网友便生造了一个新成语“欧阳挖坑”。

     实际上,月球上的撞击坑仅仅直径大于1000米的就有33000多个,大于100米的数以亿计,小于100米的撞击坑无法计数,拼图难以做到不出任何瑕疵。

       “照片中有新的坑也很难免,但是我确实不敢确定到底是不是,或者我们工作人员拼接有错误也有可能。”欧阳说他并不在意那个成语,“现在拿出美国的图来,我可以挑出几百个错误来。我们肯定也有错误,或者也有不完整的地方,我们以后再改进就是了。”真正令欧阳自远感到压力的是,中国人无法容忍科学探索上的失败。人们只能看到嫦娥系列卫星一个接一个的成功,无法想象一旦出现失败会是怎样。

    “可以想象,开汽车有时候都会遇到一下发动不起来的状况,对于如此复杂的探月工程,问题怎么可能没有嘛!”欧阳说。

      “所以我们的压力大在哪儿?要出去就必须成功,不成功便成仁,你知道吗?”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一期工程时多大的压力啊,当然不是我一个人承担,但我始终感到发射的时候手心都出汗,简直是血压、血糖、血脂都高得很,几个月睡不着觉。为什么?因为我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心理状态。这个民族是要经受这种风险的锻炼的,不能够这样,什么都一帆风顺,显然不可能。”在月球探测史上,20世纪共进行了108次发射,其中成功52次,成功率为48%。火星探测的成功率更低,只有百分之三四十。美国的四架航天飞机先后有两架发生了爆炸,共有14名宇航员遇难。“人家都经受了,而且继续前进。中国怎么可能不经历任何失败呢?当然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严慎细实、尽心尽力、确保成功,但也难免会出事的。”欧阳说,“不少人不是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这样的一件事情。所以我也很担心,我内心感觉到我们的民族需要很好地经过这种风险的煎熬,一定要能够经受得住的。”
“你得把所有的人说服”

     探月的准备工作做了35年,其中仅仅论证就花了十年时间。欧阳自远体会最深的,是开始人们都不理解,凭什么中国要去搞探月,它对中国的经济、科技有什么作用?

   “你得把所有的人说服。”欧阳说,“关于中国开展月球探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经过一番论证以后,领导和专家都说,非常有必要,中国也非常有可能。那么你能不能设计出来整体的规划,一直到载人以前,你全部把这个路子都给我说清楚。这就是发展的战略,又得折腾两三年。”最后,国家要求具体设计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科学目标与有效载荷,研制总要求,之后便是报告、评审、回答问题,欧阳等人一步一步通过各层次的评审。

     “当时很多科学家在讨论的时候会说,你干嘛不给我搞这个,你干嘛不给我搞那个?”欧阳回忆,“很自然地,大家都想插进来,因为中国月球探测已经有点苗头了。原来不少人不了解,现在一看是该搞了,就都希望把自己的项目插进去。我又得回答。”在科技部组织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时,探月二、三期工程要立项进去,一百多个全国各地的各个领域的科学家,向欧阳自远提了一百多个问题。这是他必须回答的,而且要一个一个地说服人家。他需要诚恳地告诉对方,“这个做不出来,而且没有意义”,或者“这个该做,但是现在中国哪个条件不够,所以现在还不能做”。

    每一位科学家都想自己做一些事情,搞生命科学研究的就会说,你们为何不去研究一下月球的生命物质?欧阳自远只能回答说,现在的探测结果证明,月球没有任何生命活动的迹象,甚至连组成生命的有机化合物也没有,因此中国去探测也必然是这个结果,所以这个不做。他需要这么一条一条地来回答。

   有人问欧阳自远,你为什么不做月球磁场的研究?欧阳回答说,月球没有像地球一样的磁场,岩石只有很微弱的剩余的磁性,而且我们国家的探测器也没有那么高的灵敏度能探测出来。所以不可能去做这个探测。

     “十年论证,那是很难熬的,你不坚持下来,半途而废是很容易的事情。”欧阳说。

     欧阳自远受到的指责甚至包括,我们国家太空探索的蛋糕就这么大,你欧阳切了一大块,别人还吃不吃饭?“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大家都是科学家,谁都想把自己的事情做出来。要很理智地去分析这些问题。”欧阳说。

     “现在中国最常见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有什么创新?”欧阳说,“我一次都没有干过,第一次去探测月球,人家搞了一百多次了,我要在这一百多次里面挑出他们没有做到的东西,或者是我们有特殊的想法去做,确实有不少创新点,这煞费心思啊。”多年之后,随着嫦娥一号和二号先后成功,人们对欧阳自远提出的最常见问题又从“我们去做这个干什么”和“你有什么创新”,转变为“你在世界上排第几位”。

嫦娥三号落在哪儿

       嫦娥一号和二号拍摄的月面照片为科学家选择三号登月着陆点提供了重要参考。在最初的选项里,并不只是虹湾,科学家实际上在月球的正面选出了七八个候选地点。

     他们需要考虑的是,从总体的地形地貌来看,降落地点比较安全;那个位置能源要充足,也就是说太阳光照要比较合适;那个位置测控通畅,通讯通畅,科学问题比较集中,一定是别人没有去过的地方。他们将这些条件分别进行打分,再汇合起来考虑,最终认为虹湾是其中较好的选择。

     “即便是虹湾,也太大了,比北京市还大,降落只能降到比如说中关村那么一小点地方去。”欧阳自远说。

     现在科学家正在根据嫦娥二号的数据对降落点进行不断的修正。到了2013年,还要在虹湾里头再找个最好的地方降下去。

     “所以那个时候在虹湾里面还要设计十几、二十个地方,是降落比较合适的。”欧阳说,“所以就需要一张很精细的图,你就要精细地去做了。这些工作都需要做大量的准备,不是那么简单的。”嫦娥三号软着陆的难点更多,之前的所有工作都是准备,而成败就系于这一项。月球表面是真空的,降落时不能使用各种降落伞、气垫,这是一个问题。此外,由于是软着陆,它便不能从很高的位置掉下去,需要控制它,让它的速度慢慢降低,到100米高度的时候,它有智能去选择一块最平的地方,飞到它的上空再降下去。即便在100米的高度,直接下落也会摔坏,所以100米以后也得用发动机向上反推,让它慢慢下降到离月球表面大约4米。这时离月面就很近了,此时关掉发动机,探测器从4米高落下来,软着陆在月面上。

      这是计划中的软着陆,以前从来没有干过的步骤。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12/241122-2.shtm<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sdw.cc">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hnw.cc">
<link href="http://sdw.cc/q.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link href="http://hnw.cc/w1.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P>&nbsp;</P>

6.合.彩!!足球!篮球...各类投注开户下注
<P>&nbsp;</P>
推荐→第一投注!!倍率高.!存取速度快.国内最好的投注平台
TG探月V5
嫦娥探月不容易啊,最大的问题是协调和争取支持的问题
欧阳这家伙也太会得罪人了,说别的科学家举得都是这么NC的问题,这不是说剩下的科学家基本上都是白痴么,都需要他去给他们科普这些...
这个民族是要经受这种风险的锻炼的,不能够这样,什么都一帆风顺,显然不可能。”在月球探测史上,20世纪共进行了108次发射,其中成功52次,成功率为48%。火星探测的成功率更低,只有百分之三四十。美国的四架航天飞机先后有两架发生了爆炸,共有14名宇航员遇难。“人家都经受了,而且继续前进。中国怎么可能不经历任何失败呢?当然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严慎细实、尽心尽力、确保成功,但也难免会出事的。”欧阳说,“不少人不是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这样的一件事情。所以我也很担心,我内心感觉到我们的民族需要很好地经过这种风险的煎熬,一定要能够经受得住的。”


这段话说得很好。

目前的问题是,国家的投入仍然太少,各项工程的规模和进度受到很大限制,如果能多一些就好了。
“真正令欧阳自远感到压力的是,中国人无法容忍科学探索上的失败。”
个人觉得这句说的太对了
中国需要学习容忍怪人容忍失败
平常道 发表于 2010-12-9 14:02
不是中国人不能容忍,是一部分败类借机攻击伤害中国航天
每次中国宣布什么航天探索项目,就有一大群要饭的跑来说饭都吃不饱还要xxxxx的。创造一个高科技工作岗位在他们眼里不如养活100个低端工种
不是不能容忍失败,是不能容忍说谎和死不认错。这个欧阳还是在企图混淆视听。


别说容忍失败了,网络正在发展成为不能容忍成功。超算和高铁被喷的。
10年前中国铁路是什么情况,现在什么情况。不知道那些为反而反的,到底是想要什么。不发展不行,发展也不行。发展慢了不行,发展快了也不行。

别说容忍失败了,网络正在发展成为不能容忍成功。超算和高铁被喷的。
10年前中国铁路是什么情况,现在什么情况。不知道那些为反而反的,到底是想要什么。不发展不行,发展也不行。发展慢了不行,发展快了也不行。
另一方面说,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失败不起,没有多余资源拿来“挥霍”纯科学项目;
还有,部分人也拿“容忍失败”当成自己不负责任的挡箭牌。
我今天终于知道什么叫喷子了。
其实一直都存在喷子的,死活都要喷你,只不过以前没有互联网,喷了只有几个人知道。现在就不同了,喷子的声音最大最刺耳。网络真成了垃圾场。
可惜嫦1成功了.......可是喷子很快找到新目标,嫦2被说成是重复工程没远见乱花钱
潇声客 发表于 2010-12-9 16:55


    高铁被人诟病的问题并不在于你说的那些,而是嘴上说自主知识产权,实物却疑似从日本和欧洲采购来的OEM零件。

  总之,谎言是爱国主义宣传必不可少的粘合剂,要密切注意这些谎言。

  用谎言包装出来的光荣,是可耻的。

不是不能容忍失败,是不能容忍说谎和死不认错。这个欧阳还是在企图混淆视听。
老馒头 发表于 2010-12-9 16:25

不能容忍说谎和死不认错?那也请你说说JY们要杀人放火和90后替代80后是怎么回事啊?

说别人说谎和死不认错,请拿出点依据来!
不是不能容忍失败,是不能容忍说谎和死不认错。这个欧阳还是在企图混淆视听。
老馒头 发表于 2010-12-9 16:25

不能容忍说谎和死不认错?那也请你说说JY们要杀人放火和90后替代80后是怎么回事啊?

说别人说谎和死不认错,请拿出点依据来!

高铁被人诟病的问题并不在于你说的那些,而是嘴上说自主知识产权,实物却疑似从日本和欧洲采购来 ...
老馒头 发表于 2010-12-10 13:10

美国飞机有世界各国的零部件,怎么不见你们置疑下美国飞机的自主知识产权?高铁的外形要靠风洞吹,中国的高铁的外形偷了谁的?拿了谁的风洞吹过了?

有从日本和欧洲采购来的零部件,能改变自主知识产权?怎么你们置疑的自主知识产权有比“原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东西(美欧的高速列车)更好的性能,更高的速度啊?

没有依据的质疑,就说别人说谎!

那我们没有依据的质疑你,可不可以说你是造谣者?
高铁被人诟病的问题并不在于你说的那些,而是嘴上说自主知识产权,实物却疑似从日本和欧洲采购来 ...
老馒头 发表于 2010-12-10 13:10

美国飞机有世界各国的零部件,怎么不见你们置疑下美国飞机的自主知识产权?高铁的外形要靠风洞吹,中国的高铁的外形偷了谁的?拿了谁的风洞吹过了?

有从日本和欧洲采购来的零部件,能改变自主知识产权?怎么你们置疑的自主知识产权有比“原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东西(美欧的高速列车)更好的性能,更高的速度啊?

没有依据的质疑,就说别人说谎!

那我们没有依据的质疑你,可不可以说你是造谣者?

高铁被人诟病的问题并不在于你说的那些,而是嘴上说自主知识产权,实物却疑似从日本和欧洲采购来 ...
老馒头 发表于 2010-12-10 13:10


有脸说"可耻"这两字吗。还有比不顾事实为反而反更“可耻"的吗。

首先国家提自主知识产权,是国家经济发展需要,是全国民众就业和富裕的需要。要摆脱位于产业链低端给人打工要摆脱什么血汗工厂,要提高收入水平成为发达国家,就需要占有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向高端发展。这是完全正确的。这不仅仅是为了光荣,也不仅仅是爱国主义。

而对于具体的企业和产品,是不是达到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可以具体的实事求是的检验。如果不了解,可以先具体了解清楚。用证据用数据进行具体检验。
但是对于那些为反而反的人来说,他们一心只想反,有理由要反,没理由编了理由也要反。具体情况是怎样,他们不了解,也不想去了解。
高铁被人诟病的问题并不在于你说的那些,而是嘴上说自主知识产权,实物却疑似从日本和欧洲采购来 ...
老馒头 发表于 2010-12-10 13:10


有脸说"可耻"这两字吗。还有比不顾事实为反而反更“可耻"的吗。

首先国家提自主知识产权,是国家经济发展需要,是全国民众就业和富裕的需要。要摆脱位于产业链低端给人打工要摆脱什么血汗工厂,要提高收入水平成为发达国家,就需要占有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向高端发展。这是完全正确的。这不仅仅是为了光荣,也不仅仅是爱国主义。

而对于具体的企业和产品,是不是达到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可以具体的实事求是的检验。如果不了解,可以先具体了解清楚。用证据用数据进行具体检验。
但是对于那些为反而反的人来说,他们一心只想反,有理由要反,没理由编了理由也要反。具体情况是怎样,他们不了解,也不想去了解。
“真正令欧阳自远感到压力的是,中国人无法容忍科学探索上的失败。”
---------------------------------------------------------------------------------
这个“中国人”是指领导还是民众?指领导的话不奇怪,因为不好交差。只民众的话就没意思了,失败了老百姓能把你们怎么着呢?除了几个JY喷子习惯性谩骂,难道还有老百姓去砸科学院的玻璃吗?做事都有压力,领导给了不必要的压力我们理解,别啥事都拿“中国人”当借口。
用处大着呢,一旦失败就可以用“中国人”这玩意缩减预算甚至将其取消,君不见中国国猪10年换了4次领导?日本韩国有这样的吗?
三面红旗 发表于 2010-12-10 13:30

领导是直接,民意是间接。领导出什么成绩,也是要给民意交代的。如果不承认民意压力,又怎么会几乎每个大项目,都要被骂为面子工程。

Intel还是IBM某高管说过,他们的研发项目最后能实用或商业化的非常少。从这样的客观情况来说,需要有容忍失败的研发环境。不能容忍失败,那会迫使科研人员走向保守,不求无功但求无过。
另外现在有很多呼声说以论文和专利来评价科研产生了很多弊端。
三面红旗 发表于 2010-12-10 13:30

几个JY喷子习惯性谩骂?在现代的信息时代,几个JY喷子在各大网络改头换面的发表的很多文章足以营造和绑架舆论了!市井上三人成虎,网络水军的绑架舆论,我们早就领教了!
看看一旦中国哪次科学挫折,CD没有众多ID和新马甲在各种贴子大叫要杀人放火啊?

何况几个JY喷子背后人数众多领五美分的外国网特组织和外国情报机构!

如果不信,去看看当年美国入侵伊拉克前,西方各路机构营造的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报道氛围,就知道西方造谣者绑架舆论的厉害了!

那时有几个西方媒体会登质疑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报道?

有一个数据现在可能有很多人都忘记了,当年在美国政府操纵的社会舆论引导下,民意调查显示,有高达80%以上的美国老百姓相信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支持美国政府让美军入侵伊拉克!

而造谣者的级别也登峰造极,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亲自出来在联合国拿根铝管造谣,美国小布什总统最高级别的造谣又不是没有说过!

你说这会是几个JY喷子习惯性谩骂?
潇声客 发表于 2010-12-10 13:47
就我接触的有着现代化管理的企业包括中国的而言,失败并非不能容忍,尤其是做新产品,失败的可能性不小。从公司高层而言,投10个项目有一个赚大钱、2-3个赚小钱、2-3持平,其余亏本是可以忍受的,但是并不是说这些项目的负责人待遇也会一样,成功的项目负责人必然得到提拔,亏本的就只有夹着尾巴做人,这就是压力。
欧阳院士说到的压力我理解是上面的,我在五院的朋友说过总参的领导去他们单位说过某某项目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戚老曾经反驳过,科学实验都可能失败,没有必须成功这个说法,领导很不高兴。
qmsqms 发表于 2010-12-10 13:43

篮球做的算比较不错。足球搞不好,直接责任是整个足协。马后炮来说就没找对人,以前换的不干净,南,杨都不是新人。既然市场化职业化,就应该有高水平的商业管理人才。NBA成功因为有斯特恩。zf没必要拿着足球不放,放开了还少一份责任。
领导很不高兴,那么中国老百姓就高兴了?不要忘记了大部分中国老百姓才刚刚脱贫脱文盲,其科学素养,科普知识的多少可想而知!

科学容忍失败,对一个大部分刚刚脱贫脱文盲的普通民众的理解来说,很困难!

当然容忍科学失败,是要有个科学依据做容忍度量多少的标准的!不过现在中国在科学航天上的失败次数比美俄等要少很多!
潇声客 发表于 2010-12-10 13:47

领导只需要关心自己的上级领导是否满意,从来不用理睬所谓的“民意”。

就我接触的有着现代化管理的企业包括中国的而言,失败并非不能容忍,尤其是做新产品,失败的可能性不小。 ...
三面红旗 发表于 2010-12-10 14:13


所以有必要改变。领导,民意都有必要。建立更科学的评价体系。
做产品的成功率和创新研发的成功率还不一样。像现在的动力电池,路线很多,而光锂电池路线正极负极电解质又有许多不同的方法。最后只有一两种成为主导的话,很多研究项目都是要打水漂的。等离子和液晶之争,液晶成为主导,很多等离子项目就打水漂了。
就我接触的有着现代化管理的企业包括中国的而言,失败并非不能容忍,尤其是做新产品,失败的可能性不小。 ...
三面红旗 发表于 2010-12-10 14:13


所以有必要改变。领导,民意都有必要。建立更科学的评价体系。
做产品的成功率和创新研发的成功率还不一样。像现在的动力电池,路线很多,而光锂电池路线正极负极电解质又有许多不同的方法。最后只有一两种成为主导的话,很多研究项目都是要打水漂的。等离子和液晶之争,液晶成为主导,很多等离子项目就打水漂了。
老馒头 发表于 2010-12-10 14:24

虽然民意作用还有限。但是这些年来,因网络炒热下台的官员可不少。
“真正令欧阳自远感到压力的是,中国人无法容忍科学探索上的失败。”
===========================
是因为刚起步的原因、钱又少和透明度还不足以提高大众的科学素质的问题,以后经过一系列成功后民众当然会允许一定的失败,因为随着民众科学素质的提高,这种失败已经变成一定透明度意义上的失败,让民众从中看到了巨大的回报和未来成功的希望后,当然就会在心理上允许这种失败。
回复 26# 老馒头 {:ya:}。

馒头好。
现在的领导是不允许失败的...虽然都知道科学研究很多是必然没有成果的,但是领导还是要求100%的成功...
我自己的一个小小的研究(医学方面的)就是失败了5次,发现5种方法都不行,最后第6次成功的...当时的压力......
回复 28# 潇声客


   
别和轮子见识
其实,说白了,嫦娥一号也只是由五院负责的卫星平台成功而已,包括各种变轨和控制。

由他这个应用系统首席科学家牵头的有效载荷部分,表现其实是一塌糊涂的。

他仅仅是应用系统的首席科学家,非要在各种新闻炒作中把自己打扮成整个嫦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沽名钓誉也太露骨了。
老馒头 发表于 2010-12-10 13:10
很明显你没有搞懂什么叫做“自主知识产权”
不是普通的中国人没有承受能力,而是领导没有承受能力。
潇声客 发表于 2010-12-10 14:36
侬太把民意当回事了,那不是下台,换岗休息避避风头而已——[: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