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静:高物价把深圳居民逼到香港打酱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3:54:46
近日,大量深圳居民赴香港购物。从1.1港元一包的天然海盐、30港元一大瓶的家庭装飘柔、28港元36包装的得宝纸巾……访港客热衷的不再是奢侈品和进口化妆品,而是每天都会用到的生活必需品,甚至还有大桶有机酱油。(11月4日《扬子晚报》)

  真应了那句古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过去香港被内地游客视为购物的天堂,到天堂里购买的都是高级珠宝,进口化妆品之类的硬货。现如今,在高物价的压迫下,购物车里开始混杂着洗发水,卫生纸和酱油这些散发出市井味的生活必需品。

  短短的数年,香港和内地就完成了角色的互换,这样的互换远远看上去似乎很养眼:内地人不再像没见过世面的暴发户,一拥而上围住柜台抢购奢侈品,而是可以像逛自家门口商店一样,悠闲的在港选择生活日用品。多么惬意的一幅画面啊!

  然而,静下心来会发现,这种角色转换其实是非自愿的,是受到某种外来因素胁迫的,这个外来因素就是高物价。

  毋庸讳言,高物价现在已是继高房价之后又一座压在国民头上的大山。先不用遥想30年前的冰棍几分钱一根,猪肉几毛钱一斤,也不必追忆20年前一块钱能买多少白菜,五块钱能买多少鸡蛋,只须想一想三年前大蒜多少钱?两年前绿豆多少钱?一年前苹果多少钱?想起来了吧,什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早落伍了!

  再看我们的收入,三年前月收入800的,现在可以挣到1200了,收入1000的现在变成1500了,仅从数字上看,收入都提高了。但不要忘记人活着要吃喝拉撒,前段时间,有网友在网上晒自己的月消费清单,引来上千人跟帖,看完后只觉得鼻子酸酸,眼窝发热,现在不妨转来给大家看看:

  我月收入1000元。每顿饭:2元乘以3顿=6元,坐公交来回:2元,抽5块一盒的烟。5+6+2=13元乘以30天=390元,房租:290元。390+290=680元。电话费:50元,网费:70元,电费:30元,水费:10元,680+50+70+30+10=840元。1000元-840元=160元。这160元必须攒着,留着买洗衣粉、牙膏等生活必需品!

  看完后,有何感想?不敢算细账啊!现在物价涨得这么厉害,真不知道这名网友现在上哪去找一顿饭仅需2元钱的地方。真的不敢再想下去了!如果说“蒜你狠”、“豆你玩”加上今年的“苹什么”之类的炒作,民众还能抱着看热闹的心理,现在所有商品的价格都被高物价的大火引燃了,工资还不涨吗?既然是市场经济,劳动力现在也是供不应求,价格为何就一直提不起来呢?

http://opinion.hexun.com/2010-11-05/125454131.html近日,大量深圳居民赴香港购物。从1.1港元一包的天然海盐、30港元一大瓶的家庭装飘柔、28港元36包装的得宝纸巾……访港客热衷的不再是奢侈品和进口化妆品,而是每天都会用到的生活必需品,甚至还有大桶有机酱油。(11月4日《扬子晚报》)

  真应了那句古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过去香港被内地游客视为购物的天堂,到天堂里购买的都是高级珠宝,进口化妆品之类的硬货。现如今,在高物价的压迫下,购物车里开始混杂着洗发水,卫生纸和酱油这些散发出市井味的生活必需品。

  短短的数年,香港和内地就完成了角色的互换,这样的互换远远看上去似乎很养眼:内地人不再像没见过世面的暴发户,一拥而上围住柜台抢购奢侈品,而是可以像逛自家门口商店一样,悠闲的在港选择生活日用品。多么惬意的一幅画面啊!

  然而,静下心来会发现,这种角色转换其实是非自愿的,是受到某种外来因素胁迫的,这个外来因素就是高物价。

  毋庸讳言,高物价现在已是继高房价之后又一座压在国民头上的大山。先不用遥想30年前的冰棍几分钱一根,猪肉几毛钱一斤,也不必追忆20年前一块钱能买多少白菜,五块钱能买多少鸡蛋,只须想一想三年前大蒜多少钱?两年前绿豆多少钱?一年前苹果多少钱?想起来了吧,什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早落伍了!

  再看我们的收入,三年前月收入800的,现在可以挣到1200了,收入1000的现在变成1500了,仅从数字上看,收入都提高了。但不要忘记人活着要吃喝拉撒,前段时间,有网友在网上晒自己的月消费清单,引来上千人跟帖,看完后只觉得鼻子酸酸,眼窝发热,现在不妨转来给大家看看:

  我月收入1000元。每顿饭:2元乘以3顿=6元,坐公交来回:2元,抽5块一盒的烟。5+6+2=13元乘以30天=390元,房租:290元。390+290=680元。电话费:50元,网费:70元,电费:30元,水费:10元,680+50+70+30+10=840元。1000元-840元=160元。这160元必须攒着,留着买洗衣粉、牙膏等生活必需品!

  看完后,有何感想?不敢算细账啊!现在物价涨得这么厉害,真不知道这名网友现在上哪去找一顿饭仅需2元钱的地方。真的不敢再想下去了!如果说“蒜你狠”、“豆你玩”加上今年的“苹什么”之类的炒作,民众还能抱着看热闹的心理,现在所有商品的价格都被高物价的大火引燃了,工资还不涨吗?既然是市场经济,劳动力现在也是供不应求,价格为何就一直提不起来呢?

http://opinion.hexun.com/2010-11-05/125454131.html
吃两块一顿的饭还好意思抽烟?还抽5块钱一包的?[:a9:]
月入1000RMB,还能抽5块烟,还能每个月存160rmb,的一定不是在魔都。。。。
去香港打酱油

    “收获太丰富了,下次我要换个大点的购物车!”在香港上水火车站,满载而归的深圳主妇小雯心满意足地笑着,一边等车一边打电话向老公炫耀自己血拼的“战利品”——1.1港元一包的天然海盐、30港元一大瓶的家庭装飘柔、28港元36包装的得宝纸巾……

  她的手推购物车里,塞满的可不是访港游客热衷的奢侈品和进口化妆品,而是每天都会用到的生活必需品,甚至还有大大的一桶有机酱油。

  “没办法啊,深圳的物价涨得太快,不少东西已经贵过香港了。”精明的小雯算了这样一笔账:在深圳卖2块钱一包的食盐,香港超市卖1.1港元,折合人民币才9毛多;红富士苹果深圳已卖到6块钱一斤,平均一个都要4块钱,而同样大小的苹果在香港10港元能买四个;深圳的鸡蛋已经涨到9毛钱一个,差不多大小的鸡蛋在香港惠康超市23港元就能买30个,折成人民币一个还不到7毛钱;10卷装的维达卫生纸,深圳的超市卖32.5元,香港超市才卖28港元;750毫升装的飘柔洗发水深圳超市卖39块钱,香港61港元就能买两瓶……

  “如果一次多买点的话,不光能把来回的40块路费赚回来,还能省下不少钱!”持“一签多行”签证的小雯如今每月至少要到香港采购一次,基本只去离深圳最近的香港上水,路费便宜,给自己的厨房和卫生间补完货就走。

  像小雯这样的“换城”消费族,在深圳如今不少。随着深圳物价不断上涨、港元对人民币连续贬值,风行了近30年的港人北上购买日用品热潮似乎戛然而止,悄然转为深圳人入港扫货。小雯的很多朋友和同事,如今每每将砂糖、食盐、有机酱油成箱扛回家,连牙线、止血贴也一并买来,可谓乐此不疲。

  从深圳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来看,今年9月,深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8%,略高于全国3.6%的水平,但大多数深圳人感受到的物价涨幅则要远高于这一数字。

  在小雯每月辛勤赴港扫货的同时,她在香港的姑妈李太却好久不来深圳了。过去几年,家住上水的李太和她的姐妹团常来深圳喝早茶,然后就去超市狂购些水果、卷纸、袜子之类的便宜日用品,大包小包地返港。如今,李太和她的姐妹团都捂紧了钱包,不大愿意来深圳度周末了。“前几年深圳的物价还只是香港的一半,现在都追上香港了,吃个快餐也要二三十块,港币又跌得这么狠,我的钞票真是越来越不值钱了。”李太时常忍不住向小雯感慨一番。

  同样觉得囊中羞涩的是一些常年居住在深圳的香港人。以前深圳房价和物价都比香港低,不少中低收入的香港人选择在香港工作,在深圳生活。如今,这种“双城”生活模式也因深圳物价上涨面临改变,不少香港人不得不选择回流。

  家住深圳皇御苑的香港人黄先生近期正盘算着卖掉房子回香港生活。黄先生在香港上水一家制衣厂工作,月入一万四千港币,因为对香港的高物价感到力不从心,6年前他来深圳置业,每天往返深港两地,过上了滋润的小日子。“以前100元港币能换116元人民币,我经常带家人出去吃饭,每个月日常花销才三千多块人民币,现在100块港币只能换到85块人民币,花销却翻了一倍,再加上每月四千多的房贷,日子真是越来越不好过了。”倍感压力的他已经决定春节前带着妻儿回香港生活。

  昔日港人北上“扫货”,而今深圳人南下消费,尽管从大的概念来说,“深港同城”还有很长距离,但是从“换城消费”的变迁上,人们却已经感觉到了这种融合的加速。同时,深圳人更是感觉到通胀不仅仅是一种预期,而是活生生的存在。
看看去香港打的都是啥酱油先
说的这些东西全是因为汇率和关税问题产生的价格差
现在月收入1000元,在城市生活压力是大大地。
欢迎更多人加入到城市贫民的队伍里来,我D本来就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吗,基础越牢靠越好。
NND,看样子香港的物价还真便宜.....
就说武汉的碘盐吧,500g的纸包装都1块4了,还长期买不到.
2块+的精装盐才只250g,还不知道加了些虾米东西.....
物价涨得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