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道与火炮的较量:开启中国军队正规化建设道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3:05:44
网易 > 新闻中心 > 军事 > 正文      新闻新闻网页 2010-10-20 19:39:35 来源: 东方网 
http://war.news.163.com/10/1020/19/6JFBC65C00011232.html
核心提示:第五次战役后战争双方进入了阵地战相持阶段。最初志愿军面对美军的重火力曾付出了巨大伤亡。此后志愿军依托坑道工事成功解决了一线部队的防炮问题,但坑道部队的人员补充、补给运送还是存在难题。真正让这一问题得到改观的是战争后期得到显著发展的志愿军炮兵。

一  美军的有限战争政策

对美国来说,朝鲜战争一开始就是有限战争,当时冷战大幕刚刚落下,美国的注意力集中在欧洲,并不希望在亚洲投入过多的资源。仁川登陆取得巨大胜利后,美国政府产生了侥幸心理,加上麦克阿瑟的个人威望,美军才得以越过38线,向鸭绿江推进。但当时美国的决策层还是小心翼翼的,杜鲁门对麦克阿瑟在三八线以北作战的权力进行了这样的限制——“苏联或中共主力部队未进入北朝鲜作战,对方没有决心参战的声明,也没有发出威胁要在朝鲜与我们进行军事较量。”

在第四次战役结束后,美军将战线恢复至38线以北附近,这时杜鲁门政府开始坚决执行有限战争政策,并在1951年3月开始拟制一份总统声明,大意是美国愿意在撤回到战前分界线的基础上解决问题。但麦克阿瑟却在3月24日擅自发表一项声明要求将战争扩大到中国沿海地区和内陆基地。麦克阿瑟的这份声明不仅拆了杜鲁门政府的台,还惹恼了其它参与朝鲜战争的盟国。麦克阿瑟因此被直接解除了职务。

接替麦克阿瑟的李奇微则严格执行了美国政府的有限战争政策,在四五次战役志愿军全线退却的时候,美军也展开大规模攻势,只是进行旨在扩大战果的短距离追击。1951年6月底,双方开始停战谈判,但围绕着控制线各个制高点的局部战斗仍然频繁发生,朝鲜战争进入阵地战相持阶段。

二  对志愿军不利的静止战线

摘要:美军弹药消耗量超过二双方进入相持阶段后,联合国军自此可以开始从容不迫地施展它的重火力优势和消耗它那堪称奢侈的弹药数量。而志愿军则陷入了更为不利的境地,因为这时它还没有找出克制联合国军火力优势的有效战术,部队在阵地战相持阶段初期出现了极大伤亡。

但进入阵地战相持阶段后,相对静止的战线对志愿军来说,条件更加不利。因为在战线固定下来后,美军可以对志愿军阵地从容不迫地进行侦察、测量和定位,使炮击和轰炸更加准确,发挥其占绝对优势的炮兵和航空兵火力。而美军地面的最高指挥官就是“范弗里特弹药量”的创造者——第8集团军司令詹姆斯·范佛里特(James van Fleet)中将,其极力主张以猛烈火力消灭敌方有生力量,减少己方的损失。

在范佛里特的指导下,1951年8月夏季攻势,美军在对983高地的攻击时,9天中仅消耗的炮弹就高达36万发,平均每门炮每天250发,几乎达到了炮管使用强度的极限。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美军弹药消耗量达到了330万吨,日平均消耗2928.12吨。作为对比,美军在二战中,欧洲战场消耗弹药约690万吨,太平洋战场消耗弹药约300万吨。而二战中美军参战的兵力和作战区域都要远远大于朝鲜战争,由此可见美军在朝鲜战争中弹药消耗之多。

志愿军急需战术革新

而在近年国内媒体的报道中,志愿军老兵对于朝鲜战场上最刻骨铭心的回忆,均是美军凶猛的火力,几乎无一例外。曾参加过马良山战斗的王凤和就这么回忆——“最初我们在山上挖散兵坑,工事很简陋,一人一个坑,勉强能蹲下来。敌人进攻的火力非常猛,完全是灭绝式的火力打击。敌人先用四五十架飞机倾泻炸弹,轰炸大约20分钟,天昏地暗。轰炸机过去后,再上“油挑子”(F-84),油挑子扔下燃烧弹,山上浓烟滚滚,一片火海。随后是炮群轰击,炮弹像雨点一样,山上的土不知道翻了多少遍了,碗口粗的松树被弹片打折,变成秃山。然后是坦克,冲到阵地前,用火焰喷射器喷射。最后才开始发起步兵冲锋。按照这样的打法,一轮重火力压制后,一个班也就会有两三个命大的活着。”

在朝鲜战争以前,解放军的作战指导思想一直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即使是在防御性质的作战中,也大多采取机动防御。但朝鲜战争进入到相持战阶段后,志愿军不得不进行全线坚守。面对美军的优势火力,在相持战前期,志愿军内部就广泛流传着“宁攻三个山头,不守一个钟头”的说法。过于巨大的伤亡,直接影响了部队的士气,志愿军急需抵御美军饱和火力打击的办法。

三  坑道的出现与发展

摘要:在联合国军的猛烈火力的打击下,志愿军基层官兵一个偶然的创新——将两个加深“猫耳洞”连结在一起,构造出了坑道工事的雏形。在经过战争检验后发现能明显对抗联合国军的重火力。此后志愿军掀起了大规模构筑坑道工事的热潮,在横贯朝鲜半岛的250公里战线上,志愿军构筑了具有20至30公里纵深,以坑道为核心的防御体系。

从两个加深“猫耳洞”开始

在美军极其猛烈的火力下,志愿军基层官兵最早几乎就是在本能的情况下开始挖掘单人掩体来隐蔽,这种最简单的单人防炮掩体形似猫耳朵,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之为“猫耳洞”。猫耳洞经过残酷的实战检验,确实能有效地抵御美军的火力,根据这一情况,志愿军总部于1951年3月就以通报的形式指导全军:“步兵工事已构筑单人洞穴掩体最好。”

在1951年夏季防御作战中,有的部队创造性地将2个加深的猫耳洞连在一起,成为马蹄形的小坑道,即坑道工事的雏形。坑道刚一出现,数量很少,但却已经充分显示出了对抗美军猛烈火力的优越性。比如1951年10月,志愿军64军的1个连就凭借一条简陋的贯通式马蹄形坑道,在一天之内总共击退了美军在猛烈火力掩护下的21次进攻,而且自己仅伤亡21人。此后志愿军的防炮工事,从两个洞口的U形坑道,逐渐发展到三个洞口的Y形坑道和四个洞口的X形或H形坑道,甚至还出现了五个洞口的鸡爪形坑道。

志愿军坑道工事体系的完善


在随后开始的1951年美军的秋季攻势中,志愿军的坑道便立即在防御作战中表现出了无可比拟的巨大优越性。于是志愿军总部立即向全军要求,在各防御要点都必须构筑坑道工事。随即志愿军全军上下便开始了一场大挖坑道的运动,第一线各军在半年间就修筑起总长达到190公里的坑道。到1952年5月,就已经基本完成了第一线防御阵地的全部坑道工事,到1952年8月,连二线防御阵地都已基本完成了坑道工事的修筑。这样,在横贯朝鲜半岛的250公里战线上,志愿军形成了具有20至30公里纵深,以坑道为核心的防御体系。

坑道防御体系完成之后,志愿军又在战争中根据各种实战经验不断完善,达到了“七防”要求,即:防空、防炮、防毒、防雨、防潮、防火、防寒。为了实现"防"与"打"的紧密结合,坑道口还与防御阵地上的表面野战工事连接,这样就可以使部队能在第一时间从坑道进入野战工事。有了坑道工事,志愿军在作战中伤亡明显减少。1951年夏秋防御作战时,“联合国军”平均发射40-60发炮弹杀伤志愿军一人;1952年1-8月,“联合国军”平均发射660发炮弹,才能杀伤志愿军一人。

四 坑道工事的不足与反斜面作战

摘要:坑道工事在面对敌军远射轰击时固然存在优势,但单凭坑道工事仍很难与步步为营的联合国军进行正面对抗,因而志愿军在坑道工事的基础上仍然需要构筑反斜面阵地,两相结合得来进行兵力储备和躲避敌直瞄和曲射火力。此后志愿军利用坑道与联合国军作战时,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反斜面阵地防御作战的形式出现,其中最经典的就是上甘岭战役。

坑道工事的不足

尽管有了坑道工事,志愿军可以抵御美军榴弹炮、飞机轰炸的曲射或抛物线火力打击,但美军还拥有大量坦克、无后座力炮、M-2重机枪等直射火力。由于志愿军缺乏火炮,美军在进攻时仍然可以轻松地将坦克等直射火力部署到适当位置,对志愿军阵地上的坑道口、火力点进行压制,然后步兵上山占领表面阵地。随后就会出现,整排整连部队被美军几支步枪堵住坑道口的严重情况。

所以,志愿军构筑了大量反斜面阵地。所谓斜面,就是从山顶到山脚的倾斜部分,在一个前沿高地上,朝向对方的斜面叫正斜面,背向对方的斜面为反斜面。反斜面坑道工事利用山体的遮掩,美军当面的所有直射火力就都成了摆设,曲射火力也存在很多死角,压制效果有限。

反斜面防御——坚守棱线

但反斜面阵地也不是坚不可摧,其关键就在于棱线的争夺。当志愿军棱线丢失的时候,美军会以极快的速度全力扑上,使反斜面坑道里的志愿军来不及预警来不及展开兵力占领阵地,直接被堵在坑道里。美军然后就调上无后座力炮、重机枪等直射火力,压制后山志愿军的阵地,最后肃清前山坑道里的志愿军部队。

最经典的持续好几天的棱线攻防战,美军稳扎稳打利用炮火优势逐步控制棱线,而志愿军就死守反斜面阵地拖时间,到夜间新部队运动上去重新控制棱线。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就是一场典型的反斜面防御作战。

五 坑道工事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摘要:坑道工事虽然解决了一线部队的防炮问题,但在表面阵地失守后,面对敌方重火力轰击和封锁,如果要为一线坑道里的部队补充人员、弹药和给养就始终存在难题。真正让这一问题得到改观的是战争后期志愿军炮兵显著发展后,在战斗中能对敌军进行同样猛烈的火力打击,大大减小了前线志愿军的伤亡。

上甘岭战役的艰苦之处

从前面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到,坑道工事、特别是反斜面上的坑道工事确实解决了一线部队的防炮问题。但在美军的优势火力下,如果为一线坑道里的部队补充人员、弹药和给养始终存在难题。美军利用火炮的射程和弹药充足的优势,即便在没有占据棱线观察点的情况,仍然可以通过预先标定,对志愿军后方交通实行无间断的火力封锁。

在上甘岭战役期间,志愿军火线运输员的伤亡率高达90%,远远超过坑道部队的伤亡率。在通往上甘岭两个高地的山路上,洒满了火线运输员的鲜血,大量的物资也因此损失在路上,送进坑道的微乎其微。为此15军政治部专门下令:凡送入坑道一筐苹果者记二等功!要知道在战役进行时,即使是一线部队,包括黄继光等烈士也都是先报功,一律等战役结束再行评定。因此这个二等功完全称得上是重赏。

上甘岭战役持续了43天,美军投入了12个炮兵营,仅105毫米口径以上火炮就达300门,总共发射炮弹约190万发,飞机投掷炸弹5000枚。

志愿军炮兵的投入

在整个相持战阶段,真正使某次局部战斗得以改观的还是装备上的提升,在后期苏联的援助下,志愿军也组建起更多炮兵部队。炮兵大规模投入作战,在降低志愿军伤亡人数方面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其中比较典型的是1953年3月的梅靓里东山之战。

在此战中,40军120师358团获得了军属炮兵团、师属炮兵团共23门105毫米榴弹炮、25门76.2毫米野炮和23门大口径迫击炮的支援,这些火炮共发射了近2万发炮弹。在相对雄厚的炮兵火力支援下,358团与美军王牌部队陆战5团展开了攻防战,最终358团仅以伤亡200多人的代价,取得毙伤美军655人的战果,双方交换比为1:3。美军的伤亡大都是在进攻时遭到志愿军炮兵火力杀伤的。可见,志愿军伤亡过大的问题,也是依靠炮兵火力的提升,最终才得以在局部战斗中解决问题。

战争启示

在抗美援朝第5战役结束后,美军出于有限战争的政策,不再向北发起大规模进攻,双方进入谈判相持阶段。但在这一阶段,双方仍然围绕着控制线前沿的制高点,展开了激烈的小规模山地攻防作战。


相对静止的战线让美军绝对优势的火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志愿军则通过大规模构筑坑道工事体系、加强反斜面防御作战,成功将伤亡减小到可以承受的程度。坑道战术,已经是志愿军作为一支落后农业国家军队在对抗美军立体火力时所能找到的最好办法。但美军炮兵对志愿军前沿交通线的火力封锁,仍然大量杀伤志愿军的火线运输员及增援部队。

志愿军在局部战斗中伤亡过大的问题,最终还是依靠战争后期大量装备的苏制火炮才得以解决。志愿军在朝鲜战争所获得的最大经验就是装备提升、部队正规化建设对一支军队的重要意义。朝鲜战争结束后,解放军获得空前的发展契机,全面向苏联学习,展开建国后的第一次现代化建设。

(本文来源:东方网 )网易 > 新闻中心 > 军事 > 正文      新闻新闻网页 2010-10-20 19:39:35 来源: 东方网 
http://war.news.163.com/10/1020/19/6JFBC65C00011232.html
核心提示:第五次战役后战争双方进入了阵地战相持阶段。最初志愿军面对美军的重火力曾付出了巨大伤亡。此后志愿军依托坑道工事成功解决了一线部队的防炮问题,但坑道部队的人员补充、补给运送还是存在难题。真正让这一问题得到改观的是战争后期得到显著发展的志愿军炮兵。

一  美军的有限战争政策

对美国来说,朝鲜战争一开始就是有限战争,当时冷战大幕刚刚落下,美国的注意力集中在欧洲,并不希望在亚洲投入过多的资源。仁川登陆取得巨大胜利后,美国政府产生了侥幸心理,加上麦克阿瑟的个人威望,美军才得以越过38线,向鸭绿江推进。但当时美国的决策层还是小心翼翼的,杜鲁门对麦克阿瑟在三八线以北作战的权力进行了这样的限制——“苏联或中共主力部队未进入北朝鲜作战,对方没有决心参战的声明,也没有发出威胁要在朝鲜与我们进行军事较量。”

在第四次战役结束后,美军将战线恢复至38线以北附近,这时杜鲁门政府开始坚决执行有限战争政策,并在1951年3月开始拟制一份总统声明,大意是美国愿意在撤回到战前分界线的基础上解决问题。但麦克阿瑟却在3月24日擅自发表一项声明要求将战争扩大到中国沿海地区和内陆基地。麦克阿瑟的这份声明不仅拆了杜鲁门政府的台,还惹恼了其它参与朝鲜战争的盟国。麦克阿瑟因此被直接解除了职务。

接替麦克阿瑟的李奇微则严格执行了美国政府的有限战争政策,在四五次战役志愿军全线退却的时候,美军也展开大规模攻势,只是进行旨在扩大战果的短距离追击。1951年6月底,双方开始停战谈判,但围绕着控制线各个制高点的局部战斗仍然频繁发生,朝鲜战争进入阵地战相持阶段。

二  对志愿军不利的静止战线

摘要:美军弹药消耗量超过二双方进入相持阶段后,联合国军自此可以开始从容不迫地施展它的重火力优势和消耗它那堪称奢侈的弹药数量。而志愿军则陷入了更为不利的境地,因为这时它还没有找出克制联合国军火力优势的有效战术,部队在阵地战相持阶段初期出现了极大伤亡。

但进入阵地战相持阶段后,相对静止的战线对志愿军来说,条件更加不利。因为在战线固定下来后,美军可以对志愿军阵地从容不迫地进行侦察、测量和定位,使炮击和轰炸更加准确,发挥其占绝对优势的炮兵和航空兵火力。而美军地面的最高指挥官就是“范弗里特弹药量”的创造者——第8集团军司令詹姆斯·范佛里特(James van Fleet)中将,其极力主张以猛烈火力消灭敌方有生力量,减少己方的损失。

在范佛里特的指导下,1951年8月夏季攻势,美军在对983高地的攻击时,9天中仅消耗的炮弹就高达36万发,平均每门炮每天250发,几乎达到了炮管使用强度的极限。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美军弹药消耗量达到了330万吨,日平均消耗2928.12吨。作为对比,美军在二战中,欧洲战场消耗弹药约690万吨,太平洋战场消耗弹药约300万吨。而二战中美军参战的兵力和作战区域都要远远大于朝鲜战争,由此可见美军在朝鲜战争中弹药消耗之多。

志愿军急需战术革新

而在近年国内媒体的报道中,志愿军老兵对于朝鲜战场上最刻骨铭心的回忆,均是美军凶猛的火力,几乎无一例外。曾参加过马良山战斗的王凤和就这么回忆——“最初我们在山上挖散兵坑,工事很简陋,一人一个坑,勉强能蹲下来。敌人进攻的火力非常猛,完全是灭绝式的火力打击。敌人先用四五十架飞机倾泻炸弹,轰炸大约20分钟,天昏地暗。轰炸机过去后,再上“油挑子”(F-84),油挑子扔下燃烧弹,山上浓烟滚滚,一片火海。随后是炮群轰击,炮弹像雨点一样,山上的土不知道翻了多少遍了,碗口粗的松树被弹片打折,变成秃山。然后是坦克,冲到阵地前,用火焰喷射器喷射。最后才开始发起步兵冲锋。按照这样的打法,一轮重火力压制后,一个班也就会有两三个命大的活着。”

在朝鲜战争以前,解放军的作战指导思想一直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即使是在防御性质的作战中,也大多采取机动防御。但朝鲜战争进入到相持战阶段后,志愿军不得不进行全线坚守。面对美军的优势火力,在相持战前期,志愿军内部就广泛流传着“宁攻三个山头,不守一个钟头”的说法。过于巨大的伤亡,直接影响了部队的士气,志愿军急需抵御美军饱和火力打击的办法。

三  坑道的出现与发展

摘要:在联合国军的猛烈火力的打击下,志愿军基层官兵一个偶然的创新——将两个加深“猫耳洞”连结在一起,构造出了坑道工事的雏形。在经过战争检验后发现能明显对抗联合国军的重火力。此后志愿军掀起了大规模构筑坑道工事的热潮,在横贯朝鲜半岛的250公里战线上,志愿军构筑了具有20至30公里纵深,以坑道为核心的防御体系。

从两个加深“猫耳洞”开始

在美军极其猛烈的火力下,志愿军基层官兵最早几乎就是在本能的情况下开始挖掘单人掩体来隐蔽,这种最简单的单人防炮掩体形似猫耳朵,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之为“猫耳洞”。猫耳洞经过残酷的实战检验,确实能有效地抵御美军的火力,根据这一情况,志愿军总部于1951年3月就以通报的形式指导全军:“步兵工事已构筑单人洞穴掩体最好。”

在1951年夏季防御作战中,有的部队创造性地将2个加深的猫耳洞连在一起,成为马蹄形的小坑道,即坑道工事的雏形。坑道刚一出现,数量很少,但却已经充分显示出了对抗美军猛烈火力的优越性。比如1951年10月,志愿军64军的1个连就凭借一条简陋的贯通式马蹄形坑道,在一天之内总共击退了美军在猛烈火力掩护下的21次进攻,而且自己仅伤亡21人。此后志愿军的防炮工事,从两个洞口的U形坑道,逐渐发展到三个洞口的Y形坑道和四个洞口的X形或H形坑道,甚至还出现了五个洞口的鸡爪形坑道。

志愿军坑道工事体系的完善


在随后开始的1951年美军的秋季攻势中,志愿军的坑道便立即在防御作战中表现出了无可比拟的巨大优越性。于是志愿军总部立即向全军要求,在各防御要点都必须构筑坑道工事。随即志愿军全军上下便开始了一场大挖坑道的运动,第一线各军在半年间就修筑起总长达到190公里的坑道。到1952年5月,就已经基本完成了第一线防御阵地的全部坑道工事,到1952年8月,连二线防御阵地都已基本完成了坑道工事的修筑。这样,在横贯朝鲜半岛的250公里战线上,志愿军形成了具有20至30公里纵深,以坑道为核心的防御体系。

坑道防御体系完成之后,志愿军又在战争中根据各种实战经验不断完善,达到了“七防”要求,即:防空、防炮、防毒、防雨、防潮、防火、防寒。为了实现"防"与"打"的紧密结合,坑道口还与防御阵地上的表面野战工事连接,这样就可以使部队能在第一时间从坑道进入野战工事。有了坑道工事,志愿军在作战中伤亡明显减少。1951年夏秋防御作战时,“联合国军”平均发射40-60发炮弹杀伤志愿军一人;1952年1-8月,“联合国军”平均发射660发炮弹,才能杀伤志愿军一人。

四 坑道工事的不足与反斜面作战

摘要:坑道工事在面对敌军远射轰击时固然存在优势,但单凭坑道工事仍很难与步步为营的联合国军进行正面对抗,因而志愿军在坑道工事的基础上仍然需要构筑反斜面阵地,两相结合得来进行兵力储备和躲避敌直瞄和曲射火力。此后志愿军利用坑道与联合国军作战时,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反斜面阵地防御作战的形式出现,其中最经典的就是上甘岭战役。

坑道工事的不足

尽管有了坑道工事,志愿军可以抵御美军榴弹炮、飞机轰炸的曲射或抛物线火力打击,但美军还拥有大量坦克、无后座力炮、M-2重机枪等直射火力。由于志愿军缺乏火炮,美军在进攻时仍然可以轻松地将坦克等直射火力部署到适当位置,对志愿军阵地上的坑道口、火力点进行压制,然后步兵上山占领表面阵地。随后就会出现,整排整连部队被美军几支步枪堵住坑道口的严重情况。

所以,志愿军构筑了大量反斜面阵地。所谓斜面,就是从山顶到山脚的倾斜部分,在一个前沿高地上,朝向对方的斜面叫正斜面,背向对方的斜面为反斜面。反斜面坑道工事利用山体的遮掩,美军当面的所有直射火力就都成了摆设,曲射火力也存在很多死角,压制效果有限。

反斜面防御——坚守棱线

但反斜面阵地也不是坚不可摧,其关键就在于棱线的争夺。当志愿军棱线丢失的时候,美军会以极快的速度全力扑上,使反斜面坑道里的志愿军来不及预警来不及展开兵力占领阵地,直接被堵在坑道里。美军然后就调上无后座力炮、重机枪等直射火力,压制后山志愿军的阵地,最后肃清前山坑道里的志愿军部队。

最经典的持续好几天的棱线攻防战,美军稳扎稳打利用炮火优势逐步控制棱线,而志愿军就死守反斜面阵地拖时间,到夜间新部队运动上去重新控制棱线。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就是一场典型的反斜面防御作战。

五 坑道工事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摘要:坑道工事虽然解决了一线部队的防炮问题,但在表面阵地失守后,面对敌方重火力轰击和封锁,如果要为一线坑道里的部队补充人员、弹药和给养就始终存在难题。真正让这一问题得到改观的是战争后期志愿军炮兵显著发展后,在战斗中能对敌军进行同样猛烈的火力打击,大大减小了前线志愿军的伤亡。

上甘岭战役的艰苦之处

从前面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到,坑道工事、特别是反斜面上的坑道工事确实解决了一线部队的防炮问题。但在美军的优势火力下,如果为一线坑道里的部队补充人员、弹药和给养始终存在难题。美军利用火炮的射程和弹药充足的优势,即便在没有占据棱线观察点的情况,仍然可以通过预先标定,对志愿军后方交通实行无间断的火力封锁。

在上甘岭战役期间,志愿军火线运输员的伤亡率高达90%,远远超过坑道部队的伤亡率。在通往上甘岭两个高地的山路上,洒满了火线运输员的鲜血,大量的物资也因此损失在路上,送进坑道的微乎其微。为此15军政治部专门下令:凡送入坑道一筐苹果者记二等功!要知道在战役进行时,即使是一线部队,包括黄继光等烈士也都是先报功,一律等战役结束再行评定。因此这个二等功完全称得上是重赏。

上甘岭战役持续了43天,美军投入了12个炮兵营,仅105毫米口径以上火炮就达300门,总共发射炮弹约190万发,飞机投掷炸弹5000枚。

志愿军炮兵的投入

在整个相持战阶段,真正使某次局部战斗得以改观的还是装备上的提升,在后期苏联的援助下,志愿军也组建起更多炮兵部队。炮兵大规模投入作战,在降低志愿军伤亡人数方面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其中比较典型的是1953年3月的梅靓里东山之战。

在此战中,40军120师358团获得了军属炮兵团、师属炮兵团共23门105毫米榴弹炮、25门76.2毫米野炮和23门大口径迫击炮的支援,这些火炮共发射了近2万发炮弹。在相对雄厚的炮兵火力支援下,358团与美军王牌部队陆战5团展开了攻防战,最终358团仅以伤亡200多人的代价,取得毙伤美军655人的战果,双方交换比为1:3。美军的伤亡大都是在进攻时遭到志愿军炮兵火力杀伤的。可见,志愿军伤亡过大的问题,也是依靠炮兵火力的提升,最终才得以在局部战斗中解决问题。

战争启示

在抗美援朝第5战役结束后,美军出于有限战争的政策,不再向北发起大规模进攻,双方进入谈判相持阶段。但在这一阶段,双方仍然围绕着控制线前沿的制高点,展开了激烈的小规模山地攻防作战。


相对静止的战线让美军绝对优势的火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志愿军则通过大规模构筑坑道工事体系、加强反斜面防御作战,成功将伤亡减小到可以承受的程度。坑道战术,已经是志愿军作为一支落后农业国家军队在对抗美军立体火力时所能找到的最好办法。但美军炮兵对志愿军前沿交通线的火力封锁,仍然大量杀伤志愿军的火线运输员及增援部队。

志愿军在局部战斗中伤亡过大的问题,最终还是依靠战争后期大量装备的苏制火炮才得以解决。志愿军在朝鲜战争所获得的最大经验就是装备提升、部队正规化建设对一支军队的重要意义。朝鲜战争结束后,解放军获得空前的发展契机,全面向苏联学习,展开建国后的第一次现代化建设。

(本文来源:东方网 )
正是朝鲜战场上刻骨铭心的教训,造就了中国陆军的大炮兵主义,后来的中国军队恐怕是世界上最重视炮兵火力的陆军之一了,其对炮兵的重视程度与苏联红军相比也未必相差多少。
kyoukini 发表于 2010-10-22 15:19

确实,被炮打怕了,所以自己有钱之后,拼命地发展炮兵,把越南人打得抬不起头来。

还有个原因可能就是空军的对地火力支援实在不怎么样
山中无老虎 发表于 2010-10-23 14:34

到目前为止,TG空军的对地火力支援能力,不提也罢。
空军能保护好自己就行了,陆军吧,就自已帮自己吧